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教案修改

2023-05-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团圆教案修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团圆教案修改

《团圆》教案(修改)

《团圆》绘本作文课教案 莱西七中

赵姗姗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描以及环境描写和修辞来丰富文字。 2.感受亲人团圆的温情,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课前准备:三张稿纸;红色、黑色中性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节时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吧。每当春节将近,总会有一些变化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火车站里挤满了迫切等待回家团圆的人,歌手在电视上提醒人们“常回家看看”,连来自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也在广告里提醒人们,“这是一个全家团聚的时刻”。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春节团圆的绘本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中间这位四岁的小女孩,毛毛。

二、读故事,补充细节,练习写作

(一)爸爸回家了。

1. 整整一年没有回家的爸爸回来了,“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 出示放大图: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中我的动作、神态,揣摩“我”的心理。

4. 是啊,太久的离别让“我”对爸爸既盼望又有一点陌生和紧张了。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口头续写一两句话,展现我复杂的内心。

学生交流:我

。 3.同学们,你发现了吗?绘本故事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所以,我们读绘本故事,要仔细观察插图,增添出许多自己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这样就可以把简单的故事读得厚实、丰满。

(二)与大春相遇

结合故事情景和插图,你觉得“我”会怎样向大春描述自己的新年收获呢?请拿出稿纸本,具体、生动地写出来。 学生活动:1.学生独立写作

2. 请三位同学上台投影: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 3. 学生互相点评、用红笔再修改。

(三)好运硬币不见了!

1.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给插图配上一段具体生动的文字。

教师指导:动作描写可以采取慢镜头,把一闪而过的松祚进行分解,来细致地展现场景;除了运用人物描写的手法,我们还以用什么方式表现人物的内心?(景物描写、修辞的使用等) 2.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学习。 3. 学生交流展示、评价。

4. 教师出示自己的作品,学生默读之后,进行“慢镜头分解动作、景物描写”的重点指导。

5. 学生用红笔修改完善自己的文字。

(四)父女分别

1.先观察图片,再用自己积累到的描写方法,细致地描绘“父女分别”的场景。

2.同学起来朗读展示,其他同学可以一边倾听别人的习作,一边用红笔完善自己的文字。

3.所有同学举起自己写的文字跟周围的同学展示一下:大家这节课都努力地写出了精彩的、具体生动的句子,给自己掌声鼓励!

4.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多角度的描写,“具体生动”地把一个小小的场景写到了几百字!正是这些描写方法的使用,帮助我们把简单的故事变得丰满了许多!绘本故事如此,我们自己的文章写作更是如此。

三、课堂小结

1.同学们,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呢?

2.老师喜欢《团圆》这个绘本故事,不仅仅是因为“团聚和分别”中的感动,还因为故事中的父亲以“春节团圆”这种独特的仪式感体现着中国人的价值理论——履行家庭责任。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其实把家庭经营好了,整个社会就和谐稳定了,整个国家就会安定强盛。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希望同学们从热爱自己的家庭开始,扛起作为家庭一份子的责任,把这份“家国情怀”践行下去。

附:教师随机点拨用语:

1. 动作描写,应符合人物的心境。

2. 语言描写配合上神态,就不再硬邦邦、干巴巴的了,反而能衬出人物的心情和神韵。 3. 心理活动描写的加入,展现出了“我”在当时这种情景下的内心世界,对读者的感染力是很强烈的。

4. 描写动作时,并不是简单地堆砌动词,而是把镜头放慢,把动作分解,才能把转瞬即逝的动作过程清晰地描绘出来。

5. 景物描写的使用,能够很好地衬托人在特定场景中的心绪。 6. 修辞的使用,活灵活现,更添味道。

第2篇:《团圆》教案

一、 绘本介绍:

《团圆》,中国原创绘本。作者:余丽琼 文,朱成梁 绘。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叫毛毛,她的爸爸常年在外面工作,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那是他们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他和爸爸一起包汤圆,他们把一枚代表幸运的硬币包在汤圆里,谁吃着了,就代表这一年会给他带来好运哦!小女孩吃到了,她幸福地把幸运币装在身上,对她来说,这比大春的大红包还要珍贵哦!

可是爸爸在家三天就要走了,毛毛把那一枚幸运硬币送给爸爸,让它给爸爸带来好运,还对爸爸说:“下次回来,我们还把它包在汤圆里喔。”

她和妈妈目送着爸爸远去了„„

二、阅读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了解中国春节的习俗。如“拜年”、“吃汤圆”。

2、通过阅读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朴实而伟大的父爱和家的爱。

3、结合绘本故事情境,锻炼学生的口头复述能力。

三、阅读重、难点

1、阅读重点:结合绘本故事情境,培养学生的口头复述能力。

2、阅读难点:通过阅读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朴实而伟大的父爱和家的爱。

阅读过程:

一、 阅读前

活动:回顾关于亲情的绘本故事。

二、阅读中

(一)活动一:介绍《团圆》绘本的作者、出版社等。

(二)活动二:认真听老师讲绘本故事。

(三)活动三:结合问题及绘本图画回顾绘本故事。

(四)活动四:(小组合作学习)发现绘本图画的细节和用自己

的话说说喜欢的或感触最深的一幅图画。

(五)说说我与爸爸或妈妈发生的一件事。

三、阅读后:

(一)活动一:在歌声中深化爱的主题。歌曲:相亲相爱一家

人。

(二)活动二:教师小结并推介绘本

1、《我的爸爸叫焦尼》

3、《忘了说我爱你》

4、《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

第3篇:中秋话团圆教案

2中秋话团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时间,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象征意义; (2)知道一些中秋节的民俗,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

(3)在中秋节活动中,感受人们对家庭团圆、社会祥和和对祖国统一的向往。

2、教学内容

在一课时内完成上述目标,然后结合班会活动开展一些拓展活动。

3、教学重点

体验中秋节团圆的幸福。

5、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月饼。 学生:自己收集有关的资料。

6、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引入中秋,说说风俗。

1、小朋友来猜个谜语,有时像小船,有时像玉盘,白天见不着,晚上就出现。 这是什么?(谜底:月亮。)

2、出示月亮:从弯月到满月。引入中秋节

师述:瞧,这就是月亮,它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有时像小船,有时像玉盘。谁知道那个季节和月亮有关系?(中秋节)谁知道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出示:中秋节: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过中秋节了。

我们国家有一种专门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来制订的历法就是阴历,也叫农历。每当月亮最细最弯时,就是初一,每当月亮最圆最亮时就是十五,而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是八月十五这一天。

3、出示前几年和今年的日历,进行比较。

这是去年9月的日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9月30日。这是今年9月的日历,请一位小朋友在这日历上来找找去年的中秋节是哪一天。日历上出现的上面一排数字是我们平时说的公历,下面显示的就是农历。谁能在日历上找到今年的中秋节。

(小朋友发现了每年中秋节的农历都是八月十五,但公历是在变化的。)

5、在以前的中秋节里,你们是如何渡过的呢?相信你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过节方式,这样吧,在小组中交流交流!你们在家里是怎样渡过今年这个中秋节的? (有的小朋友在过中秋节的时候还拍了照片,我们来边欣赏边请这些小朋友来介绍一下。)

板书:赏月、吃月饼 尝水果„„

6、小朋友在中秋节里都吃了月饼,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来让我们品尝品尝! 发月饼,边吃月饼边欣赏月饼图。

刚才我们吃了月饼,发现大多数的月饼都是(圆的)。人们为什么把月饼做成圆的呢?是啊,月饼圆圆象征着家人团圆。(补充课题:话团圆)

老师想采访一下品尝了月饼的小朋友,你觉得月饼的滋味怎么样?(香香的,甜甜的)感到?(很幸福)这就是幸福。板书:幸福

是啊,中秋之夜,合家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看节目,是多么幸福啊! 7.小朋友都知道了中秋节最主要的庆祝方式就是吃月饼、赏月、尝水果,那有谁知道,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小朋友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学生交流说) 大家说的都非常好,通过我们刚才说的内容,你们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了,在中秋节的时候,不论是我们,还是外地的小朋友,都要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吃月饼,还有赏月。)

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其他地方更有趣的中秋习俗,跟随着老师一起去领略一下。

人们欢庆中秋的场面可真热闹,丰富多彩的各地中秋文化真是令人眼花缭乱。

活动二: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体会思念之情。

1、瞧,十五的月亮正升起来了,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我们一起来分享。 (圆月特别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天空晴朗等)

教师小结:正是这一天,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天空少云,所以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在明亮的月光下正流传着关于中秋的各种传说和神话故事。听!

2、播放“嫦娥奔月”的故事。

是啊,嫦娥在月亮上也好寂寞,她好想回家和家人团聚,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盼望团圆的中秋节,所以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代表了家人团圆。

3、谁也来讲述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中秋的神话故事。(上台来演讲)

4、教师过渡:这些美丽的传说和神话故事披着神秘的色彩,蕴含着古老的中国文化,代表着人们追求完美、追求正义、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5、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最皎洁,真是“人间万姓仰头望,月到中秋分外圆”。假如中秋节你们家还没有回家的亲人,会怎么样呢?

是啊,所以一到中秋节我们就会想到月亮,因为人们常以月亮寄托思念之情。这首我们熟悉的古诗正是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的强烈感情,谁来念念!全班跟着录音轻声的诵读。

每逢佳节倍思亲,许多分隔两地的亲人正互相思念着对方,这时的她们多希望能全家团聚呀!

6、谁也来展示一下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中秋的优美诗文。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小结: 中华诗文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些诗歌,让我们似乎看到一轮明月下浓浓的乡情和不尽的情思。

活动三:体会中秋节中团圆的含义

1、刚才听了美丽的传说和优美的诗句,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祖国,我们祖国是个大家庭,她有许多孩子,像香港、澳门,可是,有一个孩子已经离家很多年了,他就是—— 台湾。先看看这是什么?(指出台湾岛):这是哪里你们认识吗?

师述: 从地图上看台湾岛跟祖国大陆是分开的,可传说以前台湾有一座半屏山和福州的南屏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被迫分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听听老师来讲讲半屏山的传说。

有人为这个传说写了一首歌,让我们跟着唱起来。

2、这首歌表达了海峡两岸共同的心声——早日团圆。近几年来,海峡两岸各项交流不断有好消息传来。你带来哪些好消息,和大家交流一下。

3、这么多的好消息,我们相信台湾在将来一定会和祖国团聚。

小朋友,刚才我们领略了我国千年的文化,体验了今人的情思、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就让我们把那美好的祝福送给台湾的小朋友,送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吧。

4、小朋友,现在伴随着音乐,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在远方的亲人或台湾小朋友表达你对他们的问候和祝福,你可以画一副画,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唱一首歌等等。

四、总结 小朋友,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幸福,收获了快乐。最后,老师也想送给大家一份美好的祝福,祝福大家月圆人圆事事圆,祝福小朋友学习进步,梦想成真。

板书: 中秋话团圆

吃月饼

农历八月十五 赏月 团圆 幸福

尝水果

第4篇:团圆苏科版美术教案韩冬设计

团 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歌曲《盼团圆》,理解歌曲内容,体会思念亲人和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2、能与他人一起,用深情、流畅的声音演出歌曲《苇叶船》。

3、能认真听赏乐曲《花好月圆》,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并唱唱主题音乐。

教学过程

一、遥海相望盼团圆(听赏歌曲《盼团圆》)

1、讲故事

今天的音乐课,我们一起来听几个感人的故事: 故事1(一张老照片)

故事2(课件展示一对年过7旬的老人遥海相望的事件。)

2、听赏歌曲《盼团圆》

师:同学们,两岸的人们日日夜夜思念着同胞骨肉,朝朝暮暮盼望祖国统一,你听,这首歌唱出了人们的心声。

(课件展示歌名。)

3、提问:歌曲的速度怎样?情绪怎样?

4、小结:这首歌表达了两岸人民强烈的愿望骨肉情深、盼望团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

5、读歌词

二、两岸同胞诉情思(学唱歌曲《苇叶船》。)

师:盼啊盼,盼团圆,盼得月儿圆又圆,这边盼得熬白了头,那边盼得望穿了眼,两岸的同胞多么想团聚啊。

1、听歌曲第一段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寄托自己情思的?

2、用“lu”模唱旋律,强调声音位置。

3、试着划拍唱曲

4、学唱第一段歌词 A、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B、轻声跟唱,师生互动,解决难点。 C、接龙唱

D、看老师指挥,完整地唱第一段。

5、学唱第二段歌词 A、初听

师:我们来听听台湾的亲人是怎样唱的? B、学唱

6、分角色演唱

三、祝祖国花好月圆(听赏民乐合奏《花好月圆》)

1、导入:小小的苇叶船传递着海峡两岸的相思情怀,我多么希望台湾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啊!在皓月当空的晚上,我做了一个梦,你们猜猜我梦见了什么?

2、听赏乐曲《花好月圆》。

3、提问:我做的是好梦?还是噩梦?为什么?

4、用欢快的情绪唱一唱主题Ⅰ。]

5、提问:老师做了什么美梦呢?猜一猜。

6、师:我梦见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两岸人民载歌载舞共同庆祝,我想这肯定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你们有什么心愿?对台湾人民有什么话?大家来说一说。

7、简介《花好月圆》

四、结束

师:让我们在这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欢和关爱之情。

2、了解地球的环境危机;在听赏活动中,进一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关爱地球妈妈

导语: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地球养育了人类,给予我们太多的关爱,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还带来了阳光、雨露、河流、花草以及我们的邻居—庞大的动物家族,这是一个多美的家园呀,你们瞧—

(一)情境引入

1、赏图片

(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观。)

2、看影片

师:多美的地球呀,可是,有人却不懂得珍惜

(课件展示地球被肆意破坏、动物濒临灭绝、生存环境遭受污染的录象。)

(二)歌曲激情

1、听歌曲

师:虽然,有人对地球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是大多数人是关爱自己家园的,你们听—

(课件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

2、谈感受

A、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想到了什么? B、你能谈谈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吗?你平时做得怎样呢?

二、描绘梦中家园

过渡语:我们是多么向往与大自然相亲相爱,不知大家心中的美好家园是怎样的呢?

1、随乐思考

思考:你认为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课件播放《白鹭回来了》。)

2、随乐想象

师:你能随着音乐想象你的梦中家园吗?

3、随乐表现 A、随乐朗诵 B、听赏与跟唱

三、共创美好家园

师:你们的梦中家园真美,可是地球妈妈已经千疮百孔、伤痕累累,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地球妈妈,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书《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争当一名环保小卫士。

1、发出倡议

(将歌词写成倡议书,用课件展示。)

2、宣读倡议书

(课件播放《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的旋律作背景音乐,全体同学一起宣读倡议书,理解和熟悉歌词。)

3、跟唱 A、听歌看谱 B、随乐跟唱 C、解决难点 D、视唱曲谱、歌词 E、跟唱歌曲

4、分组策划

5、共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保护地球应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让我们携手共建美好家园,让地球妈妈永远年轻。

第5篇:2015小班中秋节教案《庆团圆》

活动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它代表着团圆与吉祥。对于刚入圆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并不了解中秋节的意义和传统风俗习惯。今年的中秋,意义非同寻常,国家特为中秋团圆节设立了节假日。所以,在我班开展的"庆团圆"活动中,我们主要以"快乐"为中心点,让幼儿体验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孩子们乐意上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请家长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一首有关月亮的歌曲、诗歌等。

2、请家长带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最圆、最亮。

3、带孩子去超市,观察各式各样的月饼,并带月饼入园。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去音乐大厅开展活动。

2、教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天的月亮特别亮、特别圆。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中秋节晚上一家人要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还可以放烟火、玩灯,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3、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帮助幼儿了解"月"的变化。

4、"庆团圆"节目表演,幼儿表演自备节目。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一边品尝月饼,并对同伴、老师说祝福的话,共享节日的快乐。

第6篇:小班艺术泥工教案:棒棒糖(团圆、搓长、盘条)

文档仅供参考

小班艺术泥工教案:棒棒糖(团圆、搓长、盘条)

活动目标:

1、欣赏棒棒糖,感知棒棒糖的形状美与色彩美。

2、学习用彩泥制作棒棒糖,巩固团员、搓长、盘条等技能。

3、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创造出不同造型的棒棒糖。

活动准备:

各种大小、形状、色彩的棒棒糖;彩泥、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欣赏棒棒糖,感知棒棒糖的形状美与色彩美。

教师把幼儿带来的棒棒糖插在柚子上(插3—4个柚子),布置成展览。

师:看,这儿有一个棒棒糖展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幼儿自由欣赏)

2、说说棒棒糖。

师:你最喜欢哪个棒棒糖?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这些棒棒糖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二、图形刺激:

教师示范用彩泥制作棒棒糖。

1、圆球型。

2、压扁形。

3、盘条型

三、想象创造。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制作棒棒糖。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棒棒糖。当孩子有困难时,教师给于是党的帮助与鼓励,当孩子成功时,教师给予肯定。

四、作品赏评。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制作的棒棒糖,集体给予肯定。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彩色世界(美术)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颜色并能通过给小动物送礼物体验游戏的乐趣。

2、通过各种游戏增进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头饰、地上画好的圈、各种颜色的水粉色及宣纸、各种颜色的玩具、故事《宣纸的故事》、6种小动物及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1、《颜色大风吹》的游戏引入课题。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颜色大风吹,把小朋友们分成六组,每组戴不同颜色的头饰,我们先请幼儿看看自己的头饰是什么颜色的,然后老师说:“大风吹红色头饰的小朋友”红色头饰的小朋友就站在圈内,其它颜色头饰的小朋友则站在圈外用力吹,老师检查有没有错,再替换不同的颜色。

2、这个游戏好玩吗?好玩!那小朋友们表现的那么好,现在请你们帮个忙行吗?行!你们看小猪它们家住的是什么颜色的房子,红颜色的,那它们家放什么颜色的玩具?红颜色的,小猫的家是什么………,瞧!这么多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都混了,那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给分一分,把各种颜色的玩具放在小动物的家里。

3、小动物们热情地邀请咱们去做客,那咱们带什么礼物叱?噢,有了,老师教你们染色,每位小朋友染一幅漂亮的染画送给小动物们,这是一个好办法:进行染色游戏。

4、利用染好的“小手绢”进行舞蹈表演,《彩色世界真奇妙》

5、小朋友们戴着自己的礼物到小动物家做客——进行区域游戏。 科学区进行调色游戏,观察颜色的变化。 美工区进行涂色各种颜色的水果,各种颜色的碎纸来添色 语言区进行表演,想一想,红色的物体并说出它的作用。

6、进行户外锻炼,各种颜色的队伍进行比赛

效果分析: 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了对色彩的认识,并能采用各种色彩的搭配进行染色活动,孩子们深深地融入了这彩色的世界。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上一篇:中考古诗文默写训练下一篇:雷锋的感人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