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2023-0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教学论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 中学物理教学也不例外。有效地实施启发式教学,离不开适时、恰当的课堂提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既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及时反馈教与学的信息,使物理教学更具实效性。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 重视问题的设计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常常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线索,问题提出的是否恰当、是否合理,对完成教学任务至关重要,因此,物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精心设计好提问的问题。

1.1 尽量从具体的物理现象出发提出问题

由于中学生的物理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就具体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越具体、越形象,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效果就越好。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这个内容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提问:哪个同学在河里边捉过鱼? 捉到没有? 因为问题很具体,多数学生有生活体验,所以他们非常很感兴趣。有的说捉到,有的说捉不到,教师接着问:为什么捉不到呢? 想捉到吗? 学生学习欲望得到激发,就会带着问题去探究。

1.2 提问要有启发性

(1) 教师可通过回忆已有知 识 , 演示实验 、叙述物 理现象等,用清晰、准确、简明的语言提出与教材相关的,引起学生认识冲突的问题,引起学生概念的冲突,感到原有知识的不足,造成认知的不协调,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诧异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强烈求和欲。

(2)利用教材 ,引发矛盾 ,促成启发。物理教材内容庞杂 ,知识点较多,很多内容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但初中学生是初学物理,物理知识既不全面也不牢固,对物理现象认识不够深刻,常常会造成教材内容和学生现有知识、经验间的矛盾。教师应抓住矛盾,设计问题,引导质疑。如学习了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后,提问:“电功率与导体电阻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 ”学生有的回答:“成正比,因P=I2R。”还有的答:“成反比,因。”似乎都有道理, 这就出现了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方面的矛盾冲突,学生产生了困惑,就会积极思考。

(3)一题多问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必须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多角度设置问题,使思维呈现多维性。例如,在学习“杠杆”这一内容时,可提问:你知道杠杆的妙用吗? 谁能列举出三种以上杠杆在生产实践中运用的实例? 阿基米德说“给他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他能把地球撬动”你相信吗?

1.3 应设计一些能使学生暴露出错误观念的问题

针对学生原认识结构中错误观念、模糊认识,在课堂上切中要害,提出问题,如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问“马拉车向前走,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哪一个大? ”学生回答:“马拉车的力大。”这就暴露出对力的概念的错误理解。

1.4 围绕重点知识设计提问

一节课关键要抓住重点,不应在枝节问题上周旋。所以,物理教师应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针对教材的重点发问,使问题具有探究价值。

1.5 针对知识的难点进行质疑

突破难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教师应通过设疑提问,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概念,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可设计如下质疑内容:取一只玩具小车放在木板上,在玩具小车上固定一个小电动机,接通电源让电动机工作。教师问:“小车和电动机是在运动还是静止? ”学生答:“小车静止,电动机在运动。”追问:“为什么小车静止,电动机在运动?”讨论后得出正确结论:小车相对木板静止,电动机转子相对机身是运动,使学生加深对“相对性”涵义的理解。

2 提问过程的实施

2.1 提问应注意学生的学习程度

物理现象复杂多变,有些物理原理还很深奥难懂。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提问时要准确把握好适度、适量的原则。既不能“满堂问”,也不能“满堂灌”。所提的问题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难度过大,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思路中断,也不能没有难度,使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问题的设计应有层次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促进学生思维。

2.2 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提问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切忌先指名再提出问题,问题提出后要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 并且可多问几个为什么。

2.3 提问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特别是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 更好的激发班级群体积极思维的热情,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作用。

2.4 提问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物理教师在组织学生质疑解疑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设计的问题既要紧扣教材,又要紧贴学生的认知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按正确的思路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注重激励性评价

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学生始终处于活跃的思考状态。为了使学生积极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回答,教师应多进行激励性评价,既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此外, 教师还应依据学生的回答,对某一问题进行延伸或追问,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对回答中的错误倾向、模糊认识,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评价,矫正和补充。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要坚持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另外,教师还应注意评价内容的多样化,既要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识、物理原理的运用、物理实验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

摘要: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提高教学效果。在物理教学中,应重视问题的设计和实施,还应多进行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堂提问

上一篇:连云港至徐州铁路救援疏散通道圆立柱模板选型分析下一篇:师爱——沟通师生心灵的纽带和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