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1977高考

2023-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回忆1977高考

数学家杨乐回忆1977年恢复职称评定旧闻轶事

今年不仅是恢复高考30周年,同时也是恢复职称评定30周年。此中意义,结合当时学界状况乃至社会背景,方能进行较准确的评估。本刊特发表学者邢小群对数学家杨乐的专访,以资读者诸君思考.当时也就这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在搞研究邢小群(以下简称“邢”):1977年,中央决定将陈景润从助理研究员提升为研究员,您和张广厚从研究实习员提为副研究员。这意味着恢复职称评定制度,是当时中国进入“科学的春天”的举措之一。此事到现在已经成为历史。当时的三人只有您一人在世了。今天,请您谈谈这件事的背景情况。杨乐(以下简称“杨”):先谈谈我们的学历背景吧。我和张广厚1956年到1962年在北京大学学习。那时较多大学学习苏联,实行五年制。我们本来的学制是五年,应该在1961年夏天毕业,但到了1960年,学校宣布我们再延长一年。

9、10月份,这时我才知道W.K.Hayman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我们在1965年发表的文章确实解决了他的这个问题。在我们做研究的时候与外界完全处在隔绝状态,这些信息都不知道,只有将国内图书馆拥有的图书与文献作为研究的基础。现在情况不同了,仅仅从网上马上就知道很多信息。1977年报道的内容,实际上是我们做了能够做的事情,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但也不一定非要在全国范围内搞那么大的宣传。因为我和张广厚北大六年有好的基础,研究生阶段跟着熊庆来先生学到好多东西,也是比较好的学生。我猜测中央是要改变“文革”期间“左”得不能再“左”的知识分子政策,需要树立正面典型,又找不到多少正面的典型,就拿我们当例子罢了。说到国际同行的认同,一方面有那个美国数学代表团的承认,另一方面1974年还有一个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相当于科学院的院士)与我们的会见。他年纪比较大,是函数论的专家,叫A.C.Offord。他1974年10月到中国访问前,已经在《中国科学》上看到我们的文章,他来之前就说要会见杨乐和张广厚。他不是作为数学家身份来的,而是以英中了解协会主席身份,受中国对外友好协会邀请,作为半政治、半民间交流来的。但因为他是我们的同行,就要求会见我们。所以1974年10月,他被请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时,我有一个演讲,谈了我们已经发表和尚未发表的研究成果。当时,他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说这是惊人的成果,还说回到伦敦要向他的同行报告这项成果。回去以后他也这样做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还有W.K.Hayman的同行专家,一直保持和我们的联系。Hayman教授是国际上我们这个领域的权威学者,曾于1954年和1970年两次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一小时演讲。1975年、1976年他曾经邀请我们到英国访问。但那时,我国出访极严,轻易出不了国门。一直到1977年,Hayman自费来北京访问,见到我和张广厚,回去以后,又运作我们到英国访问和参加在瑞士举行的国际函数论会议。这次会议在1978年春天召开。有关记录表明,我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以学者个人身份出国访问的首例。我们去英国访问的报告是1977年12月或1978年1月,由科学院外事局上报的。到了春节前夕,外事局把上面的批示复印件给我们看了。政治局委员、科学院院长方毅在报告上有一段话,大意是杨乐、张广厚的水平不错,让他们出去可以发挥在国际上的影响。他倾向支持我们到国外交流。然后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京的所有成员都画了圈。可见那时对于出国多么慎重!到了1978年12月以后,邓小平才决定派比较多的人到美国等国做访问学者。邢:“文革”前,数学所的专家们能与国际前沿对上口吗?杨:拿数学所来说,上世纪50年代华罗庚的水平与当时国际前沿的研究没有什么差距。华老的主要学生的水平在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与国际上那个研究领域的水平也很接近,但他们的研究面不如华老那么宽,修养不如华老那么深。比如,陈景润与王元在解析数论方面,和国际同行的水平差不多。包括我和张广厚上世纪70年代在函数值分布理论领域,也是国际水平。邢:您和张广厚做研究生的论文水平,也是比较前沿的吗?杨:应该说是和国际上很突出的博士论文的水平相当的。1969年那个美国数学家的论文就是博士论文,发在国际上三四种最好的数学期刊之一上。而他的博士论文与我们的研究生论文水平大致相当。邢:您和张广厚当时的研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条件吧?杨:我们和西方的同事相比,他们比我们更容易成长。他们有好的氛围,有好的交流,论文出来能得到及时关注。我们只有做得很突出时,人家才能关注。邢:您1973年在《中国科学》上发表论文,编辑如何判断你们成果的价值?杨:他们请北大的庄圻泰教授审稿。陈景润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2”的论文是数学所王元与北大闵嗣鹤教授审阅的。闵先生花了三个月时间看陈景润的文章。他审查完了,说血压也升高了。邢:你们写论文用的是什么文字?杨:当时我们在《中国科学》上是法文与中文同时发表。“文革”前的《中国科学》只用外文。1973年复刊时,可能觉得光用外文不好,就决定两种文字同时用。可以用英文也可以是法、德、俄文中的一种。我们刚开始的几篇文章用的都是法文。我中学六年学的是英文,但大家都很不重视。大学一二年级必须学俄语,大学四年级学第二外语时,我学了一年法语。念研究生时,我们这个领域的文献大都是法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法国和德国的数学在世界上领先。我们的导师熊庆来三次访问法国,在那里居住达十多年。他要求我们用法文写文章。1976年以后,我们的文章开始用英文写了。

第2篇:观《高考1977》

一个智者的决议一段拼搏的故事

———观《高考1977》有感 还记得,2008年的那个夏天,我与高考的那一次亲密接触,感触颇深。现在我已是一个大二的学生了,少了当年高中的那份整日拼搏的激情,少了那份对高考的畏惧与紧张感,少了那份苦中作乐的激情。自从看了《高考1977》后,种种感动油然而生。

《高考1977》也许算不上是一部杰作,它没有诸如《英雄》等电影的气势恢宏的壮观场面,也没有《开国大典》的演员阵容的空前强大,也没有《惊天动地》中的生死离别的感动。但看完这部承载着一代人集体记忆的影片,却仍免不了让人唏嘘感叹一番。它体现的是那些许淡淡的情怀,一个国家的改变,一个世纪的到来。它给我们诠释的是另一种“高考”, 它讲述的是30年前一群农场知青经由高考获得自由与解放的故事。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已然被其中的情节深深的吸引住。影片中诠释的人物个性鲜明,处处散发着奋斗的精神气儿。影片讲述的是十年文革的压迫,众多的年轻人都是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而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甚至都没也有接受过教育。那个时候,或许去了农村就一辈子都要扎根在那,这种从天到地的感触,或许只有那些知青明白。然而,就在那个1977年,那一年的冬天,那一年的12月10日。重新开放的高考为无数人生命转折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数以十万计的年轻人从水深火热的知青生涯中拯救了出来借用电影中的一段旁白:“今天,1977年1

2月10日,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去读书去!”。32年前正是在他的指引下,无数上山下乡的知青走进高考考场,而知识改变命运的背后有一个沉重的话题。当我们把高考仅视为一块跳板时,从未想过它在上一辈心中曾今是那么神圣。这应该就是这部电影的深层的意义吧。仍然是这个1977,仍然是这个12月,被大家称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它所恢复的不仅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考生的信心,更是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

而且,导演江海洋作为本次高考的直接收者,没有按照以往主旋律影片一味追求高、大、全的形象,而是似乎以亲身的经历向我们描述知青之间的感情,进而展示当时的时代背景。影片中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光芒是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有三个镜头: 镜头一:扛包比赛。已经得知陈琼已然获得推荐上大学的机会的时候,其他知青还是不放弃,于是强子和老皮决定以扛包比赛的方式决定给谁投票。结果强子未能过关。生性懦弱的小根宝为了一个名额,毅然参加扛包比赛,潘志友主动替他扛起了300斤的包,小根宝却哭着求潘志友“让我自己扛吧,让我自己选择一次。”在距终点仅一步之遥的地方,根宝终于支撑不住摔倒了,同样是潘志友把象征终点的木棍搬到了小根宝身后,大家向潘志友伸出了拇指。

镜头二:大爱无私。几个十年到底能不能将一件事情永久的埋葬,对于那段不愿被提起的混乱不堪的历史,我庆幸自己没有亲身经历,难以想象那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十年啊,是血雨腥风吗?是人性被极度扭曲?人作为一个个体所受到的屈辱和践踏到底有多严重,我不敢去想

象,但我想知道就算曾遭受了再大的磨难,该不该去怨恨一个人,尤其是当这个人还是身养自己的父母。是该划清界限还是咬紧牙关支持着对方。女主角陈琼那么纠缠的始终不肯原谅父亲的,而且在跟一个代表“组织”的场长面前,为了表明立场,竟然说:“他是我母亲的前夫”,是父亲被打为反革命分子所带给自己的苦难,还是为爱做出的牺牲。或许会有人说当局者迷,所以置身事外的我才可以这样评判,“黑五类”所承受的不公正与歧视是时代给予你的伤而不是你那位同样遭受着失去身份失去亲人失去生活几乎失去了一切的父亲,作为飘萍般的个体在历史的车轮面前显得如此的无力和渺小,或许一个小小的插曲就会如蝴蝶振翅般带来完全不同的结局。这样的艰难时世下,连最亲的父女都不能站在一起相慰藉,还有什么更大的伤?

可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陈老师(陈琼的父亲),一个被冠上“历史反革命”的“反动派”,在得知即将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心中第一念头就是要让女儿参加高考,不顾一切的从上海冲到黑龙江为女儿送高考复习资料,却被女儿责怪,但老陈仍然每天为女儿写复习资料,后来,老陈又怕女儿拒收资料而托人通过邮局把写满复习资料的高考复习书寄给了女儿。当陈琼捧着那些书的时候,似乎只有泪水最能诠释父与女的人间第一情。为了解决女儿的身份问题,深深的自责和难隐之痛使得陈甫德再次冒险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找来树干,精心凿刻,弄出了一枚假印,自制了一张证明材料,寄给了女儿所在农场。虽然印上的五角星有些歪,但那枚鲜红的大印上饱含了一位父亲的心血和对女儿浓浓的爱。这一点一滴无

不在诠释四个字“大爱无私”,看到这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镜头三:赶考。在知青赶考当天,拖拉机意外故障,知青们只能跑步赶火车,却与火车失之交臂,所有的人都陷入了痛苦、沮丧和不知所措中,赶考的希望完全破灭,然而就在这时,随着一句“三分场的,快过来上车”的呼喊,转机出现了,谁都不会想到,老迟在知青最需要帮助的时刻,竟然成为了他们坚强的后盾,甚至是唯一的支柱,及时开来了大型拖拉机把他们按时送进了考场,也把影片推向高潮。正如后来老迟去查成绩时说的“这都是我孩子”,以及片尾老迟在空旷的农场对着喇叭自言自语地念考上大学的名单,感觉就是他们的父亲,由此我们看出一个善良的长者在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炽热的心,即使时代是错误的,人心,人性依旧不会泯灭。

每每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后这一场的赶考的戏。影片中给出的是一段无声的场景,众多人一路狂奔,为了远方的家,为了心中的未来,奋力追赶着自己的梦想。摔倒了,爬起来,雪地上看不到一丝寒气,处处爆发着青春的激情。当时看到这的时候,我的全身都被震撼住了。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看完影片,我们又该想到的是什么呢?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高考却变成了遭人诟病和不满最多的一种国家制度形式。在这30年里,高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容易在社会不同代际之间形成文化代沟,并且也由此造成不同年龄层次观众对这部影片观影反应的截然对立。

且不论高考的对与错,单看到这部《高考1977》,它所反映的

那个时代背景下,那样的一群年青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为了自己的将来拼搏。我们或许能够感受到那种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个人的重生也许成为恢复高考真正的意义所在。但是作为经历了新世纪的高考的新一代青年,我们所能知晓的比不是这一点。我们应该从中感悟到一些东西,一些关于未来的东西。

第3篇:高考1977自感

毫无疑问,高考1977是50后,整整一代人的内心身处最澎湃沧澜的心声,30年前,他们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变成了痛苦的“知识青年”,不能再参加高考的“痛”经历了十年时间的磨打,最终降临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时,那已是种迟钝的麻木了。他们丧失城市户籍、中断学业、离开家庭、没有任何财产等最基本的社会身份,……也丧失了最基本的心灵温暖与关爱。

电影叙述的是东北某农场几个知青在1977年高考前后所发生的故事。在那个年代,他们已经被日复一日的单调劳动折磨得失去所有的希望,直到高考制度恢复,他们犹如黑暗中看到曙光。于是他们开始为命运搏击抗争,期间发生的友情亲情爱情,皆散发出人性的光芒。结局自然是欢喜的,甚至带着理想主义色彩,因为所有的矛盾都在互相理解中悄然冰融。这是电影刻意为之,把一段辛酸的历史变为回忆中的暖色。毕竟已经过去了30年时光,得益于1977高考的社会精英,回望那段时光,原来承受过的苦难蜕变成骄人的阅历,难免生出某种豪情——在他们的推动下,民族前进的车轮再次滚动起来。

这也使得我们观看这电影的时候,不由感叹:1977年的高考,作为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30几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的我们复习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习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习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大学,再找到一分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在我们频频对高考质疑的今天,看看电影当中的人们对高考的期盼与感激,未尝不使得我们再一次反思,是我们要求的太多,还是高考制度本身有问题。

《高考1977》这部电影,大概是想通过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消息在东北某农场发放前后,众知青、农场场长以及与这些知青相关的亲人们的思想、生活随之而发生的各种改变,以及在那个年代特殊的大环境下他们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展示出1977年“高考恢复”这一历史事件在我国近代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意义,说明这个改革对于我国近代人才、文化、知识、科技乃至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重生、崛起与迅速发展的伟大作用,让我们再次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离开人才、知识、科学与文化的根本思想。一个人,不能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一个民族,更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科学。

高考,对于每一个在读大学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释怀的历史名词,以其独特的经历印刻在人的心底。或许信息,或许悲伤,只因为因为这两个字,每个人的人生都在此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然《高考1977》带给我们的是一次深深地感动,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震撼!

那个年代的人对知识的渴望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是在精神上一次纯粹的追寻,那是一种对命运的孜孜不倦的追求,那是一种对未来不屈的坚持。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她们追逐火车时表现的那种执着。可以看出,导演也在此处大力的渲染气氛,镜头给的很足,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生活就像这部电影中说的一样,机遇都是为有准备的人的。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的状态,人们不应该对生活失去希望,在任何时候人都应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去追求卓越,不断去学习,不断地去求索!

在那历史的变革处,国家开始改变,开始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国家变迁的大背景下,围绕着“知青”的种种事情随之涌现。陈琼的父亲陈甫德开始冲破枷锁,为了女儿的命运;老迟坚持组织纪律、守旧而阻挡知青的命运;知青们的苦苦寻梦历程,为历史的变动而牵绊。

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是影片的主线,贯穿始终。

“让祖国进行挑选,要把文化水平最优秀的选拔出来上大学,只有这样才能鼓励青少年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做科研,打好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基础,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

影片中很多细节值得品味,上大学与工作挂钩,个人报名,通知投票,组织审查,旧有的模式局限了人才的发展,可是为了这个机会,即使是抗包出线,弱小的根宝还是义无返顾的去抗。

图书馆里的图书全被封条封存,向阳中学的革命委封的中学复习资料还是被陈甫德偷出来,拿给女儿为高考准备。

提到他们到农场8周年时,没有一个人高兴的起来,他们看似习惯了战天斗地的生活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涌动的梦想。面对难得一遇的机会,即使困难重重,每个人都毫不犹豫的去努力拼搏、追求,即使是谣言也要去尝试。

传言、迟疑、猜测、激动……机遇的大门不再是一张薄而沉重的推荐表,而是向每个急于改变命运的知青打开了。 的却,地里的庄稼一耽误就是一年,可是那年代的高考一耽误就是11年,一代青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被耽误了11年,带来的历史伤痛那是无可抹去.

特殊岁月里的激情燃烧,时代转折中的人性复苏.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那种源于对改变命运的迫切追求,正是这样的执着,深深地震撼着我们.

国家与个人是紧密结合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进步.可是,如今的我们是否忘记了自己人生的责任,是否淡忘了对社会的,是否遗忘了国家对我们的使命召唤.

在我们频频对高考质疑的今天,看看电影当中的人们对高考的期盼与感激,未尝不使得我们再一次反思,是我们要求的太多,还是高考制度本身有问题。

第4篇:高考1977

《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这部电影以70年代末东北某农场为背景,通过演绎知青在恢复高考前后的经历反映出1977年邓小平主持恢复高考为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恢复高考后知青们紧张地备考,在雪地里追赶火车的那一幕更是体现了高考对他们来说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当场拍板,改变“文革”时期靠推荐上大学的高校招生办法。对于青年们来说这无疑是个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的好消息,正如影片中演绎的一样,整个农场在听到恢复高考的小道消息后都轰动了,每个人都有机会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人生。这也就是为何电影中强子为了参加高考宁愿绝食抗议和场长闹翻,甚至偷窃教科书险些入狱。因为大学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了。

高考真的能改变人的命运。影片中有一部分戏份是围绕陈琼和她父亲展开的。因为父亲被当做历史反革命,作为女儿只能背上出身不好的标签,导致了女儿对父亲的不理解。以这样的家庭出身,在原先是不可能被推荐当工农兵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但是高考恢复了,像陈琼这样被“出身”拖累的青年就可以真正公平公正地为自己赢得读书的机会了。

1977年12月被诸多评论家称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它所恢复的不仅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考生的信心,更是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部影片虽然以恢复高考制度这一重大举措这一题材为主线,但同时也向观众们展现人性真情的美好。

起初阻止知青们参加高考的老迟,经过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后醒悟,最后还是妥协,在关键时刻像英雄一般开着拖拉机送大家赶往考场,影片的最后在喇叭中念着大家录取的学校,就像一个父亲说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坚持参加高考的潘志友,在高考的最后一刻和大家一起赶到了考场,却因为不能违背自己对老迟的承诺,在将女友送进考场后,独自拿着答卷出来履行他的诺言。

陈琼因为身份关系想要和父亲划清界限,但父亲终究是父亲,女儿有需要时还是会送来复习必须的复习资料,那一封饱含浓浓父爱的信着实让人感动。

《高考1977》反映了一个时代,也是对一次重大改革的纪念,纪念人们在那样一个时代里的奋斗。

第5篇:高考1977

党校学习期间组织观看了《高考1977》。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很多同志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它不仅让老知青们回忆难忘岁月,也让如今的80后、90后从父辈的执著中学习反思。父辈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顾一切地学习,现在我们很多人缺少的就是对理想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

本片以邓小平的复出为起点,预示着中国将要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一群在黑龙江农场上工作的知青在得知了恢复高考这一制度之后,他们沉睡了11的心脏又开始跳动,他们热血沸腾,感觉到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契机,他们奔跑着前进,只为了赶上这新时代的第一班火车。“69届,一片红”,在当年错误决策号召下,学生们离开课堂,远离家乡,下到农村,去革命,去“建设”,书库被锁起来了,思想被锁起来了,激情也被锁起来了,但是有一位智者打开了这把锁,“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本片向我们阐述了亲情,友情,爱情以及青春的真正含义。

1977年底,文革刚刚结束,邓小平同志出来主持中央的工作,首先解决的就是高考问题,提出了恢复高考的建议并且力主让所有符合条件的知识分子都能参加高考。高考在当时意味着很多——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为国正光、摆脱上山下乡的命运等等。可以说有机会参加当时的高考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梦想和期待,身在现在社会的我们可能体会不到“老三届”们为争取这一次机会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正是由于从那时——1977年开始,中国人才结束了多年的断层,时新生的人才队伍能给得以延续。看到他们为感到考场在路上经历的艰辛和由于错过火车的那种撕心裂肺的沮丧以至绝望,还有厂长开着拖拉机出现在他们眼前那种破涕为笑的欣喜,我真的感觉他们很伟大,可以为了梦想付出一切,可以再为命运抗争不公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画面中有的人因为没有力气再奔跑追赶火车了,瘫在地上,那是一种怎样的不甘心啊,我等了十年了才等到这个机会,为什么不能让我抓住这次机会,为什么?还有的人因为出身问题,他们的父母被判为反革命等所谓的政治问题,这样就限制了数以千万计的只是分子不能享有参加高考的机会。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应该归咎于谁呢?我们应该埋怨谁呢?

幸运的是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及时发现并且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让上山下乡青年看到了希望,他让在体制束缚下的知识分子能够重新拾起荒废多年的知识。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人才储备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由于十年的知识断层,我们仍然要遗憾的说人才阶梯存在着短缺的严重问题。希望有志青年能够肩负起民族的重任,把这个断层补上,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国家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恢复高考,以考试方式招录人才,让中国演进了上千年并经历史证明卓有成效的人才选拔制度得以延续,并以更为科学的方式,开辟了一个平等竞争、公平公正的人才流动通道,为社会各阶层向上流动建立了最为公平公正的秩序。这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世界发展大潮。恢复高考,上承国脉,下合民心。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稳定快速发展,高考制度可说是居功至伟。

恢复高考,也是恢复科学、民主、平等。一个不尊重科学的民族,绝对只能是越来越愚昧的民族;一个不懂得民主的国家,肯定是没有发展后劲的国家;而一个没有平等的社会,没有对人的基本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则一定会是动荡不安,

人心浇漓的是非之地。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青年人变得越来越浮躁,不要说什么艰苦奋斗,也不要说什么崇高理想,人们麻木地学习、工作,为了钱,为了权,或者,还有些别的什么目的。渐渐地,就在不断前进的路上迷失了自己。这同时也是个交流极为便利的年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信息,由于缺乏辨别力,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稚嫩的头脑往往很容易被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混淆了认知和判断,年轻人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些问题是很值得主角本身思考的。在党校学习期间,我们组织看了一部电影——《高考1977》,它给我们展示了同样年龄的一群年青人和他们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境遇,看后感触颇深。

通过这部电影,联系今天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更加理解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人无完人,一个政党也是一样。我们的党,是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党,是勇于承认错误、虚心接受建议、并积极改正的党。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们经历的一切,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充满信心。从西部大开发、到东北振兴,再到中原崛起;从取消农业税,到医疗体制改革;从全力抗震救灾,到成功应对金融危机;从奥运盛会,到神七上天;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到建设和谐社会。我们的党,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自然受到人民的热爱和拥护。

对于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明在人生旅途上树起了前进的风帆,开始了新的政治追求。 把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上。向优秀的党员学习。按照十七大要求,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质量比别人更高一筹,工作作风比别人更加扎实一些。能立足本职岗位,从自我做起,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自觉接受教育,经受锻炼,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十七大宏伟蓝图的实现做出贡献。总之,党的十七大为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在学好十七大文件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做好理论武装工作的新思路,坚持用科学的方法积极传播其精神,使其尽快转化为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指导各项具体工作的行为准则,真正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运用上有新收获,实践中有新成效。

就现实而言,我要不断加强自己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学习,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此同时我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还要在学生会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各项基本素质,为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第6篇:高考1977影评

生于90后的我们,在这样幸福的环境中生活,没有经历过文革的年代,不知道那时人们生活的辛苦和不易,然而现在的我们,总是在不停的质疑高考。通过影片中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了想改变自己的未来,对高考充满了热情。

虽然主题是高考,但往往一部电影的本身所表达的是超越主题的,它是通过导演的拍摄,让我们听听那个时代的声音,让我们去认识那个时代,也同时是对现在的反思,让我们懂得高考的意义其实是大于其本身,史实本身的意义是高于史实的。

在这个影片里,导演运用了朴实的表现手法,将三十多年前广大知青追求美好生活的画面,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想这部影片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用特殊的对白来突显人物性格特征和时代特征。下面就对影片中主要人物的语言进行分析:

老迟的名字,编剧或许給予了他一定特别的含义:被禁锢了11年的高考招生制度,在1977年的冬天终于迟迟地来到这个追求知识梦想沉睡中的中国。影片里,墨守陈规,固执己见的老迟并不那么讨人喜欢,他利用组织给他的权力,对知青们的报考横加阻挠,他不近人情地拆散陈琼和潘志友,他近乎自私地想把自己器重的年轻人留在深山老林„„看上去他是那么的冰冷无情。然而我更愿意相信,这并不是他的错,从头至尾,老迟一直是令人敬畏的。

那些在黑龙江的知青们是幸运的。他们有一个“思想慢半拍”的动不动就拿大红印章吓唬人的场长。先是坚决不同意,尔后想用所谓场内“小测验”阻止知青们高考报名。最后终于想通,不但替没法在上海徐汇区报上名的知青张国强在黑龙江报好名。还在大家赶不上赶考的火车后亲自开着拖拉机载着孩子们去高考。

最后,还为陈琼操心“政治表现”如何解决以及偷偷问出所有参加考试的孩子们的高考成绩。

世间还是有这样的不懂得但不等于不同情达理的场长。老迟毕竟也是一个父亲。最后在另外一个知青的父亲陈甫德的恳谈和写信中,明白了:知识这种拥有强大力量的东西与追求知识这种点燃民族希望的行为,比起建设农场流失那样一群骨干的孩子们,是对于国家更大的贡献,以及对于这群渴望上大学的孩子们的

负责。

火车一天才只有一班到咱们农场。如果今天这般火车他们赶不上--赶不上1977年的高考,他们又要被多耽误一年!在大家眼睁睁看着满载希望的火车刚刚开走,倒地痛哭。忽然响彻天空的“孩子们!快上来!赶快去考场啊!”老迟和他饱含着对于孩子们深情关怀的拖拉机。在画面中相当具有伟大感地出现了。这是载着他们等了11年的梦想的“救命拖拉机”,他们赶的不只是赶考的火车,而是赶向改写他们将来的人生的火车。老迟的拖拉机不只是简单的运人拖拉机,而是祝福着这一群孩子们走向更灿烂人生的拖拉机。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