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孩子度过青春期

2023-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陪孩子度过青春期

陪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教案

主讲人:程海芹

教学内容: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个家庭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陪我们的孩子度过青春期呢。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孩子的青春期,认识到家庭氛围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找出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帮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教学地点:75班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

各位家长,欢迎您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次家长会,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陪我们的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青春期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个家庭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象,而家庭在孩子青春期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也可以说成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

二、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的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青春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一般从10岁—20岁为青春期,当然,青春期叛逆跟男女性别、身体健康、社会环境、教育方式、人格成长、营养吸收等有关系。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青春期叛逆表现。说到这里,相信很多父母都会问,孩子们为什么会在青春期产生叛逆心理呢?这是因为青少年心理成长和生理成长与现实发生冲突的原因所致。

三、青春期的心理及特点:

1、青少年第二性征发育心理和生理成长趋向于成熟阶段时,身体内在与外在不适应发生的自然冲突。

2、自主意识的形成与自我价值感的表现。我要自己做主的主观意识很浓,抗拒一切强加于自身的外在观念。

3、好奇心很浓,求知欲很高,对一切事物充满了神秘感与窥视欲。

4、受自身生理与心理成长影响,情绪波动起伏大,浮躁不安,心绪不宁,心态不稳,容易激惹冲动,自控能力差。

5、独立意识强,但独立能力不够。表现欲望强,但执行能力不够。社会道德感很强,但分辨是非能力不够。自尊心很强,但承受压力能力不够。

6、性格表现多数因青春期情绪的自然波动变得比较敏感、多疑、过分自尊、自卑、不自信、受心理暗示性极强,遇事容易冲动、悲观、消极、不顾后果。

7、讨厌过度的啰嗦、教条式教育管理,自我价值感表现欲很强,渴望他人的肯定与认同。

8、生命的平等意识促使虚荣心增强,对事物的认知受情绪的不稳定偏向于极端意识与极端行为。

9、喜欢被适度的关注、鼓励、支持、认可、信任和尊重。

10、对于父母过分的付出与附带的期望值有很强的心理压力,这种长期的心理压力导致过分压抑的情绪产生逆反逃避心理。

四、鉴于青春期的心理问题,给予家长和孩子几点建议:

1、适当的降低一些心理期望值,是释放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适度的给予孩子尊重、关注和鼓励,是提升自信心的最好来源。

2、积极锻炼身体,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健康的运动才能及时打通生命能量,疏通全身经络和情绪。

3、保持一颗阳光愉快的心,遇事多找信赖的朋友、同学或亲人倾述。因为只有及时通过健康的渠道释放掉消极情绪,才能确保身心健康能量运行,切忌强行压抑自己不健康的情绪和情感。

4、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是赢取人生最好智慧的来源。世界上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只有不想去解决的心。

5、努力找到对方的价值感并加以真诚的认同,是化解对方阻抗的最好的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感的,找到了价值感就等同于找到了生命的存在意义。

研究表明:人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于智商,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情商”。

五、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于溺爱孩子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三口之家已非常普遍,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视孩子为中心,有求必应,竭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而“四二一”型家庭中,祖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更是加重了这一倾向。甚至在不少家庭中已经由宠爱滑向溺爱,从而使儿童的个人主义观念突出。这种一味迁就而不加引导的作法,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以己为核心做事随心所欲的坏习惯,形成自私自利、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

2、爱慕虚荣

有些父母片面地要求孩子为自己争光争气,或为炫耀自己的孩子聪明,只强化孩子某种技能的早期训练而急功近利,忽视孩子的全面教养,追求某种表面的、暂时的成功。例如,有些虚荣心强的父母一味要求孩子冒尖、显眼、出人头地、名列前茅,如果孩子达不到理想的成绩或比不过别的孩子,就斥责、打骂,使孩子疲于奔命,精神痛苦。

3、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有些家长片面认为,教育子女就是开发智力,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就是考试得高分,取得好成绩。为了保证子女集中精力搞好学习,一切家务劳动都由父母承包,子女本来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都由父母代劳。使孩子从小养成不劳而获的懒散习惯,根本不重视他们的劳动观点,习惯和技能的培养。有的家长只注意子女的分数,而不注意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言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问题,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有的家长为了取得高分,考上重点,对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一味迁就,有求必应,结果分数上去了但却染上很多坏毛病和不良习惯。

4、忙于工作对孩子放任自流

有些家长整天为挣钱奔忙而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他们都觉得教育孩子太累。但在心底深处,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于是花钱请保姆、家庭教师,或由文化水平低的母亲辞职,在家承担对孩子的教育。

5、家长望子成龙,但又不掌握教子成龙的方法。

目前有些家长管教孩子的方式大体分为四种:一是祖传的,爸爸妈妈怎么教育我,我就怎么教孩子,对孩子的过失,不是打就是骂,不但没起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有的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或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应该怎样怎样”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第二种是随意,张嘴就来,想起一出是一出;第三种是金钱关系渗透家庭教育。有的孩子帮父母干家务劳动要给钱,干前还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不给或钱给少了不干。不仅如此,有的小孩子做作业,考试得高分都要向父母要钱,把钱看成是学习、劳动的唯一动力,而不懂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它使孩子形成随心所欲,唯我独尊,有求必应的思想。第四种是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在课外报舞蹈、书法、英语、作文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强硬地安排子女的学习时间,挫伤了孩子生动活泼的个性。

综上所述,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并非装潢豪华,设备齐全,如: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提供孩子必需的文化学习用品,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教导不止,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珠不知,这种教育方针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

还要注意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在工余时间,家长钻研业务,或通过读书,看报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仅有益于自己,同时也有益于孩子。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须知,在一个天天行酒令、日日设牌局的家庭中,再聪明的孩子也难以成才。

六、家长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创造家庭教育氛围的经验。

七、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

第2篇:家长如何陪子女度过青春期

家长如何和青春期子女相处

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大约在十一十二岁-----十六十七岁之间,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又称成为危机期,或大动荡阶段。孩子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独立性得到迅速发展,做父母的我们应欣赏并感到享受,而不是觉得完全失去了控制,我们应做好准备,家里将出现一个青少年。要了解青春期子女将出现那些心理生里方面的变化。

首先到了青春期,青少年身体急速成长,性机能快速成熟,激素大量产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而心理发展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因而出现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激素得变化,是少年情绪发生巨大的变化。难以抑制愤怒,容易产生暴力行为,他们向他们的父母一样感到困惑,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家庭应避免陷入愤怒----喊叫-----侮辱----伤害综合征。这是个陷阱。这个陷阱掉下去容易出来难。

青少年为什么感到愤怒呢?少年的愤怒也是一个信号,表明有什么事情不对头,他自己有什么事情不对,别人有什么事不对,世界本身有什么事不对。孩子逐渐长大,这就像飞机从天空到陆地的着陆过程。我们把它比喻成降落阶段,在这个迅速向世俗生活降落的艰难过程中,他不可避免的被推到地上,少年的心灵产生了一种渴望,渴望地球上的精神家园,渴望归属,渴望自己创造性的努力得到支持。渴望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但是,一个矛盾解释了少年的这些深层的渴望,当他们仍受情感支配的时候,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觉醒,开始能够真正思考事物,但他仍然受情感的支配。降落阶段的青少年用他们的心看世界,寻找爱美合作和交流,不幸的是,他们发现的往往是丑恶和偏见;家庭关系的矛盾和误会,不得不过早地面对成人的艰难和责任,他们发现生活是艰难的,他们对观察到现象感到失望,他们经历了近乎绝望的孤立和寂寞。青少年的愤怒是从渴望、害怕、需要成长中爆发出来的。这愤怒既不是错误的;也不是不道德的。当少年痛苦的感觉到某些事情在变化时,愤怒便是对这种感觉的自然反应。他们很难控制这种情绪,对这些强烈的情绪,他们往往向我们一样感到困惑。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理解他们,不要和青春期子女冲突。

其次是青春期的迷恋,偶像崇拜问题,我们大多数人都记得少年的迷恋是如何有苦又甜,没有能力拥有自己渴望拥有的东西,会无意识地希望自己迷失于对方,希望被关注、被赞美、被爱。少年迷恋的重要性很容易被父母和其他人忽略。迷恋是一个降落伞,能在少年向地球降落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帮助,帮助少年减速滑翔。

少年为了应付现实生活中感到失望的痛苦,他要找到特别的朋友,一个知趣相投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他最喜欢的老师,可能是和一个受欢迎的电影明星。一个鼓舞人心的师长,一个青年群体的领袖,一个年轻的平易近人的师长,朋友的哥哥或姐姐,或者同班同学。这些最爱在少年内心深处开花,时常达到令人不安的着迷的程度。只要醒着,他就会想着这个人,他说什么,他穿什么或者他做什么。做被日梦与她在一起,被他爱、被他追求。任何对这个人相反的意见,特别是父母的意见,都会遭到他的摈弃,甚至使他的的崇拜更强烈。当他们集中与对什么的爱慕或敬仰时,他们降落的速度减缓了,在一段时间里占据了他们的注意。世上无完人,当迷恋的对象为少年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关系和一个正直的榜样是。他们的渴望之洞就会被创造性的、有意的活动填补。家长懂得少年迷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会鼓励少年通过社会服务、公开反对不公平,通过探究、质疑权威人士的观念和意见去认识世界。

父母应直接与青少年交流沟通,给他们及时正确的信息。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做父母的要帮助我们的青少年,帮助他们培养自律,设定家规限制界限、保护我们的孩子安全。在儿童阶段为保证孩子的安全我们为他们设立的篱笆墙是实际的篱笆。当我们的孩子成长为青少年,他们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忠诚和责任感减少了,他们更不愿意分担家务,不愿意遵守家规,他们就像倔强的小马驹,开始学着反抗,跳过为保护他们而修筑的篱笆墙。成长的驱力推动着他们想要奔向那更率、更宽广的草原。如果没有父母的密切介入,那个保护他们安全并指导他们行为的篱笆墙就会残破,甚至倒塌。因此,做父母的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喜欢我们,努力成为孩子的一个好伙伴,对他们开放、公平、客气。

对处在降落阶段的青少年设立的篱笆墙应该足够矮,给他们以探究的自由,这对青少年发展独特的自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篱笆墙又要足够高在青少年面临外面的世界的困扰和诱惑时能为他们提供保护和指导。在青少年降落阶段,需要父母天天介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心态和情况变化如此迅速,如果不特别流出固定的时间与青少年对话,没有人能保持对青少年的了解,我们需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保证青少年的安全。父母密切的监管意味着我么要知道以下内容:他们按时上下学

他们已经完成了家庭作业 他们平时与谁在一起 他们的友谊是适当的 他们在一起做什么 他们在那里做

他们的钱是通过合法途径赚来的 他们参与家庭生活 他们对家务事是负责的

倾听积极的意图:尽管我们已经成熟,有时我们也很难表达我们的意思,很难清除的对别人说出我们的需要,青少年受他们的情感支配,经常脱口而出与他们想要说的或需要的意思相反的话,当我们倾听他们的言下之意时,我们就能打开一扇通往他们灵魂的门,就会有真实的交流和理解。没有什么比“再多谈谈”,“我能帮什么忙”,“你看起来生气了”等这些话更能化解激烈的冲突。在与孩子的任何接触中,一开始就要倾听积极的意图,把我们的位置从对手变成联盟者。我们太容易忘记我们和青少年子女是一边的,我们和他们需要和想要的是一样的。倾听青少年积极的意图,可以跳出只注意消极行为和失败的陷阱。无论我们青少年的语言和行为如何,他们都在表达一种需要钱,一个想法,一条意见或请求帮助与理解。“我理解你说的”并不像许多人担心的那样,意味着“我同意你说的”。作为成年人,在我们承认青少年的意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同时,也要坚持我们自己的意见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刚刚进入思维阶段的青少年的自尊,我们要支持他们,努力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样就能帮助他们逐步走进青少年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少惩罚,多注意关系

教育有方的父母,不是的工头,手持皮鞭,随时准备惩罚每一个每一个小的过错纠正每一个尚未发展好的理论。我们家庭的领导者,寻找我们青少年子女行为的意义和积极的意图,发展他们的内部引导。

我们灌输给我们的青少年子女的是让他们做我们要求他们做的事。我们让孩子做什么,都变成他们的动机,因他们相信这样做是正确的。我们时刻在他们的生活中,为他们制定规矩和限制,不仅保持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控制之下,而且是他们自信,做出安全的明智的选择。

第3篇:父母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期,我们在做孩子的时候,度自己的青春期的时候,也会有迷茫和不解,甚至反叛,性格怪异,有时会导致家里人不喜欢自己,或者是遭到父母们的强制管理,等等。青春是一个综合症,为人父母的,在经历了自己的青春期后,又要面对自己孩子的青春期。那么,应该如何在自己过青春期的基础上,帮助或者是陪伴自己的孩子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呢?

一.父母不是永远的靠山,孩子需要自己独立的成长空间

现在的父母爱孩子,那叫一个十全十美,完美到令人无法想象这样的孩子,以后在社会里还如何独立、立足?其实,许多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就如夫妻一样,双方也需要自己的某个方面的私人空间。我们不能完全把孩子保护在自己的身边,而是应该让他学会独立成长,享受自己独立成长的过程。让他经历快乐的事情,痛苦的事情,经历喜悦的事情,也经历挫折的事情,不要什么事情都父母包办。你要知道,你现在包办了,就意味着他们未来缺乏了生存的砝码。成长虽然不是个人的事情,需要各个方面的影响,可是成长还是有自己的空间的,我们没必要这样。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辈子吗?不可以。所以,为什么不在青春期的时候,给他们一点儿空间。比如让他们去尝试一下情感,失败,成功,允许他们成绩有点儿滑坡,这有什么了不起?挫折教育是对他们负责,而不是害他们。

二.父母不是永远正确的答案,孩子有时候只需要一引导

父母不可以让自己的形象过于权威,当然建立权威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受制约的面。但是,家长们不要什么事情都认为自己在理,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的孩子永远是错的,有点儿事,出点儿小麻烦,就认为是孩子这样那样了,或者是有了小小的过失,孩子在辩解,就认为孩子是在撒谎,然后就是一顿政治式的教育。其实孩子的成长不是家长告诉他要怎样做,什么样的结果是对的,什么样的结果是错的。而是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在某件事情的过程里,引导孩子去尝试,去钻研,去学习,然后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向。我们不要一看到孩子出现了误差,马上就跑过去告诉孩子,你错了,你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这样的话,孩子还有动力,还有心思再去思考,再去摸索吗?反正给他点心理暗示就是,有家长告诉我正确的方法,我干嘛还要自己去瞎摸索?

三.父母不能做独裁主义者,孩子的青春只需要共同分享

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们便会担心孩子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早恋啊,例如染上什么不良的习惯啊,例如会接触社会上那些坏孩子啦等等。首先,这是家长们不相信孩子造成的一个结局。所谓的分享孩子的青春期,应该是先相信孩子。例如孩子被告之和某个异性走得很近,你应该先相信自己的孩子讲的,而不是只听信他人的言语。如果孩子真的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事情,不要用打骂的方式去处理,反而应该学会和孩子分享这个过程。引导孩子讲出他在这个过程里,自己的感受。例如早恋。若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告诉你,他恋爱了,只是他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他,他这个年龄里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当然,你千万不要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反对他和异性来往,你要告诉他,无论你选择什么,爸爸或者妈妈都相信你,但是你也要做出让爸爸妈妈相信你的事情,在保证学习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爸爸妈妈允许你和异性走得近。然后用你曾经的经历告诉他,即使你曾经没有这样的经历,也要讲一个善意的谎言,讲明你当年因早恋而产生的严重后果。有时候这样的方式,可能不会改变孩子的早恋情况,但是至少让孩子看到了你是爱他的,你是关心他的,你是在真正地和他分享他青春期,而不是独裁者。

四.父母并不是旁观者,审事控制是关键

我们说,和孩子分享他的青春期故事是一件快乐的过程,可是,我们不能什么事情都随了他的愿。这样,你以后就无法再控制自己的孩子了。这里讲到的这个控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身自由的控制,恰当的说法应该是限制。许多事情可能孩子在没有和你商量的情况下,会自己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家长们还是要学会审事控制。比如孩子夜不归宿这事,家长们就要控制,告诉孩子,几点几点前必须回家,这是规定,必须要遵守的,不是开玩笑的。还要告诉孩子,某种行为如果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能力,是要接受惩罚的。例如,剥夺你的周末玩耍的时间,或者是减少你玩游戏的时间等等。许多事情都需要审事来控制,不能一概而论。还有,父母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一定要达成协议,不要一个唱这样,一个喊那样,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就算这样,也会有一方去保护他的错觉。这是不对的。

五.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尊重平等的交流方式最舒服

你是父母,你是生他养他,给他钱花的大人,所以,你觉得你教育他,训斥他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生气的时候,可以骂他;你暴躁的时候,甚至可以打他。不,你这样做,只能把你和孩子的关系拉得更陌生。我们都说,让父母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这样的交流方式才是最正确的。许多孩子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交流,宁可选择自己的姨或者是姑的,这让父母觉得孩子长大后会和自己变得生疏了。实际上,是父母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对了。如果你能心平气和,不把孩子当成你的私有品,而是真正把他当成是朋友的话,孩子是绝对首选和你进行交流的。我们一直在讲,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家长。这话,其实真应该是中国爸爸妈妈们好好想想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参与和干涉,但是要采用什么样的参与方式和干涉方式就值得考虑了。

第4篇:怀念那个陪我度过青春的傻女孩

我写过许许多多的文字,却从来没有提笔轻描你的模样,那个即将毕业离开我身边的傻女孩,你还好吗?

提起笔想给你写一篇完整的回忆去怀念我们的青春,却发现我的心绪总是在不明的夜里显得更加杂乱,舍不得落笔,因为字里行间里全是你。一遍又一遍地翻看你空间里的说说,有你的笑脸,有我的泪水。无言的想念能否穿越距离的阻碍,在你熟睡的脸颊勾画出当年星空下我们灿烂的笑容,犹如星星,似及圆月。

有太多太多的美好发生在夏季的青春里了,又有太多太多的想念留在如今空荡荡的城市间,人来人往的快节奏生活渐渐模糊了我们的青春之颜,这个夏天,也即将成为了“那年夏天”。

还记得吗?我曾在夜的黑幕里一遍又一遍地给你唱歌,一遍又一遍地为你在风中狂奔的单车加油。我们一起吃饭,一起上学,冬天被窝里的我们一起听着电台,我为你点歌,你为我祝福。而如今,是该感叹时光的飞逝,还是紧握你的双手不放松?在漆黑的房间里还回荡着那首歌,那首属于我们的歌。

我们总以为时间还有很多很多,总以为还可以在青春的时光里尽情的欢笑。可是却始终还是无法拒绝毕业的追逐,傻女孩,我们会像电影里的情节一样伤心地分离吗?

也许,青春就是这样,总是要留下遗憾才会觉得美丽。我想再唱一次歌给你听,想再次跟你在大马路上毫无顾忌的狂奔,再次畅谈梦想到天亮。可是,这一些都可能成为最美的遗憾了。

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只是我们都不愿去面对,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毕业后的我们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了,毕业后的我们就再也无法再像青春年少的时光一样疯狂。

心里总会不舍,总会哭泣。曾经无数次想抱着你大哭一场,可是却害怕你也一样不勇敢。突然好想好想再跟你把我们在青春时光里做过的事在重新开始,跟你顺其自然地看花开花落。

感谢你,傻女孩,总是在我身边爱着我,从来不会追究我的什么对错。现在,要毕业了。现在,要离开了。我们应该不会哭吧!我苦笑着问自己,只是没有答案而已。

时间过了,走了,我们都还是会很想念彼此,想念我们说好的幸福。回忆的音乐盒还在旋转,永恒的是我们的所有美丽须臾瞬间。

毕业了,我们不会说再见,在下个永恒里面我们会再次拥抱,谢谢你,傻女孩。我会永远怀念陪我度过青春的傻女孩。

第5篇:陪孩子长大 谈孩子的青春期成长

陪孩子长大

谈青春期成长与教育

—明德学校邀请心理专家举办家教专题讲座

为解决家庭教育以及孩子成长中的种种困惑,为孩子的成长开辟一片蓝天,应学生家长要求,明德学校特邀青岛心睿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学硕士、家庭教育专家高睿老师,于10月25日晚6:30—8:30,在实验楼会议室举行了“陪孩子长大,谈青春期成长与教育” 家教专题讲座。

家庭教育专家高睿老师生动、深刻地向家长们讲述了生理与性的问题、早恋的问题、教育策略。讲座中,她结合自身家教工作实际,旁征博引,用大量感人的案例《不断恋爱的女孩》、《时刻都要把冰箱塞满的男孩》等来启发家长。高老师从六个方面详细谈了孩子早恋的原因:荷尔蒙的作用、父爱的缺失、寻找温暖、寻找安全感、证明自己等。她并提醒家长应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孩子,首先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异常行为,如:孩子遗尿、考前焦虑;另外,还要及时调整或改变自己的信念;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关系,因为人的第一关系源于家庭;还要照顾好自己,不要有托付心态,不给儿女添麻烦;沟通的结局是效果而不是对和错。讲座让家长收获了一些新的教育策略,如:对孩子要保持好奇,保持兴趣;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荒谬、不合理的要求,决不能马上驳斥他,多倾听少唠叨,多关心少打听,多感受,少道理,学会等一等,缓一缓。接着,高老师对家长进行了“团体治疗”,两个生动的小故事《姑娘与水手》《沙漠旅行》,让家长悟到了,有些事情没有对与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高老师一再强调,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家长的教育出现了问题。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孩子的家长。最后,高老师向家长提出了几点建议: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接纳比解决更重要;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沟通的意义决定对方的回应;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精彩的讲座受到了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会场上不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讲座中,家长们认真听讲、做笔记,经过近3个小时的宣讲,广大家长朋友受益匪浅,纷纷表示:以前只知道,孩子难管,让人揪心,从没去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天的讲座改变了我的家教思想理念。今后要好好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本着对下一代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自己就是孩子的最好榜样。

通过讲座,家长们不仅知道了比学习、工作更重要的是学会生活,还悟到了阳光语言、阳光的心态、阳光的环境才能塑造出人格健全的孩子。此次家教专题讲座帮助家长认识和掌握了现代家教的理念、方法、技巧,对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办好家长学校,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6篇:如何陪孩子读绘本

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图画,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的理解有进一步的理解。 1、从封面猜故事。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的封面上画有一大一小两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仿佛在说些什么。大人们就可以引导孩子看图,猜猜他们对话的内容,从而引出故事的题目——猜猜我有多爱你。 2、不要漏过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我爸爸》这本幽默的绘本里,透过孩子夸张的幻想,塑造了一个让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

3、讲故事的扉页。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实际上有两个扉页,第一个是张单页,第二个是一个带版权页的跨页。请注意,在第一张扉页上,作者画了一只小兔子骑在一只大兔子的脖子上。你看,这时的大兔子是静止不动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头都扭了过来,一双黑点似的眼睛望着书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在询问你:嗨,你准备好了吗?快和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名叫《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里吧!当翻过这一页,你会看到三幅充满了动感的小图——大兔子背着小兔子扬起了后腿、准备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蹿„„这其实是一个连贯的起跳动作——这一跳,两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里。于是,我们看到小兔子紧紧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长耳朵,听到他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这富有动感的画面把读者的视线牢牢地锁住,想不看下去也难。

4、朗读正文。正文一定是孩子精读的部分。可绘本的正文部分究竟是应该由大人读给孩子听,还是放手让认识了几个字的孩子自己去读呢?不管是日本最久负盛名的绘本阅读的推广者松居直,还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他们都一致认为:大人得先为儿童读故事。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大人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考虑到绘本资源有限,大人可以翻拍书中的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孩子们一起来阅读。当孩子欣赏画面时,教师投入感情地朗读故事,并加上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有时还可以用故意犯错来培养孩子读图的敏感度。在引导孩子阅读正文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急着说教,也不能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应该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自己知识和智能。在教师给孩子读图画书时,也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看图画。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他们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能读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听老师读《好饿的毛毛虫》时,就有孩子一边盯着那条因为贪吃而肚子痛的毛毛虫,一边做出了自己的诊断:“毛毛虫是因为妈妈不在身边才生病的。”因为孩子从毛毛虫身上联想到了自己,像他们这样的孩子肚子痛时,首先寻求的就是妈妈的安慰。

5、没有结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比如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的绘本《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封底,就没有重复书里的故事,而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第一次上街去买牛奶的经历:躲闪自行车、摔破了膝盖„„故事的结尾,是小女孩的妈妈等在巷子口,然后和她一起朝家里走去的背影。小女孩回到家里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仿佛为了回应读者的期待,画家林明子在封底上又添上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小女孩和婴儿在喝她新买来的牛奶,她的一条腿搁在妈妈的腿上,两个膝盖上都贴上了创口贴„„可以说,作者一直把这个故事讲到了封底上。《蚯蚓日记》的封底粗看和封面没什么两样,可仔细一看,只见绘本的主人公小蚯蚓写的日记本上多了这么一句话——“我有一种被偷看的感觉”,让人不禁哑然失笑!孩子们和绘本中的小蚯蚓的距离更近了,通过画面,读者和文本又进行了一次对话。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阅读绘本所给予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儿童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教师与儿童一起阅读绘本故事,自己也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童年时光,眼中的世界也因此而变得更美好。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