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及人民健康需求的增长, 人们对身心健康日益关注, 心理护理[1]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核磁共振 (MRI) 检查已广泛运用于临床, 但由于扫描时间长, 扫描室相对封闭, 给诸多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若需进一步增强扫描, 由于患者的暗示心理, 对自身疾病过分关注, 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 引起生理、心理应激性反应。此时静脉注入造影剂, 即要严密观察患者对药物有无不良反应, 也要仔细观察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变, 及时予以心理护理, 由此以减少患者负性情绪而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因此, 我们对9例增强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结果91例明显能积极配合完成MRI检查, 1例因有严重的心脏病, 平卧时间长后产生胸闷、压迫感等症状而不能配合, 停止检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MRI增强扫描患者92例。其中男42例, 女50例;年龄最大88岁, 最小14岁, 平均52岁;头部检查34例, 颈部检查6例, 腹部检查52例。

1.2方法

采用静脉推注法注入对比剂 (广州市康臣药业有限公司钆喷酸葡胺注射液) 。按0.2~0.4ml/kg, 通常成人头部扫描10ml/支, 体部注射14ml/支。

2心理问题

核磁共振扫描, 是在一个密闭的室内完成, 由于扫描时间长, 扫描时噪音较大, 给相当多的患者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恐惧感。若需增强扫描, 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过分关心, 从而在心理上存有暗示, 便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对显影剂药物的恐惧、担心扫描后有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等。

3护理

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对患者的情绪及检查时的状态有重要影响, 而护理人员在初次接待时留给患者的第一印象对确立护患关系又起着关键作用。护士应着装整齐, 仪表端庄, 对患者态度和蔼, 热情关心体贴, 亲切询问患者的感受与需要, 并为患者提供各种帮助, 让患者感到温暖, 取得其信任。

3.2增强扫描前的护理

通常作MRI扫描, 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有无禁忌症, 告知患者检查扫描目的、注意事项、大概扫描时间及扫描室环境等, 并告诉患者核磁共振检查对身体没有损坏,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此外, 护理人员还要告知患者手表、手机、钥匙、硬币、磁卡、发夹等金属物品不能够带入检查室内, 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若患者需行增强扫描, 紧张心理较前会再次出现与加重, 对自己的病情产生疑虑和不安, 可出现精神过度紧张并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 导致情绪功能反应, 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及儿茶酚胺升高等一系列应激反应, 表现为烦躁不安、心慌胸闷、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症状[2]。在这种状态下行增强扫描, 可导致图像模糊不清, 达不到检查效果。个别患者甚至对自身疾病失去信心, 产生拒绝检查的想法。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语音语调及眼神等特点, 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同时, 护理人员应有效地应用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来表达对患者的支持和鼓励。给予耐心的解释、鼓励、疏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主动倾听。对于恐惧、焦躁不安的患者来说, 有人认真倾听自己的谈话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信赖。2) 无条件地积极关注。罗杰斯的“列条件的关注”包括积极地自我关注 (一种自信态度) 和他人的无条件关注 (温暖、关心和爱) 。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以“同感”“接纳”和“真诚”, 完全和准确地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3) 质疑。当患者内心矛盾, 充满疑虑时, 护士应选择适当的用词、语气、态度, 指出患者矛盾之所在, 协助患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 使患者放下防卫心理和掩饰心理来面对现实。使其意识到增强扫描只是检查方式之一, 它能够进一步明确诊断, 有利于下一步对疾病的治疗。

3.3注药的护理

预先向患者解释检查中的一切现象, 如各种不同的噪音, 嘱患者安心静卧, 平稳呼吸, 并予棉球塞耳, 如有不适用话机与医生交谈。行腹部检查患者, 教会并训练患者在检查中呼吸配合。告知对比剂对患者极少有不良反应, 并准确熟练地静脉注射对比剂。再次向患者讲明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同时利用放松治疗缓解其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让其聆听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轻音乐, 分散其注意力, 或者让家属陪伴,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使患者能平静地接受MRI增强扫描。

3.4扫描后的护理

扫描结束后, 再次询问患者的内心感受, 对患者能积极配合检查表示认同和鼓励。嘱其在候诊室休息一会儿, 待心理上完全从检查的阴影中走出来。

4讨论

MRI增强扫描患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担忧、恐惧等, 我们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 做好扫描前的解释工作与心理疏导, 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帮助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 消除患者的顾虑多疑思想, 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能积极配合, 提高增强扫描质量, 对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临床医生对症下药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廖友芝, 刘少欣, 高焕新.MRI增强扫描患者不同检查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6 (1) .

[2] 毛桂珍.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5) .

上一篇:新环境下我国煤炭销售的困境与对策下一篇: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现状及对策——基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招生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