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

摘要:黄人(1866—1913),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鲜明、思想崛奇、成果卓异的人物。在近代这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黄人深受传统文化、吴地地域文化的浸染和西方文化的多重影响,前后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他曾有志于仕途,然郁郁不得志;后执教东吴大学,潜心学术;入南社后欲以文革命,终理想破灭,因狂而殁。黄人是近代重要的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多重身份兼跨数个领域,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小说著译、办刊结社、文献编纂、教育改革、民主革命等方面均有建树。然而与同时代的梁启超、吴梅、王国维等人相比,黄人并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也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挖掘。本论文着眼于对身处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思想复杂、著述宏富、经历曲折的黄人作较为全面的考证与论述,并作合理评价。论文主要从六部分加以剖析阐述:前三章主要是将黄人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放置近代文学转型背景中去考察,这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黄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其文学理论、创作中得到鲜明的体现。首章探讨黄人《中国文学史》与近代新型文学史兴起的关系,追溯“中国文学史”的起源,将中国学术传统中的“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史”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梳理西方、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论述国人自著“中国文学史”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窦、林、黄三部最早的文学史著作,进而分析黄著文学史的开创性、影响,也不回避它作为草创期文学史的局限。次章侧重于探讨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与黄人文学理论的关系,梳理古、近代文学理论批评衍变之轨迹,进而探讨黄人的小说理论、戏曲理论、诗歌理论、词学理论对古典文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其在新旧思想冲突下所存在的局限。第三章聚焦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从题材、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解读黄人的诗歌与词,分析其所体现的新旧特征,最后综合论述黄人创作的成绩与不足,以及较文学理论存在的滞后性。后三章主要是围绕黄人的教育、出版、社团等文学活动展开,探讨他与近代文科教育、文学出版、文学社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黄人严谨与开放的学术风气及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求。第四章梳理了黄人的求学活动、教育活动,尤其突出黄人对中国文科教育所作的贡献。黄人在东吴大学十三载,通过教学布道、讲学唱和、编写教材、主笔学报等教育活动,在思想启蒙、文科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对近代文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分析黄人在中国近代出版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他与小说林社、国学扶轮社的关系,从黄人的报刊、图书出版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倡导保存国粹,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了西学新知,既批判了封建文化专制,又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对传统出版业向近代出版业的转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一章则考察黄人与中国近代社团转型的关系,社团活动在黄人的文化活动中比例较大。本章中黄人入南社之契缘、入南社后的活动及其与南社同人的交游是重点,体现了在近代社团转型过程中,“新”与“旧”文化的碰撞。而黄人在社团的创作、文化、交游活动,不仅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和革命文学的发展,也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勇于担当、以笔为戎的真实写照。概之,黄人之一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世事沧桑,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巨变,是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一个“推动者”和“见证者”。他的文学思想、创作与活动等,都体现了新旧文化过渡、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时期的矛盾与融合。他的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积极入仕的济世情怀、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困囿于时代的保守与局限,又有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启蒙救国”的远大理想、批判封建专制文化的革新精神、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寻和和立足于中西比较的创新精神。他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承袭了李白、李贺、王仲瞿、龚自珍等先贤遗风;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有许多独立之见和创新之举,对吴梅、王謇、陈乃乾、陈大悲等后辈学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黄人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需要将其放置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做更全面更客观的研究,同时分析他的典型意义。

关键词:黄人;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转型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

三、前贤研究概况

(一)黄人著述整理

(二)黄人生平研究

(三)黄人《中国文学史》研究

(四)黄人文学理论研究

(五)黄人文学编纂研究

(六)黄人文学创作研究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意义

第一章 黄人与近代新型文学史的书写

第一节 从“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再到“中国文学史”

一、文苑传:为文学家立传

二、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三、书目提要:指示门径

四、“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文学史”的区别

第二节 从国外的“中国文学史”到国人自著文学史

一、早期西方、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

二、国人自著文学史的发生

第三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创性

一、思想上的开拓性

二、观念上的开创性

三、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四、体例上的创新之处

五、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矛盾与局限

一、《中国文学史》的矛盾

二、《中国文学史》的局限

第五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之影响

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二、对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

第二节 黄人的小说理论

一、古、近代小说理论之衍变

二、黄人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小说理论的局限

四、黄人小说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第三节 黄人的戏曲理论

一、晚清戏曲理论批评概况

二、黄人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对元、明戏曲的批评

四、黄人戏曲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第四节 黄人的诗学理论

一、晚清诗坛之概况

二、黄人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对唐、清两代诗人的评价

四、黄人诗学理论评价

第五节 黄人的词学理论

一、晚清词学概况

二、黄人词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词论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

第一节 黄人文学创作概况

第二节 黄人的诗歌创作

一、黄人诗歌创作的主题

二、黄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三、“诗界革命”背景下的黄人诗歌

第三节 黄人的词创作

一、黄人词题材

二、黄人词的特点

三、晚清词学视野中之黄人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科教育的转型

第一节 书院制度的近代化与新式学校的产生

第二节 黄人的求学活动

一、私塾教育的“旁听生”

二、博览群书,广涉诸学

第三节 黄人的教育活动

一、黄人早期的教育活动

二、黄人与东吴大学

第四节 黄人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一、思想启蒙方面

二、文科教育方面

三、培养人才方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出版之转型

第一节 晚清出版概况

第二节 黄人创办的报刊

第三节 黄人与小说林社

一、黄人与小说林社的关系

二、黄人在小说林的编辑、出版活动

三、黄人与小说林社同人的交游

四、黄人对小说林社的影响

第四节 黄人与国学扶轮社

一、国学扶轮社创办的背景与时间

二、黄人与国学扶轮社的关系

三、黄人在国学扶轮社的文学史、辞书编纂与古籍刊印活动

四、黄人与“国学扶轮社”同人的交游

五、黄人对国学扶轮社的影响与贡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社团之转型

第一节 近代社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节 黄人与三千剑气社

第三节 黄人与南社

一、黄人入南社之缘由

二、黄人入南社后活动概述

三、《南社丛刻》所选黄人之诗文

四、黄人与龚自珍诗风之比较

五、黄人与南社同人的交游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教师德育个体发展论文提纲下一篇:校园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