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022-1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

【摘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而国家创新体系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必须为之建设配套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实现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协同互动。本文通过历史和理论两方面分析了科技传播与科技创新协同互动的作用,并就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问题做了讨论,认为科技传播与科技创新的协同互动有助于提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科技传播也有助于营造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因此,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的协同互动和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传播 科技强国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16.005

引言:科技强国建设与科技传播建设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昭示了中国“科学的春天”的到来,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宣布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2012年“十八大”决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三步走”战略。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发表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了发展蓝图,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确定了行动指南,吹响了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技事业发展迈进新阶段、迈向新目标的时代号角。

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决定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①,健全科技创新治理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与潜力,大幅提升我国科技的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培育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大幅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创新绩效;需要建立“科技—产业—经济”高效互动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同时还需要重视科学技术传播普及工作,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国家创新体系的良好运行。作为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效率依赖各类主体之间的高效协同,依赖知识和资源要素在体系内的顺畅流动,这就决定了配套建设服务创新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协同互动机制的重要性。国家科技传播体系通过推进科学技术的传播扩散,服务创新主体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效率。而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则需要科学技术传播普及的大力支持,科学技术的传播普及可以有效服务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和创新文化的培育。本文即围绕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协同互动和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做些初步探讨。

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协同互动铸就强国的历史启示

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是人类科学技术领域的三大基本现象,科学技术的传播扩散在人类科技文明演进中始终如影随形般地伴随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活动中。相比而言,科学技术创新和应用因其在推动科技文明发展中的显著作用而受到重视,科学技术传播扩散却常常因伴随性的特点和作用的潜隐性而被忽视。但是,纵观人类科技文明演进以及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技术传播扩散扮演的重要角色。特别是近代以来,科技传播和科技创新的协调互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成就了那些实现了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良好互动的国家的强国地位。

在始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第一次科学革命过程中,正是通过布鲁诺、伽利略这些科学家的积极宣传,新科学、新思想和新方法才在知识界和社会上得到广为传播,不仅逐渐使科学在人类知识领域获得独立地位,而且吸引了有才华的人们进入科学领域,为科学的昌盛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科学知识的革命性进步。这次科学革命以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为标志,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全新水平,确立了近代科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新科学的传播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也促进了社会对新科学的接受。

在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阶段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过程中,技术扩散则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引发革命的种子是蒸汽机的发明。英国人萨维利和纽科门有了最初的发明,但效率不高。瓦特在修理纽科门蒸汽机的过程中,对蒸汽机做了重大改进,蒸汽机由此变得高效实用,成为可以普遍使用的动力机器,除了在煤炭和矿业中通过推广得到大量使用外,还被扩散到纺织等其他行业,发明家将其运用于交通运输的尝试也导致蒸汽火车和轮船的出现。新发明的传播扩散引发新的改进和更多新发明,最终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英国也借此成长为当时的工业强国。

19世纪的科学和技术大发展催生了由机械化转向电气化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的科学家在热、光、电、磁等方面有了许多新发现,发明家也做出了电灯、电报、电动机、内燃机等许多新发明,这些新发现和新发明的出现引发人们极大的好奇和兴趣,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不仅使新发明很快被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也引发新一轮发明热潮,就连许多普通人都热心于靠不断摸索、试验来搞发明,贝尔、爱迪生就是从中脱颖而出的传奇发明家。当时的美国不仅在这次发明热潮中收获了许多重要发明,而且美国利用鼓励欧洲移民的措施从欧洲获得大量成熟技术,靠发展理工科教育培养了大批工程人才,从而快速建立了包括钢铁、石油、电气、化工在内的新兴工业体系,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强国。

美国之所以能在之后进一步获得科技与经济霸主地位,不仅与他们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工业实力、发达的科技教育体系有关,同时也与他们重视科学技术向产业领域的转移扩散和科学技术的传播普及(“科普”一词最早就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②)有关。重视科学技术转移扩散的传统使美国拥有了科学技术转移转化的良好机制,重视科学技术传播普及的传统则让美国培育了崇尚创新的创新文化。著名的“硅谷模式”就可以从多方面反映美国社会所拥有的这种传统、机制和创新文化的特征。来自斯坦福等大学的研究人员和“仙童公司”衍生出来的各公司的工程师们经常在酒吧里聚会交流,创新的概念和技术从一家公司快速传播到另一家公司,使得任何一家公司都很难保持绝对优势,于是各公司只好不断创新③。产学研良好互动、创新快速扩散使硅谷创新活动异常活跃,成为引领高新技术的高地。

纵观世界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出,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是科学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④。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信息化、智能化和互通互联为特征的技术群将会革命性地改变社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生物、材料、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及应用将会引发新的产业变革和新一轮创新浪潮,这将给世界产业和经济竞争格局带来深刻影响,当然也会为我国科技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可以凭借近些年来快速提升的工业和科技能力基础,在这次创新浪潮中实现赶超,在新的“科技—产业—经济”竞争格局中成长为科技强国和经济强国。

尽管与世界科技和经济强国相比,我国目前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但经过连续30余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已经具备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具备了建设科技强国和经济强国的重要条件。在经济方面,我国目前经济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的规模,工业实力大幅提升;在科技方面,我国科技能力快速增长,一些重要领域和方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甚至在某些方向上开始进入与发达国家并行或领跑的阶段。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2016》就显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在研发投入、科技论文产出、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重要指标方面已居世界第二位⑤。

特别是在反映科学技术研究及其产出状况的科技论文方面,我国科技论文近些年来不仅快速增长,而且已连续数年排在世界第2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⑥,我国2014年的SCI论文达到26.35万篇,连续第6年排在世界第2位;EI论文达到17.29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31.6%,排世界第1位;2005年至2015年SCI论文共被引用1287.60万次,排在世界第4位;目前已有12个学科产出论文的比例超过世界该学科论文的10%,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等7个领域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我国目前不仅拥有完备的学科和科研体系,而且近年来水平提升快速,中国科学家近些年来也取得不少世界级的科研成就,产业界涌现不少创新领先型企业。

除此以外,我国还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研发(R&D)队伍和理工科教育规模,拥有完备的工业和产业体系,庞大的市场也可以给创新提供广阔空间。因此,我国已经拥有建设科技强国的良好基础和诸多优势,完全可以通过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战略导向、加强科技供给、深化改革创新、培育更多创新人才,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加速发展,跟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并在重要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从而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建设世界经济强国奠定良好基础。现阶段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采取措施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提高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高效运行的国家创新体系,并利用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的互动促进科技、产业、经济的互动,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和经济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协同互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科学传播和技术扩散在每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过程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科学家之间的科学交流和科学知识向社会的传播推动科学的进步,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间的知识流动和新技术向社会的扩散加速技术的进步。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也越来越受到科技进步的直接影响,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关键要素和基本动力,科技推动增长、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任何意欲在“科技—经济”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国家都需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创新”应是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等各层面创新在内的广义创新,但科技创新在当代应是这种全面创新的基础和核心。“科技创新”从广义上说包括科学技术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属于科学技术领域的源头创新,通过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获得新理论、新原理、新知识和新方法。技术创新需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和工艺、变革管理和组织模式,将科学技术成功运用于生产和管理,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新产品和新服务。“科技传播”也需要给予广义理解,包括服务知识创新的知识交流、服务技术创新的技术扩散以及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科技传播等形态。科技传播最基础的功能是促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和社会化,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⑦。

由于社会分工等复杂原因,科学技术知识在不同个体、群体、组织之间存在非均衡分布现象,科学技术知识创新与应用也未必处于一体化格局中,这就决定了利用一种社会机制和过程连接知识供给与需求、促进知识流动的重要性,科技传播便在这种机制建设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是促进知识流动的基本过程。如果没有科技传播过程实现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扩散和流动,社会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应用就会受到影响。科学知识和研究信息如果不能在承担知识创新任务的科学家群体内方便传播和交流,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效率就会受到影响;科学技术知识和技术信息如果不能在产学研机构之间方便扩散和流动,社会的技术创新效率、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就会受到影响。

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本身的特性使得知识创新对既有科学知识及其应用具有高度的依赖性,特别是重大的知识新发现总是需要科学家站在历史巨人肩上才能做出,科学研究也总是要依赖科学家们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合作与协作。既有科学知识的历史传承、新知识在当下的传播交流对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有重要的支撑和服务作用,也有助于促进科学家们之间的相互启发和智力碰撞。没有方便有效的知识交流,知识创新的效率就会大为降低。在科学技术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代创新基本特征和重要动力的背景下,不同科学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交流、跨学科和跨领域的知识扩散,对推进知识创新和科学进步尤其意义重大。

如果说科技传播推动的知识交流是促进知识创新的重要动力机制之一,那么科技传播中的技术扩散则是推进科学技术应用的先导环节之一。当某些个人或机构在科学上获得了新发现或技术上做出新发明,只有通过传播扩散之后,才可能让更多人或组织利用这样的知识和发明进行创新,让更多人或组织在实践和生活中加以应用和使用。一般而言,科学技术的传播扩散越活跃、越充分,科学技术应用才会越快速、越广泛,社会的技术创新效率才会越高、越快。如果缺少了科技传播的有效服务,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之间就可能出现断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之间就可能脱节,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间的互动就可能停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问题就是多年来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技传播的活跃程度、传播扩散效率尤其会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和创新绩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表明,知识驱动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创造、扩散和利用之上的经济,其特征之一就是承认知识的扩散与知识的生产同样重要。经合组织(OECD)还为此专门提出了“知识分配力”(knowledge distribution power)的概念⑧。所谓知识分配力,实际上指的是保证创新者能够通过知识转移、传播、扩散,及时接近和获得相关知识的能力⑨。国家创新体系实际是由各类创新主体围绕创新目标而形成知识互动网络,知识分配力对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状况有直接影响,如果创新主体间缺乏充分有效的知识交流和协同合作,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质量和创新绩效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会陷入“系统失灵”。

科技传播在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培育创新文化等方面同样也扮演重要角色,对建设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有重要价值。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科学技术传播普及可以利用各种途径向社会传播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增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激发公众参与科学问题讨论的兴趣,可以影响公众对科学技术的了解、兴趣、意识、认知、理解、态度、行为等多个方面。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需要公众对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使用和接受,需要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和激励,如果不能形成激发创新活力的社会环境、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就很难充分活跃。

公众科学素质涉及公众对基本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和作用的认识程度。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意味着他们能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理解基本的科学方法,并具有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一定能力。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增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和理解,改善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和行为;而对科学技术的更好理解和更积极的态度,有助于营造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社会成员进入创新队伍。公众科学素质提升是科技强国建设和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就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⑩。

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也是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工程。创新文化包括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包括追求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包括崇尚创新、激励创新的价值导向,其特征是把创新作为重要的价值目标,鼓励对创新的不懈追求。创新文化不仅是影响创新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而且内含一种激励机制,社会对创新的鼓励和宽容能激发和调动人们的创造动机和成就动机,使他们迸发强烈的创新创业精神。很难想象在创新文化发育不良的社会里,创新活动和创新思想能够十分活跃,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能够不断涌现。建设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

不仅近代以来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历史充分表明科技创新和科技传播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我们从理论上也可以看出科技传播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科学知识在创新者群体中的交流和流动可以助力知识创新,技术在创新者间的扩散和转移可以助力技术创新,创新产品在社会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有助于创新的社会接受,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播和普及有助于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培育社会的创新文化。因此,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且要把整个科技传播都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科技传播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推动科技传播和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构建服务创新的科技传播体系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技术的突破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推动经济社会迈上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也因此大幅增长,并呈现出需求广泛化、普遍化、多样化的特征,由此也带动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极大地提升了科技传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目前正在兴起的这轮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变革、经济发展的互动将更加密切,国际科技创新的竞争将更加集中于创新体系的竞争。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同样需要倚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并且要为保障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建立与之配套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是由与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相关的各类社会组织和群体所构成的、基于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传播扩散关系建立起来的、执行科学技术传播扩散职能的社会网络和社会系统,其包括三个基本的子系统:服务知识创新的知识交流系统、服务技术创新的技术扩散系统、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科技公众传播系统。其中,知识交流系统和技术扩散系统服务科学技术知识在国家创新体系内各类创新主体间的传播、交流、扩散、分享,服务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科技公众传播系统则利用面向社会和公众的各种科学技术传播、普及途径,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增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科学家和知识创新者相互交流的手段包括论文、著作、学术会议、合作研究和各种非正式人际交流,科技期刊系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早在20世纪30年代,贝尔纳就曾呼吁对整个科学交流系统进行彻底改组,特别是为了提高科学家的科研效率,改造科学期刊出版发行系统?。后来随着科技期刊数量的大幅增长和出版行业的商业化,作为科学界正式交流基础的期刊系统受到商业垄断的影响,科学家从中查找文献的成本也极大增加,整个系统的传播扩散效率大为降低,改革科技期刊出版发行系统的呼声从未停止,互联网技术引入后甚至引发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运动。知识交流系统(亦可称为“科学交流系统”)需要为知识创新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知识交流服务,服务知识的再生产和“共生产”,未来需要在充分利用各种新型传播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提升知识创新效率的需要,继续改造现有的知识交流系统。

技术扩散系统(亦可称为“创新扩散系统”)是在知识创新者和知识应用者之间转移、扩散、交流、分享科学技术成果,服务创新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的社会系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公司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机构、技术市场组织、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工程技术孵化组织是这一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技术扩散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促进科学技术在国家创新体系各创新主体之间高效传播、扩散、交流和共享,让创新者能及时获得创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并促进创新者在更高水平上互动、合作和协同,从而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绩效。在当代科技快速发展、创新节奏不断加快,而且技术创新往往需要多种知识和技术融合集成的背景下,完善相关机制和制度建设,畅通技术转移扩散通道,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分配力和技术创新力、对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和创新绩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代科技公众传播已经发展到利用多样化渠道、传播多样化内容、达成多样化目标的新阶段?,形成了由政府部门、科学家群体、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媒体组织、科普设施、专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的活跃的科技传播实践领域,在提升公众知识水平和科学兴趣、促进公众的科学理解和科学素质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特别是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以来,各部门和各地方围绕《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做了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过程中也形成具有大联合、大协作特点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公众传播体系。

但与国际科技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目前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科协进行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6.2%,尽管相比前些年有较大提高,并进入快速提升通道,但总体水平只相当于美欧发达国家90年代初的水平,公民科学素质不高仍然是我国创新发展的“短板”之一。大力推进科技公众传播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对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尤其需要调动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传播与普及活动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

结语:科技传播理论和政策研究

推进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依赖建立能给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的国家创新体系。而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又依赖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给予有力支撑,因此,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加强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并把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作为重要支撑系统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之中。在当前阶段,科技传播研究者需要深入开展科技传播理论和政策研究,通过全面分析和识别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公众科学素质、创新文化建设提出的各种科技传播需求,深入探寻科技传播在创新时代的功能价值和作用机制,科学指导科技传播体系建设和当代科技传播实践。

科技传播研究产生于不同的研究传统?,目前对科技传播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分散于不同领域,有不同范式和研究方向?。贝尔纳可以说是第一个意识到科技传播重要性的科学家,在出版于1939年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他专门讨论了科技传播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科技传播现象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科技传播研究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90年代之后的科学交流和科学传播研究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新理念(如开放存取、科学对话等)。科技传播研究目前迫切需要将分散于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整合,建立整合性的研究框架体系,深化对科技传播各类问题的研究。

科技传播研究面对的问题可以区分为“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两类。科技传播本身属于传播实践,需要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来达成传播效果,与这些技术、方法、效果相关的问题便属于“内部问题”。对这类问题的研究(亦可称为科技传播“微观研究”)可以为科技传播实践提供指导。科技传播在当代与科技创新、经济社会有密切的互动关系,亦包含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这类问题,科技传播研究因而需要研究由此产生的许多“外部问题”,例如科技传播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和科技传播政策问题等,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可称为“外部问题研究”或“宏观科技传播研究”。

当代发展背景下的科技传播政策应促进社会建立一种能够调动社会各界热情和潜能、为科技传播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的体制和机制,不仅能够促进科技传播繁荣发展,而且能够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传播服务创新的作用,服务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的科技传播政策还分立为两大基本部分:与服务科技创新相关的政策、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相关的政策(或者说与科普相关的政策),还没有形成创新范式科技传播政策的充分体系化,没有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特别是与促进技术转移、推进产学研结合相关的政策仍然分散在不同的政策法规中?,尚未形成完整严密的政策体系,许多政策内容也多偏重于原则性的规定和指导,缺乏有力的配套措施。

相比而言,与科学技术传播普及、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相关的政策在体系化程度上要高得多,政策内容更加丰富,政策覆盖面也更广。特别是在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涵盖科普资源建设、渠道建设、设施建设、能力建设、队伍建设等内容的系列化政策,在推进科普工作深化发展、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是我国的科学技术传播普及工作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还存在行政化主导、社会化不足的问题,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尤其需要关注:如何通过政策促进形成能够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和广泛参与的工作新机制,形成政府大力支持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发展新格局;如何通过细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推进科普文化产业、科技中介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形成公共服务性科技传播和产业经营类科技传播双驱动的发展新机制;等等。

创新范式(或者说“创新目标”)的科技传播政策需要将“服务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目标。我国目前的科技传播政策研究和制定需要在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既有政策及其效果的基础上,根据科技创新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的需要,加强科技传播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和体系设计,本着强化政策供给、补齐政策短板、细化政策内容、出台配套措施的目标,促进建立能够涵盖科技传播不同领域、针对不同任务目标的有层级、体系化的科技传播政策,然后再通过强化政策的执行及配套措施的实施,建立能促进科技传播事业繁荣发展并有效服务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并使之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从而为我国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良好基础。

注释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31/c_1118965169.htm,2016年5月31日。

石顺科:《英文“科普”称谓探识》,《科普研究》,2007年第4期,第63~66页。

范琼英:《国外大学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思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73~75页。

白天亮、刘志强、赵展慧:《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述评》,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130/c64387-28097614.html,2016年1月30日。

National Science Board, 2016,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6", Arlington, V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https://www.nsf.gov/statistics/2016/nsb20161/uploads/1/nsb20161.pdf.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国际论文部分》,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30169.html,2015年10月22日。

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OECD,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http://www.oecd.org/sti/sci-tech/1913021.pdf.

李正风:《从“知识分配力”看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与走向》,《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405~408页。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31/c_1118965169.htm,2016年5月31日。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 398~418页。

翟杰全:《科技公共传播的当代图景和内在特性》,《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139~142页。

翟杰全:《科技传播学的三大源头》,《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29~32页。

翟杰全:《国内科技传播研究:三大方向与三大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8期,第68~71页。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第398~418页。该书第11章为“Scientific Communication”(科技传播),中译本译为“科学交流”。

孙福全、陈宝明:《我国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分析与建议》,《中国科技成果》,2008年第13期,第7~11页。

责 编/马冰莹

作者:翟杰全

第2篇:世界文化强国建设经验及启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相比,文化产业发展和贸易额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2019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3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5%,相比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均高于15%,中国仍然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应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体制机制创新,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同时借鉴世界文化强国经验,深入研究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文化强国如何从战略层面推动各部门的协调运转,促进政府文化管理与社会各层面互动,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新理念和新路径。

美国:从行政、经济、法律多层面扶持文化产业,构建严密的版权保护网络

根据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特征,当代西方文化管理体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文化部制,就是国家专门设立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国家直接进行财政拨款开展文化管理,具有权力集中、行动相对高效的特点;二是国家艺术理事会制,理事会是具有半独立自主权的准行政机构,反映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理事会作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文艺政策的重要借助力量,承担国家艺术基金的审批和分配职能。

美国从行政、经济、法律等多层面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美国联邦政府没有专门的文化主管部门,但在1982年设立“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负责提出艺术和人文领域的重要支持规划,各州、县、市则设有文化艺术理事会。非营利性的民间文化机构可获得政府拨款,由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等机构实施拨款。美国对营利性文化市场采取市场为主的调节手段,各大文化娱乐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打造了好莱坞、迪斯尼、奈飞等全球品牌,在获得高额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向世界传播了美国价值观。

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行公共文化政策探索,到上世纪60年代基本完成制度确立。美国公共文化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罗斯福时期的“以工代赈”新政。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面临经济大萧条,不仅金融领域受到巨大打击,文化艺术领域也受到波及。1933年,艺术家们成立“失业艺术家小组”和“艺术家联盟”,呼吁政府为失业的艺术家提供工作机会。1935年出台的“联邦一号计划”,包括五个项目,共拨款两千七百万美元用于雇佣艺术家、音乐家、演员和作家。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国务院、中情局、新闻署等部门将文化艺术作为与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武器,资助美国文化艺术向全球传播。杜鲁门上台后,美国国务院资助了两项展览计划,包括美国实业界艺术赞助计划,以及推进艺术计划,旨在向欧洲等地区宣传美国的现代艺术。1946年美国国会出台《富布莱特法案》,作为美国公共外交的重要举措,在世界各地培养“知美派”,招募全球知识分子到美国开展学术和文化交流。1947年美国国会通过《史密斯-蒙特法案》,使得美国的对外宣传活动有了法律支持。上世纪60年代通过了《国家艺术与文化发展法案》和《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会法案》,国家艺术基金会正式建立,标志着美国公共文化政策的制度确立。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属于联邦政府的独立机构,基金会主席由总统提名并经国会批准任命,该基金会每年接受国会的拨款,从2009年至2018年的平均年拨款超过1.5亿美元。法律体系是美国文化市场调控的有效手段。美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文化产业基本法、知识产权类法律、行业性法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组成。《联邦广播法》《通信法案》《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版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等法律为文化产业和版权保护编织了严密的保护网络。尤其是《1930年关税法》中的“337条款”,以及《综合贸易和竞争法》中的“特别301条款”对保护美国国际贸易版权起到积极作用,可以对“不合理”和“不公平”的国家进行处罚和制裁。

英国:“一臂之距”的文化管理理念,形成成熟的大文化管理机制

“一臂之距”原指在队列中与周围的伙伴保持一臂的距离。20世纪40年代,英國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一臂之距”的文化管理理念,指的是在政府部门之外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权力寻租。英国政府对文化艺术进行有限指导和管理,具体工作由中介性文化机构承担。1946年成立的英国大不列颠艺术理事会是世界上第一个非政府公共文化机构,具有独立性与权威性。理事会的第一任主席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获得了大量资金,理事会负责给艺术机构和艺术家拨款,鼓励艺术发展。

英国至今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大文化管理机制。“一臂之距”公共文化管理模式下的管理主体包含三个层级,第一级是中央政府承担宏观管理,第二级是各类非政府公共文化机构执行政策和分配经费,第三级是地方文化管理部门落实政策并使用经费。英国政府主管创意产业的部门包括文化、新闻及体育部,在创意市场管理中引入非政府文化组织,来代替政府具体实施管理。1994年政府将大不列颠艺术理事会的权利下放到三个新的独立机构:英格兰艺术理事会、苏格兰艺术理事会、威尔士艺术理事会,以激发地方的积极性。

英国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其创意产业受到了国家战略的支持。20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提出“创意经济”概念,1997年英国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布莱尔政府将“创意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英国六个战略经济产业之一。经过几十余年的发展,英国的创意经济已成为能与金融业比肩的支柱产业,伦敦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创意之都。

日本:从推行“文化立国”到“酷日本战略”,创造性发展繁荣文化产业

日本在儒家文化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文化产业建设,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着重建国家、回归国际社会的艰难课题。1945年日本战败后提出“建设和平的、文化的和伟大的新日本”,文化国家建设成为重建日本的基本方针。冷战结束后,日本通过日语推广、文化学术交流、资助发展中国家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向世界传播日本文化。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的破裂使得日本遭遇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文化战略重心转移,动漫等流行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强。1997年日本颁布《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新世纪以来还出台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并连续三次颁布和修订《关于文化艺术振兴的基本方针》,为日本文化发展确立了目标和方向。

酷日本战略助推日本文化走向世界。2002年美国政治分析家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提出,衡量一国实力时,除了使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外,还有一个“国民酷总值”指标。认为“以机器猫哆啦A梦、凯蒂猫为代表的酷文化已经创造出国家酷值的巨大引擎”,这一提法迅速被日本社会和政界所采纳,酷日本内涵蕴涵于动漫、食品、电视、电影、出版、时装等全方位的文化艺术形式中。2011年日本的《知识产权推进计划》首次明确提出“酷日本战略”,安倍晋三执政期间,“酷日本战略”更是被系统地吸收进日本文化产业体系,并加强了针对年轻人、儿童和旅游产业的文化艺术振兴政策。目前,酷日本战略已成为“向世界传播日本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中国国情有选择地吸收国际经验,从文化管理机制、政府监管角色、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等多层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建设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维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环节。话语权是软实力的体现,西方国家强大的国际话语权与其文化影响力密不可分。话语“是连结我和别人的桥梁,如果它一头系在我这里,那么另一头就系在对话者那里。话语是说话者跟对话者共同的领地。”文化话语权是在信息传播中实现的,不仅要话语主体发出信息,還要经过信息传播渠道,能够被话语客体接受和认同。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既面临文化差异与冲突,也面临着双边关系和国家利益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将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实现产生影响。中国文化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文化话语权,就要开展全面、深入的区域国别和“一国一策”研究。既要重点研究欧美国家和各区域强国,也要深入研究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以及周边国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准传播,助推文明融通和民心相通。

文化强国建设要围绕“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宗旨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从对内、对外两个层面建设。“对内要促进文化繁荣”,体现为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强大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对外要彰显文化影响力”,体现为拥有世界领先的文化贸易量,文化成果具有国际吸引力、认同力和感召力,能产生强大的国家软实力。只有对内和对外协同,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也要吸收借鉴世界文化强国的发展经验,在开展世界文化强国研究时,尤其要明确中西方适用性的差异,明确西方经验与中国本土现实的差异,结合中国国情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国际经验,从文化管理机制、政府监管角色、政府与媒体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等多层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并进行风险防控,健全长效预警和协同调控机制。

【参考文献】

①《数字时代让文化消费更有品质》,《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0日。

②宗祖盼:《深刻理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10期。

责编/李一丹 美编/杨玲玲

作者:吴瑛

第3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但对中国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而且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栖息地,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自我确认、自我阐释、自我表达的符号系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依旧巍然屹立的精神支撑,是人类文明百花园的绚丽花朵。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棵参天大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造文化新辉煌的伟大创举,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以民为本、仁者爱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经世致用,清廉从政、勤勉奉公,和而不同、和谐万邦,等等,这些具有恒久价值的思想精髓渗入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成为民族复兴的永久势能和不竭动力。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断,至今仍然保留着完整的独立精神和自主心态,是中国人民赖以学习和吸收异邦文化的本源。

中华传统文化同以古希腊、罗马为中心的西方古代文化是在极不相同的背景下、在漫长的自我演进过程中独立发展起来的具有原创性的文化积累,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补充,都在人类共有精神财富的坐标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方传统文化重视竞争与理性,同资本主义一脉相承;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同社会主义理想与追求紧密衔接。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需要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天,人类文明的交汇正在从量变转向质变,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新文化。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经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华民族,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必将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新的重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今时代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生机勃勃的先进文化和文明范式。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过程,必将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等构成一个严谨科学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人类解放的内在逻辑,代表世界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克服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全人类彻底解放为理想追求,反对一切形式的剥削与压迫,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具有其他思想文化无可比拟的先进性。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从此找到了一条民族复兴之路。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否定资本主义贪婪追逐利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是唯一能够指导中国人民从阶级压迫、殖民侵略中获得解放的思想主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枪杆子的胜利,也是笔杆子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崇高信仰,凝聚亿万被压迫人民的内在诉求,培育了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具有强大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摆脱了贫困落后,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本身蕴藏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包含着大量新的探索和创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伟力。

当前,时代变化以及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的想象。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就是不断让马克思主义彰显真理力量、道义力量的过程,必将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打破西方文化霸权,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中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无疑有利于打破西方文化霸权、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改变国际关系中西方与非西方之间表现出来的主动与被动、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等关系。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一直在世界范围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国家自以为是地认为,起始于欧洲的西方文明发展进程是唯一成功和正确的;西方是文明与文化的中心,亚非拉处于文明和文化的边陲,需要通过西方的征服、殖民、教化才能得到开发与开化。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非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深受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从近代直到今天,西方国家对非西方国家不仅拥有物质上的强制力,而且在精神、观念、心理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西方是世界知识与文化的主要生产地,西方意识形态是世界的“主导”。这使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主要表现为西方意识形态对非西方的驾驭、劝导和灌输,表现为西方科学技术、管理文化以及各种思想、理论、学说和艺术向非西方国家单向传播的过程;非西方国家则一直是西方经验和理论的被动模仿者和学习者、西方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当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继续坚持文化霸权主义,不断对外推销西方的制度模式和思想文化。其实,在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中,固然有科学、理性、自由、民主等先进合理的诉求,但也有社会达尔文主义、法西斯主义等极端的主张,因此有“羊吃人”的残酷、人变成机器的无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以及惨绝人寰的战争。由此可见,西方文化绝不是“文化的终结”,西方的价值绝不是“普世价值”。

同西方一些国家主张世界上只能有一种文明、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一种价值的做法不同,中国尊重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认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中国坚持从本国的历史与现实出发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给世界带来一种全新的文明进步思维、一种深层次的发展范式转变,特别是一种西方现有理论和话语无法解释的经验和认知,为世界文明和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健康、鲜活的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和评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今日世界文明和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快速发展,为人类文化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源头活水,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文化版图,打破西方文化霸权,推动构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际文化新秩序。随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人们有理由相信,非西方文化完全可以同西方文化平起平坐,人类文化的百花园将“百花齐放春满园”。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作者:李文

第4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治国理政论坛)

李 萌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10日 07 版)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重大决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高度契合,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

世界科技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主要标志。科技创新既是“硬实力”,又是“软实力”;既是支撑当前市场竞争的“近实力”,又是增强国家长远发展能力的“远实力”。邓小平同志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很大程度上要看科技是否强大,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充分演绎了从科技强到经济强、国家强的基本路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和政治格局,一些欧美国家抓住机遇,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一条清晰脉络就是科技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

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使科技创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相连。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思考和谋划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主要考量因素,成为区域、行业、企业发展评价的关键衡量标准,成为参与全球范围竞争合作的关键内容。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随着我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跟踪仿制的路越走越窄,利用后发优势的空间日益缩小,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打造先发优势。我国的经济体量到了现在这个块头,科技创新不可能完全依赖国外。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核心,制度创新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求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既要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又要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强化科技创新重大部署的落实

优化重大科技布局,加快培育重要战略能力。培育战略能力,关键要有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要有一批功能强大的创新基地,抢占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一方面,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面向长远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使两者形成相互衔接、梯次接续的格局。另一方面,优化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布局,在重大创新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形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力量。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基础前沿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前沿研究,力争在更多重要领域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并开辟新的发展方向。要在我国具备优势的领域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科学难题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建立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全面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拥有先进适用、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是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表现。要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强化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现代农业、现代能源等重点领域研发部署,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推动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统筹推进科技领域和其他领域改革,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例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型企业,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网络;健全高效的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形成财政资金、企业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多元投入的创新格局;等等。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加快培育集聚创新人才队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是要有强大的人才队伍。要培育一批立足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厚植创新创业沃土。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理念,加强科技创新成绩和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

(作者为科技部副部长)

第5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解读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治国理政论坛 李 萌

《 人民日报 》( 2016年 08月 10日 07 版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重大决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 梦的目标高度契合,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

世界科技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主要标志。科技创新既是“硬实力”,又是“软实力”;既是支撑当前市场竞争的“近实 力”,又是增强国家长远发展能力的“远实力”。邓小平同志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强 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一个国家是否强大 很大程度上要看科技是否强大,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充分演绎了从科技强到经济强、国家强的基本路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改写了世界 经济版图和政治格局,一些欧美国家抓住机遇,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一条清晰脉络就是科 技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 向哪里。

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到 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到 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 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 契合,使科技创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相连。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要在“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思考和谋划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提高 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 主要考量因素,成为区域、行业、企业发展评价的关键衡量标准,成为参与全球范围竞争合作的关键内容。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随着我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跟踪仿制的路越走越窄,利用后发优势的空间日益缩 小,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打造先发优势。我国的经济体量到了现在这个块头,科技创新不可能完全依赖国外。只有把核心 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核心,制度创新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求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既要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形成持续 创新的系统能力;又要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 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强化科技创新重大部署的落实

优化重大科技布局,加快培育重要战略能力。培育战略能力,关键要有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要有 一批功能强大的创新基地, 抢占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 一方面, 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启动实施面向长远的 “科 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使两者形成相互衔接、梯次接续的格局。另一方面,优化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布局,在重大创 新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形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依托和 核心力量。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基础前沿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我们要瞄准世界科 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前沿研究,力争在更多重要领域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并开辟新的发展方向。要在我国具 备优势的领域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科学难题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 力量。

建立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全面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拥有先进适用、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是世界科技强 国的重要表现。要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 强化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现代农业、现代能源等重点领域研发部署,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推动产业升级和新兴产 业培育。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统筹推进科技领域和其他领域改革,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 策体系。例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型企业,构建 协同高效的创新网络;健全高效的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形成财政资金、企业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多元投入的创新 格局;等等。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加快培育集聚创新人才队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是要有强大的 人才队伍。要培育一批立足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 作用,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厚植创新创业沃土。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理念,加强科技创新成绩和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形成 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6篇: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心得体会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学习体会

今天在党支部会议上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主席在讲话中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为科技振兴而艰苦奋斗的历程,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并指出: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主席立足当代科技革命前沿,以历史纵深和全球视野,深刻阐释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基本规律,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鲜明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方针,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

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科技思想和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科技布局和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当代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作为一个博士研究生,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们更要肩负起为建设科技强国而奋斗的光荣使命。正在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交汇,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精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任何一个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都可能为世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引发新的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

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的工程中,一定要夯实理论基础,深入学习和调研在生产建设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刻苦攻关进行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设备研发,把技术应用于国家的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出一个技术工作者应有的功用。 习主席指出:广大的知识分子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立足岗位、不断学习、学以致用,做好本职工作。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我现在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将来无论是走向教育、科研还是生产等岗位,一定要坚守正道、最求真理、不忘初心。国家振兴,匹夫有责,我们在当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第7篇:2018年中考热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

山东省曹县:孙亚钟

2018.05

一、【时政热点·素材呈现】

材料一:2017年8月14日至19日,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杭州举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开启了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新征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9次为科技领域重大创新成果发出贺电,国人的科技自信和自豪感也一次次被点燃。这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充分证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正确性。

材料三:2017年8月9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三大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和空间尺度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前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材料四:李克强总理到科技部考察并座谈 2017年8月22日,李克强总理到科技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李克强指出,当前要把握科技革命带动产业变革加速等新特点,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在科技创新中推动融通发展。要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通,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打造开放创新平台,提升创新效率,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努力攻克关键技术,推动定制化、智能化供给创新,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让创新“火炬”更好普惠大众,普惠社会。

材料五: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8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学家,其中,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侯云徳院士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重要讲话,李克强说,要弘扬创新创造精神,提升创新供给能力和效率,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

材料六:国度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献词中说,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材料七: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将于9月15日到21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是创新创业者碰撞思想、交流成果、展示风采的重要平台。

材料八:2018政府报告:“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材料九:《辉煌中国》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近期还被改编为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各地上映。《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第一引擎。电影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中国、共享小康、开放中国几个角度对中国根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集中展现。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对国家实力的极佳写照。

二、热点与教材的结合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2、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3、创新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学本质是创新,科技的发展靠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4、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5、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会受制于人。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与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6、科技的发展,关键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培养更多人才,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把沉重的人口压力为负担转化巨大的人才优势。

8、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真正缩小差距,赶超发展国家关键靠创新。

9、提高中华民族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希望在青少年。我们青少年首先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善于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弘扬科学精神。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10、国家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水平,使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将教

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③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⑤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

11、青少年学生应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生活中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为科技发明和创新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进步;学科学习中勤于思考,善于质疑,大胆想象,向权威挑战;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树立崇高理想,立志为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学习。

三、【中考命题走向】

1、国家为什么每年举行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获奖科学家?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③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④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获奖科学家,表明了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强信心和决心,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弘扬科学精神,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2、 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什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理论原因:(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没有创新就会受制于人。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与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3)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的主旋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就必然被快速发展时代所抛弃,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

(2)现实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3、列举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成就?(不少于三例)这些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哪些? 籼型杂交水稻,两弹一星,“嫦娥一号、二号”探月飞船的成功绕月、“蛟龙”潜入深海、“天河一号”引领世界计算速度,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磁悬浮列车,歼20舰载机 ,“天宫一号”“天宫二号” 空间实验室 成功发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落成启用。

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②坚定不移地推进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精神;④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⑤我国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互联网+”?

(1)我们的生活与现代科技息息相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逐步变成现实。(2)“互联网+”,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5、请你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设计一幅宣传标语。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6、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说出你自己学校开展过的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活动。 ①对科学有强烈的好奇心;②善于观察、见微知著;③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展开想象的翅膀;④发展求异思维,学会独立思考,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对权威下过的结论提出质疑;⑤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⑥学以致用,勇于实践。

小发明、小制作比赛不、科技讲座、科技创新成就图片展览

7、国家每年都要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哪些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2)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3)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做出贡献。

8、李克强总理为什么强调“要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有利于扩大就业、自主创业是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调动国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创业的成功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国家发展依靠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要靠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人创新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助于青年人实现学习、创造、奉献的价值追求,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人生意义。

9、请你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几项合理化建议。

①大力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③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尊重劳动、尊重知

2 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⑤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

10、我国为什么开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新征程?

(1)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往往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天,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11、我国应如何开启向科技进军的新征程?(众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对于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哪些启示?

(1)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科教水平,培养人才。(2)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对创新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民族创新能力。(3)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引进高素质人才,不断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4)重奖科技人才,鼓励创新,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12、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得益于我国实施的什么战略?为什么要大力实施这一战略? (1)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原因: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缓解在国际竞争中的巨大压力;②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③有利于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④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3、广大科技工作者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自强不息,热爱祖国;勇担责任,爱岗敬业,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开拓创新,迎难而上,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

14、我国连续多年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对青少年成长有什么现实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科学,用科学。(2)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有利于学生增长认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养成科学探究习惯。 (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15、列举近年来我国科技取得成就,说出我国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见3);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我国坚持哪些发展理念、国策和战略? (1)理念:科学发展观。(2)国策:对外开放;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可持续发展。 《厉害了,我的国》展示的一系列的科技成就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在一些尖端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②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影片中建设追梦的工程师、科学家、拓荒者们是谱写时代鸿篇的挥毫泼墨者。 在这些建设追梦的工程师、科学家、拓荒者们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16、[我自信]开放的中国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如果你有机会参加中外科技交流活动,你准备向外国朋友讲怎样的《厉害了,我的国》的故事?见3

[我分析],在《厉害了,我的国》中有些科技领域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关键靠什么?请分析理由。

关键靠创新。理由:①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则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科技的本质是创新,要想赶超发达国家,关键靠创新。③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国家。④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的主旋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我思考]《厉害了我的国》已经走向了世界。将来我们要想走出去,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①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②要具有平等的意识,对外交往中要平等、尊重他们国家的制度和文化,又要注意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形象。③主动培养参与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和竞争力。④要善于学习,不仅要学习外来文化,还要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我践行]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恰同学少年的我们要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了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做?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③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争做创新型人才。④积极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⑤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⑥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等

第8篇:科技强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没有先进、繁荣的强大文化,对国家的兴衰存亡至关重要。一个国家硬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跨;如果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跨。当今世界风云突变,各种矛盾还很突出,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国内来看,尽管经济发展很快,但我们也是各种矛盾多发的阶段,特别是目前我们处于经济转型的攻坚时期,能不能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文化发展就显得很重要。我们国家经济规模发展很大,但文化软实力相对较弱。任何国家的发展,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个是硬实力,一个是软实力。按世界统计,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都远远超过我们中国;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当中,美国、欧盟、日本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份额,而中国却非常少,这和中国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要想使我们的经济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不仅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包括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健康等目标。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后,使得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为清晰,这也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当前面临国际经济危机二次探底,出现了失业率高企、贸易萎缩等问题,中国在经济危机当中一花独秀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我们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同时,软实力发展还不够,特别是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面临国际秩序重建当中,我们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如天人合

一、和而不同、和谐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的国际影响力还有限。中华文化可以弥补西方文化当中单向思维、个人主义等缺陷,通过发挥我们的软实力在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而为克服金融危机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关键时期,召开中央全会研究文化发展战略问题,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的总结,把文化强国提升在战略层面上来思考,意义非常重大。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的战略目标。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与我国国家现代化进程紧密关联的一个过程。为此,《决定》不仅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而且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无论是向“总体目标”挺进还是将“奋斗目标”落实,“科技强文”都是一个重要举措和强劲动力。所谓“科技强文”,指的是我们文化建设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与融合发展,指的是充分发挥并有效实施科技进步在我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的驱动作用、支撑作用和提升作用。

一、我国自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都一贯之地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胡锦涛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只有把科学技术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赢得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的内驱力及前瞻性体现出生产关系乃至社会制度的先进性水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为什么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以为是具有前瞻视野并且极具现实意义的。所谓“第一生产力”,可以理解为各生产领域具体生产力的原初驱动力,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革命性因素,也是生产力不断攀升的先进性标志。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的服务,前者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制造业而后者属于服务业,二者都有包含着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材料)的“生产力”。对于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生产力”,是否也会遭遇、也需正视“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或者说是通过精神品质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

生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精神产品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它要对受众的精神境界和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而“产生影响”的先决条件是实现“有效传播”。实现有效传播,一方面与传播手段相关联,另一方面也与产品形态相关联,甚至也会关联到产品形态中传递出的价值取向。精神产品的价值取向,可能关系到科技进步对社会伦理的冲击与调节,它与“第一生产力”的关系是较为间接、较为曲折的关系;对于实现有效传播的另两个方面传播手段和产品形态,“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显然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科技一体化”是当代发达国家发展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也因此这些国家的学者大多倾向于把科技看成是一种文化因素,特别是将其视为文化发展中的驱动因素。哈贝马斯通过描述现代文化生产的工业化趋势,更认为科技是发生在当代社会前沿和高端的文化现象。

在大文化观的视野中,科技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知识体系,也被视为广义文化的一种形态。但通过对这种特定文化形态之作用的审视,我们的文化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人类文化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科技对文化产生影响、从而助力文化发展的历史。这种状况在文化发展由渐变而突变的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综合学者们的看法,科技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是改变了文化的体验方式,二是扩大了文化的消费需求,三是丰富了文化的生产要素,四是提升了文化的构成品质,五是激活了文化的原始创新,六是催生了文化的新兴业态,七是增强了文化的传播能力,八是改善了文化的储存效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科技发展对当今世界的深刻影响,是从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到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面对这种因科技发展而深刻影响并迅速改变着的当今世界,文化建设怎么可能胶柱鼓瑟、守株待兔、画地为牢、刻舟求剑呢?应对科技发展对当今世界的深刻影响和迅速改变,我们文化建设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就是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断拓展并衍生出时代新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活动领域和产业业态。可以说,置身现代信息社会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一方面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意,一方面以文化创意引导科技创新。正如李长春同志所说:“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催生了一系列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这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反映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事实上,这也是我们当代文化建设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代表着文化生产力的前瞻视野和强劲动力。

第9篇:科技托起强国梦主持

科技托起强国梦主持流程

一:开场

追梦的人的眼中总会生出闪烁的希望,梦想途中,我们一路前行。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又是新的一年“中华魂”演讲比赛即将拉开帷幕。今年我们的主题是“科技托起强国梦”,参与今天演讲比赛的是我们鼎山小学的中坚力量,他们活力奋进,积极进取,今天的舞台属于他们,我们静待绽放!当然我们学校“中华魂”系列活动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领导们的关怀,下面请允许我隆重介绍出席本次比赛的领导和评委。他们是………让我们以最热烈真挚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江吞吐海天风,我辈登临四望空。浩荡裂云还裂岸,苍茫无始更无终。是的,我们的中国梦是科技强国梦,也是教育兴国梦的继续和延伸,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会发现哪些科技托起强国梦的新视角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现在我宣布,2020年“中华魂”(科技托起强国梦)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暨鼎山小学“科技托起强国梦”主题青年教师演讲比赛,正式开始!

掌声有请一号选手 老师!

结束语:

“乾坤日月当依旧,昨夜今朝却异同。北国晨辞吟雪瑞,南疆午至赞花红。”今天,我们聆听到了来自一线教师们对祖国科技发展的由衷赞叹,更感受到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我们之所以能在当今复杂的政治环境里傲然挺立,正是因为我们有着“教育兴国、科技强国”的梦!而这个梦,已经被我们国人一步一步逐一实现!今天的演讲比赛已经告一段落,但我相信,演讲虽结束,强国梦不停。所以我提议,请为那些这个世纪最美的追梦人而鼓掌!

我宣布2020年“中华魂”(科技托起强国梦)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暨鼎山小学“科技托起强国梦”主题青年教师演讲比赛,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与评委的莅临,也祝贺、感谢各位参赛老师的辛勤付出,谢谢你们!

上一篇:领导艺术与领导力提升下一篇:系部团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