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对讲机制造商

2022-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无线对讲机制造商

基于MSP430无线对讲机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无线对讲机具有使用简单、不受网络限制、通话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目前对讲机作为一种便利的信息沟通工具已经应用在很多领域。无线对讲机主要是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组成,本文主要研究基于MSP430无线对讲机的国内外发展状况,接收和发射部分的组成及设计方案、技术参数以及对讲机的应用等。

【关键词】无线对讲机;发射;接收

1.引言

无线对讲机作为一种简单的通讯工具,由于它不需要中转和地面交换机站支持,就可以进行移动通信。它是在鉴频、混频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无线电通信原理研发的一种通信方式,目前广泛应用于生产、保安、野外工程等领域的小范围通信工程中。无线对讲机主要是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组成,发送原理是把音频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通过调制之后利用特定的频率范围发送出去。接收是利用接收器对特定的频率范围之内收到的信号通过解调之后通过扬声器发出收到的信息声音。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MSP430无线对讲机的国内外发展状况,无线对讲机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的组成及设计方案、技术参数以及应用等。

2.对讲机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传统的模拟对讲机设备在追求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今天,在公共安全、应急调度、物资流通、货运、交通、建筑施工工、物业管理、餐饮用血等各个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的传统的模拟对讲机设备频谱利用率低,易受干扰,保密性差,业务单一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已经逐渐地体现出来。因此,失去传统的模拟通信设备通信向数字化发展将是解决这些缺陷的非常有效的办法。

目前,对讲机的数字化已受到高度重视。数字对讲机设备的技术和标准化工作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开始推进。我国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在2007年9月13日发布了《数字对讲机系统设备无线射频技术指标要求》(试行)和2009年12月12日发布的《150MHz、400MHz频段数字对讲机设备无线技术指标》的通知,为我国数字对讲机的发展提供了频率保证和射频基本指标要求,也使得国内通信制造商的研发有章可循,从而促进了国内数字对讲机设备的研发。

专用网移动通信在中国的发展确是时代的要求,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专网移动通信模拟转数字趋势,信产部无线电管理局也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对数字对讲机的各项指标加以规范,并且在2009年底发布了666号文件中指出2011年1月1日不再对150MHz和400MHz频段的模拟对讲机的型号核准,可以说这是国家对这两个频率数字对讲机模转数的最后期限。专网移动通信的模转数机遇也是挑战,国内许多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希望能借助这个契机发展我国的专网移动通信。2009年1月由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数字对讲机应用于发展论坛》,论坛不仅吸引了国内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的参会。可以预见,我国的专网移动通信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

3.无线对讲机的设计方案

无线通信系统包含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两部分。发射部分由编码器、调制器、发射转换器、发射天线组成;接收部分由接收天线、接收转换器、解调器、译码器组成。无线通信过程框图如图3-1所示。

双向无线电在军方使用非常普遍,在无电话线路的地区,军方人员就采用无线电。在今天,无线电已经广泛地用于保安、公共服务和公用事业,以及商业和个人等用途。

双向无线电对讲机是用于发射和接收语音信息。每一部双向无线电对讲机包含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一个麦克风和一个扩音器、一条天线和一组电源。手提式双向无线通讯以电池为电源,而车装式无线电可使用汽车的电源。

用户对着麦克风说话,语音信号即转换为電信号。此信号经发射器处理放大为无线电信号,再传送至天线,由天线把无线电信号发射至空中。

收信方的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把此信号送到接收器。接收器将此无线电信号转变为原来的语音,再由无线电对讲机的扩音器放出来,此时就可听见原来的信息。

图3-1 无线通信框图

图3-2 无线对讲机的组成框图

该无线对讲机,用于发射和接收语音信息。它包含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一个麦克风和一个扩音器、一条天线和一组电源。用户对着麦克风说话,语音信号即转换为电信号。此信号经发射器处理放大为无线电信号,再传送至天线,由天线把无线电信号发射至空中。受信方的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把此信号送到接收器。接收器将此无线电信号转变为原来的语音,再由无线对讲机的扩音器放出来,此时就可听见原来的信息。

该无线对讲机是通过单片机控制对讲机无线通信RF收发器RDA1845,实现了双方信号的收发、解码和还原。

该无线对讲机的组成框图如图3-2所示。

工作过程如下:

发送过程:按下按键,语音信号经麦克风,到FM数字调制器,经上变频器送到功率放大器,送到天线。

接收过程:天线接收信号,经数字下变频到100KHZ,送到FM解调器,还原为原始音频语音,送到喇叭。

4.主要应用技术及主要技术指标

(1)主要应用技术

该无线对讲机是利用低功耗的MSP430F149单片机,对数字对讲机芯片RDA1845的寄存器写不同的值进行控制(信号收发、语音处理和频率调节),从而实现对讲。

TI公司的MSP430系列单片机是一种超低功耗的混合信号控制器,能够在低电压下以超低功耗状态工作;其控制器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片内外设;带FLASH存储器的单片机还可以方便高效地进行在线仿真和编程。MSP430家族分为MSP430X1XX、MSP430X3XX、MSP430X4XX三个系列。MSP430F149是MSP430X1XX系列中的功能最强的单片机。

RDA1845是锐迪科微电子(RDA)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射频收发器芯片,可让设计人员针对特定应用配置元件,在低成本数字对讲机、短距离通信场合和安全系统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RDA推出新款对讲机无线通信射频收发器芯片RDA1845 ,该芯片采用全集成CMOS射频前端,FM调制方式,可以支持300MHz~500MHz的频段,实现了对宽带/窄带两种模式的同时支持,满足了商业对讲机的高品质需求,可以应用在各类手持终端产品上。RDA1845的结构图如图4-1所示:

RDA1845特点:

1)工作频率300MHz-500MHz,完全支持国内的409M标准。

2)发射功率最大33dBm(4.8v供电电压),在空旷地带视距通话距离达到6KM,发射峰值电流1.2A。

3)接收灵敏度-124~-125dBm,接收电流50~60MA,sleep电流0.1MA,发射与接收由频率达3 GHz SPDT Switch完成。

4)完整的MCU接口,SPI方式,所有操作和工作模式全由MCU完成。

5)RF的功率放大由专用的2W输出RF PA IC完成,一致性好,易调试,频率稳定,不跑频。

图4-1 RDA1845内部结构

(2)主要技术指标

对讲距离:约300-500米

发射器工作电流:约350mA

接收器的工作电源电压范围:4.5~5V

发射器的工作电源电压范围:4.5~5V

静态电流0.1毫安(sleep电流)

信噪比>80dB

谐波失真<0.8%

输出功率>358mW(最大2W)

5.无线对讲机的应用

此无线对讲机可应用于模块化通信实验系统,模块化通信实验系统采用全模块化设计、自带开关电源,具有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完全按照实际通信产品技术设计,侧重于模拟、数字通信系统的综合训练,方便用户嵌入自己设计的模块进行通信系统的验证。

此无线对讲机还可以应用在公安、民航、运输、水利、铁路、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用于团体成员间的联络和指挥调度,以提高沟通效率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随着对讲机进入民用市场,人们外出旅游、小区保安等服务行业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讲机。

6.结论

本文设计的无线对讲机,遥控距离可以达到300-500米,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性价比高。无线对讲机是常用的、典型的通信电子产品,可以作为通信电子电路课程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闫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胡宴如.高频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高吉祥.高频电子线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市川裕一,青木胜.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张虹.电子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8]鄒传云.高频电子线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9]刘进军.卫星电视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宫晓梅

第2篇:无线双工对讲机制作报告

无线双工对讲机

abing 摘

设计基于无线通信原理制作无线双工对讲机,采用高频管9018两级放大拾音信号,电容三点式振荡产生谐振高频载波,通过天线发射进空中;接收部分采用直接接收方式,采用LC振荡网络检波,检波后的的源信号再由集成功放LM386两级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易行,无线对讲机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无线通信

振荡网络

检波

功放

一、引言

无线双工对讲机在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广泛应用于保卫系统等实现短距离通信,其中的无线通信原理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更加侧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其他科研领域。本次设计完成的无线双工对讲机要满足如下要求:

(1)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阻容元件等构成对讲机电路,实现半双工通话(话筒和扬声器分开,且开机后处于守听状态),电源电压+9V,工作可靠,效果良好。

(2)实现无线传输,方式任选,音量连续可调;通信距离>10米,在保持通信距离和通信质量的情况下,让发射功率尽量小。

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设计框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无线双工对讲机系统框架图

声音信号经MIC拾入,经过调制放大器,即低频放大器放大,经过振荡器及放大电路,将输入的低频调制信号和振荡产生的高频载波信号变换为高频已调信号(调制),并以足够大的功率输送到天线,辐射到空间;再由天线接收到空间的游离信号,先经过选频网络选出发射频率,再经高频放大器对其接受到的需要频率信号进行初步的选择和放大,以便抑制其他频率的无用信号,再经过声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解调出原发射信号,最后通过低频功率放大器输出。

二、方案设计

1.设计思路

为达到设计要求,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阻容元件等构成对讲机电路,实现半双工通话。设计的难点在于选频网络的预置和检波电路的设计。

2.方案论证与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拟定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整个系统电路全部采用集成运放,接收部分采用超外差接收方式。用专用收音接收芯片D1800和集成功放D2822以及外围阻容元件组成。D1800作为收音接收专用芯片,内部集成了FM混频、本振,低通滤波,FM中放、鉴频和静噪、一级功放于一体,具有高稳定性。集成功放D2822作为第二级功率放大,进一步放大功率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系统原理框图如下图2所示:

图2 方案一原理框图

方案二:系统以集成运放为主,部分采用分立元件搭成,接收部分采用直接接受方式。发射部分采用高频三极管和阻容元件搭成,接收部分采用电容电感自制选频网络和检波器,用集成功放LM386作为功率放大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系统原理框图如下图3所示:

图3 方案二原理框图

方案一系统主要部分采用专用集成芯片,接收范围广,信号强度好且清晰,但是采购成本高,在本设计中没有使用的必要。相比之下,方案二接收部分采用分立元件搭成,理论上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它的缺点在于稳定度不高,杂音较重。综合比较,考虑到成本和设计需要,采用方案二。

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振荡及放大电路

变化着的声波被驻极体MIC转化为变化着的电信号,经过R

1、R

2、C1阻抗均衡后,由VT1(振荡放大三极管9018)进行调制放大。C

2、C

3、C

4、C

5、L1以及VT1集电极与发射级之间的结电容Cce构成一个LC振荡电路,在调频电路中,很小的电容变化也会引起很大的频率变化。当电信号变化时,相应的Cce也会有变化,引起频率变化,这样就达到了调频的目的。C

3、C5和L1组成三点式振荡网络,产生谐振频率 fH12πLC ,适当确定电容电感值,使谐振频率约为fH≈50MHz。电容三点式网络及振荡放大原理图如图4所示。

(2)发射驱动电路

经过VT1调制放大的信号经C6耦合至发射管VT2(高频发射三极管9018)通过TX、C7向外发射调频信号,电路如下图4所示。C8和L3组成并联谐振网络,C7为耦合电容,电路提供足够的功率将信号从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

(3)检波电路

狭义的说,检波是指从调幅波的包络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检波电路的功能是从调制信号中不失真的解调出原调制信号。从天线TX接收到的信号经三极管Q、电感线圈L

1、电容器C

1、C2及高频阻流圈L2等组成的超再生检波电路进行检波,电路原理图如图6所示。电容电感组成三点式振荡网络,结合高频三极管9018组成超再生检波电路,解调出原调制信号。

(4)功放电路

检波出来的源信号非常弱,经C19电容耦合进入集成功放LM386,放大200dB,C22为增益调节电容,放大信号经C24耦合推动扬声器发声。C20、C21为电源耦合电容,降低电源噪声对待放大信号的影响。R

25、C23防止运放产生自激。电路原理图如下图7所示:

图7 功放电路原理图

(5)电源模块

设计要求电源供给所有模块+9V电压。电源电路原理图如附录1所示,三端稳压芯片LM317起稳压作用,2200uf电解电容、100uf和0.33uf瓷片电容起滤除纹波作用,输出+9V提供给各单元电路。

三、设计实现

1.LC振荡网络匹配

为了尽可能减小调试时间,我们把发送和接收LC振荡网络参数设置一致,产生相同的谐振频率。

2.音频功率输出

为达到有效功率输出,我们在发射部分添加高频放大模块,使得发送信号强度增大,在空中传输过程中衰减后信号强度比原来大,但是仍然很小。因此我们在末级采用LM386典型放大电路放大200dB,电路原理如附录2所示。

四、系统测试

1.测试条件和测试仪器设备

系统容易受到强磁场的干扰,测试时必须在室温且无强磁场干扰的条件下进行,并要确保供电电源的稳定性,测试仪器设备如下表1所示。

2.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调节电位器调整音量,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压变化,说明音量可以调整。 调整发射模块和接受模块的距离,来测试对讲机的通信距离。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五、结论

综合测试表明,我们的设计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只是通信距离还不够,如果用专用集成芯片,通信距离将能够达到。在设计中,我们采用专用对讲机发射电路,发射频率在49MHz~90MHz范围内任意可调,信号强度稳定,发射距离远。

第3篇:半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实验报告

实验十九 半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

一、实验目的

1、 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频发射机、接收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调频系统概念。

2、 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完成调频发射机整机联调。

2、 完成调频接收机整机联调。

3、 进行调频发送与接收系统联调。

三、实验仪器

1、高频实验箱 2 台

2、双踪示波器 1 台

四、基本原理

半双工调频对讲机组成原理框图如上图所示,发射机由音源,音频放大,调频、上变频、高频功放等电路组成。接收机则由高放,下变频、中频放大、鉴频、音频功放、耳机等部分组成。

半双工是指接收与发送共用一个载波信道,但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或只能接收的传输方式,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发送与接收频率同为10.7M,公用一根天线。收发的切换依靠10号板的J1完成.J1在没有按下去的情况下为接收状态,按下去为发送。为了避免自身的发送对接收的干扰,所以加入了电源控制。电源控制的作用是当接收电路工作时,发送电路关闭,反之亦然。

五、实验步骤

1、 准备两台实验箱,分别在关电状态下按下表连线: 发送部分:

接收部分:

2、将3号板S1拨为“01”,S2拨为“01”,2号板SW1拨置“4.5M”,SW2拨置“OFF”;5号板SW1拨置“4.5M”;10号板SW1拨到上方。

3、打开电源,将1号板信号源调到6.2M,RF幅度最大。

4、调整3号板的W2,使TP8频率接近4.5M。

5、将2号板的W3旋到1/2处,10号板的W1,W2旋到1/3处。

6、将拉杆天线接到10号板Q1接口。

6、按下10号板的J1,对方应能听到音乐声,然后微调各单元电路,使声音最清晰。

7、将话筒插入10号板“MIC1”,SW1拨到下方实现两台实验箱人声对讲。

在实验中,我们用一号板产生1V,3KHz的低频信号代替语音输入信号 发送部分:

音频信号:1V,3KHz

正弦波振荡器输出:133mV,4.4MHz

本振信号:527mV,6.21MHz

双平衡混频输出:940mV,10.5MHz, 频偏20KHz

可以看到明显的正弦带与频偏

功率放大器输出:5.0V,10.75MHz

接收部分:

接收信号:1.54V,10.8MHz

单调谐小信号放大输出:4.1V,10.6MHz

本振信号:500mV,6.17MHz

混频输出:450mV,4.58MHz

可以看到明显的正弦带与频偏 选频放大输出:720mV,4.52MHz

解调输出:960mV,2.991KHz

恢复了原有的音频信号的频率,适当调节放大倍数,可恢复原来的振幅。

六、实验分析,结论,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基本掌握了调频发射机、接收机的组成原理,3KHz左右的音频信号经正弦波振荡器,将频率提升至4.5MHz左右,与6.2MHz的本振信号混频输出10.7MHz和频信号经天线发出。接收端由天线接收到信号,经过单调谐小信号放大电路进行选频放大输出10.7MHz信号,与6.2MHz的本振信号混频输出(经4.5MHz选频放大输出)4.5MHz差频信号,将携带信息的载波通过正交鉴频解调出3KHz左右的音频信号。虽然对原理很清楚了,但是实践起来对电容、电感、电阻等器件的取值等还是还调试很久!由此深知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第4篇:350兆无线对讲机的维护保养

警用对讲机具有保密性和专用性,价格昂贵,作为警用通信装备,使用者应当小心谨慎,按照“谁使用、谁保管,谁损坏、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

一、对讲机天线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开机之前应检查天线是否损坏,安装连接是否紧密。

(二)不得将对讲机天线旋转、扭弯、拆卸,未装天线时严禁开机发射。严禁在开机状态下拧下对讲机天线,否则将造成对讲机严重故障。

(三)使用对讲机时应当采用正确的握姿,用手握住机身背部及两侧,不要手拎天线,更不要拎着天线将对讲机甩来甩去,以免造成天线断裂。

(四)操作时,最好保证天线与地面垂直。

二、对讲机电池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必须使用配套的充电器对电池进行放充电。

(二)新电池前三次充电要保证12至16小时左右,此后充电时间可以缩短。

(三)定期对电池进行充电,要将电池电能放尽才能再次充电。这主要因为对讲机配备的镍铬电池有“记忆”特性,为了避免电池的记忆效应,提高电池的工作时间,应在充分放电后再充电(有的充电器没有放电功能,要在开机状态下耗尽电能才可充电)。

(四)带对讲机机身充电时,必须固定好天线,在关机状态下充电。

(五)充电完毕要及时将充电器与电源断开。

(六)拆卸电池时应当先关机再卸下电池,严禁在开机状态下直接拆卸电池。

(七)对讲机长时间不用或有故障时,机身与电池应当分离。

三、防止震动与撞击。携带手持式对讲机时,要妥善保管,防止受到强烈振动或与其它坚硬的物体碰撞。因为振动和碰撞,会损坏电池与机体之间的接触轨道,使机体与电池电极之间接触不良,轻则使通话时常中断,重则造成手持式电子元器件的损坏。

四、防止潮湿和浸水。保管、使用对讲机须防止对讲机受潮和浸水,特别在阴雨天使用对讲机时一定要注意防水。一旦出现被水淋湿或跌落水中的情况,严禁打开电源。

五、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要注意是否身处潜在爆炸大气环境中或附近是否有禁用对讲机或禁止发射无线电波的符号。在一定条件下,对讲机的发射电磁波信号能够引起易爆物的爆炸。

(一)为防止意外,在靠近加油站、爆破区和雷管所在区域前,以及其它在潜在爆炸的大气环境或场合下必须关闭对讲机,绝对不能发射通话,以免引起可能的爆炸。

(二)严禁在潜在爆炸隐患的大气环境下更换电池或对电池充电。安装和拆卸电池时可能会引起接触电火花并导致爆炸或火灾。

(三)要爱护对讲机的键盘。一是在按键时,力度要适中,切忌用力过猛;二是要防止键帽之间积满灰尘。以免影响拨号的效果和键盘的寿命。

六、注重对讲机的日常保养,及时用干布擦拭灰尘和雨水,保持对讲机清洁。灰尘中除含泥沙外,还有多种多样的无机化合物。这些灰尘落到对讲机里面,不仅会腐蚀机体,而且会造成机器内部电子电路的损坏。

七、要严格禁止金属导体(如首饰、钥匙等),触及电池的裸露电极。

八、根据需要在开机前安装好耳麦。不使用耳麦时,务必将耳麦摘下。

第5篇:调频无线对讲机收音机的制作过程

本文介绍一种对讲距离100米的对讲机,并且能在76-108MHz范围内收音,改动收音频率还可以意外的收听到飞行员的对话(频率在120MHz以上)。文中图片可放大

器材:覆铜板,感光蓝油,小电钻,钢锯,硫酸纸,腐蚀剂,脱膜剂,显影剂,紫外灯,有机玻璃,塑料盆,电烙铁,丝网印,焊锡丝,电子元件

步骤:

一·设计原理图,邮购元器件(其中一部分)

二·设计PCB文件

三·用硫酸纸打印设计好的PCB,即设计好的电路。四·图像转移把打印好的电路转移到覆铜板上

1.在覆铜板上涂上一层感光蓝油

用丝网印在覆铜板上涂感光蓝油,晾干。

2.曝光,将打印好的图纸贴在涂好蓝油的覆铜板上,用紫外灯照射2分钟。

3.显影

4.腐蚀

5.脱膜

五·将两块板切开,制作阻焊层

六·钻孔,焊接。

七·调试

第6篇:UHF FM无线专业对讲机 TK-6188 使用技巧

UHF FM无线专业对讲机

TK-6188 (KYD-6188)使用技巧 各部件的名称

显示屏内容

1……[+],发射频率高于接收频率 2……[-],发射频率低于接收频率 3……[LO],键盘处于锁定状态 4……DCS,处于数字编码模式(选购件)

5……CT或T,启用哑音功能

6……[F],按下了功能键[FUNC]7……[VOX],收到信号或打开静噪8……[R],使用了倒频功能,发射和接收的频率处于互换状态 9……★,信道锁定标志

10……▲,信道上已经有事先贮存的频率数据

11……电台处于发射状态 12……电台的工作频率 13……信道序号或信道资料

快速选择频率

1.

可以直接按[*]键,1MHz数字闪烁,用波数开关(ENC/SQL)来选择所需的频繁。

2.

如果选不到特定的频率,则需要改变频率间隔的大小(参见“频率间隔设置”)。

3.

也可以直接使用键盘输入所需的频率

背光功能设置

1.

按[FUNC]键,再按[3]键,屏幕显示当前的背光设置状态。 2.

按[CH+]或[CH-]键,设置背光模式开(ON)或关(OFF),出厂的默认设置为ON。

3.

按[PTT]键确认操作设置内容。

键盘按键音设置

1.

按[FUNC]键,再按[5]键,屏幕显示当前的键盘按键音状态。2.

按[CH+]或[CH-]键,设置键盘按键声音开(ON)或关(OFF),出厂默认设置为ON。

3.

按[PTT]键确认操作设置内容。

哑音频(CTCSS)设置(选件) 1.

按[FUNC]键,再按[6]键。屏幕显示“CT”字样,表示信道或频率启用了哑音功能。重复此操作可在启用与关闭哑音功能间切换。 2.

显示“CT”时表示启用哑音功能,不显示时表示禁用哑音功能(TK2.

按[CH+]或[CH-]键,选择所需的位差量,范围在100KHz~15MHz之间,步长为100KHz。也可以通过数字键盘直接输入所需频率。 3.

按[PTT]键确认并退出操作设置。

-6118共有38个标准化的CTCSS频率供选择使用)。

3.

按[PTT]键确认并退出操作设置。

注:如果没安装CTCSS编译码器(选件),显示屏上也会显示出“CT”符号,但实际上并没有CTCSS功能。

选择哑音频号码(频率)

1.

按[FUNC]键,再按[9]键,屏幕显示“CT•10”字样。

2.

按[CH+]或[CH-]键,选择所需的哑音频(CTCSS)频率号码01~38。

3.

按[PTT]键确认操作设置内容。

注:只有在安装了CTCSS编译码器(选件)后才能使用CTCSS功能。如果没安装CTCSS编译码器(选件),显示屏上也会显示出“CT”符号,但实际上并没有CTCSS功能。

差频功能设置

1.

按[FUNC]键,再按[7]键,屏幕显示“10.000”字样。

位差方向功能设置

1.

按[FUNC]键,再按[#]键,屏幕显示“+”或“-”符号。重复此操作,显示的结果也相应轮换。 2.

“+”表示发射频率高于接收频率一个差位量(取决于“差频功能设置”);“-”表示发射频率低于接收频率一个差位量。此功能用于“异频单工”。如果加减后的频率超出本机的工作范围,则自动失效。

3.

按[PTT]键确认并退出操作设置。

倒频功能设置

1.

按[#]键,屏幕显示“R”字样,表示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互换。再按一次[#]键则取消倒频功能。 2.

发射时不能开关倒频功能。 3. 倒频功能打开时,自动中转位差功能不起作用。

4.

可在贮存频道时设置2个信道为“+”差频或“-”差频来替代倒频功能。

1MHz调整功能设置

1.

直接按[*]键,屏幕上1MHz数字闪烁。

2.

按[CH+]或[CH-]键选择所需的数值。

3.

按[PTT]键确认并退出操作设置。

示该频率4秒左右,然后再继续扫描。 4.

按[PTT]键确认并退出操作设置。

扫描信道操作

1.

在信道状态下,按[SCAN]

步进频率(频率间隔)设置

1.

按[FUNC]键,再按[*]键,屏幕显示“ST•25”字样,表示当前的默认步长为25KHz。

2.

按[CH+]或[CH-]键选择所需的数值:10KHz、12.5KHz和25KHz。

3.

按[PTT]键确认并退出操作设置。

锁键盘功能设置

1.

按[FUNC]键并保持3秒,屏幕显示“LO”标志,表示键盘处于锁定状态。

2.

再按[FUNC]键并保持3秒,屏幕上的“LO”标志消失,表示键盘解除锁定状态。

扫描频率操作

1.

在频率状态下,按[SCAN]键并保持3秒后放开,电台从当前显示的频率开始扫描。

2.

通过[CH+]或[CH-]键来控制扫描的方向。

3.

扫描到有信号的频率时,显

键并保持3秒后放开,电台从当前显示的信道开始扫描。

2.

通过[CH+]或[CH-]键来控制扫描的方向。

3.

扫描到有信号的信道时,显示该信道4秒左右,然后再继续扫描。 4.

按[PTT]键确认并退出操作设置。

频率/信道同时扫描操作

1.

将所需的频率贮存到各信道(1~99信道)后,可使用本操作。 2.

在频率状态下,按[SCAN]键并保持3秒后放开,电台从存入的信道开始,显示频率和信道号码。 3.

按[PTT]键确认并退出操作设置。

4.

按[SCAN]键退出频率/信道状态。

贮存频率操作

1.

在频率状态下,通过键盘等方式输入所需的频率。

2.

按[FUNC]键,屏幕右上角显示信道号码。

3.

通过[CH+]或[CH-]键,

3

选择所需的信道号,右上角的信道号码会闪烁。

4.

按[SCAN]键,将频率存入选定的信道。

5.

如果所选定的信道已经有了频率资料,其下方会显示“▲”符号;确认需要替代贮存内容时,按[SCAN]显示“Clr.”。

4.

按[FUNC]键确认,显示频率模式下的默认频率,表示进入频率工作模式。

贮存信道的锁定 即可。

调出贮存信道

1.

按[SCAN]键,右上角显示信道号码,表示进入信道状态。

2.

通过[CH+]或[CH-]键,选择所需的信道号。

3.

按[SACN]键并保持3秒后放开,开始扫描。

4.

按[PTT]键停止操作并退出设置。

5.

按[SCAN]退出频率/信道状态。

切换到频道工作模式 1.

关机,再按[SCAN]+[FUNC]两键开机。

2.

屏幕显示“CH•XX”,表示进入频道工作模式。

切换到频率工作模式 1.

关机,再按[SACN]+[FUNC]+[CH+]三键开机。

2.

屏幕上显示“Alr.ST”,关机。 3.

按[SACN]键开机,屏幕上

1.

调出需要锁定的已贮存信道。 2.

按[FUNC]和[0]键,屏幕显示“★”,表示此信道已经锁定。

单个贮存信道的删除

1.

调出需要删除的信道,然后关闭电台电源。

2.

按[SCAN]键并开机,屏幕显示“Clr.”字样。 3.

按[FUNC]键确认删除操作。 4.

按[SACN]键放弃删除操作并退出此操作模式。

删除贮存信道(除锁定信道)操作 1.

关闭电台电源,然后按[CH-]键并开机,屏幕显示“Ifr.ST”。

2.

按[FUNC]键确认删除。 3.

按[SCAN]键放弃删除操作并退出此操作模式。

恢复出厂默认设置

1.

关闭电台电源,然后同时按[FUNC]+[CH+]+[SCAN]三键开机,屏幕显示“Alr.ST”。

2.

按[SCAN]键确认恢复出厂

默认设置操作,按任意键退出。 警告:此操作会删除用户的所有设置内容和贮存信息。

修改电台贮存资料设置

1.

关闭电台电源,然后同时按[FUNC]+[CH+]+[SCAN]三键开机,屏幕显示“Alr.ST”。

2.

按[CH+]键确认。(屏幕显示)

3.

按[SCAN]键退出。(屏幕显示频率

上一篇: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下一篇:四项监督制度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