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你的历史课

2022-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让学生爱上你的历史课

让学生爱上作文

对待作文,有不少学生有畏难情绪,作文功底差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他们不能从作文中产生满足感与成就感,常有失败体验,时间一长,就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丧失了信心。情绪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学习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是起动力作用,激发加强智力活动的进行;或是起阻碍作用,中断削弱智力活动的进行。

学生畏难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身知识的欠缺,语文基础不扎实,在课文中学到的作文技法不能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面对着作文低分和评价不高的评语,或是体验着失败的苦恼和挫折感,或是感受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淡,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畏难情绪加重。作文产生畏难情绪的外在因素是教师指导不到位,教师在作文指导中不能窥视学生的心理空间,不能梳理他们的情感,不能就作文题作出精当的指点。作文课上仅仅就作文题提出几点要求,或过高地讲一些作文技法,甚至于只把题目往黑板上一挂,说了声“写吧”,这些做法难以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另外,评估失当也使学生失去作文兴趣。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指瑜点瑕,纠正提高的功能和鲜明的导向性,教师在讲评中如果只对少数优秀作文作肯定,忽视中等水平的作文,长此以往,大多数学生则认为作文是几个人的事,就失去了作文的兴趣,从而畏难情绪也更加严重。

那么要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有效的方法是培养成功意识,要尽量挖掘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大到节、段、篇,小到字、词、句,并写出中肯、醒目、赏识性的评语。成功会给学生带来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和满足反过来又成为作文的动机,增强他们的写作投入感,不断地自觉地愉快地去自我追求和实现这种成功。另外要改变对写作的评价,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作文。

有些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往往持笔茫然无话可说,即使写出作文来,也是材料贫乏语言干瘪,甚至连字数都达不到,这与学生对生活材料的积累有直接关系。生活材料积累少,导致表象贫乏,作文也就写不出真实而丰富的内容。宋代朱熹曾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源头的水才可能清水长流,有了生活体验写作才会有话可说。新的课程标准也提倡: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去深入生活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学生作文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踵而至的就是“怎样写”,这个过程是对现有材料经过思维加工,将思想转化为书面语言予以输出的过程。学生作文的通病是缺乏新意,平平淡淡。其表现在题材选择、内容安排、情节构思、表现手法上的雷同和陈旧,给人以千人一面,千人一腔之感。其实当今的学生置身于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时代,感受着强烈的现代生活气息。时代为她们开辟了自由驰骋的天地,他们本应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笔如流水,常写常新。可为什么学生作文却选材范围狭小,思维立意肤浅,构思落入俗套,内容缺乏深度,语言平淡无奇?重要的原因就是思维刻板,缺乏发散思维的训练,其次学生语言匮乏,往往词不达意。

畏难情绪、无话可说、缺乏新意等,已构成影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障碍,影响着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干扰着作文中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妨碍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造成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进而形成厌倦、焦虑,甚至逆反心理。要消除这些障碍,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有针对性地加强观察及思维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有计划性地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也让学生爱上作文。

作者单位:东海县初级中学

作者:寇建秀

第2篇:“爱”让学生爱上体育

摘 要: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是“爱”的教育也是渗透着德育教育。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这种爱的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配合默契,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教育;方法

在素质教育的呼唤下,新课程课堂改革不仅是语数外这些智育学科的任务,也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一般人认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体质,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也是爱的教育也应该渗透着德育教育。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这种爱的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配合默契,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唤醒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积极进取之心。

一、以师爱唤生爱,明确目的

爱是对人或事物的最深的情感,可表现为一种倾向,形成一种动力。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

首先表现在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具有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是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教学过程受到严重的挤压,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其实是不现实的,只有让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所以体育教师更应该主动利用仅有的体育时间主动与学生谈心,让他们了解体育,认识体育,并随机灌输一些体育常识和体育学科的具体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其充分认识到体育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这样也才能避免体育教学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

其次还表现在体育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热爱。中职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的原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不自信的等心理障碍,使原本活泼的体育课不仅不能让学生快乐,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如果体育教师能及时地关心、引导学生,就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使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了根本的保证。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有了这种爱,教师才会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才会使教师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挖掘出自身最大潜能,创造出最好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有一次在练习双手传接篮球时,有个女生边练习边吃零食,显出一副轻视厌恶的神情,我不由地瞪了她一眼,她毫无反应。我就走过去接过球与她一起练习,可是看着她那漫不经心的样子,我一用力,球打在了她身上,她大发脾气,我当时真想过去训她一顿。可稍一沉思,觉得不妥,就让其他学生继续练习,然后把她叫到一边,耐心地告诉她刚才她没有接住球的原因,接着又和她一起练习。下课后,那位同学诚恳地说:“我错了,老师,您别生气,今后我一定好好练。”我也当即检查了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并告诉她练习篮球能锻炼反应力等诸多益处,帮她确立正确对待体育项目的态度,师生间感情也由此更融洽了。我想也正是由于我对学生的热爱,才让我宽容地处理了这一偶然琐事吧。

有了这种爱,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亲人、知心朋友,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点:“人们总是趋向于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可见教师这种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渴望获得知识,主动模仿教师所教授的动作,提高教学效果。如有一次体育活动课,为了活跃气氛我教学生支撑跳跃山羊,有位小女生总是不愿起跳,说是看见别的同学都摔在地上了。在同学们的一再催促下,她居然急得嚎啕大哭起来了。她一哭,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沉闷起来。这时我马上走过去安慰、鼓励她,进行耐心讲解,并专门给她做了几遍示范动作,帮她练习了几次,这位女同学果然有了进步,她开心地笑了。其余同学也都开始有意地模仿我那标准而优美的姿势,课堂气氛一下子又活跃起来了。我又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动力学、运动损伤及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并有意识地引入心理学和美学知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确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

二、以互教促互学,激发兴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考核评价坚持多元标准,通过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此引导学生爱学、勇学体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朝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目标,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所以多元、合理、公平、公开的评价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对学生的“优劣”的评价标准,对培养学生健康而向上的人格,体验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不喜欢做机械重复的动作技术训练。为了合理地安排体育教材、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我在女生中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为羽毛球、乒乓球,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为排球、篮球,最不喜欢的运动项目为800米、铅球。从调查结果来看,女生喜欢运动量不大,易于练习的运动项目,而对于诸如800米铅球这样运动强度大的项目则有明显的排斥心理,调查中还显示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某些项目的学习周期太长,又不便集中练习,学生容易生疏、忘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排球,从小学到中学都有练习要求,而调查表明有75%左右的同学不懂得如何打排球,有25%左右的同学表示从未打过,她们对排球的了解也仅是从电视上获得的。

于是我打破以往每节课都是教师先“教”而后学生“练”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让自己觉得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自荐做小教练,在某方面有兴趣的同学自愿加入该组,编成一个小班或小组,推选特长生做教练,即小班长或组长,学员也可以提出改进意见。由于这些青少年爱出风头喜欢表现等特点,自以为是特长生的还不少,我又让他们各自展现特长,由大家推选出做小教练的同学,其余的在训练中相互帮助,并且强调若是训练以后能超过小教练的同学照样有机会做教练。这样在竞争中让学生去感受、体验、总结,在此基础上我再去指导或示范,不仅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例如排球训练,特长生们的教法是不仅仅练习排球,而且还利用排球进行投掷、短跑、跳跃和耐久跑的练习,再加上对特长生的仰慕和比拼意识,一年下来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用学生的话说“感到身体的柔韧性、力量等方面都有所发展,特别是力量方面,由于排球还要左右奔跑、跳跃等,连最薄弱的长跑在平时没有锻炼的情况下居然也可以及格,令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我不再讨厌跑800米了(虽然我跑得不快),因为有时打一节课排球比跑八百米还累,但在练习中并不感觉到累。” 这以后,绝大多数学生只要稍加练习就能达到满分,所以测试时很多同学都感到意外“我也能得满分”,参与兴趣一下子就提高起来了。

在练习中我还提倡小教练总负责之外,技术好的同学多和技术差的同学一起练习。因为在练习中动作差的同学,能够边练习边观察好的同学动作,还可以向对方请教,且使练习密度加大,可以打好几个来回,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动作好的同学在练习中体会到做老师的感觉,要想教别人,自己技术必须要提高,在练习时对方传的球或左或右、或高或低,而自己回球要到位,这样也给自己加大了难度。要求更高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极大激发了他们积极性和兴趣的提高。

又如我在教铅球掷远时,先让学生带着“怎样才能掷远?”的问题去玩儿童游戏试掷纸飞机,再让主动报名觉得自己能掷得远的同学做示范,在试飞和试掷的过程中,学生们总结出了“用力、快速、不高不低、动作合理”才能掷得更远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再教正确的方法,讲解投掷的有关原理并示范。正确的示范使学生在感受到体育动作的形体美,力度美,娴熟美和健康美的同时,获得一种心理满足感。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更乐于接受,兴趣也更浓了。

新课标指出,要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兴趣。所以要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一种在互教互学、自学自练的基础上互助矫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的环境。在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体育学习的快乐上下功夫。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互教互学的体育训练中,我真正体会到了兴趣的引力作用。

三、以氛围助成功,唤醒自信

在学校里,可以这么说,学生最信赖老师的判断力,对自己学习情况、能力水平的认识往往依赖于教师的看法,这样教师的期待之情对学生便尤为重要。它是对学生心灵上的支持,学生从中看到希望,获得自信、勇气和力量。体育教学活动多变,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学生心中往往产生消极情绪、退缩心理。对原本有能力完成的动作丧失信心,自认为做不下来,而不愿继续努力。此时,教师若能用期待的目光来鼓励学生:“一定能成功!你大有实力完成这个动作!来,再来一次!”学生会被这种深切真挚的期待之情所感染,认为自己真的能行,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消除退缩心理,重新充满希望,鼓足勇气,克服困难,最终完成动作。反之,若教师首先失去信心,流露出厌烦甚至无望的表情,学生得到老师这样的情感信号,自然彻底绝望,认为自己果真不行而放弃对动作的继续尝试。可见教师的这种期待情感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唤醒学生潜在的自信心,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是鼓励学生上进的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很注重师生良好情感氛围的创设。

有些学生在练习排球时,垫球很差,产生不想练的想法,我就微笑着说:“以你的条件一定能够练好的,只要注意动作节奏和方法,根据老师所教的方法再去尝试一下,别人能行你为什么不行呢?”又让几个示范较好的学生帮助他们,营造一种团结合作的和谐氛围。在我的激励和同学的帮助下,那些不想练的学生又恢复了信心,提高很快。如一位女生在体育感想中写道:头上的汗水和手上的痕迹渐渐地多起来,换来了我的一种奇妙感觉,我第一次觉得身体是如此敏捷,和排球竟是如此默契,看球也很顺眼,这让我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逊色。

其实何止语言,我们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尤其是我们体育教师独有的形体语言都传递着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巨大变化。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的情感氛围的魅力。我们的确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体育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唤醒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自信。这份自信挑战着那些在情感上表现为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锻炼积极性不高等有不良表现的学生。这份自信使我们的学生享受到和谐氛围下体育学习的乐趣,进入乐学、快学体育的境界,也会进入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境界。这也许就是体育教学所期望达到的最佳境界吧。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今人更应该把老师看成是爱的使者,相信在爱心的帮助下,通过体育那独具魅力的力和美的训练,我们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自信,使他们变得乐观开朗。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相互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一定会在师生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而愉快的火花;建立学生对体育的一种长久而和谐的体育情感,必定会使学生热爱体育、追求体育目标、体育精神,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俞丽锋

第3篇:如何让学生爱上你的课

教师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就要做到:

一、首先让学生先喜欢你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样才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出于对老师的敬慕,学生也就对所授的课程抱有学习热情,并努力学习来增进和老师的感情以回报老师的爱。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所以,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学生喜欢程度较低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让学生反感的老师即使把课设计得再漂亮,学生也会不屑一顾的。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好的开端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新理念,走进新课程,用活波开朗的个性,风趣幽默的语言,夸张的举动,扎实的语言功底,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能,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必须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二、必须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抓住课堂点滴而又平凡的细节,创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用学科魅力征服学生。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会用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等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使学生因获取知识的快感、智力探索活动的快乐而自觉自愿地学习。教师要对所教的英语学科的课标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要用开阔的专业视野,丰厚的专业知识,做出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必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更新观念,把握课改精神改革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寻找到快乐兴趣从而热爱学习。教师可以把教材看作一个剧本在此指导下,给每个“演员”以发展的空间,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生活。在教学初一下学期的Unit6 It’s raining 一文中的3a部分,原本是篇很简单的报导,只有几个知识点而已,如果教师用填鸭式的讲解来处理这篇文章仅几分钟而已,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先用李阳疯狂英语的方式来挑战学生,奖励那些吐字清晰且朗读用时比老师短的同学,把同学们的热情激发出来,接下来我安排了“最佳金话筒主持人选拔”活动,要求学生来表演文章内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意犹未尽的同学们还让我承诺下节课还得给他们机会„„

三、必须要展现独特的人格魅力

严为表、爱为里、严慈互济、宽严有度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教师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疾言呵斥的做法很多时候只会让目的适得其反,反而更容易造成对自身威信的挑战。于永正曾说过:“我总是先让孩子们喜欢我,爱屋及乌,他们就喜欢我教的学科了”。我也会用一颗温暖的心灵善待学生、呵护孩子,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满足、欢乐、幸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必需充满对学生的爱,爱其实也很简单,公平公正,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不因其成绩优异而优待他.也不因其成绩不好而鄙视他。教师的工作就是唤醒一个个沉睡的灵魂,让学生在自己的精心培育中绽放灿烂。在初二学期期末,我班的同学在英语学科普遍做题不准确,做题不妥善思考,于是我想出一则妙计:教师的讲台桌上放着一堆糖,选定10道题,全对的奖励一块糖,有错题的就要象征性地打手板,再讲解错题的原因,于是在孩子们取走糖果的欣喜笑容中英语题做得越来越准了,成绩提高了,期末我班的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平等的教育环境能帮助学生迸发出想象力、创造力的火花。课堂气氛综合体现师生在课堂中的情感状态、学习态度等。教师要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形成有人情味的教学个性,教师也要重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设计和促进一种民主、活泼的适合于学生情感需要的融洽氛围。只有建立一种民主、和谐与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深深地喜爱教师,当这种爱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情感迁移,从爱教师到爱他所上的课,进而爱及他所教的学科。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这样老师才能真正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第4篇:怎样让学生爱上你的课堂

我认为,在课上,全体学生能有所得,他们就会对你的课有认同感,全体同学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形成风气,就会喜欢你的课。像我们这样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寄宿制小学,学生的自觉性比较差,上课讲话吵闹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怎样才能让他们也安静下来听课呢?我想,作为教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了。我的工作时间并不长,经验谈不上,下面就围绕着咱们今天的主题来谈谈我的感受吧。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的:

第一、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必须让他们先喜欢你。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对你反感,即使你把课设计得再漂亮,他们也会不屑一顾的。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他的课才会被学生接受,才能真正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第二、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必须要学会控制课堂。

那么如何控制好课堂?我们的课堂为什么会失去控制,为什么会“乱”呢?我们先来找找原因:

一是授课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将本学科内在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这一门课程的兴趣。失去了兴趣,自然注意涣散,我行我素,干起了别的事——课堂自然也就

二是教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老师只拼命抓学生的学习,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三是学生本身的特点。思考积极、发言踊跃、敢于怀疑,是青少年的心理优势。学生在每天八节课的每一个40分钟内,都保持高度的集中,也是不科学和不现实的——“乱”有时候其实是学生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放松”与“自我休息”。

第三、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必须要上好第一节课。 “第一节课”是指任课教师对所任班级中所授的第一节课,它的任务与一般课的任务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上好第一堂课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

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第一节课,每个学生都会期待他的新老师,若能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就能在学生中树立好的形象和较高的威信,为以后上好这门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怎样才能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呢?

首先,要注重仪表美,使学生感到你是位可亲的老师。 其次,注重感情因素。

第四、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必须要认真备好每节课。

说到备课应该是每个老师的拿手好戏,怎么备,怎么上,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就不在这罗嗦了,只要你把课备得精彩,还怕学生不喜欢吗?

总而言之,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课,都希望把课上好,上课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许多老师都有一些很好的“绝招”但任何一种“绝招”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场合。多探索、勤实践、善总结、好学习,就会有好的办法,就会有好的效果,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5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让学生爱上你的学科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让学生爱上你的学科

王志红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推荐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我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我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我的知识的储备,使自我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能够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能够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啊,作为老师,最期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用心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推荐,他期望你去争取自我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我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你自我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个性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我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教师一方面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我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也给了我们推荐:“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教师都要思考,是什么促使某些学生变成了这个样貌。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呢?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要使一个人最后有一天发现自我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和规律性的情绪。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来,这是给我们提出的第二十三条推荐。

0

1早就从各种渠道听说过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这本《给教师的推荐》,()也曾对其中的资料有过涉猎,然而在自我真正拥有了这本早想拥有的“教育宝典”,怀着无比虔诚的情绪认真拜读之时,心灵仍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在《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一条目中,苏氏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教育教学中很是常见的一个现状,他说: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

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下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学生的基础不一,理解潜力有差异,因此我们就不能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一样的学生。“能够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作为教者,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应对这样的现状,如果我们硬是要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一样的学生,用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式来教育所有学生的话,那只能出现一种结果:一部分学生的自信被摧毁,一部分学生的潜力被扼杀。

苏氏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其实类似的观点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只是我们往往口头上无比的尊崇,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却一再地践踏罢了。

学生是人,不是工厂里的产品。教者尊重学生不妨从尊重他们的现状做起,为每一位学生确定适合他自我的“临近发展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地发挥出他的力量和潜力,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唯如此,方能不误人子弟,方不致成为教育的罪人。

第6篇:2013高考建议 让阅卷老师爱上你的作文

2013高考建议 让阅卷老师爱上你的作文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语文也不例外。语文在考前完全可以来个大提分,其中提分最快的就是作文。“技巧”其实就是一种规律,通俗的说就是一套公式,相信凭借着张老师的这套公式一定能让阅卷老师对你的文章爱不释手。

一、阅卷老师最爱议论文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考生都应该尽量写成议论文体裁,除非题目要求写成其他体裁。从阅卷经验来看,议论文相比其他文体来说其写作有一个便捷的套路,就是古人常说“起承转合”。所谓起,就是开门见山端出论点;所谓承,就是分析论点,指出如此会怎样,不如此又会怎样;所谓转,就是转而说开去,用举例的方式证明论点,因而也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所谓合,就是全文结尾,与开头部分遥相呼应,再次肯定论点。运用这样一种便捷的套路,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轻车熟路地行文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二来逻辑思维清晰,极富条理性;三来不会引起阅读歧义,因此考试中阅卷老师通常更青睐议论文。

二、凤头豹尾作文高分胜券稳

出彩的题目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考生应该尽量运用知名的歌曲、歌词、典故、名句、谚语、成语或者其转化形式使标题新鲜动人,比如《给点阳光就灿烂》、《星期八的故事》等等,这个还要靠大家平时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琢磨多体会就能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

我们常说:“作文最讲究的就是“凤头豹尾”,结尾的好坏可以影响一篇文章的好坏,一个精彩的结尾,可以使文章灿然增辉;一个低劣的结尾,可以让全文黯然失色”。好的结尾不外乎就是归纳总结、呼应开头、重申论点、发人深省这几种。而且结尾在句式上以短句为主,整散结合。另外考生的字迹一定工整,常言道字如其人,阅卷老师通常不会给写字漂亮的考生太低分。

三、哲理思考明确“十忌”做文章

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大多为提供材料写议论文,考生只能在材料提供的范围选题论述。首先考生应明确议论文是奖善惩恶的,是对人们进行规劝疏导的,因此必须有说服力,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另外想要写好议论文还要注意以下十忌。

一忌审题片面,要把握主旨。二忌论题贪大,要准确简明新颖。三忌下笔拉扯太远,要小巧俊美。四忌立意雷同,要独僻蹊径。五忌用例不当,要扩大幅射面。六忌“油水分离”,要深入论证。七忌以叙代议,要叙得简明。八忌说理杂乱无章,要条理分明。九忌远离生活,要贴近时代。十忌结尾草率,要发人深思。

第7篇:让学生爱上作文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中心小学钱盈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工程”,一直以来倍受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煞费苦心,一遍遍讲作文的重要性,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写作的各种技巧,不辞劳苦地加大作文批改量,但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并无太大的提高。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一些做法。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惑

1、重习作,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提出明确要求:“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写出来。”这是新课程对学生习作提出的要求。习作生活化,构建向生活开放的模式,克服为作文而教作文的弊端,给学生的表达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要让学生在有充分感受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现在的高年级学生,教师无论出个什么题目,他们都能不假思索地“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样的习作你看了以后,说不上哪儿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甚至要下个评语都颇感为难。细究起来,原来这样的习作都是胡编乱套的,缺少学生的真实感情。

张文德先生曾痛心疾首地坦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灿烂„„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个关键之处违背了规律,走入了歧途,陷入了迷乱。”作文教学中不见了感情,不见了人性的各种活动表现,这就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病根所在。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再用笔记录下来,要告诉学生,事情不在小,而在于抓住小事,并真实记录下来,我手写我心。学生明白只有

用真实的情感去抒写真实的生活,写出的文章才能感染他人,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读起来其味就如同嚼蜡。

2、重程式,轻创造。

创新是个性的发展和动力的源泉,“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尤为重要的。然而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最残酷、最叫人心寒的莫过于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

著名青年作家晓苏先生曾在一次写作的学术报告上讲述过一个扼杀创造性的典型例案。他说,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犯错误以后》的作文,其中花了较多的笔墨写自己去班主任办公室的路上,看见一只空易拉罐,便情不自禁地用脚向前踢着玩,而且踢着踢着,觉得不过瘾,干脆用力一踢,将易拉罐踢得老高,易拉罐飞起来的弧度和姿势很好看。文中就写了这样的一个细节,但后来语文老师批改时把这段话完全删去了,理由是这位老师认为这一段话与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无关。晓苏认为这就是对创造性的扼杀,因为,这一段话生动而传神地表达了一名学生犯错误后,在去老师办公室的路上微妙而又复杂的心理。它不仅与主题有关,而且关系密切,怎么能够随意删去呢?作文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由此可见一斑。

二、解决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1.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写作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如果学生愿写、乐写,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既要遵循教材的写作要求,又不能死搬硬套,要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写。学生的素质有区别,对于写作的要求也要给予区别对待,

这样才不会使有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可以在每次作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没有了形式上的束缚,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2.提高生活认识水平,丰富作文内涵

提高学生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观照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丰富了学生作文的内涵。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陶行知说:“生活教育,从定义上说,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学生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要素材,让习作走向生活,让学习回归生活,让学生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

3. 提倡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利用好课外阅读这个途径,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培养学生养成摘抄习惯,摘抄不仅仅是积累一些优美词句,更要多积累经典名句、名人格言、俗语、谚语等,而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名著,古诗宋词等经典的书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水平。在习作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名人名言、俗语、经典故事等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丰富习作的内涵。

4. 培养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写作中,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培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首先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有独

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其次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5、鼓励修改,激励写作

何其芳同志曾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作文教学也有“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明确要求。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没有进行自改自评这项语文实践之前,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作文的修改不知从何下手,只等老师批改评判,老师评判学生的作文是什么等级,学生只能认可什么等级。学生对什么是优秀作文,什么是有毛病的作文不会欣赏判断,学生的作文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自改自评,互改互评的语文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他们把自己的作文放在同桌、前后桌、小组当中横向去比较,就能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再经过老师的表扬鼓励,让他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举办班级优秀作文展等形式,把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大家,得到大家的认可,更加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主动积累好词佳句的劲头高了,学生之间相互聘请批改作文的现象多了,为作文评判的矛盾而引起争论主动找老师评判作文优缺点的同学多了,由此激起习作的热情。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指导和激励学生多去看、去听、去想,赏识他们的一切设想,为他们写出富有个性化的真实作文缔造宽松的情形,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灵感,这样就会引领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第8篇:让学生爱上阅读

麒麟区麒麟小学 吕奉苍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

一、二年级的目标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四年级的目标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五、六年级的目标是“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就会产生“我要读”的渴望,书读的多了,知识就多,语文综合能力自然就强,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多么重要。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爱上阅读呢?在平时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

一、激发读书兴趣源,培养读书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对阅读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去投入,把自己全部活动集中地指向读书,体验到读书中欢乐的情趣。所以教师要激发小学生读的兴趣源。

1、以读物内容,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学习最好兴趣,乃是对学生材料的兴趣。”这句话告诉我们:当学习兴趣已经产生时,学习材料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持久。比如,学习完《窃读记》这篇课文,可推荐林海英相关的的作品《城南旧事》、《生命的枫林》、《往事悠悠》等;学习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师可推荐“现代童话之父”安徒生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全集(普及本)》。也就是说,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搜集课文资料,推荐相关的作品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深化了所学内容,还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爱上了阅读。

2、用听故事、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生长发育时期最容易产生的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因此,小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爸爸、妈妈、教师给自己讲故事。他们常常都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我们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唤起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比如《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小红帽》等故事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听、讲。教师可以从中选取最有趣味、最富有感染力的精彩片段,声情并茂地讲给学生听,讲到高潮时故意“卖关子”,制造悬念,借机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多方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最终达到让学生喜爱读书的目的。

第二、保护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 新的教育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课外阅读是每个学生的个性化

阅读行为。每个学生的经历、兴趣爱好、经验水平都不尽相同,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开放的读书环境,不要有太多刻板的限定,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当然原则指导也不可或缺)。教师尊重学生读书的选择,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阅读兴趣与热情自然也就萌生了。

第三、精心推荐课外读物,引发好奇心

1、推荐适合小学生年龄、学生个性特点的读物。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他们对阅读什么样的书籍还是很盲从,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按照小学低、中、高年段特点,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为他们解决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比如儿童经典作品《西游记》,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少儿版)、《红楼梦》(少儿版)、《中华上下五千年》;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鲁滨逊漂流记》、《爱因斯坦》、《李四光》等;故事类读物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文化教育类书籍如《爱的教育》、《做人与做事》、《100个中国孩子的梦》等;《小学生100种必读书导读》等书籍。

2、推荐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读物

向小学推荐读物一定要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让学生走近生活,从小培养把握时代脉搏,平时,我让学生收看《新闻联播》、《科技博览》,《动物世界》。各类有意义的节目像《3.15晚会》、《感动中国晚会》、《道德模范颁奖晚会》、《抗震救灾晚会》等等,这些都能给孩子

带来广博知识,同时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第四、营造读书氛围,增加读书情趣

1、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

为了更好地营造读书的氛围,我班设立了图书角,并在图书角的侧面粘贴上关于激发人读书的名言,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孩子无形中被这种氛围陶冶,想读、要读之情油然而生。另外在书柜上养一盆吊兰,无形中增添了学生生活的情趣,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更喜爱读书了。

2、给学生充足读书时间,增加读书兴趣

在平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我每天挤出一些时间,给学生们阅读。班上成立了图书管理组,每天中午我都要抽出二十多分钟让学生阅读,当学生一点五十到两点左右进入校园,图书管理组长就会用钥匙打开书柜,五个图书管理员就分别对各自负责的五个大组发放书籍。星期

一、三看名著,星期二作文欣赏,星期

四、五看其它课外书籍(我班的书柜所装书籍是分层整理的)。久而久之,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们大多数都能静下心来真正捧起书本在书海中徜徉,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少数的几个孩子,起初还是只捧着书“照镜子”的情况也慢慢在这种读书氛围中被淡化,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了,渐渐地,这些孩子也爱上了阅读。

第五、以身示范,给学生树立爱读书勤读书的榜样。

常言道:言传身教,且身教重于言教。读书兴趣与习惯的培养亦

是如此。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孩子,只有热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所以,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热爱读书勤于读书的榜样,以买书读书的习惯行为,以家庭学校的书香氛围,以陶醉于读书的专注神情,熏染学生,吸引学生进入热爱读书的境界。

第六、开展活动,展示读书成果

儿童的表现欲是天生的,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自己被肯定。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阅读,积累多了,就需要教师搭建一个平台,为他们创造一个展示的机会,从而增强它们阅读的兴趣,从中感受掌握知识和收获的喜悦。

1、五分钟演讲

每天下午预备铃前五分钟,学生们都会自然地按照班级学号有一名学生上台演讲,交流自己的在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事、人事风俗、自然风光、历史故事;也可介绍一本好书,简述主要内容、写作特点、读后感受;还可以说一句名言、谚语,或背上一段优美句子等等。这样就极易调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外阅读中作一个有心人。

2、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

在读书交流会上,把学生个体的读书行为变为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让他们畅所欲言,尽享读书之乐趣。读书交流活动有很多种,如读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辩论赛等等。

总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这是一项长期的、

艰苦的,而又细致的工作。培养浓厚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合理地安排时间是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基本保证,而恰当的阅读指导则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的质量,再加上教师及时的评价鼓励,就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

上一篇:轻松写作文下一篇:实习护士带教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