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生见习报告

2022-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腔医学生见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口腔医学生见习报告

双语教学在医学生临床见习中实践探索

【摘 要】双语教学作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旨在提高学生的外语听、说、写的能力。传统的医学理论课上,双语教学的教师主要以双语“教”,即灌输知识为主,而缺少交流的过程。而在临床见习课中,双语带教可以同时提高医学生“听”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交流的能力。本文主要总结在临床见习课中,双语教学的体会和感想。

【关键词】双语教学;临床实习;医学教育

Evalu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Clinical Prob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Qu Jinlong,Wang Xi,Wang Lv,Liu xuefeng, Li Wenfang,Lin Zhaofen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03,China

[

[Key words]bilingual teaching;clinical probation;medical education

1 双语教学是医学教育的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对外语人才和外语技能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在医学领域,国际交流和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文章都要求通过外语来完成,所以培养优秀的医生,就需要提高其外语水平,让他们熟练掌握外语技能[1]。与传统教学相比,双语教学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还给教师带来了巨大挑战,部分教师外语水平不够,不能很好地胜任双语教学的要求。而对于大部分医学生而言,公共外语水平不低,部分能很好地进行公共外语的交流,但缺乏对专业词汇的掌握,这也让学生在专业交流和写作中变得束手无策,如何更好地探索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成为目前医学教育的新任务[2]。

在医学教学中,尤其很多大班的基础课枯燥乏味,双语教学时,更是让学生失去兴趣,并造就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双语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急救医学教研室探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方法,利用大班课后的见习课的机会,采用中文理论讲解,英文重点词汇讲解,重要病例英语汇报相结合的方法,为激发医学生双语教学的兴趣和增加医学生外语水平提供参考。

2 设计思路与实践

2008至2009级五年制本科有242名学生至我科见习,分为双语教学班和非双语教学班,非双语教学班常规见习(非双语带教),主要内容同双语见习班;而双语班,整个见习课中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理论讲解,在讲解理论的时候,主要采用中文讲解,遇到重要的专业词汇,尤其医学的专有名词等,通过演示文稿列出或者打印给学生,第二部分重点讲解医学专有名词,比如在带教休克章节中,通过外语重点解释:Shock,Hypovolumic Shock,Cardiogenic Shock,Obstructive Shock,Distributive Shock等,第三部分为重点病例,将典型的病例通过英文在演示文稿上打出来,然后通过互动的方法,让学生主动通过英文提问(模拟国外询问病史等),并由一个学生做病例汇报,并进行讨论,带教老师再进行点评,重点强调国外询问病史的习惯及使用到的专业专业词汇。

3 教学反馈

实习结束后,采用医学生专业英语考试,对比采用双语教学带教见习班(161人)和非双语(81人)带教见习的成绩,采用百分制考评,通过表1可以看出,双语教学班平均分为82.9分,非双语见习带教班75.2分,双语班优秀率明显高于非双语班,专业英语考试大部分学生在75分以上,而双语班85分以上的同学明显多于非双语班同学,对两组均数采用t检验分析,而等级人数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发现双语班与非双语班均分和优秀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考试结束后,发放《关于开展双语教学调查表》,242份,收回242份,其中81份为非双语教学班的,161份是开展双语见习教学班,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觉得双语教学还是必要的,能够增加专业外语听说写等能力,但是是否能增加专业外语和专业课的兴趣两个班出现较大的分歧,非双语班61.7%认为可以,明显低于双语班。

4 体会

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全球化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外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双语教学成为提高学生外语水平重要措施之一[3]。

对实践性和经验性都要求很高的医学专业,交流和学习先进成为提高医学水平和能力的必要措施,国际化的交流对医学生外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医学生外语水平刻不容缓[4]。

本次研究旨在在教学中避免出现大班课双语教学枯燥乏味,探索增加学生的双语学习及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方法。整个见习课中,采用双语教学和互动的方式,针对医学词汇和外语习惯方面,锻炼和增加学生的外语听、说、写的能力。结果表明:见习课互动的双语教学,必要的重点词汇强调的方法,有利于增加双语教学的效果,增加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学期末通过专业外语考试测试结果分析,双语班的优秀率明显高于非双语班,而且双语班的总均分也高于非双语班。后期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双语班学生的满意度和兴趣都较高,大部分学生觉得开展双语教学还是非常有必要,主要的分歧在于是否增加双语课程及是否增加学生对专业外语和专业的兴趣方面,两个班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分析原因可能是选择的学生均在大班课中接受了部分的双语课,因为对双语课的不了解及部分大班课的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下降,而参加过双语见习课的学生,其兴趣和主动性明显得到了增强,所以这部分学生对于双语教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本次研究部分学生给教学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主要针对建议提高部分双语教学教师的外语水平的意见,部分学生觉得个别带教老师英语口音不准,势必会影响到带教的效果[5]。所以在以后带教中,必要的教师外语培训非常必要,也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效果和成败[6]。

总之,开展双语教学刻不容缓,尤其针对医学生,提高他们的专业外语水平势在必行,如何更好地增加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仍是双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许晓源.医学院校英汉双语教学的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80-81.

[2]文锦琼,余文韬,齐建国等.以教学评估为契机,推动医学教学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4(9):43-44.

[3]赵金桂.语用能力培养与英语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9,24(3):90-91.

[4]廖荣霞,谭雪焦,陈敏.加强医学英语教材建设推进医学双语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1001-1004.

[5]黄海涛,刘晶,于洋等.医学生双语教学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6):870-871.

[6]张国伟,靳瑾,周杰.八年制医学生外科学临床见习双语教学实施的效果[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4):556-558.

作者:瞿金龙 王玺 王虑 刘雪峰 李文放 林兆奋

第2篇:浅谈本科医学生暑期临床病理见习的教学实践

[摘 要] 与临床实习不同,暑期临床病理见习是医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阶段,在暑假期间开展到病理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见习,是本科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短期实践,是医学生进行初步实践、了解病理工作流程的重要环节。通过采用目标教学模式,制订合理的见习计划,培养学生在病理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病理—临床、病理—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以提高见习医生的整体实习效果,为将来正式实习和未来的临床工作建立基础。

[关键词] 暑期见习;临床病理;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 吴圣明,男,硕士研究生,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诊断病理学、医学教育;马韵,女,硕士,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诊断病理学,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病理诊断、医学教育(通讯作者)。

[

医学类教学大纲要求不同的医学生,授课方式一般为理论课和实验课。尽管每个学校的病理学实验课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可能会不一样,对于大部分医学生来说,病理实验课是他们唯一接触病理实践的机会,将来实习时因受专业侧重点不同以及受实习时间和轮转科室的限制,将不再安排到病理科实习。而为满足医疗事业对病理诊断医师的需求,对广西医科大学从2010年开设的临床病理诊断专业5年制本科生而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病理学研究领域和社会的进步而倡导的精准医学,对医学生尤其是病理医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基础学科,为将理论课中千变万化的图片、抽象的形态描述等理论知识与课后的实践相结合,并延续、应用于今后的医疗工作中,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此,广西医科大学近三年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见习教学实践活动。此实践活动想达到两个主要目的:一个是让非本病理学专业的医学生了解本学科,为今后不同专业、科室之间的了解、沟通建立基础;另一个是让本学科医学生提前“实习”,其见习要求要高于非学科专业的医学生,为不久后真正进入科室实习快速进入状态建立基础。为提高本科医学生在病理科的暑期见习效果,该校病理科在见习带教中,实行目标教学模式,达到了良好的见习效果。现就本科医学生暑期见习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病理专业技能教学目标

见习生通过在病理科见习结束后,要求在理论知识、病理实践技能、初步病理诊断达到预期教学目标。通过制定具体的见习教学方案,设定包括取材室、免疫组化室、接诊室、档案管理室等各个岗位的轮转安排及岗位目标要求,以达到预期见习培养目标。

1.理论知识教学目标。病理学作为临床与基础之间的桥梁学科,其知识体系与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等密切相关,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组织、器官的各种疾病,因而临床病理学知识纷繁复杂,各种疾病的图片及形态描述,通常会让学生在理论课后很快混淆甚至忘记。因此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仅要求见习生了解常见病种及其诊断标准。并且针对这些病种制定了授课计划,安排高级职称医师讲授专题内容。

2.实践技能教学目标。我们对不同见习岗位,不同专业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在取材室,我们提出的要求如下:(1)病理标本在送至病理科之前的初步处理规范,了解规范的组织固定要素及必要性,明白良好的组织固定对诊断的意义;(2)熟悉各种类型病理标本的接收程序,并正确登记入库;(3)阅读送检单,检查送检单,明白送检单的填写要求及要领,知晓不合格送检单的标准及处理流程;(4)学习观摩常见病理标本的取材规范,复习器官组织的结构,了解病理大体取材方法、规范。病理学专业本科生要求掌握以上全部内容,非病理学专业本科生则重点掌握(1)和(3)。共同的目标都是要熟知临床病理科从标本送检至报告发出的全过程及其详细步骤[1],掌握常规病理活检、手术根治术标本的取材规范,了解常规制片方法,了解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的应用和过程。对于病理学专业本科生,我们还要求取材医师在教授规范取材理论后,分批次、按教学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绝大部分手术标本与实验室固定好的教学标本相差很大,这对学生识别病变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也非常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主动性,通常在这个环节,见习医生会主动问很多新的、与实践相关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像在实验课里,所问的问题大部分未超出实验手册的范围。标本取材先由取材医师一边口述一边取材示范教学,之后在带教医师的指导下,让见习医生亲自动手,根据示范进行标本取材。

3.初步病理诊断教学目标。在病理科见习结束时,要求见习医生能够对每日常规送检病理规范预处理及取材,并安排见习医生参与初诊,每日由诊断医师预先选出3~5例常规病例,由见习医生书写完整的病理诊断报告,然后由诊断医师统一在多头显微镜下讲解。对于病理学专业本科生,我们要求其在对常规病理诊断的同时,能在诊断后,进一步对相似病种提出鉴别诊断。在专业技师带教过程中,受益的不仅是见习医生,带教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学经验也得到积累[2],使其两者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他们传授病理诊断实践技能的能力[3]。

二、培养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医患关系不再局限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医”是指医疗群体中的医生、医技人员、护士,后勤及管理人员等;“患”是指“患者”,以及与患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亲属、监护人[4]。当前形势下,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是体现医生良好医德医风、责任心和医院总体服务质量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是病理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能力。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病理医师的核心任务是为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治、预后提供全面而规范的报告,他们是密切交流沟通的。通过见習尤其是在接诊岗位见习,让见习医生从接收会诊、询问病史、完成或补充填写完整的病理申请单(包括必要的、对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有重要参考作用的临床信息、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说明诊断疾病可能需要的时间、或要做出最终诊断需要增加必要的技术手段,由此再增加的费用、时间,以及到最后得出诊断后,如何正确客观地向临床医师或患者解释他们各自关注的问题等一系列环节中,锻炼询问病史、完整填写合格的病理检查申请单、与患者和临床交流的能力。

三、見习效果评估

见习期快结束时,我们按病理学专业和非病理学专业对见习医生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内容与专业技能教学目标一致。测试结果显示,通过一个月的见习,见习医生能对标本进行规范的预处理,对常见简单的标本进行规范取材,并做出初步诊断。

参考文献

[1]吕自力,陈伟露.临床病理诊断见习——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桥梁[J].教育教学论坛,2012,7(19):59-60.

[2]陈丽红,张文敏,张声,等.临床病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13-14.

[3]杨红军,李学农,申洪,等.临床(诊断)病理学教学设计与实施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0):736-738.

[4]张秦初.医患关系与医疗事故[J].中国医师杂志,2001,3(9):644-646.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linical Pathological Probation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 in Summer Vacation

WU Sheng-ming, CHEN Zhi-ning, DU Chun-ping, LIAO Zhi-ling, MA Yun*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 China)

Key words:summer probation; clinical pathology; teaching practice

作者:吴圣明 陈志宁 杜春平 廖芝玲 马韵

第3篇:内科学见习中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

【摘要】 目的:在内科学见习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法: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建设、多媒体建设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在《内科学》见习教学中开展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带领医学生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方面全面提高,从而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结果: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为出发点的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程度、对疾病的诊疗能力、自学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因此得到进一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显示,试验组操作考试平均成绩为(81.20±6.59)分,优于对照组的(78.49±7.53)分(P=0.039);学生理论考试,试验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76.75±7.23)分,高于对照组的(74.03±7.99)分(P=0.040);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不及格率分别为8.5%和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内科学见习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出一套适合本院实际的、能有效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内科学》见习实践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 内科学; 教学模式; 见习; 临床思维

【Key words】 Internal Medicine; Teaching mode; Clinical practice;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Guangzhou 51018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02.030

臨床思维方法是医生认识疾病和判断疾病过程中所采用的推理和逻辑方法,正确的临床思维是理论和经验在具体患者身上的结合。临床见习作为联系理论课与临床实习的桥梁,在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见习带教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论及实践知识的掌握。随着高科技成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一些医学生认为疾病的诊断只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便可迎刃而解,临床思维已不很重要[1]。而事实上,临床医生的思维方法,是造成误诊的一个重要主观因素。因此,应当加强实践教学中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本院本科医学检验学及麻醉学专业四年级学生(各1个班)为试验组,开展内科学实践课的教学改革;选取同年级的医学检验学及麻醉学专业四年级学生(各1个班)为对照组,在内科学实践课中只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两组学生均学习了内科学、诊断学、药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课程。

1.2 内科学见习教学改革准备阶段

1.2.1 教学师资团队建设 成立以内科各专科主任为专家的督导组,选择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表达能力强的内科各系统疾病专业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承担内科学见习教学任务,组建内科学见习教学小组;每次上课前进行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教师的整体水平,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

1.2.2 编写内科学实践课教学配套教材 在参照《内科学》理论课教学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的需要,编制出难度适宜、操作可行的《内科学》实践课教学教材。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内科学常见辅助检查分析、临床操作指南及病例分析(各系统3~4个)等。

1.2.3 购买和自建《内科学》教学多媒体资源 根据本教学模式的需要,课题组购买了一批高质量的《内科学》教学多媒体资源(视听教材、网络课件或网络课程);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创建有特色的《内科学》教学网络资源,搭建《内科学》实践教学资源平台。

1.3 内科学见习教学实施阶段

1.3.1 内科学见习教学集体备课 在每次内科学见习教学课程一周,本教学小组全体教师举行集体备课,先由一人试讲,然后进行讨论,统一本次教学实践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别要统一本次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3.2 课前培训 在开始实践课的教学前对即将参加课程的试验组进行课前培训。内容包括:本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意义、本教学模式的方法和教学流程、在教学中学生应该如何配合。鼓励学生复习基础课如病理生理、病理等知识,为正式开展内科学见习教学改革做好准备。

1.3.3 课前要求 将学生分成6~8人一组,每次课前一周先告诉学生本次课程的内容、需要操作的内容及需要讨论的案例。并根据本次课的内容提出数个问题,要求学生课前先预习相关的材料,小组长组织组员查阅期刊和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和小组协作性学习。在每次实践课程中,要求每组推举一个成员来汇报对问题的学习情况。

1.3.4 床边实践教学 以病例为中心,培养学生如何采集病史并抓住主要症状,对学生提问过程中出现错漏的地方进行纠正;培养学生如何进行规范性的体格检查从而获得阳性体征,对操作遗漏或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点评并示范性教学;培养学生如何通过症状体征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得出可能的诊断,培养学生分析产生症状的可能病因,结合内科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几方面结合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如何与患者沟通,强调职业道德与人文关怀。要求学生床边汇报病史,并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及初步的诊疗计划或诊疗中遇到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处理措施等。不足之处由其他学生补充,老师最后进行总结,指出优缺点。

1.3.5 模拟诊疗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配式教学,由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医患交流,并对病史及体格检查情况进行汇报。设置医生查房,向家属交代病情及医生病例讨论等情景模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然地融入到学习的环境中去,从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令学生在掌握基本内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学会了针对内科学常见病例进行思考、交流和表达。

1.3.6 总结 教师进行提问,与学生进行讨论并总结(总结病史、诊疗情况),整个过程教师结合病例穿插复习病理、病生等基础知识,部分内容运用多媒体配合进行教学及总结,加深学生对所学病例的临床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理解,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1.4 效果反馈与评价、总结阶段

1.4.1 在本教學模式开展的中期和结束后分别向学生和教师发放《内科学见习实践课教学改革质量问卷》和举办教学情况座谈会,并根据师生的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及改进教学方法,修正和完善教学模式,对学生反映好、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教学方法进行推广。

1.4.2 课程结束后,用问卷形式和临床操作成绩和笔试考试成绩等指标来评价教学效果,并统计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教学效果的差异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为了评估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内科学课程结束时,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发放授课质量评估表和问卷调查表,反馈对本次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模式的意见与建议。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60份,问卷回收率100%。结果显示,这种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为出发点的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深受欢迎,教学过程中融合了床边实践教学及模拟诊疗等实践方法,经过强化训练后,学生能从多方位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其对知识的运用程度、对疾病的诊断能力、自学能力及学习积极性等都明显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也较前提高。70.00%的学生认为通过培训以后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得到提高,另外80.00%的学生认为经过系统学习后疾病的治疗能力提高了,认为临床思维得到明显提高的学生占58.33%,认为临床思维有提高的学生占19.17%,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在得到提高的同时,学生们(75.00%)普遍认为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但同时还有小部分医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对其提高不大,而且由于本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复习及讨论,31.67%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增加,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运用无明显提升,对疾病的诊疗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明显提高。但从总体效果判断,该教学模式达到了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见表1。

2.2 教学改革对学生学期末成绩的影响 在内科学见习课程结束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包括病例分析题)评价教学效果,并统计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间教学效果的差异性。数据表明,对照组学生操作考试平均成绩为(78.49±7.53)分,试验组操作考试平均成绩为(81.20±6.59)分,试验组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39);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74.03±7.99)分,试验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76.75±7.23)分,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0);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不及格率分别为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科学得发展,许多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新的检查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为临床医生在临床上诊治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部分医生过分依赖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忽视基本功的培训,不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问题,造成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主观学习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客观授教方面的原因[2],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思维能力的欠缺是根本原因。据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医学生临床实习前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培训认知不足,仅16.93%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实习后认为非常需要培训的学生比例提高到55.03%[3]。由于学生实习前对临床思维能力认识不足,因此在基础学习阶段对思维学习和训练不重视,很难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这既有学生的原因也包括教师的原因,教师在教授基础课时只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没有向学生灌输加强思维锻炼对于以后提高临床思维的重要意义。(2)临床实践中思维能力培养不足是直接原因,如教学方法的陈旧、临床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实习生的不重视等。另外,目前不少医学院校的带教方式除了少部分时间的病例示教外,大部分时间为病历书写和讨论,教师所讲内容主要为教科书内容,虽然能明显提高學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但因为缺乏实践,学生仍较少参与,积极性不高,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4]。

医学生良好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要形成正确的临床诊断,提高临床思维能力,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收集正确的临床资料外,还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极投身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内科学》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所以,在内科学实践教学中将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5-8]。现在,内科系统各临床科室、肿瘤科、外科及妇儿等科都很重视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9-12]。

在前期成功探索以病例为中心Case Based Study(CBS)的医学教学模式在内科学见习中的作用的基础上[13],并结合其他院校的教学方法[14-18],在《内科学》见习课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本次教学改革,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理念渗透至内科学临床见习中,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两方面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病例综合讲述基础知识、临床知识、体查及辅助检查等,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内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初步学会了用临床思维进行思考。内科学教研室适当购买和自创了内科学实践课程教学资源,使现有的教学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医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医学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19-20]。本次教学改革也逐渐转变了教学管理者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建立了适应《内科学》实践课教学的师资队伍,大大加强了师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探讨案例式教学和PBL教学方法的融合,探讨可行而高效的教学模式。调查问卷表明,这种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为出发点的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深受欢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程度、对疾病的诊断能力、自学能力及学习积极性等都明显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也较前提高。试验组操作考试和理论课考试成绩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充分证明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因此,本院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建立内了科学临床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初步成功地把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及模拟诊疗法结合模式应用于内科学的临床见习实践教学,值得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及优化。

在内科学见习中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建设、多媒体建设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在《内科学》见习教学中开展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带领医学生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方面全面提高,从而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成功探索出一套适合本院实际的、能有效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内科学》见习实践课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彩霞,毛平,朱志刚,等.血液内科临床实习中“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热带医学,2006,6(2):384,371.

[2]李晓丹,徐如祥.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双语教学实施方案及效果分析[J].医学教育,2007,45(17):116-118.

[3]严汀华,钟国伟,黄永清,等.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认知情况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3):271-274.

[4]陈兴,叶子冠.内科学双语教学问卷调查与评价[J].医学信息,2011,24(8):3769-3771.

[5]金文国,谢雅萍.早期案例教学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134-136.

[6]李秀楠,吴玉梅,付婷辉,等.PBL结合CBL教学法在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7):32-34.

[7]李培璟.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教学实践[J].中国病案,2013,14(9):76-77.

[8]朱凌燕,黄霞,徐积兄,等.医学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初步探索[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3):84-86.

[9]李娟.大内科临床思维在心脏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7,6(18):248.

[10]旋静,王晓枫,牛春风.中医肿瘤科临床思维模式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4):31-33.

[11]卢丽.妇产科临床思维特点探析[J].特别健康,2017(18):239.

[12]叶梦忠,丘美芳.急腹症在急诊分诊的临床思维[J].医药前沿,2017,7(5):228-229.

[13]王彩霞,毛平,张玉平,等.病例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探讨[J].实用全科医学,2007,5(6):512-513.

[14]杨静悦,高琳,孙飞,等.CBL联合PBL模式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7):526-529.

[15]杨立新.PBL教学模式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2,13(5):57-59.

[16]骆敏,李永强,谢裕安.PBL等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进行肿瘤内科学教学探讨[J].内科,2016,11(5):790-791.

[17]张和顺,靳兰玉.PBL配合情景教学法在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53-54.

[18]李春艳,王莺燕,卢书明,等.案例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4):3370-3372.

[19]孙敏,祝虹.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2):48-50.

[20]徐国成.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后之思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113-114.

(收稿日期:2017-09-01) (本文编辑:程旭然)

作者:王彩霞 包品红 黎宇苗

第4篇:口腔医学生见习报告

见习时间:1月11日—1月25日

地点:四合永镇医院

主题:在口腔科见习半个月

调查报告:在口腔科见习半月2012年1月11号一2012年1月25号

学到的知识:

1认识器械、材料及它们的用法。

2了解了其他常见病的护理及预防原则。

3熟悉了常用医疗无菌,污染物品的处理方法。

4积累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提高了自己的觉悟.不足之处。

5门诊病历的书写方法。

临床经验:1做根管治疗时患者若张嘴时间过长,可在其嘴角涂抹凡士林,防止嘴角裂。

2加失活剂后可加丁香油棉球加氧化锌,棉球的作用是减压。

3瘘管,口腔及颌面部皮肤形成瘘管,大量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处之易出血,长期排脓,有死骨形成。

5若无炎性渗出或符合根充指征,就可行根管充填。瘘管会慢慢消退。

6最好每一次扩管都要用酒精棉球擦拭扩大针,以防止污染其他根管,同样擦拭牙胶尖。

7前牙开随用球钻,熟练后可用裂钻。

8扩管时若患者疼痛剧烈,可根管注入少量地卡因或利多卡因。

常用知识:1口腔常用药甲硝唑、利君沙等只可用于18岁以上的患者服用,年龄较小者应适当减量。

2拔牙时除询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外,还应询问是否患有感冒,感冒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导致创口感染

3拔牙后不能漱口,因为自来水中含有许多细菌。

口腔小手术饮食问题

(1)术后2-4小时,进食无渣冷流食,如排骨汤、鸡汤、酸奶、凉牛奶、冰激凌、果汁等。

(2)术后4小时至次日可食半流食和软食,如蛋羹、米粥、蔬菜泥汤等。

(3)术后三天开始进食高蛋白饮食。

总结:

在口腔科实习的半个月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见到了---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了解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体会了整体护理实施的关键所在。加强了对常见药物的计量用法。进一步学习了对龋、牙髓炎、 尖周炎的症状、治疗方法。积累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熟悉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身为一个医师的基本工作职责.时间虽然短暂,却开阔了眼界.在此谢谢各位老师的关爱及教育。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理论结合实践,早日做一名优秀的口腔医师。

第5篇:医学生见习报告

一、见习时间:XX年8月

二、见习地点:省立医院小儿血液内分泌科

三、见习内容:

1、门诊见习(内分泌科)

2、病房见习(血液科)

四、见习总结:

看完奥运会的开幕式,便开始了这个暑期的见习生活。地点是在省立医院,小儿内科的血液内分泌科。

血液内分泌科的病人分为两类,一是血液类疾病的病人,二是内分泌类疾病的病人。血液类病人多数住院进行治疗,以白血病、朗格罕细胞组织增生症、骨肉瘤为主,为行化疗复查入院。内分泌类病人以矮小症、糖尿病、性早熟为主。现对其中部分病症总结如下:

1、白血病

白血病为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儿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

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苍白、衰弱、出血,以皮肤、牙龈出血、鼻衄常见,另外还可以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皮肤、腮腺、纵隔淋巴结、神经系统、睾丸等器官浸润的相应症状。

一旦确诊后应进行正规化疗,化疗期间应注意营养,加强支持疗法。预防感染,化疗间歇期定期到医院复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比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效果好,急性白血病自然病程短,但经积极规则治疗后,生存期可显著延长。

病例举例:

14号床,毕**,男,3岁,诊断为白血病(all)

入院记录:确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3)7月余,为行化疗入院。(第9次)

第一次入院记录:患儿因“发热10余天”入院。患儿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以上,伴阵发性咳嗽,有痰不易咳出,无喘憋、无皮疹、无意识障碍。血常规:wbc 3.47×10^9/l,rbc 3.37×10^12/l,plt 54×10^9/l,hb 83g/l,neut# 0.30×10^9/l,rc 0.5%,细胞形态未见异常。骨穿骨髓细胞形态检查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系异常增生,原、幼淋巴细胞占91%,粒、红两系明显受抑制,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散在少见。符合all-l3。 临时医嘱单:(9:00am)生理盐水100ml,法莫替丁20mg,头孢唑月亏阴性,头孢唑月亏1.5g。

2、矮小症

所谓的小儿身材矮小是指身材低于正常同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5cm左右),平均每年身高增长低于4~5cm的患儿。

原因: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由此导致患儿矮小(侏儒症)最常见。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治疗,其身高成人后仅在1.3左右;遗传因素,如家族性矮身材;宫内生长迟缓儿,成人后有1/3身材矮小;性早熟患儿也会导致身高偏矮。

五、见习感想:

见习时在病房时间为多,所以接触的白血病患儿也多,病患大多为行化疗复查入院,年龄在0到5岁之间。由于患儿年龄偏小,在做骨穿、鞘注、化疗时痛苦不已,治疗时很难控制。诊断结果也不尽人意,见习期间有3名患儿复发,而且预后不良,给患者家庭带来很大影响。

门诊多以性早熟患儿居多,因与同龄儿童身高差距明显或乳房过早发育来院检查。患儿一般先进行简单询问,然后测量身高体重,根据对比正常范围值判断患儿是否正常,如果需要,还要进行测骨龄、脑ct、刺激实验等检查。一般患儿的诊断结果为性早熟,治疗需要先抑制骨龄,然后配合生长激素,争取在患儿骨骼发育结束前增长到理想身高。

患病对象的不同决定了儿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同一种病症,在对年龄偏小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医师投入更大的精力与耐心,用药方面也需谨慎,很多治疗方案须根据病患的个体差异制定,而且患者家属的关注程度

较高,对医师的各方面技能要求也相对较高。

总之,要想由一名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师,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各方面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儿科实习报告

一个月的儿科实习阶段转眼即逝,时间从指缝中悄然溜走,抓不住的光阴,犹如白驹过隙。一个实习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实习阶段的开始,准备着实习阶段又一个接力. 进入儿科科室,我从带教老师那儿了解到,儿科是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室,涵盖了内科、外科的各种疾病情况.但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大不同: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以及年龄小不会或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不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所以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除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应细微敏锐,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 了解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投身实习工作中.在临床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不断汲取和探索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许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无垠沙漠中的沙砾一颗,但对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就好像在广阔的沙滩上,一阵浪打来,留下无数闪闪发光的贝壳,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忆.也许这些收获相对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积累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经过一个月的儿科实习,我又成长了许多,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走向成熟.在“阵地”上,我学会的不止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术,疾病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儿科的护理对象是小孩,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子女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是本着为小孩着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输液技术,将病人的痛苦减至最轻之外,还要向病人家属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广,比如:饮食教育,环境,衣着,心理护理等.向家属宣教完之后,他们对我表示非常感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劳动成果得到赏识.

范文二 儿科,故名思义,是专收儿童病人的。儿童与成人的差别可谓是天壤之别。用药的方法、剂量、浓度,治疗的方案与手段都与成人有着天大的差异。所以,我都会很小心谨慎做好每一个操作。

能否让我顺利地完成每个操作,关键还是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沟通是否有效。。。

在儿科,认识了温柔可爱的戴子老师,幽默可爱的覃老师,可爱又搞笑的雯姐。她们都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有福同享、有难你顶的国家栋梁之材。

通过老师们和医生仔细的询问病史及过细的体检,病人原来就是常见肠结核,诊断清楚了病人及家属都很满意。(2)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以带教老师为模板认真负责

在儿科一个多月的实习中,除了做好日常的临床工作外,还有各项体检工作等等,有些工作我以前没做过,做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新生儿工作,我以前就没做过,但为了搞好工作,服从领导安排,我不怕麻烦,向老师请教、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在护士长的教育下,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比较熟悉了新生儿科的工作,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

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目的开展的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这五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为满足这些需要,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非常困难,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甚至还会达到相反的结果。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大家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各项工作:

(1)认真接待每一们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曾经有一个15岁的女病人由于腹胀且腹部触之较硬,曾到条件较好的医院(三甲医院)做过检查,钱也花了不少,就是没诊断明白是什么病,病人及家属都很着急,通过老师们和医生仔细的询问病史及过细的体检,病人原来就是常见肠结核,诊断清楚了病人及家属都很满意。

(2)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以带教老师为模板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头脑清晰。

第6篇:医学生见习报告

临床医学见习后,感想诸多,见习活动已经结束好长时间了,但是直到今天,见习留给我的思考还在脑子里面回想。我不知道那些感觉、那些思路要在我心里停留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这些思路留在心里面是好还是坏。自打有了那样一些经历之后,整个人都有所变化,现在仿佛还在变化着。对我来说这次见习心得作业仿佛比以往任何一次作业都要困难,犹豫了很长时间不能下笔。脑子里面的东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多,但是难以将它们定位。如果下面说得太乱,还希望大家见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向老师那次讲解病历,我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了如何书写患者病历。 病历的书写要体现以下几个部分: 1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年龄,职业,籍贯,住所等等。 2主诉情况。即患者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的情况。

3患者的现病史。患者提供的有关自己的现在患病情况。

4患者的既往史。患者或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以前患病的情况。特别注意要确定, 患者是否有器质性脑外伤,还要特别考虑患者是否有酒精依赖。

5患者个人史。包含有顺产与否,父母性格,生活环境,工作情况,学习情况,烟酒史,婚姻恋爱史,家族史等等

6精神科检查。意识障碍检查,感知觉障碍检查,思维活动障碍检查,注意力障碍检查,记忆力障碍检查,智力活动障碍检查,有无自制力检查,情绪情感活动障碍检查,意志行为活动障碍检查等等。

7量表测评,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等等。

据老师的讲解,全部报告要在72小时内全部写完,其中任何一项没有完成,都要打回去从做,不能给患者确诊。

这部分的病历誊写要求的讲解大概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但是我感觉它对我们医师来讲格外重要。它是医师确诊的主体思路,换句话说就是你医师的思路落实到哪一步,才能给眼前的个案定性的问题。病历的严谨与否能体现一个医院,一个医师医术水平的高低。也严重关系到确诊的准确性,直接涉及患者的就诊与治疗,干系重大。

在以往的教科书上,只是简单谈到要了解求助者的一般情况,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家庭支持系统结构,要辅助量表测评。但是。书本上的介绍没有王教授的介绍全面。王教授在课堂上明确强调以下几点。

1要凸现既往史。特别要注意排除器质性脑病对神经症的影响。比如肺性脑病,肝性脑病还有腮腺炎。另外不要忘记考虑酒药依赖。

2在个人史部分。(首先老师的层次划分就十分细致,比书本上的周到。另外老师特别强调)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生活部分问得要细,几乎是只要患者有挫折就要问为什么。在家族史里,要问父母两系三代内成员近亲婚配情况。

3精神检查部分要充分重视检查患者自制力有无。

还有就是病历报告上面有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

以上几点是教科书上没有的部分或者没有强调的部分,而那些部分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按照老师介绍的病历誊写思路,给人以严肃,认真,科学,严谨的感觉。体现了人本的科学精神,值得患者信任的负责任态度。这就是让我感触颇深的小小的”病历报告”。

在医院见习的过程中,我也有幸进入了医院的手术室旁观。见习进行到第三天时,我对见习的感受由充满新鲜变成充满无聊。第一天的时候办公室里的一切都散发出一点诱惑,我到处摸到处看,每一步似乎都向着我以后的医生生涯更近了一步。可是,随着我不断地探索,科室里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我的需求。我渐渐地变得有些无聊,第二天木讷地在科室里坐了一天,心不在焉地翻看着从家里带来的《病理生理学》,好像我真的进入到病理和生理之间的混沌世界。还好的是,老师在第三天有了手术。 临床见习的十多天来,我接触了许多党员,他们之中有教授、有住院医生、有护士,他们职务虽不一样,但对工作的执着和热诚,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却是一样的且持之以恒的。与他们相比,我相差甚远。我们对工作远没他们那么执着和热诚,那么精益求精。医学博大精深,千变万化,同样一种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表现往往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多接触病人,多思考,多总结。在与病人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可以获得对疾病诊断极有帮助的临床资料。在这方面,我还做得不够,今后我应与病人多接触,对工作保持激情。

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自信。我对于自己的能力总是怀疑,不敢主动争取承担某项任务,一般只是认真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这使得我做事很被动,失去了许多提高锻炼的机会。在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不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常常会失掉许多很好的机会,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在见习阶段,有许多动手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争取,因此今后我应更加自信,更加主动。

见习了一段时间,我还学会了处理各种的人际关系。科室里面,医生和护士的关系,医生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医生和病人及家属的关系,下级医生和上级医生的关系。。。最大的体会就是低调——别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三人行,必有我师’,上级医生当然不用说,护士老师也相当棒。今天又有一个闭式引流,我去给水封瓶装生理盐水。钳子很不好使,那个金属的盖子怎么也打不开,护士老师上来几下就开了,真是帅呆了;病人也非常值得尊敬,需要我们的关心,大家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疾病。

第7篇:医学生见习报告

见习总结

对于医学生来说,见习过程就像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生梦想的期前准备。

一个学期的见习时间转眼就快过去了,在这次短暂的见习中,我学到了许多许多的课本上和非课本上的东西。记得一开始,我就以积极地心态准备迎接我的见习工作。在马上将结束的见习期间里,我严格遵守医院的劳动纪律和一切工作管理制度,自觉以医学生规范严格要求约束自己,认真工作,基本做到了无差错事故,积极维护了医院的良好形象,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怕出错,虚心请教,同带教老师共同讨论体位摆放问题,大大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思维方法。切实体会到了见习的真正意义,不仅如此,我更是认真规范操作技术,熟练应用在平常学到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积极同带教老师相配合,尽量完善日常见习工作,给各位带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通过见习笔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在工作中的点点心得,得到众多老师的交口称赞。

在这短短的一个学期见习时间里,我分别到了普外科、肛肠科、妇产科和麻醉科等十几个科室进行了见习,虽然关于专业知识我们并没有学到,但是在老师悉心教导下,我对一些知识也已熟知,比如在麻醉科室里,跟着老师学如何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采取何种方法来进行手术麻醉,并且熟知麻醉器材的操作,每次看老师进行操作时都会很认真的学习。对于这次的见习,是我受益匪浅。使我提早了解到了下学年实习所需要学习的一些内容,为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以前所学的内容。当然这要感谢老师们的细心教导。

除此之外,通过了这学期的见习,我懂得了怎样与病人沟通,与同学融洽相处,懂得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更加懂得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学到了做人处事的道理。沟通,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都可以增进前行者的力量、信心与勇气;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化解矛盾,分享快乐与幸福,增进团结与友爱,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和谐。可什么是沟通的第一步?学会倾听。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了自己的表达,而忽视了倾听别人的建议与感想体会,也就浪费了走向成功的机会。一位哲人说得好?“成功属于善于倾听的人。”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很有借鉴意义。

时间短暂,世事偶然!见习生活,让我学到了在学校里几年都学不到的东西!我们将以难忘的亲身体会作为新的起点,把学到的知识带到学习、生活、工作中去,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临床操作水平,去适应一种新的环境,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展示一种新的人生。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在第一次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领悟到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实践的考验,再多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 在医院里,我看到了许多生老病死,也看到了许多病人不断的在与病魔缠斗,很多病人乐观的心情以及积极想要活下去的那股意志力令我动容,医务工作者对于病人的亲切服务也让我印象深刻。 在见习之后,我再回去阅读课本,我发现自己比以前还没见习时更能体会书上所要表达的意思,我想这就是见习最大的功用吧!让我们了解理论与实务的差别,也让我们从实务中学习如何去连接理论。感谢常德市第一中医院给我见习的机会,也感谢带教老师在工作忙碌之时,还要带领见习生,教导我们正确的方向;虽然见习时间持续不长,但这段时间却给了我无比大的收获,我将继续努力,牢记职责,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第8篇:医学生见习报告

见习报告

这个暑假,学校以见习护理服务为切入点,把社会与临床结合起来,安排我们临床专业的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和意义在于让我们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见习了解医院和住院环境、医院管理、医生的工作、护理工作方法、医护协作方式、以及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对从病人门诊就诊到住院治疗直至康复出院整个医疗护理过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理解医护关系沟通在疾病诊疗、恢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为今后的实习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次医学的见习,更是一次步入社会、接触社会和学习人际交往关系的良好机会,因此我十分重视此次实践活动,并决心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其中,争取能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考虑到暑假要回家,因此我决定在家乡县城选择一所医院来完成此次见习,一切准备妥当以后,我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路。我的第一选择是县里面最大最好的县人民医院,因为我觉得只有在一所比较正规、医疗设施比较齐全的医院,才能学到一些真正的东西,也不枉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可是,要进这样的医院也是十分难的,因此我同时作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和打算,如果失败,我将会去其他医院继续寻找机会,我甚至还考虑了几所民营医院。7月24日,我早早地来到了县人民医院的门诊楼,当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见习动员大会时老师所说的需要寻找的部门也忘了。正当我不知到该怎么办时,我看到导医台处有一位小护士,于是我决定上前去问一问。经询问,她告诉我她也是在这里实习的,要来这里实习都得去找院长,只有院长同意了才行。我当时就觉得事情不妙,因为院长此类的人物一般都是很难遇到的,更不要说同意见习的事了,不过我还是按照她的指示来到了行政楼。在行政楼的一个公示栏里我了解到院长是一位姓刘的中年人,我大致地记了一下他的样貌,然后来到院长办公室的门外,此时办公室内聚满了人,于是我就在门外等候着。在等待了很长时间后终于见到了院长,我先很有礼貌地向他问了好,然后简单地做了自我介绍并递上学校的推荐信说明了来意。可院长知道我的来意后却不怎么理会我了,只是随便说了一句:“我现在很忙,还有许多事要做,你明天再来找陈院长吧”。尽管受到了冷落,可我还是恭敬地说了声:谢谢!然后礼貌地退出了办公室。这样的结果是在我预料之中的,可心里却也还是有些难过,不过我是不会放弃的,动员大会时,老师也曾告诉过我们要懂礼貌,有耐心,绝不能轻易放弃。随后我去了解了姚院长的相关资料,他是分管行政和医疗教学的副院长,我决定继续争取到这次机会。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来到了医院,走进了陈院长的办公室。我同样礼貌地向他问好,然后说明了来意,当我说我是来见习时,他很诧异地问:“不是实习吗?见习能做什么?”我又耐心地给他解释了学校安排此次见习的主要任务与目的,并承诺一定会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虚心请教,不会惹麻烦的。在听了我的解释后,陈院长让我去医务科找李科长。这时我想起本次安排的是护理见习,应该去护理部,于是又解释了一番,这时他以更惊异的眼光看着我,嘴里嘀咕着:学临床的搞什么护理见习呀!我感觉到心里有点酸酸的,想要再解释些什么,可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大脑中曾经预演过很多次的一个个理由此刻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这时陈院长开口了,“那你就去问问护理部的关主任吧!”。来到护理部,我找到了关主任,关主任是一个很和蔼的人,她招呼我坐下并询问了相关情况,这完全不像是一个更年期妇女(以前常听人家说更年期的妇女都是很凶的,所以一直有点怕)。得知来意后她对我说:“小兄弟,向你这样只有一个人来,而且时间又很短,我们都不好管理,所以都是不收的。”顿时我就觉得有点难过,可又不肯就此作罢,我心里想到:她会不会是担心我会带来什么麻烦呢?于是解释到:我这次是护理见习,主要是以观察为主,一定不会有什么麻烦的,而且我一定会认真遵守好相关规章制度的。她见说不退我,于是就让我先等等,她去和陈院长商量一下。过了一会儿,她回来了,并对我说:“我看你也挺不容易的,给你两个选择吧!一是你自己去把你的报告写了,写好后拿回来我们医院帮你盖个章就行了,不用在这里见习了,因为见习的话真的没必要,学不到多少东西;二是如果你觉得实在有必要见习的话,那就回去自己写个要在这里见习的申请,明天交给我后我就给你安排一个科室”听到这里,我悬着的心终于有了着落,我果断地选择了后者。在询问好申请中应该说明哪些问题后,我回到家开始写申请,等待着第二天的到来,这件事终于有眉目了,此次见习最担心找不到医院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明天就可以开始真正的见习生活了,看到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真是高兴极了! 7月26日早上,我把见习申请交给了关主任。随后她给出了几个科室,让我选择一个去见习,我自己觉得对内科比较熟悉一点,于是就选择了去内科。然后她把我带到内科交给了护士长,护士长安排我跟着一位姓陈的老师学习,陈老师是一位经验比较丰富的护士,她还带了两个实习的同学,于是我就跟着她们一起开始了工作。陈老师做的第一件事是去给一位病人换药,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位病人时有点吃惊,他的右足从膝盖以下全是青黑色的,很多地方都皲裂了,脚踝的内侧有青紫色的肿胀,应该是淤血,另外他右足的中间三个脚趾已经因为坏死而截掉了,足根部至足背的地方裹着厚厚的绷带。当陈老师为他解开绷带后,我闻到了一股恶臭,当时的第一反应感觉这有可能是一位足部坏疽的患者,因为他的这些症状跟书上所讲过的坏疽的症状太相似了。于是我便问了一下旁边一位实习的护士,她告诉我这是糖尿病足,虽然自己猜错了,不过我还是为明白了新的东西而高兴,老师也曾说过要多看、多学、多问嘛!陈老师拆完绷带与纱布以后仔细地查看了病人足底的愈合的情况,同时向我们讲解,“这是一位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患者,他刚来的时候足底的组织已经坏死很严重了,有的地方都可以看见骨头了,经治疗以后现在已经愈合得差不多了,你们可以来看看。”果然,这位病人的足跟部看上去全是新生的组织,与周围的组织有着明显的界限,表面略呈粉红色,在擦洗的过程中还有出血现象,我想这表层的应该还是肉芽组织吧!陈老师先用生理盐水仔细地擦洗了病人的足跟部,接着用镊子撕去哪些已经干燥和长得不齐的皮,然后用碘伏擦拭进行消毒,随后敷上药贴上纱布,最后再用绷带进行固定。换好药以后,病人及其家属是一个劲的感谢,而陈老师却笑着说:“没什么,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听到病人的感谢,我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这是病人对医生最大的肯定,看到病人的痊愈,这应该就是医生最大的幸福吧!观看换好药后,我就一直跟着老师观看给病人输液、静脉注射和一些简单的基础护理操作,很多以前自认为很简单的事现在看起来也并非那么容易,需要认真对待,一点也马虎不得,特别是听老师讲了各种操作的注意事项后,更加能体会到医学的严谨和责任。一切忙完以后,我来到医生办公室观看了今天见到的病人的病历,了解了病人的具体情况,随后观看了一些开好的化验单,之后又去护士办公室看了护理病历。下班后,带教老师笑着问我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于是我便向她总结了今天的收获,并说了自己的感受。不知不觉中,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尽管很累,可还是很高兴学到了很多东西。另外还认识了一些来实习的医生和护士,他们都挺照顾我的,有的还是我高中时的校友,其实这次见习不仅是一次医学的学习,更是一次对社会和生活的学习。因此,人际交往也是很重要的!唯一觉得不好的是整天陪着一群女性护士也有诸多的不便,护士办公室也不好意思多待,她们也很奇怪:我一个大男生,又不是学护理专业的,为什么会来做护理见习呢?有时还会用语言调侃我一下,问我为什么不用穿护士装,戴护士帽之类的。唉,我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苦笑了。不过,无论她们说什么我都不会在意的,重要的是认真对待好此次见习。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来到医院参加了8AM交班,说实话以前还真不知道交班是怎么一回事,这次终于有机会亲身经历一番了。交班的主要程序是:先由前一天的值班护士交代当天所收病人的大致情况,接着简要述说既往病人的好转情况,随后由值班医生对病人的情况作简要的交代,之后是科主任和护士长分别对医疗和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指导,并安排好一天的工作事项,有时还会对有疑问的病人进行简要讨论。交班结束后,医生们就开始查房了,由于今天带教老师不上班,于是我一时就不知该做些什么了。护士长见我愣在一旁没事做,便对我说:“小兄弟,你是学临床的,以后就多跟着医生们学习吧!这样你学到的东西可能会更多一点,你自己也方便一点。”看来护士长也看出我的难处了。于是我便随两个实习的同学跟着医生去查房了。所跟的医生姓曾,是一位资历丰富又比较和蔼的人,我们都习惯叫他曾老师,他认真负责,关心病人,同时工作起来也特有劲,昨天值班一口气就收了10个病人。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是内科的常见病,因此医生们查房时除了询问病人的好转情况以外,都会有测定血压的工作。对于有糖尿病史或疑是糖尿病的病人,还会增加一项血糖的测定。对于心脏不好的病人,有时会测心电图。这些仪器的使用我都不会,刚开始我只是站在一旁观看他们操作,并向他们请教其中的要领与注意事项。离开病房后我就借来医生的血压计,在自己的身上做起了实验,我依据老师们的指导试着给自己量一下血压,可是当我测的时候,我感觉听诊器里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是觉得自己的心跳加速了,我以为是听诊器没戴好,于是重新戴了一下,可是结果还是一样。这时一旁的师兄告诉我在听的时候得静下心来仔细的听,要做到心无杂念,同时要注意观察血压计上水银柱的跳动,它与听到的声音是一致的。听了师兄的介绍之后,我试着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然后静下心来专心地再次测量,眼睛也一直盯着水银柱,当看到水银柱开始跳动时我同时也听到了搏动的声音,从120mmHg—70mmHg,我第一次亲手测出自己的血压。训练了几次以后就觉得差不多懂了,他们也开始试着让我操作了,第一次给病人量血压还是有些紧张,总担心自己会测不准,这是老师在一旁给我打气,告诉我别担心。尽管动作不是太娴熟,可还是测出来了,与老师测的数值只是收缩压差了5mmHg,而且老师说这是所允许的误差,因为不同人所测的数值都会有一定较小的差异。渐渐的我还学会了测血糖,测心电图。之后,医生们慢慢地信任了我,很多时候这些工作都直接交给我做了。下午的时候,还参加了一场主题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的专业知识讲座,主讲人是擅长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喻医生。

之后几天就这样过去了,每天都重复着似乎一样的工作,交班、查房、观看医生开医嘱、观看护理操作、收新病人、检查病情、交班记录……尽管很累,不过很充实,也很高兴。渐渐的我也没有了固定的带教老师,医生忙的时候我就跟着医生学习,空闲的时候我就跟着护士去观看护理操作,反正哪位医生和护士值班我就跟他们,大家都戏称我为两面派。每一位医生都有独特的地方,都能交给我很多东西,让我受益匪浅。喻医生曾告诉我,“心电图是很重要的,它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不过不要过于依赖它,我们还要运用好另一件法宝,那就是我们的听诊器,我们的耳朵,它能让我们听到很多从心电图上看不到的东西。”李医生告诉我,“问诊时要全面,不要有所顾虑,有时因为你忽略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可能会给病人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该做的检查也一定要做全,这是对病人的负责,也是对你自己的保护,因为现在的医生是很难当的!”熊医生告诉我,“要善于和病人沟通,搞好医患关系,这样病人才会相信你,才会将一些真实的情况告诉你,这样你才能准确地掌握病人的病情,从而作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记得有一次,我正和熊医生一起值班,突然有一位女病人由另外两人搀扶着步入了医生办公室,她全身颤抖并抽泣着,自述胸闷、四肢发麻,说话时断断续续的。熊医生给她做了初步检查后对我们说:“这个病人没什么大问题,只有一点感冒和轻微的肺部感染,主要还是心理因素,我怀疑是癔症,我们要多和她谈谈,解开她的思想包袱。”于是我们再次进入了病房,熊医生对她说:“你不用担心,你的病没多大问题,我帮你用点药,很快就好了,你要相信我们医生,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你都告诉我,我们会帮你处理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导,这位女病人的情绪慢慢地稳定下来了,也不再抽泣,四肢也不觉发麻了。然后熊医生又问了她关于月经方面的问题,当得知病人的月经已经停了一段时间后,熊医生立刻嘱咐我们给她开个尿检单,尿检结果提示病人已经有了身孕。随着了解的深入,我们得知:原来这位女病人和他先生的关系一直不太好,她还有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孩子,现在又有了身孕,可是丈夫却从来不太管她,一天就知道在外面玩,钱也不赚。她这几天感冒,没人照顾自己,心里十分难过,一时就觉四肢发麻、胸闷气促,随着就怀疑自己得了什么怪病,于是又担心难过,接着就不断抽泣。知道真实情况以后,熊医生嘱咐我们要经常去看这位女病人,好好的安慰她一下,让她不要担心,自己并没有多大的问题,感觉好点就可以出院了,在医院住着还要多花钱。听了熊医生的话后,我内心有着不同的感受,既为熊医生关心病人、为病人着想的精神而感动,又为那位女病人而担心难过。之后我和另外一名实习医生一有空便会去看望这位女病人,安慰她,并给她做一些思想上的工作,效果果然很明显,这位病人第三天就出院了。医生不仅要治好病人的病,更要治好病人的心,要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实实在在的替病人着想,这才是真正的名医,正所谓医者仁心呀!

在医院见习的这段时间里,有着很多快乐,同时也免不了忧伤。看着很多病人康复出院,我们都会很欣慰,在替病人感到高兴的同时,自己也会有一种成就感。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也是医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医生不是万能的,在很多疾病的面前,我们也爱莫能助,看到病人的痛楚与绝望,我们也只有万分的无奈。在我见习期间,有三位病人由于没能挺过关键时刻,经抢救无效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看到病人家属伤心的面孔、听到他们悲痛的哭声时,我默默地离开了病房,心里留下的是一直挥之不去的失落,同时也感到生命之脆弱是经不起半点马虎的,感觉身上的担子又更重了。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精湛的医术,更要有耐心和担负起生命之重的责任心。尽管间隙已经结束了,可我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不知道8床肾衰竭的那位哥哥怎么样了?他由于长时间的透析,身体已经很虚弱了,我离开医院的那天他还在输着血。28床的大伯是胃癌晚期,他已经放弃一切化疗与放疗了,可是因为太虚弱也还是在输着血。还有56床14岁的小妹妹,她感冒引起了肺部的感染,可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的缘故,一直拖了两个周才来就医,来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咯血……

来医院看病的病人,很多都是来自农村的,尽管他们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都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他们都很淳朴,思想也没那么复杂,只要医生对他们好,关心他们,他们都会很感激,从来不会无理取闹,这也许就是他们的处事原则吧!一种简单而又值得赞赏的原则。因此,在这所医院里面,医患关系十分和谐,医生和病人经常保持着交流,病人对他的管床医生也十分的信任,很少有医闹事件的发生,这是我觉得最欣慰的地方。有时候在医院外面遇到了病人的家属,他们都会很主动地与医生打招呼,在医院里面大家是医患关系,出了医院彼此可以是朋友。可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病人并不是一感到不适就来就医,而是一直拖着,期盼着没有什么大问题,过一久就好了,可情况却偏偏不像他们想的那样简单,直到出现了很严重的症状后他们才来到医院治疗。此时很多病人已经处于危重状态了,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所以治疗效果和预后都不是那么好了,而且所要的花费也会更多。这对病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也是医生们所不愿看到的。因此,每当有病人入院时,医生都会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与指导。而且对于这类病人,能用最简单最便宜的药治好的就绝不用贵的药,尽量为病人节省开支。所谓医者父母心,能真正为病人着想,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才是一个医生最先要学会的东西。

在内科见习期间,通过对带教老师护理操作的观看和学习,我对大多数护理操作的程序、要领及注意事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到了很多以往不知道的东西;通过与医生一起查房、交流、查看病例等,我对医生的工作程序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一些疾病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段时间内,我与各位老师和谐相处、关系融洽、通过对医生和护理老师们工作的了解,我深深体会到医护协作的重要性,同时对病人从门诊就诊到住院治疗直至康复出院整个医疗护理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到医护关系、患者沟通在疾病诊疗、恢复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次见习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不过尚有一些遗憾和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实习过程中不断弥补不足之处,使自己得到提高和进步。

第9篇:医学生寒假见习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97期4班117411姓名:万峻莱

仍是一位懵懂的医学生,此时,却已要迎接大三下的生活了。在这个时间充足却又丰富多彩的寒假,作为一个医学生的我,觉得自己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由于医学生的特殊性,我非常有幸地得到了见习一周的机会。

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大学生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这正是对我们的应用的考验,熟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完全掌握好书本的知识,才能灵活运用。我也深刻的感觉到了实践的必要性。

实践的第一天,刚走入医院大楼,吸入鼻腔的消毒水的味道提醒我,这是一个庄重又需要安静的地方,这也是我即将实践的地方。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情,精神饱满地来到了医生办公室,接待我的主任医师和蔼地为我递过一件白大褂,看到镜子前身穿白大褂的,脑海中不由浮想联翩,几年之后,我将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我为我的工作而自豪。

整理完毕后,我们开始了一天的交班仪式,医生和护士们都来到了医生办公室,大家神情肃穆,双手背后,整齐有序,规范统一。先由一名值班护士开始汇报从昨日到今天早上,住院病人的身体状况,她语言流利,声音洪亮,我想这样的白衣天使完全能让今天当班的医生和护士正确了解病人的最新身体情况。下面又由一名值班医生进行汇报,他汇报的十分详细,面面俱到。在他们汇报完之后交班仪式结束后,当班医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交班结束后,医生们紧接着开始进行每天极为重要的查房工作,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和他们的需要。看到医生们关心又细致的询问着每一位病人的情况,身体感受,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深深地被打动。受这种温暖的医患关系所感染,伴随着这样严肃却不失温情的画面,我更加坚定了做一名优秀的医生的决心。

查房完毕之后,部分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始为病人换药和调整器械,我随主任医师来到办公室,他告诉我一会可以跟随他去观看手术,而我看到他并没有对手术做过多的准备,而是开始审阅一些病历,并开始审阅签字。此时我想到这位医师必定在术前已经深入了解了病人的情况,并且详细的制定出了病人的手术方案,所以他才会这样的胸有成竹和淡定,虽然这是一名医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但我仍然感觉到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严重不足,多少时候都是已经到了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自己才慌张准备,紧张的应对,往往不能获得很好的效果。所以想成为一名好医生,我应该重视自己这方面的不足,努力改掉这些坏毛病。

手术快要开始,我随主任医师来到手术室,这扇有些神秘,赫然写着“请勿进入”的门,我终于被允许进去了,我的心情有些激动,想象着以后自己是否也会经常穿梭于此门之间,就觉得学好医学知识的必要性。得知我是前来见习的学生,手术室的阿姨们为我换上了参观服,带戴好了一次性的帽子和口罩,我被允许进入了手术室。我进入手术室时,负责本次手术的麻醉科医生已经做好了麻醉工作,病人已经安静的躺在了手术台上,那种信任和支持,更是让我感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和荣幸。医生们面向手术台,穿上了手术服,开始手术,好心的主任医师还请人为我搬来了观望台。虽然专业知识不足导致我并不能完全看懂手术,但看到医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手术,旁边的护士也十分专业地为医生递上他们需要的工具,真是让我有紧张又惊喜。手术期间,由于注意力集中,我看到医生们的额角已经浸出了细密的汗珠,旁边的护士也是及时的为医生擦汗,看来在手术中,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纵使医术再高,也需要同伴默契的配合和理解。看到医生从开始一步步打开病人的上皮,到结缔组织,到肌肉,最后才看到了椎骨,病人的骨折部位是第一腰椎,虽然具体不懂手术的步骤,但我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复杂难度高的大手术,直到两个半小时过去,手术才顺利结束,没有动手的我,已经站的脚跟发麻,腰有点酸,可以想到手术的医生们此时更

是疲惫吧,而这只是一天工作的一部分,并没有结束,不禁感到医生的辛苦,而这样的辛苦可以换来病人身体的健康,我想对于每一个医生来说,在他们的价值观里,肯定是值得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又看到了术前谈话、急诊病人的处理等活动。在此期间,我曾多次感到发现自己已经融入这种紧张辛苦却淡定从容的工作中,而每每涉及专业知识,我才幡然醒悟,发现自己仍是一个专业知识不足的学生,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像我身边的医生们一样,为病人服务,让病人恢复健康。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未来将会受益无穷。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同时可以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把假期社会实践当作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我觉得我们一定受益匪浅。

短短一周的见习转眼就结束了,除了深切体会到医生们紧张繁重的工作,更多的是一份收获和不舍,从一个不懂临床事务的医学生,到已经从见习中收益颇丰,我十分舍不得结束自己的见习活动。但是我所要学习的东西却远远没有结束,真正的医学之路才刚刚开始。在这次实践中,虽然我实质的东西没有学会什么,但是从中我学会了比知识技术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工作认真的态度,让我充分的意识到医生这个职业的神圣与重要,更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生命已驶上轨道,我的医学生涯才刚刚扬帆,这次社会实践让我认识到医生的责任,也让我深深的爱上了这个职业,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当一名好医生,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上一篇:公司网络营销策划方案下一篇:桥头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