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践培训学习感悟

2023-0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师实践培训学习感悟

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混合学习是把网络学习和传统的面对面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需要采取不同培训方式,面对面集中讲授、交流,课下网络自主学习,工作中移动学习查漏补缺,以此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将混合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领域并加以提升,有机整合教师校本研修,构建一种混合培训模式,能强化培训效果,满足教师继续教育需求。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混合培训 培训模式

一、研究背景

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及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继续教育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教师继续教育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一种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非常必要。

二、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学习培训模式研究

(一)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培训模式概念界定

所谓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学习培训模式是指将混合学习原理应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领域,整合面授培训和网络培训,将培训有机优化组合的一种新的培训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是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整合,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有机整合。

(二)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培训模式的特点

与单纯的面授培训和网络培训相比,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培训模式表现出以下优势:

1.混合培训模式是网络在线学习、面授答疑与校本研修的结合。

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学习培训模式是针对教师培训需求,对在线学习、面授辅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培训方式的深度整合,发挥各种方式在不同培训情境下的优势,以期将培训效果最优化的学习模式。

2.混合学习培训模式是多种学习方式和策略的结合。

在教学方式层面,混合学习是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包括典型的讲授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混合。在混合培训模式实施中,面授辅导主要以讲授型学习进行(专家讲座形式),而网络学习包括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3.混合学习培训模式是资源整合、共享与资源重复利用的结合。

混合学习培训模式通过网络在线学习、专家讲座、校本研修等多种培训方式,可以实现培训者与受训教师之间、受训教师相互之间的资源整合和共享,且培训具有长效机制,资源可以重复利用,极大地节约了培训成本。

4.混合培训模式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自评与互评及他评的结合。

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注重终结性考核,培训结束后的最终考核在评价中占据极大比重,混合培训模式更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通过学习监控、管理系统可有效获取学习过程数据,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的相互结合和渗透。

(三)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学习培训模式的构建

1.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培训模式架构。

混合培训模式架构主要是将网络在线学习、专家讲座、校本研修相结合。受训教师主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集中培训(专家讲座)前预习、填平差异,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交流互动和在线考试等,面授(专家讲座)进行重、难点解读和答疑,通过校本研修提高个人教学研修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进行教学反思和体现教学成果。各种方式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循环巩固,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整体。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学习培训模式架构如图1:

2.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培训模式流程。

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培训模式在流程上应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培训实施和评估总结四个环节,如图2所示。

三、教师继续教育混合学习培训模式实践

(一)总体设计

1.培训平台设计。

本次培训依托QQ群、学校平台进行,采用摄录像技术、flash技术和,html技术制作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及教学案例等形式的培训内容,针对教师工学矛盾突出情况,尽可能选择了教师迫切需要的知识进行学习,如网页制作、微课等新知识进行了培训。

2.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为视频讲座等课例,并提供文字材料,经过培训过程后问卷调查教师的学习情况,发现课例为10分钟左右的比较受教师们欢迎,在课例制作时可以参考微课程制作的方法,把讲解的内容分解成几个单独的部分,可以很好地强化培训的效果。

(二)评估总结

为了解混合培训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对教师培训中的效果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三个方面的评估(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效果),评估结果显示,教师对该培训模式的三个方面满意度均达到了90%以上。

四、结语

实践表明,教师继续教育采用混合学习培训模式非常可行,这种方式是开展大规模、低成本、有质量的培训教师的有效途径。同时,混合培训模式在实践中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受环境条件限制,如部分偏远地区计算机软硬件缺失,培训效果受到一定影响。(2)以传统面授培训为主的培训方式根深蒂固,这对受训教师的学习自主性具有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阮连法,张素江,周朝农,等.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的构建[J].继续教育,2012(6):7-10.

[2]吴东醒.网络环境中面向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6):72-75.

[3]黄纯国.利用混合学习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7):62-65.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资助青年专项课题“教师继续教育中混合学习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1110015。

作者:张志强 谷丽伟

第2篇:面向微环境的移动微型学习在教师校本培训中的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创设了面向教师移动微型学习的微环境。以“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培训为例,设计和制作了面向微环境的微课程;提出微环境下教师移动微型学习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在案例中的具体应用;系统剖析了教师移动微型学习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与管理,诠释了全新学习理念,完善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拓宽了校本培训发展思路。

关键词:微环境;移动微型学习;教师校本培训

一、引言

当前,移动网络迅猛发展,新媒体与技术不断涌现,特别是微信和微博的快速普及,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为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全新体验。同时,微课程因其在课程实施中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并在各级各类学习培训中不断实施实践着。

继M-learning之后,人类又不知不觉地步入了移动学习微时代,教师校本培训模式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启示。因此,在开放、移动、共享的微时代背景下,如何为教师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个性化、人性化学习培训,成为研究的焦点。

二、相关理论基础

1.移动学习

德耶指出,移动学习是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其中设备要能呈现学习内容,并且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无线的双向交互。[1]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具有明显优势:学习场所、学习资源和学习者等都是可以移动的;学习是基于无线上网的学习设备,能灵活、便捷且有效地实现学习资料的传送;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服务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和传输。

2.微型学习

林德纳指出,微型学习是一种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2]它已经成为新兴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基于微型视频资源的学习,能够充分挖掘文字和图片所包含的隐性知识,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地表现出来。[3]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形态,微型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继承与发展,是移动学习和数字化学习融合的产物。它常常对内容进行推送,达到有效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载,具有时间短、多媒介、片段化和个性化等显著特点。

3.移动微型学习

移动微型学习融合了移动学习和微型学习,是运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的短时间、微型内容的学习活动,将较为复杂的问题细化分解成多个小的学习片断,达到有效促进学习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移动微型学习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泛在性和交互性。泛在性体现在这种学习活动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交互性体现在学习者、专家与网络服务器之间存在不断的信息交互过程。[4]

三、面向移动微型学习的微环境创设

1.微型学习环境的创设

随着移动3G、4G网络的到来,以及网络新兴媒体微信、微博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使得移动微时代为教师校本培训提供开放、移动、共享的学习支持服务成为了可能。微型学习环境是面向微型学习,由“微信”、“微博”、“微课程”组成的三位一体式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生活化的全新体验,如图1所示。

微信和微博是基于互联网络的虚拟交流平台,两者可实现相互绑定,从而实现信息在两者之间的同步交流,全面支持文字、图片、语音以及视频的及时双向交互,是融入生活的一种学习方式。微课程是使用建构主义方法,以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微课程以其简短精悍、随时随地的特点,使得微型学习更加方便快捷。

在开放、移动的微环境下,只要存在移动网络,教师就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在任意地点,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利用微信或微博进行微型学习,同步或异步交流学习,解决疑难问题,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其中,海量的微课程资源库面向手机移动终端,存储于网络云端,通过微信和微博中的操作链接可轻松访问,实现上传和下载,同时也支持流媒体服务,既节省物力,又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访问和存取微课程资源。

2.面向微环境的学习支持

微信的基本功能提供了多媒体信息交互和群聊方式,可应用于不同学习模式中的交互沟通。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学习资源的订阅推送和自动回复响应,为学习者提供资源的发布和检索。微信开放平台提供API 接口,方便在移动微型学习中进行资源共享和内容分享。[5]

(1)视频/语音/文本交互

文本信息提供了简单的信息交互方式;语音和视频是一种便捷的沟通途径,简化了沟通的方式,体现了自然对话模式的直接交互。使学习者能够进行多层面的交互,从物理设备和社会交往领域等方面获取经验,使学习更加具有体验性和丰富性。[6]

(2)微信群

微信群的建立简便高效,可以添加和邀请其他用户加入群,进行信息交流。在群内可以共享图文、音频、视频等资源信息。通过微信群可以方便地构建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微信群对语音等信息的支持,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了群的交流功能。

(3)订阅推送

微信的订阅推送体现了微信中心化的传播方式,提高了信息传播的质量和价值,学习者可以对内容进行选择,并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在移动微型学习中,订阅推送模式可以用于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和学习反馈的发布,满足学习者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4)自动回复

自动回复功能为信息的交流拓展了创意的空间,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而且提供了一种关键字检索功能,便于信息的查询和使用。在移动微型学习中,可以解答学习者常见的问题,设计信息导航,将学习内容等进行分类响应等。

(5)内容分享

微信开放平台使其他移动学习应用也可接入微信功能,通过整合第三方应用和微信好友的关系链,使微信成为学习内容分享和推广的有效渠道。由于教师群体微信使用率较高,通过微信将信息和资源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分享方式。

四、微环境下教师移动微型学习的应用案例

为满足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高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我校针对教师展开了“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培训。培训立足于开放、便捷的微环境,设计和制作了面向移动微型学习的微课程,其内容短小精湛,便于移动微型学习,不断探索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多样化。

1.“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微课程的设计模式

用于培训的微课程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围绕核心知识点讲解、操作演示、问题解答等展开培训。呈现教学内容的微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另外还包括相关的微课件、微练习、微反馈等,如图3所示。

在微课程结构中,微视频是核心,是最主要的学习资源。设计的微视频时长一般在5分钟左右;微课件是在培训中运用的其他多媒体资源和素材;微练习是根据知识点设计的练习,旨在巩固技能;微反馈是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反应,据此便于进行个别辅导;微反思是学习者在培训中收获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用以指导后续学习;微评价则是对学习者的学习考核和诊断性评价。

2.“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微课程的内容设计

制作微课程的核心是知识点的微型化处理,就是将知识点在体系结构的框架下进行合理的细化分割。在内容选择上要遵循最小粒度原则,并依据“微目标”的标准,选择短小精悍的知识点材料,每一组块的微视频都能够独立承担单一、完整的知识内容,这些知识点能够与相邻近的知识点松散组合。[7]

内容分割时,尽量将学习内容分割成微小的知识点,从而形成一个个单一而又有实际意义的主题,这样方便学习者在零碎的短时间里进行学习。

实践操作上,采用“微内容结构脚本”的方式来切割知识点:一个整体的学习内容被分割成“主题—话题—学习对象”三部分,最终微视频的设计和制作就落实到具体的学习对象上,其中,一个学习对象承载一个具体的知识点。[8]以“电子白板工具箱”为例,学习内容的分割设计如下表所示。

3.教师移动微型学习的学习模式

面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微环境,有利于学校开展灵活自主的校本培训。教师在微环境下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进行一点一滴的累积式微型学习。面向微环境的学习轻松便捷,交互方式多样化,更加凸显个性化和人性化,移动微型学习模式如图5所示。[9]

(1)知识点学习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群,向教师呈现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任务可以是教师在使用和制作电子白板课件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引导教师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之后将这些问题细化分割成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并提供对应的微视频、微课件等资源。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非线性地、弹性地选择对应知识点学习,用以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2)协作交流

在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巩固训练阶段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问题。如果在观看过微视频、微课件等学习资源后,学习者仍有疑惑,可以通过微信群相互交流学习,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也可以是微视频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协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此生成想法,共享交流,从而解决问题,进行微反思。

(3)训练任务

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培训,是让教师学会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熟悉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常用操作和拓展功能,合理运用电子白板中的资源,具备独立制作电子白板教学课件的能力。因此,在每个知识点学习后,都会安排教师进行相应的任务训练,做针对性的操作训练,辅之以课堂实训,以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加强相应技能应用水平,在训练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以重复观看微视频、微课件等学习资源,还可以通过微信群发起群聊寻求帮助。

(4)诊断评估

每一项训练任务完成后,通过自评、互评与专家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评估采用分层评价的方法,对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教师分别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估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知识点学习,否则,重新学习上一知识点,完成相应的训练任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都会有相应操作性建议,并通过微信的订阅推送服务,对有困难的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5)评价反馈

任务评估合格后,教师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需要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微反思,与成员交流共享。所有学习任务完成后,从教师交互的广度和深度评定学习态度,从每次训练任务的完成程度评定课程作业情况,从电子白板课件的制作水平评定实践能力,从教学实训效果评定学习成果的实际运用效果,最后给出总结性评价。评价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旨在进一步强化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

4.教师移动微型学习的学习过程

微信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交流和学习交互方式,更加符合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微型学习的泛在目标。随着微信的高度普及、平台支持的日益完善,人们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关注和学习。

如图6 所示,我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及微信群提供了“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微课程学习支持:定期推送教师培训的学习资源、在线答疑解惑、交流共享等。这种学习方式以短小实用的微型内容来组织学习内容,体现了移动微型学习小容量、低负荷、随时随地的学习特点,能有效地促进移动微型学习效果。

微信公众平台及微信群支持图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交互共享,非常适合移动微型学习:学习空间自由,任何地点都可以;时间异步,错过开始时间的人进入群后可以浏览前面交流的图文、语音、视频异步学习;支持交流互助,问题不一定由培训管理者来回答,学员们也可以给出回答,学习成员高度交互共享。

5.教师移动微型学习的学习管理

微信可以方便无缝地增强移动学习支持功能,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课程信息和交互沟通方式的便利。微信公众管理平台可以从移动终端补充和完善学习管理系统功能,如互动交流、信息查询、信息发布、用户管理等,如图7所示。

通过后台管理,可以全程查看教师接受培训的学习过程,记录学习交流情况,有助于分析诊断教师学习进程中的学习交互情况,为教师的学习提供较为科学的评价依据。同时通过云存储能够将海量的微课程资源存储到云盘,如图8所示,教师通过云盘手机端点击相应的链接地址,就可以轻松访问,随时随地下载、上传学习资源。

五、结束语

创设面向手机移动终端的微环境,可以进行见缝插针式培训,学习具有弹性,花费时间少,时间利用效率高。在移动开放的微平台基础上,将培训内容制作成内容短小、精湛的“微课程”,教师可以在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一点一滴地累积式微型学习。

实践表明,教师利用手机通过微信和微博,在生活娱乐之中点滴式微型学习,其积极性高,参与互动频繁。微课程内容短小精湛,完成一个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所用时间短,在整块时间的集中培训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开展移动微型化培训能有效降低认知负荷,教师乐于学习,通过对“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培训内容的微型化、弹性化处理,创设开放移动的学习环境,进而有效促进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体现了教师培训的新思路,构建了多元化的培训创新模式,引领教师培训微型化、移动化、虚拟社区化发展。

参考文献:

[1]Aleksander Dye.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DB/OL].http:/ /www.nettskolen.com/forskning/mobileeducation.pdf.2007-11-10.

[2]Martin Lindner,Peter A.Bruck.Micromedia and Corporate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Microlearning2007 Conference[M].Innsbruck: 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7.

[3]陈琳,王矗,陈耀华.终身学习信息资源建设的战略意义与模式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4):41-46.

[4]陈维维,李艺.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和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9):16-19.

[5]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35-37.

[6]Yu-Liang Ting. Using Mobile Technologies to Create Interwoven Learning Interactions: An Intuitive Design and its Evaluation [J].Computers & Education, 2013(1):1-13.

[7]李小刚,王运武,马德俊.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0):35-37.

[8]顾小清.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邱飞岳,刘朋飞.基于4C/ID模式的复杂学习支持平台构架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4):67-70.

(编辑:李晓萍)

作者:刘朋飞

第3篇:成人学习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融合的职后教师培训实践

【摘 要】尽管成人教育的专业地位确立已近百年,成人学习也成为了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但是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和特征在教师教育领域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其独特的需要在职后教师培训项目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回应。融合成人学习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进行项目设计与实施是提高职后教师培训项目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成人学习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职后教师培训;融合

成人教育的专业地位在上世纪20年代已经确立,成人学习也成为了成人教育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在职后教师培训项目中,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的分量举足轻重,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带来了明显的国家公共价值、社会价值和教师专业发展价值。[1]

然而,在“国培”项目实施过程中,上述一些价值并未能得到有效地体现,参训教师对项目评价不一。在影响项目成效的众多原因当中,以下两条值得引起重视:一是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和特征在教师教育领域没有得到应有重视。[2]“国培”项目参训教师具有丰富的生活和教学经验,对自身专业发展和个人事业抱负有着强烈的追求,然而,他们的独特需求在“国培”项目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回应。二是一些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理念落后,依旧采用传统的补偿式课程体系,课程的“预设”特征过于明显,[3]多半停留在如何教育教师上,而不是如何促进教师主动学习上。[4]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影响的习得观把教师学习视作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往往是培训组织者提供一份既定的“学习菜单”给学员。虽然认知建构理论下的认知观强调了个体的能动性,但却忽视了教师学习的社会情境性和交互性。

受维果斯基理论的影响,教师教育的理论取向已实现了从行为主义理论到建构理论到社会文化理论的转向。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学习不再是知识的线性累计,而是发生在个人与群体互动中的一种明显中介作用下的实践活动。[5]这种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对“国培”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

笔者担任“国培”示范性项目广州大学初中英语项目的执行人及学科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设计并实施了2012—2016年共五期培训项目。团队将成人学习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融入项目设计和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介绍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和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分析了两者的契合点,并以广州大学“国培”项目为案例,阐述了职后教师培训项目设计和实施的策略。

一、成人学习者的特征

成人学习之父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lm S. Knowles)提出了成人學习理论,认为具有以下区别于儿童学习的显著特征:

第一,成人学习者具有明确的自我导向性,拥有独立的自我概念并能够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6—8]成人学习者的自我导向是自我指导型而非依赖型,是内部趋动的,他们能对自己的决策负责。当学习与其独立的自我概念发生冲突时,成人会抵触甚至反抗。因此,他们对教师提供的菜单式的培训内容有一定的反感,也不认同强加于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第二,成人学习者具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9—11]一方面,成人新知识的建构依赖原有的经验,这些经历和经验可以成为他们自己和他人的丰富学习资源;另一方面,这些经历和经验塑造出成人学习者的鲜明个性,构成了成人自我身份的源泉,因此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经验性特征也使得这个群体在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方面的异质性非常明显。

第三,成人学习是问题驱动的,以解决问题为目的。[12—13]成人学习者期望所学能够解决他们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倾向,并能够为达成预先设定的目标付出努力。

第四,成人学习以成人教师为依托。[14]这意味着在学习关系中,成人教师的角色更多地表现为成人学习者的引导者、促进者,是他们的引路人,二者构成一个关系平等的学习共同体。

二、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思想

源自维果斯基思想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个体心智发展的社会来源及文化中介的作用,认为人的心理机能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由文化产品、活动和概念充当中介并受中介调节的过程,其核心思想体现在中介、最近发展区、内化、活动理论等核心概念中。

中介。这是社会文化理论最为关键的概念,认为人类所有的高级精神活动都依赖物质中介(如书、笔、电脑等)和符号中介(如图表、图式、语言等)。中介可通过自己或他人调节,例如教师、同伴,学习过程从他人控制中介到自我控制形成一个连续体。

最近发展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指其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即在能力强于该学习者的他人,如教师、同伴等的协助和引导下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能力较强的教师、同伴等充当脚手架作用,帮助学习者迈向更高的水平。

内化。内化是个体从社会交流平台转换到个体内心理活动平台的必要环节,是实现高一级认知功能的必经之路。模仿是促进内化的重要机制之一。社会文化理论下的模仿不是行为主义的“鹦鹉学舌”,它是学习者在自选目标的驱动下,持续进行的认知活动。

活动理论。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个体与集体(共同体)互动的过程,强调以活动为中介。活动系统被提出作为心智发展的分析框架,包括了以下要素:主体,即参与社会活动、寻求发展的个体,其中主体的能动性(如动机、意志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客体,即活动的对象物、目标;中介工具,即帮助主体操控客体的物理和心理工具;共同体,即具有共同目标的实践群体、各活动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分工,即活动群体成员各自的职责与任务;规则,即活动群体共同遵守的制度和规范。[15]

三、成人学习特征与社会文化理论的契合点 成人学习的特征与社会文化理论的主张有许多契合点,对职后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一,成人学习的自我导向性特征反映的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与社会文化活动理论对认知主体重要性的强调非常契合。认知主体,即职后教师的学习动机、意志和选择等对学习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创造理想的物理和心理环境,激发参训教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他们持续参与到群体学习活动中。同时,成人的自我概念也对职后教师培训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一方面,在项目设计时,教师培训者要帮助职后教师自己诊断学习目标,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时,要创造一种使成人教师感到放松的物理环境以及感到被尊重、被激励的心理气氛,这些物质和心理环境是促进成人学习的重要中介物。

第二,成人学习的经验性特征与社会文化理论的脚手架、中介、内化等概念密切相关。成人教师本身既可作为学习的内容,专家、成人教师、同伴的经验,又可以在参训教师新的知识建构中充当重要的中介作用。在职后教师培训中,成人教师模仿授课专家、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以及学习伙伴的教学理念、行为和模式。但是,这种模仿不是机械重复,它既是他人经验的借鉴又是教师学习者在自选目标的驱动下持续进行的认知活动,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知识的内化。因此,一个成功的职后教师培训项目在培训内容设计时要充分吸纳成人教师的经验,让他们参与内容的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培训者必须满足成人分享经验的心理需求,引导参训教师互学,多采用能让成人教师发表自身经验的培训方式,例如小组讨论、交流分享、磨课研课等。这些活动方式指向社会文化理论提出的同伴脚手架功能。

第三,成人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取向这个特征与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要求“以问题为核心,案例为载体”相契合,也与社会文化活动理论主张学习是一个不断重构实践模型的过程这一观点不谋而合。毛齐明认为,最近发展区体现的是两种能力的差距,而这种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习者要跨越这个距离的过程,其实是主体不断提高理解情境和回应问题情境的能力的过程。[16]

第四,成人学习者以成人教师为依托这一特征与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脚手架、共同体等概念密不可分。尽管成人是具有独立自我概念的学习者,但是仍然需要依托成人教师来跨越最近发展区。这意味着在学习关系中,成人教师的角色更多地表现为成人学习者的引导者、促进者,是他们的引路人,二者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使他们在共同体的文化语境下通过各种中介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四、成人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融合的“国培”项目设计与实施实践 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对职后教师培训的实践意义在于,要“关心个体的感情,把他们看作独立的人,形成成人气氛;学习者参与诊断学习需要;教师是促进员、领路人;采取利用成人学习者经验的方法;课程应当与成人的发展任務相一致;学习者分组;学习活动以问题为中心”。[17]而“国培”项目是符合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的一种成人教育活动,项目设计与实施均要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特征,并将成人教师学习置于社会文化语境中。我校五期“国培”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融合了成人教师学习的特征,围绕社会文化活动系统的六个要素展开(如图1所示)。

如上图所示,培训者作为项目组织者,要最大程度上满足活动主体——成人学员的培训需求,尊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意志,引导他们设置和选择清晰、合理的学习目标,构建起具有学员、同伴和专家等多方参与的学习共同体,充分利用课室环境、教师语言、课件、培训方法、培训资源、反思表、培训简报等物质和符号中介作为工具条件学习,建立学习活动制度和规范,明确培训者和参训者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以达成各种的学习成果。

在我校2016年实施的“示范性培训团队专项研修——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项目”中,教育部对参训对象选拔的要求是“已入选或拟入选省级及以上教师培训专家库的小学、初中和高中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突出,具有较丰富的培训经验,承担过地市级以上教师培训任务,具有高级职务(职称)”。因此,如何利用这些成人优秀教师的特点和经验,采用社会活动系统组织富有成效的培训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的实践操作如下:

第一,以教育部颁布的《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为纲、根据学员的需求设置培训主题、目标和课程。我们围绕《英语教师培训团队研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了培训政策与理念、学科教学前沿和学科教师培训三个维度,各维度下的内容则根据学员需求设定。在接到参训名单后,我们立刻组建起QQ群,通过QQ群交流、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多种渠道精心做好学员的参训需求分析,参照学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短板,引导学员参与生成他们需要的培训内容。例如,绝大部分学员反映对近几年改革的热点“核心素养”缺乏系统的了解,于是我们便确立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参与式培训能力提升”为研修主题。学员从一开始的介入将培训课程的“预设”性大大降低,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学员自发的学习需求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第二,根据优秀职后教师的特点设计培训方法和活动。我们为每一个培训主题制定了一一对应的培训方式方法,确保培训方法和活动的设计服务于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领悟和培训目标的达成。例如,学科教学前沿模块设计了几个与核心素养相关的专家讲座;又如,训前问卷调查显示71.5%的学员希望得到培训方法和技巧的培训,且81.4%的学员没有接受过工作坊的培训,因此我们设计了凸显交互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能最大程度满足学员发表经验的心理需求的最近发展区活动,包括工作坊、同课异构、个人课前分享、小组磨课研课、小组合作教学、小组问题研讨等。例如,在小组问题研讨活动中,我们根据学员的困惑梳理出最为突出的若干问题,要求每个研修小组采用“十字线”法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研讨探究,步骤如下:①在如图2所示的一张大卡纸上画一个十字;②在上下左右四个格子里分别列出问题、成因、后果和方法;③一起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讨论此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然后针对不同的原因,通过消除原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④小组集体走到课室前面向全班展示研讨的成果;⑤其它小组学员补充新的想法(详见吴卫东[18])。“十字线”法使学员学会对一个问题作全方位的分析,而同伴经验的碰撞能助推这个目标达成。

第三,创设符合成人教师的良好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了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崔琳琳指出:中国的外语教师教育领域主要关注教师对外语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掌握,而对教师心理、教师情感等个人内心发展重视不够。[19]笔者带领的团队在过去四年的“国培”实施过程中,努力打造并践行“专业培训”、“人文培训”、“幸福培训”的理念。首先,培训课室的环境布置明快、舒适、积极向上,桌椅以小组围坐形式摆放,全体学员在第一天破冰活动中生成的签到树、自画像、“十字线法”问题解决方案等不断补充到课室每个角落。除学员的专业需求外,我们关注学员的个人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并设计了系列活动加以满足,包括:每组代表轮流负责主持每个研修主题,主持人介绍专家、组织专家答问互动环节并对讲座进行点评;课前10分钟由每个组推举学员分享教学经验;在“我想说”观点园,学员可以随时在告示贴上写下感言和反思与伙伴交流;组织班级联欢活动满足学员的情感交流需求等等。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情境中,每一位学员的经历、经验、知识、情感和追求得到最大的尊重和实现,“国培”研修之旅成为了学员追求实现国家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个人专业发展的幸福之旅。 五、结束语

过去五年,笔者的团队以成人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为指导设计和实施“国培”项目,培训效果获得了学员的高度认可,项目在教育部2014年和2015年对全国示范性项目的学员匿名质量评估中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第一名。

“国培”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个具有国家形象的品牌。社会文化理论为现代教师培训奠定了理论基础,融合社会文化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的 “国培”项目设计与实施能有效帮助参训教师建构起新形势下所具备的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理论和技能,促进外语教师多维的、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使这些种子教师回到当地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3]朱旭东.论“国培计划”的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10(6):3—8.

[2]苏红.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新审视:成人学习的视域[J].当代教育科学,2013(3):26—29.

[4]毛齐明.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基于“社会文化—活動”理论的视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19]崔琳琳.外语教师学习研究述评:理论、主题与方法[J].中国外语,2013(6):103—109.

[6][9][12]赵红亚.试论诺尔斯的成人教育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41—42.

[7][10][13][14]蔡俊.诺尔斯成人学习思想及其对教师培训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172—173.

[8][11][17]孙长龙.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构建[J].成人教育,2016(11):82—84.

[15]刘学惠.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外语课堂与语言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11(7):46—51.

[16][18]吴卫东.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Key words】adult learning theory; sociocultural theory; post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integration

作者:苏远连

第4篇:教师培训学习体会感悟

这些天去三江学习去了,收获很多,从自己内心里感受到了兴奋。原来认为学习只是一个教一个学,虽然自己是教师却也没有真正意义上明确学习的意义,我想我理解的学习只能是字面上的学习,而真正的学习是没有空间与时间上限制、没有任何一个固定的形式的,一个能够让一个人的个体从一个不明确的知识到一个明确的知识这个过程就应该是学习。也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每个时间每个空间都是在学习这个行为过程中生存的。或者说:如果没有学习行为,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存在于我们的这个空间与世界的。我们可以相信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走过同一个自己的世界。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或者在同一个时间或同一个空间里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可能我们认为我们不用学习就可以完成相应的动作,可是我们却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学习着另一个类似的新的知识与行为

经过了三天的学习,我清楚的了解到了一点:我在那里做了二件事,一个是学习经验、掌握新的思想。另一方面我在那里安静的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了思考、同时讲师的理念也激发了我对以后工作的一些想法。领导给我发信息:好好学习、多思考、多总结。我知道这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一种激励,想让我真实的能够学习一些新的理念。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我明天要对我这些天所想到的事情进行简单的总结,我相信只要我们能真实的做到想要的方向,我相信红卫学校会超越自己原来的地位的。

相信我们的学校会好起来的。

第5篇:从培训学习中感悟教师生活、认识教师生活

通过这两天马老师所讲授的《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使我从新认识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教师职业倦怠,其实做教师久了,特别是教同一个年级、同一门学科久了,往往觉得每天都在做重复性的工作,由于对本门学科比较熟悉,所以觉得没有挑战性了,除了重复性的工作以外,就是倦怠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有句名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其实,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方法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使教同一课也会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倦怠,其实就是思想停滞的表现。一旦产生倦怠,必须及时警醒自己。这个时候我往往会静下心来,认真梳理一下自己的思想,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一本好书,不断充实自己。读好书,找出自己与名家的不足,改变自己幼稚的想法,提升自己的理念,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的方法。从而在读书中寻找乐趣,寻找幸福,并依靠不断给予我营养的书驱走弥漫在我思想上的倦怠烟雾。其实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听过这个概念,学习之后,使自己知道了在今后的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如果产生的职业倦怠,该如何去调节。

一、要建立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二、提升自我效能

三、积极应对,培养良好心态

四、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良好的情绪,及时消除消极情绪。

五、学会寓教于乐,把教学看成是一很美妙的活动。

六、多读书,勤学习,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师不但要加强业务学习,而且还应该博览群书,这样可以净化心灵、开阔心胸。另外,工作之余教师还可以与书画为友、与琴棋为伴、与诗词同行、与音乐共舞。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人,必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七、培养一点课外兴趣。胡适曾给毕业生开出的防身药“兴趣散”,指一个人应有本职外的兴趣,就可使他的生活更有趣,更快乐,更有意义。事实上也是这样,下课后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浇浇花,练练字,既放松了身心,又补充了课堂,何乐而不为?可以想像,带着一身的疲倦回到家,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身心如何放松?爱因斯坦工余尚且拉小提琴,何况我们一般教师?

第6篇:幼儿教师暑期培训学习感悟心得

暑期培训学习感悟心得

2018年暑期,我有幸聆听了安吉吴伟云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而且对《指南》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吴老师从正确理解幼儿园的活动区活动和支持与指导幼儿活动区活动两个大问题精心解读。也参加了联盟园培训及园本培训,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很多文件中都有体现,为什么如此重要的文件中一再提出要“以游戏为基本游戏活动”、纠正“小学化”倾向呢?现在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特别严重,这是为什么?有的老师会回答这是家长的要求或是小学的要求,游戏是幼儿园教师有别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殊所在,现在我们用的是小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这样显得我们可以随时都能被替代。这也就是为什么学前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如此低的原因。

在很多活动中其实完全可以类用游戏就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不用像教小学生那样的教我们的孩子,比如认识钟表,我们从小班开始就可以在无形中让孩子接触钟表,把钟表放在孩子视线能接触到的地方,序数,我们幼儿园最简单的摆水杯可以锻炼孩子学习序数,认识数字可以让孩子们每天记录天气预报,既可以认识数字数数,还可以认识标记。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并且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会玩的孩子聪明”,在游戏活动中最重要特征是重过程,轻结果,在游戏中变换着花样地做同一件事情,这样有助于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我觉得我们的活动区现在缺乏的就是放手让孩子去做,很多时候在活动之前,给孩子附加的硬性条件就已经扼杀了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值得我们反思的是,现在我们投放的材料有多少是不能在游戏中提起孩子的兴趣的呢?我们班刚开始开展区域的时候,我总是会给他们安排好,让他们在规定的区域游戏,局限了孩子们的选择,并且在游戏中基本上都给孩子们设定好了这个游戏该怎么玩,刚开始孩子们还可能因为新鲜而喜欢做游戏,但是时间长了孩子们对于这种游戏就不感兴趣了。听了两次的讲座之后,我逐渐明白了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对于投放的材料是否感兴趣,要及时根据孩子的游戏情况调整区域里的材料,教师要做到让孩子们自发、自主、自由的区域游戏,不要任何事情都给孩子安排到位,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也要适时适宜的介入和指导孩子。当我们在听讲座时给我们播放的视频中,浙江省安吉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就是放手让孩子去锻炼,让他们自由的去活动。我觉得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想玩并且有想挑战游戏的兴趣。

通过这次讲座和再次阅读《指南》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教师的身份永远都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本次的讲座和《指南》将会成为我的“良师”,指引着我在幼教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第7篇:学习楷模精神争做优秀教师师德培训感悟(原创的演讲)

“学习楷模精神,争做优秀教师”

师德培训感悟

做个教书育人的有心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个教书育人的有心人》。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交流为期三天的“学习楷模精神,争做优秀教师”的专题师德培训心得,我感到无比荣幸。因为这次师德培训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爱的洗涤,一次职业精神的高尚洗礼。

翻看着师德培训书里一位位优秀老师的先进事迹,在他们当中

有呕心沥血奏华章的山村女教师王生英;

有患癌症晚期,却凭着顽强的毅力仍然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姜育兰老师;有双腿严重残疾却永不言败,做到让自己“站”起来教书的朱小平老师;有对工作兢兢业业,家长称赞“你是孩子一生收到最好礼物”的叶青老师等老师

此时此刻激荡在我脑海的是感动、是惊喜、更是反思!

感动于姜育兰老师洒向教育无限大爱的情怀,身患绝症的她说:“„„如果我能早日康复,我多想在剩下的2年教学历程中,勤奋耕耘,三尺讲台永远是我心中一方最神圣的热土。我多希望用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把知识化为乳汁,以爱心化作春雨,涓涓不息地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继续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追求!可这也许只是我的梦想而已„„

惊喜在我们峡口初中也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有“恪尽职守,几十年如一日,心系学生,尽心尽力”的大小王老师,有“忠诚教育,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祝老师,有“关怀学生,天天煮鸡蛋为临近中考学生献“营养餐”的张老师等等。

这些让我感到是多么的幸运!因为我也是峡口初中的一员,在我的身边就有这么多的楷模值得学习。时光匆匆,回想自己到峡口初中已有3年的教学生涯。“我进步了多少,成长了多少?”是我这次师德培训中反思最多的。人生短暂没有时间可以给我浪费,此时的我需要做的是珍惜每一天,充实每一天。 首先,要让自己在书海中成长

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我想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让自己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不被历史的尘土淹没。平日的我不怎么喜欢看教育专业类的书,觉得看这种书就是浪费时间,理论归理论。忽视了教育专业类书籍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作用,今后我一定会更多地关注教育类的书籍,帮助自己的专业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我校的周校长给我们年轻教师提出要求说,要多读一些有益于年轻老师成长的书籍,做好读书笔记„„我想我不一定做的到最好,但是我会给自己定好目标,每天花三五十分钟时间看看教育专业书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丰富。

其次要让自己在反思中成长

在这次的师德培训中,我还有一个重大的收获,很多老师通过写教学反思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进步的喜悦。虽然在之前,我也写有教学反思,但是很

多时候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任何一名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不断反思之后成长起来的。今后的我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了,不能以课业负担的繁重,来做回避教学反思的借口。要经常性地认真总结经验,把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一些想法、做法、体会、感受等用反思日记或问题单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逐渐积累资料便于今后对比、分析、总结。

最后,要用爱筑建教育的天空

“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教书育人,才能引导学生成才。

我是一个担任初三年级的班主任,深深地品尝到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当看着自己的学生们一天天进步,脸上的笑容足以抵消工作中的千辛万苦;

当在逢年过节,总有学生打电话、发短信、寄贺卡问候,没有功利,只有真情;

当看到有的学生由学困生转变为学优生,感觉班主任工作真是魅力无穷。这些让我懂得了是爱使学生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温暖。爱是教育的源泉,爱与教育息息相关。

老师们: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人们总会向往辉煌灿烂的明天,但明天是由每一个今天所垒成,有向往,有行动,有坚持,方会使梦想成为现实,刹那变成永恒。愿我们老师的一个个今天筑成学生的一个个辉煌的明天!

谢谢大家!

署名:徐学文2011-8- 28

第8篇: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_优秀教师学习师德师风感悟

孩子,他们不仅要在这里学到知识,还要学习如何做人,为了国家的下一代,甚至更久远的希望,这无疑对教师的品德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师德师风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_优秀教师学习师德师风感悟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2014年8月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十四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 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每年暑期的师德集训都让我收获很多,曾经的困惑在培训中慢慢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也让懵懂中的我知道了,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也是从培训中我知道了开展师德师风活动的重要性。

今年的集训不同于往年,教育局组织了师德集训讲师团来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两位教师图文并茂的给我展示了他们在武汉市育才小学培训时的所见、所闻、所获、所感,虽然我无法身临其境,但是从他们的报告中我还是知道了自己和育才小学教师之间的差距,他们的自信、风采是我望尘莫及的,他们的敬业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想到这里,我不仅得要自问,他们做到的,难道我就不能吗?是的,我一定能,只是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感觉自己迷失了方向,今天我突然明白了,不要再觉得自己的工作太平凡,也不要抱怨自己的待遇有多差,只有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我们的形象、提升我们的价值。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2 、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3、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4、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莲山课~件 ]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5、加强学习、提升教师魅力。

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品质。报告中的有些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受人景仰。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对工作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作风;对教育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自觉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模范老师们的成功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修品练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要进德修业,为人师表,获得学生的爱戴敬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模范老师们对教学的改革告诉我们:教师除了要修品,还要练功。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设计者、沟通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尊重学生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能学好。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学会发展,才会有学校教育的高质量。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具体的归位,就是依靠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影响每一位学生。要说何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我看来,道德的好坏并无严格的法律依据,它随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现于非正式的舆论之中。所谓的明善恶、秉正义、知荣辱等都是人们意象中的代名词。所以我说,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再则,要求教师热爱学生。“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在一本书刊上,我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节自习课上,一名教师因辅导学生练习,故托堂几分钟。这时,外面起了雨,某学生讲台放了一张条:“你耽误了我们放学时间”。教师见后,并无不满,而是公开向学生道歉,并把自己的伞、雨衣送给同学们。教师的素质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上,如上述教师无爱生之心,恐怕很难让学生敬服、理解,以至于对以后的上课状态、心理反应和师生沟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社会重任。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上述几点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也是最基本的行为品质。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称其为“教书匠”,所谓“人类灵魂工程师”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来,“德”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曾说过,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这无疑也提示了我们: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所以在教学和生活中,要特别强调教师不仅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还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外,教师既要善于汲取民族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还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教育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既提高人文素养,又打好科技素质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试想一下,我们每个人,谁没有受过恩师的指点?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是老师向我们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在我们成功的背后,是老师在为我们默默地耕耘;在我们迷茫的时候,是老师一次又一次的为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

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

从走出师范校门到现在,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搞好就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通过暑期培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好书,给学生讲讲道理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养成健全人格,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的人才。

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

第一,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

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应贯穿在我平时的工作中。

第二,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课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第三,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严格以“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办公室里不打电脑游戏、不带手机进课堂等等,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正是崇高师德的外现。

通过这次师德培训,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认识和体会一定会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大的提高。

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四

当今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育人观念在不断更新。本人自我创新意识薄弱,偏向注重经验操作层面上。因此本人应加强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自我。把沉于经验上的东西与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结合起来,脚塌实地深入研究,并努力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有时不冷静、有急噪情绪,表现在对学生说话上有些粗鲁和烦躁。本人反思;对待学生的严格并不等于训斥和语言粗鲁,应该用关怀和亲切的言语、以自己良好的心态、来教育、帮助学生,让学生自己醒悟和反思、达到教育的目的。避免出现没有修养和说话粗鲁的态度,应加强自身修养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

以后我还要继续坚持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依法治教,依法从教,为人师表,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思维方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在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做一个人人赞美的好老师。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天天学生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问题是我对他们关心太少了,作为一个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的确有些困难,因为我要面对的是几个班级的学生,精力较为分散。而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

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五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9篇:综合实践学习感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暑期培训感悟

沙区覃家岗小学费明先

本期期末考试刚刚结束,紧接着我们就参加了由沙坪坝区进修学院组织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暑期培训。初次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的我,片面的感觉到这门课程的实施现状并不甚理想,所以从思想上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只觉得就是一次例行公事的培训活动而已。但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对这门课程有了重新的认识,并在思想上有了新的洗礼,感觉收获颇丰。

本次培训活动通过班主任余老师的精心组织,我们有幸聆听了多位市区和市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家的精彩讲座。培训中专家们不但利用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而且还选择了一些优秀的课例让我们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发展趋势。湖北省武昌区教研中心的沈专家主讲的“基于体验的构建”中,特别强调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我有了新的认识。经验+反思=专业成长,看似简单的一个公式,但要认认真真实施起来,我却感觉任重而道远。以前总觉得只要将数学学科认真教好,让家长、学生有一个满意的分数,就大功告成,其他的综合学科考核完全可以忽略。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才意识到教师的学科发展并不等同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现阶段的教师是需要复合型的教师,而我在这一方面却还差之甚远,所以现在我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尽力朝着复合型教师的方向迈进。重庆市教科院的曹雷老师通过两个鲜活的课例,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教师和中国教师在教学上的差异,从而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多种学习方式实施的必要性,虽然感觉到这些学习方式的实施会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是本着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我将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争取能更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这样一门课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新课程,以满足新时期下一步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口腔医院医疗质量管控下一篇:毕业生综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