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服务部工作计划

2022-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你是处在何种工作岗位上,书写工作计划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通用工作技能。在新的年度,很多人又在为如何写好计划苦恼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健康服务部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健康服务部工作计划

应用试点工作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

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是国家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创新融合发展成果的体现,是我国进一步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业、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三部门联合发布了《美于开展第三批智慧娃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标志着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评选工作全面启动。

赛迪顾问认为,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是国家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创新融合发展成果的体现。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鼓励金融、地产、互联网等企业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国家卫建委印发《智慧键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要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

从政策历史及发展趋势看,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工作是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部署工作的落实,未来也将是我国进一步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业、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

应用试点示范评选促进智慧养老产业发展

首先,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评选工作能推动智慧健康养老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一方面,试点示范评选工作能激发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企业不断开发更适用于智能健康养老终端的低功耗、微型化、智能化技术,加强适老化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突破现有的健康检测、监测、平台集成技术。另一方面,最终获得国家级试点示范荣誉的企业和单位是通过市级、省级和国家三部委联合实地考察审核的企业,标志着企业拥有成熟的市场化应用的产品、清晰的商业推广模式和盈利模式,这对其他企业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

其次,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评选工作能推动区域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评选工作由工信部牵头,通过各级有关部门联合推动进行、逐级落实,能推动地方积极探索“互联网+”的智慧健康养老新模式,提升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省(市、自治区)重视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评选工作并取得申报成果,标志着地方在全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中走在前列。智慧健康养老既是提高养老服务效率,有效应对区域人口老龄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的必然举措,也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培育养老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路径,对省(市、自治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在2017、2018年的申报工作中,四川省、浙江省、山东省、上海市在三项申報中获得荣誉较多,这些地区已初步形成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链。

最后,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评选工作能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整体走向成熟。试点示范评选工作针对示范企业、示范街道(乡镇)、示范基地均提出了申报要求,从产品创新、服务集成、辖区管理、产业集聚等多个维度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提出了发展要求。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指引方向,引导医院、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中心、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到试点示范的项目建设中。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两点建议

发展模式方面,智慧化养老应加强与养老社区建设的结合。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资源总量短缺、分布不均衡,且供需不匹配,智慧化养老社区能有利于提高养老服务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完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智慧化养老社区以社区为单位,充分利用社区养老服务集中性、地缘亲近性、服务多样性等优点,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精准对接老年人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未来,社区养老将向网络泛在化、系统集成化、设备智能化、环境适老化等方向发展。在社区+智慧的新型养老模式的推进中,使老年人可以在社区和居家生活享受无边界的智慧养老服务。

企业发展方面,企业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中,应避免产品同质化现象。应更聚焦技术的研发和突破,提升产品附加值,探索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另外,企业可关注养老情感陪护和慢病管理相关产品。一方面,空巢老年人精神赡养困境将带来较大市场空间,企业可开发具有情感互动交流的产品,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一定程度上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老年人中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多,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攀升。

第2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模式探析

摘 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服务社会、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根据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历程,我国已发展到教育模式,并向服务模式转变,建立学校心理服务模式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现实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人性化的特点,应建立一种纵横结合,内外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的立体服务模式。

关键词 学校 心理健康 服务 模式

随着教育的内涵日渐丰富,教育理念越来越多元化,服务理念逐渐推广至学校领域。如将教育看作一种“服务”,学生则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服务对象”,学校的各项工作就构成了一条服务链,即由教师将一种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这种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服务的对象”的理念是教育观念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学界就教育是不是一种服务这一观点仍存在一些争议,但不可否认教育应有服务理念,服务是教育的一种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教育的一般特点,体现出服务个体发展、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心理服务在西方已有较长的历史,旨在应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预防或消除症状和适应不良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顺应了世界心理科学发展的新特点。[2]这一理念的提出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了“在学校普遍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并提到:“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一指导性的文件暗示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应是一种综合模式,涵盖了学校的环境、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活动等要素。

从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经历了医学模式、教育模式和服务模式。医学模式主要关注有心理障碍,有特殊需求的少数学生,侧重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教育模式则扩展到关注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导向,侧重实现发展性的目标;而服务模式在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更强调要提供符合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医学模式到教育模式,进而发展到服务模式,即从关注特殊学生到关注一般群体,最后转变为关注学生的需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这一转变,如欧美国家的中小学普遍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命名学校中的心理健康相关机构。美国作为较早开展学校心理服务的国家,其学校心理服务体系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的一体化模式,以心理咨询师和学校心理学家为主体,其他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而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之中,教育色彩较为浓厚,缺少服务意识。

国内已有很多学者使用“心理健康服务”一词,并对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建立做了有益探索,我国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强烈。[3]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服务的功能,从总体来看,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亟待建立,但如何建立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前人的文献肯定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较传统模式更为合理,也更符合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但如何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该模式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位置如何等问题仍有待探讨。一些文献提到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组成及这一模式的现状,如当前多数学校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以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课程为主,形式和方法单一,认为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部分教师或部门的职责。但前人研究缺乏以系统的视角看待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基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文认为可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看作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制度建设、环境氛围等使学生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教育服务模式。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层次分明又紧密联系的若干结构组成,应明确各个结构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的位置及作用,立足学生发展需要,建构全员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建立这样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型旨在引导学校从教育教学、学校氛围、家校社区合作等多维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有效提升。

一、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特点

从对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概况和现状分析,本文认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层次性、人性化的综合模型,从内而外主要包含了有机结合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课程系统,第二层是支持性的学校氛围,第三层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保障系统。三个层次构成了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1.系统性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提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实现多元整合,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完整組织结构。这种模式不是一个学科组或一个部门可以实现,也不是所有结构与部门平均用力,而是要依靠学校全员的力量,整体推进,强调各类型、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与和谐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建立不单是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咨询室等,不仅是一个学科问题,更是一个整体的学校管理问题。

2.层次性

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系统是环环相扣,从内到外,从显性到隐性,从有形到无形,多层次地服务于学生。该系统既着眼于群体的一般性的发展,也关注个体面临的特殊问题;既立足课堂教学,也重视学校氛围和保障体系的建设。在系统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各个部分与学生的关系,明确部分在系统中的位置,其中课程系统与学生直接联系,校园氛围和服务保障机制与学生间接联系。

3.人性化

过去我们努力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而现在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从“接受”到“提供”蕴含了教育理念的革新。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落脚点就在于提供符合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需要。

二、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模式

在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下面对模式中各个系统的定位和作用进行探讨。(如图所示)

1.课程实施与学科渗透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主渠道和重要抓手是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的第一层是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的学科渗透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1)以生活化的视角规划心理健康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在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非理论讲授。心理健康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可借鉴国外内容跨度宽广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内容,如社会情感学习等。

(2)心理健康的学科渗透

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科课程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程内容上,各科教师不仅教授本学科的知识,还应重视在学科课程中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资源,通过巧妙的课堂组织,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支持性的学校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显性的课程上,还体现在润物细无声的支持性学校氛围中。创设支持性的学校氛围,包括学校制度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以及支持性的问题解决平台等。

(1)形成保障师生参与的制度氛围

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强调学校自上而下,从校长到教师要树立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服务的理念,才能保证在学校的管理、课程的实施、环境的创设等教育教学环节服务于学生,创造出一种“以生为本”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氛围。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来保障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的运行,如建立教师激励制度、家校合作制度等。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本身是一种物理环境,但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通过黑板报、广播、国旗下的讲话、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如一些学校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出版心理小报和板报。

(3)在课堂内外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要营造支持性的学校心理氛围,师生关系是重要因素,教师应为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育人氛围而努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改变课堂组织形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课堂模式,以全纳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偏私,如提问时尽可能兼顾所有学生,平等地对待男生和女生、优等生和待优生。在课外,教师应注重语言表达方式和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对一些特殊的个体,如学困生、残疾学生等给予重点关注。

(4)提供支持性的问题解决平台

心理咨询是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提供指南,让学生在遇到困惑和问题时,知道可以到哪里获得资源和帮助。同时学校应开设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提供面对面咨询、网络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帮助。

3.建立以学校为核心的服务保障系统

服务模式最外层是保障系统,即以学校为核心,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保障系统。

(1)建立健全危机干预系统

学校应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建立健全危机干预机制。危机干预不仅是能够应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事件,还应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问题学生的筛查,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密切联系学生,建立学生动态心理档案,形成同伴、教师、校长、家长和相关专业人员联动的应对机制。

(2)建立平等沟通和交流的家校合作服务平台

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应建立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平台,帮助建立家长委员会,为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提供通道,引导家长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家长一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如通过校讯通、设立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心理动态,开发家校联系的手机APP和公众号推送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动态,并鼓励家长委员会向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如一些学校专门录制心理健康微视频,通过手机APP的方式推送给家长,并定期发放问卷以便获得反馈。

(3)联合社会的力量,

社会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素质提高的辅助力量,学校应努力整合和利用这一资源。如呼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也可依托一些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学校与社会机构合作的志愿者基地,与专业的心理健康社会组织联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帮助建立和发展家长学校,形成新型社会心理健康援助机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服务模式发展是学校心理健康实践的进步,在努力构建纵横结合、内外结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结合的立体服务网络,构成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整体模式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深入思考如何评价和监测这一模式,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标准,反过来促进这一模式的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姚萍,钱铭怡.北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培训与管理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

[2] 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8).

[3] 廖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 俞国良,赵军燕.论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J].教育研究,2013(8).

[作者:吴际(1987-),女,广西贺州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

作者:吴际

第3篇:基于服务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525”工作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更为重视,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然而从历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甚至自杀。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们在做深入工作的同时提出了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指导,但是也有很多在工作中遇到了障碍,效果不明显,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适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需建构一个全方面立体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让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与成长。结合多年工作实际,我们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525”工作模式。

“525”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目标为:通过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朋辈教育、特色活动等方式让大学生健康成长、自主成长、快乐成长。主要通过建构五级心理教育网络、两种工作方法以及心理教育工作五级体系来进行构建。

一、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五级网络

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与高效运转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我国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学院-班级”的三级网络架构,第一级是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二级为学院心理健康工作小组,三级则为班级心理联络员则负责班级心理工作开展,收集班上同学动态及时进行反馈。这种运作模式在我国运行了10多个年头,为我国心理工作的开展增添了效率与效应,及时发现和帮助了许多同学解决了心理困惑。

不得不看到的是,虽然各高校都花费十二分的精力在努力工作,领导高度重视,学院积极配合,心理老师们勤奋努力,但大学生群体中仍然不断发生恶性事件,也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是否以往工作网络中仍然存在缺陷或漏洞。所以,建构新的工作体系,工作网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发现,五级网络架构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对减少大学生恶性事件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宿舍层,将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到宿舍,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宣传教育活动中,但是很多性格孤僻、内向、情绪抑郁的同学往往不会参与其中,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关注,对这些同学的关注只有同宿舍同学最为了解。所以,发展宿舍联络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宿舍设一名宿舍心理联络员,班级所有宿舍联络员组成班级心理小组,主要负责研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班级心理联络员牵头负责。第二级是班级层。每班设一名班级心理健康联络员,协助学校以及所在院系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本班同学整体心理动态,初步识别个别学生的异常心理状态,提供心理帮助和支持;培训、监督宿舍心理联络员,收集同学心理动态等。第三级为学院心理健康指导小组。各院系成立心理健康指导小组,由心理指导老师具体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执行学校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部署,主持学院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开展和组织实施日常心理教育以及危机干预工作。第四级是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统筹负责全校心理工作的指导工作,领导和统筹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工作规划、组织业务培训、实施督导考核、开展对外交流,同时承担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最后是医院协助层——校外心理、精神专科医院。学校可以与心理、精神类专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干预,让学生的心理或精神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种模式在很多高校正在尝试进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做好“三移二化”

(一)实现工作中的“三移”机制

1.工作重心下移

发挥二级院系在心理工作中的突出作用。心理咨询中心应该加强与各学院的沟通与联系,在与学院工作中起到指导和配合的作用。为学院学生开设心理知识讲座,了解学院心理健康工作情况,听取学院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健全心理工作机制。给予学院充分的协助,发挥学院的自主性。

2.预防工作前移

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式,早预防早发现。健全危机干预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等,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让学生在问题发生前就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例如寄信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困扰以及解决办法,以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认真做好新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心理联络员、心理指导老师、学工队伍、后勤保卫与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早预防的工作能力。

3.监控工作常移

对发现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长期监控,尤其是做好因心理问题休学后复学的学生后期跟踪和监控工作,进行定期跟踪观察。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科学化、规范化

将心理健康教育每一项工作均做到规范化,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交流等,均规范化、制度化,包括电话咨询记录、紧急干预个案等应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体系,评选出心理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对学院学生问题发生率、发现率、来访率、对心理中心知晓率等进行调查评比,促进学院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和目标性。

三、科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五大体系

(一)队伍建设体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应该建立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为主体、辅导员队伍为主导、学生心理工作者为支撑、兼职心理咨询专家为辅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专职队伍建设

提高专职心理咨询教师的素质,应招聘具备心理学硕士学位的人员,掌握一定心理咨询知识与技巧,工作中还需加强他们的专业学习,定期进行专业督导。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对全体学工队伍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并且在心理工作评先中也会评选出优秀心理指导老师。加大辅导员心理咨询师考证力度。就目前国内省内高校来说,辅导员持心理咨询师证已经成为一种工作需要;编印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以及危机干预手册等,对辅导员队伍进行专题培训;分年级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例如毕业班辅导员、新生辅导员、二三年级辅导员等,分别进行更为细化的专题培训。

3.学生心理教育队伍建设

学生心理工作骨干主要分支三个队伍:第一是学生心理社团,如校级、院级的心理协会,主要是开展各种心理宣传类活动,例如心理知识竞赛,播放心理电影等,这些学生骨干队伍承担着主要的心理宣传教育工作,所以对他们的选拔与培训、考核与激励直接影响到心理工作开展质量,应加大培训力度。第二支是班级心理联络员。随着工作的摸索与探新,班级心理联络员已在心理健康教育架构中充当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运作中该队伍也为我们发现和化解了多起危机事件。目前很多高校对该队伍的选拔、培训、考核与评估等工作都已经较为成熟,应定期开展培训与收集反馈信息,以促进他们的

工作积极性。第三支队伍为宿舍心理联络员。宿舍心理联络员的选拔由学院负责,培训与考核等可由学院心协或者班级心理联络员负责,心理中心进行指导与监督,定期向心理指导老师递交心理反馈表等。

(二)宣传教育体系:宣传引导,营造氛围

建立以品牌活动为纽带,以学生宿舍为阵地,以报刊杂志和网络为载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广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宣传教育体系。

印制心理类报刊、读物发至每个宿舍,定期张贴更新宣传海报、悬挂心理宣传横幅,发放心理知识小传单、书签等,在教学楼墙上、校道树上以及在湖边、楼顶等地方放置求助热线联系方式以及提示语,让同学的生活空间中到处有心理知识培训,发生问题也能及时找到求助途径;举行主题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心理文化节或者心理活动节等,举行心理剧演出、心理电影展播、心理拓展活动等,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受益,了解心理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邀请国内知名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为学生提供心理大餐;加大网络平台建设,由专人负责网络宣传工作,定期更新信息,确保网络咨询与信息的及时更新回复。

(三)教学与科研体系:教学为主,科研为辅

在教育部、各省教育厅文件上,都多次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例如广东省教育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规定,各高等院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类必修或选修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必修课程。

系统的课程教学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率可达100%,而且宣传效果也很好,目前在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或必选课程,或者有高校在“思修”课程、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中插入几个学时的心理教育课程,这将是各高校今后心理工作的重点要点,也是最要的工作突破口。

以科研促教育,以实践促发展。学校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加强科研力度,同时,以科研促教育,提高工作水平,也是工作趋势。组织老师申报各级课题,组织编写教材、出版著作等,参加各级学术会议,论坛等,增加学术交流频率,才能更好地巩固和转化各项科研成果,将科研结果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

(四)咨询服务体系:打造学生信赖的港湾

应建立面谈咨询、网络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等多种类型的咨询服务体系。

面谈咨询是咨询效果最好的方式之一,收集信息量大,咨询效果较好,咨询师应大力提高咨询技巧,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但是面谈咨询数量有限,也受场地制约,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需要更多的咨询方式,在线咨询就是一种较好的网络咨询方式,可以极大地方便不同学生咨询需求。而团体辅导与咨询是一种可以对同种问题学生同时进行的辅导方式,例如为人际关系障碍群体、网络成瘾群体进行团体辅导。电话咨询也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可以及时有效地为处于危机下的同学提供热线帮助,值班人员轮流接听电话,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咨询处理。

(五)危机干预体系:化危机为转机

危机干预体系应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教育为重,预防在先,固本强基”的工作理念,建立了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医院的五级干预反应机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全员培训,全程干预

对新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会与社团干部、班级与宿舍心理联络员等进行培训,强化危机意识,其中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心理联络员增加一些心理减压技巧、谈话技巧以及危机干预的处理方法等培训。加强与校医院合作,对保卫处,后勤工作人员进行自杀预防知识培训,确保危机干预工作全员总动员。开通24小时生命热线,让学生在紧急时刻有所依靠。

2.开展生命教育系列活动

生命教育不应回避自杀话题,与学生敞开谈生命话题,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开设生命教育讲座系列讲座,在课程中解析生命现象;在学校网站、报刊上开辟专版“热爱生命”话题;组织“热爱生命、感恩生活”主题班会;举办生命惟重家长论坛;通过心灵电影讲述珍爱生命主题等活动。

3.落实心理危机学生库建设

使用测评工具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筛查出危机个案进行访谈筛查,建立危机个案库并进行关注追踪。这种方式确实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危机早发现,但是这种工作到目前为止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首先,普查滞后于问题发生,目前各高校心理普查一般安排在新生军训后,等结果出来到访谈要过一两个月时间,这中间是危机干预的一个真空期,对学生的心理动态无法完全了解;其次,学生危机数据库信息主要依赖于新生普查,在大二、大三、大四群体的学生中发生的危机状况了解较少;再次,很多高校使用的普查工具为SCL-90或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问卷常模、适应性等都存在问题等。

所以,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改良普查工具,引入“自杀意念问卷”及相关具有针对性问题插入普查试题中,与大学生心理调查表和人格问卷等合并使用,提高筛查的效度;对其他年级学生实行心理普查,每个年级设定不同的测试工具,更好地了解到各个不同年级学生面临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教育;建立“重点关注学生”跟踪关爱机制,对处于紧急情况下的同学,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等。

建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全面而漫长的工程,单靠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将“52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渗透到学校的整体教育中,在各个学科课堂中都能有心理教育的理念,在宿舍、饭堂等所有角落都有关爱的思想流动,那么,真正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才能真正完善。

参考文献

[1]蒋德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24-26.

[2]王宇清,闵晓阳,张瑜.试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2009(30);70-71.

[3]杨贵英,唐平,程文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42-44.

[4]徐剑.新时期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9(17):217-218.

[5]黄艳苹,李玲.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5):366-371.

作者:黄艳苹 李玲

第4篇:心理健康服务部工作计划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团委学生会·心理健康服务部

心理健康服务部

二〇一一年二月

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心理健康服务部

2010---2011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在这一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努力将新学期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此心理健康服务部将制定工作计划,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制定计划情况如下:

一、日常工作部分

1、配合辅导员了解学院同学心理健康状况,按时将学院心理健康月报表交到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并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2、围绕部门特色开展特色活动,如宣传心理知识、推荐实用心理书目、观看心理学类电影、心灵美文征集、考前心理辅导等。

3、积极促进部门内部在各方面的沟通,进一步加强部门成员能力培养;同时积极加强同学生会内部其他部门的沟通,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加强同其他学院同类部门交流工作。

4、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常规工作,如生活部检查宿舍、学习部检查自习、体育部运动会、文艺部晚会等。

5、完成学院团委和学生会主席团交待的其他工作事项。

二、特色活动部分

1、活动项目:“西北民族大学诗歌文化节”之一——传统诗歌朗诵

2、活动时间:2011年4月——5月

3、活动地点:公教楼

4、报名时间:三月中旬

5、报名方式:

文学院各班到团支部书记处登记报名,于规定时间将报名表交到文学院团委办公室(经法楼116)

其他有参赛意愿选手以学院为单位在各院学生会出填写报名表,请各学生会于规定时间将报名表交到文学院团委办公室(经法楼116)

9、参赛方式单人和团体(2——3人)两种方式(注:每院单人

限报三人,团体限报三组。赛程安排后将详述。)

10、参赛要求

(1)“大型诗歌朗诵会”由各院诗歌爱好者报名参加,可朗诵其他诗人的诗,也可以朗诵自己的作品。但所选作品为中国古典诗歌或诗化散文;

(2)朗诵时间3——5分钟(不得超过规定时间);

(3)如有背景音乐和幻灯片,请同报名表一同交到文学院团委办公室;参赛选手须遵守比赛安排和比赛规则。

11、评选办法:由该场评委评分。

12、评选标准:

(1)普通话要标准,不读错字,断句准确;

(2)有感情,语调不平淡,恰当表达诗歌主旨;

(3)仪态上:站姿、手势、表情等都要符合诗歌内容和情感。

13、奖项设置

(1)个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五名

(2)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一组

14、赛程安排

(1)初赛时间

1. 第一场 (时间待定)

2. 第二场 (时间待定)

(2)复赛时间(时间待定)

(3)决赛时间(时间待定)

15、活动宣传

以海报、展板的形式进行比赛宣传

16、比赛流程

(1)有工作人员布置会场,参赛选手签到,嘉宾入场;

(2)开场表演,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宣读比赛规则;

(3)评委点评比赛,主持人公布比赛结果并宣布本场比赛结束;

(4)有工作人员恢复比赛场地,召开总结会议;

17、注意事项

(1)、配合诗歌节系列活动开展,使诗歌节成为有机整体;

(2)、活动期间,要求工作人员行为礼貌,按时高效完成任务;

以上是心理健康服务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将在新的学期里积极按计划有条不紊开展各项工作,为学生会工作添砖加瓦,使其在新学期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5篇:心理健康服务部工作计划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团委学生会·心理健康服务部

心理健康服务部

二〇一一年二月

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心理健康服务部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在这一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努力将新学期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此心理健康服务部将制定工作计划,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制定计划情况如下:

一、日常工作部分

1、配合辅导员了解学院同学心理健康状况,按时将学院心理健康月报表交到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并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2、围绕部门特色开展特色活动,如宣传心理知识、推荐实用心理书目、观看心理学类电影、心灵美文征集、考前心理辅导等。

3、积极促进部门内部在各方面的沟通,进一步加强部门成员能力培养;同时积极加强同学生会内部其他部门的沟通,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加强同其他学院同类部门交流工作。

4、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常规工作,如生活部检查宿舍、学习部检查自习、体育部运动会、文艺部晚会等。

5、完成学院团委和学生会主席团交待的其他工作事项。

二、特色活动部分

1、活动项目:“西北民族大学诗歌文化节”之一——传统诗歌朗诵

2、活动时间:2011年4月——5月

3、活动地点:公教楼

4、报名时间:三月中旬

5、报名方式:

文学院各班到团支部书记处登记报名,于规定时间将报名表交到文学院团委办公室(经法楼116)

其他有参赛意愿选手以学院为单位在各院学生会出填写报名表,请各学生会于规定时间将报名表交到文学院团委办公室(经法楼116)

9、参赛方式单人和团体(2——3人)两种方式(注:每院单人

限报三人,团体限报三组。赛程安排后将详述。)

10、参赛要求

(1)“大型诗歌朗诵会”由各院诗歌爱好者报名参加,可朗诵其他诗人的诗,也可以朗诵自己的作品。但所选作品为中国古典诗歌或诗化散文;

(2)朗诵时间3——5分钟(不得超过规定时间);

(3)如有背景音乐和幻灯片,请同报名表一同交到文学院团委办公室;参赛选手须遵守比赛安排和比赛规则。

11、评选办法:由该场评委评分。

12、评选标准:

(1)普通话要标准,不读错字,断句准确;

(2)有感情,语调不平淡,恰当表达诗歌主旨;

(3)仪态上:站姿、手势、表情等都要符合诗歌内容和情感。

13、奖项设置

(1)个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五名

(2)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一组

14、赛程安排

(1)初赛时间

1. 第一场 (时间待定)

2. 第二场 (时间待定)

(2)复赛时间(时间待定)

(3)决赛时间(时间待定)

15、活动宣传

以海报、展板的形式进行比赛宣传

16、比赛流程

(1)有工作人员布置会场,参赛选手签到,嘉宾入场;

(2)开场表演,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宣读比赛规则;

(3)评委点评比赛,主持人公布比赛结果并宣布本场比赛结束;

(4)有工作人员恢复比赛场地,召开总结会议;

17、注意事项

(1)、配合诗歌节系列活动开展,使诗歌节成为有机整体;

(2)、活动期间,要求工作人员行为礼貌,按时高效完成任务;

以上是心理健康服务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将在新的学期里积极按计划有条不紊开展各项工作,为学生会工作添砖加瓦,使其在新学期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6篇:心理健康服务部工作总结

5月份工作总结

五月份对于我们心健部来说是不平凡的一个月,也是忙碌的一月,这个月有值得纪念的母亲节,有值得悼念的5〃12,还有心理健康活动月。五月份我们参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幕式,针对大一同学做了心理调查问卷和心理反馈表,认真的对问卷和调查表进行了分析,让同学们在活动月中放飞理想放飞希望,认真对待生活,珍惜大学生活,充实大学生活。

我部在5月11日参加了由校心健部、校心健团以及各二级院系联合举办的心理健康月开幕式活动。此次活动中我们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此次活动贡献了微薄之力。我们总结了本部门所有的优秀活动,将活动的总结做了汇编,并装订成册,并在展板上留出一块板粘贴同学们的祝福和心愿。活动过程中我们认真组织观众,维持现场秩序,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在5月12日,我部同理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安全学院四院心健部联合举办了心理趣味运动会,在运动会的准备方面我们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并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确保了运动会的顺利进行,为学校领导和五个院系的观众带来了一次心灵上的放松和愉悦。

这个月我们针对大一同学做了心理调查问卷和心理反馈表,并且认真对问卷和反馈表做了分析。通过对心理调查问卷和心理反馈表认真分析,我们发现有个别同学存在找不到人生的奋斗目标,对学习没有动力。我们主动联系其心理班长并对其进行培训,让其心理班长以同理心对其进行开导,帮助其建立自信,鼓励其寻找自己的奋斗目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会继续努力。

除了这些我们还认真的完成了本月的其他心健方面的工作,各项工作基本很成功,但还存在些许不足之处,我们会认真分析总结,不断完善自己。争取把心健工作做到实处,做到同学们的心里,真正为广大同学们服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服务部

2012年5月17日

第7篇:健康管理与服务工作计划

健康管理与服务工作目标与实施计划

根据集团总公司和公司有关健康管理与服务相关文件的精神,为了不断提高企业健康管理水平,结合分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健康管理与服务工作目标与实施计划如下:

一、建立健全健康管理与服务制度体系,积极提升各项指标,努力创建健康单位。

二、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法规,形成有关职业危害因素清单,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目录,汇总成册。

三、完善职工的从业健康档案,协助有关部门落实职业病和职业致伤、致残劳动能力的鉴定及登记。做好有关体检工作,包括炊事人员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工作。

四、对可疑传染病源地或人员流动频繁的场所进行及时性消毒,建立常态管理制度。

五、制定《企业内部疫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人员配备等相应措施的落实,加强单位内部卫生防疫病管理工作,确保疫情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常态防范工作的开展。

六、采用各种形式切实做好计划生育及健康卫生各项宣传工作,确保职工的身心健康。

七、认真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及冬季的防寒保暖等卫生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

上安工业工程公司综合办公室

2010年1月1日

第8篇:健康管理与服务年度工作计划

健康管理与服务年度工作目标与实施计划

根据集团总公司和公司有关健康管理与服务相关文件的精神,为了不断提高企业健康管理水平,结合分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健康管理与服务年度工作目标与实施计划如下:

一、建立健全健康管理与服务制度体系,积极提升各项指标,努力创建健康单位。

二、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法规,形成有关职业危害因素清单,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目录,汇总成册。

三、完善职工的从业健康档案,协助有关部门落实职业病和职业致伤、致残劳动能力的鉴定及登记。做好有关体检工作,包括炊事人员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工作。

四、对可疑传染病源地或人员流动频繁的场所进行及时性消毒,建立常态管理制度。

五、制定《企业内部疫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人员配备等相应措施的落实,加强单位内部卫生防疫病管理工作,确保疫情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常态防范工作的开展。

六、采用各种形式切实做好计划生育及健康卫生各项宣传工作,确保职工的身心健康。

七、认真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及冬季的防寒保暖等卫生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

上安工业工程公司综合办公室

2010年1月1日

第9篇:sy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工作小结

南沈灶镇健康服务

团队工作小结

一、 下村日期:

二、 服务村别:

三、 参加人员:

四、 工作量统计:

1、上 门服 务人;

2、预约门诊服务人;

3、处方质量抽查张;

4、病历质量抽查份;

5、慢病随访核查人;

6、基 药检 查种;

7、合作医疗抽查人。

五、资料收集情况:

1、护理及院感检查资料:有、无;

2、上门服务记录资料:有、无;

3、处方质量管理检查资料:有、无;

4、门诊病历质量管理检查资料:有、无;

5、公共卫生服务检查记录资料(包括附表):有、无;

6、一体化管理检查记录资料(包括附表):有、无;

7、预约门诊服务记录资料:有、无。

上一篇:廉洁格言警句大全下一篇:扎实推进县域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