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板的自述故事

2023-0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一个老板的自述故事

一个“外行”局长的“内行”故事

2011年,邵建华就任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他是一个年轻的“老干部”,曾任镇党委书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在有些人还质疑这样一个“没有教育专业背景”且“专做看似与教育无关的事情”的局长时,他却令张家港教育“风生水起”“气象万千”。人们发现,这个教育的“局外人”,对教育的理解和洞察更加敏锐、更加深刻,他的视角广阔,思路明晰,重点突出,出奇制胜;这个行政管理的“行家”,在协调条、线、块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给教育创造了空间与机遇,给教师赢得了尊严与地位。在邵建华看来,“教育本来并不是很复杂的事情”,自己只是“无知者无畏”,“按规律去办事而已”。于是,在“翻转行政”之后,张家港教育开始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解放:你的学校你做主

学校谁做主?是教育局,还是当地政府,抑或是校长?面对这些问题大家似乎莫衷一是。这本来是一个常识性问题,在当下却成了尖锐的发问,凸显出“人、财、物”“权、责、利”的混乱与分裂。邵建华针对这一痼疾,开出了一剂药方,旗帜鲜明地提出“你的学校你做主”,在“松绑”与“赋权”中,让一批有思想、有追求、有个性的校长,自主办学,能够“说了算,定了干,干了成”。

①午餐大“变脸”

上任伊始,为了真实了解师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状态,邵建华独自驾车来到张家港某知名学校。偌大的餐厅里,白色的面砖,不锈钢的餐桌、餐具,让人感觉有点“冷”。再看看餐盘里,竟然还有炸鸡腿、火腿肠、咸菜等,丝毫没有饮食本该有的“色、香、味”。而那群孩子,一个个吃得“囫囵吞枣”“漫不经心”,仿佛在完成一项“艰巨任务”似的。邵建华看得有些揪心:如果这些孩子没有了“食欲”,吃不饱,吃不好,他们上课必然会心神不宁,进而对学校望而却步;如果这些孩子缺失了“食育”,不懂饮食文化,没有营养习惯,就很难保证他们饮食的安全、营养与健康。邵建华又走访了其他几所学校,情况更不理想。他决定,抓学校食堂,刻不容缓!

怎么抓?邵建华没有“按常理出牌”,统一部署,“唱同一首歌”,而是让校长们各显神通,形成学校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一“放”,可让习惯于“等、靠、要”的校长们“懵了”。没有了“细则”“标准”,没有了“模板”“榜样”,该如何做呢?当经历了短暂的“等待期”“空白期”之后,看到几个“走出队伍”的校长开始行动,并获得欣赏与支持时,校长们知道“天要亮了”!于是,调查分析、查阅资料、沙龙研讨,忙得不亦乐乎,忙得兴高采烈。或是师生一起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各地美食生态;或是编写校本教材,介绍中国八大菜系、家乡菜谱;或是借鉴日本学校经验,让学生自主选购餐具,参与帮厨体验;或是公布每日菜谱,注重“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友情提醒家长进行营养搭配互补……孩子们再走进餐厅,惊喜地发现午餐大“变脸”了,不仅颜色鲜艳、种类丰富,而且搭配和谐、营养均衡,吃起来真是有滋有味。

从简单的一顿午餐,发展到细致入微、潜移默化的营养科学、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的“食育”,改变的不仅是育人的观念,尊重每一个生命,敬畏成长的规律,以“大教育”的视角,将“食育”作为德育、智育及体育的基础;同时改变的还有校长的思想与行走方式,开始自觉地“仰望星空”,寻找更远的地平线,追求教育的科学之美。于是,学校出现了校医、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出现了可调节桌椅、高效膜控荧光灯……

②考核大“瘦身”

初涉教育管理领域,邵建华觉得有些“别扭”。这里,特别“喧闹”,政府许多平行部门“关照”教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挥”学校,社会、媒体、家长“评论”教学;这里的人,特别“忙碌”:局机关人员忙着制订各种考核细则,发布各种会议通知,统计各种考评数据;校长忙着准备各种资料应付检查,参加接二连三的大会小会,接待来自各个部门的大小官员;教师忙着抄写各种备课听课笔记,批改一堆一堆课堂家庭作业,制作各种新授课研讨课比武课课件;学生忙着完成各门功课的练习作业,参加林林总总的大小活动,接受家长老师班主任的训话。整个教育,仿佛成了一个“生产车间”,一座“围城”,在“内外交困”中,在“繁文缛节”中,师生们纵然有理想、有追求,也只是“困笼之兽”而已。邵建华召开几次座谈会,大家急切呼吁“让学校安静下来”,“给校长自主办学的空间”。他决定,给学校“减负”,时不我待!

怎么减?减什么?邵建华没有“拍脑袋决策”,凭个人想象,“御笔一挥定乾坤”,而是聆听基层声音,协调兄弟部门,争取上级支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张家港市教育局“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机关效能”活动实施方案》,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启动无纸化办公系统,内容相近、时间相近、与会人员类同的会议尽量合并召开,每周一至周四为“无会议日”,非上级统一部署或未经批准,不得安排会议;出台《教育系统各类工作考核、评估项目》,较往年减少了80%,还有几项特别标注“由学校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对连续三年获得“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的学校,设立“行政特区”,可对“规定动作”“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依据自身情况进行改革创新。把学校的规划权、发展权还给学校,推动学校走内涵提升、自主发展的道路。这一系列的“赋权”,让校长们深切体会到“时间开始了”!

自由出思想,闲暇出智慧。面对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校长们在舒展身心的同时,也感受到无限信任带来的巨大压力,纷纷“摩拳擦掌”,“向着明亮那方”寻找学校新的生长点。或是与高校合作,成为附属学校,获取智力支持;或是引进高端人才,激活教师队伍成长;或是外出考察,求教专家,整体构思学校文化建设;或是整理办学传统,考察地方民俗文化,制定校本特色课程;或是分级聘任,实施“班主任组阁制”,增强工作效能;或是取消备课笔记检查,鼓励个性化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简政放权,不仅让教育回归到“本来的样子”,让学校这方“池塘”“活”了起来,也改变了“世界游戏规则”,让校长独立思考、自主办学。只有各美其美,才会出现高品质、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才会出现有思想的行动者,有行动的思想者。

③改革小“步子”

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是由教育局委托公务处代建的交钥匙工程,校长郑建忠于2011年7月受命到职,带领第一批师生开始思考、讨论学校的文化建设、课程改革、特色建设。但是,这些需要时间去“酝酿”,需要过程去“生成”。2012年10月底,张家港市全面启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级认定的创建准备工作。市教育局邀请江苏省有关专家对学校迎检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督查,当时专家质疑,学校建了一年多了,为什么很多墙上都是冷冰冰的,哪有一点迎检的氛围?专家还把这个意见在全市校长会议上做了通报,当时校长压力很大。会后,邵建华对郑建忠说:“我们要尊敬专家,但不能迷信专家,对他们的意见我们要有选择地吸纳。新学校的很多东西,要想清楚了再做,不要急于求成,只要方向正确,慢一点没有关系。”

像这样允许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慢”的例子,在张家港教育系统还有很多。也许是多年乡镇基层工作经验使然,邵建华喜欢在学校门口与“群众”(孩子、老师、家长、行人)面对面交谈。在这样“接地气”的“田野对话”中,能够聆听到最真实的声音,也能产生最“合规律”的点子。通过了解,邵建华发现,本该从容、缓慢、优雅的教育,如今已经走向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盲目跟风、心浮气躁的“虚假繁荣”。幼儿腕骨指骨没有发育完全,就开始大量地练习写字、写拼音;在教材没有准备、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小学低年级就开设英语;高中三年的课程,两年就匆忙结束,导致不少学生“根基松”“枝干空”;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匆忙上马”,缺乏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充分论证;盲目听信专家意见,乱提教学改革模式,在“折腾”中“动摇”,在“应付”中“懈怠”。邵建华认为“让教育慢下来”,其功在当代,利却在千秋,关系到人的一生发展、家庭的幸福和谐、社会的进步稳定。

如何慢下来?除了“松绑”,给校长“自由思想”的时间,让思路决定出路;还有“宽容”,给校长“自主实践”的空间,让定位决定地位;还有“等待”,给校长“自觉成长”的机会,让格局决定结局。在邵建华看来,改革的步子放慢、变小,不是消极保守,而是因为“教育无小事”,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在如履薄冰中谨言慎行,不至于“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也不是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而是遵循教育的规律,结合本校的实际,“轻装上阵”,见别人所不见,敢想,敢干,敢闯,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唤醒:不拘一格降人才

校长从哪里来?传统的形式是上级直接任命,内部排队上岗。这样做的弊端比较明显:直接任命,可能水土不服,外在掣肘因素太多;内部产生,可能近亲繁殖,形成文化蜕变现象。邵建华依凭多年的行政管理经验,打破常规,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多种合力培养梯队,在“任用”和“培养”中,让一批想做事、能做事、协调能力强、敢于对教育主管部门说“不”的优秀干部走上校长岗位,打造一所所美丽学校,形成一个个教育高地。

④公开竞选,你组阁

张家港市江帆小学,地处市城北高教科技新城,于2013年8月交付使用,是一所完全新建的教育局直属小学。为了能让学校在建设之初就将校园文化景观与学校办学理念进行一体化规划和设计,避免“建设”“美化”两层皮或重复投资的现象,邵建华提出“校园未建,校长先行”的创新举措。

作为一所“零起点”的新校,校长必须是一位站点高、视野宽、前瞻性强、协调有力、执行到位、能带好团队的优秀干部。这样的校长到哪里去找?邵建华和他的班子经过讨论,决定在“非常时期”,以“非常方式”,寻找到“非常之人”,他们笃信“能追无尽景,始是不凡人”。2012年12月,教育局在网上公布招聘简章,条件很宽松,只要担任过小学中层正职超过1年就可以自荐,填写个人信息,对新校办学思路做1500字左右的书面阐述。教育局选聘市内外教育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对应聘者进行集中考核,对他们进行“人岗相适度”的分析评价,对他们的“办学思路”进行研读评价。面试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考核组当场打分公布成绩,公开,透明,公正。

徐芳,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是一位有激情、有思路、有韧劲的年轻人。她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成为本次招聘活动的“黑马”,也成为人才选拔机制创新的“幸运儿”。2013年2月,邵建华和竞选胜出的她谈话,鼓励她放开手脚施展才华,可以在全市范围内网罗人才,进行“校长组阁”。由于当时学校还在建设中,徐芳急需一位总务主任和她一起提前介入。她经过审慎观察与思考,从实验小学物色到一个有才华、有潜质的年轻管理人员,担任学校首任总务主任。徐芳虽然有六年半的副校长工作经历,其中还有两年半在主管实验小学的一个校区,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但由于她原先主要分管的是学校的教学科研,德育管理是她的弱项。于是,她又从东莱小学“挖”来一位大名鼎鼎但处事低调的德育管理能人,担任学校副校长,分管德育、后勤;又从曾经工作过四年、知根知底的云盘小学“挖”来了一位副校长,分管教学、科研。8月下旬,学校班子完美组阁成功。班子成员融合快、凝聚力强,工作效率高。每个人都各尽其能,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校长组阁,赋予了校长自主选人的空间,也给了校长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新校建设中,徐芳有整体规划权,她结合实际,对原本建筑中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布局、功能室的设计进行了调整。如今,江帆小学已经成为一所颇有童趣味、书卷气、人文情的校园。当然,在新校建设过程中,邵建华也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经常带着各职能部门来学校,看看急需增加哪些设施设备,急需解决哪些问题,提醒大家“要慢慢等待新学校的成长”。

⑤组团下乡,你引领

张家港市南丰小学,是一所乡镇小学。此前,教育质量一直处于低谷。为了改善教育环境,提升教育品质,办人民满意教育,当地政府投资8000多万易地新建学校。这就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校长,既能完成新校的搬迁与建设,又能借此机会盘活教师队伍,彻底改变学校的现状。谁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呢?教育局经过调查分析、研究讨论,决定采用“肉煮萝卜”策略,从市直学校选择一位副校长空降下去,以点带面,引领教师集体“追梦”。

周玉华,张家港市万红小学副校长,是一个外表娴静、内心强大的“智者”,一位教育理念新、业务能力强的事业型校长,成为首选的对象。当局长找到她谈话时,她很无奈地说:“想不到我一个43岁的女同志,教育局还要委我以如此的重任。”周玉华有自己的担心,她此前担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已有7年,对于教学管理尚能应付自如,但要全面主持学校工作,那还得从头学起。况且,她多年待在市直学校,对农村学校的情况几乎不了解。尽管如此,周玉华还是欣然接受了挑战。

为了能够形成“先进生产力”的“集聚效应”,教育局还提出了“组团式支教”的方式。于是,周玉华从万红小学“借”来了一个支教团队,周期2年。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她选择相应的学科和领军人才,让支教老师把市区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经验、艺术的追求植入到农村课堂,辐射到整个教研组。去年,学校“借”来以教导处副主任张敏为领头羊的英语团队,他们除了要完成自己的英语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学校相对较弱的英语学科组的建设。每次教研活动,张敏等人总是用心指导组内教师钻研教材、备课、上课,积极参与组内评课、议课,使英语教研组的教学及研究能力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而作为一校之长的周玉华,更是在规范学校常规管理、加强师资师德建设、构建校本文化课程、唤醒学生成长自觉的同时,不断将全校师生带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处”,激励他们“志存高远,须积厚流广;坚持不懈,定斗转星移”。在这几年里,她经历了诸如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的确定、学校的整体搬迁、新一轮中层的竞聘上岗、教师小区域交流等极为棘手的问题,但都能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协调能力、管理艺术,一一加以妥善地解决。

农村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指标。邵建华为了将更多的“人力资源”引入农村,带动一片,造福一方,甚至不惜把局机关人员“放出去”。2013年暑假,张家港市小学数学教研员、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张平,被派往全市最偏远、最薄弱的三兴小学担任校长。几个月以来,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教科研领导能力,有力推动了全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作为一所乡镇小学,学校的很多经费来自当地政府。申请经费难,成为农村校长的一大心病。邵建华一方面主动与乡镇政府沟通协调,帮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鼓励农村校长们多向政府领导汇报学校发展愿景、办学思路、阶段成果,让政府和社会主动来关心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全面提升农村教育的品质。

⑥学段打破,你探路

张家港实验小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百年老校,当地的窗口学校。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与开拓创新,形成了高位、优质、特色发展的良好局面。但也正是这块教育高地的“盛名之累”,使学校容易在改革的浪潮中“保守”“求稳”,形成自我发展的“惰性”“束缚”与“瓶颈”。如何打破这种“生态平衡”,走出“宁静危机”呢?邵建华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寻找一位有勇有谋的“帅才”来“掌舵”,给足“政策”与“空间”,让这位校长以“愿景”拓展团队成长空间,以“激情”焕发校园生命活力,以“课题”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以“美丽”引领师生时尚优雅。

刘慧,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园长,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校长,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这位有内涵、有主张、有灵性的美丽知性园长,曾经担任过实验小学少先队辅导员、万红小学副校长,主持过省规划课题,出版过教育专著。邵建华和他的班子经过讨论,决定让刘慧来执掌实验小学。他们认为,刘慧不仅能很快“融入”团队,“领舞”全校,在“老大难”的“幼小衔接”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与建树,还能充分发挥“鲶鱼效应”,带动全市校长队伍高位成长。2012年8月,当邵建华找来刘慧谈话时,刘慧开始有些犹豫,但她还是被局长的真诚、理想、执著打动了。刘慧不无诗意地说:“我愿意去追慕天空未知的高度与深远的厚度,怀揣梦想,踏歌前行。”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学校”,激情满怀的刘慧开始了“创意小学,实验梦想”的征途。在她看来,小学教育需要坚守儿童本位,彰显游戏精神,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给他们最好的成长空间。于是,她带领老师们以一个个微创意、微故事,给小学生活留下幸福的感觉和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于是,有了男生厕所的“红色小圆点”,有了雨天的“诚信伞”,有了枯树的“永不消逝的风景”,有了校园里“小径分叉的花园”、“会呼吸的路”、“百草园”、“成长树”、“童心迷宫”、“时空隧道”,有了传达室的“爱心驿站”,有了三味书屋、梦想艺术馆、“最美光阴”教师书吧,有了“青年教师亲子座谈会”,有了每天放学前五分钟的“美时美刻”分享,有了校园改造工程的“学生参与”,有了学生社团的“社会力量的卷入”,有了“我的童年,我的书”……

而对于幼小衔接工作,这个有着学前、小学教育双重经历的校长,更是在实践中寻找巧妙的“招儿”,常常与教师一起反省“孩子,我拿什么吸引你”。针对新生学习拼音比较困难,他们创造了这样的风景:花架下,垂着美术老师自制的陶瓷拼音风铃;走廊里,墙壁用拼音在说话,“孩子们,轻轻说,慢慢走”;教室里,很多物品都有了它们的拼音名字。孩子们在拼音乐园中玩耍、游戏、休息散步,拼音课堂没有了教室围墙的限制。此外,新生入校仪式,校长赠送金色门票,亲子游园;中午,孩子可以选择性午睡;通过21天美丽项目的行动,进行自我选择与约束……一项项创意活动,催生了师生的激情与梦想,也让学校成为“醒在树上的花朵”,迅速声名远播,成为小学教育的领跑者,校长关注学习的“焦点”,全市教育的一面旗帜。

一旦打破常规,境界就会顿开。邵建华坦言“管理也是一门学问”,要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2013年暑假,张家港市成立刘慧等4个名校长工作室,提拔一批30岁以下的校长助理、35岁以下的副校长,返聘“德高望重”的校长郭慧,酝酿校长职级制,让新分配教师先“进城”与名师结对,待“职业成熟”后再送“下乡”。系列组合拳,吹起名师名校长培养的“集结号”,为张家港高品质教育夯实了基础。

推动:校长就是上帝

教育局和校长是什么关系?很多人认为,教育局是领导者,是教育资源的支配者;学校是被领导者,是教育资源的使用者。于是,校长成了顺从的“传话人”,成了优秀的“执行者”,而学校也出现了“千校一面”的怪象。邵建华为了扭转这种“异化”现象,祭起改革的大旗,提出“校长就是上帝”,要求机关人员成为服务者,为学校提供后勤保障,帮助他们激发创新活力、拓宽学校发展空间。而校长也能在获得尊严、地位、权力之后,自觉地“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⑦思想盛开在“校长沙龙”

2013年10月12日,第42期小学校长主题沙龙活动在实验小学南校区举办,主题为“幼小衔接”。邵建华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分管小学的副校长、新市民子女学校校长、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等近50人一起参加了活动。先是观摩了来自万红幼儿园和实小一年级的4位老师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然后在自由而舒适、愉悦而兴奋的氛围中,围绕“如何开展有效的幼小衔接”这个话题开始“实话实说”。正如邵建华所期待的,校长们“在不知不觉中敞开了心扉”,一改往常矜持严肃的姿态,纷纷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各抒己见,疑义相与析。原定五点结束的活动一直延续到六点,大家还觉得意犹未尽。校长们认为,这种活动带给大家的不仅是“自然、自由、自在”的外在感受,更是教育局机关领导与基层校长相互之间的尊重、信任与关爱。“言有尽而意无穷”,校长们并没有因为“校长沙龙”的结束而停止思考,而是“取他山之石,攻自家之玉”,并在实践过程中“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少走了许多弯路,多用了一些创意,从而使得教育多了一点灵气,多了一份质感。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对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的整体高度决定了区域教育的高度。但是,邵建华发现,校长们一起坐下来研讨交流的机会与平台严重缺乏,个人的观点无法碰撞,实践的智慧无法分享,成功的经验无法推广,这是对优质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造成教育“闭关自守”、行政“纸上谈兵”的重要原因;同时,邵建华还发现,校长在和局机关人员交流时,大多习惯于“照着讲”,而不会“接着说”,更不会说“不”。

如何拉近局机关人员与校长的心理距离,让校长们敢于质疑、勇于批判、善于思考呢?如何创设一个平台,让校长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相互交流促进步、取长补短共提高呢?邵建华想到了“沙龙”这一既有“国际范儿”的现代感又有“诗意栖居”的家园感的形式。于是,在全市分片区,高标准打造出5个“校长沙龙”活动室。校长们聚集附近的活动室,在轻缓柔曼的音乐声中,品一盏香茗,喝一杯咖啡,聊一聊教育、人生、工作、学校、生活的话题,在心灵的漫步中,感受生命的美丽与厚重,教育的梦想与幸福。在这里,校长们可以自由地发言,无论尖锐犀利还是中规中矩,无论天马行空还是条理清晰,无论自言自语还是思想交锋,都被聆听、悦纳、交流,都是一种人生的积淀,一种生命的沉思,一种灵魂的重量;在这里,心灵不设防,思想无边界,观点无优劣,没有权威,没有专家,没有领导,没有规范,只有自由、真实和思想;在这里,相互启迪,相互照亮,相互取暖,相互扶持,一起向着美丽出发。

⑧智慧落地在“现场办公”

2013年11月9日上午,邵建华带领人事科、计财科、安管科、电教馆、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来到市第一中学,进行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到校之后,邵建华并没有直奔会议室进行“真空指示”,而是和大家一起深入校园,边走边看边聆听校长介绍最近的学生活动开展、教学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实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并和学校一起“量身定做”未来的发展目标。同时,了解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所在,以及急需教育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解决的问题,尽量现场帮助协调解决。各部门负责人也“以专业的眼光”,寻找学校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排查分管条线上存在的问题,与校长一起寻求解决的措施与路径。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需要校长定方向、明思路、理举措、查问题、找差距的地方也非常多。如果教育局机关各科室每天下达各种检查评比任务,无疑是编织了一张网“捆”住了校长的手脚,每天匍匐在应付种种事务中。邵建华认为,这样的“层级管理”既耗力也低效,造成许多行政资源的“铺张浪费”,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很容易在辛苦忙碌中消解管理的效能,迷失发展的方向。

于是,邵建华提出局机关人员要转变观念,从“领导学校”走向“服务学校”,从“检查工作”走向“指导工作”,从“重视结果”走向“追求过程”,根据需求会同其他部门一起“走下基层,了解困难;蹲下身子,排查问题;整合资源,协调解决”。这样的“扁平化管理”方式,不仅转变了机关职能,转行政管理为教育服务,精简了许多申请、研究、审批的复杂程序,减少了诸多不必要的过程性环节,节省了财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学校释放了空间,提供了方便,让校长切实地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也改变了调研方式,使得机关和学校“各司其职”、“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在机关与学校之间开设工作直通车,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让校长省去许多“跑腿子”“串部门”的“心苦”,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校管理上,谋求自主发展,实现效能提升。各科室也通过亲临校园,目见耳闻,及时发现学校的问题与漏洞,因时因地制宜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处理办法。

“现场办公”中,邵建华发现教师“早出晚归”,没有时间采购“油盐酱醋菜”,教育局让超市走进校园,教师可以早晨上班通过“净菜系统”下订单,下班从传达室领取菜物;发现部分学校师生病疾小痛就去医院,教育局与卫生部门合作,成立校医管理所,给学校配备校医,为师生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发现有些同学座椅与身体不匹配,写字不舒服,教育局招标购进可调节桌椅,让学生学得安心、舒心;发现高中数学教学进度过快,教研室确定实验班,蹲点跟踪,寻找最优方式……为学校服务,局机关不仅发挥了自身的职能,也获得了尊重和赞赏,展现了自身的魅力。

⑨梦想飞翔在“跟岗学习”

2013年6月5日,张家港市乘航小学校长郭小磊有幸成为第一批去名校跟岗的校长之一。根据要求,她自主申报了跟岗意向学校——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在她看来,清华附小的“1+X课程”体系有较完备的理论系统和较强的现实意义,自己特别希望在跟岗学习过程中浸润、汲取。于是,上网浏览了解学校相关资料,对学校的历史、校园文化建设、近三年课程改革情况、窦桂梅校长的语文教学思想等做了较为充分地“预习”,确定了7个跟岗目标。得知她要去清华附小学习,有人和她开玩笑:“你一个农村小学校长,需要到这样‘高级’的学校培训吗?你去看了也学不像的。”她笑着回答:“再高再远,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会是我努力到达的地方。”为期两周的跟岗学习,她在对校园的观察欣赏中,在对教师每天工作状态的感同身受中,在对孩子每天学习生活的体察理解中,强烈地感受到水木清华的厚积,丁香少年的生机。随处可见的“第一时间式”评课研课,“学术第一”的研究风气,让她发现原来教师可以拥有这样纯粹的教育研究生活。

校长的行走姿态,往往影响、决定着全校师生的精神状态。邵建华在走访学校时发现,一些校长不读书、不思考,思维僵化,表达老套,这样的校长其学校也往往是“老气横秋”“一塘死水”;而那些善于阅读写作,勇于交流沟通的校长,往往谦逊豁达,视野开阔,处事灵活,管理智慧,而其学校也往往充满激情与活力,课程研究也是精彩纷呈。于是,邵建华想方设法让校长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从粗糙生活中“挣脱”出来,仰望思想的星空,追求灵魂的美丽。或是赠送“局长推荐书目”,让读书美容心灵;或是让校长“走出去”,到一流学校“挂职”学习,去机关部门“挂职”锻炼,拓宽教育的视野,提升管理的能力;或是让校长走出校园,走出国门,去异国他乡参观考察名校,刷新管理理念,站在高位看教育;或是去高校参加研修班学习,把握时代潮流,提升管理素养;或是引进高校资源,成立研究生工作站,增加理论厚度,发展研究能力;或是成立“名校长工作室”“校长沙龙”,发挥鲶鱼效应,促进团体整体水平的提升。

在“推动”“引领”的同时,邵建华也经常“晒”成绩,“树”榜样,“造”高地,目的在于让校长不断寻找自己新的坐标与方向。通过“寻找美丽教师”大型新闻行动,推出为呵护“流动儿童”、毅然从公立学校辞职到私立学校、建立“爱心基金”、开展“争做旭东文明娃”“争做旭东美丽家长”活动的张家港市旭东学校庆安校区校长庞冰心,向社会传递教育正能量;带领校长聆听大型音乐会,举行文艺作品展览,向社会展示校长内心的柔软、丰盈与美丽;或是通过“美丽学校”成果展示,放大教育品牌优势,让教育在开放、开明中走向更广阔的境界。

敬畏规律,捍卫常识;遵循规律,打破常规。在邵建华看来,自己“只不过按规律办事而已”,但在整个教育界却引起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场“革命”也在不断收获丰硕成果的同时,赢得人们的理解、尊重,进而欣赏、支持与推广。其实,只要我们自己“安静”下来,回到教育的“原点”,坚守人与事物发展的常识和规律,就能找到发展的“康庄大道”,而这也正是张家港教育高位发展的灵魂所在。

作者:张俊平 蒋保华

第2篇:一个老板的自述

我是一个制衣厂老板。 管理着上百工人。他们有男工,有女工,能力也各有不同。为了方便管理。我给他们分了工种。有厂长助理,他的基本工资为3500,奖金为1000,通讯费为每月200,另外还有福利500;然后是技术员,他的基本工资为2500,奖金1000,通讯费为每月200,另外也有福利500,其它补贴为700;我的司机不太干活,工资为1800,通讯费为200,福利为500;高级工人基本工资为2300,奖金800,福利500,其它补贴为500;中级工基本工资为2000,奖金700,福利700,其它补贴为500;普通工基本工资为1800,奖金600,福利400,其它补贴为500。

厂子事这么多,还有这么多工人要发工资,感觉好乱啊,请帮我做个工资一览表,让我轻松一下吧。

第3篇:一位美容院老板的行业自述

拥有一颗爱美的心,美容院加盟店的王女士认为这是女人最基本的要求。上个世纪90年代,美容行业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市场,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女性开始注重形象美了,只是由于当时美容院不多,美容手段落后,求美之心的女性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美容服务。王女士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同样是一位爱美的女性,看到周围很多女性努力追求美丽,但最后只能遗憾放弃,这让王女士感到很不是滋味,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美丽事业。

进入到2000年后,美容行业如雨后春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美容院加盟成了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王女士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她想在西安开一家美容院加盟店。“我老家在西安,二十岁不到就来到了长沙,最开始的时候,做过服务员,卖过衣服,后来因为朋友的介绍,让我去美容院当学徒。那个时候美容院加上老板,只有四个人,面积也不大,就十几个平方米。可是来美容院消费的顾客却不少。”王女士笑着说,她在美容行业做了将近8年,这段深刻的打工经历,为她以后开店积累了很多经验。

2004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女士来到长沙街头的时候,无意发现街边有一家装修精美的美容院——普丽缇莎。一个想法这个时候从她脑袋里冒了出来。“其实我离开了美容院后,就有想单干的念头,可是由于资金不足就放弃了。当我看到这家店的时候,心里想为什么不选择加盟的途径呢?”加盟美容院的念头占据了她的大脑,王女士随后就去网上搜了普丽缇莎的这个品牌。发现这是一家非常著名的美容院加盟连锁品牌,拥有十五年的直营店经营管理实践和经验,并且有着非常时尚、前沿的美容项目和产品。当她了解到普丽缇莎不收取加盟费,只收取首批进货款的时候,不由的就心动了,因为王女士当时资金有些紧张,一时很难拿出一大笔钱。

2004年下半年,王女士决定去普丽缇莎总部武汉去考察一番。她一个人来到了的武汉,查看了普丽缇莎的经验管理的各种证件,并且亲自体验了普丽缇莎的特色项目和产品,经过一番考虑之后,王女士最终和普丽缇莎签约。

回到了老家西安后,王女士开始着手店面选址的事情。找准店面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王女士在焦头烂额之际决定还是去咨询下普丽缇莎。普丽缇莎在店面选址上为她做了仔细的参考,并且在店面的装修设计上做了详尽的指导,让她能够顺利的开业。开业当天,有普丽缇莎的老师为她做开业策划,并且下店开始为员工培训。王女士感觉非常的满意,因为开业不久之后,她的普丽缇莎美容院加盟店就拥有了一批稳固的顾客。

如今王女士的美容院,在西安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名气,她自己也感到非常的自豪。王女士只是普丽缇莎加盟商中的一员。对于想要开创美丽事业的朋友来说,普丽缇莎建议你从现在就行动起来吧,至少自己努力过,努力之后一定会有回报。

第4篇:程大个小火锅老板自述:成功背后的秘密

我是89年的,跟90后已经差不多了,所以在我小有成就后有一些文章在写的时候写成90后,也许这样更能吸引人,还有一些将我写成文艺青年,其实我的文化程度只是初中,我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因为家境不好,父母很辛苦,我再上学也是给他们增加负担,而且再继续上学我也看不到什么未来。我本来是要学习雕刻,因为这是我一直的爱好,本来打算上一个餐饮学校去学餐饮雕刻,但是学费还是对于家人来说有些高。迫不得已只好来到西安到餐馆打工。从传菜员,到后厨帮忙,再到单纯杀鱼,再到掌勺,最后到炉头,一步步走的确实很辛苦。刚开始是没人看得上眼,受尽冷嘲热讽,很多大厨甚至伙房的小伙计都会嘲笑,讽刺,咒骂,推搡,自己想学东西,只能巴结人家,给人家用领到的一点点工资买烟买酒,就这样仍然被骂来骂去。也因为自己个子较高,所以成了被取笑的对象。

我住在楼顶的一个狭小的泥胚房里,每天除了上下班,便看书,学习厨师的各类菜谱,我将大厨们的一些平时做菜的讲究和对话都记录在本子上。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我想要开自己的饭馆,而且开始研究小火锅底料。我将家乡最普通的小火锅做法,跟四川重庆的一些火锅做法进行了融合,反复研究。其实更多的还是来源于我家乡和我家人祖辈流传的一种做法。要不然我也不会有现在的基础。因为从小喜欢做饭,吃的也多,家里贫困,没多少好吃的,所以解馋的方式就是家里人一直最拿手的火锅。

一到下班,别的同事都去看电视电影,KTV,泡妞,我我在没有空调没有暖气的房子里,拿着面团在联系揉面,包包子,拿着烤肉签子联系翻签子。在打工的八年期间,我陆续创业,开了几家店,为了筹集资本,去天津厂子当打磨工,去新疆当民工修路。也正是这样的八年时间,让我成了现在的我,性格发生了巨大转变。

在2013年我正式辞职,告别了8年的餐饮街打工生涯,虽然本来已经在酒店当炉头,工资也还不错,酒店也挺有名,但这不是我个人想要的。我有很多想法,想把家乡的一些菜肴推广起来,其实作为陕西有很多现在人仍不知道得特色饮食,都流落在民间。我们现在看到的也只是九牛一毛,很多的叫法大家都很陌生,比如血条汤,酥肉,淤面,馇酥等等。

2013年,我正式开了一家大个子小火锅,因为在餐饮界混了很多年了,所以对于开店流程是很熟悉的,再没有当初第一次创业时的不知所措,从采购渠道,到材料选择,到地址选择,到店面策划包装,到火锅的包装点,整体风格定位,都比较熟悉。刚开始选址比较麻烦,因为之前有一些经验,对于一个小餐饮来说,选址是太过重要了。不但是简单的人流量观察,而且要综合很多因素,比如,人流量性质的分类,有些是人流多,但都是一些匆匆而过,不停留的,有些人流多但根本不是餐饮应该驻扎的地方,很多都是卖其他东西,还有些是一些靠边的大路,虽然人多,但都是车流和匆匆过客,根本没有适合散步吃饭的。所以我对于小餐馆总结一条选址规律:就是一定要选择固定人流量比较多的,比如一些小道,散步的多,餐馆多,可选性多,人满走一走吃个饭,或者本来就想吃饭,反观多可选性多,都会聚集在一起。

还有要根据目标群体来分析选择的地址和项目类型,比如你针对的是上班族,那就要主打中午餐,适合中午餐的就是面啊,菜馆啊之类的,如果你主打早餐的也是上班族的,就要油条豆浆,凉皮肉夹馍等等,如果是主打晚餐的那就要都是住户,选择住户多的地方。因为我这个程大个小火锅是主打中和晚餐,所以选择了住户比较多的地方。

这是一个分析的过程,很重要,选不好,效果会大打折扣。

我确定好了地址后,便考虑如何打响第一炮。我印制了几千分的传单,当然传单上有开业打折信息,还有我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微信号,电话等。结果发出去没多少,试营业三天人群爆满,每天排队。这当然是我没有预料到的。看这个情况我再没有去发传单。而也有更多的人通过微信加我认识了我。三天的营业额就超过了两万,这让我欣喜若狂,但是接下来三天打折后人数有所减少,我让我觉得采取这种传统简单方式似乎不凑效,所以我几天都在思索,怎么把人气再烘托出来,想来想去要引入人流量确实还是需要这种比较简单和成本低,起效快的方式,只是这次我不再简单的打折,而是采取了关注微信享半价,因为我们所发的都是附近的住宅区,可以说客流量是非常准确和固定的,这样我的微信关注度极度上升。因为我之前用过加附近人的各种方式,包括用了一些软件来做,但是微信都没关注多少,让我觉得这种方式实在太言过其实。所以采取这种最传统方式,再加上广告语有趣,微信的增长量非常快,而且都是附近的吃货们,好吃一族渐渐都挖掘到了我店面的所在。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说,我第一个店开的时候是为了节省成本,所以店面选择的其实不算是在人流多的地方,有些偏僻,所以我才用这种方式来引流,如果你们选择的地方本身不偏僻,那么这个方式只能用来稳固和维护固定客户关系上。我的顾客流量经过一个多星期筛选,停止了发传单后,才剩下了真正的顾客,因为发送传单引来的人虽然多的爆满,但有一部分是一些不经常消费的中老年人,他们只是图个这几天的便宜,而他们会通过口碑传递给其他年轻人,而年轻人一旦来了后就比较固定了,这样我一个店面100平米左右,几乎每天都比较满,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坐在外面排队。在这个时候我就开始考虑开分店了,用来分流,第二个店面我准备的面积要更大一些。

因为味道很不错,所以几乎吃过一次后都会不断地来,所以我之前预想的要用一些会员积分制度来挽留回头客的做法并没用到。这让我觉得自己一直保守的观念是没错的,就是餐馆的生命就是味道,当然现在更加强调健康饮食。

虽然说生意从一开始就一帆风顺,但我知道自己过去两年断断续续的创业失败还是有些收获的,才会到今天这么顺当。而我今天归纳这些成功除了选址,跟一些餐饮营销也分不开来,当然味道就更不用说了。我当时发的一个传单,会传很多人,相当于一个传单等于别人几十份传单,大多数餐饮人发的传单都被丢在风里,没人在意和记住。而我的传单能有这样的效果很简单,除了一些促销信息外,我上面有很多已经设定好的广告语,根据我要打造的店面格调来做的,比如:青春就像小火锅,越吃越有滋味,人生就像小火锅;不管你放不放菜,它都在那里沸腾;恋爱就像小火锅,吃着吃着就熟了;还有一些别有趣味的,比如:既然分手,吃饱再走,也有一些走心的,比如:说不出的话,都在小火锅里等等,我将这些广告语想了很久,提炼出了这么些,当然这个跟我自己店的装修也是一体的。有些有趣好玩或者能引起同感与传播度的才是最好的,这也是我做小火锅的初衷,我想打造一家不仅仅是吃饭的餐馆,而是有青春调性的小火锅店,可以装

得下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对味道的记忆,对喜怒哀乐的挥霍。年轻滋味,一辈子能尝过几回?

我没有想着做一个什么高大上的餐厅,也没想过弄个什么轻奢的餐厅,我就想弄一家年轻人自己的餐馆。也没想着会在一年内开5家分店,决定这个因素也是被动的,并不是我要快速蓄意扩张,因为店内的顾客越来越多,每天排队,虽然大家乐此不疲,也没什么怨言,但我不能学海底捞老让人做外面等。我只有去开第二家,来做分流。结果就这样,一变二,二变三,成了裂变了。我给自己说了,分店可以开,但每一个得独立运营与发展,随着近几年经济趋势的发展,小而美的餐饮,小格局是将来的重点,所有的大餐馆都会岌岌可危,在西安,这一两年内都已经死掉了一大批大中型餐馆。所以我想做小而简单,把每一个店都独立运营,然后培训优秀店员进行整体管理,每一个分店都有一个老店员管理。这样的优势是资金容易管控,管理容易到位,操作也简单。很多餐饮是因为变大后死掉的。随着微信上和实体的传播,很多加盟便找上们来。到现在除了我自己的分店,加盟店已经在各个城乡县,以及西安的一些地方都有,我们主打的是小而美,简单操作,成本低,可控性好,所以一些小地方也非常适合。后半年就加盟店连续开了十几家。有甘肃,陕西本地,山东等等、我没想到能有这么多,就单纯靠微信,和周围人的传播。

微信是我觉得收获很大的一个地方,我当初通过微信就来了很多的客人。就这样越滚越多,也没刻意去做,但我将微信内容做的比较好,大多数都是跟吃有关,我有空时还会教会员和关系比较好的做一些简单的家常菜,跟他们沟通饮食心得。也正契合了现在微信营销所说的:内容+沟通。这纯属于误打误撞,但我是本着诚心在做,而且微信也给我提供了后面卖底料的基础,我的第一个客户就是从微信上来说需要底料,还有一个朋友说没法来西安,让邮寄些底料,当初的底料包装很简单,就是像豆瓣酱一样,因为我没有添加固化剂,也没有添加其他的添加剂,所以大家常见的固体底料,而且存放时间不是很长,要时间长得放在冰箱里。就因为这样的“纯天然手工制作”所以竟然大受欢迎。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无意中闯进了电商的领域,但确实就是这样,靠微信卖了不少的火锅底料。有时候忙的一整夜都在炒料。

所以自从开了小火锅店,我每天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晚上半夜还营业,炒火锅底料,而每天的菜品必须是现时采购的,有时候自己去,有时候忙不过来让采购员去,都是一些早晨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午实在困得不行眯一会儿。有很多好朋友加盟我的店,一出手就十几万,几十万,说要找什么好地段,要装修升级,我说你不要这么冒失,我们是主打小而美格局的,年轻人的小火锅,青春美火锅,别弄的那么逼格高大好不?这样弄的风格都不相符了。最最重要的是前期的投入不要太这么使劲砸,我帮他去选择地址,选在了一个学校的对面,店面不大不小,刚好,房租也不贵,连装修带全部下来也只花了几万块,从第一天开始便人络绎不绝。我帮他炒料,然后手把手教他,给他配好料,因为必须要保证味道正,才能走的更长远。这个是恒古不变的核心。还有一个是因为实在没钱,凑了几万块钱,我帮他打理好,很快两个月便收回了成本。所以我深深地体会到创业者的艰难,有很多的年轻人有很多想法,和当初的自己一样,很想创业,一没钱,二没经验,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更多的再帮助他们。我到现在很多加盟的都是大学生,刚毕业的,当然也有部分老师。我没想到我这个没上过多少学的人跟学校还挺有缘。他们都是些手里没有多少钱的,小费用小运营,日子过的确实不

错。反正最少的40平米的小店也月入四万左右。我说的是净利润。是去掉了一些其他费用的。

在我的店面后面的发展中,我做了很多的客户粘性的活动,比如我将自己的小火锅贴上了很好玩的标签,比如一些:帅哥锅,萌妹子锅,屌丝锅,臭美锅,好心情锅等等,一系列标签。而且我的锅可以进行猜谜,谁挑中了其中有白吃的纸条就可以白吃一顿。活动名字就叫我们都爱大白吃。上次跟加盟的老板们开会,还统一了一项营销策略:心愿墙,每个座位都有自己的笔,和纸,可以随时写上心愿贴到墙上。

我觉得餐饮做的有调性,有情怀,有趣有味是一种趋势。也才能更好地存活和挣钱。我再总结一下:一个成功的菜馆必须是这么几个因素:味道+地段+服务+营销=特色。

也有很多人认为店名很重要,我没有写店名的原因是这个大家都知道,店名和人名一样,起的好会带来非常好的记忆点,而且在人们没有对你店产生交集时,第一印象就是靠店名,比如你听到小胖菜馆,是不就很亲切,你听到威尔斯酒店,就很高大上?而其实我之所以起店名叫程大个子小火锅,当初真没讲究,只是觉的我姓程,大个子又是我个人的标志,而且从上学,入行到现在大家都叫我大个子,所以我觉得简单易记最好,直接就用了我的绰号。

有很多同行,起店名找了各路的风水专家,起了一大堆怪怪的名字,对于这个还真不好说。店名是个记忆点,是你形象的第一点,所以就看你要打造什么样的风格,给别人传递什么样的感情,就起什么。对,你没听错,就是感情,人的吃跟感情最容易挂钩,人在吃饭时会容易想起往事,想起某人,容易高兴或者伤怀,这是人情绪最容易释放的时候,所以做一个有感情的餐馆也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小时候我们大街道上非常火的一个小饭馆,叫胖婶饭馆,那个胖婶很胖,但整天笑眯眯,人一看就心情好。现在也有很多的菜馆为了亲民所以起的名字都很接地气。

最后,我想给跃跃欲试的创业者们一句话,就是:创业要有决心,失败也在所难免,但必须往成功的方向努力走,谁都想发家致富,但别被美好冲昏了头,需要你看清楚自己的能力,适不适合,信念坚不坚定,勇气足不足够,因为创业前期不只是花钱的事情,也许你创业也花不了多钱,主要是你对自己所要做的东西了解程度和热爱程度,这才是重点。

第5篇:一个穷孩子的自述

放眼看看你的周边,有的人过着红红火火,风生水起的生活;而有的人过得入不敷出,囊中羞涩的生活,有的小时候甚至可能被爹娘无情的抛弃露宿街头,饱受风雨,尝尽人间疾苦。大地春回,世间万物正在复苏,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他呱呱落地了,上天把他带到了人间,让他来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家庭,也许对他来说这是不幸,但万幸的是从小都得到爸爸妈妈的疼爱,虽然不像有钱家孩子那样,爸妈带着今天去娱乐场,坐坐海盗船、坐坐过山车、看看电影;.明天去游游泰山、逛逛北京、看看西湖......但他也算是有个快乐的童年吧,每天背着妈妈给他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布料缝的不算很精致的小书包,来到离家不远的学校读书,成天和自己的小伙伴们打成一片,没有任何的攀比,也没用任何的妒忌,在不知不觉中过完了自己的童年。

可能是上天的眷顾吧,有对疼他爱他的爸妈,他们辛勤的劳作,供他上学,即使他不听话,在学校不务正业,成绩一落千丈,最终与高中擦肩而过,爸爸妈妈也没有让他辍学,爸爸残着腿去外面挖煤,妈妈剪掉了自己心爱的头发供他上了高中,也许是良心的发现吧,他懂事了、听话了、也爱学习了,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他考了四百八十几分,与二本擦肩而过,没有能实现自己最终的梦想,在爸爸妈妈的唠叨下,无赖他报了个师范专业,因为爸爸妈妈觉得那是个好的职

业,不会和人家勾心斗角,即使改朝换代也需要老师,在他们心中那就是个铁饭碗,就这样他离开了爸爸妈妈带着每月三百来块的生活费来到了他的大学,在大学的三年中他虽然不像在高中那样拼命的学习,但也没有落下功课,每天按时上下课,没有课的时间他就呆在寝室,无事看看书,在同学哪里上上网,都说大学是个耍朋友的好地方,每晚看到自己的同学成双成对的出去约会,他没有羡慕,没有妒忌,他知道他自己没有资本去耍,也不能去耍,他来这里是要兑现爸爸妈妈对他的期望,家里年迈的爸爸妈妈还看着他,等着他,在大学的三年他去做家教,去外面支教来弄点生活费,他不能太多的向家里要钱,爸爸妈妈已经年老,也没用过多的能力挣钱供给他,他知道他已不是十一二岁的毛孩子了,有很多事该靠自己了,在忙忙碌碌中他毕业了,离开了美好的大学生活,他参工了,没有让他爸爸妈妈失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努力工作,省吃俭用,也省下了一点点钱,因为他需要攒钱买房子,还要结婚生子,他是个穷孩子,没有什么好的家庭背景,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计划不如变化的快,在他上班的第二个暑假他妈妈病了,而且是可怕的脑溢血,整个暑假他都焦急的呆在医院,照顾他伟大又可伶的妈妈,他担心不知道那一天自己的妈妈会离他而去,他不敢离开一步,他知道如果没有他妈妈就没有他,没有他妈妈把自己心爱的头发卖掉他也读不了书,也没有今

天,经过治疗他妈妈还是留下了后遗症,不能说话不能走路,他再也不能享受自己回家、去上班妈妈都送他到车站的那种幸福了,每每他回家、去上班走时看到妈妈满面泪水他伤心,难过,他觉得自己好无能,如果自己有钱的话妈妈也不至于现在这个样子,也不至于每天饱受辛苦,班还得上,他不得不离开妈妈,只能在心中挂念着她想着她,按时给她弄药回家,望药能让她好些。

在学校同事给他介绍了个女朋友,女朋友对他又好又体贴,没有嫌弃他穷,还无时无刻的关心他,安慰他,这让他很是开心,但也让他担忧,他担心她没有能力让她过的幸福,让她过得快乐,他担心她饱受委屈,承受巨大的压力,身体和心里都无法承受,他暗下决心即使自己做牛做马也要自己心爱的她过得幸福快乐,因为在他心中就只有两个女人 ,一个就是生他养他的妈妈,一个就是他心爱不管什么情况他都无法离开的女朋友,他希望她们都过的幸福。

这就是他,一个穷孩子的经历,一个穷孩子的希望与梦想。一个穷孩子的自述。

第6篇:一个英语老师的自述

《一个英语老师的自述》读书报告

首先,我了解了一下本文作者刘润清教授的生平,他读研究生期间,师从了许国璋、王佐良先生。许国璋、王佐良都是中国外语界极其著名的学者。许国璋教授倾其一生心血在我国外语教育和与语言研究事业上,王佐良教授在英国文学、语言学和文学翻译上都作出了很大的成就。刘润清在这些教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在科研道路上前进,有了自己对教学,科研的认识,也取得了自己出色的成就。于是接下来,我怀着敬畏的心情,仔细阅读了这篇文章。

本文他以一个英语老师的角色,给读者娓娓道来不同学习阶段学习研究的建议和忠告。

关于本科教学,有四点,我感受颇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点,在他本科教学期间,他每天花大量时间备课,培养了两个好习惯——查字典和查英语语法书。关于查字典,他这么描述到,“正是这段时间,我养成了多用字典的好习惯,而且常常被优质的编纂所打动。有时候,我无意中被其他词的词义和用法所吸引,在一个词上不知不觉地花上好长时间,记下很多与备课无关的词语搭配,并且乐在其中,很有满足感。”我看到这个地方,很感动。我高中的时候,学习英语也特别喜欢查字典,经常在查字典上花费好长时间,因为字典,我喜欢上了英语。但现在的我,自从手机里下载了查单词的软件,就很少碰我的牛津高阶词典了,有点自责。因为手机软件远没有那本厚厚的词典专业。

第二点,刘教授说了四个字,“教学相长”,我也特别喜欢。因为他带的班级学生英语基础不错,所以他在认真备课的期间,自己的英语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在大四期间,也有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我负责过小学生的英语教学,也负责过初中生的英语教学。我给小学生上课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没有得到什么锻炼和进步,因为教学内容简单,我根本无需备课。但给初中生上课时候,我提前把自己的语法知识整理了一下,列出大的框架,然后细化到各个分支,并且一些语法知识点间建立联系。在教学的同时,把自己的英语也复习巩固了一番。从教学的实践中,也体会到知识能够被活用,才真正属于自己的。

第三点,本文提到北外教学的优良传统——上课的同时,给学生介绍一点与课文有关的历史的、社会的、百科的、文学的知识背景,让学生的理解不停于表面。在我眼里,有魅力的老师是那些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老师们。这一点,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尤其是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

第四点,由于社会的大背景及市场需求,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越来越成为热门。培养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在学好英语的前提下,熟悉另一门专业,如商务英语就是很好的结合了英语专业和商务专业。俗话说,大而不精。所以我觉得,像这种复合型专业的学生要比纯英语专业的学生花上多一倍的时间,才能算合格。刘教授在文中给出的一点建议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道理,“不管在专业倾向上花多少时间,都不应以牺牲英语水平为代价”。

接下来,刘教授讲了他硕士生教学的经历。这个部分我反复研读,因为我刚刚踏入研究生生涯,脑袋里有很多的问号,我期待在这篇文章中能得到解答或指引。不负所望,我大致了解硕士生要做好哪些事了。

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正确的阅读。创造性思维从素质教育开始,国家就鼓励学生能够拥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它也算是时代的一大主题。创造性思维在写论文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一篇论文没有一项自己的发现,那就算是白写。一味地翻译,借用别人的研究成果,算是写论文最忌讳的事情了。

本科时,就从老师那里得知,研究生要从大量的阅读开始。所以怎么读,读什么至关重要。刘润清教授关于阅读,给了两点建议——静下心读书和读关于一门学科的至少三本书。他解释得很中肯,却能说到我的心坎里。我会一步一步按照他的步骤慢慢由浅入深,从仰视到俯视。在读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读不懂的地方,那就意味着我们和所要达到的水平有差距,那些不懂的部分就是我们需要花时间去学习的。有很多时候,还需要查阅其他的相关书籍来帮助我们理解。这就有点“以书找书”的意思了。还有,读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读一本书要有始有终。

读刘润清教授的这篇文章,就好像自己正坐在他的课堂听课一样,受益良多。他的写作风格简单易读,重点都一一罗列清楚,整篇文章思路清晰,让人读的同时享受,也学到了很多道理和学习方法。但是,我觉得还存在一点不足。因为刘教授主要研究语言学,所以举的好多例子都是从语言学家的角度出发,这对于其他方向的研究生来说帮助不大。 以上就是我对这篇文章的一些感触和理解。

第7篇:一个囚徒的自述情感美文

我不知道该去做些什么,因为我只是一个囚徒,被囚禁在漆黑的牢笼中,一日又一日。想着以前的朋友,他们在外面潇潇洒洒,而自己却因为一些事情被关押在监狱之中,漫无目的的飘荡。每日不知道去做些什么,只能在牢狱中,看着漆黑的墙角,听着老鼠窸窸窣窣窜动的声音,有时候还会回想以前的事情。那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本不是这个监狱的囚徒,只是为了一些事情而来到这个黑暗之中,我为了一个人顶罪,她杀了她的情夫,只是因为爱她,所以我来到了这里。而我则是她的另外一个情夫,所以我主动来顶罪。本来我有着翻供的机会,可是我并不想这样做,因为这样,会让我爱的她来到这个监狱之中,只因为我还爱着她,所以我心甘情愿的呆在这牢狱之中,忍受着黑暗带来的寂寞,享受着无边的孤独。

已经来了有十年了吧。眼睛从最开始的清晰到慢慢的模糊,现在应该失明了吧,或许她渐渐忘记了我的名字,以及和她度过的那些美好夜晚,床边呢喃的话语。我只是她的泄欲者,我只是她生命之中的一个过客,一个可有可无的过客。就算是泄欲者,就算是过客,我也一直爱着她,毫无怨言。

想到与她一起躺在草地上的时光,想着在路沿牵着她手那瞬间,想着她杀人后空洞眼神中的那份无助,不由的想怜惜她,轻抚她。没有忘记我被送入牢狱中前一夜的放纵。是那么的美好,让人缅怀。没有忘记她送我进监狱时的表情,是显得如此可怜还带着一种释放。那时我再想她并不爱我,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

在九年前她告诉我,她怀孕了,我那时一直叫她不要打胎,让她留下我们的结晶,可是她没有,放弃了这个未出生且可爱的婴儿,那是我的孩子,我得知这个信息的时候,是那么伤心,忍不住想从这黑暗中逃出去,到她的面前去质问她,问她为什么要让我未出生的孩子承受这么大的痛苦。之后想了想,她毕竟要生存,毕竟要靠着泄欲来使自己的钱包变得充实,多一个孩子会让她本来的生活更加繁琐,她是一个生活那么简单的人,吃饭,睡觉,和她的情夫共度良宵。只有这三件事成为她的一切。我毕竟还爱着她,所以一直支持着她。可惜这份支持让自己在牢狱中度过了孤寂的一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亡,也不知道如何从这个囚牢中逃离。

八年前,我还记得她带着一篮坏水果来看我,我是如此开心,被狱警带回关押室中,嘴角还洋溢着笑容——我知道那些是我的,只属于我一个人的礼品,因为那些坏水果狱警看不上,所以全让我拿回来,一个又一个吃进萎缩的胃之中,那甘甜的气息以及夹杂着她的味道,是那么熟悉而甜蜜。因为我知道她毕竟还没有将我遗忘。她的心中一直藏着一个本应该属于她的牢狱代替者。所以她不敢去遗忘,怕我翻供。然后她被抓进去,我是不会那样做的,因为我是那么的爱她。无法忘记她。

七年前,她又新找了一个情夫,她写信告诉我,她没有时间来看我了,因为她的新情夫脾气不太好,不想让她出去。我表示理解,男人的占有欲,不想让其他的男人去接触他的女人,所以我被抛弃了。我只能祈祷她们快一点分手,那样她的心就会回到我的身上,所以我一天又一天的祈祷着。永无停息的祈祷。

在六年前的一天,我收到她们分手的信息,我兴高采烈的从狭窄的床上跳了起来。我在想我的春天或许会来临,她会来看我了。多希望她的心马上就要归来,但是我忘记了时间会磨平一切,所以我依旧抱有幻想。

一年又一年的过去,我还是抱有幻想,她能够归来,那份属于我的爱能够归来。时间似流沙,梦境掩去残忆,换不回那段情。

三年前,我收到她的来信,她已经结婚生子了,找到了一个对她很好的丈夫,并且有了一个三岁大的小孩,她过的很好,她放弃了以前那简单的生活,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只因为她找到了她的真爱,那一夜,我哭了,抱着轻薄的纱衣哭了,感觉到了迷茫,因为我知道她的心再也回不到我的身边,只因为我在狱中,只因为我变成了一位失去自由的囚徒。我的泪水打湿了干燥的床沿,使本已经潮湿的地蒙上了一层湿气。可是我依旧爱她,永远未变。

一年前,她带着她的小孩来看我。她小孩看起来是那么聪灵,眉清目秀的。如果当年我的孩子出生,他会比他更好看吧。她说感谢我当年为她做的一切,如果没有我,她会在这牢笼中呆上一辈子。真的很感谢你,不然我在牢狱中会死去。我轻轻的将她眼角的泪水抹去,轻抚她的额头,做着当年我们做的动作。是那么熟悉又陌生。我没有说出一句话,因为我知道再多的语言终将变为灰影,我被押进了我的“府邸”。

刚才一个狱警来了,告诉我,她死了,因为车祸,她一家三口全死在车祸中,我等到狱警走后,拿去了当年想解决自己的刀柄,已经有些生锈,还那么钝,我对着自己的大动脉割了一下,看着嫣红的鲜血汩汩留出,逐渐变的虚弱,然后将自己的心脏插上了刀柄。只是想能够和她在地狱中开始我人间未结束的愿望。

致爱人,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成全你的一切,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担心你的一切,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大男子主义很强。因为我爱你,所以我一直等着你。因为我爱你,我包容你的所有。因为我爱你,我的梦依旧不会散。

永远没有消失的信念一直徘徊于脑海中。久久不肯离去。

上一篇:什么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下一篇:生产部的部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