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2022-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高职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高职专业建设评估指标是高职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高职专业评估的对象及内容。根据高职专业建设的特征,可以把高职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五部分:专业建设管理指标,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指标,专业发展资源与环境指标,测量、分析与改进,专业建设绩效指标。每一类指标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高职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职;专业建设;专业评估指标

高职专业质量评估是验证专业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的目标是满足社会区域经济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要,培养质量如何,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成败。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质量评估机制对于促进高职教育专业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制度,吸引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活动,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此可见,开展专业建设评估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最为有效的方法,而专业建设评估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因此,笔者选取高职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力图构建一套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评估规律的高职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高职专业建设评估指标的内涵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是专业建设者开展专业建设实践活动的指南,是对专业实践活动及其绩效进行评估的标尺。它既规定了高职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也规定了高职专业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因此,专业建设评估指标的设计在高职专业建设和评估过程中具有根本性意义。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引导专业建设向更好的方向迈进;一个设计不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会导致高职专业建设顾此失彼、轻重不分,最后严重影响专业教育的质量。大多数学者和实践者都认为专业建设评估指标包括条件指标、状态指标和成果指标。条件指标主要是专业建设资源方面的指标,状态指标主要是专业建设过程方面的指标,成果指标主要是专业建设绩效方面的指标。目前,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重点专业验收等评估方案中的指标即是按照上述思想进行开发设计的。从这些方案的实践效果来看,还有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笔者认为,仅仅依据条件指标、状态指标和成果指标来设计专业建设评估指标是不能充分保障专业教育质量的,应将“专业建设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纳入指标体系。

ISO9000是世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是其精髓,而管理职责、测量、分析与改进则是过程管理的“四大支柱”之一。我国的《卓越绩效评价标准实施指南》将领导作用,组织治理,组织的战略制定与部署,组织绩效评审,顾客满意测量、分析、改进纳入了指标系统;美国的“绩效优异教育标准”共七条,“领导层”、“测评、分析及知识管理”是其中的两条。不同的质量管理理论强调的是相同的质量管理内容——工作系统的管理和工作绩效的测量、分析与改进。陈玉琨教授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内容可分为四大方面:输入质量保障、过程质量保障、输出质量保障、系统效率。他强调,保障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要关注系统管理,包括发展目标的分析、发展潜力与关键因素的评价、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关注绩效管理,重视发展过程的诊断、发展成果的检验。

现代质量管理理论认为,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基本信条,质量是在不断发现问题、改进管理中提升的。高职专业建设质量同企业的产品质量一样,都存在一个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对高职专业建设的质量进行评估的目的,不仅仅是看一个专业是否达到预定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于引导、督促专业建设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质量、上升水平,这才是进行专业建设评估的真正目的所在。因此,对高职专业建设进行评估时,绝对不可忽视测量、分析与改进系统。只有通过测量,方能了解专业管理和建设中的问题;只有通过分析,方能找到问题的成因;只有通过改进,方能解决问题,稳步提升质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职专业建设评估指标应包括专业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专业发展资源与环境,测量、分析与改进,专业建设绩效等五个方面。

高职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一)专业建设管理指标

高职专业建设管理指标包括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年度工作计划以及专业建设年度工作评审三个二级指标。高职专业发展规划规定了一个专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及策略,它对该专业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影响。高职专业发展规划指标的评价标准可概括为:基于调查资料剖析专业发展环境(区域产业现状与前景、就业现状与前景、同质状态、生源趋势等);基于事实分析专业发展基础(师资队伍、实践条件、经费保障、课程资源、专业特色等);厘清专业发展目标,包括专业调整、课程改革、教学与教育改革、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过程目标,学生发展、就业质量、学生与用人单位“满意度”等绩效目标;围绕目标制订切实的措施。专业年度工作计划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评价标准可概括为:对接发展规划;目标明确、措施明确、要求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明确;重视年度评审问题的改进。专业建设年度工作评审的评价标准可概括为:过程总结(人才规格定位、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基地建设、支持力度)与绩效总结(学生发展、就业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质量工程成果)结合,成绩总结与问题总结结合;问题成因分析客观、深入;改进措施充分、可操作。

(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指标

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指标包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教学团队三个要素。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的评价标准为:基于调查资料分析、确定学生初始就业、职业迁移和职业发展岗位,准确描述岗位能力(态度、知识、技能)需求;依据岗位能力需求,综合考量学生身心发展要求,全面设计、详尽描述专业教育目标;使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目标。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它涉及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课程评价。课程体系的评价标准主要为:围绕专业教育目标策划课程体系,保证学生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充分发展,保证学生道德、人文、身体、心理、创业和创新素质全面提高;突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训练;安排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课程标准的评价标准主要为:课程(包括实训、实习)目标明确;课程内容体现时代特征,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兼顾多元发展需求;课程内容组织合乎知识、技能发展逻辑,课程形式设计不拘一格;行业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充分融入专业课程标准;对课程教学、教材、资料、学生成绩评定、任课教师配备、实践条件配置等提出明确指导意见。教学方法手段的主要评价标准为:将专业前沿理论和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能力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有效保证教学目标实现。课程评价的主要标准为评价方法能充分反映学生态度、知识和技能达到或超过课程目标的程度。

教育教学团队是高职专业建设的关键,是专业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的评价标准可概括为:任课教师人均周课时12节以下,辅导员与学生比大于1/400;专业理论、实训、实习课程教师具有技能资质和生产实践经验;教师(含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教师的学历层次、职称层次、“双师素质”不断提高。

(三)专业发展资源与环境指标

高职专业发展资源与环境指标主要包括实训实习基地和支持环境两部分。实训实习基地的评价标准为:场地、设备符合课程标准的设计要求,突出“生产性”;管理制度科学、合理;企业制度、行为、物质文化融入中心建设与管理;数量充分;企业管理较规范、条件较先进;实习管理制度严密;实习指导教师、管理教师责、权、利明确;学生的实习过程有效监控。支持环境的主要评价标准为:班集体发展目标明确;班级组织核心(班委、团支委等)建设常抓不懈;思想、道德、学风建设措施扎实;班级管理制度合理并有效落实;专业发展规划、人才规格定位、课程与教材开发、兼职教师配备、专职教师培训、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等工作得到行业、企业较为充分的支持;专业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具有较为充分的经费保障。

(四)测量、分析与改进指标

测量、分析与改进是确保专业建设质量不断提升的有效机制。任何一个专业评估指标系统如果缺乏测量、分析与改进指标,很难保障专业建设的质量。现实的各类评估实践正是由于缺少测量、分析与改进指标,才导致评估的发展性功能被极大弱化。

高职专业建设评估的“测量、分析与改进”指标的评价标准可概括为:系统开展在校学生、毕业学生、用人单位体验测量和就业质量测量;及时进行测量结果分析,问题归因,改进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有效实施,效果良好。

(五)专业建设绩效指标

专业建设绩效是专业建设投入与产出的衡量标准,主要显示专业建设的成果。专业建设绩效指标的评价标准可概括为:智能发展、职业技能发展、品行习惯养成、综合素质发展;就业率、对口率、薪资水平;任课教师及其教学、班级导师及其教育、学习场所及其管理;指导教师及其工作、管理教师及其工作、实习条件、实习成效;人才规格定位、职业能力满足度体验;职业道德、岗位能力、职业心理;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团队(名师)、示范基地、教育教学成果奖等。

参考文献:

[1]彭立新.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4).

[2]陈寿根.建立高职教育专业评估制度的若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13/14).

[3]赵文华,龚放.现代大学制度: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2,109.

作者简介:

熊威(1980—),男,湖北松滋人,硕士,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陈寿根(1963—),男,江苏苏州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党委、院长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作者:熊威 陈寿根

第2篇: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证建构与反思

摘要:办高职就是办专业。作为政策热点和理论研究重点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亟需通过深入研究,为之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以入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18所高职院校为调查研究范围,运用访谈调查法收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处理调查资料、初步建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调整优化指标体系、确定观测点的权重,最终按照“定位—条件—过程—结果—特色”的逻辑线索,建立起以“专业定位、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生状况、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优势”为一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发现,对于专业建设成效的评估,存在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满足学生需求、行业评价标准与政府评价标准、院校整体规划与单个专业发展、专业的投入与产出等多对矛盾关系和多元价值冲突,需要在选择评估指标、确定观测点及其权重时予以协调与平衡。

关键词:高职;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评估重点逐渐从院校的整体评估、外部评估向院校的专业评估、内部评估转移,随着高等院校的招生方式即将从按院校划线录取向按专业划线录取改革,高职院校日益关注优质专业的建设,许多高职院校的校长甚至坚信,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灵魂,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必由之路,办高职就是办专业。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自身专业建设,必须以科学制定校本专业建设成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案为前提,以合理开展校本专业建设成效的评估为依托。有鉴于此,非常有必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国家和省域的相关政策以及高职院校的校本特色,科学遴选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多元评估指标,合理建构专业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
一、政策趋势与理论研究动态

(一)政策趋势

回应、契合政策导向是推进专业建设评估的前提。受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影响,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连续颁布了多项重要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以2006年为界,形成了两个特征明显的政策阶段。2006年之前,属于专业建设的宏观目标制定与规范管理阶段,政策重点主要有: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强调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规范专业的设置,开始重视专业的特色发展——2004年颁布专业目录以规范专业名称、专业划分标准、专业设置程序等,就是明证。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教高〔2006〕14号),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随后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择优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标志着进入了高等职业教育專业建设的质量提升和精细化管理阶段。以此为起点,专业建设领域的政策变革形成了三大特征。一是政策内容日益详细。对比2004年和2015年下发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可以发现,2015年的管理办法内容更为详尽具体,规定申请设置高职专业的必备材料有:专业设置可行性报告、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发展规划等;与此相配套,随后发布了《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教师〔2016〕3号)等政策。二是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日益积极。在教育部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地方政府积极研发省域范围的专业建设评估方案,开展省级品牌专业、示范专业、特色专业等建设与遴选工作。比如,广东省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分别启动了示范专业、重点专业、品牌专业的遴选。三是高等学校作为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主体的地位得到日益清楚的强调。这也是政府转变职能、推动“管办评”分离的政策精神在专业建设和评估领域的具体反映。
 

(二)理论研究动态

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是专业建设评估的学术前提。依据其研究对象的范围差异,至少可划分出四类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一是基于学科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即专门针对某一专业(专业类)而开展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本科层次的建筑类评估研究是其典型代表;二是省域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且以构建省域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总结地方政府开展评估工作的经验为主;三是通用型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四是校本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这类研究可以看作是前三种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校本化和具体化(表2),且形成了“二维四向评价模型”[1]、“三维结构模型”[2]、“模块化树型模型”[3]、“层次模型”[4]等多种理论模型。
 

综观已有的学术文献,主要形成了两种构建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学术理路。一是根据某种理论的核心要义、遵循某一理论框架,构建专业建设评估的核心框架。CIPP(即Context evaluation,Input evaluation,Process evaluation,Product evaluation)评价思想、ISO9000质量管理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理论依据。比如,熊威、陈寿根认为,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是ISO9000质量管理理论的精髓,其中管理职责、测量、分析与改进是过程管理的“四大支柱”之一,因此,在条件指标、状态指标、成果指标的基础上,可将“专业建设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纳入指标体系。[14]二是通过逻辑演绎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这一思路主要有三个共通点:参考已有文献,遵循政策导向;明确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或设计理念;紧扣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比如,朱有明、张薛梅认为,专业内涵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根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的基本精神,体现高职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适应性等设计理念,突出以下要求,即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内涵建设的目标方向,课程建设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保障,教学组织与管理是基础,人才管理、社会服务和特色创新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据此梳理出专业评估的一级指标,再对一级指标逐一细化分解,形成评估指标体系。[15]基于专业建设的共性要求、遵循专业建设的内在规律,现有文献中专业建设评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课程与教学、社会服务、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等方面,大体涵盖了专业建设输入、过程、输出的全过程。总体来看,专业建设成效的评估体系和框架设计的已有研究,主要通过逻辑演绎进行建构,研究过程的相似度较高;在研究方法上,以文献分析为主,辅之以专家咨询、比较研究,较少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详细、具体地梳理和归纳专业建设和评估的要素。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证建构

为了能够建立起符合具体校情、适应高职院校发展需求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拟以梳理国内相关政策、综述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入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18所高职院校为调查研究范围,通过访谈调查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专业建设的管理者(主要是教务处和学校领导)等各方面的专家,收集实证资料,借助扎根理论提炼专业建设成效评估的关键指标。

(一)指标体系的初步建构

对原始资料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和编码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与核心。[16]扎根理论的编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和核心式编码。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登录,共得到171个初始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合并、归类、整理得到47个初始范畴(示例见表3),通过开放式编码的过程梳理出专业建设评估的主要观测点。关联式编码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类聚、整合与分析建立各个独立范畴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主范畴。[17]围绕每一范畴寻找彼此之间的相关关系,对47个初始范畴进行归类,形成了8个主范畴,分别为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招生与就业、交流与合作、师资队伍、专业定位与特色、专业评估方法。核心范畴即为专业建设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图1展示了三级编码的过程,亦可以看作是初步建构的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与观测点。
 

(二)指标体系的修订

为了判断据此形成的指标体系是否全面涵盖了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是否存在不必要的指标,制作《高职院校校本专业建设评估指标的相关性调查》问卷,逐条摆出基于上述编码而形成的各条目,邀请专家按4分制判断各条目(即观测点)与校本专业建设成效评估的相关性;并留出修改意见栏,请专家对评估条目的删除、合并、修改及补充等提出更为具体的建议。特选取高职院校的教务处长、职业教育杂志的编辑、职业教育研究室或者高职所的教授等14位既具有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又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的专家进行咨询。
 

(三)指標体系的成型

针对上述散乱的观测点,基于专家咨询意见,根据以下三大原则,对观测点作进一步筛选并归纳二级指标。首先,在指标遴选上,坚持突出重点原则。专业建设,如果小而言之,似乎只是一个单项工作,但大而言之,则可以看作为高职院校整合各项工作、盘活各类资源以达成学校办学目标的基础性的平台和最小单元,因此与专业建设相关的具体事务繁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容易导致专业建设工作中出现两种偏差,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面对不同发展难题的高职院校不能因时而变、因校而异地确定专业建设重点。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其实就是强调,专业建设评估的指标体系要能够紧扣专业运行上的关键领域、政策导向上的重点领域、改革实践上的试点领域。依据这一原则,编码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的社会声誉”这一观测点调整为“专业建设的成效”与“专业建设在同类院校、相关行业中的影响”两个观测点,“专业建设的成效”这一观测点侧重专业在政府组织的重点专业建设等项目中取得的荣誉称号;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奖、教学标准等观测点的保留则顺应了改革实践上的试点、创新要求。其次,在指标问题的评鉴与调整上,坚持可操作原则。决定指标体系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的关键在于,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在逻辑与专业建设的实践工作之间能否保持内在一致性。与此同时,要考虑数据收集的可行性,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因此,删除“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与“企业对学生的评价”这两个观测点,保留“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率”等易于统计的数据。另外,在实践中能否形成 “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师资梯队往往受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且难以获得一定规模的、客观、真实的调查数据,因此予以删除。第三,在指标体系的建构上,坚持逻辑自洽原则。专业建设,是一项实践工作;专业建设指标体系的建构,则是一项理论探索,需要基于实践,并按照逻辑自洽的原则揭示并展现实践背后的规律。例如,本科院校在评价教师的科研成就时侧重学术论文、专利等一项项独立的成果,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科研更强调能够反哺教学和人才培养,教师的科研成果更多地体现为教学资源库建设、校企合作协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等方面。因此,“教师的科研成果”这一观测点所指的内容已内含于其他观测点中,无需单列。并将“专业群建设”与“专业建设规划”调整为“专业定位与学校专业群建设之间的关系”、“专业定位与学校办学定位之间的关系”,合理的专业定位是基础。

根据专业建设的“投入—产出”实践逻辑,为构建专业建设评估的指标体系梳理出了“定位—条件—过程—结果—特色”的逻辑线索,进而建立起以“专业定位、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生状况、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优势”为一级指标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如表4);在这套指标体系中,明确专业定位是前提,建设师资队伍是关键,检视人才培养是重点,调研学生状况是根本,总结特色和优势是杠杆。确立指标体系的逻辑线索之后,再从“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高职院校中抽样选出100位专业负责人、系主任、教务处老师、校长等填写《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调查问卷(重要性判断)》,依据问卷结果计算指标权重,最终建构起一套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内部专业发展竞争并优化其专业结构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反思:多元价值冲突及其调适

构建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开展校内专业建设成效的评估,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方向、调整优化校内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建设制度、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专业建设成效的评估,其本质是作出价值判断;但是,专业建设成效的价值判断主体,可以而且在事实上呈现为多样化态势,政府、市场、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都会根据不同的价值评价标准,作出不同甚至迥异的价值判断。对于研制专业建设成效的研究者而言,最大的挑战、最有价值的探索都在于,坚持价值中立原则,根据职业教育及专业建设的规律、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期待,清晰梳理多元价值及其冲突关系,进而在遴选评估指标、研制指标体系时,对多元价值冲突进行适度、合理的调适。

(一)专业建设评估中的多元价值冲突

评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时,由于各方利益主体的认知方式和评价依据各不相同、价值期待互有差异,因此评估结果既有可能存在歧出,甚至还会产生复杂深刻、类型多样的冲突。

首先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满足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强调紧贴产业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与此同时,满足高等教育消费者的个体需求是实现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条件之一。这两者之间的需求并非总是一致,经济社会发展之急需,不一定是学生的专业选择之急需。访谈发现,L校的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是广东省唯一培养热带农业生产、管理、经营一线高级技术专门人才的专业,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的相关专业,但在第一志愿投档率、新生报到率、就业率等方面表现平平。与之形成截然对比的是会计专业,学生报考踊跃,学生投档率、报到率遥遥领先,但行业、企业需求趋于饱和,学生就业压力大,且同类专业比比皆是,专业特色难凸显,该专业在省内的竞争力并不突出。

其次是行业评价标准与政府评价标准之间的矛盾。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评估对高职院校进行宏观管理,且日益重视专业竞赛、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成果奖等标志性成果的建设,日益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教育部和人社部两个部门间的竞争,在中高职衔接、高职与本科衔接等升学体系中,教育部门颁授的职业资格证书越来越受重视,人社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独尊地位遭遇挑战,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之后,这种情况可能会进一步被强化。高水平地达到教育政策要求,是高职院校向政府争取办学资源最有力的杠杆。因此,构建校内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必须与教育政策相契合。同时,专业是高职院校面向产业行业培养必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是跨界沟通学校和产业行业的纽带。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政府的评价标准与产业行业的评价标准并不能全面、全程地保持契合关系。比如,软件技术专业的一位老师提及:“学生获得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并不能代表整个专业的水平。参加软件技术水平考试(属工信部的职业资格证书,企业比较认可),有60%-80%的学生能拿到中级或高级程序员证书,这样才能证明专业建设得好。”另一园林技术专业的老师谈到:“跟专业技能有关的行业比赛、培训对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但只有教育部组织的比赛学校才会重视。园艺理疗、压花等没有职业资格證书。我们去参加社会服务机构等开展的培训对学生就业很有帮助。”由此可见,行业、企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竞赛获奖是进入职场的通行证,但不一定能够得到学校的重视;学校高度重视的职业资格证书(特别是教育部门颁授的),却并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中富有信誉地标识学生的技能水平。很有必要在建构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时,统筹兼顾、平衡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是院校整体规划与单个专业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既要重视规模经济效应,还要重视范围经济效应。所谓范围经济效应,即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时的成本更低;高等院校重视文理工经管法等跨学科、综合性发展,除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复合能力的目标,还有其范围经济效应的考量。为了正面提升范围经济效应,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不但要优化校内的专业结构,而且要促进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间的彼此协调;维护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权威性整合作用、舍弃办学状况良好且水平较高的个别专业,往往是校内专业调整中最困难的抉择。访谈过程中,国际商务专业的一位老师略带抱怨地强调:“去年学校把我们这个专业撤了。专业本身建设得不错,科研、教材、课程建设都不错。既然专业建设得这么扎实,我们觉得不应该被撤销。”正因为学校整体规划与个别专业取舍、学校管理者与普通教师之间存在着评价依据、评价标准的差异,在构建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时,特意选取“专业本身的定位、专业定位与学校的专业群建设之间的关系、专业的定位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的关系”等三个指标,以期平衡协调这类矛盾关系。

第四是专业投入与专业产出之间的矛盾。专业投入是推进专业建设、保证专业产出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专业产出的必要条件,在专业“投入—产出”之间,还有专业资源的利用率、专业团队自身的努力程度等变量。学校重点支持发展的专业,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资源往往相对充足、基础较好,更易于获得国家、地方政府和所在院校的资金支持和政策试点机会,从而形成专业建设中的马太效应。而缺乏这类前期资助、历史资源的专业,为了突破围城、有所发展,往往会寻找新出现的发展契机。一位在校内相对弱势专业担任教师的受访者这样描述自己的专业突围之路:“我们的专业在校内的教学资源和实训条件都不足,惟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赛训结合,举办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开办学生工作室,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增加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虽然没有很多企业来合作,但我们把很多比赛项目引入到课程中来,所以在比赛中获得了不少奖。”学校的高投入,不一定会带来高产出;而且,高产出还可以作出多种理解,传统的评价标准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可能的、有益的人才培养产出,因此需要用更为开放的心态,研制专业建设成效的评估指标体系。

(二)旨在调适价值冲突的指标体系原则

冲突,既有可能带来消极影响,也有可能成为组织变革、制度变迁的有益动因。专业建设评估指标遴选过程中的价值冲突,只要能够予以合理调适,则有利于更好地保证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为了调适上述价值冲突,根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规律,专业建设评估指标的遴选和指标体系的建构有必要坚持以下原则。

首先,关注外因,但重在内因。避免单纯评比由学校主动划拨、各专业被动获得的投入,重在评估各专业通过主动竞争获得的资源。避免过多评估专业建设已有的、客观的物质条件,更多地重视和评估各专业在已有的办学条件、原来的建设基础上,作出了多少探索创新、取得了多少发展成就,重视和评估各专业的成长度。

其次,回应政策重点与立足校情相结合。适度满足各高职院校在特定招生、就业范围内竞争式发展的需求,适度关注教育行政部门为了遴选重点专业、品牌专业而颁发的相关政策;既不能单纯为了迎合政策要求而罔顾学校实际情况,也不能为了迎合近期的市场需求而罔顾政策的战略性引导。紧扣政策焦点、政策热点,同时立足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建构指标体系。

第三,发挥天然优势与强调后天建设相结合。天然优势是专业特色发展的良好基础,是专业不建而成的特色和优势。在不同时期,会涌现出具有天然优势的不同专业。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面向中小微企业招生的民办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一直备受欢迎;在实体经济发达的地区,工科类专业倍受重视。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极具地区发展战略意义、岗位供给充分但工作条件较艰苦、招生相对冷门的专业。为了合理评估这类专业,指标体系就要关注其后天建设,而不是仅仅关注它在劳动力市场的先天就业优势。

第四,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其中,既要平衡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与单个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又要平衡专业结构优势与探索性专业的创建之间的关系;既要强调面向所有专业的普适性评估,又要面向试点专业、新办专业的特殊性照顾;既要关注专业建设评估指标的政策价值,又要关注其市场价值,还要关注其对于特定院校而言的个性化发展价值;既要关注专业建设评估的输入性指标,又要关注其过程性指标,也不可忽视结果性指标。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尽管永远不可能达到完善无缺的境界,但可以而且必须要求其内无自相矛盾、外无实践误导。
参考文献:

[1]郭扬,胡秀锦.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价模型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1):32-35.

[2]李栋学.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三维判定[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9):37-39.

[3]陳衍,程宇,房巍.职业院校新专业设置预测模型及指标体系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2):28-33.

[4]刘浩博,赵振勇,邓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12):83-85.

[5]罗美玲.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6]沈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CIPP评价模式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6.

[7]陈寿根.高职教育专业评估制度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Z1):52-55.

[8]郑莉娟.高职院校专业评估的通用指标研究[D].云南大学,2016.

[9]闵敏,张夏雨.高职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2(31):20-24.

[10]徐雅娜,胡晓旭,赵萍.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价体系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6(6):21-25.

[11]朱有明,张薛梅.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9):68-73.

[12]马春英,胡定军,史宝会.试论构建职业教育专业评估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4(5):13-16.

[13]王珑.高职教育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基于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新界定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3(33):9-12.

[14]熊威,陈寿根.高职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12):19-20.

[15]朱有明,张薛梅.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9):68-73.

[16]祁占勇,任雪园.扎根理论视域下工匠核心素养的理论模型与实践逻辑[J].教育研究,2018,39(3):70-76.

[17]张云.孔子学院的品牌成长[D].山东大学,2017:48.

(责任编辑 刘第红)

作者:陈伟 袁双 薛亚涛

第3篇: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 专业评估是促进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学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的特色,研究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而构建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框架。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为专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其他高校工业设计专业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工业设计;指标点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dus-trial Design Specialty//ZHANG Mingkun, HU Kun, LIU P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chool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n constructs the content framework of industrial de-

sign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dustrial design can provid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 and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major in other uni-

versitie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dustrial design; index point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通过推进专业评估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专业建设体现着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办学思路,学校要加快发展,提高办学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关键是要把专业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对专业建设前后状态进行科学评估,可以更全面和系统地了解专业的优势与不足。一份合理、有效的评估结果可以在专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专业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学校的不同专业在发挥特色优势,努力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會有较大差别。如果运用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会出现指向性不够明确的情况。因此,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制定针对各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就成为当前专业评估发展中的重要任务。构建一个能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学校本科专业评估有机衔接,具有鲜明专业特色,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既可以为安徽理工大学对工业设计专业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又对安徽省工业设计专业评估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2 工业设计专业评估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工业设计专业以培养高水平的设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生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具备一定艺术基础的特长生,一类是基本没有艺术基础的理工科学生。安徽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设置在机械学科下,招收的生源为没有艺术基础的工科学生,特点是逻辑思维能力强,教学过程中应更强调工程技术实现与设计流程管理能力的培养,制定评估体系时应有所侧重。

重视学科交叉融合 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把握专业建设的方向,充分尊重专业的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工业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工程技术、材料与工艺、人机分析、评估与验证等生产制造方面的知识,同时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也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随着工业设计专业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展,所涉及的领域不仅局限于工业产品,还包括服务模式、商业模式的设计[1],工业设计专业跨学科的特征更加明显,从传统意义的造物延伸到非物质层面。而今工业设计需要更多地研究人的需求,要具备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要创造经济价值,又要具备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

工业设计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在制定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时,考虑其交叉学科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学校制定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突出工业设计的个性指标,做到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使指标体系在具有普适性的同时,又能突出工业设计交叉学科的特色。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学科交叉性的考量主要应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进行,这三个方面作为共性指标出现在学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中。那么,如何评价工业设计专业融合交叉和培养复合型人才效果?应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的二级指标点、主要观测点和标准解释中,做出专门的规定和具体考量[2]。

注重创新与实践环节 工业设计专业的特色是注重创新与实践,注重成果转化与实战能力,评估工业设计专业办得好不好,主要是看是否把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始终,是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来确保把创新和实践这两点落到实处。要把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细化到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中,细化到课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人机实验、认知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和角度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如设计竞赛、项目式课程教学、“互联网+设计”等方法,实现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衔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

指标体系应加强对实践的内容、种类、方式方法及质量进行评价,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完善创新能力的内涵和评价标准,及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的指标。要构建以实战为目的的创新创业评估体系,评估设计成果转化比例,实现知识应用与社会需求接轨。对工业设计教学方法的评估应采取开放和灵活的形式,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演示、示范、评价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提倡探讨式教学和现场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教学结果和教学过程相辅相成,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将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出来,做到过程指标与结果指标相互结合[3],以过程指标为主,才能更准确有效地评估教学质量。

依托机械学科特色 每个专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都要凝练自身的特色,有特色才会有优势,有特色才拥有竞争力。工业设计专业隶属于机械学科,机械学科为工业设计专业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但很多机械学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专业的特色建设并不突出,机械学科与工业设计并没有有效融合,相互交叉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和科研中,使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处在相对孤立的状态。如何体现机械学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专业特色?要将机械学科的技术优势融入工业设计教学和实践中,形成资源共享和特色互补,机械学科的教学资源、技术条件、实验条件要与工业设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结合起来,学科与专业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平台[4]。

在工业设计专业建设过程中,要依托机械学科的先进制造技术与设备来构筑工业设计特色教育平台,优选机械学科中一些和工业设计联系紧密的专业,如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学科的智能制造、车辆工程等专业,与工业设计专业实行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将资源、技术与工业设计的研究与设计方法相结合,实现共生循环的教学、科研模式,工业设计专业也形成自己的特色研究方向。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架中,对工业设计专业特色的建设评价,应看是否采用有效的措施加强机械学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的特色定位,是否从办学思路、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学模式方面等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构成比较系统的专业特色体系。

3 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主要是围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价,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发展。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首先是能够反映高等教育和专业建设的基本规律,能够与学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相衔接,在此基础上,突出工业设计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将工业设计专业评估的范围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主要观测点”三个层次,构成工业设计评估的指标体系框架。以一级指标为例,每个一级指标就是一个评估项目,将评估所依据的一级指标逐步分解成二级指标,以此类推,逐步分解,形成由多层级指标有序构成的、系统而有机联系的指标群集。

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点包括专业定位及特色优势、师资队伍与教学科研、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与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学生发展與社会声誉八个方面。在二级指标点中,设立开放性质的特色与优势指标,使用多元化和动态的评估标准,展示工业设计专业优势和特色(见表1)。工业设计专业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专业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的独特优势,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和认可度。

每个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现状不同,学科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在计算评估体系的权重值时应立足专业特点,结合学科专家的意见,给出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值[5]。设计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做到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互结合,寻求两个指标之间的适当平衡。在专业建设中,有些指标是可以量化的,如师资结构、学生就业等指标。对于专业定位、专业特色等无法量化的指标,则需要通过定性指标去衡量,要充分借助评估专家的知识经验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其专业的判断来提高指标体系的有效度。为检验评估指标的科学性,确保评估效果,应对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试测,检验各级指标点和各个观测点是否全面涵盖了专业建设内容,评价标准是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4 结论

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基本规律,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相对接,又兼顾工业设计专业特色。通过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为工业设计专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目的。指标体系是专业的自我约束和质量保障机制,将教育主管部门评估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寻求生存发展的一种自律行为。工业设计评估指标体系还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真正做到为提高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和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许江,顾平.“艺”与“工”的融合与分离:工业设计专业设置的变迁与目标定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5(4):136-140.

[2]胡坤,王爽,李德永.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评估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7):70-71,74.

[3]魏晓亮.审核评估背景下艺术院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策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6(5):

158-160.

[4]张宗登.机械学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专业特色探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23-25.

[5]王淼.研究型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以:兰州大学本科专业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6.

作者:张明坤 胡坤 刘萍

第4篇:我国基层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建设探讨

摘 要

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为政府行政管理和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新的课题。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政府行政适应形势变化,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途径。建立政府绩效综合评价、公共政策评价、项目绩效评价、预算绩效评价制度是新形势下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深入政府行政管理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形势政府绩效评价制度建立思路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速了国际经济市场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国际上,经济发展地区格局和政治中心地位角色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内,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得到不断深化,国民经济持续保持高水平增长。但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社会和谐、官员贪污腐败等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愈加突出。行政环境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也更加复杂,社会民众对政府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使稀有资源消耗过多,导致政府缺乏足够的财力来保障政府各项政策的推行和落实。官僚制组织的治理模式使得政府难以在行政资源配置、行政效率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求政府行政部门放下官僚架子,改变命令式行政方式,期待政府廉政清洁、求实高效、重民心、顺民意。渴望通过宏观调控,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社会财富已是社会民心期望所向。特别是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已显露端倪,市场经济的利益是图已酿就“市场失灵”,政府作用凸显重要的时刻,政府如何在这场严重经济危机中审时度势,领导中国人民同心协力渡过难关,战胜危机。形势的变化为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政府管理必须具备灵活的应变性和高超的技能性。同时也为政府职能由“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行政由“行政命令”向“民主法制”的转化提供了大好契机。

毋庸置疑,政府绩效评价是政府管理一种有效工具和基本手段,它已逐步形成一种世界性潮流,成为政府管理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并以行政管理的常态方式和基本手段,不断渗透到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进入21世纪,行政评价已开始转向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轨道。评价主体多元开放、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广泛参与、评价技术的科学性不断增强、评价主题以公民意志为导向已成为当今世界性行政评价的发展动态。实践充分显示,行政评价既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效方式和工具,又是一套系统的制度安排。其实质是对“官僚主义”行政管理的革命,坚持绩效导向,从崇拜权威到注重绩效;坚持公民导向,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坚持结果导向,从重投入到重结果。

一、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现实意义

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新形势下政府实现职能转变、改变行政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我国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它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改革瓶颈制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民主化法制和谐社会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具体可体现在:

1.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

2.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建立政府与民众广泛沟通的有效渠道,落实公共利益、广泛接受社会民众监督的有效途径;

3.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深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效调动国家行政人员干事

创业积极性的基本途径;

4.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深化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建立政府绩效目标管理的切入点;

5.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政府行政寻求社会民众支持、获取民心、建立政府威信的有效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二、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几点基本思路

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全面开展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首先要以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坚持以实现公共利益、民众满意为标准;以注重实绩、体现作为为导向;以职能转变、增强服务为理念;以系统全面、突出重点为基础;以民主公开、群众公认、社会广泛参与为要求;以提高效率、增强政府执政效能为动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强化政府责任,体现全方位、多层次,适宜中国特有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争避免片面追求形象业绩,建立政府绩效综合评价制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理念,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执政效能,这是新形势下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最基本原则。绩效评价体系应以目标管理为基点,全面评价各级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行政职能履行情况和工作状况,重点考评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重大事件处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情况。力争避免追求形象业绩,片面地以GDP、招商外资为政府业绩主要考核指标。评价实践已显示,单纯追求经济指标使不少地方政府将自己的业绩放置于对“显绩”形象的追求,对长远发展有利的“潜绩”却置于被忽略地位。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实现“招商引资”,获取显赫的形象业绩,过于看重外资规模和引资落实,在优惠政策上不断做出让步,甚至出现了外资“空手套白狼”的情况。在发生外资非正常撤离后,“招商引资”为当地经济和社会遗留下许多后患。对政府绩效要实施综合考评,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评价政府管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成效的影响和贡献。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差距,制定适宜、合理的综合考评指标,着重对政府公共利益实现的评价,科学评估政府潜在绩效状况。

2.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理念,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为导向,建立服务型政府绩效考评制度在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产生严重影响的今天,就业、生活水准的保障;社会秩序的安稳;社会地位的平等;财富分配的公平等已成为社会民众广泛热忱关注的公共利益问题。社会民众迫切渴望政府能够从保障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改变政府行政职能,以实现公共利益为行政理念,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因此,政府绩效评价必须能够对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的工作表现和成效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以改进机关作风,增强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公众满意度。改革工作绩效自我总结、自我对比、自我肯定的传统考评方式,要根据各行政组织职责履行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估,按照社会公众对行政组织服务的满意度定优劣。

3.以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建立公共政策政府绩效评价制度

依据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工作质量形成于过程。行政绩效评价作为行政工作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其体系应具备对行政行为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以实现对行政绩效形成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控制和管理。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重政策制定,关注政策执行,轻政策评估现象。一些政策脱离实际得不到及时修正和更新,甚至个别政策在实际执行中产生了破坏性社会影响,但却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纠正。政府的一些不当决策不仅造成了国家财产和社会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恶化了生态环境以及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甚至由于行政行为失当和行政决策的

失误,政府的权威性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中必须建立公共政策定期审查评估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共政策评估框架体系,健全完善政策评估信息系统。实行跨部门评估审查,排除部门利益制约,完善外部第三方和公众参与政策评价机制。4.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为核心,建立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公共项目既是公共财政投入的主要领域,又是公共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项目绩效状况是政府行政绩效水平的直接表现。因而,项目绩效考核是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有效的项目绩效评价考核制度,根本改变重前期立项、轻后期评价的现象,将项目绩效置于项目决策和项目管理的核心地位,以提高项目资金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

5.以突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

在世界各国,特别是英、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将绩效评价与预算挂钩作为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要求。在我国,实行预算绩效评价是公共管理和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改革发展方向。坚持按绩效和工作成果分配财政资金是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原则,强化预算绩效评价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大力培育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和文化是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是评价制度的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反映了行政组织的政绩观。因此,构建科学的预算评价制度,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制定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评价测量标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计量方法,制定结果运用刚性规则,落实实效化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以形成正确的导向,使绩效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将预算绩效评价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在完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中的作用。

6.以考评结果实效化运用为目的,建立绩效考评问责制度

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价研究》课题组在研究报告中将“绩效评价与目标管理责任制紧密结合”作为评价体系建立的首要原则,同时也是检验评价是否有效的重要尺度。目标责任制是对政府管理一种约束性的常规制度,考核需以考评客体的责任目标为依据,测量其实现目标的程度和效果。政府作为社会服务公共部门,在行为上必须明确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这不仅需要对自身的责任做出承诺,而且还必须建立相应的能使公众对这种责任进行识别和测量的工具。绩效评价是公众领域内重要的“责任度量工具”,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凸显责任制度的重要性,既强调对行政优绩的激励,又要突出对行政行为失当和行政决策失误的评价,并确认其应追究的相应责任。因而在行政评价体系中,责任制度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内容。必须形成不仅“有绩必奖”,而且“有责必问”、“有过必究”的问责制与行政评价结合的评价体制,以避免行政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奖励有余,惩戒不足”现象的发生。

7.以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为手段,增强绩效评价适用性,建立绩效评价动态管理制度行政评价指标的遴选,对评价体系构建是至关重要的。指标选择和设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直接影响到指标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甚至影响到评价的可信度和权威性。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工作环境和工作目标的变化,指标的适用性、有效性将发生变化。同时,过多过繁的评价指标不仅会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评价的可操作性。而且还会加大评价成本。为此,有必要对指标设置与选择进行动态管理,构建绩效评价动态管理制度,以实现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提高评价效能。

三、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几点对策思路

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增加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执政效能,完善政府管理体系是我国体制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

1.增强政府管理应变性,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要求,实施政府绩效战略

公共行政资源是宝贵的资源。在我国现阶段,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可提供的公共行政资源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又是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使稀有资源消耗

过多,有限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导致政府缺乏足够的财力来保障政府各项政策的推行和落实。而国内体制改革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都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稀有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政府绩效管理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上,明确提出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战略,坚持绩效导向,运用科学的绩效评价引导、优化行政资源的配置,充分利用政府所拥有的公共行政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政府的优势和潜力,以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政府行政所提出的新要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优化政府职责配置,完善政府绩效评价的组织体系

增强政府服务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新形势下对政府行政提出的必然要求。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就要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不断健全和强化政府绩效评价的职能,完善政府绩效评级的组织体系,建立专业化和权威的政府绩效评价机构,履行政策制定、绩效督查和科学评价职责,以确保政府绩效评价在组织体制上的权威性。

3.实施内外部评价相结合,建立多元化、开放透明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要求政府及社会公众都要更新观念,并且还要形成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制度安排,创新政府管理机制,真正以公民满意度作为服务的终极目标。基于公民满意度的第三方绩效评价使政府服务置于公众监督之下,最大程度保证“民意”的传递,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同时,考核对象的差异性,考核内容的全面性,绩效的多维性要求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考评主体。因此,在完善政府内部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推进评价主体多元化,扩大政府绩效评价参与面,将管理和服务对象纳入评价体系,吸纳各方智能优势,对政府绩效进行科学诊断和评价。充分发挥立法机构、政协组织和民间社会团体在绩效评价中的特有职能,深入开展公民评议活动。并使多元化评价体制制度化、法制化。

4.强化政府绩效评价职能,加大绩效评价力度,实施评价结果实效化运用,完善体系激励机制

考核是手段,结果运用是目的。激励作为考评体系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不仅在内容方式上要求体现出全方位、多层次——有奖有惩,有褒有贬,而且还要具备必要的强度和力度,真正做到奖励不搞平均,惩处不搞“下不为例”的惯式。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是一项大有文章可作的内容。实效化地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强化绩效评价职能,加大绩效评价与单位等级评定、领导成员业绩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结合的力度。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基础,促进行政干部、公务员考核科学化。建立政府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制度,强化绩效评价的激励作用。

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新行政理念,增强服务意识,营造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良好运行环境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突出改革的重点,将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置于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位置。为了适应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要求,引入学习和创新机制,构建学习型行政组织。在行政履职上,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改革创新,更新行政理念,强化绩效意识,将民众之苦为己任,改变行政官僚作风,增强服务民众政绩观。在社会服务上,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塑造廉政公洁、服务于民之形象,树立文明执政、营造和谐社会之榜样。在行政组织建设上,加强宣传和培训,融合国际行政管理理念,深化政府行政理论研究,推行政务公开,构建行政透明服务型政府。力求从全方位为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创建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天津市政府管理创新研究、东丽区委区政府课题组.科学构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报告.

[2]刘春萍,徐露辉.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与责任政府建设.社会科学战线,2007,(5).

[3]李金龙,虞莹.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行政与法,2007,(3).

第5篇: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评估办法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

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

宁委办发〔2010〕58号

各区县委,市委各部委,市府各委办局党委、党组,市各直属单位党委:

经市委同意,现将《南京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评估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

2010年12月20日

南京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评估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反腐倡廉工作的各项任务,依据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江苏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工作考核评价办法》以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评估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评估机制的激励、导向和监督作用,不断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条评估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点面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在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每个年度采取一定方式对各区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评估。

第二章评估内容和方式

第五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责任落实情况,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体系建设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实际成效等。

第六条评估工作运用综合检查、自我评价、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等方法,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百分制分级评估。其中,综合检查50分,民主测评30分,民意调查20分。

第七条综合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询问核查、随机抽检等方式进行。综合检查所得分值按50%的比例计入总分值。

第八条民主测评可与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民主测评同时进行,发放调查问卷,分别统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情况的满意度,按照民主测评结果加权计算出满意率。民主测评所得分值按30%的比例计入总分值。

九条民意调查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开展,对各区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群众满意度进行社会调查。民意调查所得分值按20%的比例计入总分值。

第十条评估总分值由综合检查、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结果累加后确定,共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60—80分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如果当年各区县评估平均分低于70分,可视情调整格次划分的基准线。

第三章年度评估指标

第十一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年度评估指标每年根据中央和省、市委要求以及体系建设任务进行确定,作为开展综合检查的主要依据,在综合检查前下发给各区县。第十二条年度评估指标采用反映落实责任情况、工作推进情况和社会评价情况的三大类量化指标。

第十三条责任落实情况主要评价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总体推进、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的完善以及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解完成等情况。

第十四条工作推进情况主要评价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查案等六个方面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落实执行程度。

第十五条社会评价情况主要评价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社会效果。

第十六条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评估工作需要,准确提供相关统计数据并负责数据的说明、核实和解释。

第十七条注重对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情况日常工作数据的收集和运用,不断提高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评估程序

第十八条评估工作与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同步进行,由市纪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组成检查评估小组组织实施。除年底集中开展综合评估外,平时可根据需要适时开展专项评估。

第十九条各区县按照评估工作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准备工作台帐,如实填报统计数据,完成体系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第二十条检查评估小组重点检查体系建设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汇总分析相关数据和情况,经集体研究后做出综合检查评分。

第二十一条综合检查、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得分分别按比例计入评估总分后,确定各区县的测评得分及排名。

第二十二条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撰写全市各区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情况年度评估报告,报市委审核后视情进行内部通报或对社会发布。

第五章结果运用

第二十三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年度评估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范围,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各区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重要反映,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四条评估等级为不合格或者连续两次为基本合格的区县,建议市委取消其当年先进单位考核评比资格。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市纪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市各系统、各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开展本单位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评估工作。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6篇: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情况评估报告

市排水公司《安徽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情况:市排水公司有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制度及应急管理机构。在市排水公司领导下,设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文才兵担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组长,公司分管领导担任小组副组长。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下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公室、专家组、应急救援组及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组。应急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所属泵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突发排水事故的抢险、抢修、清理等处理。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情况:目前,市排水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已编制完成,正报市城管局组织评审。市排水公司分别在2017年6月及2018年1月在凤凰桥污水处理厂和新城污水处理厂组织开展了两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火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消防演练,提高了公司员工安全意识和遇突发事件后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应急知识和管理等方面教育培训情况:2018年上半年,市排水公司积极组织新建污水处理厂开展新进员工安全生产培训、汛期应急预案学习并组织公司全员进行消防突发事件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及应急能力。

(四)应急队伍建设情况:我公司高度重视应急队伍建设,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下设应急救援队伍,分别为污水处理厂应急处置小组、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应急处置小组、污水管道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及后勤保障小组。各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分别由王红、张蕾、王剑担任,应急装备齐全,后勤保障完善。

(五)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情况: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2018年一月,公司安委会组织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各分管领导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坚持“每周自查、每月督查、随机暗查、年终考核”的原则,谁的隐患谁整改,并形成整改台帐存档。同时积极制定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细化不同级别的事故的应急响应,提高公司全员应急能力。

(六)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市排水公司按照“因地适宜、规模适当、合理分布、有效利用”的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原则,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制度,应急物资由后勤保障组统一管理,禁止随意调用,确保应急调用,提前储备。具体包含:无线对讲机10部,灭火器18只,堵漏设备若干,有毒气体检测仪1套,便携式水质分析仪1套,长管式送风呼吸机2套,过滤式防毒面具10套,防尘口罩100个,防护手套100双,安全带10个,安全帽10个,轴流风机2台,急救箱1套,抽水泵3台,不间断电源4套。

(七)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情况:在排水防涝应急队伍建设上,市排水公司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下设污水管道事故处置小组,主要职责是排水防涝的应急事故处理。在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上,2018年上半年,市排水公司实施了管网提标改造工程、南华路排口截污工程、淠河路污水管道连通工程,有效解决区域内污水排放问题。

(八)应急宣传工作开展情况:市排水公司积极通过幻灯片、网络、组织讲座等方式,有效宣传了防火和防汛的应急知识,切实加强了对公司全体职工防灾减灾和防汛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应急安全知识和技能。

(九)其他应急体系建设情况:市排水公司积极制定防汛专项应急预案,建立防汛应急领导小组及防汛应急队伍。在汛期前,提前做好物资储备、人员排班,确保各厂站汛期安全生产运行。

二、存在问题

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应急管理及防灾自救的宣传载体和形式还不多,应急自救知识相对欠缺,自救能力还不强。二是是应急演练联动性不高,针对性尚需加强。

三、下一步计划:

为进一步推动《规划》顺利实施,我公司将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1、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公司应急处置工作能力及水平,查找不足,不断应急工作完善预案及协作模式。

2、加强应急知识培训宣传:继续开展安全培训及应急知识宣传的活动,提高公司全员安全意识及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确保全员熟悉掌握应急工作处理程序。

3、理顺机制,推进协同处置:完善公司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分工和职责,加强各应急处置小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危机处置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第7篇:关于“十一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评估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十一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评估工作情况的报告淮滨县环境保护局

按照县政府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组织有关人员从环境应急管理及协调机制建设情况,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情况,环境应急机构、队伍、预案建立及宣传教育情况等4个 方面逐项开展了分析评估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一、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设情况

一是重点加强对全县危化品单位的监管,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以来,我局着力推进危化品行业管理分级负责制,通过下发文件、开展培训、现场指导、组织危化品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等方式,使区县环保部门对危化品企业的管理意识得到提高,并逐步建立起了县区两级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同时,按照“属地管理、逐步推进”的原则,督促区县环保部门报送辖区内重点危化品单位应急预案备案的计划,并将其纳入政府目标任务考核内容,使危化品生产、贮存、使用及危废产生、利用和处置单位内部应急机制得到逐步完善。二是我局积极与市环科所合作,开展危化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试点工作,并准备形成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指南,为下一步开展危化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指导。三是我局一直将建立危险废物和危化品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协调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进一步明确职责的基础上,我局以12369应急中心为平台建立了与县安监、县交通、县公安、县消防等部门应急联动机制。一旦发生涉及危险废物、危化品的环境污染事件,我局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与相关部门密切协调,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安全联动检查机制、安全隐患通报移送机制和重大安全隐患联合整治机制等。四是以淮河流域纽带建立了跨省、县流域断面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联动、协作机制。

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我县环保应急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环境应急管理,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和整改落实情况检查为抓手,督促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各项措施,有效减少较大、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确保了我县环境安全。一是做好应急工作准备。在汛期及节假日期间等特殊时期,切实做好本地区的环境应急预案管理、检查和演练工作。做好环境应急准备,确保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等应急人员迅速到位,环境应急仪器、设备、车辆等状态良好,环境应急指挥决策、调度安排、信息反馈等应急环节衔接有序,为环境应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二是组织督促隐患排查、检查。围绕一年一度全国环保专项行动、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等工作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长效机制。三是加强应急值班,及时上报信息。严肃值班纪律,要求有关企业加强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确保通讯畅通;严格执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的有关规定,责成有关企业将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情况及时报县12369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四是妥善处置,保障安全。我县环保系统在抓机制、抓建设、完善预案、排除隐患的同时积极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三、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情况

一是在省环保厅和县政府的支持下,投入资金,加强包括环境应急指挥、监察、监测、预警在内的环境应急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使我县环保系统处理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逐步加强,2010年,我县新增应急执法车辆2辆、应急监测车2辆、环境应急监测设备3套。

二是强化了12369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和管理,加强了环境应急支撑体系的建设,开发了应急平台,完善了污染源环境安全隐患动态档案、应急专家和应急监测数据库,使全县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化,应急响应更加科学、快速。三是加强了全县的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培训与指导,我局今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4次,

有效提高了全县各级环境应急人员的应对水平,每年通过进行突发环境应急演练等手段,锻炼了应急队伍的响应能力和提高了环境风险防范整体实力。

四、环境应急机构、队伍、预案建立及宣传教育情况

近三年,全县环境保护系统共举办事故灾难类(含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10次、科普宣教13次。县环保局成立了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并根据应急预案确定了相应的环境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同时组建了相应的环境监察、监测应急队伍,目前,全县环保系统拥有各类环境应急监测与防护设备7台套、专用环境应急指挥和监测车8辆。目前,我局与相邻县环保局正协作调研制定我县跨区域、流域突发水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五、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县环境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尚未编制,尚未完成统一的应急平台规划建设,在面对突发环境事件时,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判断能力,采取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应急处置的及时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个别企业环境意识较差,诚信排污信誉度低。个别企业心存侥幸,不时有不正当排污或擅自停运设施、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等违法行为,给环境应急工作造成潜在压力。三是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诱发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的突发性给环境应急处理带来严峻挑战。

第8篇:“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

黑龙江省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转发《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关于对“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

设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的通知》人口厅发

[2010]49号文件的通知

各市(地)、县人口计生委、发改委(经济计划局):

现将《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对“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的通知》(人口厅发[2010]49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0年是“十一五”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为全面掌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总结探讨“十一五”规划实施效果、经验及问题,研究制定“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

请各市(地)、县人口计生委、发改委(经济计划局)对本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各县人口计生委、发改委于2010年7月16日前将文字材料和报表发至所属市(地)人口计生委、发改委,请各市(地)人口计生委、发改委所辖县区的文字材料和报表汇总后于2010年7月23日报省人

口计生委、发改委。

联系人:王晓霞0451-87257016Hjswxxx@126.com

刘怡爽0451-82622176shehui5723@sina.com 附件:《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关于对“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的通知》人口厅发[2010]49号

二〇一〇年七月九日

第9篇: 廉政评估指标体系

一、构建科学的的目标和意义

构建的目标。构建的总目标是,通过筛选准确反映反腐倡廉的客观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把群众的主观感受和工作的客观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对反腐倡廉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和评价,对反腐败斗争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正确反映腐败现状。通过对公职人员贪污、腐败、渎职案件的举报、投诉、立案查处等客观信息和群众对上述现象的认知、对反腐倡廉的评价等主观测量加以综合,真实反映反腐倡廉现状。二是客观评估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治和纠风等反腐倡廉举措的实际效果。综合运用定点监测、抽样调查、案例分析等手段,多角度综合分析,为科学防范提出对策建议。三是合理预测反腐趋势。在对数据资料和案例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腐败现象进行类型归纳,评估、定位反腐倡廉现实形势,进而提出有效的政策性建议。

构建的意义。科学评估反腐倡廉形势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前提。构建科学的,有利于分析研究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客观把握反腐倡廉形势,保证舆 论导向的正确性,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信念。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将对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产生积极影响。

二、构建科学的的总体要求

构建应以“科学评估”为出发点,把握好四个总体要求。

夯实评估工作基础。一是思想基础,主要包括全社会反腐倡廉的舆论氛围和党委的重视程度,其中党委的重视程度至关重要。现行体制下,党委的重视是一种号召力和推动力,是反腐倡廉评估工作科学性和客观真实性的重要保证。如果党委不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跟不上,评估工作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二是群众基础。主要指民众对党务政务的知情权、监督权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反腐倡廉状况评估中,群众评估的比重相当大。三是技术基础。主要指纪检监察、统计等部门是否具备了反腐倡廉评估信息的采集、储备和处理能力,并形成了日常工作机制。

遵循顶层设计原则。构建的政治性、政策性、理论性很强,宏观把握和实际操作要求高,需要调动全社会优势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和操作。这一切离不开顶层设计。当然,顶层设计是一种整体而系统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如果把全党全国作为一个系统,中央的指导意见就是全党全国的顶层设计;把省、市、县分别看作一个系统,各省、市、县、乡镇也应有自己的顶层设计。在不同层次的顶层设计里, 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反腐倡廉评估工作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统筹起来进行考虑,既有对上一级顶层设计精神的贯彻落实,更有结合本地实际的通盘谋划。

制定适当的评估标准。在判断反腐倡廉的形势上,必须用相应的标准进行衡量。这个标准必须能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各阶层意愿。

保证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改革需要听取不同方面的声音,评估反腐倡廉形势的主体也必须是多元的。既要有来自党政机关的评价,也要有来自人民群众和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价。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认真分析反腐倡廉的形势,不断探索反腐倡廉新思路、新办法和新举措,使反腐倡廉建设适应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期待、体现科学精神。这种评价固然分量很重,但属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评价方式,执行再好也不可能体现事实全貌。而作为党委、政府本应作为被评判的对象,于是,就需要来自人民群众的评判。江西省今年就引入了社会评价,借助第三方机构和人民群众来评价各地的党风廉政工作的开展情况。

三、构建反腐倡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要科学地评价反腐倡廉状况,首先要抓住关键要素,建立反腐倡廉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XX市今年的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履行职责情况、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点工作、创新工作。

上一篇:公司人事科工作总结下一篇:高考作文的命题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