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主不发粽子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群主不发粽子

第2篇:(微信)不发朋友圈就是代表幸福?

(微信)不发朋友圈就是代表幸福?

作者:似水若烟 编辑:老兵微信把我们的生活慢慢的侵占了。除了年轻的学生一代,依然玩转着QQ,年长些的,都换成微信了。孩子问QQ与微信有啥区别的?想着功能其实都差不多,觉得差别最大的便是微信更加隐秘。比如,留言只有是好友才能看到,非好友的只能看到回复;比如,你来了只要不说话,别人是看不到你的;你有没有打开微信,在不在线,别人也都不知道;还有,你除了可以设置谁有访问你朋友圈的权利还有权利选择不看谁的朋友圈。大概这就是成年人喜欢的吧。而我是个慢知慢觉的人,当大家都用微信在联络,我便也只能“隐Q现信”了,虽然都是同一家。然后,慢慢地也加了许多公众号,每天看旅游,看文章,看摄影,甚至也看心理测试什么的,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搜不到的。因为微信朋友不多,朋友圈每日也只看到有些朋友的偶尔更新。刚开始看到好文,会心一动手一扬就把它分享出去了。后来发现,其实别人貌似没有兴趣看,好像有的人还很反感,便渐渐地没了兴趣,偶尔出去旅游,或者吃了大餐,便也会跟着潮流发发朋友圈。因为朋友不多,看的人更是不多,会点赞或者留言的就更少了。所以,关于朋友圈的种种利弊我都没多大感触。但凡事物极必反。当大家衣食住行都习惯发个朋友圈,便渐渐地招来反感的声音。晒幸福,秀恩爱,炫富,显摆……哪一个词看起来都像嗤之以鼻。甚至出现许多文章,什么“真正幸福的人不用晒幸福”“但愿你以后不用发朋友圈”好像“发朋友圈”成了“不幸福”的代名词。生活里把现实的朋友圈变成微信上的朋友圈自然不好,但如果微信上的朋友圈是现实朋友圈的延续,没事的时候刷刷朋友圈也没什么不好。其实,发不发朋友圈与性格和年龄有关。有人想保留神秘,有人不想别人看到自己的不如意;有人喜欢藏着掖着,有人有事没事喜欢刷个存在感。发朋友圈的不一定是寂寞,不发的也不代表幸福。那些看都不看点赞的还有只看文不发言不点赞的,没有谁比谁更懂得尊重。渐渐的朋友圈里便多了身边的熟悉的人。但不管你发什么写什么对方从不留言不表示不点赞,基本上会让你忽视对方的存在,却在某一天会问你一些曾经写过的小情小绪,让你吓了一跳,有种被偷窥的感觉。生活当然需要隐私,但对于我们普通平凡人而言,更多的只是凡尘俗事,没有太多的框框,也没有太多的规矩。许多人看过了顶多是一笑而过或者说说两句,然后便被自己的生活琐碎给淹没了。谁又能真的记得谁的得意或者伤心呢?感同身受,只是一种安慰对方的美好词汇,却无法真正的做到。与其憋着,不如过得随意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什么可隐瞒又有什么可炫耀。自在,随意,别给自己那么多框框才是真的!活着,是你自个的事,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总会有人把你当回事。你没那么重要,但对自己来说,你最重要!对于我来说,偶尔会低落,发发唠骚的时候是希望有人安慰;表示无聊的时候是想要跟某人出去;发发吃饭的图片晒晒旅游的风景只是想让关心我的人知道我一切都好。记录生活,写写游记,偶尔伤春悲秋撒点风花雪月的文字。会有伤感,也会有满足,生活虽然并不完美,但一点也不妨碍我们把日子过得很幸福觉得生活很美好。把生活的所感日子的所悟人生的体会生命的美好写一写,发一发,怎么就成了不幸福了?快乐需要分享,忧伤需要分担,而幸福更希望可以传染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有什么不好呢?越来越觉得,雪中送炭的已经是少之又少;但当你春风得意能够真心为你感到高兴的更是犹如珍稀。作为朋友愿意你伤心时,给你安慰;但当你得意时,却难免觉得失落。真正的朋友会为你雪中送炭,更是真心为你锦上添花的人。为你由衷感到高兴的更是值得一生交付的朋友。当然,有人天生低调。生活里的种种繁琐能够自行消化,人生中的诸多烦恼也可以淡然处之,日子里慈悲为怀,不为别人添烦忧,更不用别人为自己解迷惑,没有付诸笔端的必要,自然也不用给朋友圈添一道风景。朋友圈里一片空白,也是一种智慧,一种释然,一种勘破。说到底,生活是自己的。朋友圈不能代替社交圈,但也不是洪水猛兽。你可以选择一言不发,也可以没心没肺的傻闹。但别把希望寄托在朋友圈上,别人看或不看,虚情或者真心,一切由他。但记得,过好自己的日子,为自己点赞。虽然谁也不是谁的谁,但对你而言,你才是自己的王。发朋友圈不代表就不是真幸福,不发朋友圈也不代表就真的什么也不缺。高兴发就发,毕竟你的地盘你作主;高兴不发就不发,毕竟我的心思我权力。贴上任何标签,都只是片面。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才最重要。我不祝你永远不用发朋友圈,我只愿你看清自己的内心,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然后把日子过成你想要的样子。

第3篇:岗前培训不发工资合法,实习协议

岗前培训不发工资合法吗

如果公司在管理制度中规定

必须参加XX公司组织的XX培训并且考核合格才能入职为XX岗位员工的话,严格意义将之前的培训就不能成为岗前培训了,你与公司之间也不是劳动关系双方,你们之间是一种商务活动,所以不存在支付报酬。

当然个人可以选择不参加培训,但公司一样可以选择不用你。

一、若岗前培训为公司招聘考核环节之一即用人单位将“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作为公司录用员工的录用条件,那么这个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

二、若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了入职手续、建立劳动关系后,为了使劳动者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而进行上岗前的培训,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是要支付工资的。

家好,我公司于今天3月接受了一个全日制成人教育本科的学生,毕业时间是2011年3月。公司与他签订了一份实习协议。规定补助是1500元。现在公司发现实习生的思想不适合在公司继续实习。而且现在接受实习生的风险也很大,所以准备中止实习协议。实习协议的内容如下:

实 习 协 议

甲方(用人单位):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学生):

性别:专业:籍贯:

身份证号:

家庭住所:

为保证乙方在甲方实习的正常进行,双方经平等、自愿协商,就实习中双方的权利义务达成一致意见,约定如下:

一、实习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二、实习内容:

1、实习部门:;

2、实习内容:由甲方根据公司工作内容,结合乙方专业和个人技能特点具体制订。

三、实习期间的考核与经济补助:

1、甲方依公司规定对乙方的实习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乙方适当经济补助和奖惩。补助的具体金额为人民币元/月,奖惩标准和依据参照公司规定执行。

2、甲方参照公司工资核发制度,按月将补助以存款方式汇入乙方指定帐号。

3、乙方不当然享受甲方员工依《劳动合同》和公司制度享受的福利待遇,但甲方可视具体情况给予乙方相应的福利待遇。

4、乙方实习期间的出勤考核及休假,参照甲方《员工手册》、《基本管理制度》执行。乙方向甲方请假期间,甲方不承担对乙方教育和管理义务。

5、经双方确认,甲、乙之间是实习协议关系,不构成劳动合同关系。甲方无义务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若

乙方在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损失,由乙方承担相应的责任,甲方可依此条约定抗辩乙方的诉求。

四、双方权利义务:

1、甲方鼓励乙方努力学习和创新,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乙方适当经济补助和奖励。甲方承诺,乙方在实习期满经考核优秀,可与其建立劳动服务关系。

2、甲方根据公司的业务特点,结合乙方的专业及个人技能,针对性的制订实习计划、内容和组织形式,乙方必须服从甲方的安排。

3、乙方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遵守乙方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履行《员工手册》和甲方各种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的管理和教育。

4、乙方必须严守甲方公司和客户商业秘密,不得利用甲方公司平台为个人及家庭谋取私利,不得将甲方资料、机密、资讯等透露给他人。一经发现,甲方有权即时解除本协议,并要求乙方赔偿相应损失。

5、乙方需回学校完成既定教学大纲任务,可提前请假,尽量避免与甲方制订的实习计划相冲突。

6、甲方不安排乙方从事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或危险的特殊行业或专业的实习及违法活动,不拖欠和克扣依约应给予乙方的经济补助。

五、协议履行与违约责任:

1、本协议中约定的甲方公司的相关规定,系指乙方公司的《员工手册》以及相关的管理文件。乙方声明,在签订本协议前,已经得到甲方充分告知并知晓其内容,同意遵守执行。

2、实习期间,乙方根据管理需要制订和修改的相关规定,丙方应该遵守执行。

3、甲方考核认为乙方无法完成既定实习计划或其技能不能满足甲方安排之实习岗位要求的,可随时解除本协议。

4、乙方严重违反法纪或甲方管理制度的,甲方可随时解除本协议。

5、乙方如未正式书面通知甲方并做好工作交接提前解除本协议,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甲方有权向乙方追究相应经济损失。

6、发生纠纷,双方友好协商解决。无法达成协议的,由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六、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自实习期届满之日失效。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年____月____日

请大家帮忙看一下:解除协议单位是否承担法律风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谢谢

5、经双方确认,甲、乙之间是实习协议关系,不构成劳动合同关系。甲方无义务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若乙方在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损失,由乙方承担相应的责任,甲方可依此条约定抗辩乙方的诉求。”

该条款是无效条款,甲方不能完全免责

建议:

1.加上第三方,学校的签字。(做的再完善一点,加上家长的签字--这个会有点过,不过看看可行不可行)

2.如果乙方出现事故,必然是三方的责任,企业无法规避

可以提前通知解除,如果要理由就是考核不是优秀。在提前通知并已经支付相应报酬的情况下可以解除(这个都在企业怎么说,乙方也无法抗辩,而且这不属于劳动法的管辖范畴)

解除依据:

甲方鼓励乙方努力学习和创新,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乙方适当经济补助和奖励。甲方承诺,乙方在实习期满经考核优秀,可与其建立劳动服务关系。”

以上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希望能有高人高见~

第4篇:不发朋友圈的人都在做什么?

文章原标题

《那些淡出朋友圈的朋友》

作者: 王瑞珂 摄影 | 小强先森 (经作者授权发布)

不知道从何时起,朋友圈变得像娱乐圈一样繁华似锦,有人秀恩爱,有人晒自拍;有人卖力吆喝自己的新作;有人刷屏做小广告;无论大家发什么都是在博眼球,求关注。当有一些人在朋友圈活跃非凡时,也有一部分人,慢慢的淡出朋友圈,退隐江湖。

一直以来,我很好奇,那些淡出朋友圈的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呢?莫非又有了新的战场?然后,我翻遍了微博、QQ、和人人网,依然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是的!确切的说,他们是退出了社交媒体圈。那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表妹是一名大二学生。名副其实的自拍控,点赞党,在微信朋友圈异常活跃。

她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随时开启自拍模式,譬如,清晨睡眼朦胧刚刚醒时;在食堂吃早饭时;在教室上课觉得无聊时;和宿舍小姐妹一起逛街时;甚至在厕所蹲大号时都会“咔咔”连拍数张,然后一键美颜,发朋友圈。

打开她的朋友圈,清一色的九宫格自拍,大眼小脸应犹在,只是背景改!我取笑她,如果说自拍是一种病,那么你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表妹睁着无辜的大眼睛说,我们宿舍那些女生都爱自拍,然后大家一起拍完,发朋友圈,互相点赞评论,其乐融融的多好!如果我不自拍发朋友圈,显得多不合

群,也没有共同话题啊?再说了,现在趁着年轻,就应该多留下一些青春的记忆,等到老了,翻出来慢慢回味。

看到表妹一脸认真地样子,我努力把那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箴言给咽了回去。

最近我惊奇的发现,表妹已经好一阵子没有更新朋友圈和微博了。莫非出什么事了?当我满心急切的询问她时,表妹却一脸淡定说,只是突然觉得每天自拍刷屏挺没意思的。

那你现在不刷朋友圈了,业余时间都干嘛啊?我十分好奇的问。

表妹十分认真地说,泡在图书馆里看书。

表妹惊人的转变让我很意外,到底是什么促使她改变呢?

没等我问出口,表妹就自言自语道:看了那些书后才知道自己以前多么肤浅,多么幼稚。

前段时间一个非常喜欢的新锐励志作家到我们学校办讲座。他再三告诫我们:

大学期间一定要尽可能的多看书,课余时间没事就泡在图书管里博览群书。等毕业以后,你会发现,你读过的书一定会帮到你,终有一天你会感谢自己看过的那些书。

其实踏入社会后,真正拉开距离的就是大学四年间你是否努力学习,拼命读书。

纵使你有过硬的人脉关系,但这终究是一个简单粗暴的世界,实力决定一切。

心灵鸡汤说,每一个你讨厌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够努力的曾经。

你不也经常痛心疾首地教导我“少壮不努力,长大带孩子”。

我可不想和你一样,因为无力改变不满意的现状而总是懊恼,年轻的时候为什么不多努力一点。

表妹小小年纪就能悟透这些道理,着实让我欣喜不已,情不自禁给她点一百个赞!

不久前,一个经常在朋友圈晒幸福的女性朋友,突然淡出朋友圈。

出于关心,问候她,你最近忙啥呢?怎么也不见你在朋友圈秀恩爱了?

朋友发了一个害羞的表情,嗨!以前我俩分割两地,一个月才能见一面,平时只能视频、打电话、聊微信慰籍相思之苦。

每到夜深人静,煲过甜蜜的电话粥和视频后,孤单感蜂拥而至,思念之情难以释怀,情不自禁的翻出俩人的合影,脑海中浮现出在一起时的温馨画面。想着对方可能已经睡下,所以只好把心情写在朋友圈,隔空喊出对彼此的相思之苦。没想到在你们那竟然是秀恩爱了。其实只有我们内心深处知道那是怎样一种煎熬和痛苦。

那现在呢?我笑着问。

朋友一脸幸福地说:现在我们结束异地,生活在一起了。每天一起上下班,一起买菜做饭;周末逛街看电影,忙的不亦乐乎,哪有时间刷朋友圈,秀恩爱,晒幸福啊!

更何况,现在只要我拿起手机刷朋友圈,老公就会各种抗议,嫌我忽略他。

看到朋友幸福的像花儿一样,我才明白,真正幸福的人都在忙着体会,哪有人在忙着炫耀!

我一个闺蜜生完孩子后,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孩子睡觉的侧面照后就销声匿迹了。

其低调程度堪比大牌明星。每次央求她发点孩子照片看看,都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我打趣她,有的人生完孩子后,从来不在朋友圈晒晒,知道是你低调,不知道还以为,孩子一出生就送人了呢!

闺蜜叫苦不迭,哎呀,你是不知道,我生完孩子后三个月就上班了,公司离家远,每天不到五点就起床,到了公司忙得像陀螺一样,下了班还得马不停蹄往家赶,哄孩子睡着后都十点多了,累的恨不得倒头就睡,哪有时间晒娃啊!

每次给他拍照一拍就是几十张,发朋友圈要反复挑选出九张,还得修图美颜,发完后还要不停的回复评论。天啊!有那个时间还不如陪孩子玩一会或者睡一觉呢!

生孩子以前工作时,总是偷懒耍滑,没事就逛淘宝,聊QQ和同事八卦。

有了孩子后瞬间感觉压力大了很多,想让孩子生活条件好一点就得拼命的工作。

真后悔以前年轻的时候虚度了光阴,浪费了大好时光。希望现在醒悟还为时不晚。

最后闺蜜再三叮嘱我,为了孩子的安全,一定要朋友圈“允许陌生人查看的十张照片”关闭。

闺蜜忧心重重的说,你以后也少在朋友圈晒孩子照片了,现在人贩子如此猖狂,孩子们的安全着实令人担忧!这也是我不愿意在网上晒娃的重要原因。

闺蜜的提醒的确非常有道理,看来我也得收敛一下。

一个经常在朋友圈加班到深夜的异性朋友最近也淡出朋友圈。

莫非离开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老东家,另谋出路了?

和他谈及此事时,朋友一脸深沉的说,以前总觉得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尽量给他优越的经济条件,于是他拼命努力工作。即使晚上下班回家,周末休息也不停抱着手机在公司微信群里指导点评工作。

为此老婆多次抗议,让他放下手机,好好陪她和孩子出去玩一玩。

之前朋友一直没有在意,毕竟他太忙了,公司现在很多工作乃至和客户的沟通交流都是通过微信。

直到有一天,两岁半的儿子拉着他的手,可怜兮兮的央求他:“爸爸,别玩手机了,陪我玩一会我好不好?”

那一刻朋友被儿子满脸的渴望触动了,他突然想起,朋友圈疯传的热文《爸爸,你再不陪我就长大了》。

是啊!对孩子来说,最好的爱就是陪伴。

于是朋友工作之余,淡出朋友圈,尽可能的陪伴孩子。

一个经常在朋友圈分享深度好文的忘年之交,最近也不再鸡汤文刷屏。

我在微信上问他,最近忙啥呢?怎么不见你发朋友圈了?

朋友没有说话,静静的甩给我一条深度好文的链接:一位老人孤独地拿着一部很旧的手机,走进一家维修店里去维修。

店员看了看手机,告诉老人,他的手机并没有坏。

老人听后,目光显得呆滞,突然哭了起来“手机没坏,那为什么我总接不到孩子们给我打的电话?”

慢慢地,老人伤心地拿着手机走出了维修店……

然后朋友问我:你有多久没给父母带电话了?

我在脑海里努力搜索了一下,上一次给爸妈打电话还是上个月了。

朋友伤感的说,你知道么?当我们抱着手机刷朋友圈时,我们父母可能也在抱着手机,满心期待的等着我们的电话。

我为人父,亦为人子。刚刚玩微信的时候,每天在各种深度好文里流连忘返,有时候看到好的文章就想着分享到朋友圈让儿子好好看看。

直到看到刚刚发给你的文章,我才蓦然想起,儿子已经一个月没给我打电话。当我把刚刚的链接发给他,准备好好教育他一顿时,他竟然问我,你有多久没给爷爷奶奶打电话了。

是啊!我也足足有一个多月没给父母打电话了,每天拿着手机不停地刷微信,等到想要给他们打电话时,却发现已经将近十二点,心想他们已经睡下,还是不打扰的好。

被儿子质问后,我抽出时间回老家看父母,期间还是忍不住拿出手机刷微信,然后70多岁的老母亲颤颤巍巍拿出自己的手机的说,要不你也教给我俩用微信吧!以后就省得打电话了。我看着母亲用了几年的老牌诺基亚,瞬间泪奔。暗自发誓,以后少玩微信,多陪父母聊聊天。

最近忙着联系那些淡出朋友圈的朋友们,竟然也十几天没有更新朋友圈。

于是有朋友在微信上询问我:

你最近几天忙啥呢? 怎么不见发朋友圈了? 晒娃狂魔也不晒娃了?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我发了一个笑脸,然后告诉她,每天宅在家里刷朋友圈,感觉整个人都要发霉了。

最近联系了一下那些淡出朋友圈的朋友们,发现他们都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接下来我也要淡出朋友圈, 带着孩子到山上走走,到海边玩玩,到花园看花,到果园摘果,去看看朋友,逛逛书店,晒晒棉被,也晒晒自己……

我一定要。

作者:王瑞珂

处女座文艺矫情女,饿货加吃货一枚,喜欢讲故事。目前是全职妈妈,励志做个出色的自由撰稿人和好妈妈。二更食堂专栏作者

公众号:苏小昨(wangruike1987) 新浪微博@苏小昨

-END-

第5篇:不发朋友圈的人都在做什么

不知道从何时起,朋友圈变得像娱乐圈一样繁华似锦,有人秀恩爱,有人晒自拍;有人卖力吆喝自己的新作;有人刷屏做小广告;无论大家发什么都是在博眼球,求关注。当有一些人在朋友圈活跃非凡时,也有一部分人,慢慢地淡出朋友圈,退隐江湖。

一直以来,我很好奇,那些淡出朋友圈的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呢?莫非又有了新的战场?然后,我翻遍了微博、QQ、和人人网,依然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是的!确切地说,他们是退出了社交媒体圈。那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表妹是一名大二学生。名副其实的自拍控,点赞党,在微信朋友圈异常活跃。

她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随时开启自拍模式。譬如,清晨睡眼朦胧刚刚醒时;在食堂吃早饭时;在教室上课觉得无聊时;和宿舍小姐妹一起逛街时;甚至在厕所蹲大号时都会“咔咔”连拍数张,然后一键美颜,发朋友圈。

打开她的朋友圈,清一色的九宫格自拍,大眼小脸应犹在,只是背景改!我取笑她,如果说自拍是一种病,那么你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表妹睁着无辜的大眼睛说,我们宿舍那些女生都爱自拍,然后大家一起拍完,发朋友圈,互相点赞评论,其乐融融的多好!如果我不自拍发朋友圈,显得多不合群,也没有共同话题啊!再说了,现在趁着年轻,就应该多留下一些青春的记忆,等到老了,翻出来慢慢回味。

看到表妹一脸认真的样子,我努力把那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箴言给咽了回去。

最近我惊奇地发现,表妹已经好一阵子没有更新朋友圈和微博了。莫非出什么事了?当我满心急切地询问她时,表妹却一脸淡定说,只是突然觉得每天自拍刷屏挺没意思的。

那你现在不刷朋友圈了,业余时间都干嘛啊?我十分好奇地问。

表妹十分认真地说,泡在图书馆里看书。

表妹惊人的转变让我很意外,到底是什么促使她改变呢?

没等我问出口,表妹就自言自语道:看了那些书后才知道自己以前多么肤浅,多么幼稚。

前段时间,一个非常喜欢的新锐励志作家到我们学校办讲座。他再三告诫我们:

大学期间一定要尽可能地多看书,课余时间没事就泡在图书管里博览群书。等毕业以后,你会发现,你读过的书一定会帮到你,终有一天你会感谢自己看过的那些书。

其实踏入社会后,真正拉开距离的就是大学四年间你是否努力学习,拼命读书。

纵使你有过硬的人脉关系,但这终究是一个简单粗暴的世界,实力决定一切。

心灵鸡汤说,每一个你讨厌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够努力的曾经。你不也经常痛心疾首地教导我“少壮不努力,长大带孩子”。

我可不想和你一样,因为无力改变不满意的现状而总是懊恼,年轻的时候为什么不多努力一点。

表妹小小年纪就能悟透这些道理,着实让我欣喜不已,情不自禁给她点一百个赞!

不久前,一个经常在朋友圈晒幸福的女性朋友,突然淡出朋友圈。

出于关心,问候她,你最近忙啥呢?怎么也不见你在朋友圈秀恩爱了?

朋友发了一个害羞的表情,嗨!以前我俩分隔两地,一个月才能见一面,平时只能视频、打电话、聊微信慰籍相思之苦。

每到夜深人静,煲过甜蜜的电话粥和视频后,孤单感蜂拥而至,思念之情难以释怀,情不自禁地翻出俩人的合影,脑海中浮现出在一起时的温馨画面。想着对方可能已经睡下,所以只好把心情写在朋友圈,隔空喊出对彼此的相思之苦。没想到,在你们那竟然是秀恩爱了。其实,只有我们内心深处知道那是怎样一种煎熬和痛苦。

那现在呢?我笑着问。

朋友一脸幸福地说:现在我们结束异地,生活在一起了。每天一起上下班,一起买菜做饭;周末逛街看电影,忙得不亦乐乎,哪有时间刷朋友圈,秀恩爱,晒幸福啊!

更何况,现在只要我拿起手机刷朋友圈,老公就会各种抗议,嫌我忽略他。

看到朋友幸福得像花儿一样,我才明白,真正幸福的人都在忙着体会,哪有人在忙着炫耀!

我一个闺蜜生完孩子后,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孩子睡觉的侧面照后就销声匿迹了。

其低调程度堪比大牌明星。每次央求她发点孩子照片看看,都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我打趣她,有的人生完孩子后,从来不在朋友圈晒晒,知道的人是明白你低调,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孩子一出生就送人了呢!

闺蜜叫苦不迭:哎呀,你是不知道,我生完孩子后三个月就上班了,公司离家远,每天不到五点就起床,到了公司忙得像陀螺一样,下了班还得马不停蹄往家赶,哄孩子睡着后都十点多了,累得恨不得倒头就睡,哪有时间晒娃啊!

每次给他拍照一拍就是几十张,发朋友圈要反复挑选出九张,还得修图美颜,发完后还要不停地回复评论。天啊!有那个时间还不如陪孩子玩一会或者睡一觉呢!

生孩子以前工作时,总是偷懒耍滑,没事就逛淘宝,聊QQ和同事八卦。有了孩子后瞬间感觉压力大了很多,想让孩子生活条件好一点就得拼命地工作。真后悔以前年轻的时候虚度了光阴,浪费了大好时光,希望现在醒悟还为时不晚。

闺蜜忧心忡忡地说,你以后也少在朋友圈晒孩子照片了,现在人贩子如此猖狂,孩子们的安全着实令人担忧!这也是我不愿意在网上晒娃的重要原因。

闺蜜的提醒的确非常有道理,看来我也得收敛一下。

一个经常在朋友圈加班到深夜的异性朋友最近也淡出朋友圈。莫非离开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老东家,另谋出路了?

和他谈及此事时,朋友一脸深沉地说,以前总觉得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尽量给他优越的经济条件,于是他拼命努力工作。即使晚上下班回家,周末休息也不停抱着手机在公司微信群里指导点评工作。为此老婆多次抗议,让他放下手机,好好陪她和孩子出去玩一玩。

之前朋友一直没有在意,毕竟他太忙了,公司现在很多工作乃至和客户的沟通交流都是通过微信。

直到有一天,两岁半的儿子拉着他的手,可怜兮兮地央求他:“爸爸,别玩手机了,陪我玩一会我好不好?”

那一刻朋友被儿子满脸的渴望触动了,他突然想起,朋友圈疯传的一篇呼吁父母陪伴孩子的热文。

是啊!对孩子来说,最好的爱就是陪伴。于是,朋友工作之余,淡出朋友圈,尽可能地陪伴孩子。

一个经常在朋友圈分享“深度好文”的忘年之交,最近也不再鸡汤文刷屏。

我在微信上问他,最近忙啥呢?怎么不见你发朋友圈了?

朋友没有说话,静静地甩给我一条链接:一位老人孤独地拿着一部很旧的手机,走进一家维修店里去维修。店员看了看手机,告诉老人,他的手机并没有坏。老人听后,目光显得呆滞,突然哭了起来“手机没坏,那为什么我总接不到孩子们给我打的电话?”„„

然后朋友问我:你有多久没给父母打电话了?

我在脑海里努力搜索了一下,上一次给爸妈打电话还是上个月了。

朋友伤感地说,你知道么?当我们抱着手机刷朋友圈时,我们父母可能也在抱着手机,满心期待地等着我们的电话。

我为人父,亦为人子。刚刚玩微信的时候,每天在各种深度好文里流连忘返,有时候看到好的文章就想着分享到朋友圈让儿子好好看看。

直到看到刚刚发给你的文章,我才蓦然想起,儿子已经一个月没给我打电话。当我把刚刚的链接发给他,准备好好教育他一顿时,他竟然问我,你有多久没给爷爷奶奶打电话了。

是啊!我也足足有一个多月没给父母打电话了,每天拿着手机不停地刷微信,等到想要给他们打电话时,却发现已经将近十二点,心想他们已经睡下,还是不打扰的好。

被儿子质问后,我抽出时间回老家看父母,期间还是忍不住拿出手机刷微信,然后70多岁的老母亲颤颤巍巍拿出自己的手机说,要不你也教给我俩用微信吧!以后就省得打电话了。我看着母亲用了几年的老旧型号的诺基亚,瞬间泪奔。暗自发誓,以后少玩微信,多陪父母聊聊天。

最近忙着联系那些淡出朋友圈的朋友们,竟然也十几天没有更新朋友圈。

于是有朋友在微信上询问我:

你最近几天忙啥呢?

怎么不见发朋友圈了?

晒娃狂魔也不晒娃了?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我发了一个笑脸,然后告诉她,每天宅在家里刷朋友圈,感觉整个人都要发霉了。最近联系了一下那些淡出朋友圈的朋友们,发现他们都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接下来我也要淡出朋友圈,带着孩子到山上走走,到海边玩玩,到花园看花,到果园摘果,去看看朋友,逛逛书店,晒晒棉被,也晒晒自己„„

我一定要!

第6篇:你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是这些原因吗?

朋友圈里炫吃炫喝、炫豪宅、秀恩爱、晒自拍、晒娃的人儿,你们都到哪里去了,很久没看到你们的朋友圈咯!为什么大家都不发朋友圈了,难道把我屏蔽了?朋友圈,你是怎么办了?不发朋友圈的原因解析:

工作太忙

记得上大学那会,整天闲得慌,上课刷朋友圈,下课刷朋友圈。每天过得太无聊,空虚寂寞冷,只想求关注!所以,那会每天都发朋友圈,还不止一条,心情好要发,心情不好,更要发。每天在手机前等着别人的评论与点赞。

直到大学毕业,我开始忙着找工作,找房子,每天忙得没时间打开微信。突然有一天,朋友发来消息问:“你为什么最近不频发朋友圈了?” 我才意识到,对哦,我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发朋友圈了!

后来,工作了,开始忙起来,每天都有事情要做,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玩微信。因此,发朋友圈的次数从一天一条,变成了

2、3天一条,再变成了一星期一条,最后,变成了有特别的事情发生才会发。

逐渐成熟

工作了之后,回头翻阅了学生时代发过的朋友圈,每天除了晒吃的,晒喝的,最多的时间是在抱怨。抱怨生活太无聊,抱怨食堂的饭不好吃,抱怨哪个舍友不好等等,抱怨的净是一些生活的小小事。

瞬间觉得以前的自己太幼稚了,眼界太窄了,每天之盯着这些生活上无关痛痒的小事不放。工作之后,经历的事情多了,交到的朋友多了,见识广了,眼界开阔了,自然而然很少去纠结生活上的小事,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工作和现实的生活。

心理上的成熟,让我不再有事没事发朋友圈,博关注,即使再孤单,也能自我承受和调节好。同时,成熟之后,发朋友圈会更谨慎,怕冲动的言语暴露真实的自己。

生活枯燥

工作生活稳定之后,每天可以说是在重复同样的事情,枯燥无味,还有什么可以发的呢?发自拍,长得那么丑,天天发烦不烦人?

发点吃的,没有下馆子,家常便饭发了没面子。没有聚会,没有high生活平淡到不能再平淡了。那就,静静地看着朋友圈里的人在装逼吧!

复杂的关系圈

有没有发现,学生时代发的朋友圈是最多的,也是最真实的。工作后呢,发一条朋友圈还要写了又删,删了又写,读了一遍又一遍,仔细研究每一次字词的意思,感觉没有不妥当之后再发出去。发出去之后,没过多久又删除了。

为什么这么作呢?还不是怕你爸你妈,你三大姑八大姨看到了担心,误会,还不是怕同事、怕领导看到了对你产生猜测,怀疑。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历的丰富,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关系越来越复杂,网络上的东西很容易引起误会与怀疑。有时只是无聊的一句牢骚话,就能被拿来做文章。

越长大就越不安,与其发一条朋友圈战战兢兢,还不如不发了。不发又不会怎么样,你可以发微博呀!

第7篇:

上一篇:一年级下册词语大全下一篇:工行牡丹信用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