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漫谈

2022-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做班主任的首先是心态。

首先要有服务者的心态, 为学生学习成长服务——这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归结点。那种高高在上的工作方式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站在服务者的角度, 就会常主动消失在台面上, 多“埋没”自己, 默默做背后的奠基。这样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积极性, 体现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学生动起来了, 班主任自然就解放出来, 同时也可在更多的“闲暇”去观察和思考, 去为班队做出一些更有建树的决定和策划。

同时这个服务的心态也要克服一个极端, 即:大包大揽的劳作。班主任的服务工作不同于伺候式的微笑仆工, 班主任服务只能主要在于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指导!这一点不明确的话, 我们极易陷入事务主义不能自拔。我们的服务要定点于客观引导和具体指导。要通过我们的顾问和技术指导员作用——无形的管理, 将班内的舆论系统、督促系统、自我管理系统激活、协调。

另外, 服务者心态还针对学校整体工作这个层面, 特别是科任老师这个群体。科任老师往往兼班较多, 任务繁重, 班主任要善于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而井然的课堂秩序, 为他们做好偶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千方百计维护好他们的威信。当然这些工作一定要做在幕后, 做得真诚, 否则适得其反——既易过分突出、凸显班主任的影响, 也易滋长科任老师依赖或懒散思想。

做班主任还需要以爱心为目的和手段的“政治家”素质。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 牵涉面深广细, 要有策略, 平衡素质要高, 工作要有弹性。但毕竟是面对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 它不同于敌对斗争, 不等于耍心机搞算计, 要用大智慧去维护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以稳定发展为本, 注意引导好中间, 抓好两头。任何时候注意不丢大头, 大局为重, 也要重视尖子的引领作用和后进分子的“木桶理论”影响。把偶发消极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把眼光放在大流上。

1、防微杜渐, 预防为主。在学生群体对班集体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的人做到心中有数, 防患于未然。

2、少批评多表扬。这是引导班队正面发展的法宝。一个集体中总会有不尽人意的人和事, 如果班主任喜欢盯住不放, 极易搞成扩大化的阶级斗争。与其被动地做“灭火器”, 不如把精力投入到正面引导上来。

3、少惩罚, 多宽容。允许小量消极力量的存在, 在适当范围的多元文化可增强班队活力。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 班主任不必细究, 还这些活生生的个体一个存在空间, 有些棘手的问题不必硬碰硬, 激化矛盾的情况下很多问题的处理会变得被动。孩子们是成长着的, 很多东西不要企图让他一下完全接受自己的帮助, 允许他逐步纠正, 出现再度反复也不必大惊小怪。做班主任要稳住阵脚, 不失原则, 有足够的耐性和智慧。

做班主任要明察秋毫, 敏锐捕捉教育契机, 善于发现, 善于积累素材, 善于及时总结, 趁热打铁, 连续作战。从这个角度讲, 说班主任是心理大师、调查学生心理的福尔摩斯、善打运动仗的军事家都毫不夸张。

做班主任要有不拘一格的用人艺术。

历来班干部都是正直、勤奋、学习优秀者的天下, 其实这些“优秀”只是我们现有评价体系作用下的一些结果;我们教育更易放大视之。如突破这种传统的道德意识, 你会发现一个大天地。这里可用几个下伎俩来谈谈。那些调皮男生往往是很多人暗自崇拜的偶像。对于一些“不良”现象, 不妨试试“以毒攻毒”之法。港人治港, 澳人治澳, 在那些“不良”少年中适度挑选将才参与班队建设, 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时对于新转来的同学或其他外界人物往往容易被班主任忽视。一个班如一塘水, 学生如一池鱼。沙丁鱼懒动, 运送途中常因缺氧而死, 而有人在其中放入喜乱窜的鲶鱼, 往往能保证沙丁鱼的鲜活无恙。一个班时间一久, 大家太熟悉, 活力逐渐萎缩, 很多事情已成为惯性。新同学或其他外界力量, 常能带来新的冲击。此时班主任不妨适当栽培、大胆启用。平日无法解决的事情说不定灵感泉涌, 历史遗留问题也一扫而光。

对于普通的同学, 尽其可能用其长, 力求班上时时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最终形成自动化运行状态。除却芜草的最好办法是种上庄稼。学生做到如此有序, 自然无暇在无聊方面浪费精力。自我管理的班队班主任倍感轻松, 劳累的只是体制建立前的了解学生, 在民主与科学中形成同感, 达成共识。

上一篇:中国传统龙纹的审美分析下一篇:构建体艺大课间活动体系,打造快乐校园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