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期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闪光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改的推进,英语课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明显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主人,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尤其是情境法、问题教学、活动引领等使学生动了起来。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多少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来不及思考,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马上给出答案,致使问题教学法成为一言堂的代名词,显然,与新课改的理念相违背。

为了使新课改真正体现和突显,英语课堂上应多一些等待和期待,等待学生的有启有发,期待学生有所赶去和顿悟,期待学生们的积极投入。本文从情境的创设后、问题提出后、活动的布置后等环节,教师停下前进的脚步,稍作等待,其待学生们的精彩表现的做法,以飨共享。

1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融情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法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情境法将知识融于真实、熟悉的情境生活中,易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情感 的体验。

学习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阅读文章前, 多数教师会考虑到这是一篇新闻报道, 这类题材的文章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教师们都会指导学生借助于Reading strategy指导学生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和策略, 也会利用情境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由于文章中的男孩失踪考虑是UFOs所为,教师们便会用有关UFOs外星人的幻灯片而让学生讨论这一人类未知的领域的探讨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展语言、运用英语的能力。可是,有的教师为了省事,或困于学生的少有的词汇量,英语表达的能力差等因素,教师边展示这些情景便自我介绍的做法比比皆是,这实则仍然是“一言堂”的做法,只不过给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等传统的设备冠上高科技、先进多媒体的桂冠,使之更加冠冕堂皇,掩盖了多媒体下的灌输教学。此时的情境法的创设,因老师的“代劳”而使之顿失秋色。如果在用多媒体展示了UFOs掠走小男孩、警方介入调查、毫无音讯等背景下,让学生讨论、想象,结合文章的题目,猜测出故事的梗概,学生会情绪高涨, 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 说出自己 对情境、对reading的理解和把握。因此 ,这时的等待有必要且重要。

2问题教学需要等待学生思考 、期待学生感悟

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上似乎是亮丽的风景, 尤其是公开课、示范课上,教师的一呼百应,折射出学生的素质之高、训 练有素,反应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其实,在这一呼百应的背后,这些优秀课是演练多少次的“示范课”,并且,“一呼百应”的热闹的背后,忽略了部分学生的默默无闻、冷略了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多数学生人云亦云等。问题教学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一种方式,应给学生思考、讨论 的时间,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构建知识,在问题中得到启发和感悟。

在教学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时,在学生阅读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时大众化的做法,但方法是相同的,方法的运用、操作有文章。展示问题,马上作答和出示问题、自行讨论、交流等是截然不同的做法,便会产生迥然相异的效果。由此,等待学生、期待学生成为问题教学的必然性。

如教师再出示问题Does the title arouse your interest?Canyou complete the title?What im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thetitle?等问题给出后 ,解放学生的时间是有必要 ,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心声,提出更多的问题,以便相互讨论和交流,等待学生在讨论中有所收获,期待学生的精彩表现。

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后, 提出All the people are concernedabout Justin’s disappearance.What do you think might havehappened to him?等问题后 ,教师不能一言而蔽之而草草结束课文的学习,为文章的阅读画上句号,应该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让其有思考、发散思维的时间, 给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理解的机会,更给他们搭建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否则,问题的提出是无效的,最起码问题的解决是无效的。

3期待学生在活动中、小组合作中感悟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形势下的主要学习方式, 但在小组合作的运用时,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小组合作并非每一位学生参与进去,往往是问题一给出、任务一布置、活动一抛出,学生似乎也都配合默契,“立即相互交流”起来,可是纵观活动情境,令人产生疑问,组长、优生的发言代替了每一位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多是优生提出自己的答案和想法,其他学生拿起笔记下来,优生的“说”代替了老师的“讲”,课堂的活动、讨论也成了优生的展示舞台,其他学生成了看客。而让那个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提高、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是新课改的总体要求,也是学生们的根本需求。为此,给每一位学生留下空白,让他们自我思考后再交流和讨论才是真正的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突显。

如学生读了Growing pains后, 教师们的设计Try to givethe ending to the play的任务 , 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自我的绝佳机会,因为这个任务,需要学生四人一组分别扮演Eric一家四口,并且和原文故事不能严重脱节,情节的表现和设计应合情合理,人物的性格应突出。但这个任务如果分配下去,不是小组相互讨论,而是由组长一人说了算,组长一人写好“剧本”就了事的做法显然不足取,应给给每一学生根据所扮演的角色,真正进入角色中,在设计情节和语言中创造性得到发挥和体现,也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英语教学中,等待学生感悟的时间、环节很多,等待是艺术、期待同样是品质,英语课上不妨实施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期待学生用眼看、用耳听、动手做、开口说、用脑想,在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在教师的等待和期待中,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们在教学中,适时停下脚步,观察学生的活动、倾听学生们的心声,让期待在英语课堂上闪光,绽放耀眼的光芒、接触累累硕果。

摘要:期待是一种无形的美,是一种无言的气质。英语教学中也需要期待,期待学生们的积极投入、期待学生们的有启有发,期待学生们的思维的创新、想法的奇异,灵感的产生、顿悟的出现,总之,期待奇迹,让期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闪烁,在课堂上呈现异彩,从而打造高中英语教学的精彩课堂。

关键词:高中英语,期待,兴趣,高效课堂

上一篇:第一套溶剂脱蜡装置加热炉节能优化操作的讨论下一篇: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成本管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