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目的:在护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13—2014届毕业实习学生142例作为对照组,在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进行传统护理干预,2015—2016届毕业实习生114例作为观察组,建立临床毕业实习的护理教学路径。将两组护生在不同护理实习带教后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带教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第一篇: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思考

摘 要 目的:研讨提高护理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方法:通过对本校近几年来对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关于选题,指导手段,答辨评价体系的总结,探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结果: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度,合理的选题,优化指导模式能较大程度提高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结论:提高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举措,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临床护理实践人才,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毕业论文 本科护生 选题 论文答辩

Thinking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Thesis Guidance

WEI Youlong, ZHANG Lirong

(Medical and Nursing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6)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hesis;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topic; thesis

1 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基础

本科新生进入学校后就应让学生明确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是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往届因毕业论文不合格而未拿到学位的例子,打消学生侥幸过关的心理,端正态度。同时指导教师在指导环节也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待这项教学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我校护理学本科学生有一年的实习期,在学生进入实习前的一学期成立本科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组织毕业论文写作讲座,确定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名单。召开开题报告会,再次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完成每一环节的时间安排。

2 合理的选题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关键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起点,合理的选题更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毕业论文的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专业特色,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选题应大小适宜,题目新颖。

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获取选题的灵感。虽然毕业论文一般在最后一年进行,但是学生在校专业课的学习中就应有所准备。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应提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一些前沿知识及在护理学领域中对一些问题的不同观点,而这些知识、观点、问题都可能引起某些学生的高度关注,甚至成为他以后毕业论文的选题。

从大学生创新实验中进行总结归纳得到选题。我校每年进行的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我校开展以实验为主要手段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科技创新实验活动,为我校“质量工程”建设中一项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其实施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学生积极申请参与项目过程中,可以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毕业论文的选题。

从临床实习中发现问题上,提出论点。护理专业实习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践的过渡时期,是培养合格的护理人员必经的途径,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有一年完整的系统的综合医院的实习时间。学生在不同科室的实习中所接触到的新观念、新技术及发现的一些新问题等,学生可以把自已最感兴趣的方面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

从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分出一些子项目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是一个较好的方式,最好是参与科研项目的同学,但能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本科层次学生毕竟有限。

查阅文献,从中获取选题方向。阅读大量中英文综述、论文,先粗读,从中选取对论文选题及写作有参考价值的文章;再进行精读,从中提取有意义的内容。有疑惑或困难时要向指导教师多请教;同学之间要多联系、探讨,获得同学的协助、支持。

3 优化指导模式是完成毕业论文的重要手段

建立毕业论文辅导的QQ群,便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学生书写毕业论文主要是在实习期间,与指导教师当面交流的机会较少,建立毕业论文的专用QQ群,可以及时将学校对毕业论文的通知和要求传到群共享中,并能与学生及时沟通,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同学也可以将论文书写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群里进行讨论。

标准化毕业论文格式,我们学校是一所综合性的院校,作为医学及护理学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故此学院在大学论文格式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订,制定出更加适合护理学科的论文格式,让学生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重视统计软件的学习及辅导,从最近几年护理学生在论文选题上看,有很大一部分是调查报告,这必然会涉及较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故此应加强护理学生在校期间对统计学及统计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

建立毕业论文数据库及优秀毕业论文展区,学生可以对历届优秀毕业论文进行学习、借鉴,推陈出新。

严格限定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才能保证论文的质量,一般学校都将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计为教学工作量,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更多的工作量会导致辅导的学生过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辅导学生过多必然导致论文质量的下降。故此学校应根据教师的职称,平时的教学工作量及其指导的往届学生论文的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地安排其指导学生人数。

评阅老师严格把关,将学院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进行分组,同组指导教师之间可以对其指导的论文进行交叉审阅,相互提出参考意见。并让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同时担当该组的评阅教师,对开题报告及论文进行评阅把关,以保证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

重视英文摘要的书写,毕业论文都要求学生书写相应的英文摘要,有些英文底子较差的学生在英文摘要的书写时常用些翻译软件,造成英文摘要错误极多。指导教师要对此严格把关,不合格者不允许参与论文答辩,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平时加强对英文的学习。

重视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严控质量关。毕业论文答辩分组进行,指导教师与其指导的学生应分配在不同的答辩组,完善答辩评分标准。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指导教师评分,二是评阅教师评分,三是答辩成绩,三个成绩分别占不同的比例,最后计算出总评成绩。对不合格论文进行整改,整改后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合格者缓授或不授予学位。对优秀论文获得的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相应表彰,并推荐一些优秀论文发表,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总之,学校、教师及学生对毕业论文高度重视,严格把握本科护生对论文的选题,并应用科学的指导方法,规范答辩模式,合理评价标准,行之有效的奖罚制度,才能保证本科护生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提高护生素质。

*通讯作者:张莉蓉

参考文献

[1] 陈振斌,张建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情况调查与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 杨雷,齐静.医学护理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2):8-9.

[3] 丁艳芳,齐涛.谈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1):12-14.

[4] 钟卫东.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的指导,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J].高等教育,2011.

作者:魏酉龙 张莉蓉

第二篇:护理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前压力分析

摘要:临近毕业的护理本科专业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阶段,承受着来自学业、就业、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分析护理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前压力源及其产生原因,正确处理和面对这些压力,是护理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毕业生成功适应社会的前提条件。本文拟通过护理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前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帮助护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更好的排解毕业前压力,尽快地适应社会和新的工作岗位。

关键词:护理本科;毕业生;压力分析

前言

压力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应激反应,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过度的压力则会使人身心疲惫,丧失工作及生活热情,甚至出现心理疾病[1]。毕业生处于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处于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2]时期,其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上升。护理专业以女生为主,是频繁出现心理压力状况的特殊群体。本文拟通过对护理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的分析,开展大学生心理干预,帮助护理专业毕业生更好的完成学业,尽快适应社会。

1毕业考试及毕业论文压力

在毕业阶段,护理本科专业毕业生面临最终考核及评价,包括通过学校组织的毕业考试、完成毕业论文等重要环节。对正在医院实习的护理毕业生而言,准备和复习时间相对较少。相比于平时的阶段考试,毕业前考试难度更大,对毕业生的专业及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在对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前产生的压力源研究中,首位压力源为“准备及参加考试”,说明考试对毕业生压力的产生影响重大,是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前压力的重要压力源之一。

撰写论文并完成答辩是毕业生毕业前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撰写论文方面,由于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临床实习任务较重,工作环境限制,缺少乏科研实践条件,缺乏论文写作经验,撰写毕业论文难度相应增加,论文答辩能力相对欠缺。虽然有的院校实施了导师制,但护生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实习,和学校指导教师交流相对较少。因此,对于护理本科毕业生而言,撰写论文并完成答辩存在一定困难。

2执考与应聘考试压力

护理毕业生只有通过护士资格证考试,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护士,获取护士资格证对于就业而言意义重大。有研究表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综合、规范、统一、严格的大型考试,对参加考试的护理毕业生造成了一定心理负担。其主要原因包括:考试范围较广、难度较大,复习时间相对较少。

护理本科毕业生了解招聘信息的重要途经为学校每年组织的双选会,通过招聘单位和应聘者的双向选择解决就业问题。招聘单位普遍重视毕业生的身高、容貌、年龄,对于外表形象较好者优先录用倾向性一致。民营性质的医院,由于自身发展的瓶颈和不稳定性,受到护理本科毕业生的排斥。导致了医院招聘和护理本科毕业生求职双方选择范围相对减小,就业协议签订成功率相对降低。调查发现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前压力影响最严重的压力源即“就业情况”。

3择业心理壓力与毕业前焦虑

通过临床实习,护理本科毕业生从学习护理理论知识过渡到护理操作实践,逐

作者:汤林

第三篇: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在护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13—2014届毕业实习学生142例作为对照组,在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进行传统护理干预,2015—2016届毕业实习生114例作为观察组,建立临床毕业实习的护理教学路径。将两组护生在不同护理实习带教后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带教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带教满意度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教学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临床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学;临床护理路径;毕业实习;实习教学

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上提出的新型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是由临床路径护理小组按照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全程临床路径护理干预[1],可以显著提高医疗护理服务效率[2]。为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毕业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我校在以往注重学生综合性实践能力培养[3]的基础上,对2015届至2016届共114名毕业实习生引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教学模式,目前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本研究选取2013—2014届护理本科毕业实习生共128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18人、女生110人,年龄最大25岁,最小23岁,平均(24.24±1.12)岁;2015—2016届护理本科毕业生114人作为观察组,其中男生15人、女生109人,年龄最大25岁,最小21岁,平均(23.01±2.14)岁。两组护生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实习时间、实习内容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方法。在对照组护生的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进行传统护理临床教学,实习结束进行毕业综合技能考核及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在观察组护生的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学校和实习医院结合实习要求及专科特色制订详细的临床教学路径表,把需进行辅导的理论知识及示范操作项目及达标内容细化,并对照执行打钩。每个病区都有一位总负责带教老师,全面负责协调实习工作,负责或监控临床教学路径表完成情况和质量。

3.实习效果评价方法。轮转各科室考核分为平时和出科考核,出科考核不及格者需在全部临床实习结束后再到该科补回全部实习时间,并再次参加考核。出科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实习整体表现占20%,平时“过关项目”考核占20%,作业占10%,出科考核占50%。实习结束前进行毕业综合技能考核,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指定患者的护理评估及体查、书写护理病历、基础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

4.带教老师评价方法。自行设计临床带教老师评价问卷,内容包括教学经验及能力、职业素养、工作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理论知识水平5个方面,按照优秀(5分)、良好(4分)、中等(3分)、合格(2分)、不合格(1分)打分。实习结束后由学生填写。

5.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学生的毕业综合技能考核成績比较,观察组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两组学生对带教老师评价结果比较,观察组学生的带教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1.临床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4]。传统的实习带教学习方法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采取跟班跟人的学习方法,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临床护理路径实习带教学习方法可根据临床带教教学要求路径表对护生进行目标明确的带教计划教学,教学效果较明显[5],与传统实习模式相比,该方法更具针对性、启发性与参与性[6]。护生对实习要点的理解及掌握更容易,任何一个环节不过关,可以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改正。结果发现,多数护生对临床护理路径接受快、适应性强,考核效果好。

2.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带教老师教学经验和能力评分提升最多。提高临床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临床师资质量[7],教学经验和能力一向是学生对老师关注度最高的项目。临床护理路径实习带教学习方法可根据临床带教教学要求路径表对护生进行目标明确的带教计划教学,教学效果较明显[5],又可以显著避免传统带教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护理管理者对护生教学质量的质控,保证带教的有效性[8],提升护理实习教学质量。

3.在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带教过程中有计划地将实习和考核内容分成几大步骤,全程监控学生完成和掌握情况。带教老师可以及时、准确、持续地评估学生专业水平进展和思想动态,使学生不仅获得老师在专业上和心理上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在医德修养、人文关怀和对专业价值认识等方面获得正面、及时和高效的指导。实习期间是学生遇到社会压力、专业压力、环境压力、身体负荷最多的阶段,学生容易遇到心理健康问题并产生挫败感,出现对前途和专业信心不足的退却、逃避、厌倦等身心反应,出现人文精神失落[9]。因此,带教老师的储备和培训显得尤其重要,带教老师素质和知识输出能力关系着带教质量。

综上所述,在护理临床实习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牢固扎实的护理实践能力、全面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朱云,李付儒.临床护理路径在门急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9):9-10.

[2]王超,任喆.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6):4476-4479.

[3]尤黎明,张美芬.注重综合性实践能力培养的护理本科毕业实习模式的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2008,8(2):29-32.

[4]吴素清,黄春霞.个性化临床带教模式创新初探[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24-125.

[5]王秀兰,刘静,邸晓君,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3):308-310.

[6]夏雪琴,周莲,肖利.分步教学法在提高老年科护理教学质量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108-109.

[7]居福美.临床护理带教现状与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1):83-86.

[8]赖海燕,卢桂花,秦丽平,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45-1747.

[9]刘立美,胡淑元,陈银翠.情感渗透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72-73.

作者:王晓丹 张美芬 张利峰 严卫青 黄燕钰

第四篇:妇产科护理学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控制的研究

【摘 要】目的:通過改进临床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妇产科护理学本科毕业生通过临床实习的过程,强化实习生的自我意识,增强社会角色能力,实现个人意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21世纪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护理人才,同时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方法:将40名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人。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由带教组长安排学生给每位带教老师,并按传统的方法在出科时进行理论及技能方面的考试。实验组由学生根据老师的带教档案自已选择带教老师,并制定了师生互评表及其她老师与护士长共同评价的方法,规范了老师的带教行为,在实习中期及出科时各考试理论及技能一次。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两个阶段考试成绩有统计学差异(t=4.683,t=3.733 P<0.05),试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老师和护生的评价得分有统计学差异(t=5.820,t=4.292 P<0.05)结论:教学研究项目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实习质量和带教老师综合素质。

【关键词】 毕业实习;质量控制 ;护理本科;妇产科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生在各个临床科室轮转期间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护理教学的质量[1] ,特别是妇产科护理学,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由于护理实践本身的复杂性、社会性、决定了它是一种对综合素质、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然而目前的护理实习教学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述[2]。面对我省护理本科教育起步较晚,有许多地方亟待改善的状况,建立一种适合护理临床实践的模式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现将本人对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02级、2003级2年进入我院实习的护理学院本科实习女生共计4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20002级的护理学生20人列为对照组,将2003级的护理学生20人列为实验组,两组均按照护理学院的实习手册轮转要求进行妇科、产科、产房的轮转实习。两组护生在教育程度,年龄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实验组实行创新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带教方式,允许实习生根据带教老师的“个人带教档案”(主要包括带教能力,以往带教情况,业绩情况等)选择带教老师。对照组由总带教老师随机分配带教老师。

1.2.2 实习学生的安排:实验组护生由实验组带教老师按照创新带教方式进行临床实习;对照组由对照组带教老师按照实习手册要求安排临床实习。

1.2.3 教学方法的创新

(1)教师行为评估表的设计

作者:肖红 于占营

第五篇: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内发展方向的调研

摘 要 为进一步研究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内的发展方向,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现状。从实际出发,本文调查与研究护理本科毕业后三年内发展方向,有利于帮助护理本科毕业生明确未来的目标,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就业环境,对在校生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护理学 本科毕业生 发展方向 现状

护理毕业生自毕业后3年内这个时间段内发展相对不稳定,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和打算的毕业生而言,这一阶段是就业中的不稳定期。转行,跳槽,继续深造等情况比较多见,针对这个时间段,选择了护理这个专业进行调查研究。

1 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发展方向调查开展现状

本次发放问卷共10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调查问卷共计890份,有效率为89.5%。本次调研中A卷针对护理专业完成大学教育后选择考研的学生,B卷针对选择就业以及有其他出路的学生。结果显示,在调研人群中选做A卷的比例为33.5%,选做B卷的比例为66.5%。

调研结果总体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在大学教育后选择考研的人数较选择就业的人数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与我国护理专业就业前景和国际市场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密切相关。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应予以重点扶持。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国家对于护理专业的重视与需求使护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大减轻,从而使一大部分学生大学教育后选择了就业。①而对于考研的护理专业学生据调研结果分析是为了得到自我提升和较深层发展。

2 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样本的整体分析并结合护理本科毕业生发展现状的实际,剥除客观因素的影响,可以总结发现问题的产生出主要集中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与考研两个方面。

2.1 护理本科毕业生考研存在的问题

(1)对研究生教育现状的了解尚需提高。在对我国目前护理研究生教育现状的了解程度的调研中,了解一些的所占比例最高为77.97%,完全不了解的占22.03%。此结果表明大家对研究生教育现状并没有深入了解,选择考研的学生认为,考研是避免就业压力改变现状很好选择。但是研究生毕业以后,就业压力仍然存在,这就使就业压力一再循环。

(2)考研学生压力大的问题亟待解决。调研人群中选择考研的学生考研压力程度中的人数占多数44.07%,只有较少学生考研压力轻为16.95%。而压力主要来源于考试和复习时间安排分别为47.46%和35.59%,出于经济原因的比重最小为6.78%。理本科毕业生考研时面临较大压力,如何调整好心态,高效备研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不同工同酬现象严重。在调研人群中从事省级医院的人数比例为63.25%,从事市级医院的人数为36.75%。在工作类型的选择上三甲和二甲医院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9.83%和31.62%,而私企、国企、学校、政府部门或其他行业的选择人数较少共占8.54%,选择外企和创业的人数在调研人群中为0。有统计结果看出,工作稳定是选择职业时最重要的因素,其占比例为40.17%,其次是工资福利和发展机会分别占29.06%和22.22%。兴趣爱好和工作环境占较少为5.98%和2.56%。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护理本科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工作稳定是首先考虑的因素,其次是工资福利和发展机会,不同工同酬现象严重。②

(2)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环境亟待改善。在数据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对工作持一般的所占比例最多为57.26%,非常满意的为37.61%,而非常不满意的只占5.13%。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内在选择就业时对工作的满意程度集中在一般,达到57.26%。高强度的工作,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护理专业的就业环境亟待改善。③

3 提出建议

(1)深入了解研究生教育现状,摆正心态,高效备研。2012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这一政策对日后的考研人数势必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是解决该问题最便捷的途径。

(2)完善“同工同酬”制度。虽然我国目前涉及同工同酬的法律法规不少,但是普遍比较空泛,对同工不同酬问题没有法律界限和法律追究,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实现同工同酬,立法上必须做到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同工不同酬”的内涵,规定具体实施办法,提高立法针对性,采用案例形式推动同工同酬的贯彻,增加对违法单位的处罚制度。④

(3)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舆论监督。各级政府和中央级媒体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实行同工同酬,加强执法和监管,加大惩戒力度,提高政府执法部门行政执行力,为劳动合同法保驾护航,为建设公正平等和谐的社会营造氛围。

4 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一方面清晰的看到了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内就业与考研的不同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也发现了不同发展方向中存在的问题。⑤希望能通过本次调研帮助护理本科毕业生明确未来的目标,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就业环境,同时对在校生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本项目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完成,获得学校2013年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项目立项资助,项目编号2013-13

注释

① 万美玲,王惠珍,刘宏华,高钰琳.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1).

②③张小宁,张玲,周莹.本科护生的职业态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6).

④ 张雪霞,朱丹.浅析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因素与培养[J].护理研究,2006(10).

⑤ 黄蘋,王逸芳,卢燕姿,林佩缄,林雪贞.护士工作投入现状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9).

作者:丁凯雯 沈婉菁 杨美 狄纯朴

上一篇:种子科学与工程论文下一篇:走进美国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