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将情感教育融入体育教学当中

2023-0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素质教育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的理想、兴趣、情感、意识、道德等个性因素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情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康向上的人格和充实完美的情感世界、积极肯定的情感可使学生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 高质有效的完成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效果。

1 加强道德意识和爱憎情感教育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行为准则, 是否满足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状态。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对符合道德原则的行为会产生敬佩、羡慕、赞扬等满意的道德情感, 对不符合道德原则的行为则产生厌恶、憎恨等否定的道德情感体验。在教学中, 通过讲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以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 为国争光的典型事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强调体育运动中保护与帮助的意义, 来体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通过教学竞赛和集体游戏强调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经过反复练习使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逐渐缩小, 情感更加融洽, 同学时间互相关心, 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形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周围的事务充满爱心, 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2 加强竞争意识和理想抱负教育

体育运动的特点之一就是竞争, 良好的竞争品质产生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是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理想相一致的。在教学中, 我们以优秀运动员不畏强者, 勇夺第一的典型事例来熏陶、感染学生, 通过介绍以不道德竞争手段所带来无穷祸患的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对个别胆小、缺乏毅力的学生鼓励他们逐步养成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竞争品质, 并以竞争为手段, 开展形式多样、趣味横生的游戏和比赛。通过设置困难缓解对原有练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学生在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形成竞争意识所必备的机智、勇敢顽强、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在技术教学中, 采用分组练习, 对技术好的学生不断提高要求, 对技术较差的学生耐心辅导, 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 提高自信心, 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品质。

3 加强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教育

体育教学是一项有严格组织纪律的集体活动, 课堂中, 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反复强调课堂常规和练习要求, 督促学生按照集体的共同义务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克服松懈散漫的作风, 使之符合运动规则和集体的需要。许多体育活动需要同学之间互相配合来完成, 这种交往与协作, 使学生认识到彼此之间都有义务和责任来完成每个动作, 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成绩的取得也是和他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正因为集体的力量, 使学生以各种方式使自己的心态、行为意向、与集体状态、行为相结合, 以便被集体所接受、取得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同、赞许, 产生心理的情感的共鸣, 学生们会自发的以团体中的优秀人物为榜样, 或以某个成绩突出的小组为参照群体, 从而获得了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的情感体验。我们通过开展各种教学竞赛、达标、创优秀锻炼小组等活动, 提高了集体的凝聚力, 营造出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关心, 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学生体验到了由于将自身融入到大集体后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而获得的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与集体荣誉感。

4 情感教育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4.1 晓以情理、示以爱心

体育教师要充分调动感情因素, 用情感来感化学生, 使师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使学生接纳自己, 接受自己, 这是实践教学目的的先决条件, 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 不可能对学生在心理品质方面有好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体育课堂常规》以及体育课的各项要求, 将理溶于情中、切忌粗暴、干燥无味, 使学生对这些教育可理解可信, 提高认识加强自律。

4.2 教学内容与形式新颖, 课堂情绪可控

心理学研究表明, 新颖刺激是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促进愉快学习的条件之一。在选择和设计教学程序时, 要以学生乐学和成功体验为着眼点, 内容难度适中, 既不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 又得让学生进行一定尝试方可成功, 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兴趣, 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克服困难而成功的乐趣, 从而激发起积极主动参与的欲望, 培养自信的品质。

4.3 发挥项目特点, 以情动人

观摩足球比赛, 使学生获得感染, 观看田径、体操、跳水等比赛, 使学生体验运动项目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与美感, 陶冶情操,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去创造和追求美的东西, 提高审美能力, 利用集团项目去相互配合, 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团结互助。

4.4 挫折与批评

这里所讲的挫折分两种, 一是因为学生的差异,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能完成。一种是为培养特定学生心理品质而设定一定难度的任务而使其受到挫折。无论是哪种情况, 老师应以信任、鼓励、期待的心情去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克服困难, 意志坚强。同时教师要做技术指导和心理暗示, 或言语激励, 必要时稍微降低难度而使其完成任务, 多次这样成功的挫折对学生心理是有益的强化。

教学中学生出现缺点和错误, 教师对其批评是难免的, 如果教师批评掌握方式有理有情、辅以集体舆论, 对学生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式, 切忌体罚、恐吓、不尊重学生自尊心、发泄私愤, 那样的话除了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外, 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使情感教育效果事倍功半。教师要珍惜与学生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 珍惜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这样学生才能对老师的批评不反感而虚心接受, 认识到这是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只有在了解学生和学生建立真挚的关系, 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才能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5 结语

(1) 体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

(2) 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世界。

(3) 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 以真实、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体育的认识,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条件, 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和理解是情感沟通的基础, 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摘要: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 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体育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 以情激趣, 从而促使学生乐学、愿学、爱学。而通过恰当的情感教育, 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关心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能激发学生学习各种知识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和健康人格, 使之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情感教育,素质教育,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郑希付.普通心理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

[2] 赵建震.体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J].体育教学, 1999 (6) .

[3] 黄渭铭.寓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J].学校体育, 1989 (5) .

上一篇:加强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下一篇:HOLLiAS-RMIS实时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在五阳热电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