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投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022-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改革开放的扩大化, 各单位对专业投资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近期证监会和教育部也联合发布了投资知识普及教育的要求, 体现了投资专业在我国经济市场的重要作用。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 高等学校应该顺应国家战略发展要求、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出满足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 并进而促进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有适合的就业岗位, 缓解单位缺人但同时毕业生就业无门的供需不匹配现象。教学团队是培养学生的直接力量, 因此研究地方型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投资学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现状

目前, 全国有各个层次共二十多所学校开办投资学专业并建立了相关的投资学教学团队。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投资学教学团队, 相比更高层次高校来说具有师资力量不足、学术研究缺乏权威性、学校教师培养机制、实操能力欠缺等方面的问题。

(一) 师资力量不足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投资教学团队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高校的解决办法就是聘用外聘教师, 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投资团队师资力量不足, 首先是由于源头不足,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招聘新教师时相比较更高层次的高校具有先天的缺陷, 并且投资专业毕业后去往金融行业会获得更多的专业满足感;其次流动性很大, 地方应用型高校投资团队的教师流动性很大, 招聘进来的新老师在工作一段时间后, 离职率普遍较高, 造成了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

(二) 学术研究缺乏权威性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投资团队往往年轻教师占比较高, 教授级别甚至副教授级别的教授都占比较低, 且在校外企业有高级职称的也很少, 普遍存在缺乏学术领头人的现象, 直接导致团队的专业建设的方向和研究目标缺乏权威性。加上投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较快, 国内外投资环境变化较快, 因此投资教学团队所制定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大部分经常处于摸索—推翻—摸索—又推翻的一种循环怪圈里。这不仅造成前后两届学生所学科目变化很大, 而且造成了学生毕业就业和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现象, 形成了更大规模的资源浪费, 供需不平衡现象。

(三) 学校教师培养机制问题

投资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因此投资学教学团队的教师若没有经常性并且实际性的进行培训学习的话, 教授投资专业的学生时也会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教师时主要采用的是线上学习和学校自己的教师开办讲座的形式, 投资学教学团队也不例外。这种培养机制确实和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实际情况有关联, 但若不提供更实质性的短期培训和学习机会, 则投资专业学生的就业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以致该专业的就业和知名度受到影响, 并进一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

(四) 教学团队的实操能力欠缺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投资团队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硕士毕业生, 有社会工作经验的不多。硕士生毕业之后去地方应用型高校任教时, 虽然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但在实务操作上却比较缺乏。投资专业的知识体系在书本上和在实际操作时有较大的差别。对该专业来说, 实用性和理论性并重。但教师团队因为缺少实际训练, 在教学时容易出现瓶颈。若只依靠个人投资经验, 则容易出现教学偏颇的现象。例如技术投资分析部分, 书上的内容远远比不上实务操作的灵活性, 同样的投资形态书上说是反转形态, 而在实际中它可能是持续形态, 这就很容易导致投资决策失误的现象。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对教材的信任度。

二、投资学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建议

(一) 致力于品牌专业建设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投资学教师团队时应该致力于品牌专业建设, 排除短期成本高低的考虑因素, 把眼光放长远, 培养出该学科的品牌专业并进行重点建设。要建立品牌专业的重点就是投入更具有实操性的培训经费, 培育好师资力量才能更好的教授投资专业的学生, 才能使学生毕业后更好的就业, 并进一步为学校带来更好的生源。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有的放矢, 不要想着全部抓, 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找出重点发展的学科, 并重点培养。在实际建立品牌专业的过程中, 应该把教学团队的建设列为首要建设内容, 把握教学团队的建设方向、培养目标, 采用合理的激励机制, 招聘相应的人才, 建立合理的人才成长计划, 培养出更多的优质学生, 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二) 设立定量性的激励措施

为了解决投资团队师资力量不够的问题, 应该完善激励措施, 设立定量性的激励措施, 从问题的产生源头到流动性共同改善。在招聘时, 应表明学校的激励制度, 让应聘者意识到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教授投资相关课程时, 既会带来个人水平的提高, 又能通过认真负责的工作带来一定的激励, 相比于去金融行业工作, 能得到更多的专业和职业满足感。学校应严格按照该激励办法实行奖励, 通过教师的积极争先, 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定量化的激励目标可以以学生考过证书的数量、学生参加比赛的权威性与名次等作为评定标准。学生考过证书的数量可以从证券从业证书、基金从业证书、期货从业证书等初级证书以及ACCA和分析师证书等中级证书, 甚至CFA证书的考过数量作为评定标准。投资方面的比赛有很多, 都可以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 如果获奖, 则后期在就业时也会有一定的优势。比如郑商所举办的期货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中金所杯期货知识大赛等比赛除了提供资金奖励、获奖证书还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 全方位培养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 实现以赛促学。

(三) 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

为提升教学内容的权威性以及培养毕业生的社会接轨适应性, 结合培养与引进的双轨制, 建立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教师全师资长效培养模式。鼓励并提供年轻教师在金融机构的锻炼渠道, 进行高水平且有效的进修, 并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以及研究能力, 建立跟随时代潮流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首先应该把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紧密的结合起来, 可通过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挂职锻炼, 感受并学习其实务操作能力, 可通过对教师团队进行寒暑期培训、网络课程培训等方式, 加强教师的授课能力。另外, 学校也应鼓励教师团队走出去, 教师团队投资和实务相结合的能力必须得在社会中得到锻炼, 才能更快的得到提升, 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同时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也是近年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点建设方向。双师型教师团队也特别符合投资学科的特点即实务性强, 因此双师型队伍建设应是地方应用型高校投资团队建设的重点内容。

(四) 加强团队成员的交流沟通

团队成员之间应该有定期的交流沟通过程。首先应尽量先请相关的专家教授参与讨论过程, 围绕投资专业的发展方向、国内外投资形式等问题, 为投资教学团队教师指引方向、提供借鉴。

其次, 团队成员之间围绕着该方向进行交流和沟通, 包括以产出为导向的OBE理念如何实施、教学方案的设计、重点教学内容的划分等, 需与时俱进的修改相关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另外, 应及时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互联网平台教学, 交流网课、慕课、直播等新时代教学方式, 通过线上和线下与学生实现信息互通。投资教学团队也可利用自媒体或者新媒体平台, 比如创建属于本校该专业的微信公众号, 及时把国内外投资环境的发展变化, 以及盘面的变化通过文字、音频或者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不仅可以让学生接受知识起来更容易, 学生受影响后也把每天的思考和操作记录下来, 每天督促自己复盘, 并可发到相关的社交媒体, 由公众进行评论, 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学习自觉性。同时也可扩大该校该专业的影响力, 因为互联网时代需要表达, 投资团队教师可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和家长更好的了解该校的专业学习内容。

摘要:地方应用型高校, 立足于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应把投资学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能胜任社会就业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地方应用型高校投资学专业的教学团队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投资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支撑, 因此更好地建设投资学教学团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投资团队

参考文献

[1] 张娥.实践教学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 2019 (12) :111+114.

[2] 王爽爽.《证券投资学》网络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4 (9) :32-35.

[3] 杨晔.课程改革的全球视野与本土创生——基于中级投资学课程建设的实践[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37 (3) :112-117.

[4] 杜欣欣.投资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创新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20) :213.

[5] 吴儒练, 杨飞.我国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8 (6) :5-10.

[6] 樊静, 徐军辉, 徐东辉等.课程教学团队的运行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35) :62-63.

[7] 马力.基于教学发展的教学团队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19 (5) :138-142.

[8] 叶飞帆.高校怎么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N].光明日报, 2014-11-25.

上一篇:《糖尿病新世界》约稿函下一篇:初探林改后的农区林业投融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