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感言

2023-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感言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从生下的瞬间,上帝便给了你一个舞台,让你演绎你的人生;戏如人生,那谢幕的一刻,就宣告了一段过程的终结,一切又重新开始。人生也好,戏也好,在这部属于你的生命剧里,你都是主角,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地把它演下去,期待着喝彩。

也许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得到鲜花和掌声,开始犹豫、失落、颓废,厌倦了戏文,放弃了人生。舞台的灯光开始黯淡,生命的色彩变得黑白。最终人们忽略了你的戏,无视你的人生,你这时才明白:戏未完,人生未尽。重新捡起你的信仰,继续演好你的戏,完整地走过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我们想要的。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做着别人的配角——或大或小,重要或不重要,精彩或不精彩。可无论怎样,我们都是自己这出戏的主角,而且永远不会被人代替。不管你觉得别人的戏多么精彩,你永远都是一个看客,别人的生活你羡慕不来,你的戏码别人何尝又可以体会?不要抱怨生活给你的不公平,给你的戏太平淡无奇,如果你能好好演绎,定能发现老天对你的特别。

得意的时候别骄狂,失意的时候别自弃。别人落魄的时候上前扶一把,没准自己落魄的时候也能被人扶。人生未必有喜剧那么传奇,可戏里的人生百味,总是抵不过自己的苦辣酸甜。看戏?看自己!就像一首哲理诗中写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却在楼上看你。人生如戏?是那湖泊中荡漾的涟漪?平凡不乏美丽动人;是那绿叶上的露珠?渺小不乏晶莹剔透;还是那儿时吹出的泡泡?五彩缤纷却昙花一现。其实,人生只是生活的过程,浓与淡,甜与苦,在于人们如何去看待、去把握。想来的确如此。在一方天地间活着,有的人或平平淡淡,或贫穷落魄,或跌宕坎坷。相同的是生活,不同的是人生。相同的生活复制了难以计数的庸碌之徒,不同的人生造就了屈指可数的圣者闲人。其实,人生是平庸一世,还是潇洒一生,关键是自己怎么去看待生活,活出真我风采!

假如夜色深沉,灯光下面红酒与咖啡,犹如佳人相伴,如同诗的浪漫感觉。将思绪打开,扔下往事的伤痛,苦涩香醇的咖啡,悄然入口,把往事的痕迹慢慢地划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继续演绎完美人生,期待自己更多精彩!

第2篇: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定稿]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浅谈《霸王别姬》之程蝶衣

想了好久,还是决定用这个很老土的题目,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的人在那感叹人生如戏,程蝶衣的一生真的是把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张国荣把《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展现的让人叹为观止,我词穷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看后的感动和震撼。说来惭愧,这是唯一一部在选修课上电影没放完我想看完不想走的影片。

“一辈子,差一年,差一个月,差一天,差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曾经让我很感动的一句话,没想到是出自程蝶衣之口,原以为是美好浪漫的誓言,从蝶衣口中说出来,就徒添了些许悲剧色彩,实在不愿意说蝶衣爱小楼,不想把那世俗的男男恋加在他身上,我只能说蝶衣恋小楼,这个恋可以是依恋,是在乎,是从小艰苦磨砺下形成的信任和依靠,我们应该给予理解。

“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在我看来蝶衣唱对这句唱词,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从此《霸王别姬》一炮而红,他也做到了自个成全了自个,所有的艰辛和汗水有了回报,他成了角,但等待他的是什么呢?第一次登台后张公公的凌辱,跑堂的说:“这虞姬不总得一死”,这似乎也暗示了他悲剧的一生。

我承认在剧中我对蝶衣和小楼的感情持很大的兴趣,戏中有这么一句话:“那虞姬最后一次为霸王斟酒,最后一次为霸王舞剑,而后拔剑自刎,是从一而终啊”,虞姬对霸王的从一而终也成了蝶衣的信

仰,可一句“从一而终”反误了戚戚性命啊,虞姬是真虞姬而霸王非真霸王,蝶衣是“不疯魔不成活”,但他的霸王却并非能和他一样,想当初小楼对蝶衣很男人的说:“他姓袁的能管得了我姓段的吗?”,而后蝶衣为日本人唱戏,他嗤之以鼻,即使蝶衣是为了救他,都让我觉得段小楼是铁血真汉子!但后来在文革时期,段小楼一句“我揭发„„”伤透了蝶衣的心,也伤透了广大观众的心,人在社会大环境的压迫下改变了,这里我们不好指责段小楼什么,毕竟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人生,但前一夜的缠绵信誓旦旦的说不会不要菊仙,而在众人面前却说出了:“我不爱她„„”,在社会的压力下,人的感情也渺小了卑微了,誓言显得那么弱不禁风,蝶衣那句“你们都骗我!”和菊仙那绝望而凄凉的表情,最后穿着大红衣上吊于梁上,都在观众的脑中久久挥之不去,段小楼终究是负了如来也负了卿啊„„

我觉得比起段小楼,袁四爷更能体会程蝶衣, 剧中袁四爷对京剧的了解和执着和蝶衣有着共同之处,袁四爷送蝶衣那一套华丽的首饰,和那把宝剑,难道也是因为他有着断袖之癖?我想更多的是同好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吧,可是蝶衣并不领情,他心中除了戏就是他师兄段小楼,所以他终究是错过了袁四爷这个艺术上的知己。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在审理程蝶衣是不是汉奸的法庭上,蝶衣一句:“要是青木还活着,京戏早就传到日本过去了,你们杀了我吧!”,性命攸关啊,他想到的只是京戏的传播,想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可自己视为生命的艺术,甚至不顾生死,在他心中,艺术是超越国家超越政治的,这种认识在那个年代可谓是超前的,他可算得上是真正的“艺

术家”!

让我很不能理解的是蝶衣的死,一直以为蝶衣会在文革中自杀而死,但没想到是在熬过了种种艰辛之后,在我以为一切苦尽甘来的时候,拔剑自刎,死在了他热爱的舞台上,死在了他师兄的面前,那样干脆利落,为什么?为什么呢?!后来想想,他是虞姬,不死干嘛呢?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是一句悲伤地玩笑话,虞姬死,蝶衣死,年华逝去的虞姬,终于在霸王面前拔剑自刎,以谢他的霸王,他的“从一而终”,他的梦想„„我只能含泪说:“死得好„„”,心中隐痛。我想他更多的感触应该是生不逢时,满腔的爱无从给予。我完全相信若有来世把一切从头演过,程蝶衣依然是一个理想化的虞姬,哪怕他明知这通向理想的路遍布荆棘,甚至永难超生。

程蝶衣是一个真正的戏子,真正入戏的戏子,他用他的血泪谱写了他如戏般的一生,浓墨重彩,凄美得不可方物!我们这群俗人也只能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啊„„

上一篇:幼儿园办园计划和规划下一篇:养殖保险合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