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2022-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公司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公司潜在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一、目的

公司及各厂点发生火灾以后,为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减少环境污染,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各厂点、及施工现场。

三、危险性分析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本单位,有的存在大量可燃物,同时,由于供电线路老化、电源线短路以及人为火种、雷击等点火源的存在,均能造成火灾事故。库房有机油等易燃物品,遇热源、火源有着火危险。如发生事故后主要影响是燃烧造成人身伤害和设施的破坏,产生的气体及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四、应急准备。

4.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4.1.1组织机构

4.1.2相关人员职责

4.1.2.1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4.1.2.2应急职能部门的职责

公司设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安质办。董事长、总经理任总指挥,各分管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总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1)现场处置组。

机电事故由各事故厂点、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

消防事故由厂点主要领导和治安主任任组长;

现场处置组主要负责指挥处置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突发灾变。

(2)抢险救灾组。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的有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有关后勤的保障。

(3)警戒保卫组。由保卫等部门负责人任组长,调集保卫人员或办公室组织的机关人员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等工作。必要时邀请上级保卫部门协助。

(4)事故后期处理组。由安质办主任任组长对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掌握事故态势和处理情况,收集有关信息资料,负责向有关人员、单位通报情况。

(5)当班主任、班长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

(6)岗位人员职责:

①负责通知班长、报告事故的情况。

②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设施的操作。

4.2应急物资准备。

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沙袋、消防带等应急物资。

4.3应急人员培训,内容包括:

4.3.1报警知识:

事故初期阶段,在场人员如能采取正确方法,就能迅速控制事故的蔓延。首先要靠在场群众自救,或者完全要靠群众自救,力争将事故控制在初期阶段。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在立即进行扑救的同时,要及时报警,以便应急组织人员前来参加扑救。报警包括:向周围报警,向单位领导报警、向医疗报警。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地点、道路交通路线、事故初期部位。

事故联系电话:

火警119

公司安质办:33823

公司办公室电话:33400

4.3.2应急设施使用:

—1—

4.3.2.1应急设施使用: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着火源。相应的灭火方法有四种: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使连锁反应终止。仓库的灭火剂有水、消防砂、干粉灭火器。

4.3.2.2水的灭火作用:⑴冷却作用⑵对氧的稀释作用⑶对水溶性可燃液体的稀释作用⑷水力冲击作用。

4.3.2.3干粉灭火器灭火:

☉灭火机理:干粉灭火器灭火时,主要是抑制作用。燃烧反应是一种连锁反应。燃烧在高温作用下,吸收了活化能而被活化,产生了大量的活性基团,当大量干粉以雾状形式喷向火焰时,可以大大吸收火焰中的活性基团,使其数量急剧减少,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从而使火焰熄灭。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内装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先拔下保险销,将喷枪对准火焰根部,握住提把,然后用力按下压把,开启阀门,气体充入筒内,干粉即从喷嘴喷出灭火。 ☉干粉灭火器的维护保养:干粉灭火器应放置在被保护的物品附近、干燥通风和取用方便的地方。要注意防止受潮和日晒,灭火器各连接不得松动,喷嘴塞盖不能脱落,保证密封性能。灭火器应按制造厂要求和检查周期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灭火剂结块或储气瓶气量不足时,应及时更换灭火器。灭火器一经使用必须进行更换。灭火器必须标明维修日期和维修厂家。

4.3.2.4应急设施:灭火器、消防栓、消防带。

4.3.3应急和逃生:熟悉周围环境,了解安全出口的路径。

4.3.4现场急救常识:

应急的基本原则:应急工作应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现场急救与公司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4.3.4.1烧伤急救:

1着火事故发生后,必须沉着冷静。多人烧伤,应区别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救。 2迅速脱离火源,将伤员搬离现场,尽快脱去着火衣服,如来不及脱衣,就地慢慢滚动或用水浇灭。严禁奔跑呼叫或用双手扑打火烟,以免引起呼吸道和双手烧伤。

3如伤员口渴,可饮盐开水、盐豆浆等,不可喝生水或过多喝开水。

4经初救后,速送附近医院。

4.3.4.2触电急救:

1应迅速拉开来关,切断电源。

2如条件不允许,可用带绝缘手柄的物体把电线切断。

3如果导线搭在触电者身上,可用绝缘物把导线挑开。

4如触电者神志清醒,应将其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舒适的躺下,并严密观察呼吸和心脏的跳动。

5如验证触电者呼吸停止时,应及时做人工呼吸。

4.3.5其它相关知识:

1岗位人员必须熟知本岗位《工艺操作标准》、《安全作业指导书》详细内容并严格执行。 2仓库内严禁烟火、严禁闲杂人员出入逗留。

3严禁携带危险品进入仓库区域内。

五、应急响应

5.1报告程序:

5.1.1事故发生后,现场目击人员要立即向本单位报告,如发生火灾,立即拨打火警119,如有人员伤亡,立即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同时向我公司内部安检科电话33823办公室33400报告。

5.1.2任何基层(厂点、班、组)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不得延误。

5.1.3总指挥或安检科其他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向急救援工作小组通报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组织急救。

5.2人员疏散、现场警戒、现场受伤人员急救:

5.2.1抢救人员到达后,各司其职,协助抢救、警戒区域,疏散人群。

5.2.2如果情况危急,由当班长迅速组织逃生,设置警戒岗哨,杜绝闲杂人员进入,并派专人等待引导消防车辆。同时迅速疏通安全通道,以保证救援车辆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5.2.3消防人员到达后应迅速进行灭火。抢救小组则做好安全撤退指挥工作。

5.3紧急情况的控制。

5.3.1如电路、电气设备发生火灾,首先应切断电源,使得可靠停电。

5.3.2迅速使用已备好的灭火器和消防用水灭火。

5.3.3在扑救火灾时,要保证人身安全,防止其他人触电或爆炸等意外伤人。

5.4现场恢复。

在抢险过程中使用的灭火设施,应及时恢复原始状态,用空的灭火器及时更换。若发生火灾,损坏的设备及时更换,破坏的设备、严格按照废弃物管理制度执行。及时清理,使现场恢复原样。

六、应急演习

6.1演习时间:每年6月份进行。

6.2演习方式:桌面演习或现场模拟演习。

(1)“桌面演习”:以会议方式在室内进行,有部门领导、仓库管理员、安全主管、环保主管。由安全主管对演习情景、预案进行口头演习,口头演习结束后,由参加人员讨论应急预案的适宜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

(2)“现场模拟演习”:针对库房着火,岗位人员如何报警、人员急救、紧急处理及现场恢复。

6.3演习方案编制:每次演习要编制演习方案,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预定演习过程、预期目的等。

6.4演习参加人员:演习人员、观摩人员和评价人员。

6.5演习评审:演习结束后,对演习组织情况和预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制订纠正措施予以完善。

七、事故发生后,及时对预案进行评审,对不合理处进行修订,使其更具操作性。

八、相关记录。

1、演习方案

2、演习记录

《火灾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第2篇:山西柳林金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凡是发生在井下、地面而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火灾均属矿井火灾。矿井火灾按起因的不同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两大类。外因火灾:如井下明火,放炮、电火或电弧,机械摩擦发热着火,火灾或煤尘爆炸引起的火灾。

内因火灾:为自然火灾,是煤层破碎后与空气中的氧接触,氧化生热,热量积聚导致煤层引起火灾。

1、矿井火灾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生大量的高温火焰及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 (2)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3)火灾烧毁设备和煤炭资源。

(4)火灾使井下风流逆转,导致灾情扩大。

2、发生火灾事故主要与以下几种因素相关: (1)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 (2)足够的氧气。 (3)一定数量的可燃物。

(4)开拓、开采选择不正确、不合理。 (5)缺乏自然发火的早期识别和预报。 (6)管理上的缺陷。

二、应急处臵的基本原则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后,应急救援工作应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分工协作,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矿井消防物资的配备,合理运用灭火战术,把职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职工生命或矿井生产设施的安全,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积极灭火,组织人员使用灭火器,水和砂土进行灭火。

2、迅速撤离,如果不能使用灭火器或采取直接灭火无效时,组织人员应迅速撤离灾区。

3、烟雾巷道撤退时,应尽量躬着腰,低着头前进。

4、遇有爆炸征兆时,应立即避开正面巷道,进入躲避硐室内。迅速佩戴自救器。应背向爆源,俯卧向外爬行。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火灾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主要由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以及现场应急指挥部组成,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主要由通风,机电,安监等部分的人员以及总工程师组成。

2、指挥机构以及职责。 ⑴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煤矿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参照综合预案的指挥机构设臵,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煤矿发生火灾事故后,矿长、总

2 工程师和其他领导必须立即赶到救灾指挥现场,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

⑵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具体事务工作。办公室设在矿井调度室,总指挥由矿长兼任或由总工程师兼任,副指挥由相关的副矿长及有关部门人员共同组成。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①负责矿山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②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

③调度矿山应急救援力量,调配矿山应急救援资源。 ④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山医疗救护工作。

⑤调用矿山应急救援基础资料及信息。

⑥火灾事故灾难扩大或专业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

⑦完成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 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结合火灾事故的实际情况,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可设五个救灾小组:

3 A、主扇通讯供电组。

①熟悉井下各条供电线路,并在需要时切断火灾事故地点的电源。

②确保井下通信畅通,一旦发生火灾时,能保持正常联系。

③根据矿长命令,必要时对主扇进行反风。 B、通风组

①负责正常的通风系统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②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系统工程,组织人员对火区封闭,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③完善必要的局部反风设施,确保重点地段能进行局部反风。

C、安全撤退组

①负责按指挥部要求有序撤退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清点汇总人数等工作,并且即时汇报。

②要求各单位撤退前将动力、主副风机馈电开关找到零位并闭锁,同时关闭供水阀门。

D、后勤保障组

①供应所需物资设备,并且保质保量到位。 ②负责救援人员的食宿安排工作。 E、安全保卫组

①参加抢险救灾的全部过程,根据批准处理事故的作战

4 计划,调配检查人员,对作战计划的各环节,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确保作战计划安全顺利完成,发生不安全因素有权制止,并提出安全可靠的补救措施,及时向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及听取指令。

②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保证井口附近无火源。

四、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1)生产矿井都必须建立地面和井下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每隔一定距离设消防水龙头。

(2)禁止一切人员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3)井下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油。

(4)加强放炮管理,使用安全炸药,禁止违章放炮。避免放炮产生火焰。

(5)井口房、进风巷、回风巷、平硐主要巷道连接处,硐室、变电所都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6)进风井口设防火门,防止井口火灾波及井下。 (7)井口附近100米以内,设臵消防材料库,主要运输大巷也要设臵消防材料库,储备消防器材、灭火材料和工具,必须满足矿井灭火时的需要,平时不准挪作他用。

5 (8)正确选择开拓、开采方法,隔绝采空区,减少向采空区漏风。

(9)加强自燃发火的早期识别和预报。

2、预警行动

煤矿火灾事故的危险源,主要是可燃物和一定温度的热源,火灾必需的条件有:

外因火灾,形成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①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 ②一定数量的可燃物。 ③足够的氧气。

要预防外因火灾的发生,只要破坏其中一个或两个基本条件既可。

内因火灾,形成具有三个因素。 (1)煤尘本身有自燃倾向性。 (2)不断供应适量的氧气。 (3)有散热不良使热量得以积聚。

要预防内因火灾的发生,除第一条因素外,后两个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在一般情况下,氧气浓度是满足的,只要有热源和可燃物随时会引发火灾,因此,矿井必须加强对高温火源的管理,以及使用不燃材料,经常检查消防系统和灭火器材,减少各种隐患,一旦发现超标,就发布事故预警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信息报告程序

矿井调度室接到火灾事故汇报后,立即将事故概况向值班矿长汇报,并根据值班矿长的指示向矿山救护队,矿长,矿技术负责人汇报。汇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等,现场人员状况、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人数、程度、所属单位)等。

六、应急处臵

1、响应分级

调度室接到火灾事故汇报后,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值班领导根据具体情况,通知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立即到调度室集合,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以及启动哪一级别应急预案。

(1)特别重大伤亡事故为:发生事故后30人以上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为Ⅰ级响应。

(2)特大伤亡事故为:发生事故后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为Ⅱ级响应。

(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为:发生事故后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井下灾区,已经或即将导致3—9人死亡,为Ⅲ级响应。

(4)一般伤亡事故为:发生事故后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即将导致3人以下死亡,为Ⅳ级响应。

2、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后,矿井调度室及时发出预警,

7 通报责任单位。当调度室接到井下发生火灾事矿的汇报后,立即控制火势,必要时进行矿井反风,火势严重时,立即撤出灾区人员。按矿井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有关人员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召集矿山救护大队 ,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派救护队员进入灾区侦察灾情救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救护队进入救灾工作,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

3、处臵措施

发生火灾事故后,煤矿企业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井下发生火灾时有关人员的行动原则

①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根据火灾的性质、范围,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调度室。

②井下发生火灾时,为保证有效的灭火,必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切不可惊慌失措,擅自行动。

③矿调度接到火灾报告后,值班矿长通知矿山救护队抢险,并迅速通知受到火灾威胁人员撤离灾区。

④抢救人员,灭火及封闭火区工作时,要指定专人检查各种气体及煤尘和风流的变化并严密注意顶板变化防止因燃烧或顶板冒落伤人。

⑤设臵一氧化碳火灾监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时发现火灾。

8 (2)直接灭火方法

①用水灭火,要有充足的供水,应从火源的外围开始灭火,防止大量蒸气伤人。

②随时检查火区附近的瓦斯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防止爆炸或一氧化碳中毒。

③电气设备着火后,应首先切断电源,再用砂子灭火。 ④灭火人员应站在进风侧,不准站在回风侧,防止高温烟流或水蒸气伤人。

⑤用砂子或岩粉灭火,通常用于扑灭油料和带电电气设备火灾。

⑥用化学灭火器灭火,可适用于人员可接近,火势较小的火源。

⑦挖除火源,在人员可到达地点,火源范围不大,火区无瓦斯积聚,无煤尘积存的情况下,将煤炭挖出扑灭。

(3)隔绝灭火法

当井下火灾不能用直接灭火法扑灭火时,必须迅速将火区封闭,在通向火区的所有巷道中构筑防火墙,切断风流,切断氧气供给,过一定时间以后,氧气消耗殆尽,火灾不能维持自然熄火。

(4)综合灭火法

综合灭火法当火源范围大,利用直接灭火隔绝灭火法难以扑灭时,可先用防火墙将火区封闭,然后再采取其它手段,如向密闭内灌水注浆,注入惰性气体,调节风压等。使火区

9 内的火加速熄灭。

七、应急保障

1、应急物资保障

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要求,建立健全井上、井下消防材料库,储备局部通风机,水泵、风筒、水管、灭火器材。施工材料(如料石、红砖、水泥、黄沙)等,必要的救灾装备,物资等。

2、应急装备保障

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护装备配备专用警灯、警笛,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请求地方政府及时协调,对事故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赢得抢险救灾时间。同时,企业应建立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提供相应的通信设备。

10 火灾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山西柳林金家庄煤业有限公司

二○○八年一月二十四日

第3篇: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G312线清水河镇过境段公路工程第QSGJ-1总监办试验室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G312线清水河镇过境段公路工程

第QSGJ-1总监办试验室

1 G312线清水河镇过境段公路工程第QSGJ-1总监办试验室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3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3 3 预防与预警 ...................................................... 3 4 应急处置 ........................................................ 4 5火灾预防的主要措施 .............................................. 5 6火灾中人员烧伤的急救原则 ........................................ 6 7火灾紧急救护常识 ................................................ 7 8火场逃生自救方法 ................................................ 8 9救灾、救护人员的培训和演练 ...................................... 9 10灭火器材配置和应急器具准备 ..................................... 9

2 G312线清水河镇过境段公路工程第QSGJ-1总监办试验室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

(1)泡沫夹层活动板房,木制骨架住宿、食堂、库房房屋等燃烧可能造成火灾。该类火灾易造成多数人员受到伤害,办公、生活设施及生产材料受到损坏。此类危害主要集中在生活办公区及外协施工队伍生活区。

(2)炸药库固体炸药、雷管等易燃易爆物品可能造成爆炸、火灾。该类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及附近森林、草原火灾,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此类危害主要集中在炸药库。

(3)施工现场电焊及氧气乙炔附属物燃后造成施工现场砼保温材料燃烧,造成森林草原火灾,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此类危害主要集中在施工现场。

1.2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类火灾

临时储油桶、油库柴油燃烧可能造成的火灾,以及机械设备及车辆油箱中柴、汽油燃烧可能造成火灾;施工使用的乙炔瓶,生活使用的液化气罐燃烧可能造成的火灾。该类火灾易造成机械设备损坏或报废及人员伤害,以及在燃烧过程中易产生爆炸,爆炸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危害;此类危害主要集中在项目部油库、大型设备场站、钢筋加工厂等部位。

1.3带电电气设备火灾

变压器、配电柜(箱)、柴油发电机、电源线路、用电设备等超负荷、短路可能造成火灾。该类火灾可在整个办公、生活、施工任意区域产生,其范围大、着火点多,需要全方位预防及控制,施救过程中要掌握施救方法,根据火灾性质,选用不同的灭火器材,如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消防沙等。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坚持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的原则。 2.2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明确应急机构职责,落实应急处置程序,健全完善应急体系为核心。

2.3从施工生产实际出发,坚持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措施,坚持原则性较强的应急救援准则,坚持积极稳妥的救护方法。

3 预防与预警 3.1 危险源监控

1)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不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 2)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3 G312线清水河镇过境段公路工程第QSGJ-1总监办试验室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3)宿舍、办公区等不可存放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 4)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5)离开宿舍、办公室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6)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7)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8)严格执行易燃易爆场所动火作业的相关规定。 3.2 预警行动

加强对易燃易爆场所、宿舍、办公区的用电检查,对私拉乱接,不按规定动火等行为进行纠正,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应以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下发责任单位整改,整改期间,应在隐患部位设置标识、标牌。

根据火灾可能的危险程度,采取以下预防性措施,并及时向上级单位或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1)准备或直接启动相应的预案。

2)需要时,向公众发布火灾的警告,宣传应急和防止、减轻火灾危害等常识。 3)根据需要,疏散、转移可能受到森林草原火灾威胁的人员和重要财产,并进行妥善安置。

4)组织灭火救援联动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可视情动员预备人员。

5)调集、筹措所需物资和设备。

6)加强警卫,确保通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设施的安全。 4 应急处置 4.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4.2 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一)立即报警。当接到发生火灾信息时,现场负责人在确定火灾的类型和大小后,迅速报“119”火警和“120” 急救中心电话,便于及时扑救并处置火灾事故。

4 G312线清水河镇过境段公路工程第QSGJ-1总监办试验室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二)组织扑救火灾。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现场负责人在及时报警的同时,还要立即组织施工现场义务消防队员和职工进行扑救,义务消防队员选择相应器材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要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派人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点物资,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灭火。

(三)人员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在现场平面布置图上绘制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人员可按图示疏散撤离到安全地带。

(四)协助公安消防队灭火,第一时间拨打1

19、120求救,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当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火灾应急小组成员要简要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并全力协助消防队员灭火,听从专业消防队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

(五)现场保护。当火灾发生时和扑灭后,现场负责人要派人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等待对事故原因和责任人的调查。同时应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时清理,将火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其它有效措施,使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底限度。

(六)火灾事故调查处置。按照我公司事故、事件调查处理程序规定,事故调查组对火灾发生情况要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查处。事故后分析原因,编写调查报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负责对预案进行评价和改善,将火灾发生情况报告及时上报。

报告内容包括:

(1)发生事故的单位或项目部及事故发生的时间、详细地点; (2)事故单位或项目部的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 (3)事故发生的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5)事故抢救情况和已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7)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8)联系电话、联系人和联系地址等。 4.3 处置措施

针对本单位事故类别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险性,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5火灾预防的主要措施

(一)火灾预防的主要措施

1、落实专人负责对消防器材的维修与管理,现场要有专人夜间值班管理,必须保持场

5 G312线清水河镇过境段公路工程第QSGJ-1总监办试验室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地内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2、施工现场禁止吸烟,动用明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证手续,禁止在宿舍内乱拉乱接电线,禁止使用电炉、电褥子及电热水器。

3、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与各作业班组、劳务分包单位签订《消防责任合同书》,把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地分解到每个班组和个人,提高全体人员关注消防安全的责任心。

4、按照项目平面图,规范宿舍、钢筋加工棚、材料仓库、危险品仓库、食堂等场所的搭设距离,并不准使用易燃材料搭设。

(二)火灾浓烟的危害与预防方法

1、火灾浓烟的危害

(1)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是烧死者的4~5倍。在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先烟气中毒窒息死亡之后又遭火烧,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毒,对人的伤害很大,受困和救援人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2)研究证明,烟的蔓延速度超过火速的5倍,其能量超过火的5~6倍。烟气的流动方向就是火势蔓延的途径,温度极高的浓烟,在2分钟内就可形成烈火,而且对相距很远的人也能构成威胁。此外,由于浓烟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视线,使人看不清逃离的方向而陷入困境。

2、减轻浓烟危害的方法

(1)大量地喷水,降低浓烟的温度,抑制浓烟蔓延的速度。

(2)用毛巾或布蒙住口鼻,减少烟气的吸入,关闭或封住与着火房间相通的门窗,以减少浓烟进入。

(3)从烟火中出逃,如烟不太浓,可俯下身子行走;如为浓烟,须匍匐行走,在贴近地面30厘米的空气层中,烟雾较为稀薄。 高层建筑的电梯间、楼梯、通气孔道往往是火势蔓延上升的地方,要进行回避,做到烟火上行,人要下行。

6火灾中人员烧伤的急救原则

(一)灭。迅速灭火是火灾烧伤急救的基本原则。被烧伤者应尽快脱掉燃烧的衣帽,或就地卧倒,在地上滚动熄灭火焰。如附近有水渠、河沟,可跳入水中灭火,切不可乱跑,以免越跑身上的火越烧越旺,也不要呼喊,以免吸入火焰引起呼吸道烧伤。

(二)查。检查救出火场的伤员有无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如颅脑和内脏损伤、呼吸道烧伤致呼吸困难。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清除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6 G312线清水河镇过境段公路工程第QSGJ-1总监办试验室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三)防。 防疼痛和休克。烧伤后都会有严重的疼痛和烦躁不安,应给予强力镇痛药,轻者口服止痛药片,重者肌肉注射止痛剂,伴有脑外伤和呼吸道烧伤者,禁用吗啡、杜冷丁等麻醉性止痛药,以免影响呼吸。其他病人在送往医院途中应避免重复多次使用吗啡、杜冷丁,以防中毒。严重烧伤很快发生休克,这时应现场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抗休克。烧伤病人因灼烤出现严重口渴,不要给予大量白开水,而应给予烧伤饮料,即每500毫升水中加50克葡萄糖(白糖也可),1.5克氯化钠(食盐也可),0.75克小苏打粉,0.03克鲁米那(苯巴比妥片),少量多次口服,成人每次200毫升,小儿每次100毫升。

(四)包。现场救护注意保护烧伤创面,用干净纱布、被单包裹或覆盖,然后送医院处理。烧伤后都会有严重的疼痛和烦躁不安。应给予强力镇痛药。轻者口服止痛药片,重者肌肉注射止痛剂,伴有脑外伤和呼吸道烧伤者,禁用吗啡、杜冷丁等麻醉性止痛药,以免影响呼吸。其他病人在送往医院途中应避免重复多次使用吗啡、杜冷丁,以防中毒。严重烧伤很快发生休克,这时应现场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抗休克。

7火灾紧急救护常识

(一)伤者被救出火场后,火场中的被困者可能受到的伤害是:吸入浓烟造成中毒,呼吸道和肺部被炽热浓烟灼伤,一些被困者还可能直接被火烧伤。被抬出火场的伤者若已进入昏迷或半昏迷状态,我们要做三件事:

1、解开伤者上衣,暴露胸部,松开皮带以散热。

2、急救者把手插入伤者颈后将其向上托起,一手按压伤者前额让其头部后仰,使伤者的呼吸道尽量畅通(做人工呼吸时,务必使呼吸道保持畅通开放)。

3、将耳贴近伤者口鼻倾听有无呼吸声,观察胸部是否起伏,瞳孔是否有放大,检查是否有心跳、脉搏,确认有没有出现心跳和呼吸停止。

(二)心跳和呼吸停止,马上进行人工呼吸,一秒钟也不能等,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心跳、呼吸停止是最紧迫的急症,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便是对这一急症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一旦确认伤者心跳、呼吸停止,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急救,时间就是生命。

(三)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首先要懂心肺复苏术的原理。人的心跳停止后,全身血液循环即停止,脑组织及许多主要器官因得不到新鲜氧气和血液供给而将发生细胞坏死。此时,必须在病人肺内有新鲜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情况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因此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要做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人工呼吸的原理:正常人吸入的空气含氧量为21%,二氧化碳为0.04%;肺脏只吸收所吸入氧气的20%,其余80%的氧从肺脏呼出。因此,当正常人给病人吹气时,只要有较大的气量,则进入病人心跳肺内的氧气量是足够的。在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肺处于半萎缩状态,给病人做人工呼吸能在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将新鲜空气吹入病人肺内以扩张肺组织,有利于气

7 G312线清水河镇过境段公路工程第QSGJ-1总监办试验室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体交换。

2、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胸外心脏按压是利用人体胸腔及心血管系统的特点来起作用的。做胸外心脏按压时,由于是用外界的压力将心脏压在胸骨与脊柱之间,心脏内的血液自然向动脉流去,放松时,心脏恢复原状,静脉血被吸回心脏。

8火场逃生自救方法

(一)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要沉着冷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不要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造成不应有的惨剧。

(二)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将被单、窗帘、台布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或沿水管广告牌、电线杆爬行而下或自室外安全梯逃生;小孩可用棉被裹住以绳索自窗口处垂下。

(三)通过火焰之时,应将所穿衣服用水浸湿或以棉被、毛毯等浸湿后裹住身体迅速冲出。

(四)邻室起火切勿开门,应跳入窗户阳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以免热气浓烟乘虚而入,使人窒息。

(五)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注意呼吸要小而浅。

(六)在非上楼不可的情况下,必须屏住呼吸上楼,因为浓烟上升的速度是每秒 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0.5米。

(七)逃离前必须先把有火房间的门关紧,特别是在人员多的办公大楼里,采用这一措施,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宝贵时间。

(八)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也可用房内花瓶、水壶、金鱼缸里的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

(九)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外面空旷地方跑,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室外求生。

(十)善用通道莫入电梯,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

(十一)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十二)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8 G312线清水河镇过境段公路工程第QSGJ-1总监办试验室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十三)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消防人员进入室内都是沿墙壁摸索行进);此外,滚到墙边也可防止房屋结构塌落砸伤自己。

(十四)火已及身,千万不可奔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

(十五)身处火灾烟气中的人,绝不可因精神极端恐怖惊慌而不顾一切跳楼逃生。即使在非跳楼即烧死、没有任何退路的情况下,跳楼也要讲技巧,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跳楼虽可求生,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十六)家具失火时,不宜先抢救财物,易被烟呛窒息而死或失去逃生的时机。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

9救灾、救护人员的培训和演练

(一)救助知识培训:我公司三级安全管理单位,将定时组织员工培训有关火灾救助知识,有条件的可邀请有关专家前来讲解,通过知识培训和预案演练,做好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消防器材维护和使用技术培训:对各类器材的使用,在演练时应组织员工培训、演练,教会员工会使用抢险器材。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时对配置的各类器材进行维修保护和管理。抢险器材平时不得挪作他用,对各类防灾器具应落实专人保管。

(三)每一年对义务消防队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一次防火知识、防火器材使用培训和演练(伤员急救常识、灭火器材使用常识、抢险救灾基本常识等)。

(四)加强宣传教育,使全体人员了解防火、自救常识。 10灭火器材配置和应急器具准备

(一)救护物资:应备有水泥、黄沙、石灰、麻袋、铁丝等救护物资,应保证数量充足。

(二)救灾装备器材:应备有安全帽、安全带、切割机、气焊设备、小型电动工具、一般五金工具、雨衣、雨靴、手电筒等救灾装备器材。

(三)消防器材:干粉、泡沫灭火器,桶、钩、斧等器材;现场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设置的黄砂箱、消防栓应标明地点并保证完好。

(四)急救物品:配备急救药箱、口罩、担架及各类外伤救护用品。

(五)救护物资、救灾装备器材、急救物品应统一存放在仓库,仓库保管员24小时值班。

9 G312线清水河镇过境段公路工程第QSGJ-1总监办试验室 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六)急救车辆:自备车辆或报120急救车救助。

10

第4篇: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导语:学校防火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为了把火灾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组织机构

在应急小组外新增灭火组,安全保卫组承担引导疏散任务。

二、可能引起学校火灾事故的原因

电线老化、乱拉乱接临时线,违章使用电炉和其它电器设备,液化煤气及其储藏室过于密封、食堂油锅过热、实验操作不当、易燃易燥物品使用、保管不当,违章动用明火、乱扔烟蒂等诱发原因。

三、预防措施

1、校长是学校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制定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

2、对师生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基本消防知识,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掌握逃生方法。

3、加强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整改。

4、保持通道畅通,不堆物。

四、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火灾,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打“119”电话报警,同时上报镇中心学校办公室。

2、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线路迅速疏散的。

(1)人员疏散:救人是第一原则,学校消防责任人和舍务教师应在第一时间,有序地组织学生疏散转移。

①火灾时,由于有烟气,能见度差,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的,稳定好人员情绪,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的。

②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下层着火时,楼梯[,教育资源,提供免费课件,免费教案,免费试题,免费论文,舞蹈视频,幼教资源,版报大全,公文大全,剧本下载!]未坍塌的采用低姿势迅速而下,有条件的可用湿毛巾,堵住嘴、鼻,用湿毯子披围在身上从烟火中冲过去。

③高层着火时,疏散时较为困难,因此更应沉着冷静,不可采取莽撞措施,应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标志,尽快从安全通道和室外消防楼梯安全撤出,切忌用电梯或跳楼。火势确实较大无法逃生,可躲避到阳台、平台或关闭房门用湿毛巾堵塞门缝防止烟火进入,并用水浇湿房门,等待救护人员到来。

④火灾时,一旦人体身上着火,应尽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记不能奔跑,那样会使火越烧越旺,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如旁边有水,立即用水浇洒全身,或用湿毯子等压灭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

(2)物资疏散:火场上的物资疏散,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

①首先疏散的物资是那些可能扩大火灾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例如起火点附近的油桶、液化气罐、化学实验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灭火行动受阻的物资的。

②疏散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例如机密文件的、档案资料、高级仪器、珍贵文物以及价值贵重的物资。

3、如有伤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的,如学生受伤的,要及时通知家长。

4、灭火扑救:初起火最易扑灭,在消防人员未到前,根据不同的火原因,可采取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抑制法,火灾现场指挥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迅速调集单位治安人员、义务消防人员等,集中单位内和临近所有灭火器,不要零打碎敲,集中使用对准火点,尽量抓住战机把火消灭,或控制住火势的发展,最后由消防人员彻底扑灭火焰的。

5、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维持秩序。

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他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消灭后的调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证据的。如果在火灾调查人员未到之前火灾已经扑灭,失火单位应当把了解的情况向他们介绍,并将火灾现场保护工作移交给火灾调查组,并配合调查组提供当事人或见证人。当火灾发生时要充分发挥共青团、治保会、义务消防队的作用,做好受伤人员的护理工作,医务室应备好止血药、绷带等必备药品,同时组织人员和车辆急送医院或联系医院对受伤人员的抢救。

第5篇: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

为了切实提高工地火灾控制能力和火灾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精神,结合工地实际,特制定如下预案:

二、 组织机构及职责

1)中铁建设集团鹰潭分公司恒大绿洲项目部成立火灾事故应救援急指挥小组 组长 组员

2)指挥部下设义务消防队成员,由项目部和职工群众中选出。指挥部设在项目部办公室,火灾发生后指挥部负责火灾现场交通人员疏通、情报信息传递、后勤物资、人员保障、火灾扑救及火灾事故后调查处理。

三、 火灾预防措施

1、工地配备足够消防器材和应急物资,成立消防队。

在活动房屋东侧配置MFZL8干粉灭火器10个,MFZ4干粉灭火器8个,消防桶6个,消防斧、消防镐各2把。在搅拌楼西侧备有黄沙,南侧设一高位水池,在库房备有水管、铁铲等物资工具。

2、平时加强对职工群众安全防火教育,工地物资材料堆放整齐有序,机械设备停放在固定车位,对职工用电严格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火灾应急措施

火灾事故发生后,必须在消防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根据火灾发生的规模、危害程度及火灾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和策略。

1

1、前期处置:火灾初期,规模不大,此时要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火灾扑救工作。同时马上向指挥部报告火灾大小、势态、危害及现场扑救情况和人员物资等基本情况,根据火灾情况,及时拨打火警119电话及与电力部门、医院取得联系,做好情报信息传递工作。初始阶段要发挥工地现场人员力量,及时进行火灾扑救,力争将火灾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

2、中期处置:火灾中期随着事态发展,现场人员增多,要充分发挥消防应急指挥部作用。第

一、接到火灾报警后,指挥部人员应迅速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进行火灾扑救。第

二、要做好现场人员疏散和机械设备等转移工作,做好道路交通疏通工作,确保消防车和消防人员扑救顺利进行及人、财、物的安全转移。第

三、组织消防队员、职工群众进行火灾扑救工作。要在指挥人员统一指挥下,有序进行火灾扑救,必要情况下可向当地政府、派出所或附近村委会求援。对需拆除房屋、物资进行拆除隔离,以防火灾进一步蔓延。第

四、提供后勤保障,对需要人员、物资、车辆等进行调配,确保火灾现场所需。

3、后期处置:火灾扑灭后,指挥部组织人员进行善后处理,首先配合消防队、公安机关进行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损失进行调查统计,其次与电力部门、当地村民等相关方面取得沟通,协商解决因火灾造成的损失影响。

五、项目部火灾应急救援程序

发生火情,第一发现人应高声呼喊,使附近人员能够听到或协助扑救,同时通知施工管理部或其他相关部门,肖剑负责拨打火警电话;“119"。电话描述如下内容:单位名称、所在区域、周田显著标志性建筑物、主要路线、候车人姓名、主要特征、等候地址、火源、着火部位、火势情况及程度。随后到路口引导消防车辆。

1) 发生火情后,XX负责断电,XX负责水源,XX组织各部门人员用灭火器材等进行灭火。如果是由于电路失火,必须先切断电源,严禁使川水或液体灭火器灭火以防触心事故发生。

2) 火灾发生时,为防止有人被困,发生窒息伤害,由陈祖申准备部分毛巾,湿润后蒙在口、鼻上,抢救被困人员时,为其准备同样毛巾,以备应急时使用,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吸入肺中,造成窒息伤害。被烧人员救出后应采取简

2

单的救护方法急救,如用净水冲洗一下被烧部位,将污物冲净。再用干净纱布简单包扎,同时安全主管龚果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联系就近医院急救,将伤员外送或就地护理。重点防火部位:油漆仓库应设在有充足水源、消防车能驶到的地方,仓库四周应有不小于3.5米的平坦空地作为消防通道。通道上禁止堆放障碍物。在施工过程中,如电线起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或防火砂,禁止使用水灭火,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使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3) 火灾事故后,保护现场,组织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必须以最快的方式逐级上报,如实汇报,不得隐瞒。 4) 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1)发生的时间、地点、企业名称。

(2)事故发生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的原因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

(5)找出负责人,制定防止火灾发生的预防措施。

六、火灾应急的保障工作

1、成立消防组织,进行消防演习。

2、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物资,消防用车、人员必须在火灾发生后5分钟赶赴现场。

3、项目部所有队员应根据应急预案,统一指挥、有序进行各自工作。

4、值班电话是:13970197298

第6篇:二、突发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规范全公司突发火灾事故紧急处理工作,形成领导一元化、指挥智能化、决策科学化、保障统筹化、防范系统化的应急机制,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综合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迅速有效地预防和扑救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公司有关应急预案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是《柳林县金马运业有限责任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框架下的专项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火灾事故的处置。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4 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县政府以及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2)以人为本,救人第一。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3)规范程序,协同应对。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加强以条线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协 1 调制度,形成好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坚持预防工作与应急救援相结合。加强火灾预防,抓好队伍、装备建设以及预案演练等工作。

2 组织体系

2.1 应急反应组织体系 2.1.1 指挥机构

公司设立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指挥小组(以下简称公司应急指挥小组),统一负责全公司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公司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1.2 办事机构

公司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公司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

2.2 应急反应工作职责 2.2.1 公司应急指挥小组职责

组织制定突发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组织实施;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研究确定预防突发火灾事故的重大决策,决定启动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组织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研究确定火灾扑救方案,调用各种火灾扑救物资和交通工具;完成上级突发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研究协调解决有关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其它重要问题。

2.2.2公司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职责

负责和处理公司应急指挥小组日常工作,落实预案执行情况;组织公司各科室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科学研究、预案演习、宣传培 2 训;向有关部门传达公司应急指挥小组的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负责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公司应急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2.3 应急工作小组

当发生突发火灾事故后,公司立即组织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先期的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并随时接受县突发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小组指令,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若干应急小组,其组成及职责如下:

(1)交通保障组。公司安全科负责维护事故现场交通秩序,保障执行任务的各种车辆畅通无阻。

(2)现场抢险组。由公司总经理牵头,公司应急队伍参加。负责迅速抢救事故现场的群众和财产;组织应急队伍、抢险机械配合消防部门现场抢险救人、消除危险源、控制事态发展、现场灭火;配合公安部门做好灾场外围群众、居民的疏散,保障事发地周边地区公共安全。

(3)医疗救助组。公司财务科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运送工作。

(4)后勤保障组。办公室负责做好应急工作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

3 预警与预防机制 3.1 监测

公司要建立健全可能造成突发火灾事故的排查治理,密切注意消防安全有关的信息,加强对消防安全隐患的监控和整改。

3.2 预警预防工作

公司要完善预警预防机制,建立预警预防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将可能引发火灾事故的重大隐患或已发生火灾事故可能引发重大损失等重要信息,及时如实进行通报,必要时由公司迅速报告上一级有关部门。

4 应急响应 4.1 信息报告

公司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是受理和向上级报告突发火灾事故信息的责任主体。

当突发火灾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必须以最快时间口头向公司总经理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0分钟。同时事故发生初期,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警(火警:1

19、急救:120)和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积极利用灭火设施和灭火器材采取先期灭火和应急自救措施。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救援,全力控制现场事态,抢救人员和财产,控制事故蔓延,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信息收集和报送应做到及时、客观、全面和准确。

4.2 应急响应程序

(1)公司总经理接报突发火灾事故信息后,正确认定后启动相应预案。迅速派出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同时立即向县突发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小组报告。如发生较大突发火灾事故的,公司应急指挥小组可请求县突发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启动县级应急预案,给予指导和应急力量、装备、技术支援,开展联合救援和处置。

(2)公司应急指挥小组到达事发现场后,立即组织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勘查事故现场;组织力量开展救援、抢险和清理工作; 4 根据需要协助有关部门组织现场周边群众疏散;及时向县突发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上报实时情况。

(3)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查清事故原因和责任,核定事故损失,开展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

5. 应急处置 5.1 应急措施

(1)及时进行火情勘查。主要查明火场上有无危险危险及易燃物。

(2)救援与自救。火灾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产物,在一定范围内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实施救援时要使用必需的装备进行自我保护,并迅速疏散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等待消防部门的救援。

(3)正确选用灭火剂。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正确选用灭火剂,防止因灭火剂使用不当扩大火情。

5.2 应急结束

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经公司应急指挥小组确认已消除相关危险因素,宣布解除应急状态,转入正常工作。

6 后期处置 6.1 善后处置

突发火灾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急指挥小组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查清火灾原因,评估火灾损失,核实伤亡数目,撰写并提交火灾原因调查报告。要做好受伤人员的抢救、人员安置、死者家属的接待安抚和善后工作。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投保单位会同保险公司核定事故损失,做好理赔工作。

6.2调查分析

5 事故处置工作结束后,公司应急指挥小组应视情况组织公司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按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全面的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完善预案、改进工作的意见。

7 应急保障 7.1 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机制,提高装备水平。

7.2 应急资金保障

公司应当依法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加大安全资金投入,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测预警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用于应急救援、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7.3 应急装备保障

公司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建立必要的救援物资储备。同时要掌握本单位救援装备及物质储备情况,整合救援装备资源。

7.4 技术保障

公司应当科学制定突发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建立科学的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7.5 通信与信息保障

公司应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制度,完善应急通信网络,确保通信畅通。

8 宣传、培训、演练和监督管理 8.1 宣传、培训和演练

6 公司要大力宣传预防火灾事故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普及防范火灾事故和火灾自救逃生的知识,提高公共应对能力和防范意识。

各部门要将突发火灾事故应急知识纳入到所有员工的培训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加强职工自救、互救和逃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有关管理人员以及专业应急队伍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当接受突发火灾事故应急知识的综合或专项培训。

各部门应当每年不定期开展突发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制定应急措施;演练结束后,认真总结,不断完善预案。

8.2 责任与奖惩

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对在突发火灾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在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工作中未依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的,在突发火灾事故调查、控制、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将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送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 附则

9.1 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柳林县金马运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由公司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9.2 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上一篇:命题作文立意新颖下一篇:一一年消防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