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分级审批目录

2022-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环评分级审批目录

环评审批程序:

1。申请人提出环保行政许可事项;

2。受理申请,审查报件资料是否齐全、合法。现场踏查项目位置,如不符合 要求,退回申请人补正,并一次告知补正内容;

3。A,环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环评文件的初审意见或直 接审批(限时7个工作日);

B,建设单位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市环保局审批(限时5个工作日);

4。建设单位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试生产三个月内,提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请报告(表、登记卡),附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报告(一式两份);

5。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并在承诺的期限内予以批复时限:报告书10个工作日,报告表7个工作日。

环境保护审批制度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范围根据国家规定,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改项目。

2、审批程序

(1)与有关审批部门联合踏勘项目现场。

(2)建设单位报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 审批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做出审批意见。

3、审批要件(需要材料)

(1)建设单位提出环保审批申请。

(2)立项批准文件。

(3)规划选址意见书。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审批时限《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在正式受理后,分别在30日、15日和7日内完成审批工作。

5、法规依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第2篇:环评审批申请(登记表)

惠州大亚湾区环保局:

我单位按审批程序已完成了《大亚湾区西区街道上杨村下杨村民小组老人活动中心工程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编制,现向贵局申请对该项目进行环保审批,请予支持为盼。

特此报告

惠州大亚湾区西区街道上杨村下杨村民小组 二0一五年五月二十二日

第3篇:环评的基本概念,为什么环评?如何开展环评?如何快速编制报告并通过审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评的基本概念,为什么环评?如何开展环评?如何快速编

制报告并通过审批

近几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将其作为项目上马的前置条件,凡环评不通过的建设项目予以一票否决。2009年是我市的"项目年",为使项目单位更好地了解环评审批程序,加快环评工作进度,促进项目及早开工,环评吧网站就相关事宜请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问:什么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何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通过缜密的工艺分析、物料衡算,采取周围环境本底监测以及数学模型预测方式,分析项目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的种类、数量、浓度以及污染影响范围、污染程度,评价项目单位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针对性与可行性,最终做出建设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选址合理性以及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控性等评价结论。

为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降低“环境旧账”,减少“环境新帐”,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施行更是从法律上要求所有建设项目在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它是环保部门行使国家授予的“一票否决权”的核心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正逐步从单体建设项目向决策、规划和综合管理的源头延伸,规划和战略环评稳步展开,从而通过战略布局和结构调整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谁有资格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答:环境影响登记表由项目单位自行填报,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则必须由社会上具有甲级或乙级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制,其编制人员也必须具有经国家注册的职业资格。湖北省现有甲级环评单位8家,乙级20余家,各省都有此类环评单位,可供项目单位自由选择。

问:项目单位如何委托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答:项目单位应根据行业类别、投资规模正确选取甲级或乙级且具备项目所属行业类别业务范围的环评单位。可随时登入国家环保部网站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信息数据库,查询全国范围内的环评单位信息,采取招标或委托方式自由选择环评单位;同时,也可以在环保部网站上查询到详细的收费标准文件。问:不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有何区别?

答:环评文件的编制类型是由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的,分为以下三种:(1)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3)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建设项目应当编制何种类型的环评文件,国务院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有详细明确的分类规定。

问:项目单位报批环评文件后,何时可获得环保局批复文件?

答:按照法律规定,环评文件报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后:报告书60日完成审批,报告表30日完成审批,登记表15日完成审批。我市环保局承诺在公示完成后,报告书30日内完成审批;报告表15日内完成审批、登记表7日内完成审批。

问:为提高环评审批效率,环保部门采取了那些措施?

答:为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建设大局,我市环保局在环评审批过程中,创新方法,推进审批管理方式改革,最大限度提高审批效率。通过缩短受理时间,简化工作程序,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分类审查等方式,推进建设项目环评手续的审批工作。并对重大项目特别是拉动内需和节能减排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同时在严格坚持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编制从简的原则,即凡可定级报告表的项目,一律不做报告书,凡可定级登记表的项目,一律不做报告表。

问:项目单位如何可以规避“瓶颈”,加快环评手续的办理?

答:尽管我局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环评审批进度,但目前项目单位还普遍存在环评文件迟迟不能报送我局审批的问题。有些项目单位在办理开工或贷款等手续时发现缺少环评文件,这才到环保部门十万火急的要补办环评文件,由于环评文件是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就制约了项目开工进度或影响了办理贷款等手续的时间,使环评文件成为项目申办环保手续的“瓶颈”。究其原因,由于环评报告是项目单位自主委托中介机构的一种有偿技术服务活动,其编制进度与时限应完全掌握在项目单位手中,项目单位对环评文件编制重视程度不够是产生“瓶颈”的根本原因。

为加快环评审批手续的办理,项目单位应对“环评”予以高度重视,积极主动配合环评单位,建议提前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及时及早报批环评文件:

(1)环评想要快,法人代表重视是关键,应提前安排,及时委托环评;

(2)寻找一家优质高效的环评单位;

(3)应与环评单位签订委托合同,特别要约定环评报告书(表)的编制时限;

(4)指定熟悉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全程办理工作;

(5)消除花钱买环评文件的“等、靠”思想,紧密配合环评单位,及时提供准确、全面的材料,参与环评报告书(表)的编制。

加快环评编制及环评审批的建议

项目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为了更好地、更快地完成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加快项目的进度,建议建设单位提前准备好工艺流程、原材料消耗、主要生产设备、厂区平面布设图、污染防治措施等必备资料及项目所需的工程资料,如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工艺设计、发改委、城乡规划和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备案确认书(确认书中的投资额度一定要符合将要开工项目的建设规模)、平面规划图和用地预审意见,及其他相关基础资料文件等,便于环评单位及时高效地编制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快速通过评审、审批。

第4篇:环评审批意见公示 - 巩义市环境保护局

环评审批意见公示 发布单位:巩义市环境保护局 生成日期:2014-5-5

名称:巩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河南竹林庆州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不定型耐火材料、5万吨免烧制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文号:巩环建表[2014]69号

关于河南竹林庆州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年产2万吨不定型耐火材料、5万吨免烧制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经巩义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审批小组办公会研究,对河南朗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河南竹林庆州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不定型耐火材料、5万吨免烧制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批复意见如下:

一、河南竹林庆州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不定型耐火材料、5万吨免烧制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合适。从环保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可行。原则同意《河南竹林庆州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不定型耐火材料、5万吨免烧制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的评价结论和建议,建设单位必须根据报告表落实环保设计和投资。建设地点:巩义市竹林镇顺河街。

二、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用于污染防治的资金落实到位,落实环评中提出的废气、废水、固废、噪声等污染防治措施,尽可能降低废气、废水、固废、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

三、项目应落实的污染防治设施:破粉碎、混料及配料工段产生的无组织粉尘经滤筒除尘器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免烧砖干燥工段产生的有机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后由15米高排气筒排放;职工餐厅产生的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由专用烟道引至屋顶排放。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同其他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林地浇灌。破粉碎、混料及配料工段产生的粉尘经滤筒除尘器收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废活性炭经危废暂存间暂存后定期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废包装材料经集中收集后外售于废品回收站;废滤筒及职工生活垃圾经收集后运往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化粪池污泥定期由罐车运走肥田。鄂破、对辊破、球磨机等高噪声设备产生的噪声经减震、隔声、消声后达标排放。

四、加强厂区绿化,四周种植高大植物,达到降噪、吸尘、净化空气目的。

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无组织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标准要求;有机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甲醛和苯酚有组织排放相关标准;油烟废气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标准要求;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周围敏感点处昼间噪声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六、项目建成,须向环保部门申请试生产,试生产三个月内向环保部门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七、该项目的日常环境监察工作由巩义市竹林环境监察中队负责。

2014年5月5日

第5篇:环评审批意见公示 - 巩义市环境保护局

环评审批意见公示 发布单位:巩义市环境保护局 生成日期:2014-4-25

名称:巩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锦平矿产品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散装耐火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文号:巩环建表[2014]68号

巩义市锦平矿产品有限公司

年产5万吨散装耐火材料项目环境影响

报告表的批复

经巩义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审批小组办公会研究,对《巩义市锦平矿产品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散装耐火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意见如下:

一、巩义市锦平矿产品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散装耐火材料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夹津口镇总体规划,选址合适。从环保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可行。原则同意《巩义市锦平矿产品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散装耐火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结论和建议,建设单位必须根据报告表落实环保设计和投资。建设地点:巩义市夹津口镇王沟村。

二、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用于污染防治的资金落实到位,落实环评提出的废气、废水、固废、噪声等污染防治措施,尽可能降低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三、项目应落实的污染防治措施:职工洗漱废水经1m3集水池收集后用于厂区降尘;破碎和搅拌车间各安装2台排风扇以加强车间通风;鄂破机上方设置集气罩,经管道引至袋式除尘器处理后,与雷蒙磨配套安装的袋式除尘器共用1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搅拌机上方设置集气罩,经管道引至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由1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粉状原料入库堆放,定期清扫地面、洒水降尘;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回用于生产;职工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理,运往垃圾中转站;厕所粪便定期清掏用于肥田;对鄂破机、雷蒙磨、搅拌机等高噪设备分别采取地下布置、设置减震基础、厂房隔声等降噪措施。

四、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相应标准;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敏感点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五、项目建成,经环保部门同意,方可进行试生产,试生产三个月内,须向环保部门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投入正式生产。

六、项目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向我局重新报批。

七、本批复有效期为5年。如该项目逾期方开工建设,其环境影响报告表应报我局重新审核。

八、该项目的日常环境监察工作由巩义市夹津口环境监察中队负责。

2014年4月25日

第6篇: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规范各科室各级医师的手术

及有创操作管理,明确各级医师手术操作权限,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技术应用管理办法》、《浙江省医院手术分级及审批权限(1996年试行版)》、《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手术类别(2002年版)》等法律法规及卫生部、浙江省卫生厅有关规章制度,并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

负责制定和定期更新本单位的《手术权限目录》及《高风险性有创操作诊疗目录》,各级医师的授权、定期技能评价及资格变更,审定新技术的疗效、安全性、可行性等。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二、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微创(腔内)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对手术技术的要求及手术风险性,把手术分为(具体分级参见《浙江省医院手术分级及审批权限(1996年试行版)》、《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手术类别(2002年版)》):

1、Ⅰ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风险较小的普通常见小手术及一般中等手术。

2、Ⅱ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风险中等的各种中等手术。

3、Ⅲ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风险较大的各种疑难重大手术。

4、Ⅳ类或特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风险大的各种手术,以及探索性(科研性)手术项目、新开展的三类及以上手术。

备注:微创(腔内)手术主要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同时医院依据自身功能与任务制定除手术以外的各种高风险有创操作目录。

三、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准入管理

(一)本院对手术及高风险性有创操作的人员资质实施准入管理。手术权限的获得本院

采取分级授权方式。

1、 对手术医师开展Ⅲ类及以下等级的手术资质的考评与授权,由科主任负责,科主任应依托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做好手术分级管理工作,根据每位医师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其受聘卫生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考评合格予以授权。

2、 对开展Ⅳ类及以上手术等级的手术资质的考评与授权,由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考评,考评合格后予以授权。

3、 第二类、第三类诊疗技术项目的人员资质要求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或相关行业要求执行。

4、 各临床科室主任负责对本科室人员开展高风险由创操作的人员资质进行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予以授权。

5、 护理部负责对护理人员开展高风险有创操作的人员资质进行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予以授权。

6、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至少每三年应组织科室与专家对医师进行一次技术能力再评价与再授权,再授权是依实际能力提升而变,职称晋升变动不作为主要依据。

(二)手术及有创操作人员资质权限考评依据

1、 医师定期考核合格,符合医院《手术分级管理人员资质一览表》及《高风险有创操作人员资质一览表》作为人员准入的基本要求。

2、 近三年内开展手术权限范围内最高级别的手术量超过科室同级医师的平均值,且无严重医疗缺陷发生,方可申请开展高一级别手术。

3、 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获得专项手术(操作)技能,或取得相关专业上岗证,可获得专项资质授权。

4、 经医院或科室培训考核的应有培训、考核记录。

四、手术及有创操作医师分级

依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低年资住院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工作三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二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工作满三年及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满二年及以上者。

3、主治医师或临床博士生毕业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

4、正、副主任医师

五、各级医师手术及有创操作范围(权限)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帮助下,首先应熟练和主持一类手术(每年有具体例数记录),以后逐步掌握二类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主持二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熟练掌握三类手术。

3、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三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争取逐步开展四类手术。

4、正、副主任医师:主持四类手术,特别是完成新开展或新引进的重大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性)手术项目,并指导三类手术。

5、新进医师:新调入聘任的各级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前应根据“考核意见”核定权限。

6、进修医师:由科室根据其职称和实际能力经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确定手术权限并报医务科批准后执行。

各科室应根据外科手术技术操作常规,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前提下,根据医师的技术资质(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及其实际能力水平,确定医师所能实施和承担的相应手术的范围与类别。手术医师在新获得高一级手术权限资质时,应在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上级医师有义务对下级医师开展业务技术进行指导。各类探查手术原则上应该由二级医师及以上的人员担任。各级医师手术权限除符合上述要求外,同时必须符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技术准入资格,尤其手术主持人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六、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手术主刀医师、审批医师应及时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署意见。

1、常规手术

①Ⅰ、Ⅱ类手术: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审批(主治医师不在情况下,由指定的高年资住院医师审批)。

② Ⅲ类手术:由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审批。

③ Ⅳ类择期手术、疑难危重病人手术、毁损性手术、高风险手术、本院新开展的重大手术:术前需进行科内讨论,必要时可申请医务科主持跨学科术前讨论,科主任根据病例讨论意见在《重大疑难手术审批单》上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审核,并由分管院长审批。毁损性手术(即破坏性手术)包括毁容、截肢、重要器官摘除等手术。节假日和夜间急诊时,由科内最高级别值班医师初核同意,报告科主任或医疗组组长审核后并报医院总值班批准。

2、特殊手术

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

① 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② 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领导人;

③ 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④ 无主患者、已经或可能引起医疗或司法纠纷的;

⑤ 同一病人因术后并发症等原因需进行非计划性再次手术的;

⑥ 大器官移植手术;

⑦ 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应严格按我院《关于外请医师会诊及手术的若干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执行(非本院医师不具备手术权限、技术水平,而为病人或家属自行要求外请专家者除外。)。

以上手术,术前需进行科内讨论,必要时可申请医务科主持跨学科术前讨论,科主任根据病例讨论意见在《重大疑难手术审批单》上签署意见、报医务科审核后,并由分管院长审批。属非计划性再次手术的应严格执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监控管理制度》。

3、急诊手术:

① 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通知并施行手术。

② 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或术中)发现手术权限超出值班医师手术权限级别时,应按规定报告上级医师处理或审批,必要时再逐级上报。原则上应由具备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

③ 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上级医生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手术期间,任何级别的值班医生在不违背上级医生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力与责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医务科(总值班)汇报。急诊手术中如发现需施行的手术超出自己的手术权限时,应立即口头上报请示。

4、外出会诊手术:

本院医师受邀请到下级医院指导手术,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外出手术医生所主持的手术不得超出其按本规范规定的相应手术级别。

5、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涉及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操作应遵循《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经医院审批同意后方能开展。高风险项目的第一例手术,科主任组织科内讨论,并填写《重大疑难手术审批报告》,签署同意意见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备案并提交业务副院长或院长审批。

五、术中紧急替代规定

l.手术中若发生手术人员尤其是术者因某些意外情况不能坚持完成手术时,由其下一级医师(第一助手)替代其完成手术;

2.若后者没有能力完成该手术,则需向其所在的病区主任或科主任报告,请求派相应的医师上台。

七、手术审批程序

1、手术前,主刀医生必须亲自与病人本人或直系亲属谈话,使病人及家属(必须是经病人授权的家属)充分知情同意并签字确认,必要时与病人单位领导谈话并签字。

2、经管医生填写《重大、疑难手术审批单》或《新项目审批单》后交科主任。

3、科主任负责召集相关人员进行术前讨论、术前小结,将讨论意见填入审批单,科主任签字。

4、经管医生携带审批单、住院病历至医务科。医务科应进行仔细审查、综合评估,包括审核手术医生资格及权限、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病历书写等内容,审核后由分管院长审批(或指定人员代批),审批单留存住院病历中,医务科做好备案登记。

八、监督管理

1、各科室及各级医师要严格执行本规范。

2、医务科负责《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发现违反以上规定者,有权停止手术,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由此而造成医疗事故的,应按院规(或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相应的责任。

3、违反本制度及相关规定者,根据情节轻重,将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手术资质降级、取消手术资格、经济处罚等相应处分。

4、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手术级别降一级执行,直至取消手术资格;重新恢复手术级别,须由个人申请、科室讨论同意并经医务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考核后裁定。

① 发生一起经法定部门鉴定为三级、四级医疗事故的主要责任人;

② 发生两起经法定部门鉴定为三级、四级医疗事故的;

③ 发生一起经法定部门鉴定为一级、二级医疗事故的次要责任人或轻微责人; ④ 其他,如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出现多次严重医疗缺陷。

5、医院或医师超范围(或超权限)手术的审批程序:由手术科室根据其实际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向医务科提出书面申请,经医务科或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讨论同意后方可施行手术,必要时上报区卫生局备案。

6、属科研项目手术必须征得患者或被授权的直系家属同意。

7、涉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第

二、第三类医疗技术,必须向医院提出申请,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

上一篇:科目一易错点详解下一篇:我们的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