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的高考数学备考

2022-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艺术生的高考数学备考

浅谈高考数学备考的策略

摘要:在高考数学复习过程中,通过掌握和遵循高考复习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选择恰当教法,制定科学的复习策略和方法,坚持指导学生自己进行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提炼,让学生从认识上、思想上去揭示问题的实质,着眼于学生发展,重视思维策略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备考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科学备考;计划;策略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倡导要把书读得“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如果说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学习12年数学的过程是“由薄到厚”的过程,那么高考复习的过程就是深刻领会数学的内容、意义和方法,认真梳理、归纳和提炼,把数学学习变得“由厚到薄”的过程。高考数学复习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灵活性和不确定性,提高高中数学高考复习的质量和效率,需要一定的策略。单一的灌输式教法,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单纯地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被动地接受式学习,易造成思维呆板、僵化。在高考数学备考过程中,通过掌握和遵循高考复习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选择恰当教法,制定科学的复习策略和方法,发挥课堂的学习主阵地作用,狠抓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备考过程要确保复习方向正确

每个高三的教学老师都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大纲》、《考試说明》、试题评价报告,分析近几年(3-5年)的高考试题,站在历史的高度,更好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和广度,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每年的高考试题“稳中有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考查,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突出重点内容考查,并达到必要的深度。再者,历年的高考试题成为新高考题的借鉴,课本也是高考试题主要来源。有相当多高考试题是课本题稍作变形、改造、综合而成。一份试题一般有70%-80%的中低档题,成绩高低,主要取决于这些题目的解答情况,拿足这些基本分已经相当不错了。因此,吃透《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历年试题,把握复习方向,立足基础,重视课本例习题的作用,熟练掌握通解通法,提高解题速度和迁移应用能力,显得极其重要。

二、备考过程要明确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仔细学习就会发现,高考的重点明确地写在了《考试大纲》中:从了解、理解、掌握和灵活及综合运用四个不同层次对每个知识点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求全面,又要重点突出,对重点知识要保持较高的比例,对综合性的知识侧重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并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对能力的考查,强调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突出探究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并强调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含义上立意,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数学学科考查知识点轻重不同,有一些内容只是照顾覆盖面。因此对重点、热点应了若指掌,就能减少指导复习的盲目性,大胆取舍,讲练才准确,才能到位。

三、科学计划,避免盲目性

高考总复习一般分三轮复习:第一轮基础复习(8月初-次年3月初)、第二轮专题复习与强化训练(3月中旬-5月上旬)、第三轮模拟考试与考前指导(5月上旬-5月底)。第一轮复习,抓好“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核心,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并于第二年的3月参加广州“一模”考试,检查复习效果,适时调整教学步伐。速度不宜太快,强调单元过关。每周一小练,及时巩固,务实基础;每两周一次滚雪球式综合练习,来防止复习后面而忘了前面内容;每月一次月考,考查复习过的所有内容,查缺补漏,巩固完善;还可穿插一些小专题的复习。第二轮复习,以重点知识的再复习为主要的复习模式,以提高“三性”(即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目的。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对“三基”的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加强记忆,重要的是要深化认识,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逐渐形成一个条理化、秩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真正实现“由厚到薄”的过程。第三轮复习,模拟强化,回归基础。通过前阶段的复习,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都达到一定的程度,继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综合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答题技巧,高考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较量,也是心理素质与考试技术的较量,后期务必使每个学生昂扬斗志,有必胜信心,以良好的心态迎接高考。

四、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法,綜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发现式教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并注意以下几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1.回归课本,抓好基础 系统地掌握每一章节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公理及典型例题,这是高考复习必须做好的第一步,高考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所以复习时万万不能远离课本,必要时还应对一些课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合理延伸和拓展。事实上高考数学试卷中有相当多的试题是课本上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得来的,因此一定要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用好课本,“以本为本”,这点对于我们这类生源欠佳的学校,尤其重要。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要能根据内容结合实际,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迫切需要下学习,形成认知冲突,使其“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的活动,在参与中感受成功,体验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精讲多练,展示思维过程 基础的落实,能力的提高,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精讲,应突出“导”而不是“灌”,讲审题分析,引导学生思维,如何思考,如何调整思路,如何选择方法的。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多练,练思维、准确率、速度。解法的差异,速度的快慢,正体现了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要注意巡视,收集信息,辅导学困生。

4.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系统,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数学高考试题的设计,重视数学知识的综合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尤其重视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试题。高三数学总复习的过程,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不断深化的过程,要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加以分类、归纳、综合,形成一个知识的结构系统。

总之,在高三复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指导学生自己进行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提炼,让学生从认识上、思想上去揭示问题的实质,着眼于学生发展,重视过程教学,重视思维策略的教学,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数学备考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钟进均.数学高考备考中的高效复习实验研究[J].数学教学学报,2013(4).

[2]钟富强.高考数学备考建议[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21).

作者:谢锐升

第2篇:浅论声乐艺术高考生的曲目选择

程柯楠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重庆市北碚区 邮编400715

摘要:在声乐艺术专业考试中,曲目的合理选用直接影响考生的发挥和成绩。声乐教师应针对不同考生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作品,并培养考生良好的音乐表现力,使其在声乐考试中达到最佳水平。本文从音域、演唱风格及演唱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为声乐高考生科学选曲。

关键词:声乐考试

选曲

音域

演唱风格

演唱能力

音乐文化修养

声乐艺术是以人声为乐器,以声乐作品为基本材料的一门音乐艺术,随着社会文化的高度发展,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踏上艺术之路,在每年各类音乐院校的专业考试中,声乐专业的选曲是困扰考生的一个问题,无论是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的音乐高考生还是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高考生,都要求具备相当程度的声乐专业水平。因此如何科学选择考试曲目是展现考生自身演唱水平,增强应试效果的重要环节。

一、根据考生音域及演唱风格科学选曲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声乐教学与学习的学科特点,因此在声乐高考的曲目选择上存在有相当大的自主空间。首先,教师应当结合考生的自身条件,从声部,音色特点,唱法类别等方面综合考虑,为考生选择适合其演唱的考试曲目。例如,擅长高音,共鸣腔运用较好的考生,可选唱《思乡曲》(夏至秋曲)、《乌苏里船歌》、《再见了大别山》《站在铁索桥上》等歌曲, 以发挥高声区优势;中低声区音色漂亮而高音较为吃力或共鸣腔运用欠佳的考生,可选一些以中低音为主的歌曲,如《阿瓦尔古丽》、《啊!我那满腔的热情》、《草原之夜》、《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阿玛利丽》、《教我如何不想他》、《塔里木河》等;还有一些考生音色甜美但气息相对较浅所致音量不足,可发挥声音灵巧抒情的特点,选唱一些艺术歌曲或抒情歌曲,如《梅花引》、《鞭打我吧》、《胜利的胜利》、《多么幸福能赞美你》、《我骑着马儿过草原》、《甘吉河一片金黄》等;有些擅长表现舞曲风格的考生,可选唱一些略带舞姿的歌曲,以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加闪光点,如:《一杯美酒》、《塔里木河》等。另外,教师在选曲时还应结合考生自身擅长的演唱风格,注意“扬长避短”。音色纤细甜美的“民族唱法”考生, 应以选唱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为宜; 音色浑圆、头声共鸣较好的“美声唱法”考生, 一般来说对中、外艺术歌曲、歌剧选曲比较容易掌握, 就应侧重于此类声乐作品的选择。此外,在为考生选曲时要侧重选择表现力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有利于展现自己的声乐演唱才能,取得较好的技巧展示以及曲目表现。如果歌曲的歌词和曲调都很精彩,表现力强、感染力强,作品本身会给演员施展自己的声音技巧和表演才能提供有利的条件,一首好作品会给考生增加光彩,帮助考生取得成功。

二、根据考生演唱能力科学选曲

著名华裔声乐教育家赵梅伯先生有语:“一个优秀的歌唱家, 除了有一副好的声音外, 还要对呼吸控制方法与发声的方法有彻底的了解并能运用自如, 然后才能谈到演唱, 才能把自己的天赋、技术与内心浓厚的音乐感混成一个整体, 将作家的深意传播给广大听众。”“只有把声音技术运用到表达思想感情时, 这种声音技巧才具有艺术价值。”考生的演唱能力往往跟教学、音乐理解力、学习积累量等因素有关,所以教师在为考生选择考试曲目时,应在确定其声乐演唱能力,也就是学习阶段和程度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科学的曲目选择。考生的学习程度及演唱水平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具备正确的歌唱状态,自然音区松弛,已掌握有气息支撑、声音流畅、较稳定的中声区,能掌握基本的音准、节奏、咬字等。此类考生在曲目选择上应注重考虑结构规整,调性较为单一,音域在十度为宜的歌曲,使考生能够较好的调整声音,统一音色,运用较为稳定的发声位置进行歌唱。本阶段考生适宜曲目如《渔光曲》《飞吧,鸽子》《我亲爱的》《在我的心里》《秋收》《阿里路亚》《阿瓦日古丽》《问》《牧羊姑娘》等。

第二阶段:有较稳定的中声区歌唱状态,声音线条流畅,音准节奏准确,咬字清晰,对作品可作初步的自我理解和演唱表达。此类考生在曲目选择上应注重考虑结构基本规整,有一定的旋律起伏,节奏张弛有度的作品。本阶段考生适宜曲目如《燕子》《黄水谣》《雁南飞》《阿玛丽莉》《绿树成荫》《尼娜》《假如你爱我》《教我如何不想他》《塔里木河》《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让我痛哭吧》等。

第三阶段:声区基本统一,换声区稳定,已掌握较好的歌唱共鸣,初步具备控制气息音色及强度的能力,演唱字正腔圆,具备一定二度创作能力,能较为准确的把握歌曲风格和特点。此类考生在曲目选择上应注重节奏变化较为鲜明,有一定的调性变化和情感张力的作品。本阶段考生适宜曲目如《大森林的早晨》《一抹夕阳》《心上人象达玛花》《悲叹小夜曲》《我亲爱的爸爸》《红豆词》《在银色月光下》《小夜曲》《听!听!云雀》《你们可知道》《多情的土地》《草原之夜》等。 第四阶段:高音与中低音声区统一连贯,无明显的音色差异,共鸣腔及气息状态稳定,作品风格把握准确,能较好的表现作品的艺术感召力,具备适宜的演唱情绪。此类考生在曲目选择上应注重节奏律动强,调性变化和情感张力较大,戏剧性突出的作品。本阶段考生适宜曲目如《我住长江头》《黄河怨》《沁园春·雪》《漫步街上》《人们叫我咪咪》《思乡曲》《星光灿烂》《偷洒一滴泪》《你们可知道》《万灵祭日》《娄山关》《跳蚤之歌》《魔王》《大江东去》等。

值得注意的是,因声乐考试时间有限,根据考生的能力演唱一首较大或中等程度的作品,搭配一首较浅的作品,在体现考生自身演唱能力的同时也能使其有足够的空间把握好每一首演唱曲目。选曲时可以采取中外搭配、快慢搭配、不同情绪的搭配,不同类型(比如歌剧选曲、艺术歌曲、创作歌曲、古曲等)歌曲的搭配,这样可以从不同侧面展现考生才能,提高应试效果。

三、提高考生音乐、文化修养

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曾说: “好的歌唱不仅技法好, 更重要的是内容表达好。”“一个歌唱家所表现的不仅是他正在演唱的曲目的内容, 而且也体现出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文化修养”。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历年的声乐专业考试中,不乏声乐技巧出类拔萃的考生,但音乐表达能力不强,无法做到用歌声传情。技法到位,但是歌曲表达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对音乐的理解度不够。因此,提高参加声乐专业高考考生的音乐及文化修养,也是提高其对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一种良好途径。

音乐视野狭窄和专业知识局限是大部分考生的弱点,所以他们所关注的演唱多在于声音如何气息怎样,而较少在意所演唱曲目的艺术内涵和音乐意境。世界著名歌唱家卡鲁索曾说过: “音乐修养的重要性常常被学习声乐的学生们所低估。一个训练有素的歌手也必须是一名音乐家, 以丰富的理论和广博的音乐知识作为成功的基础。”因此, 在培训高考生时教师应注意既要培养考生的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基础课程技能, 也要培养学生广泛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同时, 还要要求学生了解相关的古今中外音乐史、音乐流派及风格等知识, 不断从中获取相关的知识与信息, 使自身的音乐修养得到全面培养和提升。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对考生的文化素质的提升。一首歌曲能否打动听众,首先需要演唱者对作品有充分的理解,若演唱者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创作风格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风土人情等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都无法准确的掌握作品,当然就更谈不上理解和表达作品情感意境,因此,教师应当鼓励考生多阅读音乐作品的相关知识,培养考生广泛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体验, 用音乐的眼光、从艺术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考生在演唱时对作品把握会更加准确生动,对音乐形象的塑造才会有血有肉、生动感人。 综上所述,教师为声乐艺术类高考生的曲目选择应结合其音域、演唱风格及演唱能力,使其在考场上轻松驾驭报考曲目,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展现艺术才能,增强竞争力,从而在考试中达到良好的考场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2]尚家骧编译.意大利歌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 [3]薛良.歌唱的方法[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4]郭祥义编.中国民族声乐教材[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5]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6]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N.K 那查连科,汪启璋.歌唱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第3篇:2014高考数学命题总评暨2015年高考数学备考建议(推荐)

2014高考数学命题总评暨2015年高考数学备考建议 2014高考数学试题总体点评:

1. 整体难度与绝对难度持平相对难度加大,理科略难。

2. 绝对偏怪的题没有,但侧重考查学生临场思维分析能力,符合新课标要求及精神。

3. 题型及编排有创新,注重考察学生思维的灵活度,不仅仅是套公式那么简单

2015年高考数学备考建议:

1、 克服针对数学的畏难情绪,要相信数学本身并不枯燥,一旦入门很有乐趣。而且目前高考数学所考查的绝对难度其实并不高,只要注意学习方式及复习方向,考生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2、 数学复习做题重质不重量,不要追求题海战术,注意总结数学思想以及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在具体做题时,要注重严谨性,做到细节不丢分。

3、 高

一、高二的数学学习主要是知识体系掌握与思维方法训练,但进入高三则是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融会贯通,并避免习惯性错误,努力提高考试得分。

第4篇:隆江中学高考数学备考计划

2010-------2011学年度隆江中学高考数学备考计划

高三数学要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计划标准》为依据,适用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高中数学复习的重要内容。通过数学复习。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高考备考工作计划

(一)、加强研究,做好教学计划

1、研究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2、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趋势。

3、认真研读课标,吃透教材内容。 目前对新课程教学要求普遍认为:不搞 “一步到位”,删减的内容不随意补充;某些内容顺序不随意调整,教辅材料不做为教学的依据,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核心概念、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上;追求通性通法,不追求“特技”…….

(二)、找准重点,求精务实,提高课堂效益

1、回归课本,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

2、提高阅读能力、理解水平。

3、注重解题规范,力求颗粒归仓。

4、加强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5、整体把握,培养综合能力。

(三)、学会反思,提升学习能力

1、查漏补缺,减少易错点。

2、用好变式训练,注重反思和归纳,用好对比题组,增强理解。

3、归类整合,构建知识网络。

4、及时注意2011年高考信息,让学生心中有数。

(四)、抓落实,夯实基础。

1、学生学习方面存在问题:只跟不走,只看不写,只练不想。

2、定期测试,重视反馈。

3、注重个别模拟划线上线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

4、对报考术科的学生进行小组辅导。

附:高三复习时间安排

1、 第一轮复习(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3月底)

2、 第二轮复习(2011年4月初至5月中旬)

3、 第三轮复习(2011年下旬至六月初)

隆江中学数学科组 二O一O年十月十八日2

第5篇:2013年高考数学复习备考方案

几年来安徽省数学学科单独命题,总的来说,试卷结构合理、难易程度适中,继承和发扬了全国试卷的优点,又有安徽自己的命题特色,符合安徽省招生和考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他们应有的水平,也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为了使我校在2013年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我们分析了近几年我省及各省和全国高考数学试题,经全体高三教师的共同商讨与精心的策划,本学期制定了如下复习方案。

一、去年安徽高考数学试题正确的处理了以下几个关系: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能力的关系

试题着眼于能力立意,但没有削弱对基础知识、思想方法的考察,对基础知识、思想方法的考察贯穿于整个试卷,如前5题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如第21题,考察了用基本定义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第(6)(10)题考察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12)(21)考察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等。

试题从强调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强调从基础和能力并重,知识和能力并重;在知识点的交汇处设计试题,重点考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转化能力和运用能力,对能力的考察达到了较高的要求,对于一些常规题型运用常规方法可以求解,但往往计算量较大,运算较繁,如果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特殊和一般的思想来处理这些常规题型,就可以化繁为简。如(11)、(12)、(16)、(20)、(21)题。

(2)难与易、创新和常规的关系。

安徽省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是选拔性考试,兼有水平考试的性质,试题较好的处理了难与易的关系。选择题都是容易题,起到了镇定大部分考生心理的作用,然后逐渐加大难度,填空题从中等题起步,要求思维能力越来越高,达到了分层把关的目的。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解答题第16题是一道三角化简题,较容易。到第20题难度突然加大,又缓慢增加难度,文理科的难度系数大约都在0.50左右,这种设计难度的方法符合安徽考区招生的特点。整套试卷没有一道陈题,全部是原创或推陈出新,以三角函数为基础考察了不等式的性质。达到了考纲上要求的公正、公平的原则。

(3)教与考的关系、主干知识和新增知识的关系

绝大部分试题源于课本,这有利于克服当前市场资料泛滥,高考复习搞题海战术的现象,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有利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试题都以课本中的问题作为原型, 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易得高分,只会模仿的学生看起来会做,但得分率不高,这有利于高校选拔所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的稳定,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主干知识如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吸几何等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试卷对这些知识的考察保持了高比例,又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如理科对解析几何的考察,从第3题的抛物线、椭圆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开始,到第7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最后深入到22题的对直线和双曲线的定义、性质、关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对新增内容如导数、概率统计、向量考察也有一定的比例,但又控制了考察的深度,这反映了对数学的学习既要保持稳定,又要与时俱进,

如理第7题第20题对导数的考察,第18题对概率统计的考察,第16题和第19题用向量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优于用其它方法解决。

(4)文科与理科的关系问题

由于文科与理科所学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学习程度也不一样,高中毕业后对数学需要程度不一样,为了合理的反映上述差异,试题对文科的考察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运算、推理能力;对理科的考察侧重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如文、理科的第15题 第 1 页 共 1 页

均涉及周期函数,但却采用了间接的给出方式,需要考生挖掘题中所隐含的信息,并且体现了对文理科考生的不同要求。

二、对2013年高考的看法

安徽省2013年招生人数增加有限,高考录取率会连续两年走低,约为50%,低于去年,难度继续保持平稳,但选择题难度略有提高,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命题仍然会坚持“试卷立足于平稳过渡,局部创新"的命题原则.平稳过渡主要表现在:稳在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上、稳在各部分内容及新增内容的分值比例上,稳在难易程度上。继续溶入新的教育理念,汲取新课程中的新思想,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并存、知识与能力并举,在新旧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突出考查思维、运算、应用等几方面的能力,题型结构与试题难度没有变化,突出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考查,扩展和更新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加大新教材增加内容的考查力度。

主干知识突出化,数学学科共有130多个知识点,对于支撑高中数学学科的函数,不等式与导数,三角函数与向量,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内容在数学试卷中有较高比例,并达到了必要的深度和高度,从而构成了数学试卷的主体.它们的考查题型与方式不断更新,始终占据着高考试卷的突出位置。

学科知识综合化,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设计试题,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有利于考生展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利于考生从不同角度切人,形成多种解法,为考生的解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思想方法主导化,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高考数学命题多年来所坚持的方向.近几年的数学高考十分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并贯穿于整个试卷中。

新增内容工具化,新课程教材的新增内容为:简易逻辑、向量、概率与统计、导数这些内容给高中数学增添了活力,并提供了更多新的研究方法.如导数工具的引入与广泛运用,大大拓展了函数的研究范围;向量工具的引人,使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与代数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应用问题生活化,前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数学试题中,数学应用问题多以药物检验、射击、课程考核、数学竞赛、煤矿安全等为背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课本、贴近问题的实际,逐步形成了有数学内涵和教育功能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命题风格,体现了“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命题原则。

高等数学初等化,近年高考数学加强了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以紧密联系中学数学的素材为背景,设计试题,来考查学生潜能的命题基本思路,特别是学生进入高校后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如重点考查函数性质的描述、向量的应用、数列求和以及随机分布等内容.除此以外,将高等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直接引用,以创新题的形式考查,如函数凸凹性与中值定理知识等.解题方法高等化,初等数学方法注重技巧,往往陷入:“偏、难、怪”的泥淖,而高等数学方法注重程序(通法),淡化技巧.数学新高考更注重解题方法高等化。

1、三角函数

文科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要求,由了解提升为理解,理科也是这样。文理科对三角函数图像的要求从了解提升为理解,提醒考生在复习中应做到熟练地画出三角函数图像,解决诸如,对称中心、对称轴、周期、单调区间等问题,在解答题中,要注意利用三角恒等式进行化简及函数三个性质的考查。

去年安徽卷三角函数约占10分,低于前年,属考查的主干内容之一。去年各自主命题省市的三角函数考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与三角函数单调性有关的问题;与三角函数图像有关的问题;应用同角变换和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及化简、证明等问题;与周期性和对称性有关的问题;三角形中的问题.三角函数突出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考查,三角变换的难度有所降低,同时,以三角形为载体,以三角函数为核心,以正余弦公式为主体,考查三角变换

及其应用的能力,已成为考试热点.

2、向量

去年安徽卷向量考查一题,与空间几何结合,考查向量的基本运算,向量是新增的重点内容,它融代数特征和几何特征于一体,能与三角函数、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自然交汇、亲密接触.在处理位置关系、长度、夹角计算上都有优势,向量作为代数与几何的纽带,理应发挥其坐标运算与动点轨迹、曲线方程等综合方面的工具性功能.2006年,不少省、市有这方面的匠心独运的试题,而我省的高考卷中,仅有第6题和第14题两个基本题.第19题立体几何虽可以运用向量解法,但传统方法也较简单,无法凸现向量的价值,没有出现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题,向量运用没有新动作.因此加大对向量的考查力度,充分体现向量的工具价值和思维价值,应该是今后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向量和平面几何的结合是高考选择、填空题的命题亮点,向量不再停留在问题的直接表达水平上,而与解几、函数、三角等知识有机结合将成为一种趋势,会逐渐增加其综合程度.

3、函数与导数

从去年安徽省自主命题的内容看,函数考查力度加大,特别是文科,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有向抽象函数发展的趋势.函数的图像应注意平移、伸缩变换与对称变换的利用,注意函数的对称性与函数值的变化趋势.要重视函数的最值与反函数的新题型.函数的导数作为研究函数性质的一种新工具,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等方面有着传统工具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函数与导数的结合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如江苏卷以立体几何为背景设置了以函数为主体,与导数综合的应用题,福建也设置了函数应用题。2006年导数应用型试题的出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因为三次函数的导数是二次函数,所以对三次函数的命题也是有可能的.导数与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综合,可以命出有特色的试题,也应加以重视.

4、立体几何

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诸如空问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证明,线面之间角与距离的计算,尤其是以多面体和球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与计算,仍然是立几考查的重点.由于空间量的引入,更为传统的立体几何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几何推理运算化开辟了新的途径,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更使繁杂的立体几何问题的解决变得思路流畅,从而形成了数形结合的又一大亮点.立体几何试题往往有传统解法和向量解法两种,近几年高考命题时向量解法.和传统解法各占50%,模型也多样化 如台体.

5、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的重点仍然是圆锥曲线的性质,包括: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平行垂直、点对称、直线对称、线性规划有关问题等等.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以及轨迹问题,仍然以考查方程思想及用韦达定理处理弦长和弦中点为重点,常考常新.坐标法使平面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自然地联系并有机结合起来。相关交汇试题应运而生,涉及圆锥曲线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也是命题亮点.

6、数列与极限

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Sn和an之间的关系等都是经常考查的重点,需要灵活掌握、应用.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而不等式是深刻认识函数与数列的工具,三者综合的求解题与求证题是对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双重检验,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新热点.递推数列的考查也有加大的趋势,试题往往以比较抽象的数列入手,给出数列一些性质,要求考生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找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或证明数列的其他一些性质,考查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些基本的方法如错位相减,迭代法也常考常新.

7、概率统计

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分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是数学应用考查的主流题型,且对随机变量考查的深度与难度有明显加强的态势,分值超过其所占课时

的比重.这部分考查内容包括:二项式定理的运用;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在选择题填空题中,抽样的方法是重点,在解答题中,排列、组合与概率是重点.其考查方式往往以排列组合为基础,着重考查学生应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科考查重点为等可能事件概率题型、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题型、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题型、独立重复试验概率题型,以上四种与数字特征计算一起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构成一道综合题,属于容易题。;文科以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求法为主.,文科卷以“抽样”相关内容为题材设计试题,正是我们极易忽视的考点,所以要考纲要求复习,不能猜题,押题。

8、不等式

不等式作为一种工具广泛地应用在涉及函数、数列、解几等知识的考查中,历年各地高考卷多次考查不等式,2005年安徽使用的全国卷I的理科压轴题的不等式证明题,还难到了不少考生.但2006年安徽卷不等式受冷遇.未见单独不等式试题,2007年安徽考了一些基本的不等式,如简单的指数和对数不等式,也提醒我们不能随意猜题押题,要按照考纲要求进行系统复习并在今年复习中对不等式引起重视.不等式重点考五种题型:解不等式(组);证明不等式;比较大小;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的综合性问题.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不等式性质、解法及均值不等式.解答题一般都是在与其它知识的交汇中考查含参量不等式的解法或与数列、函数综合的不等式证明.

9、新信息迁移题、探索性试题、高等数学初等化题

“新信息迁移题”主要通过学生观察、阅读理解所定义的新概念、新运算,从中获得解题所需知识、信息,并立即将其综合应用到实际解题过程中,考查其阅读理解、知识迁移能力和后续学习的潜能.2006年的新信息迁移题在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频繁出现,2007年出现又偏少。高等数学下放题“数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竭力倡导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近年来,高考明显加大了对学生直觉猜想、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等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考查力度,由归纳得到猜想,由类比发现新知等试题都有较高的能力要求,对阅渎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代数推理能力及归纳猜想、类比发现等创新意识均有较高要求,旨在进一步考查学生后续学习的潜能,提高试题的区分度,一般作为作为压轴题出现。

10、创新题型

新课程的实施特别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高考中如何体现和考查,是摆在命题者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在知识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2006年各地高考题的一大亮点.两个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如何交汇,为什么可以交汇?引起交汇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下面仅从引起数学知识交汇的几个“关键词”来探究一下,以引起注意。

①“周期”——引起三角与数列交汇

周期是三角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而在数列中有一种特殊的数列叫周期数列,把两者交织在一起,使考查的问题新颖别致,有效地反映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②“角”——引起向量与三角交汇

平面向量中的夹角是引起向量与三角交汇的主要因素,它把向量与三角函数有机地综合在一起,使三角问题得以充实与加强,有效地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③“几何”——引起向量与解析几何的交汇

向量具有“数”与“形”的双重功能,而解析几何的本质是利用“数”去研究几何问题,“几何”是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有效地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④“坐标”——引起向量与数列交汇

向量中引进坐标形式,其目的是显示其运算功能,若把坐标点列化,则易与数列交汇,由向量与数列交汇而出现的问题形式新颖,极易体现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试验次数”——引起概率与数列交汇

概率是某一件事发生的频率的极限值,它是基于大量实试的基础上产生的结果,“试验次数”是概率的基本特征,它可按次数的顺序把试验结果排列成一列数来反映事件发生的规律,正由于这方面的原因,把概率与数列交汇于一起是顺理成章的事。

⑥“函数”——引起数列与导数交汇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数列中好多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函数问题解决,而导数是处理函数问题的重要工具,所以数列很容易与导数交汇。

⑦“点列”——引起数列与解析几何交汇

数列与圆锥曲线的交汇是近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引起交汇的主要因素是“点列”,点列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点”是解析几何的基本元素,另一方面“列”是数列的基本特征,把两者结合起来,能多角度考查学生驾驭数学知识的能力。

⑧“切线”——引起导数与函数、解析几何交汇

导数的引入对研究函数和几何中的切线带来便利,从而使切线为导数、函数、解几的整合提供了方向,通过切线把这三者完美地交汇在一起,出现了大量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试题,体现出现行高考稳中求新的特点。

“新信息迁移题”闪亮登场,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理解所定义的新概念、新运算,从中获得解题所需知识、信息,并立即将其综合应用于实际解题的过程中.这类题能较好地考查阅读理解、知识迁移能力和后续学习的潜能。

三、复习策略

1、全组教师认真研读考纲,注意研究近年来的、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以及今年自主招生的高校的考试题。考纲是高考法规性文件,是命题的依据,尤其要注意的考纲调整的内容理解。把往年高考试题与高考考纲以及省《考试说明》结合起来研究,对于我们吃透高考题,进一步挖掘高考题的复习功能,把握备考的难易尺度,提高备考效率有很大的作用。高考的考试说明对整个高考复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对高考考试说明作全面细致的研究,力求作到以下几点:

(1)明确整个考试说明要考查的知识点。

(2)明确那些知识是降低要求或不作要求的。例如,求函数的值域要求很低,但不少复习资料在这方面搞得很复杂;解无理不等式,现在高考不作要求;复数较过去大大降低要求。

(3)明确哪些是重点要求的内容。如:求函数的单调性是必考内容,也是重点内容,函数是一重点要求;立几、解几考试的要求都高于教材;数列问题要求较高。

(4)明确对数学能力的考查要求。

(5)对一些基本内容,教材内容,考试要求,试题难度延伸。

2、加强训练过手, 重视归纳总结例题和习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高考第二轮复习即将开始,必然要做大量的练习 , 在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明确练习的目的 , 各章、各节练习的知识技能、方法是什么 , 自己是否掌握 , 通过练习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还有什么遗漏 , 方法技巧上还有什么不足 , 要作有自的的练习。注意练习后的反思:每次练习后适当反思回味 , 体会这些练习的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 , 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比数学技巧更重要 , 复习中要对一些通性、通法进行提升, 淡化特殊技巧。继续注重夯实基础,发挥例题、习题在知识、方法上的示范性,注意解题的规范训练。进一步强化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应用,淡化技巧。重视解题指导,注重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养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从同一个角度看待不同的问题的习惯,横向联系,纵向发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注重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渗透;在理性思维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新课程非常推崇的数学教学模式:还要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认真改错, 不论是平时作业或高考复习中的定时练习、模拟考试, 做完后要认真改错 , 通过对自己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的纠正, 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知道, 学生平时坚持认真改错, 能力提高得快, 反之则练习效果差, 能力提高得慢 .而要做到认真改错, 是一件即容易又很难的事, 这涉及到学习的认真程度、恒心, 也就是态度情感价值观的问题。

3、把握复习难度,摒弃题海战术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越来越“朴素”,既没有艰深的知识,也无冷僻的技巧,许多题目取材于课本的基本题或基本题的改造题,即使综合题也是由若干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而成。今年高考结束后,我们常听到如此感言:题目做多了并没有占多少优势!少做十套卷子也能考这些分数,早知这样,真的不要“杀猪用牛刀啊”。由此可见在高三阶段复习时,要排除各种复习资料的干扰,抓去主干知识强化复习,做到主干知识要精,新增内容要熟,不追求题海,但要做一题通一片,题目做完后要及时得总结反思,反思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反思此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及解决这类问题一般规律,反思此题有无其它解法,反思做错题的原因,从而不断提高练习的质量,提高其思维品质.此外,练习要有“度”,减少重复训练,跨出题海教学,要避免低认知水平上大运动训练,无休止地加深拓宽,尤其要避免“喜新厌旧”、一天到晚找“高、精、尖”的、最好是别人没见过的题目去做,试卷一张紧接一张,铺天盖地,学生负担苦不堪。实践证明,目前的高考复习,只要相信自己,相信学生,见好就收,定有汇报。

4、 从平时起培训一定的应试技巧、应试必理, 高考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 , 除了必备的知识、技能之外,考试技巧、应试心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考试技巧包括对各种题型的处理方法 , 合理的简化解题方法, 试卷的书写表达 , 中档题目如何不失分、难题如何多得分。

考试心理包括以平常心态参加考试, 克服考试的急燥、畏难心理 , 当试题有难点卡住后 , 如何调整解题次序 , 如何克服这些难点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影响。

考试技巧耕心理的训练不能仅仅在考试前谈一下就行, 良好的考试技巧、考试心理必须从平时的定时练习、模拟考试中开始训练, 才能逐步形成。

总之, 高考复习的策略应是强调双基, 提高能力 , 以中低档题为突破口, 全面复习 , 使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

第6篇:2014届高考高中数学备考建议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况国平

2013.9.17

12014年高考命题预测

命题思路、基本方向不会变,重基础、重能力、重应用、重创新,难度的把握及超纲问题会更加重视。

2几点建议

①发挥好各个阶段的备考功能;

②处理好“基础知识”与“方法总结”的关系:先有知识梳理,后有方法总结;

③正确利用“例题”中的解答与点评:学生先独立思考,探索解题思路,后有对照反思;

④训练的及时反馈:不留夹生饭;

⑤试题的合理更换与补充:对学生和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以有效为原则;

⑥在不违背逻辑的情况下,有关内容可以先复习,不断滚动式地巩固,如立体几何、三角、概率统计、算法等新增内容,妥善处理理科的空间向量问题;

⑦数列递推问题、函数与不等式的适当拓展;

⑧学生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⑨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

⑩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几个问题的说明(请转告学校的科组长)

①期末考试的范围

高一:必修

1、必修2的第一章至第三章。

高二:必修5,文科方向:系列1选修1-1;理科方向:系列2选修2-1。 高三:文科:《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

理科:《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但其中必修2中的第三章“直线

与方程”、第四章“圆与方程”、选修2-1中的第二章“圆锥

曲线与方程”均不作为本次考试内容。

②今年全市高中数学竞赛将于11月17日(星期日,上午9:30—11:30)在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举行,考试内容为高中数学必修1至必修5的所有内容,具体事项请参考通知要求(在东莞教研网下载通知)。建议各校利用这次竞赛的机会,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辅导,充分激发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他们的后续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7篇:高考状元笔记:高三数学备考全程记录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高考虽然只有两天,但考前的准备却是一场持久战。作为跨入高三门槛的学生,就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让自己赢在起点,更赢在终点。具体而言,需要做好心理、方法和状态上的三大准备。

首先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走进高三,每一位同学应当保持健康的心理。高三是辛苦的,但决非痛苦不堪的人间地狱。准高三学生首先要克服对高三的恐惧心理,以主动的心态,以积极的行动,去迎接高三的到来。刚迈入高三的同学还应克服一种“急功近利”的焦躁心理,有的同学一认识到自己已进入高三,就迫不及待地想证明自己的实力,想在第一轮高考复习中立竿见影。这种激进的念头如果控制不好,反而会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一旦某一次考试发挥失利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时考生就需要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审视自己的基础,检讨自己的方法,反思自己的状态,不要被好高骛远的想法牵引自己步入泥潭。

第二是做好方法上的准备。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每一个优秀的高考考生都有其独到的学习方法,对刚刚进入高三的学生而言,掌握一套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指出的是,看书,听课,反思,作业,考试是一个学习的综合系统,看懂不等于心领神会,听懂也不等于真正掌握,对知识要实现真正的领悟和内化离不开后面三个环节。知识要过手,要从教师的大脑移植入我们细胞,知识要堂堂清、天天清,决不留一点一滴的遗漏。反思和作业可以利用晚自习和周末时间进行综合归纳,强化记忆巩固,达到准确、灵活、高效。

第三是做好状态上的准备。学习状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象、形态。一个学生在跨越高三的门槛时,应当有更专注、更投入、更高效的冲刺状态。“学习求成才,考试求成功”是指学习的目的在于成才,考试的目标在于成功。在中国当今的高考制度下,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通过高考实现青春跨越是众多学生的共同选择。

一个成功的学习者,对失败的回答是重新站起,对困难的回答是迎难而上,对高考角逐的回答是夺取最后胜利。

一份“状元笔记”高考之筹备,近年各省市一些高考状元将与刚进入高三的学子谈高三的学习及生活历程,给予高考学子们心理上的辅导,消除数学学科上的心理压力,帮助了解高考数学的大致形式与趋势,使之更好的调整复习规划。

“状元笔记”期待一份收获,祈求一份美好。相信这份笔记定将伴你完美走出美好的中学时光。

我们会聚一起,共同祈祷,梦想成真。准高三勇士们,就在此刻,马上行动!让我们相约成功!

【高三日子】

高三的日子

徐海燕(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四川省理科高考第三名)

高考在我的一生中应该算是重要的一关,高考以前则是一段艰苦的路程。从那些日子走过来

的我真心希望能够给现在的你一些帮助。

当然,要想考好,最重要的一条“诀窍”就是努力学习,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但我觉得在这中间,心理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可能曾和我一样贪玩的同学,在这时候更需要恰当地调整好心理状态。我将分时间段和大家谈谈自己的复习方法和心理调整,如果你觉得对你适用,不妨试一试。

高三一开始

在高二下学期,你一定就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一上高三,就“乌云压城城欲摧”了。但这个学期,一些科目新课可能还没上完,不便于展开系统复习,这时候可以一面跟着老师上新课,一面对以前的课程作一个粗略的浏览,大致了解一下学过的东西。如果已经展开一轮复习,这时候对你就很重要了。

如果你曾和我一样贪玩的话,这个时候可能会感觉压力很大,一方面自己也确实希望学好,另一方面却怕赶不上,而且总是管不住自己。这时,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先估计好自己所处的水平,然后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并不晚!我是因为不努力而荒疏了学业,那么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我就一定能取得相应的进步。其次,你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逐步克服爱走神、贪玩一类的坏习惯,进入全心学习的状态。这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用一个月去做并不长,但是请相信你自己一定能做到。每当你抵制不住玩的诱惑时,请提醒一下自己:你的父母、师长为你付出了多少心血,你的亲友对你寄予了多么大的期望,你对自己的前途有多少美丽的设想„„你只能努力奋斗而别无选择。那又怎么使自己上课不走神呢?我觉得记笔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它可以使你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课程上,——当然是择要而记,不是把老师说的话都抄下来。阶段性考试(或者月考)以后,可能你的成绩并不很理想,没有多大的进步。但我觉得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进入学习状态,你的大部分心思是否都放在学习上,你思想开小差的次数是否明显减少了,你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不是比以前长了。如果这些问题你都回答“Yes!”,那么祝贺你,这个学期你成功了!

一轮复习全面开始了

此时,所有的科目都展开全面复习。老师的复习进度是应该跟上的, 毕竟老师比我们有经验得多,他们的经验是不能忽略的;另一方面,你也应该有自己的复习方法。有一个对我自己来说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列表。你可以用一两个晚上的时间对一科进行整理,列一张大表。在我的表中,方框代表结点,即知识点,连线代表联系,箭头代表发展,双箭头代表因果关系。用这些简单的符号,理出一个知识系统的大致纲领,从每个结点出发,都可以摸清系统脉络,这对于数学、物理这样系统性很强的科目最为有效。

对于化学这样的科目,因为高中化学比较零散,列出上述那样的大表比较困难,我采取了另外一种列表方法:比较表。如果说上述的大表像一棵树,可以提纲絜领,那么比较表就是几条并行线,其间有许多横向的联系,你从一条线就可以联想到另几条线。比如卤素、氧硫、氮磷,碳硅,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何异同?每类物质的性质就组成一条线,它们间的异同、变化规律,则是其中的横向联系。这样,你可以举一而反三,化复杂为简单了。最后,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表都放进脑子里,让它们深刻地印在你的脑海中,闭上眼睛就可以大概想清楚知识

系统。

一轮复习最重要的是基础,尽你最大的努力全面细致地学习理解。把以前上课时候没有注意的问题也都要看到。

高三寒假

寒假,对此时的你来说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可以暂时松一松过于繁重的负荷,验证一下劳逸结合的原理;另一方面有时间作自己的学习安排。玩当然要玩,但要适度,在这种“非常时期”,学是不能丢下的。在这期间,最主要的工作是把一轮复习中没有掌握好的知识抓紧时间查漏补缺,给知识网络打补丁。

我的复习策略是:抓住一两门重点科目进行一遍系统全面的复习。高一二时我的数学一直不是很好,学得比较浮,因此我选择了数学作为重点复习科目。因为这是第一遍系统复习,所以不能太好高骛远,要强调基础,掌握概念。选择一本合适的复习资料很重要,它最好在每个知识部分(如一章或一节)都有以下内容:先是一个小小的自测,几道题就可以,主要针对概念进行;然后是重点总结,简单概括学习要求;最后是难度适中、数量不大的巩固练习。没有合适的资料也不要紧,你可以自己总结一下每个知识部分的重点、难点,然后就用书上的基本习题作巩固练习。利用一个月的寒假时间,你可以把这一科目从头到尾梳理一遍,这实在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高考不是竞赛选拔考试,它所检验的是你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你才能有所提高。在寒假之后,我感觉到自己对数学问题的处理更加得心应手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看到题目只觉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在假期里,你可能比平时有更多的机会和一些长辈们亲友们相处,他们一定会关心你的学习和前途。你一定不要把这些都当作压力背在身上,而应该把它们当作动力,这其中的方法就须要你自己去体会了。

二轮复习开始了

二轮复习一般是专题性复习,在这个过程中,使得你有机会再对自己以前的知识检验的基础上扩充。可以自己列几个比较弱的专题,重点学习。如果老师不讲,务必自己利用周末时间解决。同时,各种模拟考试就该开始了。我的想法是:这些考试不要看得太重,考得好当然好,考得不好也该庆幸又找出了自己学习上的漏洞,因为这些考试本来就是用来检验自己的,而不是用来决定你能否考上大学。这是对待考试的看法。而在自己的心理调整上,我把自己的心理定位在:这已是关键的时刻,如果不奋力一拼就完了,所以这一次我是真的要玩命了!所以要严肃对待每一次很正规的考试。

答题时要注意解题的技巧。谁都知道做题时要又快又准,这就要求解题的方法既要对路又要巧妙。要想对路,就需准确地判断出题型,因而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特别注意类型题。掌握了这些类型题便可在考试中迅速判断出试题的类型,从而“对症下药”。要想巧妙,就需从若干种解法中选择最简便、快捷的一种进行解题。比如下面这道数学题:求sinx=lgx有几个根?有些同学一拿到这道题不加思索就去解方程。这大可不必。因为题目中只问有几个根?并没有问根是什么?对这种类型的题通常可以采用画图法,即可明显看出是3个根。(图略)

我举上面这道简单例题旨在说明选择解题方法的重要性。数学题要求技巧与方法,其它科目也是如此。就拿历史来说,它的许多题目往往是对考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考查。答题一定要全面、仔细,理清线索。不要一拿到题就开始叙述历史史实,应该首先分析一下这道题问的是什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答,把握好整体结构,再往里面补充内容。这样答题既清楚又全面,所以我认为不论做什么题都应讲求技巧与方法。

要提醒各位同学的是,在复习阶段一定要有序,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免考前手忙脚乱。复习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不要去问别人复习了多少,看书看了几遍。这样不免会使自己的心理压力增大,总想着别人为什么会复习的那么快,而自己的进程却这么慢。这都是不必要的心理干扰。你的目标是,在考试之前你能够感觉到,我已经复习地很全面了,不管它怎么考,我都没有问题!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应注意做到劳逸结合。我尽量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晚上早点儿休息调节好自己的睡眠,以便使自己大脑兴奋期和高考时间合拍。这也是我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因素之一。我还每天抽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踢毽、跳绳、打羽毛球等。这样既提高身体素质,又可以减轻大脑疲劳,同时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至于饮食方面,也应该有一定的规律,有些同学由于时间匆忙,不吃早餐,这样不利于一天的学习。在高三时,我就非常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坚持吃早餐。

【数学学习心经】

发言人:浙江省理科状元卢毅(被北大元培计划试验班录取)

不以做大量题目为基础,谈数学思想、解题方法都是空中楼阁。学习数学的关键之一,还在于做题。做题,并不是单纯的题海战术,选什么题做是有技巧的。

对于新学的知识,要做大量的基础题来巩固;这里的大量,我认为应因人而异,如果本人确实感觉已经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了,那么“大量”就已经达到了。

对于自己有漏洞的知识点,要像学新知识一样对待,甚至不惜将自己的脑子“格式化”,切不可认为自己好歹学过就掉以轻心。

综合卷不是万能卷。有些同学喜欢做综合卷,认为综合卷全部都顾及到了,不会使知识留下漏洞。其实不然,知识多而杂同样是综合卷的弱点。因为要包含太多内容,所以每块内容只是蜻蜓点水般涉及一点,想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是很困难的。综合卷只适合考前找感觉用,如果作为复习手段,强度不够。最好还是要分块复习巩固。

做完题后最重要的是及时总结,看哪些题考到了相同的知识点,用到了相同的方法,然后自己想想这些知识点还有哪些考法,这些方法还能解决哪一类的题目。这样,一类题可以扩展到更多类的题,从而加深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以及方法的运用。毫无疑问,这也就提高了自己解题的能力。

不要忘了老师。很多人不愿问老师,但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在所难免。对于自己确实无能为力的题目耗太多时间不值得。这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问老师。老师毕竟有丰富的经验,他在帮你

解答时,也许你能发现自己哪方面知识还不够牢固,需要弥补和帮助。这不是比独自埋头苦干要好得多吗?

发言人:王聪(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数学单科成绩:149分录取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我在数学上面确实下的功夫很多。我不喜欢看课外的书,却喜欢看教材,把教材吃得很透,但我会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问题、总结方法。我想有以下几点可供大家借鉴——

一、学习数学千万不要害怕。很多人因为数学不好,起先失掉兴趣,然后失掉信心,最后便讨厌数学了,结果导致数学更差了。其实这些环节是相关的,只要改好了一个方面,其他方面也就跟着好起来。当然,学数学需要一定的天分,这是肯定的,但在高考中数学得个110分左右可以说与天分无关,只需努力,各位同学只要端正心态去努力,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二、要有一定量的习题训练,不然很难对数字敏感。数学与其他科目不一样。如果平时没怎么动手练习,即使明白思路也不一定能正确计算,所以需要做一定量的题来提高做题的熟练度、速度和正确率。另外,做一定量的题,会使你更熟悉考点,明白出题者想考你什么,便于你更快地解题。比如说,你每种题型只做过一次,那么每道题你都会花很多时间且不一定做得对。但假如每种题型你做了3~5道,那么再遇到这类题时,你就会知道方向,该采用哪种方法。

三、学到每章的时候,一定要做相应章节的典型习题。因为那样一是易考,二是能让你熟悉本章考点及“陷阱”,比如集合这章,如果考大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考空集的这种特殊情况,我就会特别小心它。

上一篇:县商务局工作总结下一篇:岗位技能鉴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