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2022-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公共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医院信息系统故障的分级应急管理预案

[摘要] 医院信息系统是医疗机构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规范运作服务的基础。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数字化医院建设成为医疗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医院信息系统的和其他网络系统一样,都会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这严重影响着医疗机构正常业务的运转,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正常就医。建立院信息系统故障的分级应急管理预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详细闸述了建议管理预案的重要性,并详细探讨了如何建立管理预案及预案的执行。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分级管理

[

医院信息系统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它在保障医院日常工作正常运行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是医院信息网络,它是为医疗机构提供高效、规范运作的重要基础,信息网络是否正常运作直接关系到医院信息系统是否有效运行。然而,在医院信息系统的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或人为或自然方面引发的故障。因此,为避免医院信息系统因故障而引起的对医院正常工作的影响,应该结合医院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医院自身实际的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分级应急管理预案。

1、制定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1.1 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

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医院各个工作岗位的信息系统网络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有效的按照工作指引手册,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信息网络故障带给医院的影响,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和完善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故障,保障医院正常运行。在制定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时,一定要结合医院自身的运作情况,以保障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应急能力。

1.2 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在医疗领域,数字化医院建设也越来越成为医院发展的趋势,同时,医院的各项业务刘信息化系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可见,数字化医院对信息化系统的医疗性越强,则对医院信息系统的要求越高,一旦在医院业务的高峰期其信息系统发生故障,就会严重影响医院业务的正常办理,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医院业务系统的瘫痪状态。

因此,医院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方面和在短时间内对自身信息系统的修复方面制定一整套预案,以避免医院大量尚未就诊的病人发生就医秩序的混乱,从而引发医院出现医疗隐患或对医院不好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医院制定一套简要、科学、操作性强的信息网络故障分级预案对医院自身的运行和良性发展具有举足轻承的意义。

1.3 制定应急预案的原则

医院在制定信息系统分级应急管理预案时,为了保障管理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就要做到从医院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医院的发展水平和运作方式,充分发挥医院各个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并能够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相互协助。同时,制定应急预案时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首先,要明确界定出医院及其信息系统网络故障的范围及程度,并对各种信息网络故障进行分级,分别对各个级别的网络故障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和解决措施。制定应急预案时要遵循第二个原则就是,要求医院各个工作岗位的人员,不但能够熟练掌握高度信息化、无纸化办公的工作方式,而且能够在医院信息网络出现故障时,具备迅速恢复传统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的应急能力,即医院要通过常态化应急演习,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在预防故障和实际解决故障能力的培养。

2、医院信息系统故障的分级应急管理预案的建立

2.1 分级应急管理对各个岗位的要求

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分级应急管理按照岗位划分,可以分为应急领导小组、医疗业务部门操作岗位及信息中心技术保障小组。

其中,应急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为医院领导、信息部门以及医院各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的任务是医院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并统筹规划医院应急预案的制定,同时应急领导小组还要检查监督全院安全上作及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而医疗业务部门的操作人员则负责医院各项手工操作时所需的纸张、收费价目表、印刷体等办公用品。

信息中心技术保障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信息网络故障应急预案的主体,并组分应急预案的演练,同时还要及时总结和汇报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和修改意见等工作。

2.2 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的分级:

一级预案:由人为或自然灾害引起的设备故障。此时必须逐级上报,在主管领导的督促和协调下进行抢修。

二级预案:由于财务软件故障、交换机故障、数据处理错误等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瘫痪。应该及时上报信息部,对故障进行排除。

三级预案:单个部门出现网络故障或硬件故障而工作瘫痪。要立刻报告负责人进行故障排除。

四级预案:单个工作站点出现的软件或硬件故障。此时应该由值班人员及时排除故障。

在分级应急预案的执行过程中,应急领导小组应该根据具体故障情况下达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并由信息部通知各个岗位的应急职责范围及工作方式,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信息系统灾难性故障应急处理流程

3、结语

综上,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不但要信息技术支撑,而且要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因此,维护好医院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医院必须要进行定期检查,时刻监督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并加强应急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医院所有人员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但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高度重视,而且要在每个人的心理上给予高度的重视,以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德文,医院信息安全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院统计,2006(3)

[2]朱长生,数字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及对策[J],医学信息,2005(7)

[3]胡敏,维护数据库高可用性,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稳定运行[J],医疗卫生装备,2005(8)

作者:连晓丹

第2篇: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现状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中小学校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为提高中小学校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抽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00所中小学校,从13个方面对100所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以及中学和小学的应急预案进行分类比较。结果100所学校中,82所学校在应急预案中设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机构,21所公布了事件报告电话,59所学校制定了常规防范措施,28所学校建立了逐级报告制度,所有调查学校都没有制定相关的应急演练方案,33所学校制定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制度。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应急预案内容各指标的报告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中学与小学应急预案内容报告率除工作职责和任务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校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绝大多数存在内容不全面、没有针对性、可实践性较差等问题,且没有制定相应的应急演练方案。

【关键词】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研究;院校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学校内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其他事件,其特点是具有不可预知性、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和不确定性等。2004年1月我国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当年全国各类学校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70起,占全年总事件数的40%。另据报道,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0%发生在学校。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传染病疫情暴发,不仅严重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威胁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效的应急系统和按预案实施的应急处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研究通过对基于网络的全国范围内100所中小学校的应急预案进行分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指导。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各省市分成经济发达、中等和欠发达3层。基于网络搜索顺序,选取上传至网络的100所中小学校制定的应急预案。这100所中小学校分布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上海市13所,江苏省12所,浙江省9所,福建省8所,广东省6所,安徽省6所,山西省5所,北京市、湖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各4所,黑龙江省、四川省、河南省各3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甘肃省、青海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各2所,河北省、江西省、海南省、贵州省各1所;城市学校48所,农村学校52所;中学32所,小学6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

1.2 方法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的第11条和第12条有关应急预案内容的要求,从以下13个方面进行分析:(1)应急预案的目的和依据;(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机构;(3)通报电话;(4)领导机构及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5)常规防范措施;(6)具体应急措施;(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8)责任追究与奖惩;(9)应急演练方案;(10)善后处理与恢复;(11)应急保障;(12)疫情报告流程图;(13)监测制度。

1.3 数据处理对所收集到的各所中小学校的应急预案与上述13项指标一一对照,对比各应急预案的完整度,用频数和构成比做统计描述。并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以及中学和小学的应急预案进行分类比较,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2.1 学校应急预案内容分析在100所学校中,应急预案包括13项指标中5项及以上的学校有63所,5项以下的学校有37所,没有学校制定相关的应急演练方案。100所学校中,93所学校制定了应急预案的目的和依据;82所在应急预案中设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机构,其中21所公布了领导人通讯录或单位电话号码(10所学校各发布了1个单位固定电话号码,11所学校公布了全部领导机构人员的电话通讯录);82所学校在应急预案中明确了各部门及各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各相关人员职责分类细化的学校有27所);59所学校制定常规防范措施;只有8所学校没有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28所学校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12所学校只简单提及了逐级报告中的各个人员,16所学校发布了详细的逐级报告制度);41所学校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22所学校制定了善后与恢复措施;37所学校制定了相关的应急保障措施;只有5所学校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后的疫情报告流程图;33所学校制定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制度。

2.2 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应急预案内容比较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应急预案内容各指标比较,城市学校在常规防范措施、逐级报告制度、应急保障、疫情报告流程图几项指标的报告率均高于农村学校。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3 中学与小学应急预案内容比较对13项应急预案内容构成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小学的各项指标报告率均高于中学,但只有工作职责和任务这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討论

应急预案是针对各类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由政府及相关部门预先制定的应对方案,其目的是保证在事件发生时,各相关部门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救援,防止事件影响进一步扩大,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学校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机制是为了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而事先做好的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更新、修订、演练等方面的准备机制。近年来,由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频发生,各学校对相应应急体系的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应急预案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加强。应急预案作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方案,需要高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但就本次研究来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报告制度、应急演练方案、应急保障、监测制度和责任追究等方面仍不够完善;且各学校的应急预案大都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内容过于笼统。

本次研究中,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应急预案内容各项指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反映了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在应急预案制订水平上没有差别。但我国传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区。提示农村学校应更加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对小学与中学应急预案内容进行比较后发现,小学各项指标报告率均高于中学,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小学对制订应急预案的重视程度较高,应急预案比较完整。

针对本次研究中各学校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的落实是学校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要措施,要指定报告人、确定报告对象、拟定报告内容、确定人性化管理、疏通学生投诉渠道及关于学校面对新闻媒体的问题。(2)预案是否科学有效、切实可行,关键靠实践,要通过演练检验。特别是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由于缺少认知和行为上的应对能力,容易出现群体性的恐慌。因此,应制定相应的应急演练方案,在应急演练实践中检验应急预案的效果并加以修正和完善。(3)根据学校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规律和当地卫生资源状况适当储备一定的应急设备和应急药品,以保证学校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或在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以等待专业处置队伍的支援。(4)及早识别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是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态,减少损失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及时而准确地捕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发生的早期信息,建立高效、灵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体系。

学校制订应急预案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制度保障,也是预防事故发生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必要措施。本次研究中,大多数学校设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领导机构,且一半以上的学校拥有校医或卫生保健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学校在制订应急预案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各学校应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指导下,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对本校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危险性分析,对本学校应急能力作出评估,而后按照可能发生事件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分级制定应急预案。学校领导要加深对应急预案意义的了解,深刻认识应急预案制定及实施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危机防范意识的思想引导以及实际应急能力的加强,使应急预案真正成为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力武器。同时,还要加强预案的日常演练,提高人員的应急能力,保证在危急条件下能够应付自如,真正发挥预案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王艳霞,张辉,周洋.2004-2006年昆明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分析[J].疾病监测,2008,23(1):43~45.

[2]李桂霞,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分析、预防和应急处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4):1742-1743。

[3]谷亚红,张智斌,李长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综述[J].中国医药导报,2011,36(8):129-131.

[4]雷芝樱,董柏青,陈娜萦,等.2004~2007年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与对策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5):447-449.

[5]芮鸿岩.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J].扬州大学学报,2010,14(4):11-1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2003-05-09.

[7]李俊清.应急预案的蜕变及其原因分析[J].晋阳学刊,2011(4):18-22.

[8]林鸿潮,彭涛.论学校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及其法治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24(4):19-24.

[9]周志忠,吴秀辉,让蔚清,等.基于人因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策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8):569-571.

[10]余柯,李晓红,杜一华,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及其预防[J]墩学与管理,2012(4):13-14.

[11]顾永强.没有经过演练的预案靠不住[J].劳动保护,2010(21):44-45.

[12]张凯,张一飞.浅析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93-94.

[13]潘松涛.浅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1):12-13.

[14]吴洪华.学校应急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0):7-8.

收稿日期:2013-05-08;修回日期:2013-06-14

作者:李书贤 徐勇 汪漪 宋瑜

第3篇:云端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研究

摘 要: 在研究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1]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将该解决方案应用于云平台。通过对比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在传统物理机房和云平台的不同需求,提出将该解决方案应用于云平台的系统部署架构,同时提出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手段对云端一定时期内安全事件精细化分析思路,以期更有效地管控云端信息安全事件。

关键词: 云计算; 应急预案自动启动; 信息安全事件; 大数据; 精细化

Research of auto-start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formation system

contingency plan based on cloud platform

Chen Xingjun, Feng Rui

(Zhejiang Economic Information center, Hangzhou, Zhejiang 310006, China)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auto-start of contingency plan; information security incident; Big data; precisely

0 引言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和模式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以并非革新式的进步带来了市场商业模式和政府政务管理双层面的革新式变化。《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时英、法等欧洲发达国家政务云平台也已悄然兴起[2]。在可预计的未来若干年内,云平台、大数据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手段必将成为政府管理和社会活动新的载体。

课题组在《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研究》(《信息网络安全》2014年第9期)中曾提出基于统一信息安全事件模板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系统得以实现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自动化、标准化启动。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在云端的部署使得该系统可以对整朵云实现安全事件的统一管控,进一步发挥该系统的安全事件管控能力。同时在该系统运行过程中,系统内自然积累了云端信息安全事件及实际应急响应过程信息(该系统业务信息),对这些数据的精细化分析与研究或将成为加强安全事件管控、降低信息安全风险的关键。

⑴ 信息系统在云端集中部署面临的信息安全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云平台已经成为各地政府机构、产业园区的重要选择,2014年以浙江省政务服务网及贵州省“云上贵州”项目为代表一系列云平台的部署标志着我国云平台建设逐步规模化、主流化。

信息系统在云端集中部署,节省了信息化建设运行成本,缩短了建设周期,减轻了各单位独立建设信息中心的负担,也给信息化运维带来了便利,并且为消除部门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带来新的安全隐患[3]。

部署在云端的系统失去了其在传统运行环境中相对固化的网络边界和相对稳定的计算存储空间,取而代之的是相对动态的边界和物理位置难以精确定位的虚拟计算存储资源。云端系统除核心虚拟化技术自主可控性和技术成熟性等带来的安全问题外,还面临由于业务系统的充分集中造成攻击目标的集中化,一旦云平台内部边界访问控制和病毒防范等安全策略设置不当或发生故障,云端任一系统造成安全事件都可能在云端的蔓延,形成连锁式安全事件[4]。

⑵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研究》课题整个研究过程中,选取浙江省区县级政府机关单位150个2级信息系统的应急响应现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要求(GB/T22239),提出了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的理念。课题组设计了该系统的架构、状态流转机制、主控制器模板及应急预案模板框架,对系统应急预案中的行为设计了绩效考评算法[1,5]。课题组前期相关论文阐述了该系统的架构,工作流程,应急预案库设计及该管理系统在同地区、同行业推广的思路,并建立了基于该系统的应急预案考核模型。

⑶ 基于云端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带来的革新

随着云计算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政府和企业依托云平台运行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在云平台的部署和应用也产生了新的价值,系统在云端部署后将扩大信息安全管控范围。通过在云端设置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域,配置与业务系统物理独立的计算与存储资源,部署该系统,实现系统对整朵云范围内安全事件进行统一管控[6]。

在云端实现“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向“云平台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的升级,把对单个系统信息安全事件的管理过程升级为对整个云端信息安全事件的管理行为,通过对云平台信息安全事件的全局管理,对面向信息安全及应急响应自动启动全过程数据(该系统业务数据)进行精细化分析统计,更有针对性地在云端不同的区域部署信息安全策略,提高信息安全保障[1,7]。

1 基于云平台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的部署

该管理系统在安全事件发生后,从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库中迅速定位相应的应急预案启动模板,通过自动(或手动)启动应急响应流程,统一部署相关责任人及应急设备的工作,向各责任人发送预案启动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时间点,向应急设备发送应急启动指令,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操作,快捷、有效的调动所有应急预案相关因素,完成应急响应工作,同时自动完成应急响应工作中每个责任人的工作审计记录,便于应急响应工作本身的追责、回溯。

应急预案库(涵盖每次应急响应记录和经验)可在同地区、同行业统一部署、资源共享,使得该地区、该行业各单位各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可添加系统个性化操作)进行规范化应急响应[1],如图1。

图1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启动自动管理系统架构图[1]

与针对单一系统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相比,云端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主控制器及监测显示器部署在云端专门的安全管理区域。由于该系统主控制系统是整个云端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体系的核心,因此主控制系统服务器采用与核心业务区物理独立的计算存储资源,同时使用网络边界设备做好安全管理区域与核心业务区的访问控制防护。主控制系统管理所有核心业务区域的安全事件监测端与应急响应设备,将管理对象从单一的应用系统扩展到各核心业务区域,如图2。

2 基于云平台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的安全事件防御策略

基于单一业务系统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在探测到系统发生安全事件后,自动加载对应的应急预案模板,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和流程,给管理员人发送通知,提醒管理员人在具体时间内完成具体的响应任务。在整个应急响应流程中,主服务器记载相应应急响应设备工作状态机跳转情况及应急响应人员工作状态,以备后续完成本次应急

图3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工作流程

基于云端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在应急响应中不仅仅针对安全事件目标所在系统启动应急响应,同时针对目标系统所在区域启动区域性防御应急响应策略[1,8,9]。

⑴ 网络层面执行区域性防御应急响应,针对目标系统损害程度和安全事件类型按等级分类防御:

① 安全事件目标系统遭遇破坏式、严重的网络安全事件,系统选择通过区域网络边界设备完全中断该区域网络接入;

② 安全事件目标系统遭遇常规式、针对单一端口的安全事件,系统选择通过区域网络边界设备关闭该区域特定端口,保留该区域其他端口正常使用;

③ 安全事件目标系统遭遇可简单、迅速控制的安全事件,系统不启用区域防守应急响应策略。

⑵ 在物理层面执行区域性防御应急响应,针对目标系统损害程度和安全事件扩散性分类别防御:

① 安全事件目标位置遭遇可全局扩散的安全事件,系统选择在整个物理机房区域自动启动区域防守应急响应,如盗窃、温湿度、防火、供电等安全事件;

② 安全事件目标位置遭遇可局部扩散的安全事件,系统选择在目标位置周围一定范围启动区域防守应急响应,如防潮湿等安全事件,并对安全事件扩散情况时时监测,随扩散的加深,动态化增大所防御的区域范围,如图4。

3 基于云平台安全事件数据信息的深度分析和整体性防御

3.1 云平台安全事件信息积累与分析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在云端部署后,随着云平台的运行,该系统在历次的安全事件监测和应急响应过程中将积累整个云平台范围内的安全事件和应急响应数据,对数据深层次挖掘将对云平台安全问题获得全局的把握,发现云平台整个体系相对薄弱点及不同系统、区域、安全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云平台安全问题进行预判断并提高应急响应水平[10]。

3.2 分析维度

基于云平台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安全事件信息挖掘从如下维度分析。

⑴ 安全事件:考虑“安全事件类型(Type)”、“发生时间(time)”、“目标系统(System)”、“所在区域(Zone)”、“攻击来源(source)”。

⑵ 应急响应:考虑“安全事件类型(Type)”、“发生时间(Time)”、“目标系统(System)”、“所在区域(Zone)”、“应急响应设备(Device)”、“应急响应相关人员(Staff)”、“具体人员每个应急响应步骤实际操作时间(TimeA)”、“具体人员每个应急响应步骤规定操作时间(TimeB)”。

系统自动获取:安全事件矩阵T1={(Type)、(Time)、(System)、(Zone)、(source)};

应急响应矩阵T2={(Type)、(Time)、(System)、(Zone)、(source)、(Device)、(Staff)、(TimeA)、(TimeB)}。

基于此评估云平台一段时间发生次数最多的安全事件类型、发生安全事件频率最高的区域及遭遇攻击频率最高的来源,同时优化《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研究》所提出的应急响应评估矩阵E:

System={S1,S2,S3,…,Sr,…,Sn,Smain} ⑴

Zone={Z1,Z2,Z3,…,Zs,…,Zn,Zmain} ⑵

Type={Ty1,Ty2,Ty3,…,Tyt,…,Ty n,Tymain} ⑶

Source={So1,So2,So3,…,Sou,…,Son,Somain} ⑷

针对单个系统进行进一步精细化分析,考虑单个系统各种安全事件及安全事件发生后应急响应各步骤的要求因素,得出某个系统(r)的某个安全事件(t)应急响应因子算法公式:

每一个系统需综合考虑一定时期内所有种类的安全事件,评估在各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中,相关人员的绩效因子,系统(r)的应急响应因子算法公式变为:

Sr={Sr(Ty1),Sr(Ty2),Sr(Ty3),…,Sr(Tyr),…} ⑹

从云平台的整体角度讲,应急响应绩效考评需考虑整个云平台内所有系统的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情况,同时考虑每个区域、各种类型、各种来源的安全事件综合影响因素,于是,《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研究》中评估矩阵E变为[1]:

4 结束语

本文在前置课题成果《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研究》基础上,讨论将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应用于云平台,以提供更广泛的应急预案自动启动服务。主要结论如下:

⑴ 通过比对分析,设计了基于云平台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部署架构;

⑵ 通过比对分析,提出了该系统在云平台部署过程中网络、物理层面区域防御思想,并基于此设计了系统工作机制;

⑶ 对单一业务系统的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应急响应绩效考评算法进行优化,以更适应云平台的评估模式;

⑷ 后续将围绕如下方面开展研究:基于安全事件种类或主要种类研究应急预案启动模板,详细规划自动启动方案中各步骤流程,基于网络边界设备功能,以及物理安全要求进一步规划区域防御安全规则。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冯锐.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网

络安全,2014.9.

[2] 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基本要求.

[3] 王忠.美国推动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战略价值及启示[J].中国

发展观察,2012.6:44-45

[4] 刘鹏.实战Hadoop:开启通向云计算的捷径[M].电子工业出

版社,2011.

[5] 袁辛奋,胡子林.浅析突发事件的特征、分类及意义[J].科技与

管理,2005.2:23

[6] Marianne Swanson, Amy Wohl, Lucinda Pope, etc.

Contingency Planning Guide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R]. NIST SP 800-34,U.S.Gaithersburg:NIST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2002.

[7] 盛扬燕,周涛.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8] 汪向东.我国电子政务的进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子政务,

2009.7:44-68

[9] 吴秋萍.云计算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

现代化,2011.7:117

[10] 肖拥军,姚磊.关于建设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几点思考[J].中国

信息界,2012.10:22

作者:陈兴军 冯锐

第4篇:公共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1 总则

1.1为预防公共系统故障的发生,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公共系统故障事故,避免或降低因公共系统故障导致多台机组跳闸甚至导致全厂对外停电的恶性事故,进而对电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避免和减轻因公共系统故障事故对我公司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重大设备损坏事故,重大火灾事故,根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危机事件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制定《×××发电公司公共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1.2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为原则,结合《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内容和有关实施细则及我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2 概况

2.1公共系统故障是指如循环水系统异常甚至中断、开式水和工业水系统异常甚至中断、仪表和控制压缩空气系统不能满足运行控制要求甚至中断、灰渣水系统异常甚至中断。

2.2××发电公司公共系统包括循环水系统、开式水和工业水系统、仪表和控制压缩空气系统、灰渣水系统。

2.3××发电公司地处城市中心,生活区电、水等全部取自市政,故公共系统故障时对生活不会发生影响。在电网未出现大面积停电导致××变和××变同时停电时,考虑到两循环水泵房同时断电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在本预案中主要考虑循环水泵本身设备问题或单个泵房全部断电时的影响和处理,确保在以上最严重情况下,不发生全厂停电,不发生主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发生重大环保污染事故。我公司公共系统故障的可能事故有:循环水中断或多台循环水泵跳闸、灰渣水中断或多台灰渣泵故障、多台工业水泵故障、多台开式水泵故障、多台消防水泵故障、压缩空气系统不能维持安全停机保护要求。 3 应急预案内容

3.1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3.1.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

长:××× 常务副组长:×××

员:×××

领导小组下设公共系统故障应急办公室 3.1.2成立各专业应急小组

(1)运行应急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员:各值热机班长、各值电气班长、各值正副值长、各值集控班长、循泵班长、灰渣班长、循泵当班值班员、灰渣泵当班值班员。 (2)汽机专业小组:××× (3)锅炉专业小组:××× (4)电气专业小组:××× (5)热控专业小组:×××

(6)消防、保卫应急小组:××× (7)安全保障组:××× (8)物资保障组:××× (9)特殊工作组:××× (10)后勤、医疗组:××× (11)通讯保障组:××× 3.1.3职责

(1)在公共系统故障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组织全公司力量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迅速恢复公共系统正常运行。

(2)负责向上级报告我公司的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各应急小组在公共系统故障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事故处理,首先,要按照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保障无人身伤害,保障对电网不造成大的影响,保证安全停机,避免重大设备损坏事故,重大火灾事故,尽快保证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4)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岗位尽职尽责,联络渠道要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规范,认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工作。

(5)全公司所有生产单位,对事故发生的现象、设备损坏情况和事故处理经过一定要记录清楚,等待备查。

(6)事故应急处理的终止。公共系统设备恢复正常运行方式为全厂公共系统事故应急处理的终止点。 (7)组织和提供事故恢复所需要的备品备件。组织事故恢复所必需的生产车辆。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8)完成公共系统故障事故(发生原因、处理经过、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9)对本预案进行定期(每年一次)演习。 3.2危急事件的预防

3.2.1引起公共系统故障的原因有:

(1)水淹循环水泵房、灰渣泵房、综合泵房; (2)厂用电中断;

(3)循环水泵、工业水泵、灰渣泵、消防泵、开式水泵多台同时发生故障跳闸; (4)机组工业水泵、开式水泵一台检修时,运行泵因故跳闸; (5)灰管线两根以上泄漏;

(6)仪用气系统异常,压缩空气系统不能维持安全停机保护要求。 3.2.2公共系统故障的预防措施: 3.2.2.1防止水淹泵房措施:

(1)应按规定对设备进行认真仔细的巡回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按规定做好排污泵的试运工作,并试验自动装置是否正常,对不正常情况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并同时向组长或副组长汇报。在大雨时,应加强对泵房的巡视次数。洪水时期应加强水情观察,湘江水位上涨至循泵房排污泵排水口时,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设法提高排水口高度,确保泵房内排污泵能正常排污,同时要求现场配备潜水泵并接好电源,随时备用。 (2)确保循环水泵房、灰渣泵房、综合泵房内两台排污泵能正常投入运行,自动控制装置良好。循环水泵房事故排污泵试运行正常,并保证随时可以启动。 (3)循环水泵房、灰渣房、综合泵房值班员应经常检查排污坑水位,发现排污泵自动控制失灵时应进行手动抽水,并及时向上级报告要求消缺。 (4)灰渣泵房排污坑每月定期清理一次。 (5)消除各泵漏水、渗水。

(6)严格执行各项规定,防止春季洪灾。 (7)确保各水泵运行正常。

(8)水泵检修时,确保检修设备与系统运行设备可靠隔离。 3.2.2.2厂用电中断按《厂用电中断应急预案》执行 3.2.2.3防止多台水泵跳闸的措施:

(1)确保各水泵能正常投入运行,联锁装置良好。

(2)各水泵房值班员应经常巡视检查水泵运行正常,发现缺陷及时向上级报告要求消缺。

(3)每周对备用水泵进行一次轮换试验,不需轮换的进行一次启停试验,确保正常、可靠备用。

(4)电气运行人员应按规定对6kV开关及马达进行定期检查。 (5)按照3.2.2.1条要求做好防止水淹泵房的所有工作。

3.2.2.4 工业水泵、开式水泵一台检修,运行泵跳闸的预防措施:

(1)确保运行泵运行正常,所在电气厂用段无电气缺陷后,方许可进行检修工作。检修工作必须连续进行,尽快结束。

(2)检修期间,加强对运行泵的巡视检查,同时加强对电动机和所在厂用电母线设备的巡视检查,发现缺陷及时处理。若缺陷扩展较快,同时检修缺陷不影响该检修泵短期运行的,应终止检修工作,尽快恢复安措,启动检修泵运行。 3.2.2.5灰管线故障的预防措施: (1)灰管线巡线工必须每天对灰管线巡视检查两次,对检查出的缺陷及时汇报。锅炉车间每月必须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对灰管线进行全面检查一次,对检查出的缺陷必须进行消缺和整改。

(2)灰管线的缺陷均作为一类缺陷考核,检修工作均按抢修处理。

(3)合理安排灰管线的运行方式,冬季运行时应按规定进行倒管,确保不发生冻裂事故。坚持停泵和停管必打清水,一般情况下禁止两泵一管方式运行。 (4)炉膛焦渣尽量排往捞渣楼进行回收,提高干灰回收利用率,以减少灰管线磨损。

3.2.2.6仪用气系统故障预防措施:

(1)确保仪用气能正常投入运行,空压机联锁装置良好。

(2)值班员应经常检查确认仪用气系统运行正常,发现缺陷及时向上级报告要求消缺。

(3)每周对备用的空压机进行一次轮换试验,不需轮换的进行一次启停试验,确保正常、可靠备用。

(4)电气运行人员应按规定对开关及马达进行定期检查。

(5)充分利用#

1、#

2、#

3、#4机组空压机系统的联络门,做好#四台机组压缩空气互补的工作。

(6)加强对空压机的检查与维护,运行部应加强定期排水、维修部应加强定期加油,定期清滤网。 (7)运行中发现压缩空气压力低于×MPa时,要查找压缩空气系统的泄漏点,作为一类缺陷联系检修进行消漏,并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尽快查明压缩空气压力低的原因,予以消除,要尽量维持压缩空气压力在×MPa以上运行。 3.3应急预案的启动

3.3.1一旦发生公共系统故障事故,由值长向生产副总经理和运行部主任汇报并同时上报省调。由生产副总经理决定执行本预案。运行部主任接到值长通知后,应立即在运行部范围内,紧急启动本预案,各就各位,组织事故的应急处理。 3.3.2生产副总经理汇报总经理、党委书记,通知各位副总经理和各应急小组部门主任,组织所辖部门紧急启动本预案,各部门主任接到命令后,迅速安排本部门人员各就各位。

3.3.3 运行监控小组应把事故处理的重点依次放在保人身、保电网、保主设备、保不发生重大污染事故上。应按照本预案内容进行果断处理,不要等到所有人员到齐后再进行事故处理。

3.3.4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要群策群力,要顾全大局,针对事故的蔓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根据职责分工积极主动进行处理,尽快恢复公共系统的正常运行方式。

3.3.5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以下任一情况:循环水系统故障;开式水泵两台以上故障;工业水泵二台以上故障;压缩空气系统压力低于×MPa而且隔绝一般压缩空气用户和启动备用空压机无效时;灰管线两条以上管线故障;同一灰渣泵房内仅有一台以下灰渣泵正常运行时。 3.4 危急事件的应对 3.4.1 水淹泵房应急预案 (1)循环水泵房

当发生水淹循环水泵房时,迅速停止其所有泵房内电机运行,机组迅速减负荷停机;确保××kV线路和主变正常运行以及确保机组备用电源母线正常,机组高厂变由#×高备变代。 (2)灰渣泵房

当发生水淹灰渣泵房时,迅速停止灰渣泵运行,关闭运行炉底封挡板,停捞、碎渣机,退出电除尘锁气器,停所有冲渣、冲灰水;严密监视各灰斗灰位、冷灰斗渣位情况,根据灰斗灰位和冷灰斗渣位高度,及时降低机组负荷。 (3)综合泵房

当发生水淹机组综合泵房,应立即停止泵房内所有电机运行,机组减负荷至脱粉运行,关闭锅炉底封挡板,停电除尘锁气器。当发生水淹机组综合泵房时,应立即停止泵房内所有电机运行,机组减负荷至脱粉运行,关闭锅炉底封挡板,停电除尘锁气器。

水淹泵房后,检修应急小组应紧急调用和装设排水设施,抽干泵房积水,并紧急调用备用电机进行更换,无备用电机且从兄弟电厂无法调运的,应抓紧进行烘潮处理。消防车必须在现场待命。

3.4.2循环水泵、工业水泵、灰渣泵、消防泵、开式水泵多台同时发生故障跳闸或机组工业水泵、开式水泵一台检修时,运行泵因故跳闸:

(1)水泵运行中跳闸后,备用的水泵应及时联启,否则应手动启动备用泵,无备用泵时应重合跳闸的水泵。

(2)当循环水泵跳闸循环水母管压力降低引起真空下降时,应立即减去相应的负荷,待循环水恢复后再加负荷。 (3)当循环水泵跳闸循环水母管压力降低引起主机润滑油温升高时,应适当减去机组负荷,压小凝结器循环水出水门提高循环水压,防止因油温高导致机组振动大而跳机及轴瓦烧坏事故的发生。 (4)当循环水泵跳闸循环水母管压力降低影响开式水泵和工业水泵正常运行时,应适当压小凝结器出水门提高循环水母管压力,当因工业水泵或开式水泵运行失常引起相应的冷却器出口温度超过允许值时,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5)当循环水泵运行中因厂用电中断全部跳闸时,立即减去机组全部负荷,当真空下降到跳机值循环水仍未恢复时,立即打闸停机,锅炉停炉,全开真空破坏门,严防大气释放阀冲破。

(6)当循环水泵运行中因厂用电中断全部跳闸时,循泵值班人员应立即复位所有的跳闸泵开关,联系电气尽快恢复厂用电。厂用电恢复后立即恢复循环水系统运行。

(7)充分利用工业水系统机侧和炉侧的联络门,做好机组工业水互补的工作。 (8)工业水泵、开式水泵运行中跳闸后,备用的工业水泵、开式水泵应及时联启,否则应手动启动备用泵,无备用泵时应重合跳闸泵。 (9)当循环水泵跳闸循环水母管压力降低影响开式水泵和工压水泵正常运行时,应适当压小凝结器出水门提高循环水母管压力,当因工业水泵或开式水泵运行失常引起相应的冷却器出口温度超过允许值时,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10)当工业水泵、开式水泵运行中因厂用电中断或其它原因全部跳闸时,立即停止给水泵运行(此时给水泵应该全部跳闸)及其工业水、开式水系统用户运行,达到停机条件时应果断停机,防止损坏主设备或重要辅机。

(11)厂用电恢复后,启动工业水泵、开式水泵之前应排出泵体内的空气,某些用户由于缺水导致温度过高时,投入工业冷却水、开式冷却水时,应考虑其温降不宜过大。

3.4.3当发生灰管线一根故障时,应立即通知检修进行抢修处理,同时倒管运行。

3.4.4仪用气系统故障

(1)运行中发现压缩空气压力低于××MPa时,运行机组要保证各炉4支油枪在推进位置;除保证各气动阀压缩空气备用外,不常用压缩空气的系统应采取措施进行隔绝,以提高气源压力。首先应对检修和取样用气进行隔绝,其次将漏气大和下煤情况良好的空气炮进行隔绝,直至隔绝所有空气炮,若压缩空气仍然不能维持,则可将水处理装置暂时退出,以确保各阀门和油枪用气。运行中必须确保压缩空气压力不低于××MPa。同时应注意水环真空泵入口气动蝶阀,若自动关闭则应在就地手动电磁阀开启。

(2)当采取以上措施后,压缩空气压力仍然低,出现油枪投不进时,锅炉燃烧方面应尽量避免较大的操作,以稳定燃烧防止锅炉灭火。并及时汇报运行部、生技部和运行总工,请示是否停部分机组进行处理。

3.5 生产、生活维持或恢复方案(各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3.5.1各单位生产人员在公用系统故障发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况下要坚守本职岗位,使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3.5.2根据实际情况保证生活区的供水供电,物业公司、建安公司要及时与值长联系,做好各项工作。

3.5.3居委会要及时做好宣传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商品供应和食品供应。 3.5.4保安公司要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企划部主管消防人员要组织消防人员随时准备进行救险工作。

第5篇: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随着本院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和完善,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活动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和网络安全故障将会给医院的医疗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对医院工作和病人就医造成的影响,特制定以下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一、故障判断及预案启动的判定

根据信息系统故障发生的原因、程度、影响的业务范围、发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等综合因素判定故障的类别和启动相应预案的时机。

1.全院停电,属极端情况。故障判定:后勤保障部。启动条件:在诊疗高峰时段预计1小时内不能恢复的;已知要长时间停电的。

2.全院信息系统故障。故障判定:信息科。具体如下:医院软硬件系统故障;规律性的全系统工作不稳定等。启动条件:在诊疗高峰时段预计1小时内不能恢复的。

3.局部性网络故障。故障判定:信息科。指部分线路或楼层交换机突发故障,如重点业务部门光纤线路和交换机故障。启动条件:在诊疗高峰时段预计1小时内不能恢复的。

4.单点故障:指单一终端的软硬件故障;单一病人信息丢失;偶然性的数据处理错误;由于违反工作流程、操作不熟练或使用不当的错误。启动条件在诊疗高峰时段预计30分钟内不能恢复的。

二、故障应急预警和组织实施 坚持“先处置后处理”的原则。先让病人能够得到正常就医,在保证就医前提下再满足业务流程处理的需要。

1.网络故障的判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整个、局部或终端系统不能运行,不能正常访问医院和医保中心数据,即被视为网络故障。各业务部门发现问题后要尽快向信息科和本部门领导汇报,由技术人员迅速排査原因。

2.信息科确定故障类别,一旦确定为全院性故障,立即上报医院主管领导并立即组织协调系统恢复工作;医院主管领导组织各职能科室,按医疗、物资、信息的管理分工,分别通知并组织转入手工或单机操作,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若故障在预计的时间内不能排除时,由应急指挥协调小组决定,启动分类急条。确定专人担任总协调、总指揮,门修部立即在相 示,并分头到门验,急、佳院部等,负责解释和维持序关的窗口张贴

三、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

1.全院停电情况或全院性网络故障(由主管信息的副院长组织并协调)按照各业务部门服务对象的不同,直接为病人提供服务的部门为重点保障对象。如门急诊挂号、收费、各级药房、入院处置、住院结账,病区护土站、病区医生站、医技科室等,各部门转入手工或单机操作,其应急预案如下

(1)门急诊挂号收费:挂号收费窗口转入单机模式运行或手工操作,正常后及时录入挂号收费数据,自动上传明细数据;医保病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暂时自费结算,或者押医保卡后先用药,系统正常后再刷卡结算。(注意事项手工挂号时需记录处方号与病人信息以备系统正常后录入,收费窗口在切换单机和网络时要注意核对收据号,防止收据号出错。

(2)各级药房:门诊药房凭手工处方发药,分类存放,以备系统恢复正常后发药减账时核对。住院药房根据病房护士站的手工领药单进行发药,并做好登记,待系统恢复正常后根据病区领药信息核对后进行电脑减账。

(3)入院处置:入院全部手工登记,住院号根据系统中止时的最大住院号往后顺延,正常后再补录住院信息。(注意事项:系统中止时最大住院号如未记录下来,则使用临时住院号区分,如LS000,做好相关记录,在系统恢复后按正常住院号对应后补录;另如有两人以上同时手工登记,要注意手工按排住院号时不能重复。)

(4)住院结账医保结账,可以核对好出院病人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做好解释工作后先离院,待系统恢复正常后再通知病人来院结账。 自费结账,可以核对好出院病人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做好解释工作并补足欠款后先离院,待系统恢复正常后再通知病人来院结账。(注意事项:手工操作时发生的补记账或退账费用需另行记录,在系统正常后要补输入系统再补结账)。

(5)护士工作站:转入系统开展前的手工操作模式,做好各类医嘱相关收费记录及操作记录登记,以备系统恢复正常后再补录入电脑系统,手工填写治疗单、输液单和领药单等各种单据,并做好住院病人和预出院病人的解释工作。 (6)住院医生站:手工书写医嘱单和各种医疗文书,系统恢复正常后补录。

(7)门诊医生工作站:在处方签和病历本上手工开立药品,检査、检验、治疗、输血、手术项目由手工开立申请单。

(8)分诊叫号:由分诊护士收集就诊病人的挂号券,当前病人就诊完毕后分诊护士按挂号顺序把病人逐个叫入诊室内,回单病人也由护土按排,依次插入待诊队列中。

(9)检验科、影像中心等医技科室的收费按病区、住院号和病人姓名记录费用后及时交到住院处。做好必要的记录以备系统恢复正常后再补录入电脑系统。

(10)手术室、麻醉科做好手工登记和费用记录,待系统恢复正常后再补录入系统。

(11)血库转为手工发血,记录好病人信息及对应血袋编号,在系统恢复正常后再补录入系统进行发血记账。(注意事项:手工登记信息要完整准确)

(12)银联刷卡业务暂停。

(13)仓库、总务、供应室等手工操作,详细记录出入库等各种单据信息,待系统恢复正常后补录。

(14)其它部门的应用系统,如各类查询系统、0A、成本核算系统等均暂停使用。

局部性网络故障(由信息科和相关科室主任组织协调)出现故障部门按全院停电情况的方式处理 3.医保故障:(由医务科、财务科和相关科室主任组织协调) ①太仓医保采用电信的光纤接入,如出现故障,则医保病人结算按全院停电情况处理;②如果医保中心服务器故障,则医保病人按全院停电情况处理

4.单点故障(软件问题现场解决,硬件问题启用备用机)直接报信息科处理。

四、系统恢复后的工作

1.业务部门:各部门恢复计算机操作。每个部门指派合适的工作人员,尽快补办或完成在手工应急操作时产生的各种信息。医保病人通知本人来院重新进行结算。

2.对故障排除过程必须详细记录。内容包括故障发生时间、性质、类别、程度、维修情况、组织情况、负责人、主要维修人员、效果、系统恢复时间等,对故障发生过程中的信息进行跟踪核对;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

五、故障报告电话 后勤水电维修及高压配电: 信息科:

下班时间拨打总值班,呼叫信息科值班人员总值班:

六、应急处理流程

网络服务器故障是指因硬件或软件原因致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停止。一旦故障发生,按下列规程处理信息科应设24小时专人值班,监控网络运行。一且发现问题,在及时处理的同时迅速向科长汇报。故障排除后,应及时记录,并在科室会议上汇报。 2.遇到较大故障,应迅速按以下几方面进行工作: (1)故障检修:系统管理员査找故障原因,修复系统

(2)技术联络:迅速与承包商或公司取得联系,采取有效手段获得技术支持。

(3)院内协调:通报全院各科室故障情况,并到关键科室协助工作 3.在停机期间,相关科室应组织抢录小组在岗待命,一旦系统恢复,当日立完成对重要数据的录入,第二天完成全部数据补录生.故障排除后,信息处应协助重要科室进行数据恢复处理。

5.故障排除后2天内,信息科应组织技术研讨会,分析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完成故障分析报告并存档。

第6篇:通讯系统故障抢修应急预案

通讯系统故障常引起井上、下联系中断,调度指挥失灵,甚至引发事故。为了预防和及时处理通讯系统故障,特制定本预案。

1、调度室、机运队按照分工认真维护好各自分管的设备(线路),认真检查和排除不安隐患,预防故障发生。做好备品备件计划、并积极落实以保证故障迅速修复。

2、调度室,机运队要制定包机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个人。责任人每周对所属全部设备、线路全部检查一次,以确保系统完好运行。

3、我矿现有两套调度总机,一套总机工作期间,要求另一套总机完好备用。一旦在用调度总机出现故障,另一套可立即投运。

4、在调度总机与行政总机间必须备有20对备用电话线。一旦行政总机出现故障,机电队负责迅速向调度系统分线箱放20个行政电话号,电话组负责迅速用应急行政电话恢复规定地点的电话。

5、一旦出现调度总机瘫痪时,立即恢复备用总机工作。然后机电科长、调度室主任必须迅速到调度室组织抢修。

6、抢修工作结束后,整个通讯系统必须迅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7、在行政电话瘫痪时,机电科长、机电队长要迅速组织抢修。

8、需要应急恢复的调度电话: (1)2个主扇风机,井下各主要变电所。

(2)临时指定的地点。

9、通讯系统恢复后,要及时上报调度室和矿领导。

第7篇:HIS系统故障药房应急预案

医院信息系统故障药剂科应急预案

为防止因医院网络信息系统出现故障而影响临床及门诊患者用药,保证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和工作稳定,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药剂科应急预案,望各科室、各部门在应急情况下遵照执行。

一、中心药房工作预案

(1)严格按照网络中心通知的时间及要求进行操作;

(2)网络故障时,由各临床科室填写本科药品请领单,药房根据临床科室提供的药品请领单进行发药;

(3)网络恢复时,由临床科室补录摆药医嘱,药房对补录的摆药医嘱进行发药并确认,同时与发药时药品请领单内容详细核对,如发现内容不符,须详细追查;

(4)网络恢复后对出院带药处方及时进行确认;

(5)数据补录工作结束后应查看电脑内药品库存与实际库存相符情况。

二、门诊药房工作预案

(1)严格按照网络中心通知的时间及要求进行操作;

(2)网络故障时,由门诊医师开具纸质门诊处方,药房根据患者已缴费的处方进行调剂、核对、发药;

(3)网络恢复后,由药房对已发药的处方在电脑上进行发药确认,同时与发药时处方上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金额进行详细核对,如发现内容不符,须做好记录,交到药剂科主任及收费处;

(4)数据补录工作结束后应查看电脑内药品库存与实际库存相符情况。

(5)各药房在网络故障时,必须向科主任汇报;如上班人员不足,必须临时增加药师上班。

药剂科 2012年2月6日

第8篇:热工控制系统故障专项应急预案

热工控制系统故障专项

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防止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导致事故扩大,避免由于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导致设备损坏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本应急预案依据《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运行检修导则》、《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枣庄市建阳热电有限公司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结合《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编写。

1.3热工控制系统故障:指热工控制系统硬件、软件以及系统出现故障导致锅炉、汽轮发电机组本体设备、辅助设备、其他相关系统及设备的控制故障,造成设备被迫停止运行,对机组安全运行及设备健康状况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1.4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枣庄市建阳热电有限公司热工控制系统故障事件的应对工作。

1.5热工控制系统现况:枣庄市建阳热电有限公司#

1、#2炉、1#机DCS系统为XDPS分散控制系统。DCS系统的控制范围覆盖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燃烧器管理系统BMS、数据采集 1 系统DAS、汽轮机控制系统DEH、给泵汽轮机控制系统MEH和电气控制系统ECS。控制室里,采用CRT控制并辅以大屏幕显示。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1分散控制系统操作员站和过程控制单元等故障,导致控制信号消失或被控对象失去控制;

2.2分散控制系统网络或模件总线通信故障,导致信息传输中断或坏质量;

2.3热工控制系统软件存在缺陷、错误,导致控制系统发出错误指令;

2.4热工控制系统电源故障,导致控制系统停止工作; 2.5汽机控制系统(DEH)或给水泵汽机控制系统(MEH)故障,导致汽机或给水泵汽机不能正常控制和运行。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1当分散控制系统局部故障,重要的局部区域信号异常、部分主重要运行参数失去控制或其显示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工况时,由值长按照规程,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现场监视和操作等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尽可能使机组运行稳定、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当部分操作员站(OIS)出现故障时,应由可用操作员站继续承担机组监控任务(此时应尽量减少操作),同时迅速排除故障。

3.2当全部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时(所有OIS"黑屏"或"死机"),若主要后备硬手操及监视仪表可用且暂时能够维持机组现况,则转用后备操作方式运行,同时排除故障并恢复操作员站运行方式,由值长

2 按照规程布置处理,并立即检查故障原因,尽快排除。否则应立即停机。

3.3当全部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时(所有OIS"黑屏"或"死机"),由于无可靠的后备操作监视手段,运行人员不能通过操作员站对运行设备进行控制,必须通过硬手操设备立即停机,防止事故扩大,避免设备损坏事件的发生。

3.4当分散控制系统环网发生严重通信故障时,导致信息传输中断,造成所有数据不能进行刷新,由值长按照规程布置处理,并立即联系检修检查故障原因,尽快排除。否则应立即停机。

3.5当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单元节点离线或主、备控制器模件均出现故障(中断运行)时,在无法维持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时,应立即采取停机措施。

4应急处置体系 4.1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王洪平

副组长:郝培龙 王磊 张明 杨松川 刘大海

成 员:由运行部、检修部、技术部部门专工、热控专业相关班长、班组技术员、相关设备工作负责人组成。

4.2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4.2.1提出修订应急预案,负责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在本预案中履行职责情况。

3 4.2.2领导小组成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对发生事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决策,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4.2.3负责向上级报告本厂的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4.2.4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4.2.5组织事故调查,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应急救援的事故教训,并形成总结报告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4.2.6组织落实整改。 4.3工作小组职责:

4.3.1对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事故预想,负责提供技术指导。 4.3.2定期组织演练,加强技术培训。

4.3.3定期巡查设备, 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4.3.4督促职工严格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和运行、检修规程,正确执行各项运行操作、做好日常维护检查和检修消缺工作。

4.3.5根据事故情况对设备采取相应保护、隔离措施。 4.3.6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事故情况,及时通知专业应急组和其它事故应急小组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救援;

4.3.7参加调查事故原因,进行事故分析。

4.3.8根据故障情况提出整改意见,按照审批程序审核后,及时落实整改。

5预防与预警

4 5.1危险源监控点

5.1.1热工控制系统工作环境包括控制室及电子设备间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抗电磁干扰能力等,以及现场设备的运行环境。

5.1.2热工控制系统电源及接地。 5.1.3仪用气质量及系统的可靠性。 5.2危险预防

5.2.1认真执行定期巡检制度,加强对热工控制系统的监视检查,特别是发现主控制模件、环路模件、重要子模件、电源等故障时,应及时通知运行人员并迅速做好相应对策。

5.2.2认真执行定期维护、校验制度。

5.2.3定期通过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对有关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2.4机组检修前,有针对性的对存在缺陷的系统或设备进行试验,查出问题,在检修中消除设备缺陷。

5.2.5检修后对热工控制系统进行完整的检查、试验。 5.2.6认真执行软件修改、审核、审批程序,软件的修改、更新、升级必须履行审批受权及责任人制度。

5.2.7认真执行热工保护管理制度,严格履行保护定值修改、审核、审批程序,程序修改后必须检查验证。

5.2.8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切实做好安全措施。 5.2.9投入运行的模拟量控制系统应定期做扰动试验。

5 5.2.10认真执行软件管理制度,规范热工控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管理。在修改、更新、升级软件前,应对软件进行备份。未经测试确认的各种软件严禁下载到已运行的热工控制系统中使用,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热工控制系统防病毒措施。

5.2.11认真执行图纸资料管理制度。

5.2.12认真执行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在工程师站备有适当的应急备件。

5.2.13热工控制系统配置应能满足机组任何工况下的监控要求(包括紧急故障处理),CPU负荷率应控制在设计指标之内并留有适当裕度。

5.2.14主要控制器应采用冗余配置,重要I/O点的冗余配置应分配在不同的板件上。

5.2.15系统电源的设计应可靠、合理。一是电源设计的负荷率;二是电源应冗余配置,保证两路电源的独立性。

5.2.16通信负荷率设计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保证在高负荷运行时不出现"瓶颈"现象)之内。

5.2.17系统接地必须严格遵守技术要求,电缆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的屏蔽电缆。

5.2.18操作员站及少数重要操作按钮的配置应能满足机组各种工况下的操作要求,特别是紧急故障处理的要求。紧急停机停炉按钮配置,采用与DCS分开的单独操作回路。

6 5.2.19控制器故障时,主要参数应有独立其控制器的参数监视,控制器(包括电源)故障和故障后复位时,保护和控制信号的输出应处于安全位置。

5.2.20对涉及机组安全的执行机构、阀门等现场设备,在失电、失气、失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向安全方向动作或保持原位。

5.3预警

5.3.1热工控制系统模件、电源状态指示异常; 5.3.2操作员站显示异常、控制键盘异常; 5.3.3报警窗发出异常报警; 5.3.4监控画面出现异常显示。 5.4预警程序

一旦发生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现象,应按照事故处理规程处理。立即通知检修部所有热控班组或值班人员(夜间或节假日),检修部、运行部专工和部门负责人。在出现危及机组正常运行的事件或危及设备安全的情况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

指挥人员及应急工作组成员到达现场后,向运行人员了解情况,迅速排查原因,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必要的安全措施,尽可能保护设备安全。

5.5应急联系电话

集控室:8298066 8298016 生产经理:8298005 检修经理:8298006

7 总工程师:8298007 控制中心:8298030 运行副部长:8298060 技术副部长:8298070 6应急处置

6.1按照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当3.1款所列事件发生时,值长应立即发出改变运行方式的指令,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现场操作等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使机组及设备尽可能处于安全状态。同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通知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尽快到达现场,检查热工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确定故障点,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由值长统一指挥。

6.2按照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当3.2款所列事件发生时,值长应立即按照事故处理规程处理。向生产副厂长、检修部、运行部、技术部负责人汇报,通知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尽快到现场。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由生产副厂长(或生产副厂长指定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统一指挥。

6.3按照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当3.3款、3.4款、3.5款所列事件发生时,值长应立即下达通过硬手操设备停机、启动应急设备的指令,并对下列设备进行检查。向厂长、生产副厂长、检修部、运行部、技术部负责人汇报,通知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尽快到现场。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由厂长(或生产副厂长)统一指挥。

6.3.1检查并确认发电机已解列;

8 6.3.2检查并确认汽机已跳闸; 6.3.3检查并确认锅炉已跳闸; 6.3.4检查并确认厂用电已切换成功;

6.3.5检查并确认盘车油泵或事故润滑油泵运行; 6.3.6检查并确认发电机密封油泵运行; 6.3.7检查并确认汽机盘车正常; 6.3.8检查确认真空破坏阀状态; 6.3.9检查并确认所有抽汽逆止门已关闭;

6.3.10检查并确认汽机疏水门、蒸汽管路疏水门已打开;6.3.11检查并确认汽轮发电机监测仪表参数; 6.3.12检查并确认给水泵汽机已跳闸; 6.3.13检查并确认给水泵汽机油泵运行; 6.3.14检查并确认给水泵汽机疏水阀开启; 6.3.15检查并确认汽机盘车正常;

6.3.16检查并确认快关阀、所有油枪轻油阀已关闭; 6.3.17检查并确认磨煤机摆阀已关闭; 6.3.18检查并确认所有一次风机已跳闸; 6.3.19;检查所有引风机状态; 6.3.20检查确认循环水泵状态; 6.3.21检查确认电气系统及设备状态; 6.3.22检查确认定冷水泵状态; 6.3.23检查确认真空泵状态。

7事故处理恢复

7.1查找故障原因,按系统(电源、气源、通讯、汽轮机控制、模拟量控制、顺序控制、锅炉炉膛安全监控、保护联锁控制等)、按区域(分散控制系统设备、汽机侧就地设备、锅炉侧就地设备、其他系统就地设备等)排查,确定应急工作方案,执行安措,消除缺陷。

7.1.1通过试验判断是现场设备故障还是分散控制系统设备故障;

7.1.2若是现场设备故障,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进行设备修复、校验或更换等工作;

7.1.3若是分散控制系统通讯故障,复位通讯模件,不成功则更换模件;

7.1.4若是分散控制系统主控制模件故障,切换到冗余模件,不成功则更换模件;

7.1.5若是分散控制系统辅模件故障,更换模件;

7.1.6若是电源系统故障,排除故障原因后,逐级恢复供电。 7.2在值长的协调指挥下,逐步恢复功能,对故障点进行功能恢复试验。

7.3协助运行启动机组。 8事故调查分析与整改

8.1及时记录并打印事故发生时的事件、跳闸首发信号、运行参数、趋势记录等原始资料。

8.2由当值运行人员提供详细的监控信息。

10 8.3由检修人员提供详细的检查、处理情况汇报。

8.4由安全办负责人召集应急指挥部成员、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当值运行人员、参与应急的检修工作负责人召开事故分析会。

8.5由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填报事故报告,编写详细的事故原因分析,提出整改建议,经审核、审批后贯彻执行。

8.6问题整改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将整改资料汇总存档。

第9篇: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2

检验科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防范医院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建立和健全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计算机技术和检验科业务应急处理和保障能力,确保患者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持续、稳健运行。

二、编制依据

根据《内蒙古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信息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并结合医院的实际,编制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各类应用系统

四、组织机构

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的总体要求,成立检验科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保障领导小组(简称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检验科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工作。

(一)人员构成: 组长:田永丽

副组长:李阳,段弘 张建强 凌海峰

成员:何斌

兰宁

王元霞

李建雄

邓小英

董敖渤

贾姝洁

段立志

刘晶

(二)工作职责:

(1)制定检验科内部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2)做好检验科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3)协调医院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协调与软件、硬件供应商、线路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4)组织医院内部及外部的技术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

(一)医院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报告程序

当各工作站发现计算机访问数据库速度迟缓、不能进入相应程序、不能保存数据、不能访问网络、应用程序非连续性工作时,要立即向信息中心报告。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对各工作站提出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记录,经核实后及时给各工作站反馈故障信息,同时召集有关人员及时进行分析,如果故障原因明确,可以立刻恢复的 ,应尽快恢复工作;如故障原因不明、情况严重、不能在短期内排除的,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在网络不能运转的情况下由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全院各部门工作,以保障全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分级

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为三类和其它故障:

一类故障:由于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光纤损坏、主服务器数据丢失、备份硬盘损坏、服务器工作不稳定、局部网络不通、价表目录被人删除或修改、重点终端故障、规律性的整体、局部软件和硬件发生故障等造成的网络瘫痪。

二类故障:由于单一终端软、硬件故障,单一病人信息丢失、偶然性的数据处理错误、某些科室违反工作流程引起系统故障。

三类故障:由于各终端操作不熟练或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 其它故障:由于医保线路、医保端引起的医保系统故障 针对上述故障分类等级,处理原则如下:

一类故障——由信息科主任上报院应急小组领导,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恢复工作。

二类故障——由系统管理人员上报信息中心主任,由信息中心集中解决。 三类故障——由系统管理员单独解决,并详细登记维护情况。

(三)发生网络整体故障时的首要工作

1、当信息中心一旦确定为网络整体故障时,首先是立刻报告应急小组领导,同时组织恢复工作,并充分考虑到特殊情况如节假日、病员流量大、人员外出及医院有重大活动等对故障恢复带来的时间影响。

2、当发现网络整体故障时,各部门根据故障恢复时间的程度将转入手工操作,具体时限明确如下(如病人或病情需要可随时转入手工操作):

(1)30分钟内不能恢复——门诊挂号、住院登记、门诊医生、药房等部门转入手工操作。 (2)6小时内不能恢复——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手术室、医技检查转入手工操作。

(3)24小时以上不能恢复——全院各种业务转入手工操作。

(四)各部门的具体协调安排

1、所有手工操作的统一启动时间须由信息科通知,相关部门严格按照通知时间协调各项工作,在未接到新的指示前不准擅自操作计算机。

2、门诊挂号、收费工作协调

(1)门诊收费处由门诊部主任、财务科负责联系协调,与信息科保持联系,及时反馈沟通最新消息;

(2)当网络系统运行中断超过30分钟时,要通知收款员转入手工收费程序; (3)门诊收款员要建立手工发票使用登记本,对发票使用情况做详细登记;

(4)当系统恢复正常时,由收款员负责对网络运行稳定性进行监测,如不稳定,及时向信息中心反馈情况。

(5)网络恢复后,操作员要及时将中断期间的患者信息输入到计算机;

3、出院结算处的工作协调

(1)由财务科科长总体负责联络协调;

(2)原则上不在住院处、记帐处进行费用补录,以防止出现帐目混乱;

(3)当系统停止运行超过24小时,对普通出院患者,推迟出院结算时间。对急诊出院的患者应根据病历和临床护士工作站记录,进行手工核算,出具手写发票。

(4)在网络停止运行期间,出院患者急需结算时,应由该科护士工作站追查是否还有正在进行的检查项目,并向出院结算处提供详细费用情况后,方可送交结算。

4、医生工作站的协调

(1)医生工作站由医务科组织协调;

(2)病历中处方、医嘱、病历、检验、检查申请单一律采取纸质手写方式; (3)出院带药由主管医生负责掌握经费情况,如出现费用超支时原则上不予带药; (4)对即将出院或有出院倾向的患者,主治医师要在检查申请单上要注明;

5、护士工作站的协调

(1)护士工作站由护理部组织协调;

(2)网络故障期间应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费用执行情况;

(3)详细填写每位患者的药品请领单(包括姓名、住院号、费别、药品名称及用量),一式两份,一份用于科室补录医嘱,另一份送药房作为领药凭证。

(4)接到信息科通知恢复运行时间,按要求补录纸质信息。

6、医技检查工作协调

(1)医技工作站由医务科组织协调;

(2)网络故障期间HIS、LIS等信息系统转入手工方式;

(3)在网络停运期间应详细留取、整理检查申请单底联;

(4)网络恢复后根据手工检查单登记,通过手工记价补录患者费用。(注意与收费处、临床科室联系沟通)

(5)对即将出院或有出院倾向的患者,检查科室应及时通知科室或住院处沟通费用情况。

7、药房工作协调

(1)药房工作站由医务科组织协调;

(2)严格按照信息中心通知的时间及要求进行操作; (3)准备好纸质药品价格表,以便手工划价,并及时更新。

(3)网络故障时,门诊根据医生的手工处方划价、发药;住院根据临床科室提供的药品请领单发药;

(4)网络恢复时对门诊手工处方统一交收费处进行补录,对住院临床科补录的药品医嘱进行发药并确认;同时与发药时药品处方、请领单内容详细核对,如发现内容不符,须详细追查;

(5)网络恢复后对出院带药等其他纸质处方及时进行确认;

各工作站接到重新运行通知时,需重新启动计算机,整体网络故障的工程恢复工作,由信息中心严格按照服务器数据管理要求进行恢复工作。

(五)应急数据恢复工作规定

1、当服务器确认出现故障时,由网络管理员按《数据备份恢复方案》进行系统恢复。

2、网络管理员由信息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恢复。当人员变动时应有交接手续。

3、当网络线路不通时,网络管理员应立即到场进行维护,当光纤损坏时应立即使用备用光纤进行恢复,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应使用备用交换机。

4、对每次的恢复细节应做好详细记录。

5、平时应定期对全系统备份数据要进行模拟恢复一次,以检查数据的可用性。

(六)网络服务器故障应急处理规程

网络服务器故障是因硬件或软件原因致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停止,一旦发生故障,按下列规程处理。

1、信息科应设专人管理,监控网络运行。发现问题,在及时处理的同时迅速向科室领导汇报。故障排除后,应完成故障报告,在技术讨论会上汇报。

2、遇到较大故障,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应迅速集合,集体攻关。具体分为3个组做以下工作:

(1)故障检修组:集中系统管理员继续分析故障、查找原因、修复系统。

(2)技术联络组:迅速与软、硬件供应商取得联系,采取有效手段获得技术支持。 (3)院内协调组:通知全院各科室故障情况,并到关键科室协助数据保存。

3、全院各系统使用科室制定相应的系统故障数据保护措施,并建立数据抢录小组,发现停机,应保存断点,保护原始数据,断点前后表单分开存放。

4、在停机期间,相关科室应组织数据抢录小组在岗待命,一旦系统恢复,当日应立即完成对重要数据的录入,第二天完成全部数据补录。

5、故障排除后,信息中心工作技术组应按制定方案分片包干,协助重要科室进行数据补录工作。

6、故障排除后2天内,信息科应组织技术研讨会,分析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完成故障排除报告院领导

六、应急预案落实措施

(一)平时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防护

1、组织管理措施:应急组织机构要进行层层把关,层层落实,对组织机构中的人员及联系方式,要做到及时更新,并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

2、技术保障:一方面进行网络设备的安全加固,例如增加防火墙、入侵监测设备等,对已知的系统漏洞及时安装补丁程序,另一方面要进行技术储备,对内部进行人员定期培训,同时采取通过向专业网络安全公司购买安全服务的方式,加强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效率。

3、在网络工程建设和规划方面,要切实加强网络安全方面考虑,设计时要考虑设备的冗余备份,信息存储的异地备份等。

检验科

二零一四年一月一日

上一篇:工程完工报告下一篇:最美的旅行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