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2班游戏计划实习

2023-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通过参与实习活动,我们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不仅深化了自身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我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小2班游戏计划实习》,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小2班游戏计划实习

小2 班班级计划

★ 情况分析:

一、概况

我班共有29名幼儿,其中男生17 名,女生12 名,全部幼儿均直接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之前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机构的正规教育。 从开学一周以来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我们了解到:有五分之一的幼儿不会主动进餐;有五分之一的幼儿入园时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较差。较多的幼儿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交往能力差,6名幼儿在活动中时有攻击性行为出现;一半以上的幼儿在活动中不愿开口说。

二、本班特点以及主要表现

(一) 优势表现:大部分孩子都会说普通话,愿意参加游戏活动,表现比较活跃。

(二) 弱势因素分析:

1)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控能力较差,端正坐姿及安静听说习惯等常规还没好好养成。有个别男孩经常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2)家园反差很大。在家里,有孩子用餐需要大人喂饭,且部分孩子存在挑食现象;孩子会穿衣服但在家却依赖大人帮助。

★ 学期目标:

1、在成人的帮助下,能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挑食。知道口渴了喝水。

2、在成人的提醒下,学习正确洗手、洗脸的方法,知道天天带一块干净的手帕,学习使用手帕的方法。

3、在成人的帮助下,安静入睡,不哭闹。

4、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独立如厕,不随意大小便。

5、愿意上幼儿园,能亲近自己班的老师,并接受起合理的建议。

6、愿意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在集体中感到快乐。

7、能乐意与人打招呼,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学习有礼貌的求助。

8、在成人的提醒下,懂得爱护玩具,不乱扔玩具。

9、初步了解五官、四肢的位置和功能,在成人的教育下,不将异物塞入口、鼻、耳内,知道不抠鼻孔。

第2篇:小(2)班班级计划

小(2)班班级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共有幼儿30 名,女孩子15名,男孩15名,其中上过苗苗班的幼儿有2名。虽然这2个孩子已在我园经过了一年的集体生活,但是面对新的教室,新的老师和阿姨,他们都很不适应。另外由于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大多数孩子在家受家人宠爱,以自己为中心,对父母或祖辈的依赖性较强。在和幼儿的接触和交谈中我们发现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如:不会自己吃饭、不会入厕;有的个性很强,有许多坏习惯,时常与同伴之间争夺玩具发生攻击行为;有的不合群,任性;有的说话不清楚„„为了使这些孩子们尽快稳定情绪,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本学期我们将重点培养幼儿常规习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工作中加强个别幼儿的指导,帮助幼儿逐步适应集体生活,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班级工作管理目标

(一)安全管理: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管理:

1、健康: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懂得就餐卫生。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

2、语言:能听懂普通话,能听清楚老师的简单指示并照着去做,能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普通话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念儿歌、看表演、看图书,能初步了解其大致内容,能大胆的回答老师的提问。

3、社会:能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则,引导幼儿熟悉集体生活环境,认识集体中的同伴与成人,初步了解他们与自己的关系,使幼儿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与他人交往;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和学习,培养幼儿独立能力;引导幼儿掌握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礼貌用语,使幼儿能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学习分享.等待与轮流,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处的快乐。

4、科学: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运用各种感官,让幼儿动手动脑,萌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指导幼儿能在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有趣。(有早晨、晚上、白天、黑夜的时间概念,能用正确方法比较出物体的大小、长短。)认识3以内的数字;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并说出总数;能用正确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高矮、长短;从3个以内物体中找出并说出最大和最小的物体;按大小、长短、高矮数量进行3以内正排序;认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能辨认并说出名称;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和图形相似物体。

5、艺术:学习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有趣的动作表达的歌曲,借助动作

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体验用肢体模仿动作的乐趣,学习用表情,动作,姿势与他人沟通的方法;采用唱歌与游戏结合的形式,快乐地参与活动。能熟悉音乐旋律,能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并表现音乐的强弱、快慢。能初步掌握撕纸和有规律粘贴的技能。对颜色有兴趣,能认识红、黄、蓝、绿等常见色,并愿意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鸦。学习使用剪刀剪直线;学习捏、搓、团等简单的泥工技能。

(三)家长工作管理:在本学期的家长工作,我班重点以 “ 尊重家长 ” 为原则,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四)科研管理:

1、组织好每次的绘本阅读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阅读方法。

2、结合本园新课题《绘本悦读》开展新主题《我喜欢悦读》,将绘本融入五大领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幼儿喜欢绘本,并且在绘本活动中提高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具体措施

(一)安全:

1、利用晨谈、饭后的谈话、观看录像、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幼儿熟悉有关安全知识,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2、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的生活安全知识。如:不玩火、不玩电、不要把玩具塞到嘴巴里等等。

3、每天检查幼儿的口袋是否带了危险物品。如:小刀、打火机、图钉等。

(二)教学 健康:

1、重视幼儿身体素质的锻炼,保证每天幼儿都能达到运动量;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2、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对体弱儿的照顾,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3、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使幼儿认识有伤害性的物品、行为和危险的地方,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语言:

1、收集各种图片、图书、卡片,开设“阅读区”,提供幼儿喜欢的图书、小图片,为幼儿平时阅读提供物质条件。

2、教师以身作则,坚持用普通话与幼儿进行交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

3、利用晨间谈话时间与幼儿多交流,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并学会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述自己的观点。

4、餐前活动时,通过阅读绘本活动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社会:

1、让幼儿参与擦椅子、照顾自然角等一些活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每项集体活动,乐于和小伙伴交流。

3、多给孩子介绍一些特定人员的名称,如:厨师、老师、医生等形象。、

4、通过娃娃家等角色游戏指导幼儿基本的交流方式。 科学:

1、在成人引导下,学习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

2、带领幼儿走入大自然,带领他们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幼儿知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幼儿有动手、动脑的机会,使幼儿通过活动得到满足,得到愉快的体验。(如秋游等活动)

3、乐意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的物品、现象,了解物品颜色、大小、形状等明显特征。

4、亲近大自然,喜爱与学习爱护周围的植物。

艺术:

1、开设“美工区”,根据活动的开展,提供操作材料,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保证。

2、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游戏的环境,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布置,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体验劳动的乐趣。

3、喜欢听音乐,能借助动作,语言等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4、尝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材料和工具进行美术活动,学习用画、剪、贴、撕、提等技能。

5、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唱歌,学习用身体动作自由地进行歌表演、做律动,喜欢打击乐活动,学习和老师、同伴一起做音乐游戏。

(三)家长工作

1、利用孩子接送的时间和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探讨教育方法,共同提高教育能力。

2、利用校信通平台,及时向家长反映前一个阶段幼儿在园学习方面的情况,公布下一阶段幼儿学习活动的方向与目标,开通QQ群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各方面情况,以及帮助幼儿消除入园焦虑的有效方法,并增强家园协作,共同开发教育资源的意识。

3、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为家长提供了充分参与、互动的机会,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四)科研

1、利用休闲活动、餐前、餐后、午睡起床这段时间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观看并阅读绘本,在读读看看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2、结合课题创设班级小书吧,开展幼儿的自主阅读活动。

3、利用特色活动、绘本室等时间组织幼儿进行集体绘本阅读活动,让孩子在看看、议议、演演中分享阅读,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开学报名和各类收费工作,做好幼儿学籍档案工作。

2、稳定幼儿的情绪,加强常规管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3、制定班级学期工作计划、月周主题计划等,正常开展教学活动。

4、开展《我上幼儿园啦》主题活动。

5、幼儿学习早操。

6、完善自然角。

7、幼儿素质测评。 十月份:

1、继续做好环境创设等有关工作。

3、开展《认识我自己》主题活动,并创设主题环境。

4、举行“绿精灵”体育节之幼儿早操比赛。

5、家长开放日活动。 十一月份:

2、初步规范幼儿的各项生活常规。

1、完善区角游戏区,增添新材料。

3、初步规范幼儿的各项学习常规。

4、开展“绿精灵”体育节之幼儿技能比赛。 十二月份:

2、加强冬季锻炼,鼓励幼儿不怕寒冷,能坚持来园。

3、家长开放日活动。 一月份:

1、开展《小动物乖乖》主题活动,并创设主题环境。

2、对幼儿素质发展进行期末测试。

3、撰写幼儿评语,评选好孩子。

4、做好各类资料的汇总归档工作。

1、开展《秋叶飘 果儿香》主题活动,并创设主题环境。

1、开展《颜色的秘密》主题活动,并创设主题环境。

第3篇:小(2)班班级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新的面貌,我们迎来了一群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孩子,成为小

(二)班的新伙伴。我们三位老师在《纲要》精神以及《教学工作计划》的引导下,并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及家长的建议,经过斟酌,我们拟定了班级计划,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和方向。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34名,男孩23名,女孩11名,男女比例差异较大。年龄在3岁左右。通过了解班上幼儿有30%未上托儿所,未有过集体生活的经验。因此表现出的个体能力、性格气质差异很大;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差。家长重视早期教育,信任幼儿园,对班级工作较为关心和支持,与班上老师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为培养幼儿而努力。

二、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及措施

1、卫生保健:

(1)稳定幼儿情绪,减轻焦虑心情,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教师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去对待每一位幼儿,让幼儿在老师身上感受到妈妈般的温暖。

(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进行常规培养。能认识并保管自己的物品,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认真执行接送制度,严格执行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坚持保教并重,教师

做有心人,时刻关注幼儿安全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灵活组织适合小班幼儿的户外活动。

(5)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幼儿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进行引导,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坐、行、走、书写等姿势。

(6)细心护理幼儿的一日生活。能随气侯变化增添被褥,活动后帮助幼儿擦汗,更衣。

2、教育教学。

(1)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以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开展以礼仪为题材的系列活动。如:我是礼仪小标兵。

(2)创设与主题教育相适应的区域,让幼儿主动参与进来,成为新环境的主人。

(3)加强常规培养。

三、家长工作:

1、全面家访,掌握幼儿的,促进家园教育协调一致。

2、开家长会,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教育性质等。

3、组织好家长开放日,增进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

4、定期更换“班级频道”内容。

5、邀请家长参与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

6、选举家长委员会代表。

四、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新生入园工作。

2、召开新生家长会。

3、礼仪特色教育家长说明会

4、开展环境创设,操节编排。

5、新生入园基本常规训练

6、开展《我爱幼儿园》的主题活动

7、开展幼儿《入园》、《离园》、《喝水》礼仪教育

十月份:

1、结合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情满国庆、月圆中秋”幼儿红歌会

2、开展幼儿《中秋》、《国庆》《穿、脱衣服》《您好、再见》礼仪教育。

3、开展“美丽的秋天”主题活动。

4、礼仪特色教育培训及外环境创设。

5、增添区域内容,投入与幼儿年龄特征相符的区域材料。

6、加强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进餐习惯的培养。 十一月份:

1、开展《图形宝宝》、《蔬菜宝宝》、《小厨师》等主题活动。

2、开展幼儿《入厕》、《洗手》《爱护公物(图书)》礼仪教育。

3、开展幼儿“整理衣服”比赛。

十二月份:

1、开展“冬天到了”“迎新年”等主题活动。

2、、加强消毒管理,做好冬季传染病的预防和宣传工作。

3、填写幼儿“发展评估手册”。

4、迎新年“家长开放日” 暨“礼仪教育”展示会。

5、“元旦”主题教育周。

一月份:

1、开展“我们长大一岁了”主题活动。

2、填写“幼儿成长手册”。

3、对幼儿进行寒假安全教育。

4、离园工作。

2009年9月

第4篇:2011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计划(小2)班

2011学第一学期(小二班)班级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概况

本学期将有位孩子与我们共同步入小班的生活。我们班组成员本着同一个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愉快地生活,全面发展成为会学习、会思考、会交往、有创造性的新一代儿童。以“尊敬幼儿、尊敬家长、一切以幼儿利益为优先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以园务计划和教研组计划为依据,制定出以下的班级工作计划。

(二)本班特点及主要表现

1、优势表现:

本学期幼儿人数22人,男孩11名,女孩11名,通过入园后的观察,部分幼儿有上过托班,生活自理能力、语言交往能力及其它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没有上过托班幼儿在常规习惯、自理能力、适应性、语言发展等方面较原有幼儿就有一定差距。

2、薄弱因素分析:

因为幼儿的年纪小,个别幼儿还不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哭闹的现象、还有不少幼儿不会自己进餐,再加上大多数的幼儿是家中的独子,倍受家人的宠爱,比较任性,娇气、霸道,依赖性强,同伴之间不知道谦让,团结友爱。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们将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音乐素质的培养。在工作中加强个别幼儿的指导,将主题探究活动与结构性领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二、学期目标

1、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情绪基本愉快。

2、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独立喝水、进餐、洗手、入厕,学习穿脱简单的衣裤、鞋。

3、了解简单的卫生知识,愿意接受健康检查,认识五官懂得保护。

4、愿意和同伴参加体育活动,发展走、跑、跳、钻、攀爬等动作。

5、学习普通话,乐意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喜好与需求,学习用普通话与人交流。

6、学习安静地听他人讲话,能听懂简单的语言指令并按其行动。

7、喜欢念儿歌、听故事、看表演、看图书等,学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1

8、愿意上幼儿园,能参加幼儿园的活动,愿意亲近老师或熟悉的成人。

9、乐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尝试学习分享等待,体验其中的快乐。

10、在成人启发下学习关注他人明显的情绪表现,学习关心他人。乐意招呼熟悉的人,学习求助和感谢。

11、学习在性别、外形等外在特征上比较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12、学习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批示,学习在集体生活中遵守基本规则。

13、在成人引导下,学习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

14、乐意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的物品、现象,了解物品颜色、大小、形状等明显特征。

15、喜欢操作、摆弄。

16、亲近大自然,喜爱与学习爱护周围的植物。

17、在成人引导下,能逐渐注意和亲近周围环境中熟悉的诸如花草树木,小动物等美的事物,并产生愉悦的情绪。

18、喜欢听音乐,能借助动作,语言等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19、尝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材料和工具进行美术活动,学习用画、剪、贴、撕、提等技能。

20、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唱歌,学习用身体动作自由地进行歌表演、做律动,喜欢打击乐活动,学习和老师、同伴一起做音乐游戏。

三、每月工作重点 九月:

1、迎接新生入园,做好安定情绪工作。

2、召开班级家长会。

3、编排、学习新操。

4、制定新学期各项工作计划,班级主题活动内容,及周日计划。

5、教师、保育员共同探讨有关配合、分工事宜,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午睡、盥洗等生活常规。

6、结合“国庆节” 、“中秋节”开展相关活动。

7、开展“幼儿园真好”等丰富的主题活动,鼓励幼儿愿意上幼儿园,并在活动中熟悉同伴,遵守活动常规。 十月:

2

1、开展一系列庆祝国庆节活动,鼓励幼儿结合自己国庆期间的见闻,大胆讲述。

2、组织幼儿秋游。

3、两位教师共同配合,使幼儿尽快形成遵守规则及使用礼貌用语。

4、请家长帮忙收集有关秋天特征及图片,利用周末及长假时间带孩子到户外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十一月:

1、家长开放日活动。

2、继续开展幼儿常规教育。

3、丰富班级环境内容。

4、及时撰写月份反思和个案追踪。

5、结合11月9日消防安全宣传日,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使幼儿认识火警、匪警的电话及有伤害性的物品、行为和危险的地方,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十二月:

1、开展“亲子圣诞”活动。

2、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定期更换主题及活动区材料,在教室外展板展示美术作品栏,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展示作品及欣赏作品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

3、个人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相结合,个别辅导和随机教育相结合,本学期重点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4、随着天气的转冷,教育幼儿注意冬季保暖,每天坚持来园。

5、根据冬季,幼儿身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宣传有关保健知识。 一月:

1、保教结合,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一日作息制度,注意加强病弱儿的照顾,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服务质量,让家长放心满意,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继续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活动所延伸的小主题活动,收集相关的材料。

3、做好幼儿安全工作,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4、撰写班级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及专题总结等。

四、个别幼儿教育与家长工作 (1)个别幼儿教育

1、逐渐改善张亦弛幼儿偏食、挑食现象,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3

2、鼓励沈琪尧多和小伙伴交流,多和老师交谈,锻炼自我动手能力,渐渐改变爱哭的不良习惯。 (2)家长工作

1、召开学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本学期工作重点及幼儿发展目标。

2、拟订新入园幼儿情况调查表,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3、学期初帮助幼儿准备好学习用具以便让孩子能更好得投入学习。

4、创设“家园之窗”家园栏,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活动内容及一些育儿方法。

5、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以填写调查表、家访、电话、接送时的交谈等形式,了解每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家长的需求。

6、鼓励家长积极参加亲子活动,参与助教,发挥家长的作用。

第5篇:2010年磐安县新蕾幼儿园小(2)班安全工作计划

2010年磐安县新蕾幼儿园小(2)班

安全工作计划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我班幼儿部分是新入园的小朋友,安全意识淡薄,针对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1、 活动安全教育:幼儿遵守活动规则,不携带危险物品进行游戏(如:剪刀、玩具等尖锐物件),游戏中不做危险动作,(如:头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擅自离开集体,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不挤不撞,不打人,不推人,不咬人,不抓人。

2、 进餐、午睡安全:教育幼儿不吃不洁净与变味发霉的食物,进餐时注意带刺带骨食物安全,以及盛热菜热汤时的安全事项。午睡时不玩衣物(如:扣子、珠子、发夹、拉链等),不蒙头睡觉。

3、 生活安全教育:幼儿不动插座、电板,以及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以防夹伤,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幼儿入厕时不推不挤,以及撞伤、碰伤。

4、 接送安全:来园进班时,要与老师相互问好,不在园内其他地方逗留,离园时必须与老师道别,并说明来接者的身份。不跟陌生人离开或擅自离园。

5、 家庭安全: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请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安全与家居活动环境安全(如:烧伤、烫伤、触电、中毒、摔伤等预防教育工作)。

6、 简单的自救方法:熟记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父母姓名等,训练引导幼儿识别方向,告戒幼儿不要轻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以随意开门。

磐安县新蕾幼儿园 小(2)班

在安全教育周里,我们小班年段安排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活动内容:

1、《不跟陌生人走》

2、《安全玩滑梯》

3、《防火小能手》

4、《玩的健康好成长》

5、《小老鼠进城》

6、《认识特殊的电话号码

110、1

19、120》

7、《安全标志》

8、《过马路》

9、《小小消防员》

10、《画红绿灯》

游戏:

《玩滑梯》、《红绿灯》、《荡秋千》、《过斑马线》、《小狗警察》

第6篇:大2班游戏总结

2005—2006学第二学期

回顾大班这一个学期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开展情况,就游戏的自主性、游戏主题的目的性、游戏材料的使用、人际交往、游戏常规、创造力表现、与主题的联系等方面作一回顾、总结。

一、游戏区域的创设

本学期,我们先后开设了“幼儿园”、“休闲书屋”、“小人家家”、“星星舞台”、“宠物商店”、“宠物医院”等社会化区域游戏活动,和“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表演区”、“益智区”、“数学区”等几个学习化区域游戏。其中“巧手作坊”游戏是结合其他活动区域的需要由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在游戏过程中随着孩子游戏自主能力的增强,还增设了“下棋”的小主题,丰富了“休闲书屋”游戏的主题内容;“宠物商店”“宠物医院”的游戏是由上学期的“小医院”演变而来的,是当前孩子们游戏中的热点。

在学习化区域游戏中,本学期的重点是棋类游戏,深受男小朋友的喜爱,在餐后的安静游戏中,孩子们也会自发地下五子棋、斗兽棋、飞行棋等等;而“小人家家”“幼儿院”则基本是女小朋友的天地,也有一些男小朋友参与进来,共同和女小朋友体验角色的乐趣,小小的一角充分展示了孩子活跃的个性。

二、游戏的自主性与主题的目的性

进入大班,幼儿都能独立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游戏,受别人影响而干扰选择的情况出现较少。在游戏中目的性较强,角色意识比较强烈,有一定的角色责任心,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态度大都能符合角色的要求,如“巧手作坊”里的设计师会很负责地为“小人家家”过生日的孩子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蛋糕和点心,“休闲书屋”的服务员则很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个顾客等,还能给顾客介绍不同的茶,并且陪同客人下棋、看书等活动。大部分幼儿都能专注地投入到某个游戏角色中,直至游戏结束,游戏中幼儿扮演角色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在选择游戏角色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孩子都喜欢扮演一些对游戏道具具有直接使用权利、或者是在游戏中具有指挥权的参与者,如“巧手作坊”的设计师、“幼儿园”的小老师、“宠物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等,而对于顾客、学生、病人等角色,兴趣就比较小,很多孩子宁可去玩积木,也不愿扮演这些角色,说明游戏中的道具对于幼儿来说是作用非常大的。

三、游戏材料的使用

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我们也会及时增减游戏材料,如在“休闲书屋”游戏的开展过程中,针对幼儿频繁换图书的现象我们请孩子们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明确的服务员的职责,并且制作的醒目的“身份牌”,以此来规范对游戏的规则意识,从而帮助幼儿树立起良好的游戏常规。对于材料的使用,幼儿已经不在停留在对材料本身的兴趣了,他们不仅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常规玩法,还能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如“宠物医院”中医生要给宠物开刀,就以记号笔来代替手术刀;当生病的宠物太多体温计不够用时,记号笔又成了体温计,虽然游戏的材料非常简单,却在幼儿的手下千变万化,其乐无穷!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还注重提供给幼儿一些半成品供幼儿自制游戏材料用。如在“巧手作坊”中我们设置了一个“百宝箱”,收集了许多废旧材料、各种手工活动中用剩的彩纸等,提供给设计师们制作各种丰富的点心;在“星星舞台”中我们收集了幼儿家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如家中妈妈不用的丝巾、废旧话筒、零食包装盒等,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游戏材料,同时又使幼儿养成了废物利用的习惯。

四、角色交往及社会参与性

在游戏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和同伴友好相处,愿意和同伴分享玩具,许多幼儿都能与同伴互相谦让。游戏中出现了冲突时,如在角色的分配问题上意见不一时,几个人都想扮演同一角色时等等,大部分孩子会用语言与同伴协商解决。游戏中出现了比较多的礼貌用语,如“请你帮我”、“我想和你一起玩,可以吗?”“谢谢”“对不起”“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光临”等等,一些消极的交往方式,如独占、排斥、干扰、破坏、退缩、攻击、对抗等,在幼儿中出现的情况比较少,但也在个别幼儿身上出现出来,如李铭易在游戏过程中常常会故意捣乱同伴的游戏,因而受到了其他幼儿的排斥,在游戏评价中也总是听到幼儿对他进行投诉,因此在今后的游戏中还要对他加强重点的个别教育,帮助其和同伴友好协作游戏的能力,发展积极的社会行为。

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游戏中的交往日益增多,很少见到有独自游戏的情况出现,他们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游戏中经常是欢声笑语接连不断。不仅同一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交往增多了,各个平行游戏之间也开始出现了比较合理的联系,如“小人家家”的爸爸妈妈会带着宝宝去“星星舞台”看戏,会送宝宝去“幼儿园”上课;“巧手作坊”的设计师会去“幼儿园”里送点心,还会给“宠物医院”的小宠物松玩具;“建构区”的小朋友搭好公园之后会邀请“幼儿园”中的小朋友参观公园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幼儿之间的交往水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五、对游戏常规的遵守情况

幼儿在游戏中是自由的,但自由与规则又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规则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有在一定规则约束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幼儿的游戏常规相对期初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幼儿在游戏中都能遵守游戏规则,爱护游戏玩具,玩时轻拿轻放玩具;在游戏中都能专注于游戏活动,很少出现追逐打闹或者频繁出入各个游戏等现象,游戏也很少因为幼儿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出现无法正常展开的现象;游戏结束时能主动将游戏材料放到指定的地方,收拾整理材料的秩序有了很大的提高。

六、创造力表现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游戏也经常擦出一些创造的火花,主要表现在游戏情节的丰富、创新及对材料运用的独创上。如在玩“休闲书屋”游戏时根据顾客的要求幼儿又生成了新的小主题“棋房”,以满足顾客休闲下棋的要求;在“宠物医院”游戏中幼儿从最初的给绒毛玩具宠物看病,进而发展到给幼儿扮演的小送物看病等,游戏的情节愈加丰富;“小舞台”上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演出服装,还制作装饰了了各种动物帽子„„这些都是幼儿创造力萌芽的表现。

七、游戏与当前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

这学期,我们开展的主题单元有《旋转乐园》《各行各业》《相反国》《虫虫飞》《毕业了》,力求主题内容能融入到游戏中去,体现课程与游戏的整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目标与实践相一致。结合本学期开展的主题,我们的游戏中就相应地出现了一些与主题相关联的内容,如“科学区”的旋转玩具,“美工区”用各种材料制作的的小虫子等,“小舞台”上表演的“毕业演出”等游戏,力求体现课程与游戏的整合。

在本学期开展的自主游戏中,我们注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教师更多的是间接地指导、督促等方法,影响幼儿的行为,如在对某一游戏区的游戏成果讲评时,说:“我喜欢做事认真的XX小朋友„„”,使行为不当的幼儿及时纠正自己;采用幼儿评价同伴的行为等方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判别是非的能力等,并通过同伴的影响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

当然,在我们的游戏中还存在一些存在问题,如部分幼儿的身上还存在着偏区现象,如每次游戏吴亦昇小朋友总是选择搭积木游戏,很少参与其他游戏;沈子杰小朋友和同伴的交往非常少,总喜欢一个人玩,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不高;而林兴东在游戏中也表现地非常特殊,总是游离于各个游戏区角,却又因为不懂得和同伴合作经常捣乱游戏而常常受到同伴的排斥,因而要更注重对个别幼儿的正确引导。在以后的游戏中,我们要多进行观察、引导,帮助那些偏区的孩子参与更多的游戏活动,使内向、孤僻的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让每一个有意义的游戏都能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上一篇:必修四语文情景式默写下一篇: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