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海南城乡教育改革,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加强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建设的研究对于解决现阶段我国教育城乡二元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种情况, 本文中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海南省城乡教育改革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并总结了现阶段海南省城乡教育改革中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策略。

二、现阶段海南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分析

在进入新世纪之后, 海南省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是由于海南省整体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因此, 教育资源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化发展, 这对于整体的教育公平性存在着较大的阻碍。为了进一步拓展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 在最近几年当中海南省也逐渐加强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机制, 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师资队伍城乡统筹发展。为了避免城乡教师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并促进农村教师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海南省实施了师资队伍城乡统筹发展机制, 将农村教师全部纳入编制当中, 同时与城市地区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与考核, 为农村教师能力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推动教师交流制度。通过教师双向交流的方式能够直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从而推动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当中农村地区逐渐加强了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农村教师参观考察制度等交流制度,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开阔了农村教师的眼界, 同时也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

3.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发展。一直以来海南省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最近几年当中为了推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针对农村地区教学现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教学资金投入, 这对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质量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现阶段海南省城乡教育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上文当中笔者对当前阶段海南省城乡教育改革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 从中可以发现目前阶段海南省城乡教育改革在优质教学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暴露出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与完善的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忽视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加工与处理, 并通过互联网进行直接传递, 从而实现真正的教育资源共享。例如, 学生可以通过微课、MOOC等接受优质教师教育。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阶段海南省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从而阻碍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拓展。首先, 大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欠缺, 大部分教师并不具备通过信息技术开展直接教学的能力, 同时也无法实现对教学资源的再加工;而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投入必要的经费进行教育资源加工, 这就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只能通过传统方式实现共享, 效率相对低下。其次, 从目前阶段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配置方面来看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的欠缺, 部分农村地区学校还并不具备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设施设备, 即使拥有优质教育资源, 也无法应用在实际教学当中。对当前阶段海南省农村地区中小学进行调查与分析, 79%的教师中并没有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 教学效率相对较为低下。

(二) 城乡教学中教育资源差异较为明显

虽然在最近几年当中海南省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城乡教学再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从而阻碍了农村地区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首先, 农村地区在教育资金配置方面与城市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海南省是典型的旅游大省, 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地区在资金方面具有较为强大的优势, 而大部分农村地区不仅不具备旅游产业发展条件, 同时工业化进程也相对较为缓慢, 因此, 也无法为教育事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虽然从总体上来说目前阶段海南省农村地区在教育资金配置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但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 城市地区发展逐渐加快, 城乡差异进一步加大;其次, 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产出率相对较低。由于城市地区师资力量、教学信息相对较为丰富, 优质教育资源的转化速度相对较快;而农村地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教师都缺乏优质教育资源的转化力度, 因此, 在资源共享中处于弱势地位,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优质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

(三) 缺乏资源共享利益分配机制

目前阶段大部分教育资源都是由一线教师加工制作完成, 但是由于缺乏资源共享实际奖励制度从而导致教师参与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热情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目前阶段海南省大多是通过微课大赛、教学资源建设比赛等方式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然而所取得的成果并不属于教师个人所有, 这种方式不仅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利益, 同时导致教师对相关比赛的热情不断下降, 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陷入死胡同当中。通过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发现, 部分地区通过实际奖励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 即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所制作的教育资源获得必要的经济支持, 但是目前阶段海南省在这一方面还处于一片空白当中。

四、现阶段海南省城乡教育改革策略研究

(一)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城乡优质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所在, 因此,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所在。现阶段海南省首先需要构建统一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允许教师在平台当中上传自己所制作的教育资源, 并根据自己所做出的贡献下载其他教育资源, 同时也允许通过付费的方式进行下载。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真正的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从而促进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还需要建立全面覆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师的教学课程, 从而引导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二) 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学资源投入

针对现阶段海南省农村地区在教学资源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 促进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满足共享教学发展的要求; (2) 加强对优质教师的引进力度。教师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直接供给者, 通过引进优质教师的方式能够为农村地区教学直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从而促进农村地区教学质量的提升, 并强化农村地区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优势; (3)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培训,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助力教学资源共享的实现。

(三) 建立实际奖励制度

建立资源共享中的实际奖励制度是实现优质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的制度保障, 只有构建合适的实际奖励制度才能确保教师都能够直接投入到教育资源建设当中, 从而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笔者认为利益分配制度的构建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教师利益, 即教师付出了劳动则必须要获得对应的报酬, 避免打击教师的参与激情, 从而约束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实现; (2) 保护学生利益。资源共享的实现不能将相关费用转嫁到学生身上; (3) 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与义务。教育事业是公共事业, 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要主动承担责任, 在制定实际奖励制度的同时加强对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为了探索城乡教育改革中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策略, 本文以海南省为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首先对海南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总结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最后探索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教育改革,教育资源共享,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 胡永强, 吴瑾.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及其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以辽宁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 (16) :68-73.

[2] 史志陶, 宗小忠.“互联网+”与高职教育深度融合下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构建的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15, 18 (2) :32-36.

[3] 胡永斌, 黄荣怀.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资源建设和开放共享现状调查——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 (一) [J].电化教育研究, 2015, 36 (2) :65-70.

[4] 张婧婧, 郑勤华, 陈丽, 许玲.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学习元”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 2014 (8) :73-81.

[5] 韩锡斌, 周潜, 程建钢.基于知识分享理论的开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 33 (3) :28-37.

上一篇:甘蔗双高栽培技术应用分析下一篇:浅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