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读工作计划

2022-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我们生活还是工作中,计划总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我们认清前进的方向,能让我们更顺利的实现目标,那么你会拟写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随读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随读工作计划

随读生总结

随班就读学生刘志宇,因其智力有异必须通过教、扶、帮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分别达到预定的水平。不仅使正常儿童再德、智、体诸方面都能发展,随读生也能得到补偿,成绩及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一、 教师关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根本。教师的爱是架设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是使学生敞开心扉的金钥匙。对于这些特殊儿童,他们更渴望老师的爱,而老师的爱会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1)课上多关注,多辅导。

(2)课余时间和他多接触,多谈心。 (3)作业分层布置。

二、 同学帮助

帮助学生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伙伴力量”,就是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这种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尤为重要。由于随班就读学生存在自身的生理或心理缺欠,他们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或丧失信心。为给随读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使他们的个性和谐发展,教师要教育全体正常学生不要歧视随读学生,对他们献出爱心,给矛他们热心的支持与帮助。主要有:

1)组织各种交往活动,让正常学生理解随读生。主动与随读生交往。 2)发挥助学伙伴的作用。在学习上帮助;协助教师对随读生进行基本能力训练。

3)建立合作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 家庭协助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略的教育资源。因此,还要做好随班就读学生家长工作,主要有:

1)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2)家访 3)书面联系 4)召开家长会 通过一个阶段的教育与帮助,刘志宇在德、智、体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在不仅能与同学主动交往,而且课上敢于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简单的作业基本能完成了。

第2篇:让随读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小编推荐]

让随读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现代人要适应现代社会,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聋哑生虽然因听觉上、言语上的缺陷被称为特殊学生,但他们也是社会人群中的一部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都存在于社会之中,他们所面对的同样是缤纷的世界和繁杂的人事,因此,他们同样必须具备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才能适应于社会,立足于社会。同时,聋哑学生要想从一个自然的人转变为一个社会的人,要想成功回归主流社会,与父母、老师、同伴、他人的交往至关重要。

一、案例背景

金X X,女,1996年2月出生,中度聋哑,腿脚行动不便,现就读于平湖市林埭镇中心小学五(4)班,属随班跟读学生。父母和她一家五口,其乐倒也融融,平时跟着爷爷到处活动。父亲在当地进厂务工,母亲早已在家整理家务,姐姐正在读书。

该生性格较为内向,能与同学接触,由于是中度聋哑,低、中年级的简单知识学习无法跟上,进入五年级后,各种学习方面的思维能力随着时间的递进,慢慢退化,学习成绩可想而知!上课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极少次数的发言,表现极为紧张,自己不知所言,同时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记忆力差,理解和反映迟缓,基本属于自由主义者。

班级生活能自理,能做简单班务,学广播操反映慢,动作不协调,由于性格关系,课间喜欢和同学追逐打闹,有时候日常行为较为怪异,在一定程度上想与同学吵架,以引起同学关注的倾向。同时该生自小学一年级进校后就在所有老师的关心下成长,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进步缓慢。

二、观察后发现

金某,我在日常生活及教学中逐步发现该生具有三大特征的行为。

1、自卑、孤独感

与同学的长期相处,不受同学管教,有欺负别人的习惯(由于她的自卑心理),同学们不大乐意与之交流。课间,常常孤独一人坐在位子上或翻看书本或目光呆滞地看着同学玩耍,偶尔有同学拉她玩耍也仅呆立一旁,很是无奈,一会儿又回教室无所事事,上课也听不懂,更跟不上教学进度,学习跟不上,更增加了自卑和孤独感。

2、与老师的关系密切。

金某虽然与同学玩耍的时间少,但每每看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特感亲切。开学初,我无意间叫她发一下班级的报纸,她手舞足蹈,表示同意!而且做的也比较好!以后几次叫她分发班级资料,做的很好,但同时感觉好象她在等我说一样(因为每次的资料肯定在固定时间到办公室,她也固定时间到办公室等我说),她认为自己得到老师的信任感到无比光荣。

3、对学习失去信心。

从平时的教学中,我逐步发现金某在上课时看似全神贯注的状态,其实是在滥竽充数!在语文、英语齐读课文时也跟读非常整齐,指名读时,虽不流利,倒也能连贯地读下去,但课后留下来,从中选个别生字让她读就不行了。语文、英语如此,数学计算、数学的数量关系就更糟糕了。

综上所述,基于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她对学习渐渐失去了信心。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本知识的难度加大,她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父母也不抱什么希望了,但愿她在学校能与同学一起学习,能学多少是多少。

三、爱心呵护,重塑信心

为了使金同学不感到孤独,融入集体之中,尽快摆脱困境,特殊的教育,特殊的关爱。班干部与我着手制订以下几个关爱目标:

1、家校配合,经常联系。

2、关爱浇灌、体会温暖

3、集体生活,体验乐趣。

4、向往成功,获取自信。

(一)、定期家访,经常联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和家长取得有效地联系中,感觉到作为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是不愿意到学校来的,他们中有一种不好意思的感觉,作为老师,能家访时可以去家访,不能家访时可以请家长到校来,无论怎样,都要当着学生和家长的面,实事求是地表扬她在学校的一点点进步,燃烧起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希望,这样,学校和家庭能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教育随班就读生。

由于金某的家离学校较近,他的爷爷也在路上经常碰到,通过和家长的交流,打消了家长的顾虑,建立起了共同为了孩子的明天而努力的信心。对学生的以往和近况,家长与我交谈,娓娓道来,一个正常的家庭,想领养一个孩子以增加家庭气氛,可惜残酷的现实,击碎了这个家庭培养孩子将来成才的美梦,说到动情之处,早已是声泪俱下。不过从家长那里也得知,经过他们家十几年的哺育,他们有信心把金晓雯长大成人!

更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在编班时,把金某家附近两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分到一个班级,作为照顾她的学生。我也充分利用这两位学生的作用(同时她们又是班干部),与金某的家长建立起了“家校联系卡”,加强了评价指导和使用管理,把取得家长信任作为做好随班就读的切入点。同时与家长一起制订了针对金某的个别化教学计划。

(二)关爱浇灌,体会温暖。

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与辅导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做什么远比他们说什么更重要,这就是实践的艺术。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金某在班级中时常听到教师或同学的夸奖,对她来说建立了自信心和自尊心。如金某的节电员身份,更是班级响当当的角色!我想:作为教师对班级随读生首先要有信心,要多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对他们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和责备。平时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常对她们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这对随读生来说,就意味着老师的重视、关怀和期待,从而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理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集体关爱、体验乐趣

学生的群体意识比较强烈,聋哑学生很难和其他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虽然一些学生并非故意歧视她,但因其自制力差,有时会说不该说的话。加上她自身的缺陷也较难适应正常儿童的活动,也在无意中被抛在一边。聋哑学生在正常班级受到严重的心理压力,使得她为了获得同学的关注,而产生吵架倾向!

同时,教师要处理好普通学生和随班就读生的关系,教育同学努力成为随班就读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他们一起游戏、活动、学习、劳动……使这些学生不游离于集体之外。

针对上面所述,也为了让金某和其他同学一样感受集体的关爱,温暖。我首先组织“助学伙伴”的活动。让班干部从周一到周五,定人定岗位,负责金同学的语文、英语的单词背诵,基于她的学习成绩,两位老师有的放矢地让她达到一定的教学要求就可以了。在不断的学习帮助中,她能够在学习的同时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是令大家高兴的一点,每次她在语文课完整地回答完问题后全班的同学都会为她的进步而鼓掌。

其实,开展“让班级充满爱”的中队主题会。主题会上,同学们纷纷争着发言,都表示要把爱和方便留给金同学,让每一个同学都感到班级的温暖、集体的荣誉。也就是从此,经常可以看到金同学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认为,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是学生仿效的榜样。金同学也从集体的生活中,体验了许多乐趣。

最后,进行“友谊之手,永伴身旁”的班级业余活动!让在普通学生中流传的“模仿秀”也积极引导她参与,让她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体验班级的多姿多彩!伙伴们伸出了友谊之手,不但不歧视他,而且像对待自己一样爱护帮助她,和她一起参加学校的活动。金同学感受到了集体的爱!

(四)向往成功、获取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向上的车轮。培养随读生自信心的条件是让他们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则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教师要根据随读生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如好学生一遍做对了题目要表扬,针对金某经过几遍甚至几十遍才做对的,也进行表扬、鼓励。

首先创造机会,及时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减少她学习中的挫折,尽可能多地给她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她在不断地成功中培养自信,激起她对成功的追求。金某是幸运的,所有的老师没有因为她是一个智障学生而歧视她,相反地处处为她创造成功的机会。有一次,我逮到一个机会,那天数学课上,我让学生在做连线题(五年级上册《从不同位置看到物体形状》),我在一旁观察学生时,发现她做的认真及了,走过去发现她的答案做对了两个(共三个),我在讲解里特意拿出金某同学的答案,做起范本向同学讲解!我想我的这一举动,可以让她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其实帮助金某树立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培养她的自我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为班主任的我特别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要求同学们能团结一心,有积极上进的精神,关心集体,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让金某认识到自己也是集体的一员,也是小主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劳动时普通学生为他示范动作;课间余暇时,大家为他介绍外面的所见所闻,开阔了他的视野;在班级工作中,鼓励他共同当选班干部一起负责管理。为此她担任了班级节电员的班干部角色!

五、教育效果

经过三个月来在班级中的随班学习,现在金某同学改变了些样子。在学习上,特别是英语课、语文课产生了兴趣。只要一下课,就虚心地向老师、向同学请教,慢慢地摆脱自卑厌学的心理。最近的英语朗读比赛,在班级中还名列前茅!

同时,每天积极做好班级的卫生工作,因为腿脚不变,其他扫地等不做,但教室的讲台每天都由她清理!还有她是班级的“节电员”,由于旁边正好是教室电灯的开关,所以自然而然的成就了她的一次美谈。一次学校突击检查教室的电灯关了没有,别的班级忘记了许多,只有五(4)班受到了校长的肯定!如今,金某同学真正体验到了在班级中生活,以及学习中的快乐。

六、教学反思

对于随班就读生,我们只要提供一个竞技场,他们同样能够尽情挥洒人生;我们只要制造一个机会,他们同样能够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只要搭建起一个舞台,他们同样可以奏响欢乐的乐章。我们不仅要把爱给每个孩子,更要加倍地关爱特殊学生,用炽热的爱去温暖他们,影响他们,去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唤起他们的自信心。“

一个好老师,应适时地变换自己的位置,与学生的交流不应只是师生的关系,可以与他们交朋友。心灵与学生沟通了,学生心中的疙瘩也随之解开了,像随班跟读的金同学,心中往往有自卑感,生怕老师歧视她,怀疑同学疏远她,自然而然的产生厌学。久而久之,学习也跟不上,如何做好心灵沟通,必需调整教师的心态,去更多地关注学生。要在教育上给予期望,多鼓励、多关心,等待其内在的潜力在开发。

七、今后的目标

通过对她的教育,我觉得关键所在,就是“条件、机会、环境、帮助和方法”。我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对她的帮助,会深深影响着班级同学。助残济困的班级氛围,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最好教材,精心营造的良好班风必然对每一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树儿,总会发芽;是花儿,总会开花;是人,心中总有理想和追求。让我们每个老师都对随班就读生们承担起应负的责任,热情地关心他们,他们一定会有美好的希望!

春蚕吐丝造福人类,蜡烛成灰光照万年。这是教师的骄傲和自豪、爱永远是教育中最美好的语言,教师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引导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趋向积极和高尚,教书育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让我们更加关注特殊群体中的学生,做好随班跟读学生的工作,但愿金某同学的在班级中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享受春光明媚,雨露滋润,相信她同样会茁壮成长。

上一篇:村支部工作总结下一篇:内部调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