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有技巧

2023-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考志愿填报有技巧

考前考后报考各有利弊 高考填报志愿四大技巧

(一)考前考后填志愿各有利弊

1、考前填志愿是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 模拟考试、考生平时成绩和高考前的状态来确定。通过模拟考试让考生明确当前自己在本地 区所处的位置,再根据这个位置来选择相应水平的学校。这种根据现在预测未来的方式不仅 仅是考学生的硬件——分数,还考学生的软件,如自信、冒险、自我评估能力。而且,每位考生判断是不同的,机会是相等的,因此某学校某专业的报考人数就不会产生过于集中或过于稀少的现象。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能录取到满意的新生。但心理保守和发挥超常的学生可能会吃亏。考前填志愿有两个弊端。一是影响最后阶段的复习。因为志愿填报事关个人前途,同学们愿花工夫分析、研究,不可避免地对复习造成影响。二是盲目性大,失误较多

2、考后估分报志愿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来估分,再由教育部门划定估计分数线,考生依据估计分数线填报志愿。由于,考生估分存在误差,估分划的线又有偏差,那么估分填报的志愿相差就较大了。但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干扰学生考试前的复习。这种方法对于学习成绩中等尤其是平时成绩不大稳定的学生较为有利,但估分后填志愿,一般会为自己留有余地,把志愿降低一点,且对估分过高或过低的考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使不少考生错失自己心仪已久的学校。

3、分数公布后填报志愿,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量体裁衣填报志愿。高分生与 低分生都有明确的方向,报考志愿与实际录取悬殊不会很大,风险减小。但容易出现志愿扎堆儿现象,冷门专业更冷,热门专业更热,使某些院校(或专业)录取分数线猛涨,落榜率增大。另一个可能是造成“断档”,即由于某校上一年录取分数高,因而一些高分考生不敢报考 ,以致造成该校几个分数段没有考生。使这些高校招生压力加大,招生计划与实际填报人数 差距拉大,导致调配生增多。

由于不同填报志愿时间各有利弊,靠感觉、估考分、凭成绩填报志愿,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二)估考分报志愿特别技巧

除稍后再作评述的填报志愿所应遵循的通则通法以外,估考分报志愿有其特别的技巧。估分 填志愿,不仅要依据估计的分数,还要参考前两次的模拟考试成绩和名次。因为即使估分很 准确,但没有整体排位,不了解其他考生的情况,而一模、二模可以弥补这一点。

估分填志愿的技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一模考试后,各校对考生在群体中的位置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多年的实践证明,他们 的分析与考生在高考中所处的位置,基本是吻合的,可以作为填报志愿的主要依据,适当参 考二模考试发挥的情况。

2、认真分析高考中发挥的情况,是正常发挥还是超常发挥,或者是发挥失常,估出自己高 考可能所得的分数,再与周围同学交流,将高考成绩与前几次模拟考试相比,自己感到是位 置相同还是前后有所变化。

3、简易推算自己的录取段位。一般说临考前3次模拟考试的平均成绩可以看作是考生的 基本实力,并以此估计自己在班上、在全校的排列名次。再根据本校近3年的录取率,取3年平均数,再考虑本届考生的学习水平与上届相比有无明显的波动,通过比较可大致知道自己处于哪一个录取分数段上。如全校有考生200人,A考生近3次模拟考试平均成绩在全校排名为第30位,即30/200。本校近3年平均录取率本一10%,本二为25%,专科30%,即1 0%的考生录取到一批本科院校,25%考生录取到二批本科院校,本一本二=35%,即35%的考 生可上二批以上的本科院校„„A考生排名为30,说明上本一的希望不大,而上二批本科院校的竞争力很强。

4、考生志愿起点很难把握,尤其是处于在本科一批和二批位置附近的考生,因事先不可能 知道同层次同意向的考生集中或分散在哪些学校,要有起点算高了或算低了的思想准备,切 记不要盲目乐观选高的起点。 (三)凭成绩报志愿的特别技巧

凭成绩报志愿,决定考生能否如愿顺利进入所填院校的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考生志愿 的集中与分散情况,二是考生在所有考生中的位置,后一个可相对准确地推算出来。前面介 绍了考生在本校排名位置的简易推算方法,再考虑到一个重点中学的中下等学生可能会和一 般中学的上等生处于同等地位,那么大体可推算出自己在省市招生群体中的位置。实行标准 分的省市,考生从成绩单中便可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全省、市中的准确排位,无须去推算了。 但是前一个因素的不确定性很大,如果同水平的考生、同志向的考生,志愿集中在一个学校 或几个学校,就会将这些学校的分数抬得很高,即使知道了分数但很难确定所报志愿是否集 中,可能造成局部的竞争更加激烈。根据这些特点,公布成绩后报志愿应注意:

1、处理好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关系。搜集信息包括招生形势、招生政策、当年的招生规 定,心仪的高校及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等,越全面越好,然后运用这些资料选报适合自己 的志愿。

2、一般来说,二本边缘分数考生可考虑报外地院校;一本的边缘分数考生报本地重点院校 的机会大些。无论高考成绩如何,每个考生都一定要对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大体 排名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太近或颠倒顺序。

3、“量体裁衣”。公布高考成绩后报志愿,考生完全凭高考成绩说话,在选志愿时是名校 优先还是“热门”专业优先?大体上可参照这样一些原则。

(1)高分考生,奔名校。指60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报考任何院校,但要考虑北大、清华某 些专业的录取分在630以上。这些考生可考虑选报其他名校的特色专业。

(2)次高分考生,奔特色。这是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属比较优秀,成绩在560分~600分之间 。若填报北大、清华感觉把握不大,分数在这两所学校所选专业往年录取的平均分(不是最 低分)之下,为稳妥起见,可考虑其他重点院校的特色专业为第一志愿首选。

(3)考分中上等的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考分在重点线以上,560分以下。志愿范围是多数 重点本科院校,选择余地大。在开设相同专业的高校中可选综合实力强、教学条件好、师资 力量强的学校。

(4)一般成绩考生,奔专业。考分在本科线和重点线之间,普通高校实力、声望差别不大, 而专业差别对就业和其后的发展关系较大,这个分数段的考生,以选好专业优先,但要注意 不要人云亦云,应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专业。

(5)成绩较低的考生,先确保有学可上。成绩较低,虽上了录取线,但未到本科线或在本科 线附近,这时选报志愿首先考虑有结合实践紧密且需求量大的专业,有利于将来就业;偏“ 冷”的专业避开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录取。

4、考试成绩达到或接近的学校没有符合自己志趣的专业,可以考虑降低一个批次,报考自 己喜欢的学校的专业。着重注意的是报志愿学校时避免盲目拔高或过于保守,一般说就低不 就高比较保险,同时要切记在填报每批次的几个志愿学校时,一定要拉开学校的的档次,形 成合理的“梯度”。

5、考虑扩招的学校和专业,注意扩招部分是否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尽量避免高分低报,失 去了更好的深造机会。

(四)利用好一切机会,提高高考成功率

1 填报提前录取批志愿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一部分招生类别、性质、专业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学校和国家批准提前 录取的一些学校集中起来,在大规模招生之前进行提前录取。这部分提前录取的院校主要有 解放军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音乐艺术类院校(专业)及少数经批准参加提前录 取的院校和专业。填报了提前录取院校(专业)的考生,即使在提前录取时落选,也不影响其在以后第一批、第二批„„的录取。也就是说,这部分考生多了一次录取机会。凡有意就读提前录取院校(专业)的考生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增加被录取的成功率。

2 关注受鼓励专业

有人形容说,高考像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些片面。 对于许多“热门”学校、“热门”专业,像前两年的经济和计算机类,的确是这样一种情况 ,报考人数非常多,招生人数有限,便造成了许多考生落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许多 学校、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较多,报考人数却非常少。过去如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 业、石油和师范类便属于这种情况,纵观历史,横看世界,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不 仅仅需要某几个专业的人才,她需要的是各个方面,各个专业有用的人才。俗语说:“三百 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国家的发展,需要的不是一行一业的状元,而是各行各业, 三百六十行的状元。(农业、林业、地质、矿业、水利、石油、师范,每一类专业的人才对 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国家大力鼓励广大考生踊跃报考这几类 学校,这类学校师资较好,考生上线率高,录取容易。作为考生志愿填报的建议者,我们同 样希望立志于这几方面的考生,踊跃地报考受鼓励的学校和专业。)

3 选报定向生

1989年原国家教委作出了《普通高等学校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为 了保证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能得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高等学校按国家招生计划 的一定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就业”。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二、正确的心理认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 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

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

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想想“流水”的启示“学非所用”是真理

三、剖析自我的现状

1、个人部份健康情形:身体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生活是否正常?有没有养生之道?自我充实:是否有专长?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休闲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份

财富所得:薪资多少?有储蓄吗?有动产、有价证券吗?有不动产吗?价值多少?有外快吗?社会阶层:现在的职位是什么?还有升迁的机会吗?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自我实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质:居家环境如何?有没有计划换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家庭关系:夫妻和谐吗?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吗?小孩多大?健康吗?需要托人照顾吗?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吗?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四、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五、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

[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3、知脉:知识力、技术力、咨讯力、企划力、预测(洞察)力、敏锐力。[解决方案]做好时间管理、安排学习计划、上课、听讲座、进修、组织内轮调、多做事、反复练习、经常做笔记、做模拟计划。

第2篇: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双分差法

2009-06-19 15:51网络

面对着公布出来的密密麻麻的录取数据,谁都会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填好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填不好,即便超常发挥,也很有可能“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那么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如何根据自己的考分选择一所与自己考分相匹配的大学,既保证被录取又不浪费分数呢?本章从认识招生录取的体制、程序和录取的各种数据入手,通过对录取分数的形成、影响录取分数的因素分析、使用历年录取分数的原则,分析介绍根据“双分差”筛选目标高校的办法。

作者经过对多年来庞杂的高考录取信息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各高校各的录取分数发生较大变化,但每一所高校每一年超过批次控制分数线的分数却比较稳定,一般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位置,即使波动也是有其规律性的,利用简单的四则运算就可以大致预测出高校当年的录取分数,从而使填报的高校与自己的高考分数相对应,既保证被录取又不浪费分数。

“双分差法”是什么?

在了解什么是“双分差”法的概念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些概念:

“最低分差”:是各院校录取最低分与同批次录取控制线的差值,因此也叫“线上分差”,是当年考生被录取的最低分数要求。例如,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在辽宁省录取最低分是582分,当年辽宁省的重点控制线是530分,则北京语言大学当年在辽宁省的录取“最低分差”是582-530=52分。

“平均分差”:是各院校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与同批次录取控制线的分差,因此也叫“线上均差”。反映的是院校平均录取成绩高出同批次控制分数线的总水平。例如,北京大学2005年在辽宁省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是648分,当年辽宁省的重点控制线是530分,则北京大学2005年在辽宁省的录取“平均分差”是648-530=118分。

简单地说,“双分差”法就是以省控线为基准,以多年(至少三年)“平均分差”的均值为参照分数,定量测算目标学校当年的录取分数,然后再根据高校多年(至少三年)“最低分差”的变化趋势进行定性判断,从而修正预测分数、筛选高校的方法。如何利用“平均分差”均值测算高校录取分数?

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述“平均分差”和高校录取平均分之间的关系:Y=C+ΣXn/n (n≥3)

Y:高校录取平均分,X:平均分差,C:省控线。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解释公式的使用方法。

以下是西安交通大学2003~2006年在湖南省的录取信息(理科):

可以看出,测算分数与实际分数只差一分。当然这样的精确率属于“小概率事件”,常见的情况是误差达到10分左右,比如下面的两个例子。

湘潭大学在吉林省的录取信息(文科)

在这里,实际分数与预测分数的误差是5分,属于正常范围内,也就是说,按照预测分数填报该校,就有七成以上的把握被录取。

如果碰到特殊情况,误差还会大一些,但是大多属于正误差,比如下面的例子。北京外国语大学近几年在浙江省的录取信息(理科)

在这个例子当中,误差达到了42分,确实有点离谱了。原因我们在后面说到“最低分差”的时候会详细解释。

慎用“平均分差法”

在上面的几个例子当中,我们看到,单纯按照“平均分差”均值来测算高校录取分数,精确率确实无法保证。作者曾经对辽宁省的55所院校进行抽样统计,发现测算分与实际录取分相等的高校是1所,测算分超过高校实际录取分10分以内的有10所,超过实际录取分10~20分的有24所院校,超过30分以上的有17所。也就是说,按照“平均分差”均值来填报志愿,虽然胜算较大,但浪费了一定的分数,所以“性价比”不是最高的。这时就需要用“最低分差”对高校历年录取分数的走势进行分析,修正“平均分差”得出的预测分数。

录取分数的走势可分为上升型、下降型、平稳型和跳跃型四种,下面我们就来逐个分析。

1.上升型走势。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2006年在辽宁省(理工)录取的“最低分差”分别是

48、

54、

59、80,上升趋势明显,如图1。

对这类院校进行预测时要做好两手准备:如果是招生宣传或改名等因素引起的分数偏高,特别是录取分数在连续几年升高情况下,录取分数多半会下降,套用经济学的话来说,“虚假繁荣是不能长久维持的”;如果是因为院校实力强劲,考生报考踊跃引起分数居高不下的,那么在填报时就得悠着点,那是真老虎,不是纸老虎,考虑在预测分数上加些保底分吧。事实上,2007年该校理科录取分数为600分,超过一本线81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2.下降型走势。比如,山东大学近年在辽宁省的理工类录取“最低分差”分别是

57、40、

22、0,属于下降趋势,如图2。

对于录取分出现下降趋势的院校,我们得看清这些院校分数下降的原因,是高校实力下降了,还是因为以前“虚火太盛”造成的。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预测当年录取分数时,就得顾及分数的回升,而且预测的“分差”还要超过最高年份的。大量的数据表明,这类高校下一的录取分数出现强劲反弹的概率很大。2007年山东大学理科录取分数达到590分,超过一本线71分,出现强劲的反弹趋势,是历年来录取分数最高的一年。

3.平稳型走势。比如,2003~2006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辽宁省的理科录取“线上分差”分别为

55、

47、

54、50,就属于“平稳型”走势。如图3。

对这类平稳走势的院校,我们完全可以参照“平均分”进行挑选。比如,按照我们介绍的预测方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理科)的录取分数应为:519+52=571。事实上该校2007年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70分,低于我们的预测分数。

对于平稳型走势的学校,有一种特殊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就是历年“压线”录取的学校。这类学校之所以历年“压线”录取,是因为这类学校或地处偏远地区,或是农、林、矿等类型的学校,竞争力一般。但是这类学校对于那些分数刚刚够线、以升学为先决条件的考生来讲,无疑具有吸引力。考生选择这类学校时,千万要记住“看似安全的地方也许是最危险的地方”。例如,辽宁大学2003~2006年在辽宁二本文史类录取的“最低分差”均为0分,结果2007年该校的文史类“最低分差”竟达23分,如图4。

2007年南阳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等院校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4.跳跃型走势。比如,南京审计学院2003~2007年在辽宁(理工)录取的“最低分差”分别为

4、10

5、

15、8

2、165分,出现较大的“跳越”。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小年”现象(这里的“小年”是指当年录取的“最低分差”低于“最低分差均值”很多的情况,下同)。可以说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比较难“下口”,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软肋,在这里试举一二,供参考。

其一,出现“大小年”现象的学校大多是“种子选手”。以辽宁省招生为例,从2003年到2007年有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出现过“小年”现象。

其二,处于热点地区(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的热点高校,由于招生人数少,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比如,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物资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等,“大小年”现象非常明显。

其三,最顶尖的大学一般不会出现“大小年”现象。比如说清华和北大,每年不知道有多少考生削尖了脑袋往里面挤,甚至还有不少人发下“非清华不上”“非北大不读”的誓言,怎么

能指望这些“巨无霸”阴沟里翻船呢?

其四,本省的高校一般不会“暴出冷门”。原因很简单,招生数量大,生源也稳定。

其五,“大年”无规律可循。头一年出现“大年”的高校并不意味着第二年就一定出现“小年”。“大年”可能出现1次,也可能连续出现多次。

其六,“小年”只会出现1次,不会连续两年出现。

其实说穿了,对“大小年”现象进行预测就是有点类似于风险投资:看准了,有可能低分高录,“大发一笔”;万一不小心看走眼,那就很有可能高分落榜,欲哭无泪。就以我们前面提到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2006年该校的实际录取平均分与预测分数的误差达到了42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该校200

3、200

4、2005三年在浙江省录取的“最低分差”持续飚升,分别为

4、

37、82分,由于录取分数连年走高,很多考生和家长就不敢报考,结果该校2006年的录取分数(理)为574分,只在一本线上录取。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反的情况是,重庆大学200

3、200

4、2005年在浙江省理工类录取的“线上分差”分别为20、

7、0分,很多人看到该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持续低迷,就纷纷报考,结果2006年该校录取分数出现强劲反弹,“线上分差”达到32分,远远超过了近几年的录取水平,如图9。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一所学校录取分数的走势其实背后反映的是考生填报的心理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仅受以往录取分数的影响,也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预测各院校当年的录取分数时,要掌握充分的信息,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小提示

“双分差法”是建立在对自身成绩的估计和对省控线的预测这个基础上的,由于考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对以上两个数据预测准确,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考生必须要留有余地,一方面在分数上要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专业的具体选择上,也要冷热搭配,既要敢于报热门专业,也要填报非热门专业,甚至要服从专业调剂,这样才能提高录取的几率。

第3篇: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讲实际巧选择避陷阱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说

复制链接

2013-06-15 16:25

[提要]紧张的高考结束了,考生扔开书本开始“狂欢”,“一级战备”的家长也解除“战时状态”。然而,现在松劲还为时过早,顺利填报好高考志愿才算“功德圆满”。因为高考志愿填报不仅意味着大学四年学...

本报记者 张烁

紧张的高考结束了,考生扔开书本开始“狂欢”,“一级战备”的家长也解除“战时状态”。然而,现在松劲还为时过早,顺利填报好高考志愿才算“功德圆满”。因为高考志愿填报不仅意味着大学四年学什么,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人生方向的抉择。

如何把高考分数“花”得真正“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本期文教周刊给您支招。

把握原则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案例】小高是一名吉林文科考生,高考分数超过当年一本线72分。他没有明确的目标,但有一个强烈的想法:“以这个分数,要是不读个‘211’、‘985’,真是亏大了!”于是,在填报志愿时,小高分别填写了三个“211”大学,并“服从调剂”,结果,他被调剂到了某大学社会学专业。入学后才发现,自己对该专业一点都不感兴趣,尽管在重点院校读书,心里并不痛快。

“掐着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报考,很容易出现不能学习心仪专业的问题。”高考报考专家王海涛分析,许多考生和家长都认为,考分应与学校对等,高分就该上好学校。“其实,最好的学校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有差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专家建议,对家长而言,填报志愿时要着眼长远,与考生的情趣、爱好和特长相结合。如果孩子的未来目标是专业型职业,如工程师、律师、医生、会计等,那么,应该直接报考对应专业;如果孩子未来的目标是能力型职业,如销售,可以学习市场营销,也可以学习工商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来考虑“转专业”或“转行”,专业选择要格外慎重。向“专业型”转很难,比如会计转医学;向“能力型”转则相对容易,比如电气工程转市场营销。

报考时,“志愿梯度”也至关重要。一是院校志愿梯度,对于同一批次的多个院校志愿,要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由高及低,按梯次排序;二是专业志愿梯度,对于某一个院校的志愿,可以按热门程度,或考生喜好程度,或院校所在地区,由高到低,依次排序。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第一志愿尤为关键,基本决定了80%以上的录取机会。高校录取时,都是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有时宁要第一志愿的“低分”,也不要第二志愿的“高分”。山西省某考生考出高分,第一志愿报考浙江大学[微博],结果以1分之差落榜。次年该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天津大学[微博],又以1分之差未被录取。所以,在选择第一志愿时,应慎之又慎,需要综合考虑该校历年录取最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等信息,反复斟酌论证。

厘清困惑

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

【案例】小李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在填报志愿时,他想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但父母认为,中文专业太“冷”,以后不好就业,建议孩子学金融,最终,小李被一所财经类院校录取。入学后,小李沮丧地发现,大学里的自己被各种数据图表包围,一点儿都不喜欢。勉强毕业后,小李找了一份银行信用卡销售工作,但既无兴趣,更无业绩。幸好还有一点文学底子,他应聘到一家网站做编辑,但由于没有系统学习相关知识,一切还得从头学起。

填报高考志愿,家长和考生往往陷入这样那样的纠结: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选“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是就业优先还是兴趣优先?是选择偏远地区的好学校,还是选择大城市的相对薄弱学校?

其实,高考志愿填报从来不是“单项分”取胜,而是要综合取舍,追求目标最大化。

先说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建议考生填写志愿时,对于院校,将能考上作为第一位考虑;对于专业,将兴趣作为第一位考虑。”专家指出。而当出现“两难”时,是选择好大学中不太理想的专业,还是选择一般大学中的心仪专业呢?南开大学[微博]招办主任邵庆辉建议,如果考生本人非常想报某个专业的话,“保专业”比较好,因为这样学习会更加有动力,职业方向也更明朗;如果考生本人也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那么,“保学校”比较合适。因为一所大学的氛围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在大学中,如果有转专业的可能,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再说“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纠结。专家指出,首先要明确的是,“热”和“冷”是发展变化的,现在的冷门,几年后可能变成热门;现在热得不得了,几年后可能供过于求,难以就业。因此,不能静止地看待这个问题,而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为依据,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认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机械地认为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录取分数低的专业就是“差专业”。“如天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专业,其所在的一级学科都在全国领先,但在天津大学所有专业中招生分数并不高。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好专业。”专家指出。

在很多家庭,父母和孩子在高考志愿填报上经常发生“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就业优先”还是“兴趣优先”。家长认为,有个好的就业前景,比什么都强;孩子则认为,学习不感兴趣的专业,实在是痛苦之至。“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未来是孩子自己的,无论怎么爱孩子,都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因此,建议以孩子的意愿和兴趣为主。”王海涛说。事实上,只有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如果硬要去学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能够学习好、工作好吗?如果就业和兴趣不能兼顾,应优先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学校所在地的选择也让不少人纠结。专家建议,要在专业确定的情况下选地区,选择那些对口行业比较发达、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例如学车辆工程专业的,长春有一汽集团,相对容易就业;学金融专业的,上海、香港金融业发达,利于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不顾学校适不适合,一味选择发达地区非常不可取,因为归根结底,上大学选的是学校。

警惕陷阱

调查论证不可少

【案例】小任从小就对生物感兴趣,他的人生目标是做中国的“达尔文”。在填报志愿时,他发现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不禁一见钟情。入学后,小任惊讶地发现,该专业竟然设置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之下,主要课程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设计等。原来,该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医疗电子设备研发,和他想象中的生物学大[微博]相径庭。高考志愿填报中这样那样的“陷阱”,有客观存在的,也有家长和考生无意中给自己挖掘的。

小任的苦恼,在于填报高考志愿时的望文生义,掉进了“文字陷阱”。我国《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有多达506种专业,名称五花八门,家长和考生不做调研,光靠字面意思猜测,是很不靠谱的。专家建议,可以通过上网查询、电话咨询等了解情况,最好到学校实地考察,向该专业的学生、老师了解实情,做到知己知彼,避免失误。

“体质陷阱”,也不得不防。南京考生王鹏就在这方面吃了大亏,他的成绩高出南京林业大学平均录取分数12分,填报了该校的园林、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然而,南京林业大学并没有录取他。原来,他填报的三个专业都是色盲受限专业,而王鹏本人正是色盲。除了身体因素,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还应特别注意目标院校和专业是否有男女比例要求、单科分数要求等。

“表面兴趣陷阱”,让考生小单懊恼不已。在高中时,化学老师很喜欢他,优异的化学成绩给他带来巨大信心,于是,他坚定地认为,自己将来要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结果,如愿以偿后,他发现大学化学涉及大量数学知识,而自己并不擅长,毕业后去化工厂工作更让他感到迷茫。其实,小单犯了一个很多学生都容易犯的错误,即被“表面兴趣”遮掩了“真实兴趣”,化学老师喜欢他、高中化学学得好,并不意味着化学就是他真正的兴趣,填报志愿时所说的“兴趣”,必须是经过专业评估、稳定的职业兴趣,而不是简单的“表层”喜好。

“更名陷阱”也让不少考生“上当受骗”。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学校抓住人们的“名校心理”,抢着冠名“科技”、“理工”、“财经”等热门名词,再冠个“省会名”提高地位。还有“弱校”合并进入“强校”,甚至是“弱弱”联合,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一看又有“北京”,又带“国际”,多响亮啊!殊不知,这恰是“骗你没商量”。对此,专家建议,最好能到实地考察,看看学校的硬件,听听学校的管理,摸摸学校的实力到底如何。

第4篇:2014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形成有效梯度。一冲、二稳、三保,是平衡志愿的基本策略,但要合理搭配。合理搭配的原则就是一般既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高的院校,也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低的院校。可以填报一个或几个分数较高的院校,同时也需要填报一个或几个分数适中或较低的院校。一旦分数较高的院校投不出去,还有分数适中、较低的院校过渡、保底。形成有效梯度,就不是简单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了,而是要做到冲得上、稳得住、保得了。

2、将自己最心仪的,同时也可能是录取分数最高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再依次保持一定的梯度。

3、优先选择投档不退档或者是投档比例较小的院校。如投档比例为少有的100%的院校,以及公开承诺投档不退档的院校。

4、凡作为平行一志愿填报的院校,最好选择学校的专业录取办法为分数优先的,也就是学校确定专业时也为平行志愿的。简言之,优先选择院校和专业的"双平行"。

5、凡作为平行一志愿填报的院校,在选择专业时最好加上服从专业调剂(当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也是有一定原则和底线的)。

如何报考志愿优先和小平行的第一志愿院校

志愿优先和小平行一志愿学校的录取方式是一样的。第一志愿录取是按照所有报考这所学校的考生的成绩录取的。如果这个学校今年招40人,你排在40名以后就有可能不被录取。因此,这个志愿学校对于考生是至关重要的。在讨论报考策略前,你必须了解志愿优先是如何录取方式。这一点在报考策略篇中简单论述过。

如果你读过其它志愿填报的书籍,提到填报志愿要知己知彼。知己指的是了解自己的实力。知彼指的是高校录取数据。问题是如何把考生的实力量化。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在考生定位篇中讨论过了。在考生定位篇中,我们说过,一切按照排名。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把握目标院校的录取排名,这个问题在如何判断一个学校录取线篇中讨论过了。

要想填报好志愿优先的第一志愿,必须把握好两个排名。第一个排名是考生在当地的排名。第二个排名是高校在当地录取的最后一名学生(不考虑自主招生的分数)所对应的排名。

有了这两个排名,我们就有了填报的基础。

虽然,我们提到各种数字,但是我们的主要时间应该花在了解学校,专业,而不应该花在计算分差,查询资料。这些工作都应该交给计算机来做。

那么我们应该做哪些工作,在志愿优先的报考方式中,第一志愿最为主要。你的最主要的任务是选择好第一志愿。

高考志愿两步走:细读、细究录取规则

马上要到6月份了,6月份对于寒窗苦读莘莘学子而言,意味着终于到了迎来考验的一天。那么高考后,志愿如何填,更是一次人生重要选择。填志愿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必须要把握两点。首先要细读录取规则,规避无效志愿。每年高考结束填志愿后,都有相当数量的考生由于不符合相关要求被退出来,很多无效志愿就是因为忽略了录取规则,因此细读规则,避免无效志愿十分重要。第二是细究录取规则,合理填报志愿,根据具体分数和高考成绩合理填报相关的专业志愿,一定要了解每一个院校的情况,还需要看行业背景,这对选择院校非常有帮助。

第5篇:2014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2014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专业选择很重要

高考志愿选择专业是很重要的,你觉得先入大学,再转专业,真的靠谱么?非也!很多学校转专业比高考还难,不然每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高考高分考生入了学又退学出来复读了。高考志愿填报,学校和专业之间一定要做到一个平衡,不然又要浪费光阴了。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高职高专排名靠前的学校,其计算机软件——移动互联应用开发专业、计算机软件——三维动画设计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4G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应用电子商务专业作为重点专业。

转专业限制多

目前,很多高校确实都为考生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但限制较多。根据高校的不同情况,考生进入大学后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重新选择专业。一是高校有关实验班面向新生选拔学生,二是按大类招生的院系,在二三年级时选择专业方向。三是新生在大一末或大二末,有一次或两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

其次是名额限制。各高校规定的转系名额,一般占全年级总人数的10%-20%,有的更低。但入学后有一半左右的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专业有问题。与其入校后“曲线救国”转专业,不如在填报志愿时就选择一个理想的专业。

再次是成绩限制。不同高校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成绩要求不一样。

选好专业志愿很重要

某些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允许他们转入新专业,会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因此,很多学校给学生提供转专业机会,但并不是所有想转专业的学生都能如愿。从实际情况来看,要求转专业的也大都是通过调剂录取的考生或确实不适应专业学习的学生。转专业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要重修一年级课程等,甚至降一级。这些都是转专业时要考虑的因素。因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把宝押在转专业上,还是要争取一次性选好专业志愿,特别是第一专业志愿。如果实在想转专业,也要选择相近或相关的专业报考,这样,无论是转专业,或者将来跨专业考研、就业都比较容易。实际上,很多大学也认识到大学生的专业问题,实行了按大类招生,统一培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新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学习基础课程,高年级再分流到各专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对专业不适应的问题。

第6篇: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填报志愿技巧

【问】填报志愿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祖国和社会需要的原则

首先要遵循社会需要的原则,这是考生必须面对的客观社会现实。当考生的主观意愿与社会需求发生矛盾时,应首先考虑社会需求。因为人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青年人的性格可塑性很强,而社会需求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次,服从国家的需要,保证国家对人才的急需,这是招生工作的基本原则。考生选报志愿应从这一基本原则出发,把个人的理想、前途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祖国的繁荣而奋斗。摈弃各种世俗偏见,踊跃报考国家急需的专业,这是祖国的需要,人民的期望。

21世纪特别是进入世贸后我国急需的人才主要有以下种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从事高新技术的高级科技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经贸人才;法律人才;旅游人才;谈判人才。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今后10年,国家将集中力量,在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工业方面,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和建筑等技术产业,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还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第

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形成合理的布局和结构。

目前,祖国的各行各业需要千千万万各类专门人才,农业、师范、水利、地质、矿业、是由等方面的人才也是国家所急需的。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我国平均每年都要增加50亿公斤以上的粮食,才能为新增加人口提供生存条件。开发和发展我国农业的关键是人才。目前活跃在农业第一线的农业科技队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林业的天地是广阔的,我国林业正处在高科技、深开发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伟大的绿色事业向着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张开怀抱;地矿产业部门,为适应地质、矿产事业发展的需要、这类专业的院校设立了"地质奖学金",鼓励学生报考;军事院校担负着为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为实现国防科学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是当代青年的光荣和自豪,是青年一代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而崇高的职业之一。近年来,党和政府在尊师重教、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利措施,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已得到了改善。

(2)尊重个人特长和兴趣的原则

选报高考志愿,是考生选择今后从事某项职业的开始。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爱好,确定喜欢什么专业。其次,注意自己的特长,选择今后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志愿。兴趣是成功的前提,成功是热爱的结果。一个人只有多自己从事的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以达到较深的造诣和取得显著的成就。相反,一个人对自己的专业或工作毫无兴趣,即使聪明能干,但缺乏主动追求成就的热情,同样不可能在本专业有所成建树。但是在填报志愿过程中,有些考生忽视了自己的志趣和特长,盲目跟风选择志愿,结果

不但给国家造成人才浪费,而且个人也陷入痛苦之中。

尊重考生的兴趣和特长,是指导考生选择高考志愿的原则之一。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与才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如果你选准了符合你的素质和特长的志愿,经过长期的奋斗,就能较顺利地获得成功。如果你没有选对适合你素质和特长的志愿,你的才能就可能受压抑,有可能被埋没。

(3)家庭经济可行性的原则

上大学必须缴学费。目前,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高校收费标准只是收取部分培养费。但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费用,对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考生来说,负担仍是较重的。据估算,每个大学生每年学习、生活基本费用在10000元以上,最高超过20000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考虑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

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考生,可以选择:①能够争取到奖学金、助学金的专业,如农业、林业、地质、师范等专业,这些专业一般都在《招生专业目录》中注明奖学金的项目要求和数额。②可以根绝有关规定选择定向招生专业,这些专业的学费一般都比较低。③若身体条件复合要求,则可考虑选报军事院校或专业,这类院校、专业录取的新生可享受军人待遇,生活费用由国家补贴。④可以考虑选择收费标准较低的落后地区院校,落后地区院校收费标准,生活费用较低。

为了帮助、支持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各高等学校逐步建立起各种类型的奖、贷学金制度:①与就业部挂钩的优秀学生奖学金,用于奖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品学兼优的学生。②建立与就业挂钩的国家专项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单位奖学金制度(即在校就读时享受此类奖学金,毕业后就业要按指定行业或地域就业)。③贷学金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而又没有另却国家和单位奖学金的学生,入学后可通过学校申请领取贷款(贷款主要是在毕业前分期偿还,也有在毕业后若干年内偿还的)。④勤工助学制度。即在校园内外,为学生提供或协助学生进行有报酬的劳动,以帮补学费或生活费用支出。各高校指定的奖、贷学金数额各有不同,考生可登录学校网址,了解各学校的详细情况后,再选择填报。

(4)个人愿望与高考成绩相一致的原则

考生要能够被高等学校录取,必须做到选择的学校、专业志愿的录取分数与个人高考成绩相一致。在选择填报志愿时,必须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合理定位,从本人高考成绩出发,结合个人兴趣、特长、选择适当的学校与专业。千万不要片面地强调个人的兴趣愿望,不考虑本人高考成绩,脱离实际地"低分高报"。如果"低分高报",就可能会使自己失去被高校录取的机会。当然,也不必要"高分低报",如果这样,也可能会丧失好的机会。考生应该首先清楚自己的高考成绩能在全省所处的大概位置,进而估计在全省的位置,比较准确的确定自己选报的学校、专业。

(5)符合个人身体条件的原则

每年高校招生,除考虑考试成绩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考生的身体素质,考生身体条件成为高校录取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少考生因不了解自身的身体受限情况,盲目的填报

"热门"、"感兴趣"的院校或专业。如色弱、色盲考生填报医学类、计算机类专业等。这些考生不但不会被有关院校录取,反而会因"时间差"、"志愿差"而错过被适合的院校、专业录取的机会。有的考生则明知自己身体有缺陷,在体检时,采取弄虚作假的做法。这些考试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但入学复检时,因查出不适合就读所录取的院校、专业而被退学。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了解自己的体检结果,并实事求是地根据体检状况选择填报院校和专业,切忌不合实际报考和弄虚作假。

(6)权益与风险相结合的原则

近年来,不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过多的强调自身的权益,极少甚至不注意填报志愿的责任和风险。有的考生"低分高报";有的考生不考虑自身身体条件,不切合实际几种报考受限制的院校、专业;有的考生甚至认为只要上线,招生部门都必须包录取等等。原则上,每一批的志愿(包括学校和专业志愿)应按照从上而下顺序,形成比较理想(较热门)到比较不理想(较冷门)的合理层次。从2008年和2009年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看,有两种现象须引起考生及家长注意。①部分考生志愿呈现"保守型"。这些考生成绩较高,但在参阅往年一些"热门"高校时,觉得风险较大,特别是分数处于边缘的考生,容易患得患失,填报院校志愿往往是降低一个档次填报。②部分考生志愿"趋向性集中"。大家都认为往年上线考生较少的高校,几年同样会少人报考,因此大家往往"不约而同"填报往年"冷门"高校,从而使"冷门"高校变成"热门"高校。这两种情形,目前任何人都难以把握。

【问】影响填报志愿的主要三个因素是什么?

影响填报志愿的主要三个重要因素:地域、学校和专业。

(1)地域

通过录取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北京考生的志愿首选北京,其次是北京周边地区,再次是沿海发达地区,最后才是西部和不发达地区。这就形成一种现象,即同类学校录取分数因为地域的原因有了微弱变化,在京院校录取分数最高,因地域不同依次降低。

(2)学校

各校办学时间、隶属关系、办学特点、服务对象的不同,学校各具特色。一般将98

5、211及综合类重点大学和具有行业特色的重点学校划为本科第一批,将一般本科大学划分为本科二批,将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本科划为第三批,将职业类院校划为专科批次。考生可根据个人实际重点考虑相应批次的学校。

(3)专业

重点大学不是唯一选择,一般性大学也有自己的强势专业,行业类学校的专业特色就更加明显,在其专业领域内的知名度往往也很高。在学科建设上,很多学校特色鲜明。学校的基本情况和专业特色可通过学校网站及考试院高招办汇集的学校招生章程中查询。

根据这三个要素,建议考生采取排减法来确定自己的志愿。简单地说,模拟考试成绩排

名靠前,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心理状态好、身体条件允许和职业志向明确,兴趣爱好广泛等综合因素都具备的考生,可以选择地域、学校、专业三个要素的综合,就是可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地域和地域区内所喜欢的学校以及学校内所喜欢的专业。如果评估自己在全市排名中属于前列,但三个要素都满足有风险,就可以降低其中一个要素的比重,保险系数就会大大增强。如放弃地域选择保名牌大学和专业,放弃批次选择保地域和专业,放弃专业选择保地域和学校,或放弃两项保一项都是值得考虑的事情。要有失才会有得,这样才可以保证自己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有的放矢,增加成功率。

【问】填报志愿时应预防哪些心理问题?

(1)自负:有的考生认为自己分数高,报什么学校都行,结果往往是报了某名牌大学却没有被录取。

(2)冲动:有的考生看周围同学报好学校,自己就冲动跟着报好学校,而不顾自己会不会被录取。

(3)攀比:攀比心理常常表现在成绩相同或相近的同学之间,也与嫉妒心理有一定的关系。

(4)依赖:有的考生认为考试归自己,填志愿归父母,父母让考生报什么就报什么。

(5)自卑:有的考生自卑心理,又可能自闭,报志愿可能过低。

(6)侥幸:有的考生误认为填报志愿是碰运气,存在着严重的侥幸心理。

(7)恐惧:有的学生一提起填报志愿心里就紧张,想想这是自己一辈子的事情,志愿填报不好,就可能影响到自己的一生,非常害怕。有的考生则是一听说填报志愿就心里发慌,甚至脑子一片空白。

上一篇:宝宝学说话三字儿歌下一篇:感恩伟大祖国演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