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组织和组织原则

2023-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党的组织和组织原则

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关键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改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强而有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条件,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没有广大基层组织战斗力的发挥,全党的战斗力就是空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一、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要性。

(一)是坚持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的体现。

我们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调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是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坚持党的性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是新时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客观要求。

(二)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主导的发展思路。革命年代是攻城略地、夺取政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大干快上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党已经从革命党走向了执政党,整个历史方位、历史任务、中心工作在转移,党的使命也要有一个转换,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能再高高在上,要有一种从统治到管理、从领导向服务的转变。

(三)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上的讲话中,以及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都强调,我们党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转变的情况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四大考验”:“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同時我们还面临“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理想信念动摇。在多样化的价值观和形形色色的人生哲学、社会思潮面前,一些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不注意加强世界观改造,不能自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动摇信仰、淡漠信念,不信马列信鬼神,把理想信念庸俗化,追求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发展下去,在政治风浪考验面前,迷失方向;在金钱面前,挺不起胸膛;在美色面前,甘当“俘虏”。

(二)宗旨观念不牢。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甚至背叛了党的根本宗旨,他们对于党群关系的认识及其思想、感情、立场、行为乃至执政理念都发生了错位、畸变甚至颠倒,把党同人民群众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把“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蛙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

(三)组织观念淡漠。一些党员干部淡化了对党的认识,淡薄了党的组织纪律。表现为: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只强调党内享有的权利,而忘记了自己承担的义务;淡化了自己的组织身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的群众;是非界限不清,老好人思想严重;以感情代表原则,拿原则做交易。

(四)能力素质不高。一些基层干部的业务素质、领导能力和思想作风等出现了与之不相适应的状况。突出地表现在党员队伍文化层次偏低,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不高,在面对贫穷落后局面和复杂棘手问题束手无策,等靠要思想严重。同时民主观念不强,政策法制观念淡薄,部分党员党性淡化,带头奉献和吃苦的自觉性不强,群众观念比较淡薄。

三、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要抓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群众第一的理念。

基层党组织要从讲党性的高度出发,强化服务群众的意识,树立群众第一的理念,始终牢记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满意”这一根本标准,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和关切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做好工作的原动力,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和工作成效。党员干部只有把群众当亲人,才会被群众当亲人,党员干部和群众才能“鱼水情深”、“血肉相连”、“水乳交融”,基层党组织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战斗力。

(二)要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努力拓展服务载体。

加强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好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能力强的党组织带头人,有计划地选派有能力、有干劲、能吃苦、能开拓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到到村级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同时,要健全和完善基层干部素质提升机制,探索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基层干部按需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同时要善逐步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各种为民服务载体为补充的立体化为民服务网络体系。如通过创建村民理事会、专业合作社、党员中心户等组织或形式,抓生产发展、促社会服务等重点事项,充分调动广大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三)要加大对的基层投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要持续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的“输血”力度,并使之制度化。首先,应当加大对基层财政的支持力度,让基层真正有能力管好群众期盼的事、有钱办群众想办的事、有场所让群众参与议事。其次,逐步提高村组干部的待遇,扩大村干部纳入基本保险体系的覆盖面,让基层干部能全身心投入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中。第三,关心爱护基层干部,拓展优秀基层干部的上升空间,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激活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正能量。第四,建章立制规范好服务群众的工作程序,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刀刃上,堵住资金使用上的“黑洞”,取信于民。

(四)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群众提供满意服务。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服务方式,为群众生产、工作、生活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要强化为基层服务的工作力度,形成上下同心合力、多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现代传媒手段了解舆情,借助移动短信、QQ 群、微博等媒介,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密切与群众的关系;积极探索“群众信息服务站”、“群众说事室”、“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模式,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纠纷调解、诉求受理、困难救助、无偿代理等全方位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磊:《浅析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J],科学时代,2015(12)

[2]廖晓文:《服务型党支部建设》[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5)

[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作者简介:

舒婧,出生年月:1975年9月,性别:女,籍贯:贵州德江,毕业院校:贵州民族学院,工作单位:贵阳市南明区委党校,职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作者:舒婧

第2篇: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路

[摘 要]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和联系群众,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今后应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指引,从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构建服务群众的制度、构建提高党的基层组织能力的制度这三方面入手,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群众路线;基层组织;动力机制

[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这一点在党的基层组织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和联系群众,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密切联系群众能够增强党的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反之,党的基层组织脱离群众则会使党从根本上失去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

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宣告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的基层组织无疑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形成了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良好导向,也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形成长效动力机制的良好契机。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功能,不仅能够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促进基层社会稳定和谐,而且对于增强党员执政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动力机制,应成为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一个时期内的工作重点。

一、党的基层组织面临脱离群众的危险

近年来,党的基层组织在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带领群众创业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新变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面临弱化的危险。

1.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并赋予了党的基层组织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要职能。然而,一些党的基层组织缺乏应有的权威和凝聚力,没有形成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工作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农村党组织为例,农业税取消以后,基层政权在向农民征税这方面的工作被取消,党和群众联系的一条重要联系渠道被切断,党组织和群众的联系越来越少。基层政权的功能出现结构性退化,呈现出“维控型”政权[1]或“悬浮型”政权[2]的特征,部分农村党组织成为悬浮在群众之上、和群众的关系日渐疏离的组织。又如,在部分企业,党的基层组织边缘化的倾向较为突出。

2.一些党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不强。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经济的推进和计划经济中的动员体制相互交织,形成了政治组织间自上而下分解各项指标的数量化管理方式。这种“一手高指标,一手乌纱帽”的“压力型体制”[3]使一整套以实现经济赶超、社会稳定为主要内容的政绩考核体制得以建立,客观上促进了发展经济、维持稳定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但也使得党的基层组织在功能上带有更多的“执行”色彩——党的基层组织把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执行从中央到省、市、县布置下来的各项任务,而在服务群众上用力相对较弱,党的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不足。尤其是税费改革以来,农村基层政权的收入来源由向农民收税变为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拨付,镇村两级政权的经费捉襟见肘,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维持其日常运行存在困难。因此,这部分党的基层组织缺乏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本领,在为群众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上缺乏动力也缺乏能力。

3.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存在腐败和滥用职权等现象。在对我国基层政权的研究中,一些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者提出了“地方法团主义”[4]、“基层政府公司化”[5]等概念,用以阐释基层政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利行为。在实践中,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客观存在。基层党员干部管理基层的公共事务,对集体资源如何分配、分配给谁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决定权。在群众对公共决策参与较弱、权力监督不完善的情况下,基层党员干部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权力,为自身获取资源、谋取利益。近年来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土地征用问题即是典型的一例,集体土地征用中所出现的基层党员干部以权谋私、非法获利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党的基层组织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损害了党的公信力。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上述现象在一些地区得到一定好转,但是有的地方基层基础薄弱的情况还没有改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不畅、能力不强,贯彻群众路线到不了末端;有的地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但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形成常态化制度、常抓不懈、保持长效,成为当务之急。

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形成长效动力机制的良好契机

要解决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上述问题,从根本上、长效上是要建立一套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能够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力,从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上构建党的基层组织长期良性运行的保障,从而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形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行为导向,使党的基层组织实现功能的转型。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动力机制至少应包括组织要素、激励要素和约束要素三方面的内容:组织要素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内部驱动,“打铁还需自身硬”,组织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为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奠定基础;激励要素和约束要素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外部驱动,通过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和监督制度,从正反两个方面增强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动力、规范基层党员干部行使公权力的行为。

1.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功能强化提供动力。组织要素是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功能强化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作风的好坏、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其职能的发挥,保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句话明确表达了党组织从自身建设出发抵御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危险的决心。本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其实质是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党员干部正视矛盾和问题,弥补差距和不足,能够有效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保障组织运行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形成更完善的党的基层组织激励机制提供动力。激励机制是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激励问题的存在,是由于组织中或多或少存在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不一致。中国自古以来就产生了关于激励的思想,“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即是古人对激励的认识。上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对激励理论展开了大量研究。经济学对激励理论的关注是从企业的经济权和所有权相分离而引起的。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委托人无法掌握代理人的全部信息,因此,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建立成为管理的核心问题。对于党的基层组织而言,建立激励机制是强化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动机的重要手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确立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导向,能够强化基层党员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积极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提出的“切实加强建章立制”、“把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作为重要内容”等制度建设的内容,能够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长期、有效的动力机制。

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形成更完善的党的基层组织约束机制提供动力。约束是与激励相对应的概念,其本质是形成对行为主体的制约和控制。监督是约束机制中的重要部分,监督机制为党的基层组织规范运行提供保障。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并且,群众的监督将贯穿于整改的全过程。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安排,整改工作要敞开大门,制定整改方案、出台有关制度都要请群众参与;整改的内容、目标、时限、责任和进展情况,都要通过一定方式向群众公开;要通过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方式让群众评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的实践证明,解决“四风”问题要取得成效,离不开群众的力量。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的关注与参与能够对党的基层组织的行为形成约束,如果进一步把群众监督纳入制度监督范围,将形成规范党的基层组织行为的长效机制。

三、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邓小平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纽带,经常检查和改进基层组织的工作,是党的领导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6]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应以保持长效为切入点,立足基层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主要任务,形成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动力机制,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1.构建党的基层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保障。据中组织部发布的《2014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党的基层组织总数达436.0万个,比2013年增加5.6万个,增幅为1.3%,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论述,十分清楚地表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功能。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政党都把党的基层组织联系群众的功能放在突出位置。这是因为,政党要增强执政的合法性,就需要赢得社会的支持,而党的基层组织是最直接的连接国家和社会的纽带,党的基层组织能够快速汇集群众的意见,反映群众的需求,并对群众的诉求做出最直接的回应。因此,党群关系问题伴随着政党的产生而产生,并不为中国共产党所特有。

连接国家和社会,党的基层组织联系群众的制度化机制是关键点。实践中,重点在于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使之涵盖基层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完善党代表定期联系群众制度,对党代表和基层组织干部定期走访群众和接访进行制度上的规定。采用党代表和党员干部定期联系群众的制度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搜集社情民意,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决策的科学性。

在构建党的基层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保障时,如何避免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流于形式、如何避免党员干部以管控的思维联系群众是制度建设的难点。基层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其目的是最终形成党的基层组织和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让群众通过党的基层组织了解和理解党的方针政策,释放社会的活力使之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即反映了这种思想。要达到上述效果,建立保障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机制、更多地给予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制度空间尤为重要。

2.构建党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制度保障。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基层组织的功能做了新的表述,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其中,“服务群众”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之一被正式提出。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阐述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服务职能,提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向做出的重大部署。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着强烈的客观需要。这要求党的基层组织由管理走向治理,由管理者变为服务者。

构建党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制度保障,有一个问题非常关键,即是党的基层组织向服务型党组织转型时,向群众服务什么、怎样服务。从实践上看,一些党的基层组织或者功能弱化,或者越来越类似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派出机构或执行机构,在服务群众方面找不到抓手也没有动力。这需要完善鼓励党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激励制度,用完善的制度向基层党员干部积极服务群众提供正向激励;把群众的满意度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考评中来,用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重要标准;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决策和提供面向群众的公共服务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体现群众意愿,用大多数群众的偏好来寻找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抓手和方向;在此基础上,加强建章立制工作,把体现群众意愿、为群众服务的好的做法和经验制度化和程序化,保障服务群众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此外,上级党委政府也应对党的基层组织的服务定位给予支持,改变部分党的基层组织从属执行机构的形象,赋予党的基层组织更多的服务空间。

3.构建提高党的基层组织能力的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加快党组织发展的速度,广泛地吸收了大量人员入党。这一时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早期探索阶段,“党的组织是发展了,但是没有巩固,没有能够使党员、党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坚定起来。新党员非常之多,但是没有给予必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工作经验也不少,但是不能够很好地总结起来。党内混入了大批的投机分子,但是没有清洗出去。”[7]进行党的基层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是共产党自建立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明确了党组织自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党组织的能力强、党员干部能够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则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

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能力,人才和资源是两个重要的因素。从党的基层组织的人才建设上看,应完善和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的选拔机制,把德才兼备、具有高度负责的为群众服务精神、群众公认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的选拔条件;拓宽城市社区和农村的干部来源,鼓励高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到基层任职,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基层公务员进入门槛;完善党的基层组织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探索继续教育、离岗短期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知识水平,培养一批勇于开拓创新和乐于服务群众的基层干部;在党的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作用;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围绕作风建设,纠正部分党的基层组织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从党的基层组织获取的资源上,应建立合理的责权匹配机制,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把经费、硬件、编制等资源向有着迫切需求的基层组织倾斜,从资源上保障党的基层组织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通过人才和资源两方面的制度构建,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学习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拒腐防变的能力,在党的基层组织中形成求真务实、民主团结的风气,使广大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参考文献:

[1]欧阳静.“维控型”政权:多重结构中的乡镇政权特性[J].社会,2011,(3).

[2]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3).

[3]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Oi J C.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J].World Politics?熏1992?熏45?押99-126.

[5]Peng Y S.Chinese villages and townships as industrial corporations?押ownership?熏governance?熏and market disciplin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熏2001?熏106?穴5?雪.

[6]邓小平文选(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3.

[7]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0-611.

责任编辑 董瑞军

作者:马丽

第3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

摘要: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科学发展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结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建设;加强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

关键词:党建;发展;保障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践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这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新的重大思想,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一)科学发展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结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形成的。当今,我国社会发展之所以要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是二十多年来以党的基本路线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来证明而得出的结论。胡锦涛总书记 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时曾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这充分说明了科学发展观不是对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替换,而是党的基本路线在不同时期在发展观上的不同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新世纪、新时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发展观上的新的表现形式。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基本路线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逻辑的和事实的联系。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反过来,科学发展实现了,党的基本路线也会更加巩固,更加不可动摇。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也是党的建设改革创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政治保证。在党的建设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首先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这些精辟论断有力地说明了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目的的;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经验来丰富和发展的。其次,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和四项基本原则以及改革开放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全部工作之中;贯穿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和行动中。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建设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高素质领导班子

1.突出第一要义,建设发展型、全局型领导班子

十七大报告指出:“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建设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发展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线,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领导班子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作用,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围绕发展主题,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要注重学习培训,拓宽引领发展的新思路;要加强实践锻炼,推动加快发展的新步伐;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把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方法;要善于从更高的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干部、提高能力,要树立全局观念和长远思想,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切实提高领导班子统筹发展、协调各方的实际能力,着力建设发展型和全局型领导班子。

2.树立正确政绩观,建设务实型领导班子

按照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树立正确政绩观。科学发展观要求领导干部站在时代的前沿,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要用全面的、发展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造政绩。坚持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为了造福人民的观念,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目的,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就是要扬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的政绩观,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政绩观;扬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狭隘的政绩观,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政绩观;扬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政绩观,树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推动务实型领导班子的建设。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办法应当包括:在评价内容设计上,要紧扣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几个方面,提炼出核心指标;在评价目标设置上,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及时调整考核权重,改变过去单纯注重GDP和财政收入等指标的做法,不仅考核主要经济指标、重点项目,同时还考核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发展目标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还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工作基础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类设置指标,明确不同标准要求。在实绩分析方法上,要将可以量化的指标,提出比较规范的评价意见。将难以量化的有关内容,整合到民意调查中进行,通过群众满意度来检验;在评价的主体上,要改变过去主要以上级党委考核组考核的单一方式,把上评下、下评上和同级互评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上下左右同步,使考核更加客观公正。同时,适当增加环境治理保护、劳动社会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权重;在实绩结果运用上,逐渐改变过去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脱节的现象,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奖惩、调整、交流的重要依据,使考核结果真正成为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度量衡”。

(二)加强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建设

1.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干部素质

认真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突出培训重点,把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改进培训方式,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开展干部理论培训;以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为目标,开展干部经济知识培训;以培养高层次管理和专业人才为目标,开展干部学历教育培训,探索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干部教育培训新办法。要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宏观管理机制、组织参训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质量评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干部的实践锻炼,加大干部交流和轮岗的力度,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经济社会建设第一线、艰苦地区和基层去锻炼。

2.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干部素质

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八字方针:“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逐步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要坚持民主,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坚持公开,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让选人用人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竞争,积极探索公平竞争的有效形式,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等办法,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择优,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

3.加强监督管理,关心爱护干部,确保干部素质

要全面落实中央组织部《关于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若干意见(试行)》文件精神,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进一步增强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实效。认真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检查。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着制定政策的责任,而基层干部则面对群众承担着执行政策的工作,面临的压力比较大、经受的考验也比较多。因此,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这不仅体现了党组织对党员工作的认可和承认,而且也是党组织对党员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将促进广大干部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进一步焕发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党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强化“人才强国”的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十七大首次把“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写入了党代会报告。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要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出发,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资源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才,注重发现人才,着力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大胆解放人才,积极吸引人才,善于团结人才。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注重抓好战略思想、总体规划、重要政策、创新工程、重点人才、典型案例等重点工作,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2.抓住吸收、培养、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设好“三支队伍”

党的建设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吸收、培养、用好人才的三个环节,注意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吸纳各条战线、各个层面的人才加入党组织,逐步改善党员干部队伍结构。要围绕促进科学发展,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拓宽“三支队伍”的流通渠道,做到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的人才队伍。

(四)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员队伍建设,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首先,要以党员为本,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性。“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就是要承认和保障党员的政治权利,使之成为他们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一个重要动力。作为执政党党员的政治权利,重要的就是党员的民主权利,尤其是对“执政代表”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权利和对“执政决策”进行民主讨论、民主参与的权利。只有党员的权利得到切实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得到满足,才能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为党的建设和发展献言献策,促进党的建设和发展。其次,要关心党员利益。“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特别是要关心困难党员和特殊岗位党员的利益,让他们在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得到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利益的满足,从而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党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从制度上保证广大党员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要巩固和充分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重要成果,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经常性工作。抓好党员理论学习,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头脑;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服务党员的工作水平;加强党员队伍作风建设,解决与保持党员先进性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在生产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高质量和纯洁性。

3.着力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城市社区党建工作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为基础,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作用为主线,以提高“两新”组织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素质为重点,保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抓好和加快城市社区党组织的组建,努力实现“一社区一支部”组织建设的布局。重点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创新。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and Providing Politics and Organization Guarantee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development; guarantee

(责任编辑/刘惠音)

作者:李天明

第4篇: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敬爱的党组织: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是第五次党课了,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组织部长xx老师,韩老师给我们上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首先,韩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及民主集中制的形成与发展,民主集中制它熟悉而又陌生,我们常常听到这些词,但是当韩老师问我们什么是民主集中制时,我们都不能将它表达出来,韩老师通过提问互动,让我们积极参与到这个课堂中来,让我们了解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的民主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志主张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所谓集中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运动的一致,他们是辩证统一的,他们和我们平常说的有一定的区别。

曾经我很向往那种纯粹民主的生活,但是现在明白了纯粹的民主并不科学,前苏联的惨痛教训告诉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它从集中这个极端到纯粹民主,结果导致解体。我们国家过去的文化大革命,王明陈独秀这些教训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我们应该造成有民主又有集中,有纪律又有自由,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的组织原则,在集中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性。

汇报人:xiexiebang

第5篇: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它是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根本组织保证。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把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党成为一支组织严密、行动一致的有战斗力的队伍,成为工人阶级和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保证党的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从而实行党的正确领导。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也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集中全党智慧,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完成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党的纪律是根据党的性质、纲领,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确立的各种党规党法的总称,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

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党章规定了党内生活和党的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党的根本大法。在党内针对某些专门问题或一定范围的人员制定的具体条例、制度和规定,也具有党规党法的性质。共产党员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令,也是党的纪律的要求。由于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许多党员在政府各部门任职,党要求所有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共产党员要模范地遵守行政纪律,这也属党的纪律的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模范地遵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这也是党的纪律的要求。党的纪律又具体分为政治纪律、经济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人事纪律、外事纪律、保密纪律等等。党员在党内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既是党的纪律的执行者,又是党的纪律的制定者。党的任何一项纪律都是在党员或者通过其代表进行充分自由讨论和批评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既符合党的根本利益,也集中体现了大多数党员个人的意志。

坚决拥护党的纪律,是党的每个组织和党员的重要责任。党强调必须有严格的纪律,主要是因为:第一,我们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它要求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这既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铁的纪律。第二,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党要实现自己的领导,完成各个时期的任务, 必须有统一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有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党中央统一指挥下的统一行动。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提高思想外,还要坚持严格的纪律,这样才能防止和克服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上各自为政的无政府主义现象,制止那些公开或变相抵制、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言行。第三,纪律是党内同不良倾向作斗争的武器,是保证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党的纪律督促党员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行事,这就有利于党员保持共产主义思想的纯洁性,抵制剥削阶级各种腐朽思想作风的侵蚀,保持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与群众同甘共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优良传统,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四,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内反对腐败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容忍腐败分子留在党内,就会使整个党衰败。对经不起考验的党员,首先要满腔热情地进行教育。但经验证明,仅仅靠教育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从严治党,严肃执行党的纪律。对那些败坏党和人民事业的腐败分子,必须采取清除的方针,一经发现立即处理,有多少清除多少,决不姑息养奸。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坚强有力,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责任。

党的组织纪律,是党员和党的组织遵守的维护党在组织上团结统一的行为准则。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有组织的部队。党历来重视组织纪律建设。在党成立时通过的第一个纲领就明确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在加入我们的队伍以前,必须与那些与我们的纲领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十五大党章对于党的组织纪律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和要求。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也是党的根本的组织纪律。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并向选举产生它们的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民主讨论,作出决定;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必须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不允许任何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人凌驾于党的纪律之上;党内不允许搞派别组织进行派别活动,也不允许在党外参加和支持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违背上述原则的行为都是违犯了党的组织纪律,都应当受到党的纪律的追究。

第6篇:学习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敬爱的党组织: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让我对党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组织原则、纪律,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规则”,试想一件事情甚至说一场游戏,如果没有基本的规则,它会顺利举行下去吗?会持久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基本规则是参与和正确处理一件事情的基础,所以对于我们这些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来说,就必须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日本政府在日本地震救灾的表现着实令人诧异,特别是与我国政府在抗震救灾面前的表现对比,我觉得可以说是相差甚远。汶川地震时,温总理曾对解放军说:“人民在养着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铿锵有力的话语令百姓感到暖暖的慰藉。而日本地震时,接到日本首相菅直人要求自卫队出动直升机参加福岛核电厂的灭火工作的命令,自卫队表示坚决拒绝执行该任务。这些做法确实让人感到心寒。中日两国在抗震救灾面前所表现的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认为,二者的组织原则和纪律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它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当的生活中的运用。所谓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所谓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二者是辨证统一的: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归宿。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是其与西方其他政党的重要区别之一。

党的纪律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

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的纪律包括党的政治纪律、党的组织纪律、党的群众纪律、党的经济工作纪律、党的保密纪律、党的宣传纪律。党的纪律具有严肃性、自觉性、平等性和统一性的特征。从党的群众纪律方面来讲,党的群众纪律是维护党组织和党员同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也就是处理党群关系的纪律。其核心内容是党的群众路线,基本要求是必须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广泛深入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把当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群众纪律就要求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因此,在任何时候,党总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地震时,党的表现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我们应该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而感到庆幸和自豪,同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要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深入理解党的组织原则与纪律,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使自己不断向党靠近。

每一个政党,它的历史使命和各个时期的任务是需要它的成员们去努力奋斗、努力实现的,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形式把成员们组织起来,有组织、有纪律、有目的地去完成,于是就形成了政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它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鲜明个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党的团结统一和革命建设事业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

民主集中制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运用,其基础是发展党内民主;民主集中制也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党内生活中的运用,是民主科学决策的制度保证,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民主集中制不仅不

能削弱,而且必须完善和发展,在实践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保证党的正确领导,顺利完成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纪律的党,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之一。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党的纪律,涉及党内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大致分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经济纪律、宣传纪律、外事纪律等,所有这些纪律构成了党的纪律的完整体系。另外,党的纪律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各种纪律间又具有交叉性。

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有两个极其鲜明的特征:其一,它是自觉的纪律;其二,它是铁的纪律。党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和铁的纪律的辩证统一。 党的纪律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的重要保证,是新形势下解决好两大历史性课题即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力的有力武器,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必要条件。

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我们党成立八十多年来,一直强调和坚决维护党的纪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加强自我纪律教育,增强党的纪律观念;严守党的纪律,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勇于同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作斗争。

因此我们应该记住:只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的组织性、纪律性,才能使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7篇:党的纪律和组织原则4.13

敬爱的党组织:

在林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让我对党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对于我们这些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来说,就必须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党将“集中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定为党委工作的“十六字”方针。民主集中制还有一些它的基本原则,如党的基本领导体制原则,处理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的原则,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禁止个人崇拜的原则。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它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当的生活中的运用。所谓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所谓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二者是辨证统一的: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归宿。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是其与西方其他政党的重要区别之一。

党的纪律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

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的纪律包括党的政治纪律、党的组织纪律、党的群众纪律、党的经济工作纪律、党的保密纪律、党的宣传纪律。它有如下特点:党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统一的纪律,同时又是铁的纪律,还是自觉的纪律和铁的纪律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新时代之下,我们还要从严治党,坚决反对腐败。从党的群众纪律方面来讲,党的群众纪律是维护党组织和党员同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也就是处理党群关系的纪律。其核心内容是党的群众路线,基本要求是必须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广泛深入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把当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群众纪律就要求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

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如果没有党的纪律就没有团结的党,就没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就没有中国稳定发展、逐渐进步的今天。

党的纪律是党内生活的法规,是党的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组织和党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顺利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条件之一。简单地说,党的纪律就是党内的各种党规党纪,所有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无条件地执行。

我们应该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而感到庆幸和自豪,同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要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深入理解党的组织原则与纪律,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更要用纪律的约束意识帮助自己健康成长,使自己不断向党靠近。

第8篇: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思想汇报范文

敬爱的党组织:

7月20晚7点陈迪文老师给我们文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分子上了一堂关于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的课。陈老师主要讲了三点:第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第二,严守党的纪律,提高党的战斗力;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民主集中制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特定的过程。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民主集中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伟大革命领袖列宁则为民主集中制的正式确立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我党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从党成立到遵义会议之前;

2、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到1957年上半年;

3、1957年下半年到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此期间,民主集中制受到了重创。

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现今为止。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党将“集中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定为党委工作的“十六字”方针。民主集中制还有一些它的基本原则,如党的基本领导体制原则,处理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的原则,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禁止个人崇拜的原则。

党内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与选择权,监督权,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健全党内民主。党内集中,即党章网指全党的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它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 彼的过程,民主与集中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民主是基础,而集中是目标,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因为我们需要用民主集中制来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中央和上级的决定能够迅速有效地贯彻执行,用它来加强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党的纪律则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它有如下特点:党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同时又是铁的纪律,还是自觉的纪律和铁的纪律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新时代之下,我们还要从严治党,坚决反对腐败。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腐败产生的根源,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成绩和面临的形势,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同时加强制度建设,让腐败分子无可乘之机,进一步严肃党的纪律,依法惩处违法犯罪的腐败分子。

最后,陈老师呼吁大家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以主人翁的精神参加党内生活,增强纪律观念,提高遵守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汇报人:思想汇报网

第9篇:关于“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的党课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万物皆有法,有法天下和!一个和谐的政党,必是一个组织纪律严明和原则明确的政党!

一个成熟的政党,必是一个纪律严明和组织原则明确的政党!一个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切切实实能够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的政党,也必是一个组织纪律严明和原则明确的政党!

为什么?其实也没为什么!试想一下,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富强的政党,如果自己内部由于组织原则不明确,和纪律不严明而出现内部问题,首先失去的是民望,而失去民望,也就失去了它作为一个领导者的领导所存在的根本,何以谈它对于人民的伟大抱负!

一则小故事,讲的是7个人在一起分粥吃,为了体现公平和效率,他们尝试了很多种管理方法,先后有责任制,选举制,轮流坐庄制,三权分立制,但是都不能兼顾公平和效率,最后他们摸索出了权益分离制,才比较满意的解决了问题.反思一下,不难发现,即使是一个只有7个人的小群体,要合理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是没有一个合理的体制都是如此的困难,更何况是今天已经拥有6600多万党员和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中国呢!要是不发挥阶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建立有系统的领导机关,制定严谨的组织原则,坚决执行严格的纪律,是不可能妥善 处理内部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的.

中国在建党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即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基本组织原则,它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1,四个服从原则2党内选举制度3党内集体领导制度4党内监督制度5党的组织机构体制6禁止个人崇拜.同时制定了6大纪律:即

1、政治纪律;

2、组织纪律;

3、人事纪律;

4、群众纪律;

5、保密纪律;

6、经济纪律.

并且,中国把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根本组织原则。首先,从理论上看,民主集中制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在这一原则下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而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既利于党的正确决策,又有利于决策的执行.中国是一个大党,同时作为一个执政党,它的每一个决策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意义重大.坚持民主制,以集思广益,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坚持集中制,可以确保决策的有效执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都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以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基本组织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关于党的组织纪律的正确选择!因为,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才能稳步推进革命建设事业,才能妥善处党内部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同样,对于个人来说,特别是对于我们广大青年一代——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来说,也应该在自己的内心中树立正确的团体组织纪律和原则,在做人做事的时候,恪守自己正确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在正确的

时候做正确的事,并且,在做的时候,绝不含糊!这样的话,同样能够让我们的人生收益无穷!

汇报人:

上一篇:传染科护理常规下一篇:乙酸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