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村环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现状概述

农业源作为环保管理的一部分, 业务逻辑相对简单, 但信息化程度相对于工业源来说却较落后。近年来, 部分学者针对农村环保信息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一些省市也进行了该方面的尝试。闽江学院的阎波杰等人, 针对畜禽养殖管理, 利用Arc IMS平台, 基于J2EE、3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综合集成, 建立了畜禽养殖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了畜禽养殖数据采集、畜禽养殖数据处理、畜禽养殖信息可视化展示, 以及畜禽养殖信息实时查询、空间定位、统计分析、专题图输出打印和数据更新与维护等功能[1]。连云港市东海县被列入2010年全国农村连片整治示范单位之一, 结合工作要求, 连云港市环境信息中心, 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系统架构入手, 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基于WEBGIS的数字监控系统, 通过系统获取的实时监测和视频监控数据, 为该项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2]。

自21世纪初全面启动环保信息化建设以来, 重庆市围绕基础能力建设, 从无到有, 从有到精, 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促发展, 基本建立了适应新时期环保工作需要的环保云服务体系, 并成为全国首家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3]。在这个过程中, 信息化与环境保护不断融合, 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环保行业中, 环保审批等业务系统发展迅速[4,5], 借此契机, 针对农村连片整治和畜禽养殖管理两部分农村环保管理工作, 业务处室提出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提高重庆农村环保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同时, 信息化部门也可以将搜集到的农村环保管理数据整合, 进入数据中心, 为环保云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 系统设计

2.1 建设目标

实现畜禽养殖和农村连片整治项目的信息实时填报、动态更新和统一管理, 减轻区县信息填报工作量, 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集成业务数据, 进入数据中心统一管理, 并在物联网门户中进行展示, 为管理服务。

2.2 需求分析

系统涉及用户主要为以下几类:市局领导、市局业务人员、区县领导、区县业务人员、乡镇操作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不同类别的人员对系统的需求不同, 详见表1。

2.3 总体设计

畜禽养殖场管理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管理使用统一的用户授权系统, 统一用户账号信息, 可通过本系统首页和“物联网”外网门户两种方式进行登陆。通过手机APP, 方便现场检查时导航、查询养殖场信息、上传现场照片等, 提高检查时的效率。系统采集到的信息, 将同步到市环保局数据中心, 并同时将养殖场问题、解决情况、农村连片整治项目进度等结果数据在“物联网”门户中进行展示。规范标准、系统维护和安全体系, 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 贯穿整个过程。

3 系统建设

结合建设目标和业务需求, 进行了系统建设, 系统的具体功能如下:

3.1 畜禽养殖

3.1.1 基础信息填报

养殖场基础信息包括:养殖场名称、地址、所在区域、养殖数量、环评情况、养殖工艺、污染排放情况、养殖场照片等。乡镇人员填报基本信息, 区县管理人员负责审核, 市局业务处室人员抽查数据, 并且通过区县上报的数据了解养殖场情况。

3.1.2 问题整改填报

养殖场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区域问题、环评问题和工程问题。处于禁养区的养殖场属于禁养区问题, 只能通过关闭和搬迁来解决。环评问题, 需要补办环评报告书、报告表或者登记表。工程问题包括种养结合、生物发酵床和设施问题三类, 需要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治理。除关闭的养殖场以外, 其他养殖场的所有问题在完成整改之后, 区县人员需要将基础信息修正为整改之后的信息, 并在问题整改情况的页面, 填写整改方式、整改时间等内容, 同时上传佐证材料。

3.1.3 统计分析

系统针对养殖场的不同养殖数量、养殖类别、所在区域、养殖工艺和环评执行情况进行了统计, 便于管理人员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和比较养殖场的情况。同时, 系统还可以查询养殖场的基本信息, 并导出, 用于业务上的分析。系统还对除环评问题以外的另外两类问题的完成情况, 进行了统计, 实时掌握各区县问题整改的完成情况。市局业务处室可以通过该模块查询全市的养殖场情况, 区县人员可以查询本区县的情况。

3.2 农村连片整治

3.2.1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包括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完成进度和项目检查情况三部分。乡镇人员填报本乡镇农村连片整治项目的基本信息, 并将项目图片资料上传, 每个项目之下, 可以新增多个建设内容。区县环保局负责初审, 也可以填报信息。市局对填报的信息进行审核。项目完成进度中, 可以看到填报了基本信息的项目, 并且补充该项目目前的完成进度。区县人员在检查项目完成情况之后, 通过系统填写检查结果。为便于统计, 被检查对象通过选择基本信息中录入的项目来确定。

3.2.2 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设施的基本信息、运行情况和监测情况的填报方式和项目的填报方式相同, 但是在基本信息填报时, 需要通过选择确定该污水处理设施属于哪个农村连片整治的项目。

3.3 移动端应用

根据系统中填写的经纬度初步生成养殖场或农村连片整治项目的空间位置, 在移动端可以查询、导航。现场人员通过拖动的方式, 可以修改其空间位置, 提交后台自动更新数据, 同时保持手机端和电脑端的一致。用户在现场可通过名称、行政区划 (区县、乡镇、村社) 、设施类别等在移动终端上查询需要的畜禽养殖场和农村连片整治项目, 同时查看它们各自的基本信息、问题完成情况、项目建设进度等, 还可以查看并上传图片资料。

3.4 系统管理维护

3.4.1 系统参数

通过系统参数模块的功能, 即使没有开发背景的管理人员, 也可以对系统的统计分析、问题台账等功能进行管理和设置。数据库字典中, 可以查询系统表单中每个字段对应的数据库字段名。在数据修改日志中, 可查询每一条修改记录, 包括被修改表格、修改字段、以前的内容、修改后的内容、修改人和修改时间。根据业务需求, 可自行编写数据库查询语句, 调整统计报表的统计条件及养殖场问题筛选条件。还可以自行设置针对养殖场问题的整改方式及时限。

3.4.2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分为用户账号和用户类型管理。用户账号管理将“四清四治”中的局系统管理员、区县系统管理员、区县操作员、畜牧数据操作员、查询账号作为基础数据导入该系统, 根据今后使用需要, 可新增用户, 设置用户权限。用户类型管理, 可根据用户的不同角色设置权限, 方便设置账号的时候选用。

4 结论

系统经过1年的试运行和修改调整, 已经具备正式运行的条件, 实现了以下几大目标:

1) 完成了农村环保信息化管理系统的PC端和APP端的功能,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重庆市农村环保的精细化管理, 推动了其信息化水平的发展。

2) 通过农村环保信息化管理系统搜集的数据, 已经进入数据中心, 完成了与物联网数据的整合, 具备在物联网门户中进行展示的条件。

3) 通过系统和管理手段的结合, 在今后的工作中, 物联网数据中心将为系统提供基础数据的更新, 而农村环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将通过PC端和APP端的数据采集上报, 持续提供业务数据的更新, 并且与物联网共享, 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 真正将系统用起来, 不断提高农村环保的信息化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重庆市农村环保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 该系统结合业务处室的需求, 和目前数据中心、物联网、环保云服务体系等一系列建设工作, 着重围绕畜禽养殖和农村连片整治两项农村环保业的信息化管理进行设计和开发, 目前, 经过1年的试运行和修改调整, 已经具备正式运行的条件, 填报的数据已进入数据中心, 为推动环保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环保,畜禽养殖,农村连片整治,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阎波杰, 吴文英, 潘瑜春.畜禽养殖管理信息系统[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5) :529-533.

[2] 朱丽, 张磊, 徐淑彩.基于WEBGIS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智能监控系统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 (5) :120-123.

[3] 罗庆俊.构建重庆市一体化环保物联网[J].环境保护, 2014 (7) :62-63.

[4] 刘晓.重庆市区县环保行政审批系统建设[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3 (6) :50-51.

[5] 陈伟, 段伟.关于建设项目环保网上审批系统建设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 2010 (1) :31-33.

上一篇:浓缩卤水两级流化床干燥制备无水氯化镁技术研究下一篇:新课改下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的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