爱弥儿简介

2022-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爱弥儿简介

与《爱弥儿》对话

摘要:在平实而不做作的言语中似乎带我游历了一番教育的真实,更是让我在繁乱的思绪中抽离一丝头绪来反思当下的教育,她就是——《爱弥儿》。在文中论者将结合自身的儿童美术教学经验,浅谈认识与感悟。

关键词:爱弥儿 美术学科 美术教学 认识与感悟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聪颖的小孩,多年以后,你将还给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张晓锋老师抛给我们的种种质疑,不免令我们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当我们把所谓的“美”的本领交给孩子们时,他们会受益吗?儿童美术教学又该以何种姿态来演绎?若是想追根溯源式的解决关于美术教育的诸多疑问,不妨从《爱弥儿》这本名家经典中寻求答案。

一、使儿童成其为儿童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把自然教育分为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卢梭都悉心了解、观察与体会,真正做到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把孩子看做成孩子,使儿童成其为儿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儿童来说,美术就像是儿童的朋友,无论他们遇到高兴、快乐还是兴奋,抑或是忧愁、惶恐、挫折,他们都可以依赖于画笔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从一张画面呈现的线条、色彩、构图中,我们可以跟随孩子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个时刻的他有着怎样的想法与状态。而在当今这个功利化的社会里,有多少老师和家长都在追求画面的“像”而忽略了儿童画中的“意味”。当儿童还没有到达一定的形体把握与写实能力时,就以高标准的姿态予以要求他们,最终孩子的画便成了机械的复制品,就如同我们的孩子失去美妙的童音而讲着一口老练的“大人话”一样,儿童成为成人的缩小版,这难道不是美术教育的悲哀?

记得毕加索曾经说过:我一生都在向孩子学习;齐白石也说,天真烂漫是吾师。可见,儿童画面的这种“真”是如此的难能可贵。当孩子的真情流露以美术语言的形式呈现到我们面前时,恰恰是需要家长、教师、学校甚至是全社会来共同保护的。使儿童成其为儿童,为孩子留一方净土——我想在纷繁的社会中这也是我们唯一能够为他们做的!

二、寓教始于自然

要深入了解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因为这也是教育的先决条件。而究竟他们需要什么?美术教学到底要何去何从?

罗素与华格曼做过的一项实验,据统计在接受鸟造型的提示后,有63%的儿童丧失了他们最初对鸟所具的感性认识,从而变为定型反应。孩子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视觉经验与情感储备的。当儿童想表现一种物体的时候,无论是喜爱还是憎恨或是其他,他们都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画面中,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物我的关系。从这种关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情感的宣泄与表现。但倘若是循规蹈矩的按照一张早已准备好的轮廓线去描画时,这种原有的创造力也就不复存在了,甚至更为可怕的是儿童会丧失表现的独立性而依赖于他人,画面再也不可谓之情感表达的工具了。

面对大自然,我们是那样的渺小。或许在美术教学之最初,即儿童懂得用笔表达自己情感的那一天,就应该遵循大自然的教导 。面对他们的疑惑,我们做的更多的应是唤起他们对自然事物的真切感受,而不是握着他们的手画出一个所谓的形。大自然可称之为我们真正的老师。当然,卢梭口中的这个自然并不单单是指向自然界学习,还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应遵循人的自然的天性。

在《爱弥儿》一书中,其精髓更是凸显了自然教育的思想,即“让自然说话”——即尊重兒童,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适时、适量、适当地进行教学,既不超越其需要,也不能忽视其能力。我想这也就是我们美术教师所努力追求与想要达到的境界。

三、视觉引领教学

大自然是吾师。教会学生学会在自然事物中寻求答案,这是视觉引领的开篇。在此过程中,他收获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标准答案,伴有的将会是在求知过程中前所未有的快乐。真正的去观察感触生活中、自然中的事物比围坐于课堂之上的学习显得更为重要。若是孩子喜欢去表现一个从未见到过的事物,就带他去观看真实存在的那个它是怎样的;若是有机会与条件,不妨试试听觉、视觉、触觉等诸多感官共同作用,从多种角度进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收获到的将是独有的一种真实的体验,影响他的会是深远,而不会像课堂内所学的知识,纸上谈兵,终浮于表面。

在美术教育的王国里,每位儿童的内心情感与表达方式都是唯一的,而且必须是唯一的。卢梭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他的形式去指导他”。所以我们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去引领与尊重孩子的视觉感受和表达。

踏入工作岗位后的我,少了当初的那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魄,却多了一份小心与谨慎。社会在变,美术教学也变得更加难以捉摸。与《爱弥儿》对话,似乎使我在满是雾霭的十字路口上,隐约找到了方向。希望更多的美术教师能汲取正确的教育思想润泽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良心反思自己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让·雅克·卢梭著 李平沤译.《爱弥儿论教育》上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

[2]【美】罗恩菲德著 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5.3.

作者:倪怀彩

第2篇:由卢梭的《爱弥儿》议“消极教育”

摘要:“消极教育”思想是卢梭在要求教育遵循自然的天性下提出的,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自然教育最重要,最实用的法则。本文对“消极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提出的依据,以及特点做了简要的阐述,同时也探讨了“消极教育”思想的局限以及其中蕴含的“积极意义”,“消极教育”对促进我国教育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消极教育” 积极因素 现实意义

一、“消极教育”思想的提出

1.“消极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

经过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的洗礼,18世纪法国的教育,虽然已经从神学的禁锢之下解放出来,开始重视人的权利与自由,但由于对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认识还不够深入,不尊重儿童的天性与年龄特征,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教育弊病却普遍存在。[1] 孩子被置于不可容忍的束缚之中,成人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所谓的“教育”,干涉或限制了儿童的自由发展。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首次提出“消极教育”这一概念。在本书的第二卷论述爱弥儿的童年期(2~12岁)中提出:“在这里,我将最重要的、最实用的教育法则提出来:我们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要浪费时间。儿童期是从两岁到十二岁,这是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也是种种错误和恶习逐步滋生的时期,如不及时纠正,他们就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扎根,永远无法根除。所以,在儿童期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是“消极的”,重点在于防止他的心灵沾染罪恶的思想。”这一思想被概括为“消极教育”思想。

2.“消极教育”思想提出的依据

“消极教育”思想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主义要求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或限制儿童自由发展。“消极教育”思想的提出,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的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情感,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欲念。因为它只涉及自我保存,所以它本身并不邪恶。[2] 怜悯心“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与受苦者共鸣的一种情感”,“它调节着每一个人自爱心的活动,所以对于人类全体的相互保存起着协助作用。”卢梭提出的自爱心与怜悯心,为教育顺从天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消极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消极教育”思想的特点

1.“消极教育”的阶段没有道德教育

由于“消极教育”是针对爱弥儿的童年期(2-12岁)提出的,在这一个阶段卢梭主张不进行道德教育。卢梭在《爱弥儿》中把道德教育安排在16-20岁之间的青年期。因为他认为在青年期之前爱弥儿关注的只限于自己,因此,他的行为就不具有道德性。“为了防止邪恶的产生,不可急于为善,因为只有在理性开启的时候,才能认识到善恶。如果推迟到明天教也没有什么关系,今天最好不要教。”“先让他的基本性格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不要对它有任何束缚,以对他的整体人格有更好的了解”。“在他们的心灵还不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该对他们的心灵有所教化。”

2.“消极教育”的阶段没有知识教育

卢梭认为:如果学生能健康而富有活力地长至12岁,即使他分不清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也没有关系。换句话说,我们在儿童期不对其进行知识教育。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似乎也很快,但是他们仅仅是记住了知识,但记忆和理性的思考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使孩子的理性得到真正的发展,知识才能真正的掌握,而在此之前进行知识教育是徒劳的。孩子记住了你的话,记住了你教给他的内容,但是却把观念给反射掉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成人明白孩子所说的话的意思,然而孩子自己却并不明白[3]。

三、“消极教育”中蕴含“积极因素”

1.“消极教育”要求把儿童当作儿童看

在论述儿童的地位时,卢梭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有其应有的地位,而在人类成长的过程中,儿童也应该有其自身的地位,切不可以成人的职责去教育孩子,造就孩子的思想。卢梭认为:不能按照成规来管教你的学生,要放任无为才能一切有为。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想用成年人的思想去代替儿童的思想和感情,是最愚蠢的事情,是把教育引入歧途的重要原因。[4]如果你不首先培养活泼的儿童,你就绝不能教出聪明的人来。

2.“消极教育”中的“不教而教”

“消极教育”强调用生活和实践教育儿童,通过个人的感觉经验去认识外界事物,而不是进行口头上的讲道理。“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这是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消极教育”中最显著的体现。让自然来教育儿童,让生活来教育儿童,让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即“自然后果法”。让孩子因为自己的不当的行为,而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者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这样就可以制止他不当的行为。虽然在“消极教育”实行中,没有道德教育,没有知识教育,但是自然,生活和实践已经启发了孩子的道德和理性。

3.“消极教育”对“无为”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消极教育”的思想认为成人的作用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消极教育不是给儿童养成品德,而是防止儿童趋于邪恶;不教儿童以知识,而是防止他们产生对于事物的误解。卢梭在《爱弥儿》第二卷中所讲的,要对儿童周围的事物加以选择,要十分慎重地使他继续不断地接触他能够理解的东西,而把他不应该知道的事物都藏起来,我们要尽可能用这个办法使他获得各种各样有用于他青年时期的教育和他一生的行为的知识。这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老师更需培养自身的判断力,在实际的工作中除了“勤”,更需“巧”。

四、“消极教育”思想的局限

1.“自然后果法”的实施受到质疑

“自然后果法”,又称“自然惩罚法”,虽然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它实施起来却十分困难,并不是孩子的每一个不当的行为都会造成惩罚性的后果。而且在有些情况下,孩子的行为会导致不可弥补性的后果,成人也很难预料孩子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一些后果,孩子的不当行为靠自然来惩罚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现实的。

2.在“消极教育”阶段,没有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是不恰当的

“最初的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性的。不要教学生道德和知识……”⑤卢梭认为“消极教育”阶段不实行道德教育,不实行理性教育,然而他又认为一个长到12岁的小孩是不可能没有道德的观念的。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智的睡眠期,青春期以前是爱弥儿从物理关系认知世界的阶段,以后是他从社会关系理解世界的阶段。这时的教育只有自然在说话,理性是睡眠的状态,这些显然是不科学的。事实上,人在幼年期已经有理性活动的萌芽,同样也是其善良行为的开端,今天的小学生学习《弟子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消极教育”阶段只锻炼身体,发展感官是过于片面和绝对的

个体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将个体发展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卢梭将爱弥儿的发展过程严格分成了四个发展阶段。同时他也把爱弥儿的四个发展阶段严格安排了不同的教育内容,把德育,体育,感官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截然分开,这是不科学的。个体的发展具有顺序性,这要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有不同的侧重点,并不是将每种教育截然分开。

五、“消极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教育实践的现实意义

1.“消极教育”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简单而言就是教育者施行教育时应帮助学生成为发展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以成人的经验和认识去塑造和改变学生。这是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理念。“消极教育”的实质是“无为而教”,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天性,让儿童率性发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这也是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在落实“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国现行的教育只见“分数”,不见“人”。学生处在“被逼”的状态下学习,成人企图用成人的责任去要求他们,并且认为这是在为孩子的将来做准备。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严厉反对以上的做法,在今天,我们要积极借鉴“消极教育”思想,让教育眼中有“学生”,老师眼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诉求,才能真正让人看到教育的希望。

2.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提高自治能力

从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可以看出,自我教育是卢梭强调的一个中心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育,或者说是自我教育。因此,自我教育是“消极教育”的目的之一。所谓的自我教育,就是在学生中进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育,也称自治教育。通过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治能力。“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缺少创造性,缺少动手能力和主动精神,这与我们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从发展创新能力的角度看,学生容易偏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及因害怕出错而习惯固守规范。我们应该借鉴“消极教育”的一些做法,让儿童自己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让儿童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走向自我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让儿童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是教育的最终目的[5]。

参考文献:

[1]但柳松. 卢梭“消极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J]. 中国校外教育,2009,(S4)

[2]吴式颖.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9:263

[3]卢梭著,彭正梅译《爱弥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版:53

[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9

[5]梁明伟.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及其积极蕴意[J].中国教师,2009,(8)

作者:叶飞雁 邹玲 蒋菲菲

第3篇:浅析《爱弥儿》对当下生命教育的启示

【摘 要】本文就卢梭的教育哲理巨著《爱弥儿》中的生命教育思想进行浅要探析,试图取长补短,理顺当下生命教育的教学逻辑顺序,突出生命教育的教学重点,丰富和完整生命教育的意义,促进生命教育的完备。

【关键词】《爱弥儿》 生命教育 自然生命 人文生命

《爱弥儿》是卢梭的经典教育哲理巨著,以自然主义教育理念著称,对后世教育思想理论的发展有着颠覆性的影响。不仅如此,书中无处不在的生命教育理念也启迪人们追寻更加完备的生命教育,实现生命的完整与健全,进而拥有更加完美的人生。

一、《爱弥儿》内容概要

《爱弥儿》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让·雅克·卢梭(1712-1778)所著,是其通过描述对爱弥儿的教育过程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教育巨著。书中描述了卢梭扮演的教师对他构造出的学生——爱弥儿进行的有关成长每一阶段的教育全过程。全书共分为5卷,主要包括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和爱情教育等几个方面,重点表达了其自然主义教育主张,即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性善的,只有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才能充分享受这份天赋的权利,所谓的文明社会正是人们失去自由、平等、善良的枷锁。因此,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張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培育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

整部著作中,卢梭在论述教育思想和追求的同时也折射出生命教育思想,这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爱弥儿》中的生命教育思想

1、生命的定义及生命教育的内涵

(1)生命的定义。伴随着人类的发展,生命的含义也不断丰富。在教育学里,生命,既指生物学意义上的肉体自然生命,亦指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生命,同时更加意味着精神领域的精神价值生命和社会生命。郑晓江教授指出,“人不仅仅有自然生命,更有血缘的、人际的社会生命,还有精神的超越生命”。①这种区别于自然生命的精神价值生命、社会生命统称人文生命,因而完整的生命,是自然生命与人文生命的统一。

(2)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的概念是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针对美国社会出现的毒品泛滥、药品滥用以及艾滋病蔓延等诸多危及生命的不良现象首次提出并实践的,紧接着又被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我国港澳台等国家及地区逐渐推广和发展。而区别于西方国家在教学中对预防艾滋、防范暴力、药品滥用、性混乱等直接给予自然生命以预防和教育,亚洲的日本、我国的港澳台和大陆地区,生命教育的内涵偏则偏重于对受教育者的心灵教育。

生命教育是指在教导学生获取生命意识、保全自然生命的基础上,帮助其发觉生命意义,发挥生命价值,助其成为身心健康、生命价值和意义得以实现的完整生命体的教育。从生命的构成来看,生命教育也就是让学生的自然生命和人文生命和谐统一发展的教育,就是自然生命教育与人文生命教育的结合;具体来说,自然生命教育就是针对生命载体的教育,包括生命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健康知识以及人的生和死的教育;人文生命教育包括生命的价值、意义、人生观、生命观及生命质量提升等的教育。②

2、《爱弥儿》中生命教育思想的体现

《爱弥儿》中,教师的教学实践是随时随地、轻松自由地使爱弥儿获取知识、启发心灵的过程。具体来说,其中的生命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以生为主”的自然生命教育理念。《爱弥儿》中卢梭倡导的是“以生为主”的教育。他认为,“自爱始终是很好的,始终是符合自然的秩序的。由于每一个人对保存自己负有责任,因此,我们第一个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而且应当是不断地关心我们的生命”。③“如果他对生命没有最大的兴趣,他怎么去关心它呢?因此为了保存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要爱自己”,“从这种情感中将直接产生这样一个结果:我们也同时爱保持我们生存的人”。④他十分重视儿童的自然生命保存,并由此发挥人文生命的力量,爱人爱己,这与自然生命教育对生命安全、人的生与死的教育理念完全一致。

(2)“长篇巨幅”的人文生命教育倾向。卢梭除了在爱弥儿年幼时期给予的保存自然生命健康的体育教育外,随着爱弥儿年龄的增长,他逐步在精神领域予以相应的教育内容,更加突出了自然生命保全之后,加强人文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卢梭偏重于对爱弥儿内心价值世界的挖掘。这与生命教育中所倡导的关注自然生命的保全、强调人文生命的完善和升华不谋而合。并且,卢梭的教学设计也有着明显的人文生命教育的倾向。他带领爱弥儿来到乡村,让他在日常琐事中感受生命、接受教导,这种围绕着让学生体验生存感觉、培养生命意识、拥抱生命瞬间的课程设计都是在自然生命教育之后,强调人文生命教育的重要体现。

(3)“大写的人”的最终培育目标。《爱弥儿》中卢梭通过教学设计,让爱弥儿学会自己感受生命的生存感、需要感,明晰生命价值,进而对生命形成更高层次的理解、保护、尊重和创造,并最终成为“大写的人”;而这,正是生命教育所期盼实现的教学培养目的。

三、《爱弥儿》对当下生命教育的启发

1、当下生命教育实施现状

在以“快”、“忙”为标签的时代,人们失去了思索生命的时间,对生命的概念也逐渐变得模糊,加之近年来,国内外社会对践踏生命的报道层出不穷,对生命、生命的方向、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探讨,一度有所扭曲,生命教育的开展迫在眉睫。而在我国,生命教育事业生长的土壤仍然十分贫瘠,具体体现在:

(1)生命意识扭曲。早在2003年一篇题为《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的文章中就曾指出,当问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有无自杀念头”时,有32.20%的学生选择了“有”,其中有6.80%的学生经常有自杀念头;当问及“遇到他人冒犯时有无杀人念头”,有34.60%的学生选择了“有”,其中7.40%的学生经常有杀人的念头。⑤大学生,作为高知群体,理应对生命有最起码的认识与尊重,然而这一调查数据以及为人们熟知的“马家爵案”、“清华朱令案”、大学生跳楼自杀等的发生都在不断提醒教育工作者,当下学生的生命意识逐渐变弱,生命观被不断扭曲。

(2)引入时间短暂。相较于早在上世纪60 年代就开始将生命教育列为学校教育科目的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我国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真正开始生命教育历程,其中以港台地区较为卓越。如台湾,经过多年的探索,不仅在生命教育素材、网站建设上卓有成效,而且还举办了生命教育博览会,成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将2001年确立为“生命教育年”。而大陆地区生命教育引入时间则较短。2004年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同年,上海市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而后的十年,国内其他部分省份和地区才陆续开展生命教育。

(3)开课现状不容乐观。由于“重学分轻育人”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时至今日大陆开设生命教育课的学校较少,而部分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学校在教材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尚未形成体系,生命教育一般仅穿插在安全教育、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等课程之中,生命教育被严重地弱化。并且由于传统的以分数为考核标准的教学理念的影响,生命教育的教学成效往往被分数代替,如2005年复旦大学增设“生命教育”为2个学分的选修课。试图通过修学分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不仅扭曲了生命教育的教学意义同时也易使学生产生以通过考试为学习目的的错觉。而任课教师由于受教学任务的局限,颠倒了以学生为主、将生命自由与成长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学缺乏自由、创新和实际成效。

2、《爱弥儿》对当下现状的启示

《爱弥儿》中充满着卢梭的寄托,它让自然主义教育理念生根发芽,同时其中包含的生命教育思想也促进了人们对其教育价值的不断探讨。但爱弥儿的结局并不圆满,或许卢梭是在发泄他对所处时代的不满,但这种发泄落于现实中则必须避免。因而,联系现状辩证地看待《爱弥儿》中的生命教育历程,对推进当下生命教育走向完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

(1)教学起点的纠正。卢梭以体育为教学起点,有利地保全了爱弥儿的自然生命,但他把自然生命与人文生命相分离的思想是不理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具有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三者之间是同时并存的。具体到生命教育教学中,生存需要即对生命的需要,是对自然生命和人文生命并存的需要。只有让受教育者感受并拥有生命的需要,才能激发起其满足发展需要的动力,才会让享受需要成为可能;只有让受教育者对生命具有需要,才能承担起生存与发展;只有让受教育者对生命加以肯定,才能在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享受生命,最终获得生命的健全和完整。因而在生命教育中,应全面的、从生命发展的全局进行教育,将自然生命教育与人文生命教育同步教学,纠正以自然生命教育为先的错误顺序。

(2)教学重点的把握。在生命教育教学中,对生活能力的培育即自然生命教育,对生命能力的培育即人文生命教育,而目前生命教育的现状就是人文生命教育处于次要地位并收效較差。这一点卢梭早在《爱弥儿》中就告诫我们要将生命教育的重点置于人文生命教育上,这必须是教学的重点。并且,他很好的用书中的教育体验告诫到,学生应成为教学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应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期望的效果为主,把生命教育的教学解放还给学生自己。

(3)教学终点的重塑。生命教育应以实现受教育者生活能力的保全、生命能力的健全、生命意义的完全与实现为终极目标,使受教育者的自然生命与人文生命真正完全与实现。□

参考文献

①郑晓江,《从生命教育兴起的背景看中国生命教育的特色》[J].《思想教育理论》,2007(10):8-13

②何焕好,《论大学生人文生命教育与团队心理训练》[J].《华章》,2010(16):99

③刘莎莎,《从〈爱弥儿〉中探索卢梭的生命教育理念》[J].《阿坝师范高等学院学报》,2009(4):92-94

④卢梭三著,陈惟和等 译:《卢梭民主哲学》[M].九州出版社,2004:261-262

⑤连淑芬、魏传承,《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7(2):61-65

(作者:张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朱玲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2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作者:张旭 朱玲玲

第4篇:爱弥儿

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

姓名:翁进南班级:教育学111班学号:620241100

1卢梭的《爱弥儿》写于1757年,是一部十分具有哲理教育学名著,此书主要叙述了虚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年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过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动,是现代教育艺术的理论杰作。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要按照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这句话我很赞同。卢梭认为教育遵循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现在年轻的家长们切身感受到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唯恐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将来被社会淘汰。于是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陪伴着孩子穿梭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器乐、美术、舞蹈、英语之间,肆意侵占了孩子们的玩耍的时间,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而社会对孩子任何的干涉,都会使孩子觉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任何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我们在教育生活中,应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来进行教育,任何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都是不人道的,不可能长时间存在。“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因此,卢梭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世俗的影响。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尽情地哭笑打闹。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夜深人静时,我感觉好像是在培养应付考试的机器。

对于将来希望成为一名教师的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然教育观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卢梭的《爱弥尔》,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对人性的教

育。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一直以来我坚信: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与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尽情地玩耍打闹,在游戏中培养创造力,快乐地成长。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当中应更加注重少年儿童思想情操的陶冶,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自然美,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在更大的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我相信:只要努力,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定不会遥远。佛说:人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因为有了你的作为,才使得人生变得有意义。人生本来就应该是幸福完整的,我们只不过是去奋力追求还他一个原貌而已!

第5篇:爱弥儿

《爱弥儿》读后感

利用周末,我把这本众人称之为不朽之作——《爱弥儿》读了

一遍,这本书的内容浅显简洁,使我轻松地阅读、快乐地品尝。在看的同时,我把书中的一些个人认为有价值的内容简要地摘下来了,以便与大家一起分享。

我认为书中有几句比较好的,就把它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1)良心始终是不顾一切人为的法则而顺从自然的秩序的。

(2)每一个人在走过这想象的世界的时候,都要开辟一条他自认为是平坦的道路,然而没有一个人知道他那条道路是不是能达到目标。

(3)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孩子没有顾虑,不害怕受到你的教训和斥责,他是一定会把他的思想全盘告诉你的,谁也不敢叫他向你隐瞒,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不会向你隐瞒任何事情的。

(4)我在他那激动和盛怒的样子中仍然看到他还保持着他原来的天真。 (5)只要他还继续向我这样坦率地以心相见,乐于把他心中的想法告诉我,我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眼前就没有什么危险;但是,如果他变得比往常腼腆,比往常拘谨,如果我在他的谈话中第一次见到羞羞涩涩的慌乱神情,可见他的本能就已经是发展出来了,其中已经是含有邪恶的观念了,我已经是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这时候,如果我不赶快告诉他,他就要不顾我的管束,自己去弄个明白的。

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了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爱弥儿是卢梭假想的一个教育对象,全书共分五大章,卢梭根据爱弥儿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逐步上升进行的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爱情教育。虽然这种分期以及把德、智、体教育的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但是,在当时,这样的教育思想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这种自然教育,渴求的“个性解放”,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冰心曾经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蔡志忠也曾经说过: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呵护学生个性的花蕾,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为他自己。这要在现实中做起来也许很难,但我会时时提醒自己把握好手中教育的罗盘,朝这个方向努力!

这本书不仅给人们传递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新观念。很多家长认为,童年是对痛苦感觉最轻的时候,因此让他多受些苦,以免将来受苦,卢梭却反问:谁能肯定现在的痛苦一定能消减将来的痛苦?既然无法证明、没有把握,那么这种所谓的远虑是多么荒谬,当然,更不要将放纵余自由混淆起来,它们之间的区别岂止是一点?卢梭

2认为孩子在成年之前就必须是个孩子,如果我们在他童年时期就试图把他培养成一个大人,就会阻碍他体力的发展,致使他未来先衰,就像那些早熟的果子,虽然早熟却并不成熟,而且极容易腐烂。

呵护孩子个性的花蕾,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为他自己。这要在现实中做起来也许很难,但我会时时提醒自己把握好手中教育的罗盘,朝这个方向努力!

我想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书本知识,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他们的心理年龄,用恰当的方式来教育他们。《爱弥儿》时时提醒我要注意的是,我从事的是一份高尚的职业,要以更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郑楼镇新宅小学 蒋思贤

一本布满着教育思考和教育聪明的书。读了之后,很多事情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很多困惑似乎曾经也困扰着我们,它无穷地贴近我们的心灵。

从第一章中我读出了信任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我们往往是在不经意中丢失了与学生之间的那份信任。例如:我们答应学生表现好就带他们去春游,结果由于种种原因而取消;我们给学生说好了今天中午来学校后就听写、背书,结果自己因突然的原因却没有到。用雷夫的一句话来说“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

这一章里雷夫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教育案例:一个年轻教师班里出现了一位邋遢的孩子,书包整天都是乱糟糟、脏兮兮的。为了让他改掉这个毛病,年轻教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把这位学生的书包抖搂出来,并拿出相机拍照,扬言要在家长返校日公开,还说出了“谁那里有垃圾,就丢到这位同学的桌子上,反正他那里已经是垃圾桶了。”的话语。其结果是,家长十分的气愤,告到了校长处。最可悲的是当事教师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自己做的对,说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指导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了。雷夫先生却认为“不要把害怕当成教育的捷径”。是呀,大人拿出一些手段和恶语,是会吓着或唬着孩子的,但是这不是教孩子们学好,而是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学生怎样吓唬人,怎样用暴力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够让我们的班级和学校充满着“害怕”,这样的学习和生活怎么会有效率,怎么会快乐,孩子们怎么能够主动的学习和生活呢?

做为一名老师,里的每一篇文章都震撼着我,看完后,我由衷地说:“雷夫老师真伟大,创造了一间布满奇迹的56号教室,不愧他的教育事迹感动了整个美国。”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似乎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许多的难题,看了后真的对我帮助很大,主要是在思想上、观念上有了转变。

第6篇:《爱弥儿》笔记

好的东西都出自于造物者之手,然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令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子。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3 页第1段

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蒙昧的,所以需要判断力。教育会赐予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4 页第2段

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怎样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优良的体验,是事物的教育。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4 页第3段

教育的确只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有一些人忘掉了他们所受的教育,另外一些人则保持了他们所受到的教育。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5 页第3段

自然的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个体,只和他自己及他的同胞才有关系。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6 页第4段

人要有所成就,要成为独立自恃、始终如一,便必须言行一致,就必须坚持他应该采取的主张,毅然决然地坚持这个主张,而且一贯地实行这个主张。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7 页第5段

当我们只碰到逆风行舟的时候,我们调整航向迂回行驶就可以了、可是,当海面上波涛汹涌,而我们又想停止在原地的时候那就要抛锚。年轻的舵手,当心呀,别让你的缆绳松了,别让你的船锚动摇,不然在你还没发觉之前,船就漂走了。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9 页第3段

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不论是谁,只要在这方面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就不会欠缺同他相称的品格。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9 页第5段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便开始教育我们自己了;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我们的第一个教师就是我们的保姆。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10 页第2段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活得最老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如果他一直到临死的那一刻全都过得是最没有意义的生活的话,虽然年满百岁才寿终正寝,也等于他一生下来就丧了命,他还不如在年轻的时候就走进坟墓好呢。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11 页第2段

我们的种种智慧都是奴性的偏见,我们的一切习惯都在奴役、折磨与抑制我们。文明人在奴隶状态中生,在奴隶状态中活,在奴隶状态中死:他一生下来便被人捆在襁褓里;他一死就被人钉在棺材里;只要他还有人形,他便要受到我们的制度的约束。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11 页第3段

母不母,则子不子,他们之间的义务是相互的,假如一方没有很好地尽她得义务,则对方也将不好好的尽他的义务。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18 页第2段

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26页第3段

穷人是不需要受什么教育的,他被强迫受坏境的教育,他不可能受到其他的教育;反之,富人从他的环境中所受到的教育对他是最不适宜的,对他本人和社会都是不相宜的。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28页第1段

学生把老师只当做他在儿童时候遇到的一个灾难,而老师则将学生看做一个沉重的负担,巴不得把它卸掉,他们都同样盼望彼此摆脱的时刻早日到来;由于他们之间从来没有真心诚意的依依不舍的情谊,因此,一个是心不在焉你,一个则是不服管教。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28 页第4段

一个做父亲的,在上帝赐予他的家庭中不能做任何选择,也不应当有偏心。所有他的孩子都同样是他的孩子;对他们都应当一样的关心,一样的爱护。不管他们是不是残疾的,不管他们的身体是弱还是强,他们之中每一个人皆是一个寄存品,他应当考虑他手里的这个寄存品。因为婚姻不仅是夫妇之间的一项契约,也是和大自然订立的一个契约。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29页第2段

有精力的身体,才能听从精神的支配。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30 页第2段

节制与劳动是人类的两个真正的医生:劳动促进人的食欲,而节制可以防止他贪食过度。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33 页第2段

人类愈聚在一起,就愈要腐化。身体的不健全与心灵的缺陷,都是人数过多地聚集在一起的必然结果。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38 页第2段

教育是随生命开始而开始的,在生下来的时候孩子就已经是一个学生,不过他不是老师的学生,而是大自然的学生罢了,老师只是在大自然的安排下进行观察,防止别人阻碍它对孩子的关怀。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40 页第4段

我们所有的一切语言都是艺术品。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47 页第2段

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与恶。使我们喜善恨恶的良心,尽管他不依存于理性,但是没有理性,就不能发展良心。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50 页第4段

孩子们不仅没有多余的力量,甚至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满足大自然对他们的一些要求;因此,必须叫他们使用大自然赐予他们的一切力量,这些力量,他们是不应该随便滥用的。这就是第一个准则。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52 页第5段

不论是在智慧方面还是体力方面,一切身体的需要,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弥补他们的不足。这就是第二个准则。

《爱弥儿》卢梭著 李士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52页第6段

第7篇:读《爱弥儿》有感

《爱弥儿》是一本不寻常的教育著作,而且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了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爱弥儿是卢梭假想的一个教育对象,全书共分五大章,卢梭根据爱弥儿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逐步上升进行的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爱情教育。虽然这种分期以及把德、智、体教育的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但是,在当时,这样的教育思想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这种自然教育,渴求的“个性解放”,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冰心曾经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蔡志忠也曾经说过: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呵护学生个性的花蕾,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为他自己。这要在现实中做起来也许很难,但我会时时提醒自己把握好手中教育的罗盘,朝这个方向努力!

书中在谈到孩子幼年教育时,表示了这样的意思,孩子在到达相应的年龄阶段必然会明白一定的道理。这时再进行教育即可。孩子在12岁之前,可以不去学习,这样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后再去学习,相信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在年幼时进行的所获得的效果其实是为0的,或者可能是获得教育者相反的学习效果。对于这个观点,我深感同意,孩子在幼年时对于一些有政治性意义或者相类似的东西是没有观念的,这时让他们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是很难有共鸣的,得到的结果其实也是很差的,或者说无。从小给他们灌输一个概念,起到了什么效果,是不是也如书中所说,可能会取得反效果呢?这我不得而知,不过,我想,对于学生的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这一教育理念应该贯彻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去,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卢梭的自然教育与我们如今的教育在客观角度上有很大差异: 比如孩子的数量比,教育对象的选择性,教育环境等。但在教育方法上还是有很大共性的,书中,作者这样写道:年轻的老师们,我教给你们的方法虽然难以实施,却是唯一能够培养孩子的方法,如果你不善于教导儿童活泼起来,那么你就很难把他培养得聪明起来。不要对孩子的看法表示反对,你应该知道,你越是严厉地管教孩子,他们越是调皮,他们在你面前越是拘束,那么背着你的时候,他们会闹得更凶。看到这些话,给了我们不小的启发。

这本书不仅给人们传递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新观念。很多家长认为,童年是对痛苦感觉最轻的时候,因此让他多受些苦,以免将来受苦,卢梭却反问:谁能肯定现在的痛苦一定能消减将来的痛苦?既然无法证明、没有把握,那么这种所谓的远虑是多么荒谬,当然,更不要将放纵余自由混淆起来,它们之间的区别岂止是一点?卢梭认为孩子在成年之前就必须是个孩子,如果我们在他童年时期就试图把他培养成一个大人,就会阻碍他体力的发展,致使他未来先衰,就像那些早熟的果子,虽然早熟却并不成熟,而且极容易腐烂。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我宁愿让一个孩子到十岁的时候长得身高五尺而不愿他有什么判断的能力。事实上,在这种年龄,理性对他有什么用处?它阻碍着体力的发展,儿童是不需要这种阻碍的。”这是整本《爱弥儿》中最精髓,最叫绝的一段。教育儿童绝不能拔苗助长,应该顺其自然。当今社会,由于人口激增,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无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从小就扼杀了孩子玩闹的天性,或是逼其阅读厚厚的书本,或是替其报名兴趣班。在少年宫,你经常可以看到:一个

5、6岁的孩子,在其家长陪伴下,学习书法、钢琴、舞蹈等等特长。他们大多都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家长和老师的逼迫下进行的。特别是当家长曾经的梦想没有实现的时候,总是希望他的后辈来实现,于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

卢梭认为,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因此他主张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分阶段进行。而在他之前的英国大哲学家洛克曾主张,儿童就像一块白板,教育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意愿采用任何方式去塑造儿童。在这种儿童观下,教育就是重复训练,儿童被当作一个容器,由成人随意填充。这种儿童教育观对教育的影响十分巨大。在当今学前教育实际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种影响。其实上述儿童教育误区的例子也是洛克教育观的流毒。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然教育观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

我们在教育生活中,应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来进行教育,任何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都是不人道的,不可能长时间存在。“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因此,卢梭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世俗的影响。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尽情地哭笑打闹。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夜深人静时,我感觉好像是在培养应付考试的机器。

作为即将成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然教育观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十分值得借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这正提醒了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热爱学习,主动地去学习。

第8篇:读《爱弥儿》有感

《爱弥儿》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教育学名著,《爱弥儿》从一位家庭教师角度,记录了卢梭假想的主人公爱弥儿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的受教育过程以及这位家庭教师在此期间的心得与思考。通过这位教师的记述,卢梭系统地讲述了他“顺乎自然”的教育观,因此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论教育”。

卢梭前后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酝酿完成《爱弥儿》的写作,这是一篇深刻的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探讨了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他在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然教育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对于打破西方中世纪的黑暗枷锁具有重要作用。时至今日,这本著作所蕴含的丰富哲理还在引导人们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发展。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他主张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他所主张的自然教育,把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让人的本性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他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实践的感性体验中,通过直观的感受去获取知识。与之相配合,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教授其谋生的手段,使之获取保持自由的能力,从而能保持自然的习惯。

卢梭把教育的来源界定为三个方面:“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情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某些方面才能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加以控制的。因此,应当使人的教育与物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以儿童的内在自然发展为目标共同发挥作用。

卢梭在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所谓自然人,就是绝对平等、自由而善良的人,是一个天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他们能坚持做人的原则,愿意为实现自由、平等的社会而奋斗。他认为教育应当遵循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我认为这一观点非常有现实意义。“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要让儿童多接触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感受,避免世俗社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是自然的、充满灵性的。现在年轻的家长们感受到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唯恐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他们望子成龙心切,让无穷无尽的器乐、英语、奥数等所谓兴趣课肆意侵占着孩子们的玩乐时间,而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想法与爱好。而在学校里,孩子被当成学习机器,被书山和题海所包围。家长、教师都致力于把孩子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而忘记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孩子在教育过程中被迫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这种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又怎么能够保持他们的天性和活力呢?也许我们都应该从忙碌的教学中停下来反思一下:我们教书育人的过程有没有损害孩子的天性与自由?我们是否对孩子要求得过多而倾听得太少?

卢梭对教育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教育应当适应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育。我们教师都懂得教育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教授难度不同的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超前教育已成为诸多名校的法宝。从小学到大学,除了具体教学内容有所差异,教学方法和要求已严重同质化,孩子们从小就被束缚在课堂里接受填鸭式的教学。而我们已习惯于把成人世界的规则灌输给心智尚未成熟的孩童。卢梭按年龄特征进行分阶段教育的主张早已被理论界所接受,阅读《爱弥儿》让我们对教学实践中违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问题进行再一次的反思。难道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是速成式教育大行其道的唯一原因吗?卢梭说“每一个年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完美,都有它特有的成熟状态。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或许每位教师都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活动适应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呢?

比如书中有这么一段话:“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这段话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兴趣、方法、习惯”。的确,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几个词,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动力,因此兴趣是前提。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学生表现自己兴趣的方式有很大差别,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并创造各种讨论的情境,适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兴趣和欲望。“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指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再如书中说到“我们不能单纯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让他们意识到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这句话的内涵对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用好“惩罚”这一重要的教育手段有着重要意义。对孩子的惩罚和对成人的惩罚有所不同,对孩子的惩罚其全部意义在于教育,而丝毫没有对成人那样的制裁意味。惩罚只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孩子有了过错,没有一定的惩罚,单纯的说服引导往往效果不佳。卢梭主张在施罚前后,必须和孩子进行沟通,通过交谈让他知道为什么要进行惩罚,让孩子更深刻地认识错误,避免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有利于达到惩罚的最终目的——实现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滥用惩罚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如何把握惩罚的度,又该采用何种惩罚的手段?我想可以把是否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

卢梭在书中强调“不能够因为你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因为“要是一个孩子想得到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话,他就会自以为是天下的主人,把一切人都看作是他的奴隶,而在你最后不得不拒绝给他某种东西的时候,他就会把你的拒绝看做是一种背叛”,他会“对他人的殷勤照顾不仅不感谢,而且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因此正确的爱应该是理智的,要让他知道哪些该得到,那些不能得到,明白为什么不能得到,而且要让他得到帮助的时候有一种羞愧感,“从而渴望自己能够及早的不要人家的帮忙”。让他认识到别人

的帮助不是理所当然的,从而逐渐懂得感恩。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小霸王。卢梭主张对儿童不仅需要细心养护,而且更重要的是锻炼,因为锻炼可以帮助抵御灾患。他反对溺爱儿童,反对娇生惯养。卢梭说“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之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要是他一点伤都不受,不尝一尝痛苦就长大的话,我反而会感到非常苦恼的。忍受痛苦,是他应该学习的头一件事情,也是他最需要知道的事情。”

《爱弥儿》是教育理论发展的一座丰碑,但受到时代的限制,卢梭在书中的某些观点也有失偏颇。比如他的分期理论在年龄分期上欠缺科学性,各阶段教育内容交排上欠妥,特别是将体育、智育、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再如他片面强调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获取知识,却轻视让儿童接受人类千百年文明传承的教育。但是瑕不掩瑜,这本书作为自然教育理论的开山之作,其内在思想仍值得我们长期借鉴。

最后让我们用卢梭的名言来共勉:“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与我们。”

第9篇:读《爱弥儿》有感

——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启示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理性王国的“新人”。

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读完《爱弥儿》的上卷,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特别是对卢梭所主张的道德教育思想,我想这对于我们当今的道德教育思想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在这本书中,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本书第四卷中,卢梭认为十五至二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他认为这是“激情和热情的时期”,这时青年已经懂得所有道德问题,可以进行道德教育、信仰教育和性教育。那么对于卢梭的道德教育,我想谈谈从我自己的思考得到的感悟和对我们当今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 要重视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卢梭认为青春期(十五至二十岁)是一个需要进行情感道德教育的重要时期,要利用日益增长的感性给青年人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正式由于在他的一生中,只有这个时候对他的关心教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他这样说到:“青春时期,不是对人怀抱仇恨的而是对人十分仁慈和慷慨的时期。一个在二十岁之前一直保持着天真的善良人家的孩子,在青春时期的却是人类当中最慷慨和最善良的人,他既最爱别人,也最值得别人的爱。”

“如果我们不使一个青年人把他心中越来越扩充的力量用之于那些能扩大他的胸襟,能使他关心别人,能使他处处忘掉他自己的事物;如果我们不促使他的心中产生善良、博爱、怜悯、仁慈以及所有一切自然而然使人感到喜悦的温柔动人的情感„我们又能怎样做呢?”

为了激发个培养这种日益增长的感情,为了按它的自然的发展倾向去引导它和认识它,卢梭还归纳了三个明确易懂的原理。

从这些话和建议中,我们可以读出来,卢梭主张在青春期应当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博爱的种子,在这个时期应当注重培养孩子仁慈和慷慨之心。

我认为,这些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们当今的教育中,除了智育的培养外,还应该重视这个特殊时期的道德品质教育,应该培养孩子们善良的品质,正如他所说的,这个时期是能够取得真正成效的时期

二、 要注重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在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上,卢梭更多的指出的是对老师的要求和建议。他认为,老师应当平易近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戴和威信,应当通过对学生施恩不望报的爱来教会他们感恩。

感人之恩,是一种自然的情感,作为教师更应该保护好这种自然的情感,不能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毁灭了这种情感的影响。

“当他能够爱人的时候,他也同时能够感觉到别人的爱了,从而也就能够留意别人的这种爱的迹象了。”,“如果大家都少做施小恩而望厚报的事,则忘恩负义的人也就会少一些的。我们爱那些对我们做了好事的人,这是一种极其自然的情感!忘恩负义的行为不符合人的良心,不过,有趣的是:忘恩负义的人没有施恩望报的人多„”

也就是说,作为教师,应当以自然的爱去爱学生,当你的学生已看出你对他的爱护照料的价值的时候,只要你自己不说有多大的价值,他是会感觉到它又多大价值的,从而是你在他的心中享有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威信。

但是在你没有牢牢取得这种信任之前,万万不要向她自我吹嘘,不然反而是你得不到这种威信。

三、 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只要他的感觉力对他个人还受到限制的话,他的行为就没有什么道德的意义:只有他的感觉力开始超出他个人的时候,他才首先有情感,而后有善恶的观念,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大人,成为一个构成人类的必要的部分。”我想这就是卢梭的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来源,他从“归于自然”的思想出发,提出重视教育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自然的真正进程是比较缓慢地逐渐前进的,血液一点一点地开始沸腾,心思一点一点的趋于细致,性情一点一点地慢慢形成。管理工厂的聪明工人,在用工具去制造东西以前,是十分注意地要是他所有的工具都做得非常精良。”也就是说要使教育发挥其应有最大作用,就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使儿童得到健康向上的发展,使他们得到完满的教育。

我国当前教育的弊病就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要求儿童,一味给他们施压,搞“听话教育”,迫使儿童从小就得忍受成人之苦,使儿童变成了附庸,这便违背了道德教育的规律,使儿童身心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5结束语

总体看来,卢梭在这个阶段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德教育上。一个优秀的人不能仅具备优良的学识,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学会与他人的相处之道 ,社会的相容之道也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卢梭的教育思想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教育绝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或实践技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善良,智慧的灵魂,因此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才应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尽管这本书有着许多异议,有许多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还有些比如“一个学生一生只能有一个教师,而这个教师也只能教这一个学生”的这种教育理念在现实中确实难以操作,但是他这种从自然出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爱弥儿》是我们在教育或是受教育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经典。

上一篇:保险公司岗位职责体系下一篇:大学生酒店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