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工作室工作制度

2023-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的功能。制定这个制度有很多预防措施,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名医工作室工作制度》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名医工作室工作制度

武清区名医工作室考核办法

武清区人民医院名医工作室考核办法(试行)

按照区人才办创新本土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医疗专家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本土人才培养和推进青年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的政策精神,名医工作稳步落实,为使该项工作有的放矢,成效明显特制定如下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及考核目的

1、借助区内优越的政策平台,充分发挥医疗优势人力资源,总结、传承、发展、惠民,让医者,自强不息,患者,安得其享。

2、依据医疗行业发展特点,制定发展方向及切实可行的科学考评机制,保证名医工作有好的开端,好的发展,持续良性运行。

二、名医工作室考评方法和内容 ★考评方法

综合考评分为5大项,14小项,满分100分。除第一大项以总分考评外,其它四大项每小项单独赋分,单独考评。

第一大项内容总分20分,工作室成员年人均需要达到20篇以上方算合格给予基础分12分,每篇基础分为12÷(20×成员人数)。人均合计完成数量高于基础篇数的超出数量×每篇基础分,该项封顶20分。

第二至第五项各小项单独赋分,单独考评。完成每小项规定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量即为满分,未完成的不计分,少于规定数量的适当减分。

★考评内容

(一)学术继承:20分

1、总结推广名医工作室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形成文字资料。

2、撰写读书临证心得或跟师学习笔记。

3、名医工作室组织本专业典型病例讨论,工作室成员记录过程并撰写心得。

(二)特色服务:20分

1、名医工作室领衔专家每月门诊不少于2次。5分

2、名医工作室定期组织专家查房,有针对性地发现和解决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每月不少于5次。5分

3、不定期聘请省内外知名医学专家进名医工作室会诊、坐诊,扩大名医工作室社会影响力,每月不少于2次。5分

4、建立与基层医院的业务联系,定期到乡镇街道卫生院或社区医院开展群众义诊活动,每年至少2次。5分

根据患者的需求不拘一格的开展多种形势的咨询、沟通服务,为患者提供水平高、快捷程度高的医疗服务。

(三)人才培养:20分

1、开展“名医课堂”活动,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5分

2、接受的团队外人员进入“名医工作室”进修学习每年不少于20人次。 5分

3、工作室集中学习每月至少1次。5分

4、基层单位学科建设指导每年至少2次。5分

(四)医学科研:25分

完成区级以上医学科研立项不少于5项或撰写高质量论文或专著不少于5篇。25分

新技术、科研、论文由工作室多人共同完成的数量不能重复计算。

(五)学术交流:15分

1、管理周期内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填补区内或院内技术空白不少于1项。5分

2、加强与本学科领域的医疗、教学、科研机构的合作与协作,促进本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确立名医工作室在本学科领域的学术领先地位。10分

三、考核程序与办法

(一)考核分日常考核年度考核

1、日常考核由卫生局指导主管单位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工作进度,制度执行情况,协调规范运行中发生的问题。

2、年度考核采取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个别访谈、过程跟踪、查阅网站、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考评内容逐项核实并给予相应分数并将,各项合计汇总。

(二)年度考核

1、工作室年度考核结果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个等级,综合考评分数60分以上的为“通过”。考核结果为“通过”的,拨付下一年度工作经费;考核结果为“不通过”的,报区人才办同意后,将收回工作室挂牌,停止拨付资助经费,工作室及人员自动解散。

2、工作室成员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考核不合格者经报领域主管部门同意后,予以调离工作室,考核结果报主管部门备案。

3、评出优秀导师和优秀学员,给予适当奖励。

四、组织管理

(一)成立考评小组,由区人才办、卫生局、医疗专家组成等人员组成,以规定的考评内容为标准,客观评价名医工作室的工作并确定最终结果。过程中总结运行中的亮点和遇到的困难及时推广和整改为后续工作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 局机关按照区人才办的精神,适时督导名医工作,确定考评组成员,积极协调名医所在单位准备考评材料。

五、保障措施

(一)经费保障。建设经费由局机关单独列支,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医学科研、新技术、新项目引进与应用,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领衔人、优秀专家工作补贴,书籍和办公设备购置费,学习考察和人才培养等。建设经费由名医工作室领衔人提出建议,所在单位根据发生项目上报审批,局机关根据建设需要、经费使用范围和财务管理制度,统筹安排,规范管理,合理使用。

(二)协调保障。为使名医工作室的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加强医院间的互动交流,努力提高医疗行业的专业水平。同时从时间、空间、水平上为患者提高身边的高质量服务。作为区域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协调保障的作用疏通运行环节,努力使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2015年10月13日

第2篇:制定中医师承与名医工作室计划

制定中医师承与名医工作室计划

为促进我院中医药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和我院“三名工程”的进程,为促进中医名师学术经验发挥与继承,以推广中医和提高中医诊疗水平、中医治疗率为目的,制定中医师承与名医工作室计划如下:

一、名中医工作室的组织结构

1、名中医工作室主任:

2、名中医工作室副主任:

3、名中医工作室秘书:

4、名中医工作室成员:

二、名中医工作室职责

1、承传工作:采用承师方式,聘请xx.教授分别为xx师傅。邀请教授定期来我院指导临床工作,授艺带徒,并在学徒所在诊室临床应诊,为人民群众提供的最好的中医诊疗服务。

2、规划工作:协助院领导作好医院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本院中医药发展计划”,“本院名中医培养的实施方案”、“本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3、宣传工作:协助宣传本院中医特色的工作,到相关单位进行健康讲座和本院周六的健康讲座工作,以提高和扩大医院的声誉和知名度;

4、临床工作:“名中医工作室”集中本院的多位专家和省名中医定期在我院门诊相关专科诊室临诊,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例会诊、讲座,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5、科研工作:名中医工作室计划每年承担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

三、名中医师承与中医工作室开展计划

1、师徒应诊场所安排:

邀请师傅来院应诊方式包括专科门诊座诊和住院部特殊病例会诊。

座诊场所安排:

⑴针灸科:

⑵门诊骨伤科1室:

⑶专科专家门诊5室:

⑷门诊肛肠科:

⑸妇科门诊:

⑹皮肤门诊2室:

住院部会诊安排:

⑴组织人:由所跟徒弟负责,收集需要会诊的病人信息,报医务科备案。⑵陪同人:所跟徒弟、所属科室主任、主管医师负责,其他相关人员。⑶会诊记录:由主管医师负责。

⑷会诊费:按500元/人收取后给付专家教授,作为会诊劳务费。

2、专家座诊时间安排:

为了充分发挥师傅们在传承中医,授艺带徒,交流临床经验,促进师徒之间的学术交流,视医院具体情况,计划每年分别邀请专家教授到我院指导和徒弟登门跟师各一次。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表

邀请与拜访对象

邀请师傅时间

拜访师傅时间

师傅

徒弟

每年5月至第二年2月底之前(不少于3天)

1、瑞午节前后

2、中秋节前后

3、春节前后

(视具体情况,分批次错开安排)

3、每次名师来院指导后及徒弟登门跟师后均要写出学习心得体会,交医教科备案。

4.专家接送安排:

专家接送统一由医院安排。如果邀请教授或徒弟登门拜访的时间已经计划好,请徒弟负责到名医工作室领取与填写《名中医工作室邀请专家教授接送计划》,填写后报医院备案,由医院安排专车接送。

在接送师傅过程中,徒弟在不影响临床工作的前提下应争取全程陪同。

具体出发车时间由主任负责安排落实。

4、专家接待安排:

⑴食宿安排:由徒弟提前3天报黄社坤主任,并负责安排落实。

⑵食宿陪同:在院院长、副书记、主任、徒弟。

⑶食宿标准:住本院招待所或附近宾馆。

中医院

第3篇:医院名医工作室实施方案、制度(完整版)

****人民医院 名医工作室实施方案

为加快培养我院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和帮带培养人才作用,推进我院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现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通过建立名医工作室,提高人民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展示人民医院医务工作者甘于奉献、不怕吃苦的精神风貌,树立行业形象。强化人才意识、特色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推介并打造一批技术精良、医德高尚、社会认可的名医,全面推进我院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名医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术的关键需求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以名医的学术思想为中心,以平台建设、机制创新和制度完善为重点,多角度、多方位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工作,把“名医工作室”建设成为学术传承平台、特色服务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形成特色突出的学术传承的工作机制。打造一批专业品牌项目,培育一批相对稳定的医疗技术骨干,形成一批对医疗学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有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把“名医工作室”建设成为能够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递进提高的“学习型组织”,成为医疗、教育等切结合的示范基地。通过专家传帮带,培养一批中青年专家和临床学科接班人。

三、工作内容

名医工作室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按照社会公认、注重导向、注重发展、优中选优的原则,选出在职名医为1~2名。

四、具备条件

(一)名医工作室名医条件: 1.名医工作室应有合理的人才梯队,梯队人才相对固定。 2.名医工作室的名医必须医德高尚,具有求真务实和奉献精神;有丰富、独到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是本学科带头人或专科专病的知名专家,在本专业学术领域及群众中享有盛誉,得到同行公认。

3.必须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并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身体健康,能够坚持临床或专业实践,完成临床带教任务,近3年个人无医疗事故发生。

4.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医疗技术精湛,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并准确诊治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强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及门诊量或治愈率明显高于本院医务人员。

(二)名医工作室第二层次人才条件: 1.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

2.热爱卫生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医学理论水平,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

3.与名医工作室名医所从事的专业基本对口。

4.科室工作近年来业绩显著,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个人综合素质较好。

***人民医院

名医工作室主要任务和人员职责

(一)工作室主要任务

1.开展课题研究。以工作室领衔人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成员集体智慧为依托,针对学科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管理周期内至少要完成一个泰州市级以上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撰写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或专著;

2.培养、培训优秀人才。培养工作室成员,使他们成为全市本学科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才,形成人才梯队。在管理周期内,工作室领衔人应带领工作室成员开设一定数量的讲座。

(二)工作室领衔人职责

1.负责主持工作室工作,按照主管部门要求,遴选工作室成员;

2.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和成员培养方案;

3.负责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旨在提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

(三)工作室成员职责

1.积极参与工作室各项活动,虚心接受工作室领衔人指导、检查、评估,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2.在学术研究上获得提升,;

3.协助工作室领衔人做好讲座、人才培养等其他工作。 名医工作室工作制度

为加强名医工作室建设,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成员要求

1.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勇于开拓,具备不怕困难、敢于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

3.工作积极主动,不怕吃苦,具有全局思想,不计较个人得失。 4.具有合作精神和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二、工作内容

1.根据内科综合治疗工作中的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从事研究活动,不断推出创新成果。

2.搭建名医专家工作室,扩大影响和辐射,打造内科综合治疗中心名医工作室的品牌。

3.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学习。邀请内科方面专家来讲学,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三、工作要求

1.工作室人员要以满腔热情,尽心尽力开展工作,不得敷衍和弄虚作假。

2.成员要服从工作室负责人的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集体活动。

3.工作室成员要及时向工作室负责人汇报发现的新问题,汇报自己分担工作的进展情况。

4.对工作室成员实行动态管理,对不能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的成员,将其调整出工作室,并根据需要增补人员。

四、工作纪律

1.工作室内不准闲聊,不准大声喧哗。 2.不准将技术成果私自泄露出工作室。

第4篇:名医简介

姓名:蔡连吉 男 汉族 1940年生;出身于三代祖传中医世家,祖辈均为历代著名中医,受家庭影响自幼跟随家父刻苦学习,承接了中医世家世代相传的祖训。

在祖父辈的影响及指导下自幼熟读《伤寒论》、《伤寒心法》、《金匮要略》、《黄帝内经》、李时珍的《独特脉诀》等历史著名医书,结合家传秘方及自身经验以诊脉知病、以辨证施治,以方论治、对症下药;针对妇科病、月子病、不孕不育、风湿骨痛病、心脏病、各种牙痛病等疗效独特。1979年结合时代变局,接受过卫校中医专业深造,1982年获得县卫生局“优秀医生”称号!8

7、9

3、96年曾多次获得中心卫生院“优秀医生”光荣称号!2009年被评选为“山东省基层中医先进个人”,本着行医为善、救死扶伤的原则,秉承着中华名族优秀美德成为我县当代名医。

为发扬我中华医术的博大精深、标本兼治、扶正祛邪的独特疗效和优势,蔡连吉大夫虽已73岁高龄,但仍然奔走在行医前沿;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大家对中医药的自然疗法和天然疗效有了新的认识;甚至西方国家也在加大对中医的研究力度,一场大范围的天然疗法、天然药品革命正在掀起,化学与天然之间的养生理念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正值我中华传统医术大展身手、发扬光大的时节,愿天下所有中华儿女身体健康、善行天下!

第5篇:宁波名医虎

宁波名医范文虎

张念祖

编者按:范文虎为近代宁波名医,其医术、医德以至品格、诗文甚为后人所称道;其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及医案等,多见诸报刊。本会亦曾陆续收到王华英、冯忠琦、张子久、何国涛等同志所撰稿件。兹由张念祖(回族)同志采集,撰成传略,并此说明。

范文虎是宁波已故的有名中医,以其仁术济世,泽及桑梓,故城乡父老,莫不知其名望。一九三六年逝世以来,于兹四十七年。社会上多喜讲其生平事迹、逸闻轶事,而范文虎个性怪僻、孤芳自赏、玩世不恭、愤世嫉俗之种种遗事,于焉久久流传,讲之者娓娓,听之者津津。按范文虎终其一生,经历了列强割据,军阀混战,辛亥革命,宁波分裂等动荡局面。当是时,兵匪横行,哀鸿遍野,横征暴敛,饿殍载道,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而在上者,贪污无能,醉生梦死。范文虎目击时弊,痛感窃国者侯,对于仕宦一途,从此绝念。虽在政治上无所展其抱负,乃以其深厚之文学根柢,转而钻研祖国医学,以救死扶伤,为乡里服务。平日与二三子切磋诗文,爱好字画、古玩、金石。而于权势富豪,绝不阿谀奉承;有时甚至口诛笔伐,不知讳忌,以玩世不恭之态,周旋从容,获擅胜场。因此世俗戏以范大糊称之。(“大”读若舵duò,“大糊”,宁波人称言行狂妄之人)其实范文虎何尝“大糊”。郑板桥曰难得糊涂,范亦佯狂而已。佯狂而后可以骂人,范文虎自有诗曰:“逐贫未许师扬子,骂人何妨学灌夫。”读至此,则范之“大糊”,思过半矣!

范文虎,浙江鄞县人。名赓治,字文甫。清同治九年 (公元一八七○年)生,民国廿五年(公元一九三六年)七月卒。最初似住在宁波西门外,其后迁居江东砚瓦弄。因他写对联署款用的一方印章刻有“鄮西范氏”四字,以故知之。又社会上只知是范文虎,因其晚年得到虎头印纽汉玉印一方,乃不惜以重价购之,爱不释手,于是将“甫”字改易成“虎”字,以作纪念。

范文虎先祖居襄阳邓城。大约一千多年前,宋朝宣和年间,其先祖随宋高宗赵构,一起迁都临安(今杭州市),将其子入赘于鄞县西乡某官宦人家,从此便成为范氏迁鄞的始祖。查西乡范氏名门望族,宋明以来,代有闻人。

范文虎曾祖父名懋忠,祖父名上庚,祖母唐氏,生子三人。父范帮周,居长,字衮美,清赠徵仕郎国学生,生于道光十一年(公元一八三一年),八岁入庠学,后因家贫,中途辍学,转而经商。后其店不慎失火被焚。范邦周凭其记性,将经手账目,重入一遍,分毫不差。店东异之,惊为奇才,乃提拔他为出纳,时他年甫十五岁。二十岁以后,学业有成,遂赴江苏扬州,自开店铺,独善经营。娶妻陆氏,至四十岁时(公元一八七○年)生独子,就是范文虎。晚年得子,自甚爱护。

范文虎从小家学渊源。乃翁虽是一理财商人,但平居爱好读书,聪敏过人; 对歧黄尤精,中医疡伤外科,颇有奇验。范文虎幼习庭训,孜孜求学,生性颖悟。年十余岁,即能赋诗作文,遣词造意,一如成年之人。弱冠即考选为县学附贡生。后因触犯封建礼教,被革去“前程”。范遭此挫折,遂抛却儒冠,终身不仕。身著明朝服装,以示与腐败无能的清廷决裂。而宋朝范仲淹“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崇高思想,对他也不无影响,所以后来专心学医,终成大家。

范文虎初从其父范邦周学习疡伤外科。在游学扬州时,复遇高僧指点,授以经方,并告以望色察舌之医术。据闻此术,只有意会不可言传。考之于《鄞县通志》称道范文虎的医技云:“初擅疡伤,继专精内科,主古方,好用峻剂,患者至门,望见之即知其病,所在投药无不愈。” 范邦周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卒于鄞县本宅。其时范文虎已头角崭露,闻名江东矣。

范学习医道,不拘一家之言,而是博采众长,兼容并包,把古代名医的辨证论治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所以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由于范学识渊博,医术高明,胆大心细,因此在诊断时,能洞烛肺腑,疗疾如神。凡病家服其方药,往往霍然而愈,如释重负,于焉名望日隆。

范氏学医,注重经典,举凡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仲景伤寒论、旁及各家之言,都潜心揣摩,铭于心坎。而对于张仲景伤寒论,尤为推崇。他认为学医者宜食古而不泥古,酌今而不背今,应该有所发展,有所发明。范对于单方及古人成方评价甚高,毫无偏见,并常用于实践处方中;但亦不生搬硬套,而是酌情增减,不失古人准绳。范认为成方是古人经过实践而行之有效所取得之宝贵经验,不能以门户之见,拒之于千里之外。如治霍乱,范曾选用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解毒活血汤和急救回阳汤,甚有卓见。

范用药,针对性强,往往不过五六味,少至二三味,所谓对症下药是也。范把用药比作用兵,“兵贵精而不贵多,将贵谋而不贵勇。”他主张用药首先在乎医生诊断正确,然后下决心取胜病魔,处方应重则重,宜轻则轻,必要随机应变。所写医案,略可数字,详则数百字有之。今举医案一例,以见范氏学问:

“邵晓蓉儿子谱生

十一月初二日甲午。以为肺痨也,则宜补肺。以其有咳呛也,以为热也,则宜寒冷。以其有潮热也,一见吐血,即用凉药温其阴,用滋腻药润其肺。究竟血可止与否?潮热可除与否?咳呛可已与否?皆不暇计。其血属于何经,因何而吐?罔然不解。以为如是平和尚不能效。人死则曰病难治,我药不错也。相率成风,互相标榜,连结心气。此一人去,又一人来,大率类此,以保自己名誉;而病家亦以人人如此,殆不致误。率至病日见重,亦甘心自认天然。而为之医者,诩诩然自鸣得意。噫,可怪孰甚矣!令郎吐血,并非肺痨,虽有咳呛,肺脉至今尚归本体,云病自六月起,乃医之不当所致。为日已久,当该有对症之方。见医骇异,置之不服,始于胆小,其实自误者当居其半。若再从前法认定肺痨,以后可不须延医,甘心就木而已。其病在于胃中寒热不调。现在客寒阻于肺络,故其咯声不爽,当见症治病,随机施治,待外邪已解,然后顾其本元,亦非温脾暖肾不可。此时尚早,先解肺寒。方列于后,勿煎,但泡二次,忌风为要。服与不服,任从尊便;欲生欲死,任尔自取。” 这不是一纸简单的方笺,而是一篇笔伐庸医的檄文。再举一简案,请试观之:

“章庆兄,本伤寒,误作湿热治,不死幸也。”

从上列两医案,可以想见范文虎对治病首重诊断。而庸医误诊,往往错投药物,不死幸矣。再如前案邵谱生之病,范氏仅开列小青龙汤轻剂各三分,可谓轻重有节,详略有度。纵观现代医生处方,似乎非十味不可,甚至多的二十味也有。而范氏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一张方笺,寥寥数味,而效验如神,诚可为后世医者借鉴。

大凡中医看病,对阴阳、虚实、寒热、表里非常重视,范氏尤然。他认为人和自然界有密切关系,加上社会、家庭因素,从而产生七情六欲,旦旦而伐,遂成疾病。如中医治吐血多用凉药。但血得凉寒而凝结,反致瘀血妄行而外溢。范氏独喜用附子理中汤,温中上血;或生熟地方,滋阴以止血。此方为一般医家、病者所骇闻忌用。但范氏虚则实之,寒则热之,用之得当,效如桴鼓。又如慈城有某君,品茗有道。自制露香茶,法用上好碧螺春数斤,于每年荷花盛开时,置茶叶实荷瓣之中,晚置晨收,经露四十九日,然后阴干,密封贮藏。日夕品味,非此无以助兴。久而不觉得病,寒热一年有余,遍请医生,缠绵无起色。迨延范诊治,察知主人好茶,而制茶另有一功,已知病源所在。即投以蜀漆散 (蜀漆、云母、龙骨三味),并赠向日葵籽数斤,嘱其常嚼勿怠,而去其露香茶停饮半月。半月后,某君果愈。询之于范,曰:“尊驾病症,实因久服露香茶所致。因荷瓣中露水,清凉阴寒,君饮服已数年,大热天尚用棉袄,可见寒热滞留,积重之故。而葵花向阳而开,葵子得太阳之精华,服之以阳攻阴,故其效立见也。”

范对病人,善观气色,察其舌苔,达到烛隐见微,防患于未然。有慈溪人沈乃卿者,由沪返乡,受人之托,央范代开一张温补之方。范见沈进门,行步微有斜肩,此乃中风之先兆,因道“君亦有病,需服我药”。并付补阴还五汤与之,嘱其常服勿怠。沈君因自我感觉无病,而范所开方笺,竟重用黄芪四两,不敢造次,遂尔搁置。三年之后沈在沪果患中风,半身不遂,行动惟艰,尝为人言:“悔不听范文虎之言以至今日!”范以望诊便知病情,信不谬矣!

范氏治病主张应因人因时而异。不泥古,不背今,通权达变,不屑苟同。民国廿四年,在其为慈溪人魏长春《魏氏医案类编初集》题序中云:“医之用药,与大将用兵,文人操觚,无以异也。随机应变,自抒机械而已……看一病,立一方,有此用之则有效,彼用之则不效;此用之则得生,彼用之而死者。何也?机杼不同也。”此实范氏毕生的经验之谈。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夏,宁波霍乱流行,如汤浇蚁穴,全城骇然。救病如救火,范用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解毒活血汤治之;并用同一书中急救回阳汤兼治霍乱。此乃根据症状不同,用药迥异。盖病者如有吐泻,脸色发绀,脉象伏沉,则以治疗血分着手,解毒活血汤可矣;如患者冷汗多,亡阳,则以救阳为重,急救回阳汤可矣。此即辨证论治之谓也。余杭章太炎与范文虎常有书函往还,对范用上述两方笺治疗霍乱,甚为欣赏。一信中指出:“主药乃在红花、桃仁。红花五钱,行血通脉之力不细;桃仁八钱,则杀菌之功伟矣。足下又以其方进三四剂,所以治有奇效。”章太炎治学谨严,于医道亦然,竟鱼雁称道,足征范之医术高明,盖章太炎从不轻易假人词色也。

范治病见识独到,屡出奇方。医案流传甚广,散失亦多。后幸经其门弟子为之搜集整理,得陆续付梓。本文仅略举一二,以见一斑。

范之医道精益求精,并以之教育门下弟子。在江东泥瓦弄开设医寓四十余年,先后踵门而受业者五十余人。范待学生一如己出,对课业则不许稍怠。所讲医书,必使熟读背诵,当日课程,次日背完。不尔,则夏楚频施,声色俱厉。惟雷霆何殊雨露,冰霜无减慈恩,以是学生对业师迄无怨言,盖惟爱之深,始责之严也。其背书方法,亦甚特殊。每日新授一节,第二日背时必须从第一节背起。逐日累进,一册伤寒论教授结束,学生都能从头到底一气背完。青年之时背熟之书,永志不忘,一生受用,门人谈及从师学医事,每有此同感。学生称此种背书法叫“煅灰背”,谓所读之书,煅灰而仍能不忘也。由此可见,范之施于弟子者可谓厚矣。

凡学生从范学医,定期五年。举《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心典》、《药性赋》、《本草三家注》、《汤头歌诀》、《温热经纬》等医学经典著作,列为必修科目。待学完此类课程即可随师助诊。此外还要求学生以叶天士《湿热论》、王清任《医林改错》、陈修园《长沙方歌诀》、周学

《三指禅》等各家著述作为阅读参考。达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中医书率多文言体栽,字义深奥难懂,苟无师承,殊难求益。范特延聘本县苏秀才教习古文。其后又聘慈城杨秀眉 (杨系慈城名儒,与范为文字交)担任教席十余年。子弟及范氏门生在其间朝夕研习经史,国文大有长进。故学生接受经典医学理论往往称便。 不特如此,范氏对学生练习书法亦甚严格,学生每日临写大小字均经范亲自审阅,从不假手于人。故门人书法颇有长进,欧、王、苏、柳各有可观。

范教弟子对病人治病,其观色、察舌、切脉、提问、决断症候、挥毫处方须如庞士元问案,五官并用。 根据以上所述,范之重视教学,乐育英才,发扬祖国传统中医技艺,在近代中医界,确属难能可贵。

范氏性情怪僻,玩世不恭,蔑视权贵,同情贫苦。有免费诊疗施舍药物之举,无沽名钓誉之心。时人因其狂放不羁,名之曰“大糊”,范亦笑而颔之,不以为忤,因自号曰 “古狂生”。地方富豪官僚,因慕其名,信其医术,有时不得不刮目相看,甚至以礼相待。传闻山东督军张宗昌曾因人绍介请范出诊。处方毕,张嫌其药味太少,案语简单。范即以“兵贵精……,将贵谋……”语讽之,是说乌合之众虽多何用?骄横如张,面对一介儒医,亦无可奈何!与此相反,范对贫贱之交,贩夫走卒,深为同情,并乐为解囊。四明布衣王崐玉,为范至交,嫁女无妆奁,范即以十日医金相助。某年除夕,范乘黄包车去澡堂沐浴,其时风雪交加,道滑难行。车夫扑跌,膝盖受伤,询之,一家四口,正嗷嗷待哺。范虽微伤,怀表亦碎,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即以五元银洋相赠,并为之敷药疗伤,待人可谓厚矣!范对病人中赤贫无告者,往往不收医金,并在方笺上加盖私章,嘱其至某药铺取药,不必付费,病人咸德之。

范氏慷慨解囊,每一掷百金无吝色。虽然如此,但自奉俭约,不修边幅。终年著一领对襟长衫,头戴卷边铜盆帽,状甚怪异。家中常无余资,年终药铺结算赊帐,往往罄其所有,晏如也。尝自书一联于堂屋曰:“但愿人皆寿(“寿”一说为“健”),何妨我独贫。”其豁达大度如此!

当时政府对中医横加歧视,百般限制,妄图扼杀。范当仁不让,为中医请命。民国九年(公元一九二○年),会稽道尹黄庆澜胡说中医不科学,公开扬言取缔中医,阴谋以考试难医生。试官命题乖舛(题曰“金匮论痰饮有四,其主治何在?”应作“金匮论饮有四,其痰饮主治何在?”) 。范联合医生,撰文驳斥。试官自知理亏,停止考试,事遂寝。事后范组织宁波中医学研究会以相对抗,被推为会长,兼任教学职务。其后学会为发扬祖国医学,代有传人,乃开创中医专门学校,培养医学人才,延聘教师,讲述医经,范实与有力焉。

范文虎以文会友,凡社会名士,骚人墨客,多与交游,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会聚时,或咏一题,或书一联,范吐属不凡,众多膺服。儒林中除冯君木、王崐玉、包勰如、王厚卿、郑白岩等,鲜有能匹之者。书法宗二王,笔墨流爽;摹仿梅调鼎(为范之父执)字维肖,几可乱真。人有求书者,辄一挥而就,工拙不计也。

范医名广驰,但诗名不传。其实范之诗稿与医案同,皆有价值。积有诗稿一册,其抄本存在再传弟子朱宝楚手中。其诗真情、朴实、痛快、幽默,虽出一人手笔,而妙趣横生,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道德、哲理、社交、时局变迁,乃至家庭情况,无不溢于言表,跃然纸上。范文学根柢深厚,思力甚健,善写长律、七律,多性灵之作,信手拈来,不加雕琢。如描写官兵败退南下诗中,《十月十六日纪事》: “……十月十五传闻至,车声沓沓鼓声死。人心惶惑彻夜惊,都说败兵退不止。十六日出阴风号,隔岸遥飞西洋炮。紫金山鸣龙山动,敌军未到将军逃……”

又如《记六月十

四、七月初九二次风水》:

“……今番风是前番烈,前番水是今番大。大船岸上驶,小船桥上过。沽客蓬窗三日坐,长年袖手农家饿。可怜农家稻,不及原上草。飘泊江村依旧好。安得农家田,生在沧海边。朝潮夕汐高于天。大水不能去,有稻不可割。途遇奉化人,所言更惨恻!虎啸刘村尽漂没;告我此言回头笑,云是先人遣下破屋薄田适卖却。” 两首长诗,一幅逃兵图,一幅灾民图,表述了诗人关心国事、眷念民瘼之忧虑心情。又如《闻东方不靖》诗中云: “……中原岂是无麟凤,当道因何尽虎狼。天眼不开人眼瞎,一人思乱万人殃……” 这对当局简直已忍无可忍,以是发出强烈谴责。诗人对世风浇薄、人情势利,亦颇愤慨。往往忧从中来,借以抒其不平。如《十一月初二夜梦中得句》云: “一身长系等瓜匏,鱼鳖无端亦我嘲。世事频翻蕉覆鹿,人心叵测水潜蛟。此生本是空空手,与我谁为淡淡交。自笑年来无过进,作诗枉自费推敲。”

诗人在为《琵琶瞎子林子模索诗戏赠二绝》云:

“君是笙歌队里身,俗尘降谪岂无因;红牙到处争传曲,白眼何须冷看人。”

“倾跌由来在坦途,花晨月夕倩人扶。世间多少明眸者,认得崎岖路也无。” 真是讽刺淋漓,其弦外之音耐人寻味。范不特重视友谊,且钟于爱情。其前妻早丧,每逢忌辰,作诗吊之,缠绵悱恻,如诉如泣。如《悼亡·癸丑》: “夜深回首溯从前,荆布同心廿六年。不合时宜怜我拙,共分劳苦赖卿贤。早知一霎浑如梦,何事三生订此缘?欲赋悼亡难有泪,更无余语慰重泉!” 诗人对历史人物虽不多置喙,但偶一涉猎亦颇有见地。如《题李香君象》云:

“奄儿解囊媚名流,名节当为士类羞。莫道青楼无特识,人禽分在此关头。”

人禽之分野在于名节;不要名节,等于禽兽。侯朝宗不及香君明矣!范文虎之识见类如此。

范因生于乱世,往往佯狂啸傲,表现出清高无为,有时甚至发展为离尘出世,逃避现实。其所著系明服,类似道袍,剃光头,犹如和尚。故其在《题自照》诗中云:

“昔为道士,今为和尚;不十年间,又一模样。” 似这等语言乖张,他人所无。诚然,范对人生抱超然态度,置生死于度外则是事实。其在丹青肖象画中,有诗题曰:

“上天下地中有我,前身后身我不管;天地真宰在我心,何用茫茫他处寻?”

从诗稿中看,范晚年确已消沉,无复当年英姿勃勃。此或系自然规律。

范诗稿凡三万余言,三百七十余首,以长律为多。原稿由其弟子虞志瑞收藏。浩劫十年,此物独存,可谓幸矣。世人但知范文虎能医,不知其能诗,故于传略中记述之,庶免以偏概全之意。

范生平未暇著述,有《澄清堂医存》十二卷,惜毁于火灾。又有《外科记录》一卷,为门生吴涵秋所藏。余多散佚。民国廿五年(一九三六年)七月,范因肺炎不治,病殁医寓。终年六十七岁。范氏门人咸来治丧尽礼。为纪念先师,由门人吴涵秋、徐余藻发起组织范氏同学会,堂中悬挂范文虎遗像,庶几古人见羹见墙之意也夫! 范文虎所藏有医书八大箱,殁后移赠湖西天一阁。

范生有二子,长子辂,字禾安;次子轼,字苓安。禾安克绍箕裘,能承父业。禾安之子联辉,亦从事医界,不负乃祖。 范有甚多古玩玉器,死后不知所属。

终范文虎一生,其对我中华民族医学之发扬光大,颇有贡献。其医案传布,已成为浙东之一流派。民国时期,中医学术未被重视;名医湮没,所在有之。今范氏虽亡,而其医学不与草木同朽。解放以来,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不特尊重中医,且号召西医学习中医,此实医学遗产得救之时,亦中医界扬眉之秋。范氏医案,虽所存寥寥,但弥足珍贵。一九八二年其门人吴涵秋、李庆坪等曾在《上海中医药杂志》及上海中医学院所编《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中发表了范氏的部分医案,同年宁波市卫生局也选编了《范文甫医案》,由浙江省中医院魏长春副院长审阅加按,付梓刊出。范氏再传弟子王明如、贝时英曾搜集起草《范氏医案》,刊印过几本征求稿。集其大成者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浙江分会和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合编之《医林荟萃》棗《范文甫学术经验专辑》(浙江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第六辑)亦于一九八二年六月编辑出版。

范文虎诗稿,质朴无华,多性灵之作,如经选辑,必有可观。< 上页

下页 >

第6篇:温州名医一览表

1、桥儿头 吴荣熙医生 (桥儿头迎春15幢303)儿童医院教授 呼吸道专家擅长中成药 如果你家宝宝吃西药几天后还不见好转,建议着吴医生看看,最好是到他家看,因为医院实在很麻烦,再说还不一定能轮到联系电话:88346427 (去之前先电话联系)

(今天早上刚带儿子去看过,看起来还是比较耐心细致,回来以后才知道他是儿童医院的教授,效果如何还在看)

2、水心曾医生,中医院医生,擅长中药,如果宝宝感昌发烧吃了西药,最好在用中药理一下,他一般都在晚上看的,白天好象只有星期天才有,你去之前最好先打个电话让他给你留个牌子,那样你到了就可以先看了不用等多长时间。联系电话88510420

3、汤家桥蒲州卫生院的邱医生,老中医,每周一至五上午有坐诊。感冒咳嗽都去他那看的听说新城一带他还是挺有名的。联系电话86512143

4、章明高中医下吕浦卫生保健院,在新菜场那边,路边 ,感冒咳嗽很好.

5、蒲鞋市有个中医,名字不知道,只知道都管她叫"密密眨",来看的人很多,只看一个早上的.地址:蒲鞋市菜场边的小巷,问一下都知道的

6、万岁里菜场口有个西医看小儿科治疗咳嗽很拿手,叫池佳佳.要排队的.开胃也行

7、叶同仁门诊:陈岳松中医主任医师,原来中西医结合医院;徐佩宗主任医生,原三医小儿科。

8、车站大道(去茶去过去一家药店快到温迪路,名字不知),吴继红医生,中西医院的儿科医生,治咳嗽有一套,晚上坐诊,电话:81955607(早上要先到药店记个名字)

9、推荐附二医新生儿科的周小坚医生。他看病很准。感冒、咳嗽被他说了很准。他一般不提倡挂盐水。反正药也不乱开。还有附二医的中医厌食科的那个女医生不错,看胃口不好。

10、锦绣路的银都花苑里有个王育豪诊所.王医生的技术很好,药也不贵.看水痘很有一套.具体电话我不知道.吴桥那一带的人好想都知道的

11、市二医邵山鹰周

二、

四、六上午门诊的专门看儿童哮喘的

各医院儿科医生一栏表(不完全)

附一:儿科——钱燕(科室主任、主任医生、硕士生导师。专长:围产医学-新生儿科、高危儿康复、儿童保健。 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周三全天 )

儿童医院:呼吸科——李梦容(主任医生。专长:小儿呼吸疾病、哮喘等免疫和变态反应性相关疾病的研究与治疗。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张海邻(副主任医师。专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诊疗。门诊时间:周六上午);感染科——陈益平(副主任医师,科室主任。);儿童保健科——留佩宁(副主任医师。特长:儿童营养、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诊治。门诊时间:周

三、五全天)。

其他科室或医生的专业特长和门诊时间可上医院网站查询(附一医:

http:///pub/opd.php?dept=)

二医:杨立础(主任医师。专长:儿童的生长与发育)

三医:儿科——林加斌(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

中医院的黄建群也不错的,就是自恋了一些。

那个水心的中医院的曾医生只能看最普通的感冒,就是我们自己也会看的那种,稍复杂些,会误诊的,不推荐哦

上一篇:1商铺租赁合同下一篇:校警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