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1.1 产业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 我国农业产品结构较为混乱, 农产品自身缺乏明显优势, 尚未凸显出主导产业, 环节间缺乏联系, 没有及时交流互动, 不具备知名的农业品牌与特色产业链条。另外, 需要规模较大并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引领, 但是在这一方面相对较为匮乏, 农村电商近些年来刚刚兴起, 市场物流与冷链体系建设、发展十分缓慢。

1.2 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在对农业产业进行投资的过程中,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贷款难、融资难这些问题在目前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农户自身的投入能力有限, 在农业招商引资、保障农业发展中会遇到重重阻碍, 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不高, 但是产业生产成本却逐年提高, 环境资源过于约束, 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阻碍。

1.3 技术型人才较匮乏

农村与城市相比较, 无论是薪资待遇, 还是生活环境, 城市地区均明显比农村地区优越, 因此大量技术型人才更加向往城市中的工作, 不愿意到农村地区工作, 导致农村技术型人才较为匮乏。

1.4 缺乏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社会化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很少有组织与企业参与到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代耕代种代管、市场信息化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当中。由于农村劳动力接受的教育水平有限, 自身综合素质会受到直接影响, 在使用科学技术方面存在不足, 无法将农业科技成果完全展现出来。

2 提升产业扶贫效果的有效策略

2.1 选准特色产业

选准特色的产业是农业产业的扶贫主要条件, 以此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特色产业的发展。

首先, 挑选出具有特色的产业。将当前的资源、产业发展基础、生态环境因素考虑其中, 选择特色产业。

其次, 凸显市场优势。由于市场需求较大, 根据供给结构进行改革, 在农产品供给、结构方面改变, 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与效率。

最后, 选择绿色产业。绿水青山是最宝贵的资源, 为使当前整体生态向着绿色方向发展, 应将绿色生态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2.2 树立精准理念

明确扶持对象,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 进而完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机制。经过国家统一指导选择扶贫对象, 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 制定实用性强的识别方式。大数据平台在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建立, 能够精准定位不同的情况, 明确扶贫对象与扶贫方式之后建立扶贫信息平台, 保证扶贫过程的透明化。在大数据下的精准扶贫平台中, 包含资金分布的过程、贫困用户个人信息、整体项目建设进度, 对产业扶贫进行精准定位之后, 才能够实现整体的精准考核与落实[2]。

2.3 完善利益机制

由好产业与好龙头带领, 解决贫困人口收益机制问题。因利益机制不健全这一问题在农业产业扶贫中较为普遍, 要将健全的农业产业扶贫利益机制相结合, 共享理念贯彻落实其中, 秉承长短结合的原则, 使贫困人口真正受益。另外, 推广订单帮扶模式, 政府财政扶持资金根据相关比例落实到集体, 村集体根据资产入股企业, 与企业签订协议, 建立合理的受益分配机制, 企业形成利益机制, 既能够提高村民的收益, 也能够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脱贫攻坚的实施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扶贫就是扶贫开发的过程, 以产业特色、资源优势为基础, 在发展贫困地区、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进步, 我国逐渐进入扶贫攻坚的重要环节。在扶贫攻坚工作当中, 实施产业扶贫是一项重要工作, 需要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紧密围绕经济效益, 增加贫困农户收入, 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当前农业产品扶贫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进而推动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永和.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8 (2) :6-7.

[2] 杨长河, 陈正良.农业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 (31) :6-7.

上一篇:从财务报表列报项目的角度解读管理用财务报表下一篇: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