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文化旅游

2023-04-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天一阁文化旅游

旅游甲级规划设计院-北京天一和恒景观规划设计院-北京天一博观城市规划设计院范文

北京天一和恒景观规划设计院、北京天一博观城市规划设计院 以综合规划设计为服务领域,致力于提高中国旅游资源开发及相关产业开发的水平和质量,致力于提高中国城镇建设、商业地产发展及相关产业开发的水平和质量,为各级政府、开发商及运营企业等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

公司以规划设计总包为服务模式,提供贯穿项目全过程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建筑和景观设计等,并以咨询顾问、可行性研究、商业模式设计、营销策划与操作、融资与招商运作等为补充。主要规划设计领域包括:(1)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度假区和旅游城镇(房地产)、旅游服务设施及相关项目;(2)城镇与公共空间、建筑与景观以及综合土地开发和园区开发等。 公司通过相关联的北京天一和恒投资开发公司和北京天一和恒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以“规划设计+投资开发+运营管理+工程施工”为思路,形成贯穿产业上下游的产品链条。

公司“产、研”并重,参与多项国家部委和省、市级课题研究,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在中国旅游报上连续发表旅游景观、旅游房地产、生态旅游等多个系列研究文章,并在其它核心期刊、杂志等发表多篇文章和论文。公司办有电子期刊杂志。公司出版著作有:

《旅游交通管理》 2007.05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旅游景观鉴赏》 2007.11出版,旅游教育出版社;

《旅游景观设计》 2008.05出版,旅游教育出版;

《景观手绘表现》 付印, 天津大学出版社;

《北京生态旅游》 在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旅游房地产》 在编, 旅游教育出版社;

《旅游休闲案例库》 在编, 旅游教育出版社;

《休闲规划案例》 在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公司承接和参与数十个规划设计和操作实施项目,担任多家政府和企业的发展顾问和投资顾问,以“创新、效率、责任、质量”为理念,协助各类客户取得良好业绩,并获得客户高度认同。

公司拥有旅游规划甲级资质、景观施工一级资质、建筑甲级资质、可研甲级资质、以及景观设计甲级资质。

公司在北京、山东、吉林等地拥有大型林场和花木养育基地。

公司在四川成立西南分院、海南省海口市成了海口分院,秉承客户第一的原则,全力为客户提供更有效率、更优质的服务

第2篇: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体系的衔接思考-北京天一博观城市规划院-叶昊

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体系关联简析

北京天一博观城市规划设计院 叶昊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规划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深入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投资开发单位也寄以厚望,希望通过旅游规划达到项目顺利申报和指导实际开发的目的。但在实践中,部分旅游规划成果“嘴上说说、墙上挂挂”,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导致项目有法不能依、有规不能循、有项不能立、有地不能征,造成诸多浪费和拖延。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旅游规划成果,特别是涉及到城乡总体规划范畴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的成果,由于不符合发改、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关于项目申报的要求、不符合国家有关城乡和建设规划设计的标准和规范,无法与国家土地政策和规划建设程序对接,无法与所在地社会经济文化及城乡规划对接,无法与所在地近期建设计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对接。

因此,有必要阐明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关系,及旅游规划与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关系,并在政策、技术体系、实际应用等方面如何衔接展开讨论。

正在审议中的旅游法(草案)中与其它规划相关的条款集中在三条。第二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与自然保护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林地湿地草原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规划、文物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等规划相协调;第二十五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应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规划和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应当兼顾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可以看出,城乡规划、城镇建设、房屋建筑是涉及最多的三个方面,土地则是具体载体,另外涉及文保、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

一般的,《城乡规划法》被作为旅游规划参照执行的主要依据。城乡规划法

中没有明确规定关于旅游的内容,但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把旅游作为专项、分支或相关内容进行阐释。

在实践中,按照城乡规划有关要求申办一书三证(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是项目实现落地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总规、控规、修规成果分别对应一书三证各个阶段,其内容和深度都有专门的法规和明确的规定。旅游规划应当符合其相应阶段内容的要求,并应满足其相应阶段的深度要求。基础术语、图例、制图标准等基础标准,旅游规划通则中略有涉及,旅游法及其它旅游业规范等没有相关内容,因此也应参照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建筑等相关国家标准。

旅游规划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方面向城乡规划、建筑等靠拢,以满足申报落地的需要。但在定位、创意、项目规划设计等方面,应按照旅游的特点进行编制,并根据不同情况起到引导、辅助、支持其他类别规划设计的作用,甚至主导性作用。如在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以及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房地产综合开发项目,旅游规划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满足旅游功能、发展旅游经济为导向,将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融入其中。

中国旅游项目经常与历史文化遗存、当地居民设施、优美自然山水共存并用,因此在涉及到旅游城镇建设、景区景点规划设计时,往往会按照比常规城市规划、建筑和景观设计更高的标准,或者按照特殊标准进行设计。与一般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和工业规划设计不同,当地自然人文特色、游客量、游客瞬间最大量、游客文化背景、年龄构成、旅游方式等旅游规划要素,都会极大影响规划设计的最终成果。

第3篇:叶昊旅游房地产研究文集之--旅游房地产业发展机遇分析--北京天一博观城市规划设计院

旅游房地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旅游房地产系列研究之三

北京天一和恒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叶昊、刘笑川

旅游房地产受多个方面因素影响,如社会环境、经济收入、消费意识和投资发展、政策法规等方面。在目前阶段,发展旅游房地产业的诸多前置和重要影响因素逐步成为利好,成为发展机遇。

第一,从资本市场分析。

房地产传统投资领域、生产领域已基本饱和,市场进入成长发展阶段,京、沪、深人均居住面积已超过20平方米,住宅市场成熟期已基本到来。住宅消费开始向舒适型转移,销售市场开始出现了萎缩的前兆,大量的传统房地产资金开始投向新的领域。中国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顾云昌说,“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对中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相继出台,全国许多地区将旅游业、休闲度假业作为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加以扶持,原有的旅游区不断更新改造,一批新的旅游休闲度假项目正在规划设计、融通资金、开发建设。”以沿海开放城市、大中城市环城市游憩带发展为特征的旅游假日经济,正是投资转向的市场外在表现。

投资多元化和投资规模急剧扩大是另一个显著的特征。中国旅游房地产投资从早期单一的政府投资行为,发展到90年代中后期各类经济成份共同参与,以及进入21世纪后所出现的国内外房产合伙投资机构、专业投资基金,以及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酒店等物业投资现象,已基本形成了社会各类资金参与旅游房产(住宿业)投资的产业形态。

以产权酒店模式出现的旅游房产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已由几家发展至 600 多家,并遍布全国主要商务城市,如上海、北京、杭州、天津等地出现的以投资理财为主的商业经营型产权酒店,即各类产权式旅游星级酒店、公寓式酒店、度假酒店、服务式公寓、经济型酒店等;以及在海南三亚、浙江千岛湖、安徽黄山、北戴河等著名旅游风景区出现的以异地房产投资为主的投资消费类休闲度假第二住所,如度假公寓、别墅等。

可以这样认为:旅游业的繁荣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积累财富的机会,旅游房地

产是其中发展空间大、发展前景好的一个方面。根据国外旅游和酒店业的发展经验,以及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旅游房地产产品创新将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无论是多元化社会旅游市场所形成的对旅游房地产创新需求的推动,还是社会资本对旅游房地产的投资需求,中国旅游房地产已呈现出了市场消费群体和投资主体双多元化现象。

第二,从社会角度分析。

根据世界银行报告,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被认为是现代化的门槛,同时也是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标志。2006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达2003美元,而改革开放最早的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部分省市的省会城市人均GDP早已超过3000美元,已逐步显现出高度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特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正在改变,休闲、度假、旅游等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活动、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家法定假日增加、黄金周调整等使得三闲(闲心、闲钱、闲时)结构完整。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2007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16.10亿人次,比2006年增长6.67%,其中,城镇居民为6.12亿人次,比2006年增长10.77%,农民为9.98亿人次,比2006年增长13.89%。2007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增长8.85%,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550.39亿元,比2003年增长9.72%,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220.23亿元,比2003年增长10.19% 。中国入境旅游人次数创纪录地达到了1.3187亿人次,比2006年增长5.55%,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为5176.1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327.39亿美元。消费规模的增加极大促进了旅游房地产的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发展来看,截至2007年底,中国有公路20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今后5年,中国将建设9纵18横的高速公路网,2010年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3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到2010年,中国要建成以公路网为载体的快速运输网络,在400-500公里内实现当日往返,800-1000公里实现当日到达。另外,中国2007年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860万辆,比2004年增长96%;中国拥有驾驶执照的个人已经超过1亿人,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已经进入5个人一辆车的时代。便利的交通使得

住处距离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加上社会和居民财富的增加,假日经济、第二居所等一系列旅游房地产需要的前置条件不再成为障碍。

第三,从政策法规角度分析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旅游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新的政策,不仅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保证,而且也为房地产业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最新的,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国家关于节假日黄金周的调整等,都从根本上对旅游业和旅游房地产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以城市为重点扩展消费领域的政策,为旅游房地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扩大内需的重点将从投资转向消费,要以城市为重点,进一步拓展消费领域,增强消费热点的带动效应和扩散效应,以适应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趋势,并提出了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消费,这为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无疑是十分有利的。旅游、房地产、汽车、钢铁四大积极推进产业中旅游房地产占据其中一半,并与汽车密不可分,成为国家大政方针的直接受益者。

随着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也开始健全,可以预计,在未来日子里,针对旅游房地产的专门的法律法规也会逐步建立和实施,如旅游房地产规划设计、旅游房地产市场开发与宣传、国际购买消费者、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本流动等方面。

第4篇:浙江天一阁导游词

雄踞大门两侧是一对清代石狮。这些木结构的大门,是清道光年间造的。“南国书城”这四个字由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所书,而“古阁藏英”则是由大书法家沙孟海亲题。现在所看到的大门两旁对联是钟鼎文,读作“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对联说明了天一阁藏书楼历史悠久和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登上天一阁藏书楼以后的感叹心情。黄宗羲号南雷,他曾赏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进入天一阁,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照壁上气势宏大的“溪山逸马图”,当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曾在这里拍照留念。这幅八骏图是“堆塑”,它的作者是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天一阁的堆塑,绝大部分是他的作品。参观完这块照壁后,从右边的直门“春随人意”中进

主人为了保护藏书楼而制定了极为森严的规定,同时作为一份私人财富,藏书楼也是外人不可染指的。然而世代规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第一个破例登上天一阁藏书楼的外姓族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清代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黄宗羲由于他的道德、文章、学识、气节在当时普遍受到人们的敬佩。在范氏族中曾做过嘉兴府学训导的范友仲帮助下,很快取得了范氏各房的同意,登上了天一阁。原来范钦后代为防止藏书失散,还议定藏书由子孙共同管理,阁门和书橱钥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任何人不得擅开。黄宗羲不仅阅读了天一阁的全部藏书,还为天一阁藏书整理编目作出了贡献。 天一阁是一座古代藏书楼,各类藏书丰富齐全。而藏书楼历经430多年,饱经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其本身就是一部史书。天一阁原有藏书七万卷,在历史上饱经了沧桑。首次浩劫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当时乾隆皇帝决定编写《四库全书》,为此下旨各省加意采访遗书进呈备用,乾隆还颇知属下的弊端,再三警告经手者不准扣留私索地方藏书者进呈的书籍,凡是进呈的书抄录后务必认真发还,然而范钦第八世孙范懋柱进呈的638种珍贵的古籍真正得到归还的寥寥无几,侵吞这些书籍的正是过手的翰林学士地方官员。这次进呈对于修《四库全书》来说是巨大的贡献,因为这600多种都是稀有的藏本,其中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的有96种,列入存目的有377种,居于全国各家藏书之冠。乾隆皇帝对于范氏进呈的藏书之功倒是念念不忘,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4年)六月特颁旨嘉奖天一阁武英殿铜活字印本《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计一万卷。后又赐给《平定回部得胜图》、《平定金川图》各一套。《古今图书集成》今在天一阁内还保存8300多卷。《平定图》的16幅画的作者为意大利籍的画家郎世宁,每幅画上都有乾隆题诗,并盖有御印,此图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天一阁中。

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5篇:风雨天一阁读后感

篇一:读后感

《文化苦旅》这本书我真的读得很苦。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定是那篇《风雨天一阁》:“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这个词实在离我的个人旅程太远。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甚至对历史具有抗拒心理的异乡人的神经,让那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而《文化苦旅》整本书我仔细读了两遍,仍然不敢动笔写读书笔记,直到再读完了《山居笔记》才终于决定下笔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些文字下面究竟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我的笔为之踯躅,让我的心灵为之震荡而深感敬畏?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不耐烦:这究竟是何许人也,敢这样张狂的把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精确。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让的比较深入到单元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刚刚为《五城记》中“构建”、“召唤后代”这样的词汇而反感,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情绪抹去,可在舒畅的同时,“人格方位与地理方位”又跳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把书放下,叹口气,再读。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与社会习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

我是一头驴,虽然我还没有达到我所敬仰的新浪上的班卓写的那种驴的境地,但是几乎每个假期我都是没有办法安然在家里渡过的。而让我变成驴的,是一个人和一本书,这个人是三毛,而这本书就是《文化苦旅》。

第一次看《文化苦旅》的时候,是高三的一个周日午后,听着收音机放着乱七八糟的所谓的排行榜,翻着《读者》里面转载的一篇《道士塔》,看着看着就哭了,眼泪哗哗地流。在我印象中,除了看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以外,我还没有这样哭过。虽然我仍不知道我哭的如此惨烈原因是因为高考的压力还是文字的力量,只是到今天为止,《文化苦旅》其它文章都快被我背熟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勇气再翻开《道士塔》再读一遍。我承认,我是一个逃兵,在这样有震撼力的文字面前,我选择逃避,我没有勇气去面对那满目疮痍的历史。

后来就是上大学回家的火车上,看到老乡拿了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就看到第一篇文章就是《道士塔》。再后来第一次一个人的旅行,就是拿着这本书去了周庄,那个曾经留下三毛足迹的《江南小镇》成了我变成驴的起点。

每次去《文化苦旅》里提到的地方之前至少都会再看一遍里面关于这个地方的介绍。比如南京,比如苏州,比如上海。也一直没去敦煌,没去鸣沙山和月牙泉,只因为自己还达不到“懂”的程度,不能达到共鸣的地方,我不去,怕自己轻易就遭蹋了那个地方,因为我知道,这样有历史有文化有过去的地方在国内,虽不少,但也不容自己轻易地去作为一个过客,匆匆瞥过。但是我总有一天会去的,去的那一天,我或许都不会再想起这本书,不过我明白,那种带着历史带着文化去行走的过程已经植入我的生命。

有人说余秋雨太矫情,面对遗迹,他总是有大哭或者跪下的冲动。但是曾经的一天,站在缅甸蒲甘的一座不知名的佛塔里看着墙上已经斑驳的壁画前,曾经的一天,在亚丁的夏洛多吉垭口,看着4700m雪山上的日出,我哭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矫情,我只知道,每当我想起那时的泪水,总觉得有一股清泉般地温暖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灵。

生命里总会有些不知名的东西在牵引着我向东向西,遇见这本书遇见三毛在我看来都是一种缘份,不是十年前,也是十年后的今天,是他们带领我一直一直这样走下去。

《把栏杆拍遍》一书收录了梁衡的散文五十几篇,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的内容。

栏杆拍遍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古代的人物的描写。既有辛弃疾、林则徐、诸葛亮、范仲淹这样的爱国臣子,时时刻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也有流落市井、奉旨填词的柳永,四处流浪的官宦人家千金小姐李清照……作者旁征博引地为我们讲述了他们的坎坷艰辛的生命之路,正是他们的奋斗与血泪成就了他们留给后世的灿烂辉煌。正所谓“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才能成就一代奇才。环境对人的挤压、扭曲,并不能真正磨去一个人的才气,甚至可以激发他们大放异彩。只要其心不死,勇于奋斗,才得其用,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

领袖如父

瞿秋白,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马克思,胡志明……是这些人,引领广大人民摆脱黑暗的万恶旧社会,走向光明灿烂的新生活,是这些人,拨开重重的迷雾,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指引着人类社会前进。他们是人类的领袖,又何尝不是慈爱的父亲呢?他们也有平凡的人性,也会犯错误。作者怀着崇敬之心,为我们一一讲述,把他们的思考,他们智慧的电光石火一一呈现。

青山不老 这一部分,作者以感性的笔调,带领我们游历名山大川。不论是自然的风光,还是人文的景致,在他的笔下都散发出别样的人文魅力。由黄河的百转千回,悟出“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人生哲理;由武夷山的明净山水,体验自然对人的洗礼,退却无限忧愁;在长岛的大海中乘风破浪,饱吸山海之气天地之灵……总之,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博大的教科书,人接近它,总会有所捡获。

人生感悟 人生漫漫,感悟无限。作者以平淡温润的笔调,将他行走四方的感悟娓娓道来。为我们点了一盏明灯,在岁月的长路上照亮前方。他的文章,并不会摆出一副严肃的一本正经的说教模样,但他那些水到渠成的说理,总可以讲得人心服口服。或许这便是高明的作者的魅力所在了。 这四个部分,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内在关联,只不过是因内容不同而分作四块。但我认为,这四个部分,都可以揭示一个平凡但深刻的道理,即凡是美好的事物的诞生都必须经过痛苦的折磨。这样的题材或许有很多人写,但可以以思想的魅力把这个道理演绎得那么打动人心的,大概只有他一人了。

我读的第一篇梁衡的散文是《跨越百年的美丽》。那个时候,我对梁衡的印象不过是文笔流畅,语言精巧,颇有沉稳厚实的风范,它是居里夫人的一圈光环,附加的,它亦是一块加工得精美绝伦的石印,但缺乏神韵。 不过梁衡的散文看得多了,比如现在,看了他这本《把栏杆拍遍》之后,体会就也不一样了。就像序文说的,他具有“工”之美,并有“一年一篇”的虔诚,不仅表面上如此,内质上也是一样。字词、文章都经过精挑细选,可见这整整一本书都是经梁衡的汗水智慧浇灌了的。我们可以想象,梁衡的散文合起来就是一座大花园,这里的花让人看了第一眼就知道出自一位深谙园艺之道的资深园丁之手。而且,这位园丁必定是手执铁锄,踏踏实实地把一粒粒种子拨撒进泥土。这些花经他的汗水浇灌生长得格外动人,美丽的倩影更让人久久伫立。

“师生推荐的N个理由“提到了思想。的确,梁衡的每一篇散文都有富含哲理的思想。这种融哲理于文的文式如今广泛地流传与校园间,这里面,梁衡起的引导传播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一块是梁衡散文最有代表性的特点之一。 还有一点值得推崇:梁衡是一位记者,视野广,心境也高。所以读梁衡的散文,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深深体会到了那隐在骨子里的大气。 读梁衡的散文之后,我心里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我忍不住想起了自己作文时的情形,只求飘逸和神感,忽视了本应该有的东西。我以后,应该试着像梁衡一样作文,一样看待感受生活。

梁衡是读不尽的,不过现在就此打住吧。

初读《边城》,给我这样的感觉。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美丽的小城里的动人故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仿佛离开了城市,来到了一个幽静凄美的小城,听作者娓娓道来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开始读边城,在赞叹茶峒淳朴的民风。那里依山傍水。老船夫,翠翠,黄狗,三个人物过着安逸的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船夫坚持摆渡不要客人的钱,客人坚持要给,船夫也去城里买上茶叶,烟送给那些过客。翠翠天真烂漫,帮爷爷摆渡,带着那条黄狗。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傩送抓鸭子,种种的描写,都看出茶峒这里质朴的民风。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给人一种诗意。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让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的边城,一个纯净的边城。这些就是抛开《边城》的故事我所能看到的。

这本小说不仅仅是对茶峒小城的景色的描绘,同时也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偶遇了傩送,翠翠的心中就有了这么一个人,傩送也记住了翠翠。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件事情一定是美好的。但大佬和傩送同时喜欢翠翠,他们说好了轮流给翠翠唱歌,谁的歌声能打动翠翠谁就娶翠翠。后来大佬的死,老船夫的死,傩送的走使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悲剧。翠翠和傩送的爱情并没有太多的海誓山盟,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他们的爱情也像这本书一样,平实,他们的爱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洋溢着含蓄之美。老船夫为了翠翠的终身大事操尽了心,在一个风雨夜遗憾的死去了。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活着就是为了翠翠的终身大事,这个是支持老船夫活下来的精神支柱。老船夫的独生女因为一桩老船夫看起来很失败的婚姻死去了。所以老船夫就尤其的关心翠翠的婚姻大事,他希望翠翠能找个好人家,不要像自己的女儿那样。老船夫的后半生就是为翠翠活着。大佬和傩送的竞争虽然是残酷的,但是他们也有着边城人们都有的质朴。他们用唱歌这种方式比试,追求翠翠。而翠翠对待感情的羞涩使得大佬溺水死去了,使傩送走了。傩送该不该回来呢?傩送他爱翠翠,可是他抹不去哥哥死去的伤痛。如果他回来了,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哥哥,哥哥死了,他却娶了翠翠,这绝对不是傩送这个讲义气的人会做出的事情,也许经过时间的洗礼,傩送会回来的,也许不会。作者也没有给我们这个答案,故事发展到了悬疑的顶端戛然而止。作者说:“也许他明天就会回来,也许他永远也不会再回来。”只留下可怜的翠翠孤单的,凄凉的思念着,思念着傩送,爷爷。这部书的风情,故事,人物,景色都是美的,最美的我觉得还是它的结尾,因为无论傩送回不回来这个故事都是那样的凄美。试想:过了几十年,已经人近中年的傩送终于出现同样也变老了的翠翠的面前,多年的等待终于换来的结果,会给人怎样的感动?如果过了几十年,傩送始终也没有回来,翠翠一直孤独的等待着他,翠翠会永生不嫁,以祭奠她那死去的爱情和那坟墓中的心灵,这样的结局依旧很美,因为回忆才是永恒。等的滋味,只有心中有期待的人才会体会。等到何时,又如何等待,忍受着自己执著的苦味,肆任时光流逝,倔强地不惜失去本应属于自己的美好,只是默默等待那个或烂漫或无言的结局。等到海棠花落,共看日落月生、风起云涌,是不惜等这一遭;等到事与愿违,无奈沧桑已变、物是人非,是可惜荒废这半生。愿她等到的不是无言的悲哀,不是追悔不及的泪水,而是应属她的那份幸福

《边城》作者沈从文所流露的这些思想,无意之中跟道家的思想又有巧合之处。 在这里,也让我想起两句话,作为结束:

“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会安宁。”——奥古斯丁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耶稣

篇二: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之《风雨天一阁》

跟着余秋雨踏遍中华大地,领略着华夏文化。本来是怀着一种骄傲、自豪的心态走入余教授的文化旅程,可涉略其中,我的骄傲和自豪逐渐演变成一种崇敬和苦涩的慨叹。阅读《文化苦旅》的内容,我才知道为何非得带上这一“苦”字。巡礼中华文化,确实它是“苦”的,苦而有味,苦而有泪,苦而有思,现在我想就《风雨天一阁》浅谈自己的拙见。

风雨天一阁,天一阁历经风雨,也正暗射着中华文化的风风雨雨。天一阁不仅仅是一座藏书阁,它更是一种象征。人类成熟文明的传承,主要靠文字,文字的选择和汇集,就集成了书籍。如果没有书籍,那么祖先再杰出的智慧,再动听的声音,也早已随风消散,杳无踪影,大而言之,没有书籍,历史就失去了前后贯通的缆索,人群就失去了远近汇聚的理由;小而言之,没有书籍,任何个体都很难超越庸常的五尺之躯,成为有视野,有见识,有智慧的人,所以说天一阁它象征着文化,象征着“文化人”。

然而,对于文化的载体——书籍,自古至今,它遇到太多太多的生死冤家,如朝廷禁书,战乱毁书,水火吞书。作为书,它要保存下来,非常不易,它是那样柔弱脆薄,而扑向它的灾难,一个个都是那么强大,那么凶猛,那么不可抵挡。于是出现了范钦,一位真正的文化人,执着于收集数目,执着于收藏书籍,执着于对文化的传承。

承载文化的书籍在人类和自然面前,有时似乎不堪一击,可是文

化却仍然持续至今,正是因为有着像范钦以及范钦子孙那样的“文化人”对文化的执着坚守。

现如今,物质利益充斥这我们的生活。书籍、历史本身对于我们而言,似乎已经很少有吸引力,很少有像“钱秀云”和黄宗羲等人对待书籍的虔诚信徒,天一阁的被偷和灾难,正如中华文化所面临的挫折,而这问题不是出在文化本身,更多的则是出现在“文化人”身上。

书籍似乎只有当它能够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物质享受时,我们才热衷于它。话说,我们从小就开始读书,而问及我们读书的目的,大多数则是将读书作为一个跳板,凭借它,踏向丰厚薪资的工作,踏向更高的社会地位,简而言之,纯粹爱书,爱文化的人少之又少。甚至作为老师,作为学者,“读书”也成了一种生活的手段,评职称,评教授,评学历的筹码。

天一阁未倒,也正说明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仍将继续,我们仍然需要像范钦那样的一批人,对书籍达到痴迷的一群人,带着一种非功利的盲目性去爱书,去对“天一阁”虔诚的坚守。

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做一个爱“天一阁”的“文化人”,做一个爱书的人。

篇三: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篇一: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是纽约人文学会共同主席——汪班对于余秋雨先生作品的极高评价,在我读来,心中亦有这样的感觉。

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我是第一次接触,看到汪班先生对余秋雨先生的书有如此高的评价, 我心中有一个疑问:真的又这么好吗?

第一篇讲的是“中华文脉为何长寿?”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禁想“文脉”是什么,“长寿”又是怎么回事?一开始他冒着生命危险走访各地的文化,心中一直与中国文化对比着,后来,他成了中华文化的阐释者、批评者,我想这是对一种文化怎样的高深理解,才可以理智的对文化进行正确的批判。中华文化带着一种跨越了几千年的韧劲,经历了多少次“死亡”、“濒死”依然重生!仅仅是这个事实,就让这个民族的很多失意者、自卑者、忧郁者重新燃起心中的火苗,更是一种对生命的自我确认。

秋雨先生将中华文脉长寿的原因归于八因:体量自觉、自守自安、力求统

一、惯于有序、简易思维、以德为帜、中庸为轴、特殊门径。可能这些原因以我现在的理解水平来说,很多都无法读懂,但却让我明白了一种文化的传承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经历于千载岁月涤荡,才获得了今天不计其数的文化瑰宝。

《佐临遗言》中的一些人物也让我心生敬佩之情。七月七日,日本正式发动侵华战争,萧伯纳先生本以为黄佐临先生会让自己介绍一个能在英国长期居住的工作,可黄佐临先生却提出要回国,萧伯纳先生吃惊的说:“哪儿已经是战场,仗会越打越大,你不是将军,也不是士兵,回去干什么?”但他只是说:“我们中国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多数会回去,我不是将军,但也算是士兵。”多么简单的几个字,却表达了黄佐临深厚的爱国情怀,也赢得了萧伯纳最好的赞扬:“起来,中国!东方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

在《抱愧山西》中,我了解到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最富有的地方是山西,就像《龚自珍全集》中说: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徒,毋庸议。这对于我一个山西人来说是无比的自豪,在那个时期太谷、平遥、祁县一带可称为“中国的华尔街”,票号、镖局比比皆是,看来,山西之富在我们上上一辈人心中一定是人尽皆知,我们这辈人对山西的误解完全是出于对历史的无知,而有这种误解的远不止一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没有哪个朝代,哪个地方是永盛不衰的,就像唐朝,他辉煌过,可是辉煌过后同样逃脱不掉萧条的命运,我们能够记住他的繁荣,同样也能记住他的衰败,对于山西,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总之余秋雨散文作品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所谓文化散文家相比,余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但余秋雨老师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我们反思、追问。作为一名初中生,对余秋雨老师的作品还停止于浅薄的理解,还不能真正渗透作品的文人忧患意识和那种雅致高贵的忧伤,神驰古今的浪漫,充满终极关怀的文化品位。这些品质不仅对我们学生写作有很强的借鉴性,也必将成为自己写作风格最有价值的参考。篇二: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读《回望两河》有感

“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的一段话。余光中把余秋雨与梁实秋、钱钟书相提并论。的确,十多年来,余秋雨散文读者众多,好评如潮。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在丰富的文化联想与想象中完成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阐释,融合了庄子哲学散文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思维与两汉赋体铺叙夸饰,华美凝重的修辞方式,从而表现出浸润了理性精神与内在理趣的诗化特征。

静静的夜里,最好莫过于读书了。一盏孤灯,一杯浓茶,细细品味。

他说,病人比健康人更懂得什么是健康;承认人生有许多虚假意义的人,更能寻找人生的信念。传统的乐观主义虚设了很多“意义的岛屿”,引诱人热情澎湃,而转眼又陷入痛苦的深渊。真正的信念并不憧憬胜利,而是相信生活,相信各种事情都有自己的意义,从而产生责任。责任,是一个人身份的基点。

他说,狂热盲目使真理蒙尘,使生活简单,自以为要解救苦难,实际上是增加了苦难,但等到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世间很多政治灾祸,都与此有关。

他说,既然由他来从政,就要从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来看待政治,争取人性的回归。一个表面平静的社会很可能以善恶的混淆为背景,一种严格的秩序很可能以精神的麻木为代价。要防止这一切,前提是反抗谎言,因为谎言是一切邪恶的共同基础。政治阴谋不是政治,健康的政治鼓励人们真实地生活,自由地表达生命;成功的政治追求正派、理性、负责、诚恳、宽容。

他说,社会改革的最终成果是人格的变化。不改革,一个人就不想不断地自我超越,生命必然僵滞;不开放,一个人就不想不断地开拓空间,生命越缩越小,成天胶着于狭窄的人事纠纷。当权者如果停止社会改革,其结果是对群体人格的阉割。他说,一切不幸的遗产都与我们有关,我们不能超拔历史,因此都是道德上的病人。我们曾经习惯于口是心非,习惯于互相嫉妒,习惯于自私自利,对于人类的互爱、友谊、怜悯、宽容,我们虽然也曾高喊,却失落了它们本身的深度。但是,我们又应相信,在这些道德病症的背后,又蕴藏着巨大的人性潜能。只要把些潜能唤醒,我们就能获得自尊。

他说,那些国际间的危险力量未必是我们的主要敌人,那些曾给我们带来过不幸的人也未必是我们的主要敌人,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我们自己的恶习:自私、嫉妒、互损、空虚。 这一切已侵蚀到我们的大众传媒,它们一味鼓动猜疑和仇恨,支持五花八门的劫掠,政治上的诽谤、诬陷也与此有关。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呼唤社会上巨大而又沉睡着的善意。

他说,文化从低层次而言,包括全部日常生活方式,从高层次而言,包括人们的教养和素质,因此,良好的政治理想都与文化有关。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文化教养和举止习惯上的衰退,比大规模的经济衰退更让人震惊。

他说,知识分子比别人有更广泛的思考背景,由此产生更普遍的责任。这固然不错,但这种情况也可能产生反面效果。真正值得信任的知识分子总是宽容而虚心,他们承认世界的神秘本质,深感自己的渺小无知,却又秉承人类的良心,关注着社会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他们能使世界更美好??

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翻开这样一本《回望两河》,再去品味书中对人生、灵魂以及人性的感悟,当然会感慨万千??

潘悦妍初二(6)班南京市中华中学篇三:《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凡余秋雨的书,总要弄到手来过一遍,几乎算是追星式的关注了。

及《笛声何处》,有声音说余秋雨已经“江郎才尽”,实在写不出东西了,只好重又端出老本行谈论戏剧文化??

我便也哂笑,是啊,余秋雨,你的笛声又何处呢?

然而,他的苦旅,他的笔记,他的千年一叹,却分明胜似笛声悠悠在脑际! 待到打开记忆的阀门,却又茫茫然秋雨苦旅所旅、茫茫然秋雨千年所叹。于是把所收集的余秋雨散文书都找出来,依出版日期有序排列在一起,一一翻阅。以为凭自己的阅读习惯,会有留于书间看表明阅读痕迹的标识或随想什么的。可惜遗憾,我几乎要怀疑曾有自己的目光和思维驰骋其间。似乎本来就未曾过目!只是追星似的在流言斐语里听了那么三两句,褒也罢,砭也罢,便等闲视之。

想起诗人何其芳对高尔基说的:“每一本书都像一个梯子,使他从兽类爬到人类。”很不以为然:“那些书啊,就是连那些最打动过我的书在内,并不都是梯子,并不都是直立着的,引我上升。大多数的书,它们连结起来倒象一个迷津,使我在里面摸索,苦闷。”这位大诗人在一次搬家时,甚至对着成捆的书想:“我过去读过的书恐怕也有好几书架吧。但是,乱七八糟读的结果,到底得到了多少益处呢?许多读过的书,用今天的要求来衡量,不是差不多读了等于没读吗?”

诗人何其芳自然不会把读书否定到一无是处,但这的确是他谈读书的经验时这样说的。 我也不是要拿何其芳为自己徒劳的阅读作辩解。倒是真羡慕那些作了高尔基梯子的书!纵观历代中外名人谈读书的精彩篇章,他们各执所言,各得其法,终是各个功成名就,而于我们却未必能够领会、受用。我们还是我们,自我经历着,像诗人何其芳一样的“在里面摸索,苦闷。”所以常常会听到这样渴求而又不自信的询问:

“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有什么好书吗,推荐一下?”

中国人因为对“读书人”历来有着特殊的情结,所以人人都有心做“读书人”。有时我也这样的问,问别人,也问自己。

静静的夜里,很有咀嚼的心情,便选择了文章稍长的《山居笔记》,开始认真地阅读。 《抱愧山西》余秋雨考察晋商文化的兴衰,大至晋商文化的兴衰、山西独有的民情风俗以及历史沿革、独特的地理环境、山西商人曾经活跃的历史舞台,小到“三晋会馆”的变迁、宋氏三姐妹传记中关于孔祥熙家乡的描写、中国第一家专营异地汇况和存放款业务和票号“日升昌”旧址、中国一代巨商的私邸乔家大院等等,时间空间跨度之广,思绪反差之强烈,让人感觉到一种磅礴大气。

《流放者的土地》有关流放地“宁古塔”的大量典籍资料,清朝的文字狱、朝廷冤案,安徽青年章铖的“科场案”似乎沥沥在目,一个人迹罕至却高官、学者荟萃的蛮荒之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遥远的绝响》说“我”和魏晋这段历史之间的缘,余秋雨有时站在今天评点,有时回到魏晋亲临历史的现场,看活脱脱一对可爱的人物阮籍和嵇康,让我们重温遥远的“即便是仰望一下,也会对比出我们所习惯的一切平庸”的“魏晋风度”。

《苏东坡突围》,《一个王朝的背影》《遥远的绝响》《乡关何处》《脆弱的都城》《风雨天一阁》??我反复地掂量书里所有的篇章,跟着余秋秋雨追索文化生成的奥秘,感受文化历史的兴衰。最后不得不叹服:这么多的人文史料何以汇聚到了余秋雨这便充满灵性?

渐渐,和余秋雨对夜雨的诗意一样,有了一点新的思考。

静静的夜里,我开始用心解读余秋雨的阅读,再次翻开《山居笔记》。 《流放者的土地》中的流放地“宁古塔”,余秋雨说他是在很多年前读鲁迅论及清代文字狱的文章时首次看到这个地名,并由此而开始重视阅读关于文字狱的史料和一些地域文化的著作。

《抱愧山西》,余秋雨也介绍了他对山西晋商文化的关注是这样开始的:大概是八九年前的某一天,我在翻阅一本史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使我大吃一惊的事实,便急速地把手上的其他工作放下,专心致志地研究起来。很长一段时间,我查检了一本又一本的书籍,阅读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稿,

??

余秋雨关注的对象很多就是这样生成的,它从阅读中来,来又为了阅读。 现在只要向关注的对象倾以热情,便自然有了话题,用时代点的话说,也就是“文化课题”。

不难理解,这就叫明确了阅读对象(即明确了阅读什么),不用再寻求别人推荐什么书读了,

而且和课题无直接关系的,不用去分心。我们看余秋雨连他的司机都能有意无意地给找到那么一两本,因为他知道余秋雨正研究的课题,所以也能清楚余秋雨所需要的书。可以说,对于读什么书,他们都不盲目。

阅读的对象解决了,接下来便是怎么阅读的问题。余秋雨的散文文本本身,就显示了他的怎么阅读有些不同凡响:他的阅读是在书籍资料堆中查证考据式和在行走中亲临现场体验式,两相结合的。

也许有人会问:这样阅读,是不是太累了?回答是否定的。

你听他说:“一个人,干着别的事,有感而发,写两篇散文,这才是自然。” 我们也许都曾感到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兼容阅读,已经不容易,想要写作就更谈不上了。但事实上,余秋雨做得轻松从容。在余秋雨的文化课题下,阅读与写作是自然的。余秋雨笔下的文章几乎就是一个过程的自觉呈现。

静静的夜里,合上书,闭目思想。

脑海里,书籍资料、文化现场,那是我的思维。而甸在手中优美的文字,灵动的情感,博大的思想,是点亮我心灵的火种。篇四: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近日读罢余秋雨的散文,有许多体会。

余秋雨作为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站稳了大众舆论的中心位置。关于他的话题则纷繁芜杂,像《行者无疆》等西方列国游记的出版,北大学者余杰《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直面余秋雨的文革经历,频频在中央台的综艺节目中出镜、点评以及几起问题官司等等。余秋雨俨然成了明星,而他的散文则被称为“文化口红”。尽管此种种,我们也丝毫不能否定余秋雨和《文化苦旅》所带来的社会和文化影响。“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的散文被称为历史散文或文化散文,畅销不衰,历久弥新。这些散文,极易与国人心中的某些东西产生共鸣,从而引导人们去关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并试图点燃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的文化火种,试图对国民的生存和文化状态有所改观。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余秋雨的散文是他思考的终点,却又是大众思想前进的起点,在终点和起点之间形成接力,转移于无形之中,影响逐渐扩大。

余秋雨的散文涉及到了若干个层面。

有对现存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状况的考察,感悟历史、感悟文明。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与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比如已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都江堰》。都江堰,它的规模从表面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的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对蒙昧、野蛮、文明进程的深层剖析和思索。道士塔,一座小小的塔,却包含着王道士的愚昧无知、包含着斯坦因他们的野蛮抢掠,包含着敦煌莫高窟的灿烂文明。作者无尽的伤悲,都凝成那三个字:“我好恨”!现在,虽然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却,我们应该从中得到更多的思考。

有对故乡、家园的爱恋和探寻。故乡的一草一木和固守的人们,在作者笔下都熠熠生辉,饱含着作者浓重的家园情结。而“就连故乡,也是祖先流浪长途中的一个留驻点??”,又是作者对于故乡在哲学意味上的思考。

喜欢读余秋雨的散文,给我知识和力量,伴我成长。

第6篇:宁波导游考试天一阁讲解词

天一阁导游词资料

导游路线:西大门——前庭——东明草堂——范式故居(展厅)——藏书楼——尊经阁—— 明州碑林——千晋寺——东园——百鹅亭——凝晖堂——麻将馆——花轿厅——秦氏支祠——南园

讲解1:天一阁概况和西大门

要点:1)天一阁的地理位置、历史、特色及布局; 2)匾额及对联介绍。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俗话说的好:“到宁波不到天一阁,等于没有到过宁波。”欢迎大家来到我国现存历史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非常高兴能成为大家本次的导游。宁波藏书文化是浙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的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它位于宁波城西月湖之畔的天一街上,占地2.6万平方米。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年)之间,是明代兵部省侍郎范钦的藏书之处,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成为了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总体布局有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和陈列展览区组成。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荣获4A级旅游风景区。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到的是天一阁的西大门了。宽大的奔马墙面石雕是天一阁欢迎各位朋友最好礼物,整个天一阁的风格从进门开始就定下了它的古朴基调。大家先看大门两侧,它是一对清代石狮。这木结构大门也是清代的构筑,门厅外侧有一匾额,上面写者“南国书城”这四个大字,这是由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于1962年所书。大门两侧还有一幅对联,不知各位能不能把这副对联读一下?还是让我告诉大家吧!这是继甲骨文之后的另一种文字――钟鼎文,读作“天一遗行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是著名书法家顾廷龙先生所写。上联说的是天一阁藏书楼悠久的历史,下联讲的是第一个外姓族人、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登上藏书楼以后的感慨心情。他当时感慨道:“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后面一副对联则为近代文学,原文化部长郭沫若所写,上联是:好事流芳千古:下联是:良书博会九州。

讲解2:前庭、东明草堂(照壁) 要点:1)天一阁主人介绍;

2)前庭内照壁作者、名称、艺术特色介绍; 3)獬豸及东明草堂介绍。

各位游客,请跟随我进入天一阁。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人物塑像,他就是这家藏书楼的主人――范钦。范钦,字尧卿,号东明,宁波鄞州人。他出生于一个没有财富和政治背景的家庭,完全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勤奋学习,在明嘉靖十一年(1532)中进士,不久后就任湖广隋州知府,到在明嘉靖三十九年升任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 在同年十月,辞官回乡。他为官二十八年中,足迹踏遍了当时大半个中国。范钦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做官后不仅竭尽全力收藏书籍,而且勤于研读校勘,手自题笺,精细详审,最终聚藏高质量的书籍达七万卷。

在范钦后面有一幅堆塑――溪山逸马图。画面高达2米,长4.9米。是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堆塑的力作。大家看八匹骏马在溪边扬鬃踢蹄,甩尾扭头,嬉戏嘶鸣,形态栩栩如生。画面造型粗看时比例失调,其实是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突出了画面重点。天一阁的堆塑绝大部分都是他的作品。 我们往上看,跳斗上还雕有三国演艺等戏剧人物。参观完这块照壁后,我们从右边的洞门“春随人意”中进去,大家会发现在照壁上有似麒麟的怪兽,有一个龙角,一张牛嘴,狮身,鹰爪,它叫“獬豸”。 它可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据说它能辨是非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是正义的象征。古代各朝御史执法官员的衣服上也绣有獬豸的图案。

现在我们转过头来看这所称为“东明草堂”的房子,因为创始人范钦的号是东明,是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楼,又称“一吾庐”。 现在的东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作为会客厅,也是重要领导休息的地方。接着我们去参观范式故居。

讲解3:范式故居(展厅) 要点:1)故居情况介绍; 2)朝服介绍; 3)范式家族介绍; 4)天一阁禁约; 5)宝书楼陈列介绍。

各位游客,范钦宅第的东厅,是其后代原来居住生活的地方。现建筑为清道光九年重建。范氏故居处于高墙环绕的天一阁藏书楼之外,作到了生活区与藏书区相互隔离,这是范钦为保护藏书精心安排的。现在天一阁发展历史陈列馆,通过图片和文献来反映天一阁的风雨历程。请大家注意了:在这道小黑门和门上“禁止烟火”几个字,千万不要带火入内。

请看这幅范钦兵部右侍郎的画像,旁边这套朝服是他上朝所穿的复制品,上面绣的是麒麟,表明他是五官,而文官绣的则是禽类

现在看到的这块牌子就是范氏系氏表。范钦一直活到80岁,临终是把大儿子大冲和二媳妇(次子大潜已故)叫到榻前。他把遗产分成了两份,一是白银万两,还有一份则是全部藏书。大儿子大冲体察老父心情,继承了全部藏书,并决定。“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这几位是对天一阁作出贡献的范氏后代,他们对天一阁藏书的保护制定了许多严格的禁约,至今,天一阁里仍保存着禁牌:禁牌一烟酒切忌登楼。禁牌二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这里我们看到的这些禁牌,当时就悬挂在藏书楼。 现在我们看到的人这间陈列室,是范钦藏书楼的一个缩影,明朝郡守王原相立的“宝书楼”扁额挂于后壁,楼上六间通一,于书橱分割。而保护古籍最令人瞩目之处,当推芸香避虫、英石吸潮。这就是芸香草,是古人通常采用的一种书籍防虫药物。

讲解4:藏书楼

要点:1)名称及建筑格局;

2)天一阁藏书楼与《四库全书》的关系; 3)庭园的园林特色; 4)钱秀云的故事。

各位游客,现在来到的地方就是天一阁的主体建筑了——藏书楼。也叫宝书楼,是范钦存放书籍的的地方。这是一座重檐重楼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前后开窗,空气流通。楼上一大间,楼下并排六间,合“天一,地六”之意。据说范钦有一天在看书时,读到《周易》书中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他认为书最怕火,而水则能克火,受启发而设置了这座楼。并将东明草堂改称为天一阁。天一阁建筑整齐古朴,天花板上的藻井图案,都印以水纹和古代水兽,象征以水制火。天一阁的建筑作为藏书楼的模式,影响深远。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指令收藏四库全书的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文津阁等七处藏书楼,都要仿照天一阁的式样和结构建造。

现在我们所看到这个庭院,极具有江南园林特色,小巧精致,池水清澈,与书楼浑然一体。过去的藏书楼四周都是花园,以防失火可救。到了清初,范钦曾孙范光文又请来名匠在池边堆筑假山,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老人牧羊,假山中许多动物的神态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大家不妨到处找找看这九狮一象在哪呢?看还有美女照镜子呢,这个美女就是宁波知府邱铁卿的内侄女钱绣云了。据记载,钱绣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聪明才女,为了能登楼读书,就托邱太守与范氏后裔范邦柱秀才结为夫妻,婚后的绣云以为可以如愿以偿上楼看书了,但她万万没有想到成了范家的儿媳妇还是不能登楼看书,因为族规不准妇女登楼。最后她含恨而死,就变成了这块石头,日夜守望着天一阁。

讲解5: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 要点:1)尊经阁变迁史;

2)明州碑林的由来及作用;

3)千晋寺名称的由来及砖块介绍; 4)第

二、三展室及黄宗羲介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藏书楼的北面,大家都知道宁波每年都会收到台风的特别照顾。在1933年,天一阁就被台风吹倒东墙,受损严重,而范氏族人已无力维修这座文化宝库。宁波地方人士组成重修天一阁委员会,筹款维修天一阁,并将宁波府学内的尊经阁连同当地保存下来的历代碑石移建到天一阁后院,建立了“明州碑林”。

这座古建筑物就是尊经阁,中国历代尊崇经学,各省、郡、县学中均建有尊经阁,用以珍藏经籍。这座光绪年间重建的二层三檐歇山顶建筑,气势磅礴,许多佛教建筑的尊经阁都没有他庄严雄伟。

周围的明州碑林,一共有173方,其中近80多仿是1935年从宁波府学、县学等处迁来的。把出土的或被废置的古代碑碣集中起来建成碑林,这是保护文物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半个世纪来,宁波各地的碑石移到这里才得到有效的保护。碑文记载了宁波历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教育等情况,成为“刻在石头上的地方史书”,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进入千晋斋。它有三个展厅,首先看到的这间藏有样式大小不一的晋砖,是有民国时期马廉教授在宁波拆毁城墙,改建马路时收集的,一共有千余枚,故称为“千晋斋”。 后来将其捐赠天一阁,特地开辟一间陈列室,仍然沿用这个名字。

第二展室是展示了宁波许多著名的藏书家捐献给天一阁的部分收藏品,其中有冯真群,张季言等藏书家的献书词,表达了他们将辛勤积累的藏书与天一阁并存和造福于后人的良苦用心。

最后一个展室是历代登上藏书楼的著名学者的事迹介绍。第一个破例登上天一阁藏书楼的外姓族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他在康熙十二年登上天一阁,范氏后代规定非各房齐集,任何人不得擅开。黄宗羲不仅阅读了天一阁的所有藏书,并且还为天一阁的藏书编制了目录。这些都是有幸登上天一阁的学者。 讲解6:东园(明池、白鹅亭)、凝晖堂 要点:1)东园建造时间及整体布局介绍; 2)东园、明池名称含义; 3)百鹅亭名称、结构介绍; 4)凝晖堂陈列品介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了东园,它原本不属于范家范围,是政府为了适应旅游需要而扩建的。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种植竹木,移迁石亭、铁牛、石虎,将碑林潜入围墙,园林才初具雏型。它位于天一阁东南,占地约6千平方米,故称东园,而且和明池的“明”字相连,合起来读就是范钦的号,也有纪念范钦的含义。

这座明代晚期的石亭,1959年移建于此,因原为墓前祭亭,所以是平顶结构的,与大家平时所看到的亭子缺少了屋顶屋檐。它是明万历年间遗物,在古代大族清明祭祀的时候,要杀很多鹅来祭天,祭地,祭祖宗,所以称它为百鹅亭。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凝晖堂,它是砖木、石柱结构的清代建筑,里面陈列收藏的是明清帖石,有明代上石的“神龙本”《兰亭序》,他的石刻水平已经非常接近临摹本。还有范钦遗留下来的明代从贴刻石共二十六万册,这些金石括本,是乾隆年间史学家全祖望再次登阁时发现与整理出来的,这些宝贵的碑碣括本对于我们研究明清书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讲解7:麻将馆

要点:1)麻将起源;

2)麻将术语和宁波文化及航海业的关系; 3)陈鱼门对麻将的贡献; 4)铜雕及陈列馆介绍。

各位游客,说起麻将这种娱乐方式可谓是家喻户晓了,但说起麻将的起源,我想几乎没有人知道,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就麻将陈列馆了。现代麻将最早源于叶子戏,到后来的“马掉”,又称“马吊”,到清代中期“马吊”发展成麻雀纸牌,就是现代麻将的雏形。

宁波市麻将的发源地,麻将术语与宁波文化息息相关。如“麻将”本是“麻雀”的宁波方言;和牌的“和”念“hu”,也是宁波方言。宁波是个靠海的城市,航海业发达,所以麻将中的许多术语与航海有关:“索”象征船的缆绳和鱼网;“筒”象征船上的盛水桶;“万”象征船家对财富的渴望;“风”则为出海的风向等等一些术语。

原先的纸牌抓拿不方便,特别是在船上风大玩时特别不顺,于是麻将发明人陈鱼门在清朝早期,结合纸牌和骨牌的特点,制成了流传至今的现代麻将。这种麻将一经问世,便迅速盛行南北。后来相继传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1998年麻将已被正式批准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

在这里我们看到三个铜像,铜像中一左一右各坐着一个英国人和一个日本人正在和陈鱼门打麻将,明显就是“三缺一”,有兴趣的游客可以上前去凑凑热闹,拍张照片留念。目前这是国内唯一一家以麻将为主题的专题性陈列馆。陈列馆里世界各地各式的麻将都有保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院子里的地和墙壁都是有各式各样的麻将镶嵌而成。柱子上的对联也很诙谐的刻画了打麻将者的模样和心态。

讲解8:花轿厅、秦氏之祠、南园 要点:1)花轿厅介绍;

2)秦氏支祠建筑特色、建造人及历史; 3)戏台的建造工艺;

4)南园的建造时间、布局及特色。

各位游客,现在展出的是宁波花轿,又城万工轿,以做工精细而著称。眼前看到这个金碧辉煌的花轿高3米,长1,5米,宽95厘米,曾运送北京参加过非物质文化展,大获好评。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秦氏支祠。它融合了木雕、砖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于一体,具有与众不同的宁波地方风格。为何称为支祠呢?秦君安因为是偏旁所生,在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上,遭族人的鄙视,他在家族中的身份地位无法提高,于是他赌气召集甬上能工巧匠,耗银20余万两,建造了这个祠堂,名“秦氏支祠”。

秦氏支祠戏台是整幢建筑最华丽的部分。戏台屋顶由十六个斗拱承托,戏台的穹行藻井由千百块经过雕刻板榫搭接构成,尤其是朱金木雕更让整座戏台变得金碧辉煌,被行家推为浙东第一。大家抬头看台顶,从里面看盘旋上升,就像个大号的扩音喇叭,这就是演员在戏台唱戏不用麦克风,也能让大家清晰的听到的缘故,叫人不得不佩服古时候人的聪明才慧和独具匠心。

现在秦氏支祠的大堂内设有为国内著名藏书楼介绍的展览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去参观。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位于天一阁藏书楼之南的南园,该园占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阁扩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6年动土,用了两年的时间,园内主要以水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珑。池畔为临水的主体建筑叫“水北阁”;池南而面建的叫“抱经厅”。整个园林简洁、清晰,给人以闲适、雅逸和平静之感。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去参观天一阁的最后一个景点,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所谓地方志就是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在我国古代史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馆里收藏全国各级各地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天一阁是收藏明代地方志最多的单位之一,其中有164种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为仅见之本,可称为海内孤本。

各位游客,天一个博物馆游览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上一篇:名人传摘抄读后感下一篇:茶话会主持稿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