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务工作

2023-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第五篇总务工作

教师践行四讲四有心得体会第五篇

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广大师生时指出,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这一重要论断丰富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内涵,为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指明了重要方向。

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人格基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在孩子、青年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在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我们要以理想信念为基,让每一个教师都有远大的志向、纯粹的心灵、高尚的节操。古人讲:“贤希圣,士希贤。”广大教师只有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我们的教育才会灿烂,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

道德情操,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最终达成向善的教育目标。教师是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因此,合格的老师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对于教师不仅是听其言,更观其行,教师在学生眼中是为人的模范。一个教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等方面都有问题,怎么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教师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以师为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古以来,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其首要一条就是具备深厚而广博的学识,这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业务素质。一名理想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为了走在时代的前列,不做知识的落伍者,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不断汲取知识,扩大学识,做一个有渊博知识的教师,善于更新知识结构,树立并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人们有种种说法。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杯水”有人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长流不息的小溪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更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荣誉,但我们必须有的却是广博的学识。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流露着对知识的渴求时,甚至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的作文中写着对我们的无限信赖时,我想,在那时,我们更能真正领会到“学高为师”对我们的要求。“人才与国相始终,千古兴亡鉴青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精辟概括了人民教师职业道德和良好素质、素养的基本内容;凝聚着国家、社会对人民教师职业的崇尚和敬重;集中体现、反映和寄托着学生、家长乃至时代对人民教师的更高要求和期望。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充分理解学生。老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需要,既包括学习的需要、成长的需要,也包括休息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等社会化的过程,特别要理解学生具有人格尊严的需要。教师充分的理解是师生间对话和沟通的导向,理解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相互探讨交流、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宽容地关怀学生。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无私的仁爱,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宽容的关怀不是妥协,是教师用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宽容的关怀不是迁就,是教师施展教育的艺术,在适当的情形下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成长;宽容的关怀不是放纵,是教师自始至终把爱心融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以关爱的心态分析学生的不足与过错,进而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与志趣,以高度的责任心达到育人的目的。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儿一起讨论学习四讲四有的心得体会,我们大家从教师的角度再一次重新认识了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新形式下的责任和担当。从今以后,我们要以新的认识和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工作,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为我们丰乐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教师践行四讲四有心得体会第十篇

“四讲四有”,即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党员教师,首先要有高的政治觉悟和信念。一个人的信念是他/她意志行为的基础,没有信念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的行为。作为青年教师,我们的信念是要力争作一名优秀的教师。其次是要讲规矩,有纪律。以前在学校当学生时遵守学生守则,现在要遵守更多的是如何当一名合格教师的规范。那么怎么才能遵守教师规范,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呢?记得我们很敬重的一位初中物理老师,在知道我们也当了老师后教导说,你们当老师就记住两点:“爱专业,爱学生”,这样你才能当一个好老师。老师的话虽简单,但却十分受用。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这样才有可能将自己所学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除了专业过关,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一个爱专业、爱学生的老师一定也是受学生爱戴的老师。物理老师现在已经白发苍苍,但却是桃李满天下。“爱专业,爱学生”也成了我们铭记于心的准则。

讲道德、有品行这一点对青年老师来说是重中之重。为人师表,当先修身养德,才能得到学校和学生的认可。如果要给一个人评分,品行一定是最前面的那个数字1,其它方面比如学识、能力、相貌、出身等都是挂在品行后面的0,没有品行,不讲道德的人,哪怕后面的0再多也无用。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化,能力不强,但如果是个讲道德的人,那么至少他/她是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人。作为青年老师,我们也要意识到品行的重要性,在教书育人和寻求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能把品行丢了半分,这样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自身发展和积累才是有意义的。

最后一点是要讲奉献,有作为。从小就知道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忙忙碌碌,悉心呵护,培育我们一代一代地成长。所以对教师来说,最大的奉献也是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勤勤恳恳,呕心沥血,只为看到学生在自己的栽培下成为社会的栋梁,父母的骄傲。所以不仅要当老师,还要当有成绩的老师。对青年教师来说,我们正处在教书育人的起点,所以更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虚心学习的同时又要勇于探索创新,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积累,勇攀高峰。

综上所述,对青年教师而言,“四讲四有”是递进关系,同时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首先要有信念,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而后在遵守纪律的前提下不断努力,同时有良好的品行作保障,最后在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岗位上积极奉献,争取有一番作为。

艾青有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每次读到这里,我都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父亲母亲,他么是一名大学教师——一位平凡而优秀的教师。

记得我小的时候,其实并不了解什么是教师。我只知道父母亲都非常忙绿,母亲忙着写教案,父亲经常在研究室里忙得很晚到家。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很多学生看到很多学生毕业后还回来看望父母亲,我终于明白了他们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的,现在当我看到他们桃李满天下,我就会以她为荣!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提出的“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四讲四有”是规范和衡量每个党员是否合格的基本尺度,是新时期广大党员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行动指南。“讲政治、有信念”体现了对党员的政治要求,是“四讲四有”的核心要义与根本要求。“讲规矩、有纪律”是纪律底线,“讲道德、有品行”是道德高线,履行好党和人民所赋予职责的内在要求,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正确处理公私、廉腐、俭奢、苦乐关系,在坚守前进方向、坚守理想信念、坚守正义良知上做表率。“讲奉献,有作为”是行为要求,是对每个党员在日常工作、实际行为的角度提出的目标要求和行为标准。总之,“四讲四有”每个部分都是从“讲”到“有”,从“思”到“行”的完整环节,体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知到行的辩证统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那到底什么是具有四讲四有的合格教师?人们没有一个很严格的定论。一般认为,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愿意为学生付出就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正因为我的父亲母亲一直这样潜移默化着我,所以,我下定决心,我要做一名黑板的耕耘者。我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像我父亲母亲一样做一名默默耕耘的教师。

十五年的教师生活,我很享受忙到深夜准备教案,白天在课堂上为学生带来精彩的内容;很享受利用自己课余的时间为学生补课,辅导设计竞赛的日子,每次与学生的讨论总能感到火花与灵感的迸发,当她们拿出自己的满意的设计作品时,我总能感觉到作为师者的欣慰与成就感。作为教师一名大学教师,没有惊世骇俗的论著,没有闪亮的奖项,但是从小事做起,教师育人,默默奉献,才不枉一个师者的职责。

每年的教师节,我都能收到了不少学生送来的贺卡或发来的短信,里面写着“教师节快乐”或者新年的祝福短信,就这么一句小小的祝福,或者学生的一个微笑,我就会感到很幸福、很快乐。这种甜美的感受,并不在学生的物质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带来的无穷的乐趣。

我本是一个极为平凡的人,因为做了一名教师,我的人生有了不平常的意义。我喜欢走在路上,听到学生们远远地叫我一声“老师好”,我喜欢登上讲台,看台下几十双期待和信任的目光。

身为教授的当代作家贾平凹有一副对联时刻鞭策着我:“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作授”。一灯灯如豆,四壁清晖,身在校园。胸怀天下。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都甘愿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师德之爱照耀学生的梦想与未来。

上一篇:民主生活会总结发言下一篇:长跑运动员加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