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爱与和谐教育

2022-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教师有热爱学生的优良传统, 有许多师生情谊深厚的故事传为佳话。建国后, 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 在热爱学生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她像母亲爱护孩子那样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在学生身上, 对学生爱护备至, 作出了出色的成绩, 深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 成为我国教师中的一面旗帜。可见, 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 也是一条基本准则。我们怎样去爱学生, 使师生关系和谐, 使教育和谐发展呢?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用爱心架起师生和谐的桥梁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 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 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爱, 是连接师生双方心灵的桥梁, 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通过爱的暖流去启迪学生的心扉, 使之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也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尊敬和爱戴。我国历来提倡尊师爱生, 但学生尊重老师并不是无条件的, 教师只有把课教好, 关心和爱护学生,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否则那种尊敬是虚假的, 是慑于教师的威严而不得不表示出尊敬, 教师对学生的爱则应该是无条件的, 从优秀学生到差生都应该爱, 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感情融洽。

2 用心了解学生, 给学生显示才能的机会

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深入的了解, 对孩子的心理变化要细致的观察, 学生是否有某种特长, 不仅要善于发现, 还要给予充分显示才能的机会。组织各种学科比赛、科技比赛, 是学生显示才能的一种重要方法。此外, 更重要的是平时要扫除学生成长的心理障碍。当今, 青少年相当多数已从传统拘谨的“封闭型”、“内向型”转为“开放型”、“外露型”, 他们不再受严格的传统规范的束缚, 而喜欢富于挑战性的场面, 他们不再认为压抑自己的个性是一种谦虚的美德, 而希望试一试, 以显示自己的能力。这种转变, 对于传统观念严重的家长和教师来说往往看不惯, 认为这不是好的表现, 有意无意地给予压抑, 给青少年制造心理障碍, 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其实, 爱表现自己并不是爱出风头, 骄傲自大。一个人的知识、才能、只有得到社会承认才有价值, 而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只有充分地表现自己, 不给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场合, 个人的知识才干就很难显示出来。当然, 青少年好胜心强, 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 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 这就需要引导, 而不是压抑, 教师要用心多方面深层次的了解学生, 适时的鼓励。

3 对学生的爱要做到有严有宽, 有管有放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做到适度, 严要有方, 宽要有度盲目地放纵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是不行的, 教育是教人知识育人心灵。培育人才是有一定的规格要求的, 在今天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必须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怎样才能适应呢?总的要求是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因此, 凡是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和组织纪律等方面的问题, 应该从严要求, 否则, 就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凡是学生正当的兴趣爱好、正当的追求以及自治和自理的要求, 应当从宽, 不仅不应横加干涉, 还应积极支持、扶植和引导。如果以管为主, 管的过死, 习惯于要求学生“俯首听命”, 只能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能力。这就是说, 对学生的管理, 要做到有严有宽, 有管有放。

4 公正无私的爱每一位学生

作为教师不仅要无私的传播给学生知识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公正无私的传递给学生爱的情感和动力, 把自己的爱心分给每一为学生, 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个角落, 达到忘我的境界。常言道“心有他人, 天地宽。”作为教师心里想着的全是自己的学生, 如学生的学习状况、身体状况、和思想状况等。初中生正处于长知识的重要时期, 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 可塑性较强, 教师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更何况现在的初中生独生子女的比例较高, 父母对他们从小疼爱有加, 祖父母也是超常溺爱, 被人关爱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如果在学校老师对他们冷淡、疏远, 他们就会很敏感, 有可能会引起孩子们心理上的麻木和冷酷, 甚至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反之, 如果老师能做到无私公正去关心和爱护学生, 他们就会主动与老师沟通, 教师对任何学生都用赏识、鼓励的目光注视他们,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样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能做到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便于教师及时的发现问题, 趁早解决问题,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爱”生温情

“理解万岁”, 学生需要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处理犯错误的学生, 要讲究方法, 不要急于求成, 要先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犯错的根源, 在找学生面谈, 带着爱心去处理, 让他们从心理上认识到错误, 用“成长中的小树需要管理”做比喻, 情理结合, 给予他们自尊, 让他们增强自信。切实让学生感到他们错过却得到了老师的谅解和宽容, 这样的温情会让学生加倍珍惜, 用温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再是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能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份理解, 多一份宽容, 多一份关心, 多一份爱护, 教师的爱心就会让学生信心百倍, 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周围的老师问我, 你的学生怎么跟你这样亲近学习的气氛这么高涨呢?我回答:爱心生温情。

当前的教育是素质教育, 没有爱心的教育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我们应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去培育心灵、用爱去点燃每一个孩子心灵深处那盏明亮的灯, 用行动去播撒爱, 用爱作为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只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学生就会感到温暖, 从而增强对教师的信任感, 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摘要:我们应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去培育心灵、用爱去点燃每一个孩子心灵深处那盏明亮的灯, 用行动去播撒爱, 用爱作为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

关键词:和谐教育,信任,尊敬,宽容

上一篇:关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若干建议下一篇: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谱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