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

2022-03-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一段工作完成后,或是一个项目结束后,回首工作与项目的过程,从中反思不足之处,可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写一份工作报告,但如何写出重点突出的总结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供暖系统课程设计总结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总结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机械系统设计》结课综合设计(论文)

专业班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4 姓 名 123456789 学 号 08041406 开课系室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系 结课日期 2011年 11月30日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总结

总体概述:本门课程名叫机械系统设计,不同于我们以前所学的机械设计。上学期我们所学的机械设计是以机械零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具体的设计;而在本门课程中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机械系统,包括原动机、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以及辅助系统,进行的是整机设计。

下面就根据本课程所学的内容,对机械系统设计过程做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

一:方案设计

在接到一个设计任务后,首先要明确设计任务是什么,并对其进行功能方面的分析,针对要实现的功能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大体步骤如下:

1、 设计任务抽象化——一般用黑箱原理来表示。

2、 确定工艺原理——设法确定黑箱所要求的能实现作业对象转化的工艺原理。

3、 确定技术过程——按照选定的工艺原理确定转化所需的程序及其顺序。

4、 引进技术系统并确定系统边界——根据技术过程的要求确定机械系统的具体任务,并把这些任务分配给各个子系统。

5、 确定功能结构——进行功能分解。

6、 确定设计方案——分以下三步:寻找实现分功能的方法和载体;构建形态学矩阵;确定基本结构布局。 二:总体设计

1、初步总体设计——根据设计方案绘制总体布置草图,进行初步计算和运动分析,并进行初步技术经济分析。注意改进薄弱环节,必要时应对方案中的关键技术系统进行试验研究。

2总体设计——对初步总体设计做进一步完善,形成技术文件和图纸。1)设计任务书、技术任务书;2)机构运动简图和系统简图;3)总装配图及关键部件装配图;4)电、光、气、液控制图;5)总体设计报告书及技术说明书。

在此过程中,主要涉及步骤有:执行系统的布置、传动系统的设置、操纵件的布置、总体主要参数的确定等。

三:原动机的选择

动力机的选取的依据是工作载荷的类型,常用的原动机主要类型有:电动机、液压马达、气压马达、以及内燃机。

电动机作动力有以下优点:驱动效率高,与工作机连接简便,种类和型号较多,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机械的工作要求。此外,电动机还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起动、制动、反向和调速的控制简单,可实现远距离测量和控制,便于集中管理和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其不足之处就是要用电源,这对野外工作的机械及移动式机械如钻机来讲,使用受到限制,因为可能有时无电源。

液压马达作动力机时有以下优点:可以获得很大的机械力或转矩。与电动机相比,功率/重量比大,因而运动件惯性相对小,快速响应灵敏度高。液马达还可以通过改变流量来调节执行机构的速度,改变运动速度方便,易实现无级调速。其局限性为:要有高压油供给系统,液压元件加工、装配要求高,易漏油并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机械的运动精度。

气动马达作动力机时有以下优点:与液压马达相比,工作介质为空气,易获得、无污染。维护简单,成本低,对易燃、易爆、多尘和振动环境适应性好。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空气可压缩,因而气动马达工作稳定性差,噪音大,输出扭矩不大,只适用于小型和轻型机械。

内燃机作动力时有以下优点:自持能力高(只要备足燃料和油料,可独立工作),功率范围宽。其缺点是:对燃料(柴油或汽油)的要求高,内燃机排气污染。噪音都较大,而且结构复杂,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不能带负载启动。

在进行机械系统设计时,如何选择动力机的类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向考虑:

1、工作机的负载特性和要求:包括工作机的载荷特性、工作制度、结构布置和工作环境等。

2、动力机本身的机械特性:包括动力机的功率、转矩、转速等特性,以及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要使动力机的机械特性和工作机械的负载特性相匹配。

3、进行经济性比较:包括能源的供应和消耗,动力机的制造、运行和维修成本的对比等。

除上面所说的三个方面外,有些动力机的选择还要考虑对环境的污染,包括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例如,室内工作的机械就尽量不要用内燃机作动力机。 四:传动系统设计

传动系统的作用是联接动力机与工作机,即把动力机的运动和动力传给执行机构或执行构件。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传动系统有: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液力传动、气力传动。

传动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变速装置,起停和换向装置,制动装置及安全保护装置。

变速装置是传动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改变动力机的输出转速和转矩,以满足执行机构的要求;常见的变速装置有以下几种:变速齿轮变速机构、滑移齿轮变速机构、离合器变速机构、啮合器变速机构。

起停和换向装置的作用是控制执行机构的起动、停车以及改变运动方向,那么对起停和换向装置的基本要求是:起停和换向方便省力,操作安全可靠,结构简单,能传递足够的动力。

常用的起停和换向装置有两类:一类是通过按钮或操纵杆直接控制电动机实现起停和换向,另一类是用离合器实现起停和换向。选择方案时应考虑执行机构所要求的起停和换向的频繁程度、动力机的类型与功率大小。

制动装置:动构件具有惯性,所以制动停车时不能立即停止,而是逐渐减速后才能停止运动。为节省停车时间,对于起停频繁或运动构件惯性大、速度高的系统,要设置制动装置。制动装置还可用于机械一旦发生事故时紧急停车,或使运动构件可靠地停在某个位置上。机械系统对制动装置的基本要求是:工作可靠、操纵方便、制动平稳、时间短,结构简单、尺寸小、磨损小、散热良好。

常用的制动器有摩擦式或非摩擦式两大类:带式制动器、外抱块式制动器、张蹄式制动器、磁粉制动器 安全保护装置:

有些机械在工作过程中载荷经常变化,并且变化幅度较大,因此可能过载,如这时本身无保护装置的话,应在传动链中设置安全保护装置,以免传动机构破坏。本身具有保护作用的传动链有带传动、摩擦离合器等,而传动链中的安全保护装置常见的有安全离合器或安全销等。当传动链所传递的转矩超过规定值时,安全保护装置中联接件会折断、分离或打滑来停止或限制转矩的传递。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销钉安全联轴器、钢珠安全离合器、摩擦式安全离合器等。 另外,从系统的变速形式(是否连续)来看,变速部分可分为有级变速传动和无级变速传动:

有级变速传动系统常有变速齿轮传动、链传动或变速带传动组成。在一定的变速范围内,其输出轴只能得到有限级数的转速。在有级变速传动中最基本的变速装置是二轴变速运动,即在两根轴之间用一个变速组进行传动,二轴变速传动可实现二至四级变速。若要求的变速级数多于四级时,可以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速组串联而成的多轴传动装置。 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主要用于下列场合:

(1) 要求转速在工作中连续变化; (2) 探求机械的最佳工作状态; (3) 带负载启动的机械要求在低速启动;

(4) 需要协调机械系统中几个执行机构之间的运转速度。 无级变速的类型主要有:电力的(直流变速、交流变速)、流体的(液力的耦合器、变矩器、液压变速)和机械的(利用摩擦传动机构实现)。 五:执行系统的选择

执行系统是用来完成机器预定功能的组成部分。一部机器可以只有一个执行部分,也可以有多个执行部分。

常见的可用于执行系统的机构有: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在选用时要根据预定功能的运动形式选择合理的机构来完成预定的运动。 六:控制系统的构建

机械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各执行机构应根据生产要求,以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运动,而各执行机构的开始、结束及其顺序一般由控制系统保证。

机械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有:

1)使各执行机构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运动。 2)改变各运动构件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 3)使各运动构件间有协调的动作,完成给定的作业环节要求。 4)对产品进行检测、分类以及防止事故,对工作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及时报警并消除。 控制系统的要求: 1)稳定性要求

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的固有特性,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结构与参数,与输入无关。若控制系统在任何足够小的初始偏差作用下,其响应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为0,则称该系统具有渐近稳定性。反之,在初始条件影响下,若控制系统的响应过程随时间的推移而发散,输入无法控制输出,则这样的系统为不稳定系统。任何一个系统能进行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是系统必须是稳定的。 2)响应特性要求

系统的响应特性包括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

① 动态特性:过渡过程中系统的动态性能常用系统的阻尼特性和响应速度来表征。

② 稳态特性:闭环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用稳态误差表示和度量,它是当t时,即过渡过程结束时,系统的实际输出y(t)与参考输入所调整的期望值yr(t)之间的差值。 控制系统的组成:

无论多么复杂的控制系统,都是由一些基本环节或元件组成的。

1)给定环节:给出与反馈信号同样形式和因次的控制信号,以确定被控对象“目标值”的环节。给定环节给出的信号可以是电量、非电量,也可以是数字量或模拟量。

2)测量环节:用于测量被控变量,并将被控变量转变为便于传送的另一物理量(一般为电量)的环节,常用的有电位计可将机械转角→电压信号,测速发电机将转速电压信号,光栅测量装置将直线位移→数字信号。

3)比较环节:比较环节是将输入信号X(s)与测量环节发出的有关被控变量Y(s)的反馈信号B(s)进行比较的环节。

4)校正及放大环节:通常偏差信号很小,为了实现控制,要将偏差信号作必要的校正,然后进行功率放大以便推动执行环节,常用的放大类型有电流放大,电气—液压放大等。

5)执行环节:执行环节用来接收放大信号的控制信号,驱动被控对象按照预期规律运动的环节。执行环节一般是能将外部能量传递给被控对象的有源功率放大装置,工作中要进行能量转换,如把电能通过电机转换成机械能,驱动被控对象作机械运动。 七:其他辅助系统的配备

1、操纵系统:是把人和机械联系起来,使机械按照人的指令工作的机构和元件所构成的总体。 操纵系统的作用和要求

操纵系统的作用是完成信号转换,也就是把人施加于机械的信号,经过转换传递到执行系统,以实现机械的起动、停止、转向、变速、变力及制动等目的。

操纵系统虽然不直接参与机械做功,对机械的精度、强度、刚度和寿命没有直接影响,但机械系统性能的好坏,功能完成情况及操作者工作强度等,都与操纵系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对操纵系统的设计有下列主要要求:

1)操纵轻便省力。尽可能地减小操纵力,这样不但可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符合人机工学的要求,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同时还可提高操纵系统灵敏度,达到对机械系统的灵活操纵。

2)操纵行程适当。操纵的行程应尽量在保证人体不动的情况下,上、下肢能舒适达到的范围。

3)操纵件定位可靠。操纵件应能长时间可靠地保持在某一操作状态的位置,不能因其它操纵力的作用而改变其操作状态。

4)操纵系统的反馈准确迅速。操纵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反馈性,使操纵信号准确迅速地反馈给操作者,以便操作者及时判断操作的效果,并作出新的操纵决策。

5)操纵系统应具有可调性。操纵系统应能进行必要的调节,以保证系统的元件磨损后,经过调节仍能达到操纵的效果。

6)操纵方便和舒适。为达到这一要求,不仅要求操纵力和操纵行程的大小舒适,而且操纵件的形状、尺寸、布置位置、运动方向和各操纵件的标记、操纵顺序等都要符合人体状况和动作习惯。

7)操纵安全可靠。操纵系统应保证实现预定的操作功能,防止错误的操纵或操纵失效。

2、机械基础的设计

机械工作时的全部载荷都由它下面的地层承受。受机械载荷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机械向地基传递载荷的中间结构体即为基础。 机械基础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强度方面的要求:避免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破坏和开裂; 2)刚度方面的要求:避免在载荷作用下产生过大的变形或倾斜; 3)振动方面的要求:避免过大的振动,以免影响机械本身的正常工作及邻近机械、设备等的正常使用;

4)经济性要求:机械基础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应有良好的经济性。

机械基础设计的一般规定:

1)基础设计时应取得机械基础的基本资料;

2)机械基础宜与建筑物的基础、上部结构以及混凝土地面分开; 3)当管道与机械连接而产生较大振动时,管道与建筑物连接处应采取隔振措施;

4)当基础的振动对邻近的人员、精密设备、仪器仪表、工厂生产及建筑物产生有害影响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5)基础不得产生有害的不均匀沉降;

6)重要的或对沉降有严格要求的机械,应在其基础上设置永久的沉降观测点,并应在设计图中注明要求。在基础施工、机械安装及运行过程中定期观测沉降情况,并作记录。

以上各个环节是整个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各个环节的内容只是一些基本概念和要求,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有更加细致的过程,设计时需充分而全面的考虑可各方面的因素,在满足各个环节本身的要求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原动机、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以及辅助系统各个系统作为整个机械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保证在组成整个系统后依然能较好的完成预定的功能要求。

第二篇:新农村供暖系统设计总纲

新农村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设计

第一部分 引言:

农村太阳能弄暖系统的概述:农村太阳能供暖系统是以太阳能作为热源,供给建筑物冬季采暖和全年其他用热的系统。本文的研究主要是设计了一种太阳能采暖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集热系统、蓄热系统、末端供热采暖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管道系统和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换热)设备集合构成[1],详细分析了太阳能供热利用技术的各项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日趋枯竭,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因此节能问题在供暖系统的设计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太阳能是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有着矿物能源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既是近期急需的能源补充,又是未来能源的基础。我国对太阳能的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30多年来我国各种太阳能利用技术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国家经贸组织制定《2000-2015年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指出:我国今后将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3],在建设部指定的《中国“住宅阳光计划”纲要》(草稿)中提出:根据当前太阳能技术与产业条件,考虑到今后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住宅建设的实际情况,太阳能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技术是实施中国“住宅阳光计划”的重点优先领域之一[4],其中太阳热能为建筑物供热采暖可以获得非常良好的节能和环境效益,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了太阳能热利用的趋势之一。

今年来,我国建筑住宅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居住条件大有改善,但是冬季采暖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目前,南方地区大多采用燃煤碳取暖,能耗大且不卫生;北方地区大多采用土炕、土煤炉采暖,还有很多地区尚无采暖设备,仅靠燃烧薪柴驱寒,过度砍伐加剧了水土流失、生态坏境的恶化。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无需开采和输运,方便安全必将成为人类主要能源之一,其低廉、安全、环保等特点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10]。我国南北方农村地区大多处于太阳能丰富的二类地区,空气透明度高,辐照量足。这为在南北方农村地区推广太阳能采暖技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11]。

因此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推广太阳能供暖系统是具有长远的意义的,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一大部分解决了我国能源紧缺的问题,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太阳能供暖系统 还是有不小的不确定性因数,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方案,因地制宜,更有效的利用各个地方的资源.

1.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特点

太阳能供暖系统与常规能源供暖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以太阳能集热器

作为能源,替代或部分替代以煤、石油、天然气、电力等作为能源的锅炉。

太阳能集热器获取太阳辐射能而转化的热量,通过散热系统送至室内进行采

暖;过剩热量储存在储热水箱中内;当太阳能集热器收集的热量小于供暖负

荷时,由储存的热量来补充;若储存的热量不足时,由备用的辅助热源提供。

2. 太阳能供暖特点

太阳能供暖系统与常规能源供暖系统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系统运行温度低 太阳能集热器效率随运行温度升高而降低,要降低集热器和供暖系统温度。

推荐地盘管供暖,运行温度35~45℃。风机盘管和暖气运行温度为55~65℃。

有储存热量的设备 太阳辐射受气候和时间的支配,太阳能不能成为连续、稳定的能源。

系统必须有储存热量的设备;如储热水箱等。

与辅助热源配套使用 气候变化或阴雨天等没有日照时,太阳能不能成为独立的能源。

辅助热源可采用电力、燃气、燃油和生物质能等。

适合在节能建筑中应用 建筑物供暖的需求且达到一定的太阳能保证率,需要足够多的太阳能集热器。

保温水平低,门窗气密性差的建筑不适合使用太阳能供暖系统。

太阳能供暖系统工作原理

太阳能供暖系统,就是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并转化成热能,以液体作为

传热介质,以水作为储热介质,热量经由散热部件送至室内进行供暖,太阳能采

暖一般由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连接管路、辅助热源、散热部件及控制系统组成。

太阳能集热器 多采用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在此以平板集热器为例予以说明。

特点:集热快、运行稳定、运输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热能储存 利用保温水箱进行显热储存。

特点:保温良好、热损失小。

辅助能源 利用可采用电力、燃气、燃油和生物质能等。

特点:节能产品、运行稳定。

控制循环系统 采用模块时温度控制。

特点:可分户控制温度和使用时间、分户计量。

散热系统 可采用地暖盘管、暖气或风机盘管作为散热终端系统。

特点:地暖盘管比暖气和风机盘管作为散热终端更加节能。

3. 太阳能供暖系统组成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十分简单。概括地说,阳光透过透明盖板

照射到表面涂有吸收层的吸热体上,其中大部分太阳辐射能为吸收体所吸收,

转变为热能,并传向流体通道中的工质。

这样,从集热器底部入口的冷工质,在流体通道中被太阳能所加热,温度逐

渐升高,加热后的热工质,带着有用的热能从集热器的上端出口,蓄入贮水

箱中待用,即为有用能量收益。

与此同时,由于吸热体温度升高,通过透明盖板和外壳向环境散失热量,构

成平板太阳集热器的各种热损失。这就是集热器的基本工作过程。

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组成:

太阳能集热器 储热水箱 连接管路 辅助热源 散热部件 控制系统 平板集热器:

平板型集热器的工作过程是阳光透过玻璃盖板照射在表面有涂层的吸热板上,吸

热板吸收太阳能辐射能量后温度升高。

要求:

有一定的承压能力,热工性能良好。一般使用的平板型太阳能尺寸为2×1米。

1、盖板:采用高强耐热透明钢化玻璃。实现高透光率、低反射率;抗冲击能力高;

2、保温层:以提高集热器的热效率可以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

3、吸热板(简称板芯):AAB目前用纯铜太阳能集热板。有耐腐蚀、寿命长等

优点。可以从多个角度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光。

4、涂层:在吸热面板上涂有选择性性涂层,可使吸热面板吸收更多的太阳能辐

射,又减少吸热板向环境的辐射散热损失。

5、壳体 :AAB太阳墙使用整体镀锌板防止生锈或腐蚀;同时保持刚度和强度

便于安装。

6、支架:一般采用角钢、热镀锌等材质,,焊接于钢结构棚架上。

蓄热水箱:

由于太阳能并非稳定供应,为供应阴雨天、夜间时之负载需求,需藉由储热

体储存热能,稳定供应负载热能。储热体一般依外型长宽比分为卧式与立式

两种。通常蓄热体均以水作为储热介质。和电热水器的保温水箱一样,是储

存热水的容器。因为太阳能集热器只能白天工作,而人们一般在晚上才供暖

和使用热水,所以必须通过保温水箱把集热器在白天产出的热水储存起来。

稳定供应负载热能。容积是每天晚上用热水量的总和。要求内胆承压保温水

箱,保温效果好,耐腐蚀,水质清洁,使用寿命可长达20年以上。

散热系统

散热系统是将热能有效导出并通过散热系统将热能分散到所需之处的一种释放装置。散热形式有壁挂式、柜式、地暖式、棚暖式、散热片等。工程中使用较多的是地暖式和散热片式。

控制系统和管道

控制系统是为了调整和协调太阳能集热板、蓄热体、散热系统的运行,从而

实现经济、温度适度的运行方案。循环控制系统主要利用感温探头等控制元

件采集各控制点的温度输出信号给执行设备,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中心,随

时控制系统的起停。将热水从集热器输送到保温水箱、将冷水从保温水箱输

送到集热器的通道,使整套系统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路。 设计合理、连接正确

的循环管道对太阳能系统是否能达到最 佳工作状态至关重要。热水管道必须

做保温处理。管道必须有很高的质量,保证有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应用范围:

太阳能供暖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热流密度较低,即工质的温度也较低,

安全可靠,具有承压能力强、吸热面积大等特点,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

化最佳选择供暖选择之一。其应用范围为:企业、事业单位、工厂、院校、

宾馆酒店、医院、社区、游泳池(包括机关等集体单位和家庭)等阳光资源

良好且需供暖的区域。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设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设计 太阳能蓄热系统的设计 太阳能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太阳能末端管道供热采暖系统的设计 太阳能其他辅助能源系统的设计

下面将主要介绍以上几个系统的设计:

第三篇:机械系统设计--课程知识点考点总结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资料整理

机械系统设计总结

1.机械是机构和机器的统称。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人与机器组成了生产中的最基本单元。

2.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 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若干个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3.系统可以分为两种:流系统(柔性连接),结合系统(刚性连接)。

4.机械系统的定义:任何机械都是由若干装置 部件和零件组成的一个特定系统,是一个由确定的质量 刚度和阻尼的物体组成的,彼此有机联系的,并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统。

5.机械系统的组成:动力系统 传动系统 执行系统 操作控制系统 框架支承结构系统 润滑系统等子系统组成。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

6.内部系统:机械本身构成的系统外部系统:人和环境构成的系统

7.现代机械系统: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协调与控制 用于完成包括机械力 运动和能量流等动力学任务的机械和(或)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系统。

8.从系统类型来看,机械系统本身通常为结合系统。

9.机械系统特性:集合性 整体性 相关性 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

10.整体性是系统所具有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性。

11.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机及其配套装置,是机械系统工作的动力源。按能量转换

性质的不同,动力机可分为一次动力机和二次动力机。一次动力机是把自然界的能源转变为机械能的机械,如内燃机 汽轮机 水轮机等。二次动力机是把二次能源(如电能 液能 气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械,如电动机 液压马达 气动马达等。动力机输出的运动通常为转动,而且转速高。

12.选择动力机时,应全面考虑执行系统的运动和工作载荷 机械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工况 工作载荷的机械特性等要求,使系统既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又有较好的经济性。

13.执行系统包括机械的执行机构和执行构件,是利用机械能来改变作业对象的性质 状态 形状和位置,或对作业对象进行检测 度量等,以进行生产或达到其他预定要求的装置,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各种机械的执行系统也不同,而且对运动和工作载荷的机械特性要求也不同。

15.执行系统通常处在机械系统的末端,直接与作业对象接触,其输出也是机械系统的主要输出。因此,执行系统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执行系统除应满足强度、刚度、寿命等要求外,还应充分注意其运动精度和动力学特性要求。

16.传动系统是把动力机的动力和运动传递给执行系统的中间装置。

17.传动系统功能:减速和增速、变速、改变运动规律或形式、传递动力。

18.当使用动力机变速不经济、不可能或不能满足要求时,通过传动系统实现变

速(有级或无级),以满足执行系统多种速度的要求。

19.如果动力机的工作性能完全符合执行系统的要求,传动系统可以省略,而将

动力机和执行系统直接连接。

20.框架支撑结构系统包括基础件和支承构件,它是用于安装和支撑动力系统、

传动系统、执行系统和操纵系统等,是机械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机械中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及位置精度、运动部件的运动精度、机械系统承载的能力等主要依靠支撑系统来保证。

21.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都是为了使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彼此协调运

行,准确可靠地完成整机功能的装置,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操纵系统指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上述要求的装置,通常包括起动、离合、制动、变速、换向等装置。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人工操作或测量元件获得的控制信号,经由控制器,是控制对象改变其工作参数或运行状态而实现上述要求的装置,如伺服机构、自动控制装置等。良好的控制系统可以使机械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有较好的经济性

22.机械系统的功能要求:运动要求、动力要求、体积和和重量要求、可靠性和

寿命要求、安全性要求、经济性要求、环境保护要求、产品造型要求、其他要求。

辅助系统:支撑系统、冷却润滑系统、通风除尘系统、照明系统。

23.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开发新的机械产品和改造老的机械产品

24.机械系统设计中,创造性是最基本的特点,最优化是最终目标的要求

25.机械系统设计的原则:满足需要原则、可靠性原则、经济合理原则、标准化原则、安全性原则

26.从设计角度出发,实现经济合理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合理确定可靠性

和安全系数、采用新技术、改善零部件结构工艺性、提高产品的效率、合理确定经济寿命

27.零部件结构工艺性包括铸造工艺性、锻造工艺性、冲压工艺性、焊接工艺性、热处理工艺性、切削加工工艺性和装配工艺性

28产品的质量事故有50%是出于设计失误造成的产品的成本60%~70%以上取决于设计

29.良好的工艺性是减小劳动量、提高生产率、缩短生命周期、降低材料消耗和制造成本的前提,也是实现设计目标、减少差错、提高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

30.标准化的水平,是衡量设计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31.标准化通常包括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32.机械工业的技术标准有以下三大类: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

33.国际标准主要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两个国际性的标准化机构公布的标准

34.机械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机械系统执行与其功能的安全性和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性

35.机械系统执行预期功能的安全性是指机械运行时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如满足

必要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磨性等要求

36.设计上可归于四大类:环境设计、系统设计、产品设计、零件设计

37.常用零件的设计,如标准件(紧固件)或通用件(联轴器),设计时只需注意

规格的选择以及互换性要求

38.从有无样机可参考的角度,机械设计分为三类: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形设计

39.传统设计是指经验设计和半理论半经验设计

40.机械系统设计一般程序:拟定计划、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

41.机械系统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功能原理设计阶段、实用化设计阶段、商品化设计阶段

42.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简单、安全可靠

43.简单是指整机、部件和零件的结构,在满足总的功能前提下,尽量力求结构

形状简单、零部件数量少。

44 安全技术可分为:直接安全技术法、间接安全技术法和提示安全技术法

45 直接安全技术法主要遵循下列三个原理:安全存在原理、有限损坏原理、冗余配置原理

46 设计结构的基本原理:任务非配原理、自补偿原理、传递原理、变形协调原理、力平衡原理、等强度原理、稳定性原理。

47 常见的自补原理的应用形式有三种:自增强、自平衡、自保护

48 方案设计有三种基本活动组成:创造、分析、决策

49 方案构思常见的方法:黑箱法、列举法、移植法、筛选法

50 设计任务抽象化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产品的总功能

51 明确任务之后,把一个机械系统抽象为三个基本要素:能量、物料、信息

52 任何功能结构图,都有下面三个结构形式组成:串联结构、并联结构、循环结构(四路结构)

53 功能结构图与功能分解图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功能结构图体现了功能与分功

能之间的关系

54根据机构在运动转换中的功能,可以把各种机构分成五类:实现运动形式的变换的机构;实现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机构;实现运动轴线位置变换的结构;实现转速变换的结构;实现运动分支、链接、过载保护等其他功能的结构。

55.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下列因素:机械的结构尽可能简单、机械系统的运动链要短、所包括的运动件和运动副尽量少、机械的尺寸要紧凑、传动条件要好、惯性力利于平衡

56.机械系统的总部局的基本要求;保证工艺的过程的连续和流畅;降低质心的高度、减少偏置;保证精度、刚度及抗振要求;充分考虑产品系列化的发展要求;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操作、维修、调整简便;造型合理、实用美观;提高人机系统整体的效能

57. 传动系统的布置:简化传动链;合理安排传动机构顺序;注意传动系统的润

滑和密封的可靠性

59. 机械系统安全可靠的工作,基本条件:组成机械系统的零部件应该具有足够

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第四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辅助系统》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辅助系统》使用说明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辅助系统》是一组在autocad环境下运行的应用程序,主要功能包括:

1.典型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及校核计算;

2.典型零部件及典型结构的设计与绘图;

3.典型零部件的标准数据查询。

使用这组程序需要按一下步骤操作:

1.将文件复制到一个专门的文件夹;

2.启动autocad;

3.通过下拉菜单——工具——选项——打开选项对话框如下图

4.点击“支持文件搜索路径“

5.点击“添加”按钮

6.将辅助设计软件所在的文件夹输入新添加的搜索路径

7.点击“应用”,“确定”关闭对话框

8.在命令行输入“menu”命令,打开选择菜单文件对话框如下图,“文件类型”选择菜单源代码文件(*.mns),根据所使用的autocad版本选择相应的菜单文件并打开。 使用auto2006版本的用户应选择acad2006.cui。

9.通过下拉菜单“机械零件设计”可调用这组应用程序。

第五篇:C语言课程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个人总结

C语言课程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个人心得体会

(徐州工程学院 14计嵌1班 07组 张凯)

这一周以来的课程设计,不仅让我明白了C语言的确是一门很有用的,但是又是不容易的一门课程。起初刚开始做课程设计时,以为这个课程设计不会有多难,只不过是把多个函数组合起来就好了,但是,经过这一星期的编程,发现要完完整整把程序按照要求编出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在这一周以来的学习中,也对C语言这门课程有了更加的了解和学习。

在整个编程的过程中,可以说遇到了很多难题,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编写从某文件中读取学生信息这个程序时所遇到的困难。起初,程序时编写出来了,在组建时也没有错误,但是就是实现不了这个功能,接着就是整整一天的苦战;终于,能够读取文件中的信息了,可是,新问题又来了,在显示读取的信息时出现了乱序。另外在编写加密代码的时候竟然忘记了将其放在主函数中运行闹了笑话,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

每天看到一行行代码着实有时让人头大。然而在这个程序完整地编写下来,我觉得编写程序需要很大的耐心,一个稍微大点的程序就有个几百甚至上千行,没有耐心是很难做得成功的。当然细心也很需要,在编程的过程中有很多错误都是自己的粗心造成的,有时甚至自己多次检查都看不出来,这样一来,会造成时间的大量浪费。

这次的课程设计也是一次很好的对自我的检查。它让我知道了自己在C语言的学习上还不够认真刻苦,很多知识点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甚至有些知识点很生疏,这也许就是我在编写从某文件中读取学生信息这一函数时老碰壁的原因所在!从这一点上来看,发现我对待学习的态度还不够端正,有待加强。

不管怎么说,经过这一次课程设计,在C语言方面的收获最大,让我读代码的能力大大提升了不少,也巩固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受到了指导老师刘云、邹文辉的细心指导,非常感谢!

第六篇:c语言课程设计 学生选修课程系统设计

题目:学生选修课程系统设计

功能:假定有n门课程,每门课程有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总学时,授课学时,实验或上机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等信息。试设计一选修课程系统。

分步实施:

1、 初步完成总体设计,搭好框架,确定人机对话界面,确定函数个数;

2、 建立一个文件,将每条记录信息写入文件中并能显示于屏幕上

3、完成上述添加、查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等)、修改等功能。

4、进一步要求:学生选修课程(可选项)

要求:

1、用C语言实现程序设计;

2、利用结构体数组实现信息的数据结构设计;

3、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要求用函数的形式实现;

4、界面友好(良好的人机交互),程序加必要的注释。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要求:

1、预习报告:题目、课程设计任务、数据结构、程序的总体设计(算法)、模块划分 。

2、实验总结报告:流程图、主要源程序代码(需打印)、测试情况及调试中问题与解决方案、

小结等。

上一篇:高级讲师专业技术总结下一篇:高考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