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脱贫攻坚会议记录

2023-0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脱贫攻坚会议记录

脱贫攻坚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法律援助

[提 要]农村法律援助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法治乡村工作内容之一。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建设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法律援助制度不够完善、援助队伍薄弱、相关投入不足以及宣传力度缺乏等。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援助制度是完善我国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要通过增加法律援助经费投入、扩大法律援助队伍、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维权意识,从而化解基层矛盾,构建法治乡村。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法律援助;脱贫攻坚;

[作者简介]邹 亮(1992—),男,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法学;(江西赣州 341000)熊文瑾(1985—),男,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助理研究员,法律硕士,研究方向为法学。(江西南昌 330077)

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是我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1]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矛盾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农村法律资源贫乏,以致农村法律援助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如何维护农民权益,解决农村法律纠纷,让农民能够与其他公民一样享受到便捷实效的法律援助,成为当前一大难题。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有利于提升农民幸福感,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奠定良好基础。

一、农村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下,律师为法律规定的特殊案件或其他案件中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农村法律援助,是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组织、指导和统一协调下,由专门的法律援助人员和社会志愿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本地农民和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给予的减轻或者免去收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农民合理合法的诉求,实现其权益,从而维护国家司法公正、健全人权及社会保障机制之目的的一种法律制度。[2]

农村法律援助相对于普通法律援助更加具有特殊性。我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其中农民人口约占七亿。如此庞大的群体,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经济的差距,使得农村人口无法与城市人口平等的享有法律援助服务的权利。农民群体本身的局限性导致其自身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有限。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政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法律援助体系,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3]

二、农村法律援助的困境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立法存在缺失

随着法律援助事业的不断发展,法律援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前法律援助制度无法满足形式需要,现有《法律援助条例》体系还不够完整,缺乏相关配套的措施,这为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和法治乡村的建设带来了阻碍。第一,政府职权不明晰。《法律援助条例》中关于负责援助事项政府部门的职责没有明确规定,农民无法找到明确的组织部门申请法律援助。第二,受援案件的范围和对象不明确,《法律援助条例》对于民事和行政案件没有明确规定,农民本身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观念落后,导致农民对寻求法律援助的积极性不高。受案范围较模糊,容易导致该法束之高阁,无法适应经济的发展。[4]第三,缺乏明确的监督机制,法律援助监督机制的匮乏,将使得法律援助无法得到有力保障和高效运行。

(二)受援条件过于苛刻

《法律援助条例》第13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公民经济困难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需要规定。申请人住所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与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执行。”这一规定表明,农村落后地区的农民想要获得法律援助必须要有经济困难证明。严苛的条件和复杂繁琐的审查程序需要耗费农民大量时间和精力,往往使得农民望而却步,放弃获得法律援助的机会,很多案件也就不了了之。[5]

(三)农村法律援助的人才匮乏

在经济利益的鼓动下,法律援助律师大多流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愿意留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少之又少。调查显示,我国省会级以上的城市中,平均每10万人拥有的律师数为51名;而在贫困县中,平均每10万人只有1.7名律师。基层法律援助机构人才匮乏,使得许多农村地区法律援助陷入停滞状态,广大农村地区对法律援助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农村高素质法律援助律师匮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四)法律援助宣传力度小

农村法律援助从一开始就缺乏针对性的法律援助政策。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观念弱,再加上传统“厌讼”和怕打官司的思想的束缚,人们很少会积极主动的寻求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在农村,生产生活一旦发生矛盾,农民往往喜欢“私了”或是依照风俗习惯来解决,这都说明农村援助普及程度较低。

三、农村法律援助解决路径

(一)完善法律援助相关制度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推进农村法律援助建設,完善农村法律援助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法律援助有法可依。完备的制度体系是保障法律援助运行的前提。只有在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体系下,才能保障农村法律援助有效运行。司法机构也应发挥好在法律援助中所扮演的角色,履行职能,保障农民的法律援助权利。要重点关注农村五保、低保人群和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要化繁为简,简化法律援助的申请程序,鼓励农民寻求法律途径保障权益,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与冲突,促进和谐乡村,法治乡村,美丽乡村的建设。

(二)重视法律援助组织和队伍建设

一是构建农村法律援助中心。让农民可以在家门口寻求法律帮助,切实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农村法律援助中心的建设,一来可以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二来可以发挥法律普法宣传的作用,让农民知法、学法、懂法、用法。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应当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了解农民的法律需求,解决农民遇到的法律问题。二是提高法律援助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一,鼓励广大律师和其他法律工作者参与到农村法律援助的建设中,提高基层法律援助队伍福利待遇,壮大农村法律援助服务队伍。政府应当为法律援助律师提供更多资源和便利,让更多的法律工作者到农村去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第二,培养法律专业大学生下乡。地方院校可以考虑从实践性教学和转型发展等专项经费中,划拨一部分经费用于法学学生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维权法律援助,合理安排大学生到农村实习、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法学生的法律素养和经验,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可以为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第三,鼓励、扶持、引导农民自发成立法律援助组织,农民之间的法律互助组织往往比外来的法律援助更容易被当地所接受,政府应当鼓励农民合法的自发成立法律援助组织,维护自身权利。

(三)加大法律援助资金的投入

由于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为了农村法律援助提供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法律援助的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制度,助力农村法律援助建设,保护法律援助的平稳运行,按照我国财政的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管理机制,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服务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法律援助还应当鼓励社会力量的加入,吸引社会资本注入,为新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发挥作用。

(四)强化宣传,提高农民维权意识

在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建设中,农民群体作为主体,是法律援助工作能否成功开展的关键。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大力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群体法律观念。提高农村法律教育普及度,增加农村教育资源特别是法律资源的投入,破除农村“厌讼”、怕打官司的陈旧思想、文化、习俗对农民思想行为的束缚,提高农民法律意识,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合法权益。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自我維权意识。政府部门应当定期开展普法教育,送法下乡,印发法律宣传手册。在农村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咨询室,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和法律咨询,广泛传播法律知识,让农民对自己的权利主动维护并寻求正确的法律渠道。拓展法律援助宣传的渠道。在信息时代下,政府和法律援助相关机构应当寻求更为广泛、高效地宣传手段,通过建立网站,设立电话服务专线,在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栏,开设有关的电视节目等,通过这些农民群众日常能接触到的方式来宣传法律知识,让农民了解并且享受到农村法律援助服务,从而维护自身的权利。

农村法律援助是实现脱贫攻坚战略,构建法治乡村工作内容之一,对于推进我国法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农村法律援助面临着不少困难,让每个农民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合法地维护自身权利是政府所必须肩负的职责。因此,要加大农村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基本法律素养,实现脱贫攻坚,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一片法治沃土。

[参考文献]

[1]李丽.补齐农村法律服务短板[J].人民论坛,2017,(35).

[2]贺海仁.法治建设,农村不能“掉队”[J].人民论坛,2017,(20).

[3]相丽玲,郝雅玲.我国信息援助法律制度的演化及其评价[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5).

[4]刘晓兵.农村留守群体的基本权利保护[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5]陈小鲁.农村法律援助的现状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6,(2).

[责任编辑:朱晨光]

作者:邹亮 熊文瑾

第2篇:“脱贫攻坚”政策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脱贫攻坚; 污水处理; 环境质量

我国农村人口多,每年都有大量生活污水产生。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被严重污染,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农村的经济发展。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处于低洼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等地表水体中,使各类水源受到严重污染。不仅如此,生活污水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对部分地区容易造成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目前,我国农村的主要污水为80亿吨,而我国96%的村庄缺少污水处理系统,还在随意的排放生活污水。到目前为止,尽管农村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也在积极的处理生活污水,但是受环保意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并不高。对于郸城县李楼乡来说,虽然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建成,但是仍要面临操作、维护以及运行费用等方面的问题,致使无法持续的投入使用污水处理设施。所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存在。

二、郸城县李楼乡的基本情况

李楼乡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的西北部,距离县城16千米,与淮阳、鹿邑两县交界。下辖行政村有25个,自然村有128个,人口共有74883人。李楼乡辖区内主要有孔楼、丁集、袁张桥、砖寺、李小楼等5个贫困村。孔楼、丁集已于2015年退出贫困村;袁张桥、李小楼于2017年底退出;砖寺则在2018年退出。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有 1507户、5591人,如今有1242户、4889人已经完全脱贫;有265户、702人还未实现脱贫;发生贫困的几率为0.94%,比国家所规定的2%的贫困发生率要低很多。李楼乡全体干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指导中明确责任、强化意识、思路也得以拓宽。通过将帮扶项目落实到实处,促使李楼乡的实际困难得到了解决。推进建设贫困村、产业发展、转移就业、饮水工程的改进等一系列工作,促使各项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成效非常显著,也改善了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然而,在污水处理方面,郸城县李楼乡的污水收集系统还不够完善。利用的多是明渠或暗管,而且收集污水的设施相对简陋,雨污分流并未实现,山泉水、雨水等的汇入导致污水的成分极其复杂。由于增加水量以及降低污染物浓度因释作用,所以会加大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就恶化了郸城县李楼乡的村民居住环境,污染地表及地下水。

三、郸城县李楼乡的生活污水特征

(一)污水面广、不集中

郸城县李楼乡的供水设施以及污水排放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污水沿着路面或是道路边沟排放至就近水体,混合着雨水一起排放。所以,污水就比较分散,收集起来也会非常困难。此外,受建筑布局的影响,也使李楼乡的生活污水排放比较分散。因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的缺乏,人们便开始随意的堆放垃圾。李楼乡的生活污水不仅包含家庭活动用水,还混合了高浊度的雨水径流以及垃圾堆放所产生的污水等,最终形成的污水就有着复杂的水质成分。受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的影响,各类污水的比例也是各不相同的。〔1〕

(二)污水排放方式的差異性

目前,李楼乡的房屋有很多是属于自建房,所以随意性较大,也就难以保证其布局规划的合理性。基于这一点,居民排放生活污水所选用的方式就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居民直接向明沟或暗渠排放生活污水,有的向就近的溪、河及湖泊排放,还有一些农户收集粪便,将其作为农用肥料,其余的则用水直接进行泼洒,最终可以渗入到土壤或自然蒸发,对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三)增长比较快

近年来,郸城县李楼乡的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改变农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增加了生活污水排放量,影响着环境质量,也威胁着当地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

(四)较强的可生化性

李楼乡生活污水的性质基本和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是相同的,水中都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以及重金属。然而,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可能部分生活污水中就有重金属以及有毒物质存在,含有一定量的氮、磷物质,并有着较强的可生化性。〔2〕

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作为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农村生活污水在来源、排放量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目前,通过分析郸城县李楼乡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农村污水一半以上为生活污水,其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淀粉、糖类等有机物,还有氮、磷等无机盐和多种微生物。其主要来源为粪便污水、生活废水、厨房污水以及其他污水等。发现其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环保意识层面的问题。大多数农村居民都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又欠缺环保意识,没有了解到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性,所以人们也没有充分重视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二是资金方面的问题。因农村落后的经济条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要面临着很大的经济负担;三是政策与管理问题。由于国家并未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相关政策,所以农村居民就难以实施污水处理工作。除了上述三方面原因外,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管理、维护都要由专业人员进行,而农村的专业人员不足,所以就很难推进污水处理工作的进行。

五、“脱贫攻坚”政策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

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李楼乡在积极推动生活污水治理,不仅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还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生活品质。但是生活污水治理仍然是李楼乡人居环境突出的短板,主要面临的问题有:资金投入欠缺、思想认识不到位、管护机制不健全等。所以,李楼乡应该认识到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以此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当本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在选用治理模式时,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地理气候、农民生活习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来确定。如果是严格要求污水排放的地区,要实现达标排放的目的,就应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有的个别地区因條件较好,则可以对生活污水处理的推进逐渐加快步伐。而李楼乡承担着较重的脱贫攻坚任务,所以需缓则缓,杜绝一刀切行为。〔3〕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目前,由政府主导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且有效的利用以下方式:地方财政补助、村集体负担、村民适当缴费等,最终建立起一个长效的污水处理管护机制。政府可以通过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使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能有更多的社会资本被吸引进来。李楼乡在“脱贫攻坚”政策支持下,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已经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成效。

3.先易后难、梯次推进

结合起短期目标与长远打算这两个方面,同时也要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投入资金的能力以及农民接受程度这几方面做综合的考虑,将其作为基础,最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和目标就可以合理的确定出来。量力而行、尽力做好、先易后难,在试点示范的影响下,不断的积累经验,推进治理水平得到整体提升。李楼乡在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就是依托于“脱贫攻坚”的政策扶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的进行。

4.生态为本、发展绿色

“脱贫攻坚”政策主张农村积极发展绿色理念,并且全面结合着生态保护修复、农田灌溉回用、环境景观建设等要求,循环的利用农村水资源,由此就能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衔接起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这两个层面。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推广的主要方式

1.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20世纪80年代,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开始发展起来,作为有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它能处理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工业废水等多种废水。与此同时,该技术还能去除氮、磷等有机污染物,还能将盐类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去除掉。具有去除氮磷效率高、出水水质良好、便于维护管理、低投资等多方面优势,被大力推广应用。人工湿地主要是对通过对自然湿地模拟而形成的一种人工生态系统,监督控制都是由人工来完成、与沼泽地的地面相类似,将土壤、石砂、煤渣等介质按照比例构成基质,在植物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中进行选择性地植入即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对于南方平均气温较高的农村处理生活污水比较适用,而对于北方一些没有得到“脱贫攻坚”政策支持的农村不太适用。〔4〕

2.土壤渗滤净化处理技术

该技术是源自于日本,其工作原理是污水从布水管周围的砂层及碎石缓慢的通过,依托于土壤毛细管的作用,不断的扩散到附近的土层中。此时,污水再去借助土壤与微生物的自我调控及自净能力,可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进而就能逐渐起到净化生活污水的作用。这种污水处理技术的运行费用低、投资少、保持低负荷运行,所以起到的净化效果也比较好。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在应用该技术,以此完成“脱贫攻坚”任务。〔5〕

3.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动力给污水充氧,好氧微生物菌种可以促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消耗、吸收,实现无害化、稳定的处理。目前,在小量污水处理中比较适用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等。目前,生物接触氧化法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的范围较广,其应用基础为生物滤池,再经过接触曝气形势改良,最终就演变出的一种生物膜处理技术,由此能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率。

4.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在厌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所需环境及营养条件就此形成,而且这类微生物可以被用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这就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厌氧的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人工供氧,所以能耗就可以降低;厌氧微生物产生的污泥量以及增殖速率都要低于好氧微生物处理。但是,厌氧处理有较高的温度要求,并且有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分解污染物的速率低,分解的不彻底。厌氧消化法、厌氧生物膜法是目前的主要厌氧处理方法。

5.小型集成化污水处理技术

这类技术主要是结合了厌氧、曝气池、生物滤池等,它是集预处理以及二级三级处理于一身的集成化污水处理技术。小型化是该技术的主要趋势,所以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方面,其针对性和有效性更为显著。

六、“脱贫攻坚”政策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采取的对策

(一)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体责任意识

农村水环境污染,使得农民群众成为了受害者以及污染者,同时他们也是生活污水治理的受益者。由此可见,无论从污染者角度来看,亦或是从受益者角度看,他们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为了积极推进“脱贫攻坚”政策,加强生活污水处理,李楼乡可以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向农民群众宣传教育,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上门普及等。在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及管理过程中,要积极采纳村民提出的合理意见,让他们有话语权及知情权,在环境的决策方面实行民主化,确保农民群众的主体责任意识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二)循环利用生产生活用水

全面结合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三方面工作,并统一对它们进行规划。在用水安全得以保证的基础上,农村水资源就能实现良性循环。可以利用植物隔离带建设以及栽植水生植物,进一步的改造农田沟渠、塘堰等灌排系统。李楼乡为了全村农户能够脱贫致富,还鼓励这些农民群众就地回用,充分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小花园等。同时,还鼓励农民群众对合理的堆肥方式做积极的探索,使厕所粪污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

(三)探寻资金来源的长远性、多样性

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及管理为了能保持污水处理设施一直有效的运行,就要求资金的投入必须长期稳定,定期检查并维护好污水处理系统。“脱贫攻坚”政策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同时还在加强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促进污水处理率得到提高。此外,还可以向村民收取少量的治理污水费用,在提高他们环境责任意识的同时,也支持了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李楼乡可以将国外成熟的管理方式运用到管理及维护污水处理系统工作中,也就是由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公司承包,并且由该公司定期去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实时对出水水质以及运行状况进行严格监测,地方政府还可以为专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

结语

“脱贫攻坚”政策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社会各界必须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政府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这一工作时,应该加大投入的资金和人员,运用市场手段,建立起完善的污水治理体系,并且对运行维护管理进一步加强,能真正为农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此外,农村还要确保所选择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是有针对性的,这样才能推进污水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张文.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

〔2〕赵晓丽.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9).

〔3〕李明.试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政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

〔4〕郑彦鹏.浅析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J〕.乡村科技,2017,(10).

〔5〕李建,孙明利,陈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对人工快渗一体化设备的应用分析〔J〕.环境工程,2018,(04).

〔责任编辑:张 港〕

作者:赵昆衡

第3篇:脱贫攻坚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略析

[摘要]新时代脱贫攻坚有很多创新探索,其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在贫困村退出时把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一定规模作为必不可少的考核指标,是一项重要措施。脱贫攻坚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必要性和历史机遇,其探索实践对于深刻认识新时代脱贫攻坚特征和持续推进减贫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对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振兴贫困地区农业的必由之路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脱贫攻坚;农村集体经济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放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制定出台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中国将实现整体消除农村绝对贫困,这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新时代脱贫攻坚有很多创新探索,其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在贫困村退出时把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一定规模作为必不可少的考核指标,是一项重要措施。回顾考察脱贫攻坚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战略实践,对于深刻认识新时代脱贫攻坚特征和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脱贫攻坚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和历史机遇(一)脱贫攻坚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

新时代脱贫攻坚之所以重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首先在于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衰微已经不容忽视。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效地破除人民公社“大锅饭”的弊端,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有不少地方由于缺乏经验,片面强调“分”的一面,集体财产被分掉,致使集体经营这一层次在很多村庄成了空架子,双层经营实际上只剩下家庭经营这一个层次。针对这种局面,自20世纪90年代起,党中央一再强调要把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充分结合起来。例如,1990年6月19日,江泽民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谈到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明确指出:“所谓完善,核心是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把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农民的要求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这两个字,有很多文章可以作,目的都是使以双层经营为特点的农村集体经济更好地向前发展。要釆取切实措施,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1]P1161。到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2]P674。这就将“统一经营”职能由集体经营扩大为合作经营、企业经营,此后,各地开始探索发展集体经济各种模式。

第5期王爱云脱贫攻坚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略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然而,在“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实际工作中,“放松了‘统’这一方面,需要统的没有统起来,不该分的却分了,其结果是原有的‘在一统’变成了‘分光吃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在有些地方,合作化以来积累起来的集体经济实力的绝大部分化为乌有,幸存下来的集体经济也失去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导致“乡村集體经济的经营机制逐步萎缩,企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窄”[3]P193。进入21世纪后,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有的被市场淘汰出现大面积亏损关闭,有的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出售等多种形式的改革,集体经济发展遭遇挫折。这种状况导致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变革中,只有少数地区走上农村集体经济主导规模经营的道路,多数地区实行工商资本介入土地流转基础上的规模经营,集体经济没有从规模经营中受益并壮大。

这样,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尤其是村级集体经济呈现了发展缓慢乃至逐步衰退的局面。1992年,全国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6.5%,其中村组集体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20%[4]P326;2000年,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9.1%,其中村组集体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14.8%[5]P332;到2010年,全国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0.9%,其中村组集体经营收入只占总收入的6.3%[6]P188。2012年,当年无经营收益的村占到52.8%;当年有经营收入的村中,年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占到54.3%[7]P183。

贫困地区集体经济的萎缩更为突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福建省宁德地区约有一半以上的行政村难以维持正常的财政开支。进入21世纪,随着农业税全面取消,村级三项提留(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也被取消,很多村都没有了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村级组织运转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对于保障贫困群众生活无能为力。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党中央在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比较重视发展集体经济,例如,1996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运用扶贫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帮助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减轻农民负担”[8]P179。然而,扶贫开发政策和规划中并没有对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作出专门要求。长期以来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修建贫困地区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发展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信贷扶贫资金重点用于贫困户直接脱贫的种养项目以及各类企业到贫困地区兴办的带动贫困户增收的项目;进入21世纪,扶贫开发实行整村推进,到村的扶贫资金增加,但是扶贫项目的选择上没有太多新意,仍然是道路建设、电力、饮水、沼气、卫生、学校、危房、移民搬迁和产业开发,侧重于改善民生,在产业开发扶贫中没有对发展乡村集体经济作出专项安排。

绝大多数贫困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无集体财产、无集体资源、无集体企业、无集体收入的“四无”村和“空壳”村现象突出。“很多深度贫困村发展产业欠基础、少条件、没项目,少有的产业项目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有限。深度贫困县村均集体收入只有8800多元,同所有贫困县平均5万元相比,差距较大。”[9]对很多贫困村基层组织而言,经费捉襟见肘是普遍性问题,由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缺乏保障,部分村陷入“集体经济无实力,为民办事无能力,群众缺乏向心力”的尴尬局面,村干部办不了事,创不了业,当不了家,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差,结果经济发展更为滞后,村子的贫困状况更为加剧。长此以往,不仅使落后的经济状况无法扭转,而且直接影响到村级基层政权组织的建设,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以实现。

其次,贫困地区农民家庭经营遇到一家一户难以克服的发展困难。近年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下个体农民土地细碎化、与市场接轨困难等,使贫困地区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不足,农户家庭经营收益下降。由于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速度快于农产品价格的涨幅,农户在家庭经营中的投入产出效益逐年下降,每投入100元费用得到的收入逐年递减。2002年,每投入100元生产费用得到的总收入为301元,得到的纯收入为177元;到2010年,每投入100元生产费用得到的总收入为269元,得到的纯收入为160元。在家庭经营收益减少的情况下,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增加。从2002年到2010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外出就业的劳动力逐年增长,2002年,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14.5%,到2010年,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20.8%。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1.1亿乡村劳动力推算,外出的劳动力从2002年150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350万人,年均增长5.7%。[10]P28、29大批劳动力外流,造成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限制了贫困地区农业升级发展。

从贫困地区贫困户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扶贫开发,有劳动能力、有致富能力的农民基本都实现了脱贫,新时代的贫困户“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主要是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贫困群众”,这些人“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两不愁’相对容易,实现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难度较大”[9]。对于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由社会保障来兜底,使贫困人口生活有基本保障。而那些缺乏技能、难以自我发展的贫困农户,最适宜的方式是用集体经济带动脱贫,即采取股份制、联营式、托管式等多种合作模式,吸纳贫困户以资金、土地入股等形式让其参与产业发展,从而盘活农民土地资源变成资产,把有限的资金变成能够生利的股金,使每家每户有一份稳定的资产性收益,把普通村民变为依靠集体经济壮大而脱贫致富的股民。

(二)脱贫攻坚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对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使新时代脱贫攻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适逢其时。

第一,党中央对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给予高度重视。2014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2015年财政部专门印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2016年中央财政选择13个省份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2018年11月,中组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下发《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通知》,决定从2018年起到2022年,中央财政资金在全国范围内扶持10万个左右行政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根据中央精神,各地纷纷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情况进行深入摸排分析,研究制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有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面资产总额由2012年的2.18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1万亿元,年均增长9.2%。[11]2018年,当年无经营收益的村占比35.7%,比2012年下降17.1个百分点;当年有经营收入的村中,年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占比43.3%,比2012年下降10个百分点。[12]P57

第二,党中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仅“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而且“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13]。这就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入股方式与企业联合建设特色产业项目提供了新渠道,为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将原来分散经营的土地入股集体发展合作社提供了有利契机。2014年11月、2016年10月,中办、国办先后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把农民集体确定为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权利主体,对集体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鼓励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规定集体经济组织要积极为承包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服务,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意愿可以统一连片整理耕地,将土地折股量化、确权到户,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也可以引导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通过自营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在中央的鼓勵下,各地土地流转中,土地入股面积增长很快,入股面积由2010年的1112万亩增加到2015年的2716.9万亩,年均增长19.6%。[14]

第三,党中央大力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2016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确定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集体收益分配权,对于经营性资产,明晰集体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探索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对于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集体统一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更好地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

截至2017年底,按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求,全国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组、村、镇合计达到13.1万个,完成改革的组、村、镇共设立股东1.12亿人(个),其中成员股东1.09亿人(个),集体股东91.6万人(个);当年分红411亿元,平均每位股东分红366元,其中成员股东人均分红315元,集体股东人均分红2160元。[15]农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从集体中分得的财产性收入显著增加。二、脱贫攻坚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与实践(一)脱贫攻坚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部署

早在1990年,习近平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就敏锐地认识到加强集体经济对摆脱贫困的重要性,指出:“在扶贫中,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否则,整个扶贫工作将缺少基本的保障和失去强大的动力,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果也有丧失的危险”[3]P191。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强调:“要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打通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9]。

新时代脱贫攻坚中,明确把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内容。一是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贫困村退出考核机制。2016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将集体经济收入纳入了贫困村退出标准,规定“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原则上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16]。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进一步把“建档立卡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作为一项主要指标纳入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指标体系,规定到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必须达到5万元以上。

二是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贫困村提升工程重要内容。201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制定实施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计划,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根据中央要求,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民政部等10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将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作为贫困村提升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通过盘活各类集体资产,增加集体收入;将社会帮扶到村项目形成物化资产,产权和收益归村集体所有;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增加集体收入;建设村级光伏电站,发电收益归村集体所有等多种形式,不断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2019年6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积极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支持薄弱村盘活集体土地资源,因地制宜搞好产业发展,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强化薄弱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力争到2020年底前,集体经济薄弱村(指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持续较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成员能力不足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实现更多的集体经济薄弱村有经营收益、有成员分红。

为了促进贫困户直接从集体经济发展、集体资源开发中受益,新时代脱贫攻坚对扶贫机制进行重大创新,实行资产收益扶贫。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探索资产收益扶贫,规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资产由村集体、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统一经营,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贫困户;同时,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贫困地区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赋予土地被占用的村集体股权,让贫困人口分享资源开发收益。按照这一精神,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专门列出资产收益扶贫,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林)场与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分享经营收益;鼓励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集体所有的土地等资产资源使用权作价入股,形成集体股权并按比例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政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也折股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優先保障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各有关部门出台一些文件,指导资产受益扶贫的推进。2016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贫困地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受益扶贫改革试点方案》,指导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把土地征占用补偿费以股份或份额的形式量化到集体和成员,作为收益分配的依据,贫困人口在按其持股比例获得分红的同时,从集体股份收益中再获得扶贫分红,充分享受资源开发收益。2017年12月11日,国务院扶贫办印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把村级扶贫电站资产确权给村集体,联村扶贫电站资产按比例确权至各村集体,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发电收益形成村集体经济,用来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扶贫等。2017年5月31日,财政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发出《关于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的通知》,规定脱贫攻坚期内,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各地利用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用于资产收益扶贫;地方各级财政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相关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也可用于资产收益扶贫。

资产收益扶贫不仅让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直接分享财政涉农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而且促使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与村集体、农户民主协商,自愿成为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实施主体,参与当地产业发展,从而有效提高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增加了脱贫攻坚的工作力度。

(二)脱贫攻坚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

各地脱贫攻坚积极探索多种方式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确保贫困村实现脱贫。例如,2019年11月江西省出台的《江西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行动规划(2019—2022年)》专门规定:用好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红利,落实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村集体的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扶贫车间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政策;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等资源占用村集体土地的,可以通过给予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的方式进行补偿,让集体成员分享资源开发收益,提升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井冈山市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缺乏劳动能力、难以自我发展的客观实际,采取股份制、联营式、托管式等多种合作模式,通过吸纳贫困户或以资金、土地入股等形式,让其参与产业发展,实现每家每户有一份稳定的资产性收益。例如,井冈山坝上村实施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同步发展,2016年仅光伏发电一项就给村集体经济带来8万元收入。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27个省(区、市)、约1400个县、5.9万个贫困村建设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0—30万元,破解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难题。[17]

一些地方利用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带动贫困户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摆脱贫困的路子。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叶盛镇五星村2014年借助土地确权契机,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建立起“土地变股权、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的增收模式。农民以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后,按照土地份额拿土地收益,还可以到合作社就地打工拿劳动收入,最终还享受集体资产和合作社经营收入带来的二次浮动分红。从而使得收入有显著提高。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万元,较2013年改革前增长了34.7%。[18]P87、88

还有些地方积极推动集体既有资源股权化、财政形成资产股份化、集体可用资金股本化,让贫困村民最大程度地从集体经济中受益。例如,2016年,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村秧田沟村,村党支部将集体存量资金(含集体债务)、财政直接投入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按照每股100元的标准量化到人、落实到户,并将村民手中持有的股权、未发包到户的村集体耕地、林地、荒地及农户自愿有偿流转的承包地等集中起来,统一规划、打捆流转、集约使用,促进既有资产效益最大化,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设置贫困户优先股、村集体股、成员基础股,让贫困户优先获得20%左右的收入。贫困户脱贫后,其优先股纳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基础股,扩大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收益。通过这些举措,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5年的不足3000元提高到2017年的7万余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底的4812元提高到2017年底的1.34万元。[18]P112三、脱贫攻坚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党的十八大确定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消除农村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党的十九大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振兴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种形势下,脱贫攻坚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代“对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19]

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很长时间内农村集体经济“统一经营”受到很大削弱,但是始终不变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杜绝了大量农民在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危险,使土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对农民发挥了维持生计的基本保障作用,也成为农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失业等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农村最大的制度”[20]P173,“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把耕地改少了、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些底线必须坚守,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21]。

经过40多年发展,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出现小规模家庭经营与高强度市场竞争之间的矛盾,贫困地区这种矛盾尤为突出。适时发展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不仅可以补上“统一经营”的短板,还可以有效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新时代新型農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的有效利用为纽带,选择合适的市场主体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以承包或租赁集体生产要素、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生产合作等作为主要经营形式,实现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保值增效,提高村集体自我发展与保障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如前所述脱贫攻坚中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过去以“大锅饭”为主要特征的集体经济有很大不同,有多种实现形式。例如,土地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是以通过土地入股、农户入社,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是利用集体“四荒”地、果园、养殖水面等,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或利用人文、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等;资产租赁型集体经济,是利用集体闲置的各类房产设施、集体建设用地等,发展租赁物业;生产服务型集体经济,是集体经济组织创办各类服务实体,为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管理、销售等有偿服务;联合发展型集体经济,是整合利用集体积累的资金、政府的帮扶资金等,通过入股或者参股一些企业等形式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2]这些探索,使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基本经济制度焕发新的活力。

(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19]P145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视野中,农村改革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农村集体经济始终是农村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和农民致富的根基,是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物质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农村集体经济不仅为家庭经营提供生产服务、协调管理、积累集体资产,还可以发挥调节作用,防止农村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强大能够迅速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中就出现了三种情况,“一种是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初步做到了共同富裕;一种是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力量不强;再一种是集体基本上没有什么财产,成了‘空壳村’。这类‘空壳村’,公共事业无钱办,干部工作困难,干群关系紧张,党组织在群众中也缺乏凝聚力”[1]P1172。

新时代脱贫攻坚中,习近平強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20]P25。在党中央的脱贫攻坚制度安排中,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就是其中重要内容。

在农村贫困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文化教育落后、发展观念僵化,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偏低,在农村改革中无法实现脱贫致富;在扶贫开发扶持中,仍有一些农户难以应对市场风险而扶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依靠集体经济发展把他们带动起来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尤其对那些缺乏技能、无力脱贫的贫困农户而言,农村新集体经济的发展可以保障他们从集体经济中稳定获得资产收益,成为与其他村民一道脱贫走向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并且可以防止他们脱贫后再次返贫陷入贫困的泥沼而无力自拔。

(三)“发展集体经济实力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的必由之路”[3]P143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要求,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将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到那时,现在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要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21]。

与其他地区农村相比,贫困地区农村在实现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欠缺等问题,靠一家一户的农民难以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乡村集体组织,这就需要集体经济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例如,就产业兴旺来说,针对小农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状况,需要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这就需要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了的集体经济,能够为分户经营提供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承担起引导农村进行开发性生产,开展农业科技示范,以及组织、协调千家万户家庭经营的职责,还能够通过不断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3]P143。正因如此,习近平把“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强调“要在搞好统一经营服务上、在盘活用好集体资源资产上、在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上多想办法”,尤其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21]。

(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重要举措”[19]P761

农村党支部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一些群众深有感触地说,“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而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强不强,与村集体经济实力有直接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分析基层党组织软弱的原因时就指出:“乡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是基层工作活力不足的症结所在。弱化了的集体经济实力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既无力兴办农村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也无力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不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就无法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解决不了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也就缺乏说服力”[3]P144。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指导脱贫攻坚特别强调“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举措,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发挥作用”[19]P152。基于此,2019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重要举措,加大政策扶持和统筹推进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农民能力。”[19]P761

总之,发展壮大乡村两级集体经济,能够显著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地兴办集体公益事业,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最终实现在乡村振兴中治理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1992[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00[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10[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12[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9]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9-0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1]施维.将深化农村改革进行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成就综述[N].农民日报,2017-09-20.

[12]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8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4(2).

[14]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等.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5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15]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7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1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14).

[17]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1542号建议的答复[EB/OL].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http://www.cpad.gov.cn/art/2019/12/10/art_2202_108143.html.

[18]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案例选[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

[1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告,2015(11).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1]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J].求是,2019(11).

[22]吕小瑞.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N].安徽日报,2018-12-04.

Developing and Strengthening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in Alleviating Poverty

WANG Ai-yun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09,China)

Key words:poverty alleviation;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責任编辑:邱明)

作者:王爱云

第4篇: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

3月1日上午,**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精准脱贫攻坚作出全面部署。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书记***作重要讲话,***委副书记、市长***强作具体安排,市委副书记***主持会议。

会上,曲沃县、尧都区围绕农村工作作了典型发言;隰县、乡宁县、大宁县、浮山县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作了典型发言。

***指出,要坚持以总书记关于“三农”和扶贫工作重要思想为统领,切实增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过去5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脱贫攻坚开创新的局面、取得决定性进展,根本在于总书记“三农”和扶贫工作重要思想的科学指引。全市上下一定要深刻领会思想精髓,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委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和扶贫工作的领导,坚决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进步,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市情、农情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但同时也要深刻地认识到,***“三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充分说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格外必要和格外紧迫。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历史方位,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紧紧抓住这一新的历史契机,坚定信心,狠下决心,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不失时机向前推进,不断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临汾路径。***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临汾路径,实现农业全面转型升级、农村全面繁荣进步、农民全面富裕发展。一要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特色化、精细化、标准化、功能化的方向,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在扩大规模上做文章、在提升质量上做文章、在科技强农上做文章、在融合发展上做文章,努力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竞争优势。二要扎实推进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盘活用好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引导工商资本“上山下乡”,推进公共服务“上山下乡”。三要扎实推进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要落实退耕还林还草应退尽退政策,认真落实河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建设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太行山水源涵养区、百里汾河经济带湿地植被恢复区三大生态屏障。要狠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四要扎实推进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现代文明要素提升传统乡土文化。要将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作为独特优势和靓丽名片,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要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移风易俗。五要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拓展农村“三基”建设,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抓好党建促进自治,强化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广泛普法严格法治,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农村警务、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建设平安乡村。要树立新风倡导德治,加强乡村道德建设,注重树立宣传典型,感召带动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要求,要准确把握扶贫格局新变化,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以总书记亲力亲为抓脱贫攻坚为榜样,把脱贫攻坚放在全国大局、百年目标、全党使命的高度,准确把握扶贫格局新变化,确保脱贫攻坚战连战连胜,夺取精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努力走在全省前列。一要坚持聚焦深贫,集中攻坚发力。要坚持精准施策,鼓励永和、大宁两个深度贫困县先行先试,形成以改革促脱贫的工作格局。要做好深度贫困自然村整村搬迁,有效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全过程工作。要瞄准全市2.2万深度贫困人口精准帮扶,探索完善、跟进落实保障性扶贫措施,确保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二要坚持质量为先,确保脱贫成色。要加强分类指导,在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的基础上,积极打造脱贫特色县,巩固提升摘帽县,统筹推进非贫困县,确保工作有的放矢,不留死角。要综合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行开发式帮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行保障式兜底。要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突出抓好具有普惠性、标志性的重点工作。三要坚持把好标准,保持正确导向。确保脱贫攻坚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准确把握好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三保障”标准。四要坚持自我发展,激发内生动力。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结合起来,加快补齐“精神短板”,坚持正向激励,加强思想教育,引进新思想、新业态、新模式,树立脱贫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鼓励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五要坚持责任到位,持续狠抓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带头落实“双签”责任,层层向下传导压力。要强化督导,改进考核,深化领导联系、单位包村、县际结对、企县合作、专业人才挂职和学校医院对口“六个帮扶”,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格执行脱贫攻坚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落实县(市、区)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倒逼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落实。二要强化规划引领,推进精准施工。要在高质量制定规划上下功夫,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体现乡村特色、展现乡村魅力。三要强化资金支持,确保投入到位。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切实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资金筹措新机制,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四要强化队伍建设,提供干部保障。要真正把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充实力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广纳贤才、广育英才。五要强化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要创新宣传形式,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和典型带动作用,形成全市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局面。

刘予强强调,要抓住重点,强化措施,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新突破。一要坚持规划先行,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要从实际出发,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切实发挥引领指导作用。同时,同步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专项规划和体制机制创新专项规划“5+1”六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要聚焦产业兴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以“三区两品牌”(三区:优质农产品出口示范区、黄土高原有机旱作农业先行区、休闲农业全域旅游区;两品牌:“隰县玉露香”和“安泽连翘”两个品牌)创建为抓手,重点发展特色产业,打造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三要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来破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抓好农村土地确权改革扫尾工作、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四要加大环境治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突出抓好卫生城镇创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不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治理和修复、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工作,推进农村绿色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五要创新人才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培育新时代新型农民,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开展乡村干部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六要强化要素支撑,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要把乡村振兴战略真正摆上优先位置,强化科技财政金融投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刘予强要求,要精准发力,靶向施策,确保全市脱贫攻坚连战连胜。一要抓好特色产业扶贫工程,把发展特色产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加快培育、做大做强贫困地区支柱主导产业,促进脱贫增收。二要深入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重点抓好住房安全、通村公路、安全饮水、物流网络、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抓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信息等公共服务提升。三要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强化规划引领,科学选址安置,规范工程管理,加快资金拨付,建立奖补机制,推进拆迁复垦。四要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程,全面落实“三保险三救助”医疗保障帮扶政策,深化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五要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工程,扎实开展教育扶贫、民政扶贫、健康扶贫、残疾人帮扶四方面24项政策的进村入户,确保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六要积极推进生态扶贫工程,继续实施“五个一批”林业生态建设扶贫工程,推广大宁县购买式造林扶贫经验,大力发展造林专业合作社,实现生态改善与精准脱贫同步推进、同步见效。七要持续推进光伏扶贫工程,严格把握时间节点,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建设,高速度推进,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八要继续抓好金融扶贫工程,建立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新机制,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户和企业贷款难问题。九要深入开展扶志扶智工程,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激发内生脱贫动力,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十要统筹推进社会力量帮扶扶贫工程,特别是要加大企县合作帮扶力度,创新合作方式,完善利益联结,带动群众发展生产就业增收。

第5篇:临汾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

3月1日上午,临汾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精准脱贫攻坚作出全面部署。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汾市委书记岳普煜作重要讲话,临汾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予强作具体安排,市委副书记李云峰主持会议。

临汾市领导张建平、王振富、李朝旗、陈纲、刘文华、张庚博、任天顺、马德荣、王兵、胡小濛、刘小才及省委驻汾西县、吉县、永和县扶贫工作队大队长出席会议。

会上,曲沃县、尧都区围绕农村工作作了典型发言;隰县、乡宁县、大宁县、浮山县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作了典型发言。

岳普煜指出,要坚持以总书记关于“三农”和扶贫工作重要思想为统领,切实增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过去5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脱贫攻坚开创新的局面、取得决定性进展,根本在于总书记“三农”和扶贫工作重要思想的科学指引。全市上下一定要深刻领会思想精髓,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临汾市委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和扶贫工作的领导,坚决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进步,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市情、农情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但同时也要深刻地认识到,临汾市“三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充分说明在临汾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格外必要和格外紧迫。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历史方位,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紧紧抓住这一新的历史契机,坚定信心,狠下决心,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不失时机向前推进,不断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岳普煜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临汾路径。临汾市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临汾路径,实现农业全面转型升级、农村全面繁荣进步、农民全面富裕发展。一要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特色化、精细化、标准化、功能化的方向,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在扩大规模上做文章、在提升质量上做文章、在科技强农上做文章、在融合发展上做文章,努力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竞争优势。二要扎实推进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盘活用好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引导工商资本“上山下乡”,推进公共服务“上山下乡”。三要扎实推进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要落实退耕还林还草应退尽退政策,认真落实河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建设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太行山水源涵养区、百里汾河经济带湿地植被恢复区三大生态屏障。要狠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四要扎实推进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现代文明要素提升传统乡土文化。要将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作为独特优势和靓丽名片,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要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移风易俗。五要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拓展农村“三基”建设,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抓好党建促进自治,强化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广泛普法严格法治,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农村警务、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建设平安乡村。要树立新风倡导德治,加强乡村道德建设,注重树立宣传典型,感召带动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岳普煜要求,要准确把握扶贫格局新变化,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以总书记亲力亲为抓脱贫攻坚为榜样,把脱贫攻坚放在全国大局、百年目标、全党使命的高度,准确把握扶贫格局新变化,确保脱贫攻坚战连战连胜,夺取精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努力走在全省前列。一要坚持聚焦深贫,集中攻坚发力。要坚持精准施策,鼓励永和、大宁两个深度贫困县先行先试,形成以改革促脱贫的工作格局。要做好深度贫困自然村整村搬迁,有效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全过程工作。要瞄准全市2.2万深度贫困人口精准帮扶,探索完善、跟进落实保障性扶贫措施,确保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二要坚持质量为先,确保脱贫成色。要加强分类指导,在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的基础上,积极打造脱贫特色县,巩固提升摘帽县,统筹推进非贫困县,确保工作有的放矢,不留死角。要综合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行开发式帮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行保障式兜底。要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突出抓好具有普惠性、标志性的重点工作。三要坚持把好标准,保持正确导向。确保脱贫攻坚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准确把握好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三保障”标准。四要坚持自我发展,激发内生动力。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结合起来,加快补齐“精神短板”,坚持正向激励,加强思想教育,引进新思想、新业态、新模式,树立脱贫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鼓励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五要坚持责任到位,持续狠抓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带头落实“双签”责任,层层向下传导压力。要强化督导,改进考核,深化领导联系、单位包村、县际结对、企县合作、专业人才挂职和学校医院对口“六个帮扶”,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格执行脱贫攻坚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岳普煜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落实县(市、区)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倒逼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落实。二要强化规划引领,推进精准施工。要在高质量制定规划上下功夫,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体现乡村特色、展现乡村魅力。三要强化资金支持,确保投入到位。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切实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资金筹措新机制,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四要强化队伍建设,提供干部保障。要真正把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充实力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广纳贤才、广育英才。五要强化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要创新宣传形式,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和典型带动作用,形成全市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局面。

刘予强强调,要抓住重点,强化措施,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新突破。一要坚持规划先行,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要从实际出发,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切实发挥引领指导作用。同时,同步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专项规划和体制机制创新专项规划“5+1”六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要聚焦产业兴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以“三区两品牌”(三区:优质农产品出口示范区、黄土高原有机旱作农业先行区、休闲农业全域旅游区;两品牌:“隰县玉露香”和“安泽连翘”两个品牌)创建为抓手,重点发展特色产业,打造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三要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来破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抓好农村土地确权改革扫尾工作、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四要加大环境治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突出抓好卫生城镇创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不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治理和修复、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工作,推进农村绿色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五要创新人才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培育新时代新型农民,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开展乡村干部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六要强化要素支撑,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要把乡村振兴战略真正摆上优先位置,强化科技财政金融投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刘予强要求,要精准发力,靶向施策,确保全市脱贫攻坚连战连胜。一要抓好特色产业扶贫工程,把发展特色产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加快培育、做大做强贫困地区支柱主导产业,促进脱贫增收。二要深入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重点抓好住房安全、通村公路、安全饮水、物流网络、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抓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信息等公共服务提升。三要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强化规划引领,科学选址安置,规范工程管理,加快资金拨付,建立奖补机制,推进拆迁复垦。四要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程,全面落实“三保险三救助”医疗保障帮扶政策,深化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五要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工程,扎实开展教育扶贫、民政扶贫、健康扶贫、残疾人帮扶四方面24项政策的进村入户,确保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六要积极推进生态扶贫工程,继续实施“五个一批”林业生态建设扶贫工程,推广大宁县购买式造林扶贫经验,大力发展造林专业合作社,实现生态改善与精准脱贫同步推进、同步见效。七要持续推进光伏扶贫工程,严格把握时间节点,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建设,高速度推进,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八要继续抓好金融扶贫工程,建立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新机制,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户和企业贷款难问题。九要深入开展扶志扶智工程,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激发内生脱贫动力,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十要统筹推进社会力量帮扶扶贫工程,特别是要加大企县合作帮扶力度,创新合作方式,完善利益联结,带动群众发展生产就业增收。

第6篇:脱贫攻坚动员大会表态发言&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讲话

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坚决打赢脱贫歼灭战

在脱贫攻坚最关键时刻,今天上午,省委召开脱贫攻坚“冲刺 90 天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发出了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后总攻的冲锋动员令。

XX 书记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打赢这场硬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下午,X 书记亲赴 X 县召开誓师大会,带领我们誓师作战,为 X 发起脱贫总攻、攻克最后堡垒,进一步增添了必胜的信心决心!

第一,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初心不改、使命如磐。X 市委、市政府将深入贯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细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特别是围绕今天上午 XX 书记的讲话精神、《脱贫攻坚总攻责任状》明确的目标任务、X 书记历次到紫云调研督战提出的工作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我们还将召开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XX书记和X书记今天的讲话精神,切实凝聚全市思想共识,以“背水一战”的使命感、“兵临城下”的紧迫感、“军令如山”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打赢这场书写历史的脱贫攻坚战。我们将聚焦“确保按时打赢”这一政治任务,牢记脱贫“军令状”,围绕脱贫“倒计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连续作战优良作风,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帮扶力度,集中火力攻坚克难,精

准施策誓夺全胜,按照 6 月底、12 月底两个时间节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部完成,以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效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第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坚决打赢脱贫歼灭战。

X 自治县是全市脱贫攻坚最后一战,我们将凝聚攻坚拔寨的强大合力,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坚定决心发起最后总攻。聚焦教育、医疗、住房保障补短板,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逐村逐户补齐短板弱项,下足“绣花”功夫,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我们将强化挂牌督战责任,集中一切力量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战”,对照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的问题、省委办公厅梳理反馈的问题、脱贫攻坚巡回督战 9+3 反馈的问题,以及其他各类已经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跟踪问效、清零销号、整改落实,确保 6 月底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奋力实现 2020 年 X 自治县脱贫摘帽,剩余 X 个贫困村和 X 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确保彻底撕掉贫穷标签,历史性地解决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

第三,确保不漏一户一人,坚决打赢脱贫收官战。

我们将牢记 XX 书记“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教诲,号召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决打赢“两场战役”、夺取“两个胜利”,以实际行动扛起重大政治责任、肩负光荣历史使命、经受严峻考验,确保全市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驻村帮扶责任,充分发挥好“第一书记”“兵支书”重要作用,持续开展“双业扶贫”“志智双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的动态监测管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下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深化东西部协作,努力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有机融合,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脱贫攻坚冲锋冲刺、决战决胜的最后时刻,我们坚信,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X 一定能够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满意答卷!

在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议及省、市党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回顾总结 2019 年农业农村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研究部署今年“三农”工作。刚才,XX 同志对 2019 年农业农村工作作了很好的总结,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详细地安排部署,任务明确、措施到位,我完全

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 8 点要求。

一要坚决提高政治站位。省、市党委农村工作会议对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了具体的措施。昨天,市委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了 XX 村的脱贫攻坚方案,XX 书记对做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安排。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党委、市委的明确要求上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二要坚决完成“四查四补”。前期,XX、XX 同志带领县扶贫办、XX 乡等部门对查损、查漏、查短、查弱等“查”的工作做了一些工作,基本摸清了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务工就业、扶贫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查”的工作一定要自觉查、主动查、严格查,再细致、再全面,把问题找全、把漏洞找准。查找问题不是目的,关键是要整改落实,就是要做好“补”的工作,要做到即知即改、即查即补,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要坚决扛起责任,对查找出的问题,严格对照中央“六个精准”要求,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既不能拔高也不能降低,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的“补”到位。

三要坚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保障”方面,经过两年的时间,我们有了一定的基础,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进一步筑牢夯实,各责任单位要抢抓时间、细化措施,把各项工作赶到前、落到位。这里我想重点强调一下“两不愁”的工作,关键

就是要把因户因人施策精准落实到位。在制定 XX 村脱贫攻坚方案时,我们就提出了因户因人施策的要求,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更是要把“精准”二字贯穿到全过程、各环节。对未脱贫的 XX 户 X 人,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逐人拿出脱贫计划,逐一落实扶贫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要组织务工到位,充分运用好扶贫车间、养殖园区、组织外出务工等有效途径,实现稳定增收;对身患疾病、残疾或失能人员要兜底保障到位,做到应保尽保;对建档立卡户要帮扶到位,及时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这 X 户 X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对已脱贫的 X 户 X 人,特别是去年刚刚脱贫出列的 X 户 X 人,不仅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政策举措稳定,持续跟进各项扶贫措施,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巩固好脱贫成效。对所有 X 户 X 人建档立卡户的情况,X 乡、县扶贫办心中要有“一笔账”,确保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全部达到现行脱贫标准,坚决攻克贫困最后的堡垒。对脱贫基础不牢靠的监测户和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的边缘户,要加强重点监测、跟踪监测,每季度核实一次,一旦发现返贫、新增贫困人口要及时纳入、跟上措施,确保脱贫漏评率、错退率、贫困发生率均符合国家标准,对处在返贫线上、存在返贫风险的人口,要继续实行精准帮扶,助推他们实现稳定脱贫。

四要坚决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当前,中央和省、市都在启动编制“十四五”规划,各涉农单位要吃透上情、把握县情、掌握下情,紧跟国家政策方向,抓住用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国家

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机遇。要大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继续抓好美丽小城镇、美丽村庄建设,完成 X、X、X墩美丽小城镇续建项目,建成 X 个美丽村庄。昨天召开的市委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上,XX 书记专门对做好 XX 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出了要求,农业农村局、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要着力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这次抗击疫情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乡村治理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总的来说,各乡镇充分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作用,做细做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举措,平稳完成了阶段性考验。但也要看到,在农村社会治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县委政法委、各乡镇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创建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试点为抓手,选好选准治理试点,构建党领导下的更加健全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统筹推进扫黑除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宗教事务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等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要坚决拓宽农民收入渠道。“钱袋子”鼓不鼓,收入有没有上去,始终是衡量全面小康最关键、最有说服力的指标。去年,我们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省位列第一位,但从我们自身来看,农民人均收入的绝对值还不高,距离一些兄弟县区还有一定差距。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我县现有的农业产业有着突出特色和良好发展前景,我们要坚持质量导向、科技兴农,依托优势发展饲草、食用菌等种植业,进一

步完善枸杞、脱水菜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着力发展休闲食品、保健品加工产业,扩大市场规模和品牌效应。一定要把创建省领先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作为我们的目标,紧紧抓住绿色农产品加工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势头,立足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让产业园区成为带动特色农业发展最有力的动力和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要牢牢抓住务工就业这个主渠道。各乡镇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有序组织农民返工,组织带动农民参与项目、工程建设。就业创业部门,要立足我县用工实际,加强与企业沟通对接,开展精准化、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因岗培训、因人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同时,也要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带回理念、带回见识、带回技术、带回市场,带动发展。要牢牢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个增长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既然是改革就要改出成效,这个成效就是老百姓的钱袋子到底鼓没鼓,村集体经济到底强没强起来,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把路子找准,找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突破点”,选准发展路径、选好增收项目。

六要坚决扛稳责任担当。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担当,层层传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层层担当作为。各乡镇党委书记要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充分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负责同志要抓好具体工作落实。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把支持服务农业农村发展作为义

不容辞的责任,对上级党委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县委和政府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要坚决落实,不打折扣,要加强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强化资金、项目、人员等要素的支持供给,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重点投向、集中攻坚、补齐短板。

七要坚决筑牢战斗堡垒。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好不好。要着力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不断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实际成效。组织部门要强化重视和支持“三农”工作的鲜明导向,真正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等方面主动向农村倾斜、向脱贫攻坚聚焦。要大力实施“三大三强”和“两个带头人”工程,完善县级领导包抓乡镇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深入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人才吸引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来。要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建立村“两委”成员县级联审常态化机制。按照“建强先进支部、扩大中间支部、提升后进支部”要求,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提升。

八要坚决建好“三农”工作队伍。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对“三农”工作者而言责任更重、压力更大、要求更高,更加需要我们的“三农”工作队伍做到全面过硬。懂农业,就是要有“真本事”,体现的是专业水平,要深入开展农民素质提升行动,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程、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能力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懂政策懂技术的“行家”、懂市场懂营销的“大拿”、懂经营懂管理的“高手”。爱农村,就是要为乡村谋振兴,体现的是使命担当,要安身安心安业,耐心搞好服务,绝不能怕吃苦受不了、怕吃亏忍不了、怕吃劲扛不了。爱农民,就是要为农民谋幸福,体现的是初心情怀,要真心谋利益、真心办实事,经常听农民的“心里话”、经常点群众的“当局迷”、经常帮百姓的“挠头事”,积极为农业农村发展集众智汇众力。

同志们,做好今年“三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务实苦干、主动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今年,我们要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把农业农村的工作认真全面贯彻好,争取在非贫困县区脱贫攻坚考核中位于前列。

第7篇:在全区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区长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全区脱贫攻坚和“三农”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工作任务,我完全同意。启洪书记宣读了表彰决定,一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受到表彰。8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各自的工作特色和经验做法,讲得都很好。会上,我们还同各乡镇、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信守承诺、践行誓言。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充满艰辛、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一是农业更强了。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新建道地中药材、有机茶、高山蔬菜等生态农业2.3万亩,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25家,发展专合组织27个、家庭农场13户,全区农业产业化带动面达72 %。二是农村更美了。完成大渡河十里长廊特色街区一期工程、大峡谷景村一体化特色工程。启动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实施农村道路、电网、水网、信息网络“四大攻坚行动”,通乡、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农村安全饮水、通讯网络全覆盖,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三是农民更富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3元、增长11.5%。大峡谷、大瓦山乡村旅游不断升温,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7亿元,增长33.7%。四是发展更活了。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实物资产入股、务工计价入股、产权折价入股、扶贫资金入股“资产扶贫”四大模式,带动500余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经验做法得到东明书记肯定性批示。五是脱贫更加精准了。321户 885人如期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6.55%,首战告捷。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机制、规范“四梁八柱”全面建立,扶贫部门机构、职能、干部、精气神“五脏六腑”脱胎换骨,实现了由不适应到适应、不精准到精准、单兵突进到集团作战的转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主要有五大短板:一是农业发展的竞争短板。我们没有拿得出、喊得响的优势主导产业,基本以各家各户分散生产经营为主。“三品一标”农产品只占40%左右,商品化率只有18%左右,品质低、效益低。二是产业发展的融合短板。产业发展还停留在“就一产言一产”的层面,农业生产仅局限于种植、养殖阶段,与休闲旅游、产品深加工的融合不够紧密。三是村庄建设的规划短板。村庄建设缺乏特色、亮点,大多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这方面我们要多向浙江学习,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做到“全域景区化”。四是基础设施的运维短板。农业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农田水利建设欠账较多。村内道路、绿化、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都有待加强。五是农民增收的渠道短板。农民增收的渠道较窄,仅停留在传统种养殖业上,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带动依然十分有限。特别是近几年,农业正承受着农业成本“地板”抬升与产品价格“天花板”下降的双重挤压,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受限,外出务工人数增速下滑,持续增收的动力在减弱。

下面,我就抓好“三农”和脱贫攻坚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重中之重,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一)深化认识,增强“三农”工作责任感。中央、省市委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连续14年下发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农业转型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期,也是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胜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的成色,贫困人口脱贫更是必须全力突破的关键点。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抓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认清形势,找准“三农”工作切入点。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正逐渐呈现出四大趋势:一是注重质量效益的趋势。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方式已经成为历史,必须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来,主动适应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的转变,单一农业发展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变,农业发展要向内挖潜,激发新的活力。二是依靠改革动力的趋势。长期支撑农业发展的投资驱动、要素驱动等推动力量在消减,深化改革成为替代动力,要把改革“红利”变为发展“红利”,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三是加快城乡一体的趋势。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农民群众既希望有更高的收入,也期盼有更优质的生活、享受更均等的公共服务,必须全面提升城区、集镇和新村建设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依存,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四是突出生态文明的趋势。生态就是本钱、环境就是形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农业农村发展全过程,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彰显农村生态魅力,加快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三)突出重点,推动“三农”工作上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要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战略地位,瞄准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一是突出结构调整和量质并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顺应市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需求,发展壮大中药材、茶叶、干果、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业发展由低端路线向品牌路线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集约转变、由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要在三产联动上做文章,围绕我区农业优势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着力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当前,重点是要抓好“农旅融合”,按照“农业园区就是精品园区、农业基地就是旅游景点、特色农产品就是旅游商品”的思路,加快永胜道地中药材特色产业园暨药旅康养基地建设,推动吉星高山有机蔬菜产业园提档升级,实现“以农带旅、以旅兴农”。要多元化培育主体,积极兑现已出台扶持政策,加快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场) ,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联耕联种、托管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突出美丽乡村和生态治理,加快改善农村环境面貌。要按照景区化思路,整合彝家新寨、异地搬迁、农村“三房”改造等资金,加快建设曙光、桅杆、建设、迎新等一批景点化新村,大力推进林丰、象鼻、胜利、五池、顺河等一批“景点式村庄”扩容提质,实现“处处风光、步步风景”。要加大环境保护,全力打好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土壤污染防治“四大战役”,努力实现天蓝、水清、地干净。要坚持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同步,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和农村社会依法治理,加快建设一批“四好村”,推动“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三是突出添后劲和农民增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在充分挖掘现代农业这座增收“富矿”基础上,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等新业态,打造农民增收新亮点。要加大新型农民培育,加强政策引导、平台建设、融资等服务,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要抓好民生保障,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织好网、保基本、兜住底。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唤醒”农村“休眠”资源资产,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拓宽农民收入。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抵押贷款,探索订单融资、大型农机具和生产设施抵押贷款等多种金融支农方式。要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抓好涉农PPP项目包装推介、跟踪服务等工作,引导更多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发展,参与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二、突出头等大事,全力打好脱贫攻坚关键一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围绕脱贫攻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全党上下把这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东明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军中无戏言”,对完不成任务的要“军法从事”,要求各级各部门念兹在兹、唯此为大。今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工作成效将决定来年摘帽成败。全区上下务必牢固树立“以实干论英雄、以脱贫论成败”的理念,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聚焦重点、主攻难点,全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关键一仗。具体来讲,就是要紧扣一个目标、理顺三种关系、明确四项要求,抓实五大重点:

(一)紧扣一个目标。全区脱贫攻坚总体目标是:2018年摘帽,建成大小凉山脱贫攻坚示范区。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从去年11月份开始就对今年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下达,按照既防止冒进又避免拖延、既稳扎稳打又积极主动原则,科学确定2017年攻坚计划:即全年退出3个贫困村、脱贫1665人。这样的目标,相信大家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有信心并且有能力高标准完成。

(二)理顺三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特惠”与“普惠”的关系。既要抓好民生“特惠”,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给予特别的关爱和照顾,让他们得到特别的实惠;又要提升民生“普惠”,坚持把新增财力的大头用于改善民生和政策性支出,全力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另外,还要从源头上保障和防范新的“贫困”问题和“脱贫返贫”现象发生。二是正确处理“输血”与“造血”的关系。“输血”是手段,“造血”是目的,二者不可偏废。如同救治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一样,病人自身素质再好,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血液,为接下来的救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还是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因此,既要立足眼前,开展“输血式”扶贫治标;又要着眼长远,注重“造血式”扶贫治本,为贫困群众断穷根、掘富源。三是正确处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扶贫先扶志、救穷不救懒。贫困原因多种多样,也很复杂,大多数是因病致贫,还有一些是因祸、因伤等意外事故致贫,极少数是因懒致贫,但也不是不存在。因此,既要采取措施有力帮扶,又要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致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杜绝“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只伸手不动手”的现象发生。

(三)明确四项要求。一是突出“准”,不断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把握。“精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还要动态地把握好。要严格落实“六个精准”的要求,逐村逐户分析研究,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准药方、靶向治疗。要强化动态监管,充分发挥“六有”平台作用,推行痕迹管理,确保脱贫对象进去可追溯、扶贫资金项目可监测、群众收入变化可跟踪。二是突出“实”,用实功出实招见实效。再次对今年目标任务进行梳理分解,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要落实到人,实打实去推、硬碰硬去干。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针对贫困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制定个性化脱贫计划、帮扶措施,落实帮扶专班,多做雪中送炭的事,确保在同步小康的进程中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要逗硬验收考核,不达标的,该补课的补课、该回炉的回炉,确保脱贫成效不掺水分,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三是突出“早”,夺取“春季攻势”开门红。尽快出台22个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十项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各部门要主动加强与上级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各乡镇要时不我待、争分夺秒,迅速动起来、干起来。要在前期问题整改的基础上,开展一次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分类梳理短板和薄弱环节,缺什么就抓紧补什么。四是突出“稳”,确保脱贫摘帽对象稳定脱贫、同步小康。中央明确要求,所有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到2020年都要达到当年减贫标准,对我们来说,就是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的1764户4848名贫困户都是检查对象,他们脱贫后,不是说就不管了,而是要做到脱贫不脱帮扶、不脱政策、不脱项目。对一些特殊困难的还要提高社会救助、医疗保障水平,特别是有重大疾病、重大自然灾害的,要第一时间跟上。

(四)抓实五大重点。一是抓好住房建设。尽快启动异地扶贫搬迁项目,把住房建设赶在前,实现进度和质量相统一。要把握好政策标准,不就地搬迁、不超规模建设、不举债建房。要核准建档立卡危房改造中的贫困户,确保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二是抓好产业扶贫。全面推行“一村一产业”“一户一项目”,因地制宜培育增收支柱,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项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要在产业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发挥聚合效应。三是抓好教育医疗扶贫。目前,全区“一村一幼”“一村一卫”已实现全覆盖,但是村幼、村医严重缺乏,要下力气解决好缺“人”这个根本问题。要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着力点,巩固提升15年免费教育,认真落实贫困学生助学政策,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贫辍学失学。要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严格落实贫困人口“十免四补助”、先诊疗后结算等政策,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四是抓好政策兜底。坚持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同步提高低保线、贫困线“两线合一”标准;今年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低限将提高到3240元/年,我们要按照这个标准适当上浮低保线,民政、财政部门要抓紧研究、落实到位。对贫困户中的失劳人员,要通过集中供养和居家供养两种方式进行“剥离”,兜住基本生活,织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底”。五是抓好对口帮扶。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加强“五个一”驻村帮扶管理监督,提升帮扶工作实效。要加大与对口帮扶单位省交通厅、川投公司、沙湾区、浙江浦江县等联系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资金、信息、技术支持。要用好区扶贫开发协会、扶贫基金会等平台,组织社会爱心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三、强化责任担当,努力把“承诺书”变成“行动书”

脱贫攻坚与“三农”工作相辅相成,是一项系统的全局性工作,不仅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不仅是落实上级要求必须完成的“军令状”,更是回应广大群众关切必须兑现的“承诺书”。全区上下要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干不好“军法”处置的态度来抓好落实各项工作,切实把“军令状”变成“信任状”,把“承诺书”变成“行动书”。

(一)打好责任落实的“组合拳”。刚才,我们签订了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这是“军令状”,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落实见效。一要责任到人。对目标任务再认真捋一捋,仔细排一排,制定详细目标计划,每个时间节点需要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什么时间完成都要明确,使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去落实,真正以责任的无缝传递确保工作的圆满完成。二要任务上肩。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加强统筹谋划,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检查,始终把这项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既要亲力亲为、念兹在兹,又要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不当“甩手掌柜”。三要定期督导。要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机制,加大明察暗访力度,采取不定时间、不打招呼,直接到乡到村到户开展督查,推进暗访抽查常态化,层层倒逼责任落实和工作推进。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第三方评估作用,着力解决部分地区贫困识别、驻村帮扶、产业扶贫、贫困退出等方面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坚决杜绝数字脱贫、弄虚作假。

(二)用好考核考评的“指挥棒”。科学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指挥棒、风向标”。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脱贫攻坚考核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推动农村发展、助力脱贫奔康上来。一要突出客观性。按照“能量化则量化、能定量绝不定性”的原则,科学制定完善考核办法,把农业农村工作和脱贫实绩作为考核评价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干部的重要指标。坚持既看减贫数量、更看脱贫质量,搭建群众参与评价的平台,把考核工作置于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之下,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二要注重实效性。坚持把考核工作和督查工作结合起来,把日常督查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强化日常动态管理,引导各级各部门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精力用在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工作上。三要维护严肃性。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在一线锻炼培养干部、考察识别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对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重点培养、优先考虑提拔使用;对工作不力、成效不好的,要予以问责,切实维护好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建好合力共为的“大格局”。富民奔康,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凝聚各方合力、赢得各方支持。一要强化机制保障。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等工作机制,确保部署到位、措施有力、推进有序。要严格涉农资金使用监管,杜绝“跑、冒、滴、漏”,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花在为民解困的实事上。二要浓厚舆论氛围。善于总结推广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出一批立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着力营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浓厚氛围。同时,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资金使用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纠偏,造成重大影响的要严肃追责。三要发动社会参与。积极搭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参与平台,引导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等社会力量承担社会责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技术出技术,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工作格局。

同志们,抓好“三农”和脱贫攻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撸袖实干、狠抓落实,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第8篇:农村工作会议暨脱贫攻坚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大目标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抓紧抓实抓细农业生产,努力实现农业稳产保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宜居。

刚才,xx同志就农业农村工作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艾晖同志就脱贫攻坚工作分别作了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三农”和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意义重大。受疫情影响,全县农业生产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春耕在即,农时紧迫。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关于今年“三农”工作,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对标全面小康硬任务,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硬任务,是必须首先完成的紧迫任务。我们要坚定不移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最新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克服厌战情绪和松劲心态,一鼓作气、迎难而上,不折不扣完成脱贫任务,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要化解疫情影响不懈怠。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再加上这次疫情的发生,不管是扶贫产业发展,还是贫困户就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今年的脱贫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我们要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切实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及时做好监测帮扶工作。要扎实开展疫中疫后分类预警与防范,在收入、住房、教育、医疗和饮水安全等方面全面加强监测。要强化政策扶持,突出做实产业扶贫、做稳就业扶贫、做优消费扶贫,激发脱贫动能,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当前,尤其要加强贫困户、边缘户生活状况、就业务工、产业发展等动态监测,切实加大帮扶力度,在复工复产中优先吸纳贫困人口务工就业,有效化解疫情影响风险,严防疫情影响稳定脱贫。这里我着重强调一下消费扶贫工作。县委、县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全县所有机关食堂、县营宾馆都应与本县扶贫产品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全县所有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在使用工会经费或职工福利费采购物资时,都应采购本县扶贫产品。

要咬定脱贫目标不放松。大家一定要清楚虽然疫情防控给我们带来了影响,但脱贫攻坚的质量和层次,绝对不会因为疫情防控而降低标准。我们必须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决不允许在最后关头“掉链子”。要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目标要求,坚持精准方略,确保2744户5785个贫困人口全面稳定高质量脱贫。要对未脱贫人口300以上的9个乡镇场和贫困发生率1%以上的13个重点村实行挂牌督战,集中优势兵力,统筹整合资源,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对于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统筹落实好养老、医疗、低保、救助等社会保障措施,保障基本生活,实现“应保尽保”。

要解决突出问题求实效。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成效考核发现问题、省级考核评估和暗访督导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持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识别、帮扶、退出“三精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三保障”的全面排查和整改,确保5月底前问题整改见底清零。今年下半年,中央将对脱贫摘帽贫困县组织开展普查,全面检验脱贫攻坚成效和成色。对此,全县各乡镇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坚持把脱贫质量摆在首位,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的要求,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要巩固脱贫成果谋长远。总书记指出,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为接续推进减贫打下基础,顺利实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向常态推进调整统筹预备。要对照“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要求,科学编制我县规划。要研究制定支持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政策办法,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过渡有关办法等,持续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要大力宣传展示脱贫攻坚成就,深入开展扶贫扶志感恩行动,生动讲好脱贫攻坚XX故事,全方位展示XX脱贫攻坚的全面性胜利和历史性成就。要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二、对标乡村振兴硬任务,高质量推动“三农”工作新发展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我们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扎实实推进“三农”工作,为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毫不动摇稳定粮食生产。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要提高政治站位,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措施,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在16亿斤以上,巩固提升好粮油示范县成果。要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完成新建16万亩任务;至2020年底,确保全县建成64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总书记多次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从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全国是16021元,全省是15796元,全市是14670元,而我们XX只有11661。比全市平均水平少了300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少了413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了4360元。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民增收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我们要想方设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年初确定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的目标顺利实现。要切实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在稳定并扩大外出农民工规模的基础上,加强与园区企业对接,引导鼓励本地企业吸纳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在解决好企业“用工难”的同时,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要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农业农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大型超市、单位食堂产销对接,确保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的顺畅衔接。要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继续抓好农村电商,支持供销社、邮政快递企业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只有做出特色、做出精品、做出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要深入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快培育XX辣椒、芡实、稻虾和XX马家柚、XX脐橙等“独一份”“好中优”的重点品牌,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的特色产业品牌,让XX农特产品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得出卖得好。要坚持延链升级促融合,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科研院校的战略协作,推动江西明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江西农业大学的芡实饼干、芡实醋,江南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河蚬精、淡水鱼加工副产物功能性无腥鱼蛋白肽,XX县伟良枫树辣椒开发有限公司与江西农业大学的辣椒酱、辣椒干等合作研发,开发“XX芡实”“XX辣椒”“XX水产”“XX马家柚”系列衍生产品,全面提高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要继续抓好省市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工作,培育发展一批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要实施生猪复产增养行动计划,重点抓好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建设,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中小养殖户恢复生产,确保年底前生猪产能全面恢复。

要不遗余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四好农村路”要求,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今年,要确保完成县乡村道升级改造56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0座/180延米的任务。要继续抓好农田水利、电网改造、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影响群众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强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推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向农村延伸。

要持之以恒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要把我们的农村建设好,除了基础设施要跟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不能落下,让农村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舒适、更加健康、更加幸福。要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1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解决农村学龄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要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不断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服务条件,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乡村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建设,切实做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疫控制。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产品供给、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人才培养,进一步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新需求。要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水平,县域范围内要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加强农村低保对象的动态精准管理,合理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水平。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农村“幸福食堂”建设,3年内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让老有所依落到实处。要扎实做好湖区渔民退捕上岸教育引导工作,谋划产业转型发展,确保渔民“洗脚上岸”后致富有出路。

要有力有序推动小集镇建设。小集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的“纽带”。近几年,我们通过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把城市建得很漂亮;通过秀美乡村建设,把农村许多地方也打造的很干净整洁。相比较起来,我们很多小集镇明显落伍了。当前,要把小集镇建设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先试点、再推开的思路,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小集镇,努力形成以镇带村、镇村联动的良好局面。

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改革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积极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新动能。要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好省市工作要求,确保3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工作,10月底前基本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要探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支持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报酬与村集体经济效益挂钩的激励机制。要抓好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制度改革,持续开展打击“电鱼网鸟”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捕杀、交易、食用野生动物行为,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切实加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源头控制。

要一以贯之深化农村基层治理。农村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把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善治之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优化村“两委”班子,全力推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积极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村级服务发展能力。全面推行村务“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切实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抓好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和“一刀切”。要继续抓好村民理事会建设,鼓励致富能手、复转军人、退休公职人员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不断壮大村民理事会力量,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要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有效整治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天价彩礼、厚葬薄养、聚众赌博等不良风气。要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全面实施农村网格化管理,推进农村“雪亮工程”。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扶贫惠农资金和侵犯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综合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坚决铲除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及时制止非法宗教活动,防范邪教向农村渗透,防止封建迷信蔓延。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三、对标美丽宜居硬任务,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硬指标。我们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点到线、由线向面、由村向镇拓展,努力让我们的农村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具体来说,要着力抓好以下6方面重点工作。

要着力抓好秀美乡村建设。秀美乡村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要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原则,按照“七网三改”要求,持之以恒抓好秀美乡村建设。今年,全县要重点抓好411个村组基础设施,瑞康旅游一级公路美丽宜居示范带,10个精美村庄和瑞洪镇、乌泥镇、杨埠镇、黄金埠镇等4个美丽宜居乡镇建设。应该说建设任务繁重,加上受新冠疫情影响,时间愈加紧迫。各乡镇场各相关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统筹推进、加速建设,全力以赴把耽误的工期抢回来,把延后的工程抢上来,确保今年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到位。要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特色资源,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积极培育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村庄。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县乡农村促进会建设,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经费、有人员”的管护长效机制,确保有新村更有新貌。

要着力抓好规范农民建房。经过近几年的强力管控,农民建房规范意识显著增强,农村违规建房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不按规划设计建设问题还较为突出。要强化《上饶市农村居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的贯彻执行,坚决防止未批先建、超高建房、超大建房情况发生。要严格巡查,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巡查工作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制止、处理,将违法违规建房控制在萌芽状态。要严厉打击,乡镇(场)党委政府要理直气壮的履行监管职责,坚决打击违法违规建房行为,特别是对违规占用基本农田建房的情况,一定要坚决制止,强制拆除,决不能让非法利益得逞,让违法建设得利。要加强农民建房风貌引导,将赣派风格进行到底。还没有完成宅基地改革任务的乡镇场要继续按照“一户一宅”“多占宅基地、多缴人民币”原则,稳妥推进宅基地改革,确保年底全部完成到位。

要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要着力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打造“高颜值”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让农村变美、环境变好,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进一步压实管护责任;要全面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对全县农村河道、坑塘、沟渠进行拉网式排查清理;要加快实施古埠镇等4个建制镇污水处理项目和黄金埠镇边山村等8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加快启动实施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让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要健全完善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垃圾清扫、清运和终端处理“全程包干”的一体化服务;要按照每140平方公里建设一座垃圾中转站的要求,在全县科学布局、合理建设16座垃圾中转站;要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确保10月底前投入使用,实现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加快畜禽养殖场升级改造,推动全县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要着力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厕所革命”关乎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要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全面完成5000户农村户改厕任务,在全县范围内彻底消灭旱厕,达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0%以上目标;要在集中居住1000人以上的村庄和乡镇场政府所在地至少建设1所公共厕所;要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和使用指导,既要把厕所建好更要让群众用好;要建立健全厕所日常保洁责任机制,推进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切实解决农村厕所脏臭差问题。要积极推进厕所粪污治理,加强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

要着力抓好殡改成果巩固。殡葬改革是一场打破千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是用先进文化思想向几千年封建习俗的挑战,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时刻保持警惕、加强管理。要在确保“两个100%”的同时,重点抓好公墓区建设,决不允许乱埋乱葬的现象反弹回潮。要加快推进乱葬乱埋坟墓整治工作,做到“应拆必拆、该迁必迁、可降则降、可遮则遮”,进一步革新丧葬习俗。要加强殡葬服务管理,坚持公墓公益性质,坚决制止炒作倒卖公墓或骨灰格位行为。

要着力抓好居家环境整治。群众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要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全方位开展居家环境整治,达到房间亮化、居室净化、庭院美化、环境绿化。要围绕“人精神”,大力整治聚众赌博、封建迷信及各种违法乱纪和不文明行为。依法清除和取缔在农村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场所,加强对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人员的教育和管理。要严厉打击捕杀、交易、食用野生动物行为,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引导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要围绕“地(水)干净”,大力整治污水乱倒、垃圾乱扔、杂草丛生等问题。深入开展房前屋后的陈年垃圾、卫生死角清理行动,全面实行农户垃圾收集一户一桶制,引导村民养成污水入沟、垃圾入桶、经常清扫庭院的卫生习惯,确保房前屋后无垃圾、无杂草、无污泥、无积水。要围绕“物(车、具)整洁”,大力整治杂物乱堆、器具乱放、车辆乱停等问题。引导村民牢固树立“三要四不”意识,即:衣物要干净、房间要整洁、厨厕要卫生,电线不乱牵、衣物不乱晾、柴草(农具)不乱堆、车辆不乱停。要围绕“院绿化”,大力整治院落(围墙)破败、猪圈禽舍乱搭等问题。督促农户拆除村内侵路占道的乱搭乱建,清理有碍观瞻的坍塌破房、残垣断壁;提倡修筑有乡村特色的篱笆式简约围墙;教育村民科学利用空间,合理搭建猪圈禽舍;引导村民前庭后院栽竹植树、种花种果,绿化庭院环境,发展庭院经济。要围绕“畜(禽)规范”,大力整治禽畜乱跑、粪便乱拉等问题。引导村民家禽家畜实行圈养,畜禽粪便及时清扫。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严禁将畜禽粪便排入河塘。

四、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落到实处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管农村工作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政治优势,党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坚决把党管“三农”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要突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始终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形成县乡村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我本人来讲,作为县委书记,我一定会把“三农”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县农业农村局,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积极作为。各乡镇(场)党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指挥员”,把更多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推动“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用地保障方面,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事业用地划下了很多硬杠杠,比如,明确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应优先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三农”事业有地可用。队伍保障方面,要通过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深度挖掘民间“土专家”“田秀才”“农博士”,为乡村振兴打造好人才储备库。科技保障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水平,大力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和主要农作物全面机械化,力争到年底,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

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力量,是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设计政策、制定规划、确定项目时,要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多从农民角度思考问题,推动政府决策与农民期盼精准对接,把好事真正办好,让农民群众想得通、能接受、得实惠。

同志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业之计在于勤。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不断巩固拓展我县“三农”工作的好势头、好局面,为XXXX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9篇:最新县长在全县农业农村暨脱贫攻坚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县委十六届二次全体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上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总体呈现增长态势 去年以来,各镇(办)、各涉农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销售不畅等不利因素,多措并举,不断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等市对县考核指标均已按期完成,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4.3亿元以上,增长4.3%;粮食总产稳定在4.94万吨,超额完成0.34万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05元,增长7.8%,农业各项经济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任务。一是产业发展稳步推进。隆坊省级园区、荣华省级园区提质增效、秦家塬市级示范园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累计投资3600多万元,实施项目14个。“三园一田”建设成效显著,新建果园5000亩、矮化示范园2个,新栽翡翠梨2000亩,全县苹果总产31.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改造设施蔬菜200亩,新发展中蜂8167箱、食用菌155万棒、稻田1500亩,完成蔬菜工厂化育苗40万株,培育优质葡萄苗木5万株。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1

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矛盾、要素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等矛盾亟待破解。一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由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偏弱,加之农资价格、人工成本、农机作业成本处在“上升通道”,生产成本增加,收益空间缩小,农民增收压力不断加大。二是产业融合不紧密。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较少,且以生产初级农产品为主,缺乏包装设计和市场营销手段;农家乐专业村的餐饮与休闲、文化、旅游结合不紧密,游、购、娱功能不足。三是服务体系不健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尚未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能力弱,分散生产经营状态难以与市场对接。涉农贷款门槛高、手续繁琐,审批周期较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意识有待增强。四是资金制约突出。农业发展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支持,基础设施配套、技术引进推广、品牌宣传推介等受到制约。

(二)牢牢抓住农业发展新机遇

一是各级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各级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重农强农调子不能变、力度不能减,切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等各个方面。习近平总

- 3

美”目标。

2017年,全县农业农村发展要以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抓手,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大力培育农业新型业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力争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5.48亿元,增长8.3%;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4.5万吨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10元,增长10%。

三、突出工作重点,奋力实现农业农村发展新突破

(一)狠抓主导产业,力促农业提质增效。一是加快果业转型升级,以建设“全国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全国优质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目标,扩张基地规模,加大间伐力度,在稳定产量的同时提升果品质量,更新改造老园1万亩,新栽苹果5000亩、翡翠梨2000亩;抓好三大塬区5个示范区5万亩果园的关键技术集成推广,完成果实套袋19亿枚,病虫害综合防治25万亩。各镇(办)要力争在4月20日前完成春栽,10月份落实秋栽任务,11月底全面完成新园建设任务。当前,马上就到雨水节气,气温回升很快,各镇办要指导果农抓紧春剪、病虫防治等春管工作,抓好果园套种管理,坚决禁止幼园间作套种高杆作物;农业、果业部门要督促指导好田庄矮化苹果示范园建设,同时引进海升集团参与我县苹果、翡翠梨发展,

- 5

和店头、田庄镇侯庄、阿党市级示范园的巩固提升步伐,力争年底新认定5个县级园区,启动1个市级园区建设,筹划申报1至2个省市级园区项目。三是加大生态建设步伐,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继续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推动森林质量不断提升,完成三北和天保工程人工造林共3000亩、封山育林和中幼林抚育各1万亩、补植5000亩的任务。巩固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成果,强化火源管理、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严格应急值守,确保全县不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四是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服务设施条件,支持新型农村社区骨干产业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完成投资1200万元;实施好新农村重点村巷道硬化、绿化亮化等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00万元。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弹,确保全县乡村“2+1”三城联创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新的实效。

(三)创新经营模式,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综合体,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企业把专业村、镇(办)作为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形成“龙

- 7

残扶持三项长效机制,解决贫困人口因病、因残致贫等问题。八是推进社保兜底脱贫,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覆盖享受养老保险、社保兜底、集中供养、重点救助等政策扶持。九是扎实推进军地扶贫工程,争取省军区后续400万元帮扶资金,全面做好龙首、安沟、新城三个贫困村的军地扶贫工作,确保完成年度扶贫任务,打造全省军地扶贫示范点。

同志们,“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各镇办、各部门要扎实做好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开好头、起好步。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保持对“三农”事业的满腔热情,真抓实干、精准发力,为建设“两富两美”新黄陵努力奋斗!

- 9 -

上一篇:实战实效质量管理下一篇:会计岗位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