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车

2022-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城市公交车

城市公交车导视系统设计调研报告

【摘 要】这项研究着重在于成都公交车的可用性测试,内容主要涉及车内导视系统、功能安全问题、特殊人群需求,旨在发现其中问题,并为之做出完善构想。通过对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有针对性访问、模拟测试等。对成都公交车做出快速评价,对公交车内系统做出综合评定,并得出改正意见。

【关键词】成都公交 导视系统 可用性 功能

引言

可用性是研究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用户角度所看到的产品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因此,可用性是现在研究产品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向度。在这份可用性报告中,以典型案例为对象,对比成都其他公交车车内导视系统的总结测试结果,模拟测试可用性。

1 实验方法

本次实验方法采用现场试验法。

2 实验对象:车上人员

(1)实验仪器:实验仪器有佳能D550相机。

(2)实验内容:对车内导视系统的要求;对车内导视系统的熟悉度;对车内的逃生装置的关注;对安全标语字体的要求;对安全指示的关注等。

(3)实验流程:通过调研,发现各时每站下的人数,选取10个中长途、10个短途,受访乘客有儿童、青年、中老年人,在受访者到达目的地之前向受访者发放问卷,浏览完问题做答。

3 实验讨论

(1)典型测试对象的导向系统认知。从测试结果看来,对功能性、安全性导视系统要求很关心,但对导视系统熟悉度不高,有20%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同时在导视系统逃生方面,50%的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对逃生装置有关注,对于使用方法不了解,这给公交车安全驾驶和乘客自救留下隐患。

(2)实验流程。该流程是对导视系统的简要描述,主要从坐车时段、年龄层作为区分受访人的主要方面。首先在高峰时段,车流量大,这个时候导视系统是发挥作用的时刻,由于人多,位置设置不合理的指示性标志会被遮挡,中老年人视力下降,字体会影响他们对安全导视系统的识别。以下主要就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字体问题、导视系统指示被遮挡问题、导视系统指示位置是否可见问题。

实验1:

设在早晨7:30分高峰时段,观察20个人,年龄层包括儿童、年轻人、老年人,观察发现当公交车挤满人后,多数人看不到路线图等导视系统指示,有2名老人因没看清路线图上的文字,坐过站,两名年轻人坐在老弱病残专座上,并把座椅边侧墙上的老弱病残座椅标志挡住了。

字体问题是导视系统中关键的一部分。人变老时,眼睛的晶状变硬,视觉的感受能力下降,因此,相对于近距离的物体,老年人对相对远距离的物体更能识别,同时字体大能够方便老年人辨识;关于路线图,当字宽1cm以上时,多数老年人在1.5m以内能够看得清,当字体宽度小于0.6cm时,即使在1m内也很难看清楚。由于路线图一般放置在车辆前部斜上方的车顶处,正常人站立情况下距离在1m-1.5m,所以字体的大小必须加大到1cm宽以上,同时要加粗字体,才能够满足老年人对于路线图的阅读。

人流高峰期,引导标志被遮挡问题。当人员拥挤时引导标志容易被遮挡,调查显示70%的乘客在拥挤环境下不会注意到安全标识,在人流量大时标识也必然会被遮挡,所以最好是将提示语设置在座椅靠背背后和车顶棚斜上方。后面乘客只要坐下就能看到提示语,斜上方的指示标语基本能够与视线平行,更直接地被乘客读取,起到引导作用。

实验2:

实验对象:笔者本人。

实验内容:笔者乘坐下午14点普通时段的119公交车,更换车内不同位置,观察车上导视系统标志是否能够出现在视野中,其中包括路线图、安全锤、请勿站立标志、老弱病残专座标志等。

首先坐在前排位置,仅仅能看到安全锤和老弱病残专座的标识,看不到路线图和其他安全标语。坐在老弱病残区的位置仅看到安全锤和警示标语,看不清路线图和其他警示标语。坐在老弱病残区后面位置,因为广告牌的遮挡,看不到安全锤和路线图,同时发现在1h的乘车时间内,总共下车的15人中,有3人下车前就站到了禁止站立的区域,占到了总数的20%。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车内各个区域的导视系统在前半部分能够清晰地传递功能,在车后部导视系统几乎失去作用。说明公交车的后车厢是导视系统引导功能发挥最差的地方,同时也是导视系统覆盖率最低的地方,亟需提高导视系统的覆盖率。

4 乘客反馈意见

一是希望路线图能放在车棚顶两侧,并前后都能放置;二是信息指示牌的改进方面,能够增加换乘信息,显示当前到站情况和行进方向。

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导视系统在目前的公交车中非常普遍运用,但其中还存在大量问题,没有标准国标,导致该领域很混乱。

作者:韦钰婕?董时羽

第2篇:塑造城市公交广告品牌 保持公交广告持续健康发展

2008年,中国广告经营额达到1899.56亿元,广告业增长9.11%。全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8.58万户,广告从业人员126.64万人。近年来,受到大规模的户外广告整顿和资本退潮的影响,尤其是全球性金融危机致使引人瞩目的户外广告在经营单位、媒体数、经营额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伴随着广告主对户外媒体认知程度的上升和对自家商业的宣传,广告业的回升定会出现新的转折。去年,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管工作重点是整顿规范广告市场秩序,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的同时,也加快完善广告立法的进程。拟订了《广告法》修订提纲草案,《广告法》修订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可以推测,在诸多不利的环境下及金融风暴过后的户外广告市场将会保持健康稳定的成长和发展。在国内广告业的努力下,全国的广告经营基本平稳。从广告行业构成的特点来看,近10年来基本相同的广告主为食品、家电、化妆品、药品行业。2008年广告投放量前五位行业依次是房地产、药品、食品、汽车和化妆品。2009年广告发展显示,在媒体上投放广告最多的行业为:酒类、药品、通讯产品及服务、保健品和食品饮料。总体而言,广告主的行业布局基本稳定,个别行业的涨跌并没对整体结构造成根本的影响。另一个特点是广告收入的行业集中性,即广告投放最多的三个行业的合计广告投放量占该媒体全部广告经营额的64.8%,也就是说,平均而言媒体有2/3的广告收入都集中在两三个行业中。这种集中化的倾向既给媒体广告带来了生机,也同时潜藏着危险。在涉及未来广告市场的预测时,一些较能吸引媒体关注的行业还包括通讯产品、保健品、药品、医疗服务、旅游、饭店、餐饮等,其中汽车、旅游、饭店、餐饮业的增长势头尤为迅猛,而药品、医疗服务的重要性将有所下降。

2009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波及广告领域,如何面对未来几年内广告业的发展,应做如下探讨:一是随着广告业的发展成熟及市场对需求的不断升级,规模增大及业务分化是国内广告公司应对竞争的必然之路。规模增大能增强对抗性,业务分化和集中更有利于公司找到并强化核心的竞争优势;二是集团化联合运作,主要有以业务的互补性为目标的集团化、以媒体资源的规模为目标的集团化和以区域性整合为目标的集团化三种形式;三是资本运作是广告公司实现突破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主要形式有广告公司间的投、融资,广告主和媒体对广告公司的投资等;四是本土化是广告公司主导服务方向;五是传统广告经营模式走向没落,表现在新生的媒体经营性公司将取代传统广告媒体代理,服务费逐渐成为广告公司收入主要来源。未来几年内,广告公司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竞争的焦点主要是对客户资源、媒体资源、人才资源的竞争。

再看看户外媒体和公交广告媒体。在广告业中,拥有媒体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以媒体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尤为明显。由于中国四大传统媒体地位的特殊性,目前国内广告公司间的媒体资源争夺战主要在户外广告市场上打响。我国户外广告市场仍有极大的潜力,根据国外的经验,户外广告业一般只生存5-6家大型广告公司,其中3家控制7成的市场份额(国外经验不一定对中国适用,但可以参考)。而目前国内户外广告业务仍是由数以万计,小规模,经营分散的广告公司经营,因此,对户外资源的争夺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公交汽车及公交电视等在内的户外媒体是业内普遍认为未来有开发价值的新媒体。这些新媒体有新的形式,采用新的材料及工艺科技含量及附加价值高。有相对精确的目标群,到达率高,互动性比较强,还可能是多种媒体形式结合后的媒体等。

中国广告市场的日益壮大吸引了愈来愈多的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广告市场,2008年就有160家外资投资企业进入中国,所以说国内广告业的真正挑战在于国际广告集团的大规模进入。这几年,我国广告业无论是公司数量的增长,还是营业额和从业人员的扩大,其增长速度都是可观的。全球前10名广告公司至今全部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占全国广告数量不足1%的合资公司,其广告营业额却占总数相当大的比例。国际广告传媒集团已经在中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他们不但有与本土公司平等竞争的地位,而且有人才优势,庞大的资本,先进的经营管理体制和丰富的运作经验等等,之所以提到这些,是想提醒我们从事公交广告媒体的广告人,我们所从事的广告事业,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公交广告应保持健康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经历了30多年,广告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广告的经营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0.8%左右,广告在促进营销、树立品牌,引导消费,扩大出口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经济的繁荣为广告的发展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平台,而城市公交广告行业也应该与全国广告行业同步大发展,把握发展的时机,寻求发展的途径,才是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

塑造公交广告品牌,

加快企业改制步伐

多年来我们一直为经营不断努力,使公交广告媒体品牌有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还要全方位塑造公交媒体品牌,不断开发建设新型公交媒体,完善公交广告媒体管理方法,提高公交广告设计制作水平,把公交广告媒体扮靓。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城市公交广告企业应该积极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学习先进的经验作法,积极探索搞活企业发展的方法途径,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加强城市间的交流,造就学习型人才

不同区域,不同的经济环境,公交广告发展是多形式的,且各有所长。我们提倡城市间公交广告公司在企业经

营、客户开发、媒体服务、设计制作、广告维护和企业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经常性的交流、探讨。通过大家积极参与,相信能够学到别人的长处,推动自己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企业,培养学习型人才,这是新的形势给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广告业本身就站在市场竞争的潮头,人才的培养与造就更显得重要。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注重广告各类人才的培养,做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具备相应的、必要的营销、设计、管理资格。在企业内部形成提倡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形成新的企业文化,将自己的企业打造成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新型企业。

作者:蒙克勤

第3篇:优先发展公交 缓解城市拥堵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基本医疗、基础教育等事业一样,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的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十分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地方政府稳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公共交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2009年年底,全国共拥有公共汽电车41万辆;轨道交通车辆5500多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000公里;城市公交专用道里程7400多公里;公共交通年运送乘客780亿人次。城市公共交通为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快速推进,城市交通需求日益旺盛,居民出行需求在“量”和“质”方面同步提升,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便捷舒适以及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不断增强。据预测,到2015年,城市公共交通需求总量将达1100多亿人次。这些都对今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的逐步理顺,指导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成为交通运输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和重要工作,同时又是一项新任务、新职能。如何科学指导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如何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如何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畅通、高效、安全、环保、公平、和谐的城市交通体系,都需要各级道路运输管理人员加强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知识。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在系统整理行业管理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组织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同济大学、深圳巴士集团五家单位和有关专家编写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概论》一书。本书系统梳理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基础知识,研究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归纳整理了各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和管理经验,有理论分析、有典型案例、有政策探讨。

全书分为综合篇、行业篇和企业篇三篇。综合篇简要介绍了城市公共交通相关的基本知识要点,总结回顾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程,并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公共交通管理的主要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分析;行业篇围绕贯彻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重点对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服务评价、运营安全与应急、票制票价与补贴等行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企业篇重点围绕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战略规划管理、运营调度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车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工作,从技术、方法、制度、规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并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积累的典型做法、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知识储备和能力建设、更好地指导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为广大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相关科研单位参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雨兮

第4篇:烟台城市公交车现状

烟台城市交通的拥堵治理,大有“按下葫芦浮起瓢”之势。前几年,无论是南大街-只楚路一线,还是环山路-文化路-白石路一线和北马路-芝罘屯路一线,整个市中心区的东西横向道路堵车都比较严重,经过南大街、文化路、芝罘屯路等一系列道路修扩建重点工程的建成使用,这三条线路的堵车状况有所缓解,但青年路、海港路、西南河路、解放路等数条纵向道路却成了堵车的新焦点。

近几年,虽然烟台市加大了城市建设投资力度,新建或改造了30多条共220多公里的城市主次干道,但是公交车行车难的供需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据了解,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28.8万辆,在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市中心区,私家车增长率已连续3年保持在50%之上。与此同时,随着市民出行乘车需求的大幅增加,市区公交客流量也由2001年底的1亿多人次,增加到2亿多人次,市民出行公交分担率也由2001年的13.3%,上升到20.6%。来自交通部门的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市区全日集散乘客5000人以上的公交站点已达26个,全天单项流量1万人次以上的路段多达近90个、2万人次以上的将近30个,人流、车流增长速度成倍次地加快,行人、自行车、公交车、社会车辆混杂在一起相互拥挤、抢道,使城市道路拥堵的矛盾十分突出。公交车快不起来、准不起来,公共交通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运营压力。眼下,市区部分路段高峰时段公交车的营运速度,已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每小时20多公里下降到15公里左右,速度下降使公交的便捷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专家指出,加快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已成为烟台城市交通发展的当务之急。

早在2004年,烟台市出台的《关于加快烟台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意见》就明确提出:“以发展大容量、快速度的大公交为重点,提高公交硬件设施水平。争取2010年以前,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公共汽车为主体的比较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这为烟台公交优先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现有城市道路,应根据条件设置公共交通优先通行道路、优先单向、逆向专用线路、优先转向路口,并设置公交优先通行标识,提高公交车通过能力,扩大公交线网密度,方便市民出行。城市主干道(除条件不具备的外)都要设置公交专用车道。

经济环保 BRT不只是提速

为改善公交基础设施,3年来,烟台市交通部门先后建设公交场站5处,在市区10多条主干道路新建、更新候车亭269个、站牌26个,对360余个站杆按国家标准进行了更新和规范,在市区有条件的路段设置了59个港湾式停靠站,完成了27条线路中巴退市工作,新辟大巴线路9条,使烟台公共交通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但是解决公交汽车“行路难、停车难”,还需要一种更方便、更快捷的途径。BRT———建设一种崭新的快速公交系统被提上议程。

在山东省近日出台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烟台等大城市要建设BRT系统。根据这一精神,目前烟台市交通主管部门组成专门班子,正在进行考察论证。

“BRT的出现,将使烟台真正实现公交优先。”刚刚从杭州考察归来的市交通局有关人士说,国内一些大城市前几年陆续在主干道上开辟了公交专用道,但公交优先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社会上对公交专用道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路权上,迫于各方面压力,后来大客车、出租车及其他社会车辆相继被允许在专用道上行驶,到最后,专用道就形同虚设了。

“引入BRT是道路资源的重新分配。”交通专家徐康明说。开通BRT将使道路资源得到更合理分配,从总体上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据专家统计,使用公交出行,每位乘客所占用的道路资源不足3平方米,而使用小汽车出行,人均占用道路资源高达30余平方米。一般说来,一条城市道路上的一个车道,每小时最高可通过的小车量达700-800辆,实际由于道路拥堵,高峰时段的通过量仅为200

-300辆;而BRT专用道的通过量为每小时30-40辆。车流量密集的车道上尽管通过的小车数量很多,但每小时通过的人流量只有2000-3000人次,实际高峰时段每小时人流通过量为1000人次左右。而BRT快速公交高峰每小时单向的人流量最低也可达3500人次。市委党校副教授吴克忠说:“快速公交的目的之一就是促使和引导、鼓励那些开小汽车的人从小汽车里走出来,坐到公交车上。”减少小车族,增加公交族,既能推动环保,又能厉行节约。数据显示,小汽车与大容量公共汽车相比,人均动态占有道路面积为1:10,排放的CO、HC、NO2,前者分别是后者的7倍、20倍、10倍,人均消耗的外部成本、噪音、事故、温室效应等,前者是后者的19倍。

基于烟台城市建设的现实与未来,有专家提出发展辐射范围更大、载客量更多的轨道交通,以便更好地分散城市功能。但是,更多的专家和政府决策者从成本的角度出发,倾向于发展更为经济的快速公交:快速公交的投入为地铁的七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建设周期为地铁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而运输能力却能达到地铁的三分之一或相当的水平。以北京为例,地铁每公里造价为5亿元,快速公交每公里造价为3750万元,只相当于地铁造价两年的利息:“修建一条地铁的钱,如果用来建BRT,足够建成一个相对完善的BRT网络。”■名词解释

“快速公交”BRT

BRT(Bus Rapid Transit)是“快速公交”的简称,是一种公共交通系统,发源于巴西南方城市库里蒂巴。它是介于传统轨道交通模式与公交模式之间的“第三种方式”,能利用新型公交车辆、智能交通信息技术,开辟公交专用道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站外售票,实现轨道交通式的公交运营服务,采用封闭或半封闭运营,能实现大容量快速运输,又使乘客感受到方便、快捷、舒适。

据预测,2010年、2020年和2030年全国汽车的燃料需求分别为1.3亿吨、2.3亿吨和

3.7亿吨,分别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57%和70%。这表明汽车交通将是造成今后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调整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从鼓励发展高能耗的汽车出行方式,转变到大力提倡发展低能耗的交通出行方式已迫在眉睫。

高效、可靠的BRT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小汽车的使用,节约道路资源,缓解交通拥堵,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降低能耗,保护环境,节约居民出行时间,保护公众健康,降低经济对原油的依赖,维护城市和谐。

目前,快速公交在巴西的库里蒂巴、美国的纽约、加拿大的渥太华、法国的里昂等城市,因其突出的功效,成为当地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我国第一条快速公交线于2005年12月底在北京开通运营;第二条快速公交线———杭州B1线于2006年4月正式运营;济南、昆明的快速公交系统正在建设之中;上海、成都、重庆、天津、沈阳、西安、福州、南京、深圳、苏州、无锡、厦门、太原等城市正在规划研究快速公交项目。

■相关链接

杭州快速公交双向36公里专用道

走在杭州的街头,随便找位市民问起这个问题,他一定会快速轻巧地告诉你,BRT就是“快速公交”的简称。如今,“BRT”已成为清晰印制在杭州市东西交通主干路上的一道风景线。

今年4月26日,投入1.5亿元的国内最长的快速公交线———杭州B1线开通试运行。仅仅运行了100多天,市民的积极评价超出了决策者的预期。杭州市公交集团公司不久前就快速公交的实际运行质量问题向市民下发了4500份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超过96%的市民表示满意。

B1线总长28公里(双向56公里),在其中双向36公里道路上设置了专用车道,占总

长的64%。专用道全天候“专用”,除了快速公交以外的任何车辆都不能进入。目前杭州快速公交的平均运送速度已达每小时25.3公里,其中平峰运送速度达到每小时26.35公里;公交准点率达到了89.1%。快速公交在目前试运营阶段,高峰时段每小时单向的人流量已超过3500余人次。

快速公交试运营的同时,杭州市相继停驶了5条与快速公交线重复率高的公交线路,日均减少配车143个,减少发车班次1700个。与此同时,他们还允许3条普通公交线路车驶入快速公交专用道“借道驰行”,这样一来,快速公交专用道上行驶的车辆就从48个增加到103个,班次则增加到了1200个,日均客运量超过5.5万人次。

第5篇:城市公交车设计说明书

YD6100GH城市公交车 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 学 生:陆海英 指 导 教 师:陈靖芯 完 成 日 期:2006-6-7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文摘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作为城市交通运输工具的城市公交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公交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既要考虑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又要考虑与市容相协调,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所以城市公交车的车身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CATIA三维软件对车身进行数字化设计是车身设计的关键,包括:乘客区地板总布置、座椅、内蒙皮的数字化设计;为体现人性化设计而对乘客区的座椅、座椅空间、扶手等进行人机工程分析;还要考虑零部件设计的可行性,对零部件和总体布置进行虚拟装配。在掌握工程应用软件CATIA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了解车身造型方法设计、虚拟装配和人机工程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次的设计工作中,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到各个汽车制造厂进行参观实习并进行实体测量,先拟定设计内容的基本形式、材料、颜色和应具备的功能,然后确定涉及到的各项数据,使用CATIA三维造型软件进行数字化设计、虚拟装配、人机工程分析,最后拟定一份设计说明书。其中座椅的三维造型设计较能体现造型设计理念和CATIA的曲面造型功能。

关键词:城市公交车,数字化设计,乘客区,椅,人机工程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urban population increasing, as urban transport vehicles are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Urban public transport vehicles as a major means of transport should consider the comfort of passengers aboard, but also consider the coordination with the feature of the cities and play the role of beautifying the cities. Based on CATIA 3D design software the digital design is a key of body design, including : the total floor area layout, seating, Inner Mongolia skin digital design; To demonstrate the design humanization of passengers district seats, seating space, such as handrails for computer engineering analysis; Also consider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components, and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omponents for virtual assembly. Master works in the use of CATIA software applications on the basis of body shape design methods, virtual assembly and analysis of both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work.

During this design, through access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 visiting the car factories, and entities measurements, develop the basic design elements of form, materials, colour and the function of identifying.And then involve the data, the use of CATIA 3D modelling software for digital design, virtual assembly, computer engineering analysis, finalize a design specification. The toroidal CATIA design ideas and shape functions can be well reflected in the 3D shape design of the seats. Keyword: Bus, Digital design, Passengers district, Chair, Computer engineering analysis

II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 1.1城市公交车的国内外发展 ........................................ 1 1.2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2 1.2.1 课题的来源 .................................................. 2 1.2.2课题的意义 .................................................. 3 1.3课题的设计内容 ................................................ 3 1.4本章小结 ...................................................... 3 第二章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地板总布置设计 ............ 4 2.1概述 .......................................................... 4 2.1.1地板的结构和形式 ............................................ 4 2.1.2地板的材料 .................................................. 5 2.1.3客车地板常用的辅料 .......................................... 6 2.1.4装饰性压条 .................................................. 6 2.2 地板的隔音、减振、密封以及隔热 ................................ 7 2.3地板的计算 .................................................... 8 2.3.1地板的类型及其特点 .......................................... 8 2.3.2地板的强度计算 .............................................. 8 2.4基于CATIA环境下的地板总布置设计 .............................. 10 2.4.1地板的总布置 ............................................... 10 2.4.2地板的参数确定 ............................................. 10 2.4.3地板的数字化设计 ........................................... 12 2.5本章小结 ..................................................... 16

第三章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座椅设计 ................. 17

III

3.1概述 ......................................................... 17 3.2座椅的选择 ................................................... 18 3.3基于CATIA环境下的座椅设计 ................................... 18 3.3.1座椅的基本参数 ............................................. 18 3.3.2座椅的数字化设计 ........................................... 19 3.3.3座椅肘靠的数字化设计 ....................................... 21 3.3.4座椅支架的数字化设计 ....................................... 21 3.5扶手设计 ..................................................... 23 3.6本章小结 ..................................................... 25

第四章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内蒙皮的设计 ............. 26 4.1概述 ......................................................... 26 4.2内蒙皮色调的选择 ............................................. 26 4.3内蒙皮材料的选择 ............................................. 27 4.4内蒙皮的结构设计 ............................................. 27 4.5基于CATIA环境下的内蒙皮数字化设计 ............................ 28 4.6本章小结 ..................................................... 30

第五章 装配集成 ........................................ 31 5.1概述 ......................................................... 31 5.2基于CATIA环境进行虚拟装配 ................................... 31 5.2.1座椅与骨架的虚拟装配 ....................................... 31 5.2.2地板总布置与座椅、扶手的虚拟装配 ............................ 32 5.2.3内蒙皮的虚拟装配 ........................................... 33 5.2.4总装 ....................................................... 33 5.3本章小结 ..................................................... 33

第六章 人机工程分析 .................................... 34 6.1概述 ......................................................... 34 6.2基于CATIA环境下的人机工程分析 ................................ 34

IV

6.3本章小节 ..................................................... 36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37 7.1工作总结 ..................................................... 37 7.2工作展望 ..................................................... 37 致 谢 .................................................. 39 参 考 文 献 ............................................ 40 附 录 .................................................. 41

V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第一章 引言

1.1城市公交车的国内外发展

北美国际车展,世界汽车巨头展示了3大方向[1]:(1)动力改进:高效、节能、环保,主导技术:直喷、变缸、混合动力、氢动力;(2)整车改进:减轻重量、增大空间,主导技术:线传操控、伺服电机;(3)操控改进:拒绝孤独、快乐驾驶,主导技术:信息、通讯、数码电子。在未来,汽车将经历从“机械时代”向“电气时代”的国度与转型,汽车构成的DNA将会改变。这其中,包含了两个最为突出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与节能、环保紧密关联的动力科技的革新,另一个则是汽车电子化的趋势。这将是今后汽车科技、汽车产业发展与竞争的主要内容。在会上,令人影响深刻的技术和变化:电池的变化,12V铅酸电池到42V镍氢电池,以应付汽车电子化负荷的增长;在液压减震器中加入磁粉,通电后可改变磁粉的排列顺序,瞬间改变汽车减震性能。

面对新世纪,我国城市公交车产品型谱日臻完善,公交客车“环保化、高档化、大型化、低底板化”[2]已由前几年的口号变为今天的现实。

(1)大容量发动机后置低地板城市客车。 (2)双燃料或单一燃料绿色环保城市客车。 (3)电动城市客车。 (4)中、轻型城市客车。

(5)豪华超低地板城市客车和双层城市公交。

根据城市公交车的主导车型,对现有的公交车进行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在整车造型方面,保留公交车前后照面,宽大、小圆弧过渡的方型造型风格,使视窗开阔,采光面大,又能增加乘客乘车时的视野。

在外蒙皮采用涨拉技术,烤漆工艺,大侧窗玻璃,采用幕墙式玻璃粘贴技术,还考虑到了城市公交车的广告宣传功能,采用车身板块化设计。

1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内外装饰方面,尽可能为乘客提供一种宽阔、温馨、和谐的乘车环境,使车厢内饰,包括内蒙皮、座椅、扶手等简洁明快,色调活泼,另外,空调公交车在不断增加,在乘务服务电子化方面,GPS卫星定位调度系统、电子路牌、电子自动报站系统、电子发车牌、电脑语音报站器。CD、VCD系统也正在被推广使用。

低底板公交车已经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超低底板公交车通过采用公交车专用底盘,大幅度降低公交车底板高度,使第一级踏板高度只有200mm,车内没有台阶,这样,大大方便了乘客上车,尤其为老人、妇幼的安全、快捷、舒适上车提供了方便,在与城市公基础设施相配合,可使婴儿推车甚至是轮椅车都能方便地上下车,这充分体现了城市公交车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1.2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2.1 课题的来源

20世纪我国城市客车生产集中度高,行业竞争不太激烈,城市化进程不快,加上城市客运属于城建系统,是公用服务形事业,缺乏市场意识,又有地方政府的扶持,因而企业不太注重技术方面的投入,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技术水平落后。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由于国外大量的客车企业看好我国巨大的客运市场而纷纷涌入,开始对华输出客车生产技术,我国的公路客车水平得到空前发展,伴随着高速公路如飞猛进的建设,公路客车市场竞争已进入激烈状态。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由目前的30.4%提高到45%,城镇人口将由4.4亿增长到6.28亿,而城市客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个城市交通发展的缩影。《人民日报》曾开展了“明天我们怎样出行”的讨论,结果公众提出的第一途径,就是公共汽车应成为城市交通的大动脉。与其他出行方式相比,公交客车更能发挥快捷、方便、安全、集中、效率高、道路占用率低、耗能低廉的优势,是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好方式。

因此,对城市公交车的设计很有必要。

2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1.2.2课题的意义

客车车身作为汽车三大总成之一,在整车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车开发的关键环节,本课题结合YD6100GH城市公交车的开发项目,对乘客区内饰——乘客区内蒙皮、地板总布置设计、乘客区座椅设计等等在CATIA环境下进行数字化设计和虚拟装配,并对驾驶室进行人机工程分析,使学生在掌握工程应用软件CATIA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了解车身造型方法设计、虚拟装配和人机工程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车身设计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1.3课题的设计内容

(1)内蒙皮、地板的设计,即内护板、地板、地板革和封条的材料、颜色、型式以及布置进行具体设计;

(2)座椅的设计,即座椅的材料、颜色、型式、尺寸、布置进行具体设计; (3)乘客区人机工程分析,即根据人机工程对乘客区的人性化进行具体分析; (4)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

(5)生成图纸:地板设计图纸一张,座椅设计图纸一张,内蒙皮装配图纸一张,乘客区布置图纸一张,人机工程分析图纸一张。

1.4本章小结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交车发展概况的了解,我意识到了国内外发展的差距,对于本次的设计课题有了一定了解,并对设计工作作了大概的计划与安排。

3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第二章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地板总布置设计

2.1概述

地板是客车车身内地板的板件,是重要的承载面,同时也是隔断发动机、传动系、行走系所产生噪声的主要界面。因此,客车地板在结构上既要保证强度,又要有隔音、降噪、隔热、密封的功能,以提高客车的乘坐舒适性。

地板总布置包括地板、地板革、压条的结构、材料、颜色、布置的形式等几个方面

2.1.1地板的结构和形式

根据各种车辆对地板平面高度的要求不同,地板有高地板结构和平地板结构两种。

(一)高地板结构

高地板是将乘客区分为通道区和座椅安装区两块。安装座椅处的高度高出通道地板高度,但两者高度差≧270mm。这种高低地板的优点是:既能满足通道高度(地板平面到顶棚的距离≦1800~1900mm),又开阔了乘客视野,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消除座椅处的轮罩拱凸包,有利于座椅布置和行李舱的体积,这种结构在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上采用较多。

(二)平地板结构

平地板结构是将乘客区地板设计成同一水平高度。因为平地板的地板面到顶棚的高度≦1800~1900mm,故平地板的整个地板面高度较低,适用于城市客车、市郊大客车、中巴客车及其他特种车辆。长途卧铺客车也多采用平地板结构。

本次设计的城市公交车是发动机后置的,所以采用“剧场”式结构阶梯形的地板骨架,根据骨架的形式,地板也是采用此种形式。这种结构形式,乘客视野开阔,适合城市观光。

4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所以根据这种结构形式,在公交车前部采用平地板结构;在公交车后部,因为有台阶和车轮罩的存在,采用高地板结构来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开阔了乘客视野。 2.1.2地板的材料

国内常用的地板材料有竹编胶合地板、木质胶合地板、塑料地板、原木材地板、金属地板与减振复合板几种。

(1)竹编地板

竹编地板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地板材料,目前在国内中高档车中应用较为广泛。它的耐水性能较高,成本低、装配简单、且有一定的隔热、减热、减噪的作用,但竹编地板的材质较硬,自重较大。

(2)木质胶合板

木质胶合板的减振、降噪的效果也很显著,由于此种地板的耐水防腐性能较差,故在中低档客车上应用较少,而多用于地板下铺设防水密封层的高档客车上。木质胶合板材质轻,易加工,接缝少,噪声低,保温性能好。

(3)塑料地板

塑料地板具有成本低、易清理、防滑、无需再铺设地板革等优点,但塑料地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易老化、脆性大、强度差、接缝多的缺点,特别是装配座椅脚的部位,一般都有变形,影响地板的密封防尘。目前在中低档客车上多采用塑料地板。

(4)原木材地板

原木材地板的接逢太多,易受木材材质、干湿度的影响,变性大,收缩后接缝间隙大,密封性能差,近年来,这种地板在客车上应用不广泛。

(5)金属地板

金属地板的接缝少,密封性能较好,但噪声大,保温性能差,防振性能差。金属地板一般多用于特种车辆:如客货两用车、工程车、银行运款车与囚车等对乘坐舒适性要求不高,而强调坚固性的车辆上。

(6)减振复合板

为了降低噪声,提高客车的乘坐舒适性,开发了一种减振复合板用于客车上。

5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客车用的减振复合板有两种形式:(1):在振动地板表面贴上减振材料的双层结构,它是借助减振材料的伸缩变形来吸收振动能量的(以下简称DL结构)。(2):在振动基板和约束层板之间夹入减振材料的夹层结构,它主要借助减振材料的剪切变形来吸收振动能量(以上简称SL结构)。

本次课题设计的城市公交车是空调车,属于中高档客车,同时考虑实用性和经济性,采用竹编地板比较合理。 2.1.3客车地板常用的辅料

在地板上常覆盖一层敷层材料,以改善地板耐磨、装饰或防滑性能,常用的敷层材料有地板革、条纹地板革、耐磨性地板革、复合地板革、石英地板革几种。

(1)地板革:此材料一般用在旅游客车等装饰性要求较高的客车上。 (2)条纹地板革:此材料耐磨性较好,并且外表面带有平行的突出条纹,可防滑,一般用在对防滑、耐磨性要求较高的公交车上。

(3)耐磨性地板革:此材料除了外表面为平的外,其他均与条纹地板革相同。 (4)复合地板革:此材料的装饰性较好,且耐磨性较普通地板革高,一般用在小型客车上。

(5)石英地板革:因地板革中含有耐磨的石英,故该材料具有非常高的耐磨性和防滑性能,而且还有很好的装饰性,通常该材料应用到高档客车上。

本次设计的课题是城市公交车,对防滑、耐磨性要求较高,采用条纹地板革或耐磨性地板革居多。而采用暗色的条纹地板革,比较耐脏,而且在下雨天,乘客带上来的污水易排到条纹中,从而保持了车厢内的整洁,改善了乘坐环境。但同时会增加清洁的难度。 2.1.4装饰性压条

为了提高地板的装饰性,延长敷层即地板革的使用寿命,在敷层的对接、转角等处,均安装装饰性压条,常用的有铁压条、不锈钢压条、铝型材压条三种。

(1)铁压条:一般选用热轧钢板,表面喷涂一层与敷层颜色一致的油化,此压条通常用在普通客车上。

6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2)不锈钢:一般选用的材质为冷压不锈钢板,此压条常用在中、高档客车上。 (3)铝型材:此材料表面一般要进行钝化处理,此压条通常用在高档客车上。 在公交车上,采用跟地板革颜色接近的铝型材。

通过以上的考虑,地板、地板革、压条的结构形式、材料、颜色已基本选定。

2.2 地板的隔音、减振、密封以及隔热

(1)在地板的下面需隔音处粘接一层隔音效果较好的消音层,用压条或粘接的方法固定;

(2)在两地板对接的间隙内涂密封胶,并在地板上面铺设敷层来隔离灰尘的侵入;

(3)在地板的下表面贴阻尼板,并且压条固定,或在地板的支撑梁上粘贴阻尼橡胶进行减振;

(4)在两地板块对接处的支撑梁上涂地板腻子,地板与前围、侧围、后围的连接处涂密封胶;

(5)对发动机舱和其附近的地板要进行隔热处理,通常采用粘贴石棉布、玻璃纤维毡、铝铂等等,而且与隔音、降噪的技术措施相结合。

减振、密封措施

7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2.3地板的计算

2.3.1地板的类型及其特点

根据地板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1)由一种较软、较厚的材料(如木材、层压板)制成。 (2)具有加强梁的金属材料(钢材或硬铝板)

(3)较厚的多层轻质填充料与两块(有时为一块)薄金属粘接在一起 这些地板在结构、工艺和计算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各种结构的地板单位面积质量(kg/m2)都可以准确地予以区分。 为了较好地确定地板结构的效率,可利用在相同载荷作用下产生最大绕度时的地板1m2 的质量作为评价指标。 2.3.2地板的强度计算

现以上述几种不同结构地板的任意片断作为例子加以阐述。为便于比较,在每一种场合下,均以相同载荷均布在地板的整个面积上以及地板具有相同的挠度和支撑特征(所有类型的地板四周均假设为自由支撑)。

在实际结构中,地板系与支撑构件刚性相连,但考虑到装置地板的刚性往往不足以保证其完全的固定,为简化计算,假设自由支撑地板在不超过强度极限的情况下也能满足要求。

固定支撑地板的最大挠度不应超过长边的1/800,而自由支撑地板的最大挠度不宜超过长边的1/500。

取城市公交车一段的尺寸为1200mm×2360mm,如图所示,其中1200mm为公交车地板下二横梁的距离,2360mm为允许的地板宽度(整车总宽为2440mm)。

设1m2站立乘客8人(每人质量70kg),取动载荷系数nd≈1.8,则该段地板上相应的均布载荷为:

q=8×700×1.8=10800N/m2≈1N/cm3

YD6100H的地板采用整块的竹编胶合板,设地板系自由支撑,取地板的泊松比μ=0,E≈104MPa(=106N/cm2),当W=0.5时,按公式(2-1)

8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Wmax=

116q.

(2-1) 611Dπ(22)ab和公式(2-2)

0.448qa4b

4W'max=.

2(2-2) 222Et(ab)得:

161120423641216qa4b4121/31/3t= [6]= []cm 22262229600.5(120236)10πW(ab)E= [52.04]1/3cm=3.73cm 从工艺和轻量化的角度来看,此厚度显然过大。因此,可在地板下面增设两根相距800mm的加强梁如图中虚线所示,这样做相当于将整块地板分成三部分,此时W=1200/500=2.4mm。从而将t减薄为

1611204804121/3t=[]cm=2.5cm 2269600.236(12080)10竹编胶合板地板的密度r=0.8g/cm2,故单位面积质量为20kg/cm2。该段胶合板的总质量为

20×(1.2×2.36)kg=56.6kg 加强梁上所承受载荷为地板上的均布载荷和地板的总质量之和,即

q×(1.2×2.36)+566=28386N

故一根加强梁上所受均布载荷为28386N/2=14193N,而单位长度上的均布载荷为P=14193N/120cm=118.3N/cm。由此可求得两端固定的加强梁的抗弯惯性矩为

1Pl4.=12.89cm4

I=

384EW为此选择加强槽形梁的截面尺寸h=40mm,b=40mm,t=1.2可以满足给定挠度的要求。

9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2.4基于CATIA环境下的地板总布置设计 2.4.1地板的总布置

YD6100H的地板如上文所述采用“剧场”式结构阶梯形地板,在车身后部由于安装了发动机,使得地板高度增加,台阶的高度既要考虑乘坐的舒适性,符合人机工程学,又要考虑座椅安装的方便性,另外还要考虑对发动机的隔热、减振、降噪的因素。同时在乘客区前部是平地板结构,而在乘客区后部是高地板结构。在车轮罩处,考虑座椅的安装和乘客乘坐的方便性和舒适性,采用一定的过渡结构。

YD6100H的地板不高,所以采用一级踏步的形式,在车身前后部连接的地方,因为台阶比较高,所以同样采用一级踏步的形式,方便乘客的通行。

YD6100H车上安排了31+1个座位,乘客区座位数为31个,根据这个要求,具体布置是:两个前车轮罩处分别布置3个座位,面对面安装座椅。在车身前部的右边因为有门的存在,所以安排3个座位,同向布置,而在车身前部的左边可以安排5个座位,同样也是同向布置。在车身后部,通道两侧均安排3排双座位座椅。而在车身尾部,没有通道,可以并排布置5个座位。这样安排正好是31个座位 2.4.2地板的参数确定

1、YD6100H三维空间坐标系的建立

(1)高度方向 沿车架纵梁上平面较长的一段所作的水平直线或沿无车架车辆的车身地板下平面较长的一段所作的水平直线作为高度方向(坐标Z-Z轴)的坐标零线;YD6100H是属于半承载式车架的车身,选择两车轮的中心连线作为高度方向的坐标零线。Z—Z轴零线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2)长度方向 通过车辆前轮中心,并垂直于高度方向坐标零线所作的直线作为长度方向(X-X轴)的坐标零线。本车选择的是通过车辆前轮与地面的切点,并垂直于高度方向坐标零线所作的直线作为长度方向的坐标零线。X-X轴零线以车辆前进方向看向前为负,向后为正。

(3)宽度方向 车辆的纵向对称中心线作为宽度方向(Y-Y轴)的坐标零线。本车选用的就是该坐标。Y-Y轴沿车辆前进的方向看,零线以左为负,以右为正。

10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2、网格线的确定

在车身平面图的设计中,车身布置图,外形图以及具有复杂曲面形状和装配位置要求的车身零件图,装配图中均应绘出坐标网格线。并使其与主图板设计的网格线相一致。这样能够提高设计的精度和方便尺寸标注。由于坐标网格线是尺寸的计量和标注的基准线,现多采用间距为200mm的网格线,也有间隔为500mm的。为了视图的清楚,故本图的网格线间距选用为500mm。但即使使用了网格线也无法单纯依靠图纸准确完整地将其表达出来,所以还必须辅之以1:1的模型。

3、YD6100H的整车基本参数

总 长La: 10310mm 总 宽Ba: 2440mm 总 高Ha: 3100mm 轴 距L: 5100mm 前 悬LF: 2260mm 后 悬LR: 2950mm 前轮距B1: 2020mm 后轮距 B2: 1860mm 轮 胎 :9.00R20-14PR 以上数据均为原始数据。

4、其它参数的确定 根据GB13055-91规定: 同方向座椅坐间距:L31≥650mm 座垫前缘至障碍物距离:L34≥280mm,L35≥300mm 座垫至侧围距离:W31≥30mm 通道宽:W33≥450mm 高地板高:H38≤250mm 乘客门净宽:L37≥650mm(单通道门);L37≥900mm(双通道门) 一级踏步高:H40≤400mm 一级踏步深:W34≥300mm 踏步高:H41≤300mm 踏步深:W35≥200mm 根据原始数据和国标规定,地板总布置中的一些数据可以确定,基本如下: 前门踏步高:270mm; 前门踏步深:680mm; 前门踏步宽:925mm; 后门踏步高:270mm; 后门踏步深:610mm; 后门踏步宽:1330mm;

11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第一级台阶高:350mm;第二级台阶高:190mm;第三级台阶高:200mm; 第四级台阶高:220mm;第五级台阶高:450mm; 第一级台阶上踏步高:150mm、深:400mm、宽:580mm;

因为在第四级台阶上直接布置座椅,所以将第五级台阶设计成具有一定坡度的形式,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座椅配合。在车轮处根据车轮的尺寸布置车轮罩,设计成两台阶形式,第一级台阶的尺寸为:1720mm*1100mm*280mm,第二级台阶底面的尺寸为1360mm*850mm*360mm,第一级台阶以X轴的零坐标平面为对称面,而第二级台阶采用不对称形式,一个侧面做成斜面,和XY平面的夹角为105°,既考虑了座椅安装的方便性又考虑了空间的增大和视觉的美观性,而另一侧面与其不对称的地方可做成工具箱,同时可方便座椅的安装。

根据国标,确定座椅宽为440mm,深为390mm。前轮罩上两座椅之间的横向间距为40mm,因为有座椅扶手的存在。而车身后部双座位座椅中两座椅横向间距为20mm,以保证通道宽大于450mm。车身尾部的座椅横向0间距也为20mm。

座椅的纵向间距也根据前后车身座位布置的不同而不同。在车身前部,座椅前三排的纵向间距为650mm,而后两排的距离为690mm。这样的布置达到国标要求,因为前三排座椅对称分布,所以要一致。车身后部的三排座椅之间的纵向间距为840mm,因为是双座位的,要考虑里座的乘客进出的方便性。

以上是对地板总布置基本参数的确定。接下去就可以在CATIA环境下进行数字化设计了。

2.4.3地板的数字化设计

1、在CATIA环境下,新建一个part,定义为地板。

2、将part design转换成generative shape design .在ZX平面中建立一个草图sketch.1,在该草图下作阶梯形直线,如图2-1所示:

12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图2-1 阶梯形地板

3、退出草图,在空间里使用extrude命令,将该线拉伸成面,limit1=-1180mm,limit2=1180mm。如图2-2所示:

图2-2 阶梯形地板平面

4、在XY平面内作草图sketch.2,作出车身后部的踏步形状,即矩形框580*400mm。

5、退出草图,在空间内使用extrude命令,将矩形框沿Z方向拉伸成面,limit1=620mm,limit2=470mm。

6、在ZX平面内建立草图sketch.3,在草图中作出车轮罩的形状。

7、退出草图,使用extrude命令将车轮罩轮廓线拉伸成面,limit1=660mm,limit2=0mm。

8、使用offset命令,将ZX平面沿Y方向偏移520mm生成plane.1,使用intersect命令在plane.1内作出车轮罩面与之的截交线intersect.1,使用split命令以plane.1为界将生成的车轮罩面进行剪切,再使用extrude命令将intersect.1沿Z轴负向拉伸成面,使用split命令将该面以该处地板平面为界进行剪切,同时将地板平面以车轮罩面为界进行剪切,形成车轮罩。最后使用symmetry命令将生成的剪切面以ZX面为

13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镜面作对称处理。

9、在XY平面内建立草图sketch.4,在草图内作一个矩形框1330mm*610mm。退出草图,在空间内将该矩形框拉伸成面extrude.6,limit1=270mm、limit2=0mm。在XY平面内建立草图sketch.5,在草图内作一个矩形框925mm*680mm;退出草图,在空间内将该矩形框沿Z方向拉伸成面extrude.7,limit1=270mm,limit2=0。

10、使用split命令将地板平面分别以extrude.2、extrude.6和extrude.7为界进行剪切。以extrude.2为基准,用line命令生成矩形框,然后用join命令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再用split命令将地板台阶侧面以该矩形框为界进行剪切,形成台阶状。接着,分别在三处用fill命令生成台阶面。这样上客区、下客区和乘客区前后过渡的三个台阶面就成形了。如图2-3所示:

图2-3 地板台阶及后轮罩的形式

11、在前部地板平面内建立一个草图sketch.6,在草图中作一个矩形1720mm*1100mm。退出草图,用extrude命令将该矩形沿Z方向拉伸成面extrude.10,limit1=280mm,limit2=0;然后以该拉伸面为界,用split命令对地板平面进行剪切,再用fill命令将该面的上端矩形填充成平行于XY平面的面fill.6。随后在填充面内建立草图sketch.7,在草图中作一个矩形框1360mm*850mm,退出草图后将该矩形框沿Z方向拉伸成extrude.11,limit1=360mm,limit2=0,然后以该拉伸面为界,对fill.6进行剪切,在将拉伸面的上端矩形用fill命令进行填充,形成平行于XY平面的巨型平面fill.7 。以sketch.7中矩形的一条短边拉伸一个平面,使之与ZX平面成85°,然后进行修剪。

14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12、使用symmetry命令将步骤11中建立的各个面以ZX平面为镜面作对称处理,形成两车轮罩。然后将两侧的平面用split命令进行剪切。如图2-4所示:

图2-4 前轮罩的形式

13、地板平面已基本成形,然后切换到part design环境,使用thicksurface对地板的各个面进行加厚,先是加厚1mm,然后在该基础上加厚20mm。如图2-5所示:

图2-5 地板实体形式

14、地板及地板革已经成型,接着就在该地板上进行座位的布置,如图2-6所示:

图2-6 地板总布置

15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以上就是地板总布置的数字化设计过程。

2.5本章小结

地板总布置的设计除了要根据国标进行设计,还要考虑人性化设计,同时要对地板进行强度计算,保证地板的强度,保证城市公交车的安全性,延长地板的使用寿命。

对地板总布置的设计,使我对CATIA三维造型软件中的part design和generative shape design中工具的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更熟练了。

16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第三章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座椅设计

3.1概述

汽车座椅用于:支撑乘客的质量:缓和和衰减由车身传来的冲击和振动;给驾驶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并为乘客创造舒适和安全的乘坐条件。由此可见,座椅设计的好坏,将对汽车的平顺性、乘坐舒适性、安全性及操纵方便性等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掌握汽车座椅的特性和设计方法,是车身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汽车座椅的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

(1)应该有良好的静态特性,即:座椅的尺寸和形状应使人体具有合适的坐姿,良好的体压分布,触感良好,并能调整尺寸与位置,以保证乘坐稳定、舒适,操作方便,视野良好。

(2)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以缓和与衰减由车身传来的冲击和振动, 保证驾驶员能较长时间工作而不感到疲劳;乘客能感到乘坐舒适愉快。

(3)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刚度和寿命,并能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尽量减少乘员的受伤程度,亦即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4)结构紧凑,外形与色彩应美观、大方,与车身内饰相协调,并尽可能减轻质量,降低成本,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汽车座椅按结构型式可分为整体式、分开式、长凳式、可调式、折叠式、可翻等数种;按乘员数可分为单人式,双人式及多人式等;按功能可分为驾驶员座椅,乘客座椅,乘务员座椅及附加座椅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其座椅的设计要求各有不同的侧重。例如:高级客车的座椅当然要保证各项设计性能良好, 而城市客车则要求座椅的质量轻、结构紧凑、结实耐用、价格低廉。对于驾驶员用的工作座椅,主要应保证视野良好、操作方便、调节灵活、长时间工作不感到疲劳;而乘客座椅则以保证乘员的舒适和安全为主。

17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3.2座椅的选择

YD6100H是城市公交车,乘客的乘坐路程一般比较短,对座椅的要求是质量轻、结构紧凑、结实耐用、价格低廉。一般采用塑料座椅比较多,能较好地达到这些要求。为了达到舒适性要求,在塑料座椅上加装海绵座垫和海绵靠背,增加了塑料座椅的柔度,起到了减振的作用。而在颜色方面主要体现美观、大方,与车身内饰相协调,塑料座椅正面采用乳白色,背部采用天蓝色,而海绵座垫和海绵靠背均采用天蓝色。这样的颜色搭配比较美观、大方,也很明快、干净。

塑料座椅一般由椅面和骨架组成,椅面直接与人体接触,要充分体现人性化,其曲线和角度要考虑人体H点和R点,符合人体工程学。 同时椅面要具有一定厚度,满足强度要求。而骨架是固定在车身地板上用以支撑整个座椅和人体质量,为保证承载和安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材料可用钢管、铝板、树脂板、木材等。在这里,我采用钢管。设计要求是:当座垫上垂直载荷为800N时,允许挠度<10mm;当载荷增至1200N时,允许永久变形 <5mm。当垂直靠背蒙皮作用载荷为1500N时,允许挠度<50mm;当载荷增至2000N时,允许永久变形<12mm。 3.3基于CATIA环境下的座椅设计 3.3.1座椅的基本参数

根据GB/T13057-91城市公交车坐椅的标准为:

座椅高H1:400mm~450mm; 座椅深L1:≥350mm; 座垫宽W1:≥400mm; 座垫角1:3°~7°; 靠背高A1:≥450mm; 靠背角2 靠背与座垫夹角3:93°~97°; 肘靠高H3:150mm~200mm; 根据扬州市城市公交车上座椅的实际尺寸,对座椅的基本参数进行确定: 座椅深:380mm; 座椅宽:440mm; 座椅厚度:20mm; 靠背与座垫的拟夹角:100°; 座椅骨架高:35mm; 其它一些涉及到的尺寸在作图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8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3.3.2座椅的数字化设计

在CATIA环境下,根据以上确定的参数,对座椅进行数字化设计。

1、在ZX平面内建立草图sketch.1,在草图内先作出两条直线,长度分别为380mm和500mm,两直线相交于坐标原点,夹角为100°。以这两条直线为依据使用spline命令作出椅面曲线,如图3-1所示:

图3-1 座椅曲线

2、退出草图,在空间内将ZX平面分别沿Y轴正向和负向平移220mm,然后分别在两偏移面内建立草图sketch.2和sketch.3,在草图中将曲线进行投影并沿Z方向偏移34mm,这是以现成的公交车座椅作为参考的,这样生成的椅面就具有一定弧度了,符合舒适性要求。

3、将XY平面和YZ平面分别沿Z轴和X轴平移500mm和380mm,然后分别在该两个平面内建立草图,在草图内用spline命令并参照城市公交车座椅的形状分别作一条平缓的曲线。

4、在空间内,切换到freestyle环境,使用net surface命令将步骤

1、

2、

319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中生成的曲线分别作为profiles和guides,生成曲面,如图3-2所示:

图3-2 座椅曲平面

5、分别用与步骤2中的两平面成2°的平面将该曲面进行修剪,使之具有一定的锥度。然后将该曲面沿Z轴负向拉伸成实体,厚为20mm。在椅背上打出椭圆形的通孔,使椅背上部形成椅把手,方便乘客抓握。

6、用相同的方法(先作曲面,后生成实体)作出座垫和靠背,它们的厚度均为10mm,布置在椅面上。然后将各个直角边进行倒角,使之圆润、美观。然后设置属性,椅面采用塑料质地,颜色为乳白色,座垫和靠背采用海面质地,颜色为蓝色。而椅背的颜色也为蓝色。

7、在座椅一截平面内建立草图,采用spline命令在座椅边上作一曲线,使之成为座椅包边,退出草图,将之沿座椅曲线进行拉伸成面,在转角处进行过渡,使之过渡自然圆润。然后将之生成实体。同样使用塑料材质,颜色为乳白色。最后在座椅底部生成两个平台,方便安装座椅骨架。这样一个椅子就成行了。具体图形见附录1。

以上是城市公交车塑料座椅的数字化设计过程。

20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3.3.3座椅肘靠的数字化设计

在城市公交车中座椅肘靠用的不多,只在前轮罩上分别布置了两个,其余的座椅就没有肘靠了,这样也方便乘客的通行。 肘靠的形式要简单,线条要顺畅,与座椅的形式相协调。

1、在ZX平面内建立草图,在该草图内作出肘靠的基本形状。如图3-3所示:

图3-3 座椅肘靠的基本形状

图3-4 座椅肘靠的实体形式

2、退出草图,将该直线拉伸成实体,厚度为5mm,添加材质为不锈钢,颜色为深色,再在肘靠上部加装一层海绵,这样达到舒适度要求,颜色也为黑色。如图3-4所示。

这样一个简单的座椅肘靠就成型了。 3.3.4座椅支架的数字化设计

座椅支架根据车身前后不同的布置,也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形式。车身前部的支架设计如下:

1、支架底部作一个矩形实体150mm*50mm*30mm为底板。在底板上先作出支架的基本形状曲线,然后将该曲线生成实体,形成骨架,然后在实体顶部设计一个顶盖,用于连接骨架和座椅。基本尺寸都是在参观各式城市公交车并且测量后所得的,均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具体形式如图3-5所示:

21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图3-5 车身前部支架形式

图3-6 靠侧围的支架形式

2、以上的骨架安装在座椅一侧,而另一侧与左、右侧围相连接的骨架也是参照城市公交车上座椅骨架的形式和尺寸,如图3-6所示。

车身后部的骨架因为有车轮盖而有不同的高度。在车轮盖前部因为车轮盖有一定坡度,所以在车轮罩的斜面上作骨架的底部。具体尺寸和形式是依据城市公交车的座椅骨架测量所得。如图3-7所示:

图3-7 后轮罩斜面上支架形式

图3-8 车身后部支架形式

22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而不在车轮罩的座椅骨架形式稍复杂一点,具体形式如图3.9所示。

在车轮罩平面上的座椅骨架的形式和尺寸与图3-8中的相似,只是在高度上小了190mm,因为车轮罩要比通道高190mm。

3、前轮罩和地板尾部的地板比较高,就不用安装上述的座椅骨架了,只要简单的横梁和支撑架就行啦。具体的如图3-9所示:

图3-9 前轮罩上支架形式

4、图3-9是安装在前轮罩上的,车身尾部的骨架形式只是将衡量加长,再加两个支撑架。座椅的以上为座椅和座椅骨架的数字化设计过程。 3.5扶手设计

YD6100H是城市公交车,考虑到人流比较多,一半的乘客是站立的,所以供乘客拉扶的扶手在城市公交车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扶手的形式和颜色可以起到美化和点缀乘坐环境的作用。具体的尺寸是对城市公交车进行参观、测量后然后进行改进的。具体形式和尺寸如图3-10—图3-12所示:

23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图3-10 扶手主视图

图3-11 扶手左视图

24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图3-12 扶手俯视图

扶手的颜色采用明黄色,不仅增添了车内的色彩,不至使乘客的视觉感受太过单调,而且,明黄色也能起到警示的作用,时刻提醒乘客们抓好扶手,注意安全。而扶手的材质是厚度为5mm的不锈钢钢管,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三维效果图见附录2。 3.6本章小结

以上几节讲了座椅、座椅肘靠、骨架以及公交车扶手的数字化设计。通过前期对扬州市城市公交车的参观与测量,然后针对公交车现有不足,对一些数据进行改进。经过这些工作,我对CATIA中的曲面造型更加熟悉,特别是能熟练地进行座椅的造型设计。

25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第四章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内蒙皮的设计

4.1概述

乘客区内蒙皮包括左、右侧围内护板,顶盖内护板,以及覆盖在内护板上的一层装饰材料。内蒙皮不仅是用来“遮丑”,即将暴露在车厢内的骨架,线束,螺钉等掩盖起来,而且要将整个车厢内部高度统一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4.2内蒙皮色调的选择

内饰的色调是指内饰色彩的总的倾向,或者说是内饰环境的主要气氛,也就是常说的内饰基调。内饰必须有一个影响全局的、大面积的基本色并以此作为内饰的主体色即主色调,而内蒙皮在内饰中占的比例最大,所以内蒙皮的色调选择很重要,可按下列原则进行:

(1)功利原则

任何产品的色彩都有一定的功利性,即色彩对产品的保护作用和对产品功能的表达性,不管现代技术可以采取何种着色方法,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对产品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以维持产品在一定时间内有良好的功能。内蒙皮表面色彩应具有绝缘、防污、防霉、阻燃等能力。

(2)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为人而设计,是现代设计的观点之一。因为汽车内饰使用者是人,评价者是人,但由于人的性别、年龄、民族、地区、地位、世界观、信仰、经历、文化素养的不同,又表现出不同的审美观,使每个人对同一客车内饰的评价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因此,客车内饰色彩设计应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共性与个性,普通与多样的辩证统一的原则。内蒙皮作为内饰的大件就要体现这一原则。

(3)简洁原则

“简洁就是美”,这不仅符合科学美学思想和技术美学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要求,而且也符合现代机器成形的生产方式。客车内饰色彩设计的简洁原则,不仅表现了现代造型艺术的特征,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经济观的体现。

26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4)符合美学法则的原则

色彩使人的视觉上产生冷暖、轻重、软硬、胀缩、强弱感和质感,而色彩处理得好,有利于内饰达到审美的效果。例如:在内饰的上下两部分分别采用轻重不同的色彩,可以产生稳定的视觉效果,而在本次的设计中,地板的颜色我采用了按色调,所以内蒙皮采用淡雅、明快的色调。

(5)考虑气候和地理条件 (6)符合用色的时代性 4.3内蒙皮材料的选择

在内蒙皮设计中,材料是最直接的装饰因素,材料与肌理、质地与色彩、材料与可加工性及成本等直接影响到内饰设计的成功与否。因此,选择恰当的装饰材料是装饰设计的首要问题。

一、选择要求 (1)阻燃

(2)吸声、隔声、阻尼、隔振

(3)轻质、低耗、防静电、色泽耐久、反光柔和、无气味、无污染、可加工性、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在选择材料时必须根据装饰的部位、场合及其使用功能进行综合考虑,才能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装饰效果。

二、分类

(1)板材,如胶合板、纤维板、铁塑复合板、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ABS塑料板等。

(2)一些刚分子聚合物利用模具成型的一些复杂形状的装饰材料

(3)“软包”,即在基板外表面覆盖一层软质聚氯乙烯(人造革)、毛纺织物、合成纤维织物等。 4.4内蒙皮的结构设计

YD6100H城市公交车是空调车,属于中高档车,顶盖护板及左右侧护板常采用整体连续式结构,即将基板用沉头螺钉固定在骨架上,然后再在其上从头至尾覆盖

27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一层装饰材料,使表面不露压条和螺钉。装饰材料采用淡色调乳白色的人造革,窗立柱也用的同样的面料用胶粘住,在贴布之前,用常温快干腻子将窗立柱内表面及顶板、侧板接缝刮平,以确保面料粘接之后的平整度。 4.5基于CATIA环境下的内蒙皮数字化设计

因为本次的内蒙皮设计并没有涉及五大片的骨架,很多细节问题,如:灯具、线束、管路等没有体现,所以内蒙皮的设计工作就相对比较简单了。

以外蒙皮为依据,内蒙皮向车身内缩进50mm,留出骨架空间。先在侧风窗下方粘接一层5mm厚的胶合板作为内护板。根据地板的形式对内护板进行修剪,使其与地板革形成一整体。再在内护板及窗立柱上铺设装饰敷层,为乳白色的人造革。具体形式如图4-1—图4-5所示:

图4-1 左围内蒙皮

图4-2 右围内蒙皮

28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图4-3 后围内蒙皮

图4-4 前围内蒙皮

图4-5 顶盖内蒙皮

29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4.6本章小结

通过对内蒙皮相关资料的查阅,我了解了内蒙皮具体包括那些东西,在设计和绘图时要注意的问题。这次设计没有骨架是一个遗憾,但设计过程还是大同小异的。其间没有进行复杂的参数计算,内护板的厚度是经过实体测量和相关资料提供的数据所得。

30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第五章 装配集成

5.1概述

前面几个章节已基本完成了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地板总布置、座椅、内蒙皮的数字化设计,为了要验证所设计内容安装与配合的可行性,在CATIA环境下对乘客区进行虚拟装配是很有必要的。 5.2基于CATIA环境进行虚拟装配 5.2.1座椅与骨架的虚拟装配

座椅与骨架之间的连接是螺钉和螺栓连接。装配时要注意考虑三个约束,同时要考虑装配的尺寸。

1、在CATIA环境下进入assembly design建立一个product,导入座椅和圆形钢管,进行虚拟装配,使用off constraint命令使圆形钢管的轴与座椅底部凸台下表面相距10mm(圆形钢管的外圆半径),与凸台侧面相距11.5(凸台宽的一半),使圆形钢管的一截面与凸台一端的距离为0mm。使用define multi instantiation命令将圆形钢管复制到座椅底部另一个凸台上。

2、在装好的圆形钢管上装配螺钉,从catalog browser中选择M8×30的螺钉,使用coincidence constraint命令和offset constraint命令将螺钉与圆形钢管进行约束。具体如图5-1所示:

图5-1 座椅与圆形钢管的装配 图5-2 座椅与方形钢管的装配

31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3、接下去安装方形钢管,方形钢管和圆形钢管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先进行该装配,但考虑到现在作图的方便,先进行步骤

1、2的装配。按照步骤1将方形钢管与图5.1进行装配,具体如图5.2所示。

4、将两个装配图分别保存为chair1和chair2两个装配文件,因为在下面的装配中,根据骨架的不同形式使用不同的装配文件。

5、车身前部骨架与座椅的虚拟装配,连接用的螺栓为M12×24,使用同轴性、面接触进行约束。效果图如图5-3所示:

图5-3 座椅与骨架装配图

6、车身其余部位的座椅装配仿照以上的步骤进行虚拟装配。具体形式见附录3。 5.2.2地板总布置与座椅、扶手的虚拟装配

根据地板总布置上座椅的基本布置,将座椅及其骨架安装在地板上。这里主要考虑座椅安装的可行性,座椅前后左右的间距是否符合国标,座椅是否能在地板总布置下进行布置,布置后是否有干涉。对于公交车扶手,在装配中主要考虑扶手与座椅之间的干涉问题。

在装配时还是要考虑约束问题,合理设计装配尺寸。效果图见附录4。

32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5.2.3内蒙皮的虚拟装配

在assembly design环境下,导入前围、后围、左围、右围、顶盖的内蒙皮。因为在设计过程中都是按照第二章第四小节中所提到的三维空间坐标系来作图的,所以导入不需要改变位置。通过虚拟装配,可以检验六大片连接是否连续、过渡是否平顺光滑。效果图如图5-4所示。

图5-4 内蒙皮总装

由图可见,六大片之间连接良好,在尺寸上没有大的误差,过渡也比较平顺光滑。 5.2.4总装

通过前面几小节的装配,YD6100H城市公交车的乘客区布置已基本成型。总装图见附录5。 5.3本章小结

通过虚拟装配,可以很好的看出乘客区地板总布置是否合理,座椅与座椅、座椅与扶手之间是否存在干涉,设计的尺寸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实际生产需要,设计的内容是否便于安装。同时经过此次设计,我对CATIA的庞大功能有了更广的了解和掌握。这对以后的工作学习起到了很好奠定作用。

33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第六章 人机工程分析

6.1概述

人机工程学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研究人、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以优化人-机-环境系统的一门学科。人机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在总体上、系统级的最高层次上正确解决好人机功能分配、人机关系协调、人机界面匹配三个基本问题,以求得令人满意的人机系统方案,获得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综合效益。

对城市公交车乘客区的人机工程分析就是对乘客区座椅空间、通道、扶手的人机工程分析,对乘客的视野性的人机工程分析。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6.2基于CATIA环境下的人机工程分析

对乘客区的人机工程分析主要是分析人体乘坐时人体曲线与座椅曲线的配合,座椅空间,四肢的活动空间,扶手的高度、抓握空间,在CATIA环境下,采用日本人95%和5%的H点人体模型进行人机工程分析。 如图6-1—图6-3所示:

图6-1 座椅空间和扶手的人机工程分析

34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图6-2 座椅造型的人机工程分析

图6-3 乘客视野性的人机工程分析

从图6-1可以分析出,座椅空间和扶手的高度满足人机工程学,应该来说还是比较舒适的。因为坐姿模型采用的95%的H点人体模型,大多数人可以拥有宽敞的座位空间,而站姿模型采用的是5%的H点人体模型,小部分人都可以轻松的抓到扶手,那么对于大多数人就不成问题了。

从图6-2可以分析出,座椅的基本尺寸还是能基本满足要求的,座垫和靠背的曲线也较好配合了人体的躯干线。

从图6-3可以分析出,侧风窗比较大,乘客的视野比较广,适合于城市观光。座椅的骨架也基本符合高度要求。

35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6.3本章小节

在CATIA环境下对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进行人机工程分析,能较好地体现人性化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概念。这是将来自主创新的主导方向。通过本次设计,我较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任何事都要有所创新。同时我对CATIA三维软件中的人机工程分析这个单元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有待更加深入的学习研究。

36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7.1工作总结

三个月的毕业设计进入了尾声。通过前期的大量相关资料的查阅和5000字的外文翻译,我了解了城市公交车的国内外发展概况。通过在扬州亚星汽车有限公司—底盘厂、扬州亚星-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扬州大学车队、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扬州亚星客车有限公司(特种车辆分厂)进行参观,听资深工程师和学长介绍与讲解,并自带量具进行实体测量,我了解到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现状,当前以及未来城市公交车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些,并结合专业知识,我进行了开题,对我的毕业设计有了一个大体的设计方向,并作了计划与安排。随后,我采用CATIA三维造型软件对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地板总布置、座椅、内蒙皮进行了数字化设计。在设计中涉及到很多数据,有些是由国标规定的,而有些并没有统一规定,为此,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多次到公交车上进行实体测量,以测量数据为依据进行设计改进。对零部件设计完之后,考虑到设计的可行性,我对地板、座椅、内蒙皮进行了虚拟装配。同时要考虑人性化设计,我在CATIA环境下对虚拟装配的乘客区进行了人机工程分析。经过这些工作,我完成了地板总布置、座椅、内蒙皮的三维造型设计并生成三视图,乘客区的虚拟装配,乘客区的人机工程分析,同时写了一份设计说明书。

通过对YD6100H城市公交车车身设计中乘客区的设计,综合运用了本专业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了应用软件CATIA的使用方法和在此基础上的进行的车身造型设计、虚拟装配和人机工程分析,大大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让我更清晰的认识到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了我在研究生阶段应该努力的方向,同时让我更加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7.2工作展望

本次的毕业设计,我基本完成了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的数字化设计, 对

37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地板总布置、座椅、内蒙皮进行了设计和三维造型,但由于时间关系,不管是设计还是三维造型都作的比较粗糙,很多细节问题没有体现, 而且一些数据是直接从现有公交车上测量所得, 并没有进行验证校核。希望以后能对那些涉及强度、刚度问题的数据进行全面的验证校核,并有所创新,达到更好的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而不仅仅是参照现有的公交车。本次设计的最大遗憾是内蒙皮的设计,并没有和骨架很好的结合。这也是以后要改进的地方,设计出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内蒙皮。由于CATIA软件运用不熟练,在数字化设计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故今后还需不断学习,不断了解该软件的运用,达到熟练进行三维造型的程度。

38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致 谢

值此本文完成之际,我首先要向陈靖芯导师致以由衷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在本次的毕业设计过程中,虽然导师比较忙,但我还是自始自终得到了她的悉心指导。导师在工作中体现的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求真求知的科研精神、吃苦奉献的生活作风和乐于助人的工作态度都将永远指导我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本课题在设计过程中,还得到了李红老师和徐晶老师的指导。他们对于CATIA三维造型软件的熟练运用以及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钻研都是我今天不断加强学习与研究的动力。另外,我还要感谢车身技术研究室的黎师兄、杨师兄、张师姐、葛师兄、王师兄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给予我的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

39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参 考 文 献

[1] 刘曰海,著.《北美国际车展,世界汽车巨头展示了3大方向》,中国汽车动态网,2006 [2]《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公交主导车型》,城市公共交通,2000 [3] 黄天泽、黄金陵,编.《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 黄向东,编.《汽车空气动力学与车身造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5] 王宏雁,刘忠铁,编.《汽车车身造型与结构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6] 尤春风,编.《CATIA V5机械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 尤春风,编.《CATIA V5曲面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 李卓森,高云凯,李宇彤,编.《中外汽车构造图册—车身分册》,吉林科学出版社,1995 [9] 王望予,编.《汽车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0] 胡亚庄,编.《简明汽车知识词典》,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1] 陈文弟,编.《客车制造工艺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2] 周方寿,编.《客车车身覆盖件的设计与制造》,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3] 中国标准出版社,编.《汽车国家标准汇编》客车卷,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14] 汽车工程手册委员会,编.《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5] 汪卫东,著.《国外大型客车产品技术特点综述》,城市车辆,2004 [16] 汪卫东,著.《国外大型客车产品技术特点综述2》,商用汽车,2005 [17] 陶明德,著.《国外高档大客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客车长廊,2004 [18] 龚江,著.《浅谈客车底板盖的设计》,城市车辆,2002 [19] 肖艳荣,著.《座椅舒适度与人体工程学》,铁道车辆,1997. [20] 李永雄,著.《客车内装饰设计及选材原则》. [21]《从北京国际公用车辆展览会看中国客车业发展趋势》,中国客车网

[22]Tomio Jindo,Kiyomi Hirasago,著.《Application studies to car interior of Kansei engineering》. [23]《深圳城市服务对城市公交车辆的需求》,中国汽车动态网,2006

40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附 录

附件1:YD6100H城市公交车座椅三维造型图

41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附录2:YD6100H城市公交车扶手的三维造型图

42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附录3:YD6100H城市公交车座椅的形式

1、乘客三人座(前轮罩上)

2、乘客双人座(后轮罩斜面上)

43

陆海英

YD6100H城市公交车乘客区数字化设计

3、乘客五人座(车身尾部)

44

第6篇:医生坐城市公交车经验教训总结

一、 情况

1、在上海坐公交车要准备好零钱,不同的公里数,价格不同,要撕车票、保存好车票,没要车票、丢了车票,要罚全程款,坐过了站要罚巨款。没有力气挤车,你就拼命挤,没有人让着你,在上海挤车,没有仁义礼智信可言,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只需要无条件竞争,眼疾手快者胜、三十六计七十二变穷算计者胜、力气大不要脸的男青年胜。上海人的无赖型智勇双全性格,是从小坐公交车锻炼出来的。

2、在天津坐公交,不报站、没人理、不查票、无为而治,大家都是狗不理包子,谁也不理谁,啥也不在乎,你要自强、自省、自问,一定要看着站牌,数好了坐几站下车,瞪大眼睛,念念有词,一站一站的数好,别下错了站,迷了路,回不去了。

3、在西安市坐公交,比较吵闹,小偷也很多,当三个男人靠上你,或者两个女人很热情地关心你,你的钱包和手机,基本上是人家的了,防备再严,回家一翻包,东西确实不见了。偷盗技巧举世无双,方法是一个小偷转移你的注意力,一个打掩护,一个下手。小偷们自豪地说,中国古代最早的小偷诞生在这儿,如今是中国小偷最强城市之一,仅仅排在太原之后,屈居第二,司机、乘客、警察都不管。

4、在呼和浩特坐公交,小心下车以后有人跟着你,用刀插到你的腰里,把你挟持到一个空院子里,将你洗劫一空,只给你留下一张身份证,你如果赶紧到附近站岗的那儿报了警,警察不问青红皂白,先问你是哪个地方的,然后就说,你老家那儿没有抢劫犯吗?慌什么!这是第几回遭遇抢劫了?然后,啪的声,把办公电话摔倒你面前,报110吧!

5、在青岛市坐公交,道路曲折,颠簸,不是上山就是下坡,尘土飞扬,但是,美人很多,如果一个美女站在你面前,让你尽情欣赏,请你紧紧地抱住你的包包,左右瞧瞧,祝贺你,你已经被小偷集团盯上了,你已经成了被洗劫的对象,赶紧朝离你很远的一位不认识的男乘客喊“王连长,我到你那边去吧”,赶紧换座位,赶紧下车换车、赶紧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大喊“抓小偷!”,给自己壮胆而已,没人理你。

6、在革命圣地延安坐公交,不报站、也没有站牌、在哪儿下车,你自己说了算,要是旅游者不识路,就完蛋,问司机,司机说,线路太简单了,看不清啊?!惹人家生气。

7、在大连市坐公交,线路很短,刚刚上车,就催你下车,车次又少,不如一边问、一边走,赏了美景,还锻炼了身体。

8、在北京坐公交,有一半的路,要倒车坐地铁,注意多向路边老人问路,说明要到哪儿去,问从哪儿转车?从那个地铁口下去或上来,不然,迷路的事情是常常发生地。

二、意义

经常到城里独自出差旅游办事闲逛的人们,特别是到处卖医的医生,坐公交是最经济、最简单、最安全、最实惠的出行方式,但是坐错车、下错站、误了点、迷了路、被掏包、被抢劫、摔伤了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搞得自己晕头转向、惊恐万分、焦虑不安、茫然不知所措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制定提醒自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十分必要。

三、 分析

不同城市的公交车,有不同的特点,一线和二线的大城市的车多、路线乱、人挤人、小偷和抢劫犯们,警察也管不了。三线的中等城市的车上没人理您,站牌常年不换,胡乱指路,那是昨天的已经改了的路线,没更新,走错路是常事,倒上几次车,算下来,不合算,不如打的。在小城市的公交车,车小、人少,全是本地人,一听你是外地口音,完了,等你虚心地提问题后,回答你的是地地道道的方言,你听得非懂似懂,再问一遍,人家烦了,你就发愁、发愣、发懵吧。

四、 措施

1、 到了一个新城市,要先问路,向警察问、向老人问、向学生问、向扫大街的问,他们路熟。还要问价格,准备好零钱。千万不要在路边看地图,翻手机查信息,东瞧西望,暴露你是外地人。

2、 坐公交的都是普通人,如果你不普通,贼人就会盯上你。特别是医生,那种专注于思考的表情,一看就是书呆子,不偷你、不抢你、那小偷抢谁?偷谁?一定要把包包放在胸前抱紧,下车前就直接打电话让人来接,别逞强,让小偷劫持了,就赶快报警。

3、 上公交前后,要多问老乘客,到什么地方,坐那路车,倒哪路车?反复问,别烦。哪些奇奇怪怪的地名,你很难记,记到手背上最好。

4、 上公交车前嚼把茶叶,提提神,预防晕车发困迷糊了,坐错车、下错站,上下公交车,要扶好扶手,再迈腿,上了车,要扶好扶手、岔开腿,预防急刹车和快起步摔倒你,引发骨折。

5、 如果有急事,钱不紧,就打车吧,省下许多担心,顶多被绕路,挨宰。

第7篇:城市公交车候车亭人性化设计

[摘

要]现代城市生活日益繁忙,比如公交车车站、地铁站、公园等公共场所都是居民的集聚点。城市居民对现代城市中的公共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好看、好用。新的科技下,公共设施中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可以更好地辅助人们健康地生活,让人们的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文章以公交车候车亭为对象对人性化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 城市公交系统 公共设施 科技 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公交候车亭作为城市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早期的公交车候车亭只提供乘客候车时指示乘车路线、临时休息、躲避风雨等基本功能。随着社会城市生活的发展,公交车候车亭正逐步发展为集众多辅助功能为一体的,适应城市居民出行需要,以及城市市容建设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比如在现代信息化的城市生活中无线广播、无线电视以及无线上网在户外的需求,居民出行时现代电子数码设备的应急电源的解决问题,城市环保绿化对公共设施做出的一些要求,等等。随着城市建设与高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公交车候车亭的功能结构上在保证基本功能实现的同时,正逐步地实现更加人性化的辅助功能,在未来发展中还可以普及利用高科技实现信息共享、能源供应等功能。

一、研究背景

(一)人性化设计定义

人性化设计是人的设计,即满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设计。 影响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表现,应当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识别性、和谐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因素。设计者应当充分分析和利用这些因素来推进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二)公交候车亭的研究现状

公交车候车亭的设计与现代科技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围绕人们新的需求,在公交车候车亭的功能性设计上做出了大量的改良。例如:美国旧金山市修建了一种太阳能公交站候车亭,鼓励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旅行。这个太阳能公交站,有一个红色的光伏板,可以利用太阳能来实现整合对讲、LED照明,甚至覆盖整个城市的Wi-Fi无线路由器。除了这些功能,这种公交站还有用按钮操作的更新系统和其他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空间,而多余的电量将被发

送到城市的电力网格。

随着设计理念的更新,国内对城市公交候车亭的设计中也开始逐步关注人的心理感受,出现了一些比较人性化的设计案例。但是,这种设计还未广泛开展,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设计研究。

二、候车亭人性化设计的思维与方法

(一)候车亭的结构与组成

候车亭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顶棚、框架、广告灯箱、部分附属设备(照明设施、坐凳、靠栏、垃圾箱、地图和时刻表框架、ATM自动取款机、公用电话等)。

(二)候车亭设计基本要求

1.候车亭设计要满足乘客候车时避雨遮阳、临时休息的需要,这一点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建造候车亭最根本的目的。

2.候车亭作为沿街建筑要尽可能美化街景与城市风格相吻合。

3.重视开发和利用公交候车亭的其他附属功能。

4.候车亭应采用安全、简单、方便的结构形式。

5.候车亭设计应满足自身的一些特殊要求。如候车亭顶棚的自洁能力等。

6.候车亭设计必须有符合现代城市居民出行的功能需要,比如电话设备、ATM、无线电视以及无线网络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应急电源的功能为电子数码设备户外应急充电。

(三)公交候车亭功能的人性化

公交候车亭是与人息息相关的公共设施,其设计必须与人性化设计的理论相结合。调研发现,候车亭的人性化设计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良。

1.残疾人无法进入。

现在的公交候车亭没有方便残疾人的设施,有些车站有台阶,坐轮椅的残疾人很难进入候车亭内。

2.失明人士不知公交车到站。

对失明人士来说,到了公交车站最大的麻烦就是不知道进站的是哪一路车,等向别人打听后,车已开走了。因此新型的公交候车亭可以考虑设置电子报站牌,利用科技手段,把到站信息通过自动语音播放出来,解决失明人士的“难题”。

3.信息量不足。

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很多,现在的候车亭除了广告外一无所有,因此很多市民都要求增加信息功能,如配套书报亭、公用电话、电子信息显示屏等。

4.候车亭设计与城市文化的融合。

作为城市公共环境的一个元素,候车亭的设计已成为都市文化的表象之一。城市的风格特点与人文内涵从候车亭这一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应该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因此候车亭的设计不能够作为单独的一个环境空间元素来考虑,而是要结合城市风格、文化、历史与发展诸多方面来考虑,真正能够体现城市特点。

三、设计实践

课题主要选择现代城市(宁波)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公交候车亭进行了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通过问卷调查,对城市市民的出行生活需要进行分析,对候车亭的结构与功能方式进行分析与改组,采用新技术,使候车亭在结构以及功能方式上更加能够满足未来乘客的需要;通过对城市文化的了解,采用适应城市文化生活的造型设计;在候车亭的造型、材料工艺以及色彩上,通过新的设计以与现代城市生活环境相协调。具体内容包括:

(一)外观结构造型

1.在顶棚采用有机形状的块状彩色太阳能电池板,部分电板凸出来,类似水立方的视觉感受,同时形成一定的肌理线路。

2.整个框架部分采用钢结构,不锈钢饰面或者涂漆,及不锈钢分格顶棚和灯箱,在钢结构上可以采用回收材料,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其他主要材料还有PC耐力板(厚度为4.2~4.5mm),铝塑板,用在顶棚的下面,就是抬头看到的那部分;镀锌板,一般用在顶棚上面和灯箱的主框。

3.采用现代化的设计,主体上通过无机形的块状结构与钢管立柱通过连接实现整个主体。

4.在整体色彩上采用轻快的色彩,使之与多彩的现代化城市氛围相适应。

5.组装性:整个候车亭是通过钢结构之间通过螺栓等连接方式实现组装,可拆卸,方便运输。

(二)拓展候车亭的功能

除了简单的候车避风雨的功能外,新的城市候车亭需具有无线广播、ATM取款机、无线电视、无线网络等功能。

(三)能源供给的设想

通过彩色太阳能电池板的应用,实现候车亭整个系统的能源自给。整个候车亭系统包括:广告灯箱、夜间照明设施、ATM与应急充电系统的能源供应。

(四)设计成可持续健康的公共设施

通过使用彩色太阳能电池,实现对太阳能这种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宁波市公交候车亭概念设计

四、总结

展望未来,设计者应该在体现社会对弱势人群(老、病、残等) 的关怀和帮助方面,特别是在医院、老人中心、伤残人康复中心、妇幼保健站等地段的公交候车亭设计上进行深入研究。

好的设计不仅能够实现产品的功能需求,同时也应该是一种理念的体现。以前的设计缺少与“人”的互动性,缺少用户体验,在号称”体验经济”“体验时代”的今天,优秀的设计需要把人的体验放之首位才能设计出与自然环境、人的生活相和谐的产品。

第8篇:宿迁城市公交

1、103路(中青国际家居城—晓店湖滨浴场)

①总体情况:线路长度约27公里,计划投入公交车辆12辆,全程运营时间约75分钟,单车时间间隔约15分钟。

②沿途停靠站点:中青国际家居城—祥和名邸—上海城—义乌物流中心—香格里拉南门—青华园—健治一号—通城山庄—天星花园—宿迁汽车客运站—霸王举鼎—金陵名府—京杭大酒店—市技术监督局—市气象局—河滨新村—马陵公园—金谷花园—格林上郡—雪枫公园—水上服务区—井头医院—井头街—彩塑工业园—凤凰岭公墓—安顺驾校—宿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宿迁卫校—外事学院—泽达技术学院—湖滨实验小学—未来海岸—蓝波湾风情街—威尼斯酒店—湖滨新城管委会—市软件园—夏银湖—晓店湖滨浴场。线路走向:中青国际家居城—发展大道—汕头路—人民大道—西湖路—发展大道—洪泽湖路—黄河路—嶂山大道—合欢路—环湖大道—玉兰路—水杉路—雪松路—晓店湖滨浴场。

2、305路(雪枫公园—宿迁学院西门)

①总体情况:线路长度约13公里,计划投入公交车辆8辆,全程运营时间约40分钟,单车时间间隔约12分钟。

②沿途停靠站点:雪枫公园—磷肥厂—小杨庄码头—电厂—青岛啤酒厂—汽车北站—制药厂—马陵公园—建行—宿迁中学—市人民医院—渔管委—康宁医院—金色水岸—中豪国际星城—工人医院—天星花园—通城山庄—钟吾医院—义乌商贸城—御庭世纪—宿迁学院西门。线路走向:雪枫公园—幸福路—城北路—运河路—八一路—黄河路—项王路—威海路—人民大道—厦门路—宿迁学院西门。

3、307路(雪枫公园—城中花园)

①总体情况:线路长度约11.3公里,计划投入公交车辆8辆,全程运营时间约40分钟,单车时间间隔约12分钟。

②沿途停靠站点:雪枫公园—老农机—自来水公司—军人疗养院—汽车北站—青岛啤酒厂—苏玻—宿玻—江山城市广场—口腔医院—东城水岸—果品批发市场—香榭里明珠—南菜市—项里小区—项王路—渔管委—市人民医院—宿迁中学—宝龙广场—苏果平价店—苏宁电器—富康路派出所—霸王装饰城—希望城—欧洲花园—御庭世纪—城中花园。线路走向:雪枫公园—幸福北路—八一路—运河路—项王路—黄河路—西湖路—富康大道—城中花园。

4、308路(义乌商贸城—宿迁汽车客运东站)

①总体情况:线路长度约14公里,计划投入公交车辆10辆,全程运营时间约50分钟,单车时间间隔约12分钟。

②沿途停靠站点:义乌商贸城—御庭世纪—宿迁学院西门—老卫校—安康小区—康宁医院—农行干校—怡景名苑—宿迁中学—实验小学—时代广场—同仁医院—小香港—锦泰花园—九龙花园—华达图层—黄山佳园—技师学院—文昌花园—宿豫中学—天一苑—宿豫区实验小学—农贸市场—宿豫区公安局—中通名仕嘉园南门—中通名仕嘉园—基督教堂—宿迁汽车客运东站。线路走向:义乌商贸城—厦门路—花园路—杨公路—钦马堤路—卫生路—黄河路—黄运中路—六盘山路—九龙江路—黄山路—学海路—黄浦江路—恒山路—江山大道—宿迁汽车客运东站。

5、309路(雪枫公园—宿迁汽车客运东站)

①总体情况:线路长度约9.8公里,计划投入公交车辆8辆,全程运营时间约35分钟,单车时间间隔约10分钟。

②沿途停靠站点:雪枫公园—格林上郡—金谷花园—宿城区运管所—东方医院—建行—宿迁中学—人民医院—项王路—项里小区—锦绣江南—珠江医院—移动公司宿豫分公司—宿豫税务局—宿豫交巡警大队—阳光明都—宏城都市—基督教堂—宿迁汽车客运东站。线路走向:雪枫公园—黄河路—项王路—泰山路—珠江路—五台山路—江山大道—宿迁汽车客运东站。

6、313路(义乌商贸城—市公交调度中心)

①总体情况:线路长度约12公里,计划投入公交车辆8辆,全程运营时间约40分钟,单车时间间隔约12分钟。

②沿途停靠站点(由于运行道路中有单行线,上行下行停靠站点和线路走向略有不同):义乌商贸城—市公交调度中心:义乌商贸城—御庭世纪—富康路派出所—苏宁电器—名人国际—新华书店—金陵名府—京杭大酒店—市疾控中心—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南门—府前小区—宿迁海关—中港雅典城—银河花园—宿城区政府—通和桂园—嘉豪阳光—学府雅苑—宿中教师公寓—乐府兰庭—现代实验学校—市公交调度中心。线路走向:义乌商贸城—市公交调度中心:义乌商贸城—厦门路—富康大道—微山湖路—发展大道—太湖路—环城西路—洪泽湖西路—黄海路—成子湖路—红海路—微山湖路—黑海路—太湖路—宿蔡路—市公交调度中心。

市公交调度中心—义乌商贸城:市公交调度中心—现代实验学校—乐府兰庭—宿中教师公寓—学府雅苑—嘉豪阳光—通和桂园—宿城区政府—银河花园—中港雅典城—宿迁海关—府前小区—市住建局南门—市教育局—市疾控中心—京杭大酒店—金陵名府—新华书店—霸王举鼎—巴黎都市—苏宁电器—富康路派出所—御庭世纪—义乌商贸城。线路走向:市公交调度中心—义乌商贸城:市公交调度中心—宿蔡路—太湖路—黑海路—微山湖路—红海路—成子湖路—黄海路—洪泽湖西路—环城西路—太湖路—发展大道—西湖路—富康大道—厦门路—义乌商贸城。

7、804(市公交调度中心—可成科技—市公交调度中心)

①总体情况:线路长度约12公里,计划投入公交车辆6辆,全程运营时间约20分钟,单车时间间隔约10分钟。

②沿途停靠站点:市公交调度中心—箭鹿公寓—江苏精科—宿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宏运环保—可成科技—农艺工业—正衡钢构—汇丰混凝土—成铭精密—三石集团—天辰纺织—巨圣实业—园区公社—苏宿工业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爱迪生学校—市公交调度中心。线路走向:市公交调度中心—宿蔡路—普陀山大道—古城路—科兴路—隆锦路—普陀山大道—古城路—紫金山路—市公交调度中心

8、806路(雪枫公园—中节能)

①总体情况:线路长度约20公里,计划投入公交车辆10辆,全程运营时间约60分钟,单车时间间隔约15分钟。

②沿途停靠站点:雪枫公园—格林上郡—金谷花园—宿城区运管所—东方医院—金港花园—秦淮宾馆—上海城—宿豫苏果平价店—锦泰花园—九龙花园—星海湾—名河雅居—鸿大化工—中塑实业—文武包装—东大电子--玖久集团—黄山佳园—长江润发东门—长江润发南门—陆桥小区—广博—秀强股份—御珍家私--罗桥小区—格林手套—三元轮胎—中节能。线路走向:雪枫公园—黄河路—市府东路—市府东路运河桥—长江路—庐山路—金沙江路—黄山路—长江路—阿里山路—珠江路—黄山路—江山大道—昆仑山路—钱塘江路—华山路—嘉陵江路—南太行山路—中节能。

一、310路(义乌商贸城—顺河客运站)

1、总体情况:线路长度18公里,投入公交车12辆,首班发车时间为6:00,末班发车时间为19:00,单车时间间隔约为12分钟。

2、沿途停靠站点:义乌商贸城—钟吾医院—富豪御景城—通城山庄—晨风集团北门—鸿意上城—阳光华城—海天翡翠城—市文体馆—兴鸿一品—富丽莱嘉苑—金陵名府北门—京杭大酒店—市技术监督局—大润发超市—金鹰国际—金港花园—府东大厦—秦淮宾馆—二院—锦华名园—宿豫区政府—东方花园—枫华丽致大酒店—顺河人家—安泰佳园—顺河中学—顺河镇—顺河客运站。

3、途径道路:义乌商贸城—厦门路—人民大道—青岛路—世纪大道—洞庭湖路—发展大道—洪泽湖路—洪泽湖东路—湘江路—韶山路—江山大道—项王东路—泰山路—龙嫂路—天台山路—扬子江路—雪峰山路—顺河客运站。

二、311路(义乌商贸城—华东农贸市场)

1、总体情况:线路长度13公里,投入公交车10辆,首班发车时间为6:00,末班发车时间为19:00,单车时间间隔约为15分钟。

2、沿途停靠站点:义乌商贸城—钟吾医院—富豪御景城—通成山庄—天星花园—宿迁汽车客运站东门—霸王举鼎—交通银行—宝龙广场—市实小—协和医院—宿城一中—绿洲豪庭—项里小区—锦绣江南—珠江医院—宿豫地税—东方花园—江山国际花园—中通名仕家园—基督教堂—宿迁汽车客运东站—红星凯盛—汇文中学—尚阳湖畔—华东农贸市场。

3、途径道路:义乌商贸城—厦门路—人民大道—西湖路—幸福南路—项王路—项王东路—江山大道—环城北路—S324—华东农贸市场。

三、312路(义乌商贸城—中节能)

1、总体情况:线路长度13公里,投入公交车10辆,首班发车时间为6:00,末班发车时间为19:00,单车时间间隔约为15分钟。

2、沿途停靠站点:义乌商贸城—御庭世纪苑—宿迁学院西门—黄河花园—项王故里—市渔管委—市人民医院—宿迁中学老校区—市实小—时代广场—雨润广场—金外滩—星海湾—名河雅居—豫园小区—陆桥小区—长江润发南门—河塘小区—宿豫开发区管委会—中节能。

3、途径道路:义乌商贸城—厦门路—花园路—杨公路—黄河南路—西湖路—京杭运河宿迁大桥—金沙江路—昆仑山路—江山大道—中节能。

四、316路(义乌商贸城—华东农贸市场)

1、总体情况:线路长度12公里,投入公交车8辆,首班发车时间为6:00,末班发车时间为19:00,单车时间间隔约为15分钟。

2、沿途停靠站点:义乌商贸城—欧洲花园西门—希望城—金色水岸—古城实验小学—宝龙广场—市实小—时代广场—雨润广场—小香港—宿豫区运管所—宿豫苏果平价店—宿豫国税—宿豫交巡警大队—阳光名都—宏城都市花园—东城美域—宿迁汽车客运东站—红星凯盛—汇文中学—尚阳湖畔—华东农贸市场。

3、途径道路:义乌商贸城—厦门路—富康大道—项王路—青年路—西湖路—京杭运河宿迁大桥—西湖东路—珠江路—五台山路—江山大道—环城北路—S324—华东农贸市场。

一、102路夜班车(中青国际家居城—宿迁师范学院)。投入车辆10辆,运行间隔15分钟。沿途停靠点:中青国际家居城—祥和名邸—上海城—义乌物流中心—香格里拉—钟吾医院—义乌商贸城—万福隆农贸市场—中豪国际星城—霸王举鼎—金陵名府—京杭大酒店—市广电总台—幸福新城—运河文化城—泽达技术学院—宿迁卫校—广播电视大学—体校—宿迁师范学院,线路走向:中青国际家居城—发展大道—合欢路—宿迁师范学院。经营单位:宿迁市公共交通一公司。

二、301路夜班车(箭鹿集团—果园)。 投入车辆12辆,运行间隔15分钟。沿途停靠点:箭鹿集团爱邮生学校—市公交调度中心—树人中学—通和桂园—宿城区政府—银河花园—水木清华—宿迁海关—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府苑小区—妇产医院—市政府—市技术监督局—市气象局—金鹰国际—金港花园—区府广场—时代购物中心—协和医院—宿城一中—医药公司—项王路—渔管委—项王故里—宿迁学院东门—市区公路站—淮北明珠—明珠新城—果园。线路走向:箭鹿集团—箭鹿大道—宿邳路—洪泽湖路—北海路—成子湖路—黄海路—洪泽湖路—市府东路—幸福路—项王路—黄河路—徐淮路—果园。经营单位:宿迁市公共交通一公司。

三、202路夜班车(宿城新区汽车站—宿迁汽车客运东站), 投入车辆12辆,运行间隔15分钟。沿途停靠点:宿城新区汽车站—通湖大道路口—学府雅苑—新宿中花园—宿城区法院—康庭名苑—水木清华—宿迁海关—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府苑小区—妇产医院—市政府—市技术监督局—市气象局—金鹰国际—金港花园—秦淮宾馆—锦华名园—中医院—中通名仕嘉园—基督教堂—宿迁汽车客运东站,线路走向:宿城新区汽车站—太湖路—通湖大道—洪泽湖路—市府东路—恒山路—江山大道—宿迁汽车客运东站。经营单位:宿迁市公共交通二公司。

四、103路夜班车(中青国际家居城—湖滨新城管委会),投入车辆14辆,运行间隔15分钟。沿途停靠站点:中青国际家居城—祥和名邸—上海城—义乌物流中心—香格里拉

南门—新千年—通城山庄—天星花园—宿迁汽车客运站—霸王举鼎—金陵名府—京杭大酒店—市技术监督局—市气象局—河滨新村—马陵公园—金谷花园—格林上郡—雪枫公园—水上服务区—井头医院—井头街—彩塑工业园—凤凰岭公墓—安顺驾校—宿迁师范学院—体校—广播电视大学—宿迁卫校—外事学院—泽达技术学院—湖滨实验小学—未来海岸—蓝波湾—风情街—威尼斯酒店—湖滨新城管委会,线路走向:中青国际家居城—发展大道—汕头路—人民大道—西湖路—发展大道—洪泽湖路—黄河路—雪枫公园—嶂山大道—合欢路—环湖大道—玉兰路—湖滨新城管委会。经营单位:宿迁市公共交通一公司。

夜班车运行时间:春季、冬季为19:00至22:00;夏季、秋季为19:00至23:00。102路、301路和202路夜班车将于3月8日正式开通,103路夜班车待车辆LED显示屏、GPS监控等设施设备逐步完善后开通。

第9篇:关于我市城市公交车运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4月12日,市政协副主席陶承德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公交车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公交线路首末站、公交公司总部、公交卡充值点、新开通的千秋大道等,听取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公交公司负责人的通报并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把优先发展公交作为缓解市民“出行难”,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措施,并把公交发展纳入城市管理的范畴,实行了公交线路开辟、站点设置、票价确定等方面的统一管理。

2006年11月20日,由深圳市新国线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我市城市公交车正式开通,运行管理由新国线集团(天长)运输有限公司负责(简称公交公司)。截至目前,该公司拥有营运车辆104台(均为空调车),已开通市内公交线路8条,营运线路总长度达83.6公里,拥有员工199名,建有集维修、停车、员工食宿、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公交基地一座,调度中心8个。自我市城市公交开通以来,公交公司不断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紧张的压力。

1、运行线网覆盖面不断扩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新建道路的增多,公交公司不断投放车辆、增开线路,市内公交线路从开通初期的1路、2路两条公交线路,增加到现在的8条。同时为确保市区中学学生上放学安全,开通了学生专车,每天安排30台公交车专门接送晚自习学生。公交车的开通解决了市民出行车辆少、车况差、价格高的问题,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的比例明显上升。

2、运行时间适时延长。公交公司根据夏、冬季节气变化,适时调整运行时间。夏季(3月—9月)首班5:50,末班20:30;冬季(10月—次年2月)首班6:00,末班19:30。

3、运行价格持续优惠。几年来,公交公司严格按照政府指导定价,一直实行每人每次乘车1元票价,坚持发放每月50元学生月票和每月60元成人公交月票。先后实行了伤残革命军人凭军人残疾证免费乘坐公交车和7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共发放免费乘车卡4000余张。每年高考期间,全市所有高考考生凭准考证可免费乘坐公交车,深得市民称赞。

4、运行服务逐年提升。五年多来,公交公司切实加强对公交车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

一、服务至上的理念。通过开展“文明公交线路”和“城市公交之星”的评比活动,不断提高公交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服务水平。公司因此获得了多项荣誉,多次被集团公司、市文明委、市直党工委、城管执法局表彰奖励。省、滁州市和我市新闻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了驾驶员陈德萍的先进事迹。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几年来,城市公交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但城市公交运行和管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公交车首末站停车场严重缺乏。公交车首末站停车场急需建设,除经济开发区以外,东门、南门、北门的公交首末站均无安全停车场所,尤其是天长中学停车场,每天共有4条线路60余辆车从此发车,夜间停车达80余台。车辆的维修保养也在占道搭建的工棚内完成,司机食堂、调度室、点钞中心、办公室沿天中围墙搭建。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永福东路开通在即,这个综合性临时停靠点将会严重影响交通,必须全部迁移。公交车在路边违章停靠和调头,既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也无法保障按时发车,还时常阻碍道路交通,公交车在路面上违章停车、调头,曾发生多次交通事故。

2、公交车辆严重老化。由于公交车辆长期超负荷运行,车辆老化严重,有的尾气排放超标,排气管黑烟不断,有的车厢锈迹斑斑,尘迹点点,且车内外商业广告既多且滥,有损城市形象,经常被市民投诉。目前,公交公司有近60台公交车急需更新。

3、驾驶人员缺乏。目前,我市公交车虽然较滁州市其他县市公交车运行时间长1个多小时,但仍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但目前公交公司只有驾驶员156名,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4、线路覆盖面不到位。目前,我市城市路网框架不断扩大,城区新建道路不断增多,但部分道路尚未开通公交车,存在盲区,线路覆盖不全,如南市区千秋大道等。

5、公交服务尚未到位。在运行过程中,虽然市城管执法局和公交公司已经采取措施,加强对公交车驾驶员的教育管理,但仍有少数公交车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对乘客的询问不耐烦、停靠车辆不规范、随意猛揿喇叭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意见和建议

1、大力扶持和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第一,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为实现“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机制。第二,进一步明确公共交通的公益事业属性,制定优惠政策,逐年增加对公交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长期、稳定、合理的公共财政补贴与价格优惠机制。第三,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公共交通场站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将公共交通场站作为新建居住小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配套建设的一项内容,实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

2、逐步提高公交司乘人员待遇。要加大投入,提高驾驶员福利待遇。公交企业要保证驾驶员的“三险一金”。为提高驾驶员的积极性,可以设立节油奖、安全奖和服务奖,每月安全行驶、无投诉的就可以获得相应奖励;在生活保障方面,建设专门的休息室,配备吸烟室、食堂等设施,切实解决公交车驾驶员的后顾之忧,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提高城市公交车服务质量。第一,要加强车辆的检查和维修以及新车的投放力度,条件成熟时应考虑引进清洁能源的车辆,使公交车更加安全和环保。第二,加强公交车清洁。公交车至少要做到每天清洁一次,在首末站等候发车时,司乘人员要及时对车内垃圾进行清扫。第三,对车身、车厢及站台内的商业广告进行清理,加以规范,给线路标志图、公益广告以及介绍天长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留出足够的空间,以营造和谐、温馨、文明、舒适的公交出行环境。

4、优化公交线网,延长服务时间。公交公司应采纳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增加公交线路,逐步更新已经老化的公交车,有计划地购置新车。根据市民要求,适当延长公交车服务时间(夏季和冬季运行时间各延长一小时。即:夏季末班车调整为21:30,冬季末班车调整为20:30),增加上放学和上下班时段公交运行班次。

5、加强城市公交行业的监管。设立公交服务监督电话,建立公交违章投诉机制,配备专人处理市民投诉和失物招领。广泛开展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对乱停、抢道、该停不停、违规、违章行为以及不文明乘客予以曝光。

上一篇:校安工程大检查总结下一篇:读金陵十三钗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