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立志成才的故事

2023-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名人立志成才的故事

中外名人立志成才故事

1. 伽利略好奇善问: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2.(1)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2)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3.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4.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5.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6.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7.张曜拜妻为师:

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

第2篇:名人克服困难立志成才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

5、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名人珍惜时间

1、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艺事业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

2、爱迪生为了科学发明,紧紧抓住每个“今天”,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活动,几乎没有闲过。每天延长工作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因此,当地79岁生日时,便称自己是135岁的人了。爱迪生生活了85岁,仅在美国专利局登记的发明专利就有1328项,平均15天就有一项发明。

名人一身正气

1、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拒绝高官厚禄,受尽折磨,慷慨牺牲。

2、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努对敌人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3、屈原为报国爱民,即使沉江自溺也在所不辞。

4、陶渊明清贫如洗,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5、顾炎武饱经忧虑,坚持抗清。

6、郑成功历尽艰险,收复台湾,大振台湾,大振国威。

7、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恶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第3篇:名人成才的故事

【名人成才的故事】:比尔〃盖茨的童年:记忆力惊人

小盖茨在学校里学习出众,这是为众人所公认的,而且记忆力尤其令人吃惊。他的英文老师安妮〃史蒂芬斯对小盖茨的记忆力印象较深。在学校的一次戏剧演出《黑色喜剧》中,小盖茨出人意料地竟将一段长达3页的独白背诵出来,而且完整无误,令许多同学羡慕不已。他的学科老师回忆道,每当教师讲课中出现由于犹豫而吞吞吐吐的情况时,盖茨往往似乎要脱口而出地说:‚这就是……‛。

还有更令人吃惊的事,小盖茨那时11岁,参加了一次背诵大赛。这事还得慢慢说起。

小盖茨小时候上的是公理会的教会学校,参加过唱诗班和童子军。尽管他对宗教之类的《圣经》并不太感兴趣,但也读过一些。那一次,西雅图大学社区公理会教堂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向盖茨所在的班级宣布:‚谁要是背诵出《马太福音》5~7章的全部内容,就会被他邀请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太空针‛高塔高153.3米,登上‚太空针‛高塔餐厅可以看到所有西雅图的头面人物,因此可以说,该餐厅是西雅图最高级、最体面的地方。

不过,要获得与泰勒牧师在这家餐厅共进晚餐的机会决非易事,因为‚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在几十年教书生涯中,戴尔〃泰勒形成了一个惯例:每年都要求他的学生背诵这几个章节。说实话,这几个章节既长又松,连贯性不强,还很拗口。据牧师说,他至今还没有遇见一个学生能够一字不漏地完整地背下来。但是,盖茨却做到了。

小盖茨信心十足、抑扬顿挫地背了起来:

……耶稣看见这么多人,就坐下,门徒到他面前来,他就开始教导他们,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必得安慰。温和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承受土地。饥渴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怜恤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心蒙怜恤。清新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接着又一口气背下去:

耶稣讲了这些话,众人都稀奇他的教导;因为他教导他们,正像一个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

一口气,朗朗有声,没有一个错误,没有一处卡壳。 11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惊人的记忆力,实在令人震惊!泰勒后来回忆说:‚只有那天到了他家,才知道他具有一种特殊的才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我无法想像他竟有如此高的天赋。……他喜欢接受挑战。尽管‘太空针’高塔的聚会极富诱惑力,但是大多接受挑战的孩子并没有为此做出艰辛努力,只有比尔〃盖茨做到了。‛

牧师随后就这段文字向小盖茨提了几个问题,都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回答。牧师当时不禁问小盖茨是怎么背下这么长的文字的。 小盖茨不假思索地回答:‚只要我竭尽全力,我就能做成任何我愿意做的事情!‛

是狂妄还是自信,以后的事实给了明确的回答。在606英尺高的‚太空针‛高塔豪华旋转餐厅里,小盖茨与其他31句勉强背完这几个章节的获胜者一道同泰勒牧师共进晚餐。他非常高兴,因为这似乎是他获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当小盖茨第一次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西雅图充满神秘的夜景时,对未来不禁充满了成功的憧憬,心潮也免澎湃起来。

第4篇:《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读

后感

六(3)班 王安琪

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书,内容丰富,是我10岁那年生日妈妈送我的礼物之一.我非常喜欢,一直珍藏着.虽然已无数遍地阅读过,但仍然不觉得厌烦,还是很有新鲜感.

这本书主要讲了:100位平凡的人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不断进取,终于成为影响世界的名人.我最喜欢的是《詹天佑十二岁到美国留学的故事》和《自幼立志学医的华佗》这两个故事.詹天佑是建造中国第一条铁路的人.他十二岁独自去美国留学,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障碍,终于获得了学士学位.于一九零九年四年建成京张铁路并顺利通车,还节省了二十八万两白银.华佗在"琼林寺"拜师,还为师傅看病,并把被烧的医学默了出来.他还通过自己努力,反复试验多次,终于发明了中药的麻醉剂——麻沸散.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里,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人物,他们是人类的精英.他们像熠熠升起的灿烂群星,放射出绮丽的光芒,照耀着人类,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着人类的进程.他们的存在体现了人类的光荣.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了浓厚的文化熏陶;有健康的成长环境;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上他们的天生聪颖,刻苦学习精神.成为人类历史上闪光的精英.他们是如何努力学习,怎样克服困难,怎样聪明早慧,又是如何走上成功道路的,这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虽然他们成长的道路崎岖不平,但他们的事迹却闪闪发光,他们都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我们应该了解名人的精彩世界,学习他们发奋苦读,坚持不懈的精神,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读后感

第5篇: 10个勤奋成才的中外名人小故事

前言

勤奋是攀登科学高峰的基础。这样讲是有道理的,有副劝学名联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正是深刻地阐明了:要想攀登上万仞高峰,必须有“勤奋”为基础。

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奋能使学业和事业有所成就,嬉耍会使学业和事业遭到失败。大凡有作为的人,无一不与勤奋有着难解难分的缘分。勤奋能塑造伟人,也能创造一个最好的自己。我们从古今中外卓越的伟人身上,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功的偶然性。凡是能创造最好的自己的人,他们的努力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勤而不怠却是相同的。勤学习、勤积累、勤思考、勤质疑就能使人达到析疑释惑、豁然开朗的境界。

1、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启示: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2、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释义:形容在艰困之环境中,勤奋读书。或形容贫士勤勉攻读,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3、头悬梁锥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苏秦刺股与孙敬悬梁合称悬梁刺股,比喻刻苦学习。

4、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别人背一篇文章,读三四遍就可以了,差一点的读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他每次都要读几十遍才行。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但是因为白天也在看书,所以一到晚上他就困得睁不开眼睛,有时竟会迷迷糊糊地躺在那儿睡着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拿了一段圆木头来当枕头。半夜,他一翻身,圆木头就滚走了,头部跌下来就马上会清醒,又可以起来继续看书了。他把圆木头叫“警枕”。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5、 梨园“三怪”

据说,清末时梨园中有“三怪”,他们都是因勤学苦练成了才。

瞎子双阔亭,自小学戏,后来因疾失明,从此他更加勤奋学习,苦练基本功,他在台下走路时需要人搀扶,可是上台表演却寸步不乱,演技超群,终于成为功深艺湛的名须生。

另一位是跛子孟鸿寿,幼年身患软骨病,身长腿短,头大脚小,走起路来很不稳便。于是,他暗下决心,勤学苦练,扬长避短,后来一举成为丑角大师。

还有一位是哑巴王益芬,先天不会说话,平日看父母演戏,一一记在心,虽无人教授,但他每天起早贪黑练功,常年不懈。艺成后,一鸣惊人,成为戏院里有名的武花脸,被戏班子奉为导师。

“天才来自勤奋”。三个残疾人从勤奋中创造了最好的自己,如果我们都有“三怪”的勤奋精神,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7、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8、牛顿煮怀表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9、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高尔基,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

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10、伽利略好奇善问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总而言之,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二字。只有勤奋,才能造就人才。否则,即便你智商再高,也是不能获得成功。像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仅有4岁就挥笔成诗,但他并没有下苦功夫,整天游手好闲,到了十几岁时就跟常人差不多了。这个被赏识的神童由于没有勤奋而一事无成,不能不令人感到惋惜,也更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教训:要获得成功,勤奋是关键。所以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也要扬起“勤奋”的风帆,搏击风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第6篇:《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

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这本书。这本书里面介绍了100位用王者风范创造历史的千古帝王,用睿智思想征服世界的思想巨人,用妙笔生花书写人间百态,用雄才伟略改写时代的政治领袖,用更快、更高、更强挑战人类极限的体育精英的成才故事。通过众多精彩故事,生动的讲述了100位名人的成才经历使我们能够在巨人足迹的引领下,不断的学习,探索成长的法则,早日走上成功之路。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篮球飞人乔丹,他是nbal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他用出神入化的球技和犹如飞翔一样的扣篮动作征服了全世界。

乔丹小的时候,主要活动只能是体育运动,这无疑为乔丹驰骋篮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中二年级时,乔丹因为身高只有米而没能选入校篮球队,这件事使乔丹备受打击,但他并没有放弃。那段时间,乔丹训练得比谁都认真,比谁都刻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被选上了校篮球队……

乔丹给我们带来了成功的启示:了解自己的爱好,培养自己的爱好,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就是乔丹获得成功的关键。

我知道了坚强的意志与永不放弃的精神是乔丹的制胜法宝。我们要学习这些精神。想到生活中的自己,真是自愧不如,每当遇到困难的事,我总打起退堂鼓,不了了之。通过学习我会改正自己的不足,脚踏实地的学习,使自己的学习态度得到端正,成绩得到提高!

上一篇:大学班干部个人总结下一篇:新任副校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