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核酸测试题附答案

2023-04-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一核酸测试题附答案

2018化学高一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附答案)

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化学高一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化学网一直陪伴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a 40

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问题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不慎打破温度计,可用吹风机加快水银的蒸发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甲烷气体时,必须先检验甲烷的纯度

C.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2.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A.水银、硫酸、烧碱、硫酸氢钠 B.碘酒、盐酸、烧碱、硫酸钡

C.氧气、硝酸、纯碱、胆矾 D.铁、醋酸、碱式碳酸铜、氯化铜

3. (原创)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制取蒸馏水

D.装置④ b口进气可收集H

2、CO2等气体

4.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加入过量CuCl2溶液,再过滤,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B.某固体在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C.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2-4

D.先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BaCl2溶液,可以将盐酸、硫酸氢钠、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

5.纳米材料(1 nm=10-9m )是指研究开发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对于所得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束通过此分散系时会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B.此分散系中纳米材料的粒子在做不停的、无序的运动

C.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得到该纳米材料

D.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纳米材料的粒子可能向某一极做定向运动

6. (原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B. 金属单质作反应物时一定不是氧化剂

C.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D.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7.(原创)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 L 2 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

B.1 L 0.1 mol/L NaHSO4溶液中含有0.1 NA个HSO4-

C.常温常压下,23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一定含有NA个氧原子 D.1 mol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B.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C.根据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使用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中的飘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9.(原创)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氢氧化铁胶体中: H+、Cu2+、Cl-、NO3-

B.pH=1的溶液中:Na+、CH3COO﹣、Cl﹣、Cu2+

C.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中:K+、Cl-、NO3-、HCO3-

D.澄清透明溶液中:Cu2+、K+、NO3﹣、SO42﹣

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4NH3 +5O2= 4NO + 6H2O

B.4Fe(OH)2 + O2 + 2H2O=4Fe(OH)3

C.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D.Cl2 + 2NaBr = 2NaCl + Br2

11. 如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几种常见漏斗的上部,A、B、C、D分别是实际操作(分液、制气、向容器中加液体试剂等)时,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请根据实际使用操作时上述漏斗的使用范围和它们形状,下列哪一种匹配是不合适的

A. 制备二氧化碳:A与 ③

B. 过滤:B与 ④ C.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C与 ①

D. 添加酒精:D与 ②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 + 2H+ = Ca2+ + 2H2O + 2CO2

B.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 + Ca2++ OH-= CaCO3+ H2O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Ba2++SO42- + H+ + OH- === BaSO4+ H2O

D.向Na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的Ba(OH)2溶液: 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

13.(原创)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够用离子方程式H+ + OH-= H2O表示的是

A.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盐酸与氨水反应

C.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D.氢氧化铁与硫酸溶液反应

14.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 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2A3++2Z-= Z2+2A2+可以进行

B. Z元素在①反应中被氧化,在③反应中被还原

C.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

D.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15. 工业制ClO2的化学反应:2NaClO3 + SO2 + H2SO4=2ClO2 + 2NaH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O3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失去电子

B.SO2在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

C.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2 mol电子

D.H2SO4 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16. (NH4)2Cr2O7是一种受热易分解的盐,在分解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各组对(NH4)2Cr2O7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

A.CrO3 + NH3 + H2O B.Cr2O3 +NH3 + H2O

C.CrO3 + N2 + H2O D.Cr2O3 +N2+ H2O

17. 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HCl完全溶于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溶液的密度为 g/cm3,溶液的体积为V 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w=36.5c1 000100% ②c=1 molL-1 ③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 w ④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

A.全部 B.①③④ C.①③ D.只有①

18. 在AgNO

3、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Fe(NO3)3

B.滤渣只含Ag和Cu,一定无Zn

C.滤渣中一定有Ag、Cu和Fe,一定无Zn

D.滤渣中可能有Ag、Cu、Fe和Zn

Ⅱ卷(共5个题,共6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66分)

19.(13分)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___________。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__________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个。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在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写出物质②的电离方程式

(5)如果将盐酸换成氯化钡,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

填能或不能_____,若不能请写出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分)Ⅰ.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食盐常含有少量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

饱和Na2CO3溶液、 饱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Ba(NO3)2溶液

(1)欲除去溶液I中的Ca2+、Mg2+、SO42-离子,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化学式)。

(2)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所需用到的仪器主要有铁架台、酒精灯、铁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

(3)加盐酸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Ⅱ.一份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 、Fe3+、H+ 、Mg2+、CO 、OH-、HCO 、Cl-、SO42-等离子中的若干种。为了确定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 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② 取2 mL溶液,先加足量稀硝酸酸化,有气体产生,再加氯化钡溶液进行检验,没有明显现象;

(4)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5)经过上述操作后,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对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何进行实验以进一步检验。 。

21. (10分)某实验室需要配制240 mL 0.2 molL-1 的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量Na2CO310H2O的质量______ g。

(2)配制时各步骤操作如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30 mL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震荡

B.用称取所需Na2CO310H2O 固体的质量,放烧杯中,再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完全溶解

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 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

(3)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所选用的溶质已经变质,部分的失去了结晶水

B.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C.将未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E.称量时误操作为左码右物

F.定容后使溶液混匀,静止,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滴蒸馏水至刻度线

(4)取所配制的碳酸钠溶液125 mL,向其加入125 mL 0.3 molL-1 的硫酸溶液,待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_________;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250 mL,则反应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22. (12分)(原创)按要求填空:

(1)某溶液中只含有K+、Al3+、Cl-、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2)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 = K2O+5Na2O+16N2,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单线桥表示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及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上述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3)镁、铝合金3 g与100 mL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所得溶液蒸干,得无水硫酸盐17.4 g,则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化学高一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答案:

1-5 BACDC 6-10 BCDDA 11-15 DBCAB 16-18 DCC

19.(13分)

(1)③⑥⑩⑦(2分) (2) 3 (1分) ;1 (1分)

(3) ⑩(2分) ;②④(2分)

(4)CaCO3 = Ca2+ + CO32-(2分)

(5)不能(1分), Ba2++SO42-=BaSO4(2分)

20.(17分)

(1)①BaCl

2、NaOH、Na2CO3或NaOH、BaCl

2、Na2CO3或BaCl

2、Na2CO3 、NaOH (2分)

(2)蒸发结晶 (1分) 蒸发皿、玻璃棒(2分)

(3) (共4分,每个离子方程式2分)

(4)Na+、CO32-、OH- (2分) Fe3+、H+、Mg2+、HCO3-、SO42-(2分)

(5)Cl-(1分) 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有Cl-,否则没有。(3分)

21. (10分)

(1)14.3 (2分)

(2)BCAFED (2分)

(3)AC (2分)

(4)0.56 L(2分);0.2 mol/L(2分)

22. (12分)

(1)1 :2 (2分)

(2)① KNO3 (2分)

② 10NaN3+2KNO3 = K2O+5Na2O+16N2(2分)

③ 12.5NA (3分)

(3)1.5 mol/L(3分)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化学高一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第2篇:17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 (1)

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学科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24个小题,共48分。)

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 古代四大发明

④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⑤ 千年古树 ⑥ 园林雕塑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②③⑥

D. ②③④

2.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④

3.书信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把创作的小说寄给了出版商,过了一段时间未见回复,就去信询问。他只在信上写了一个问号,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出版商的回复信一个惊叹号。不久,雨果的作品出版了,它就是巨著《悲惨世界》.雨果和出版商间奇妙的书信主要体现了(

)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着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作为文化的标点符号会凝聚成精神力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 ④优秀文化可以启迪智慧,丰富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4.《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 A. 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 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C.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5.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珠算申遗成功基于的传导预期(

) A. 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B. 信息技术的发展→算盘的计算功能削弱→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 C.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 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凸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6.“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 ①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②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③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 ④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7. 全世界现存6000多种语言中,大约2500种语言濒临灭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表示,人类应该像关心世界动植物种消失一样关心濒危语言。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

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

)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③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手段 ④文化传播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创作于11—14世纪的西藏夏鲁寺佛教壁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近日,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对壁画进行数字化摄影、后期拼接、制作虚拟漫游等处理,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壁画的永续留传。这表明科学技术 ( ) ①改变了文化交流的途径与手段

②改变了文化资源传递、储存的手段与方式 ③延续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是促进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0. 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 2015年7月9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小范围会谈,在专门设计的毡房里进行。毡房是巴什基尔数代人智慧的结晶,毡房装饰着鲜亮的民族图案,四壁上的红色花纹毡子颇见功底。下列对毡房认识正确的是(

) ①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凝固的艺术 ②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 ③毡房是巴什基尔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毡房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2. 之所以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 (

) A.传统文化都能顺应社会发展的变迁,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B.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我们应全面继承

13. 保护,对于破坏来说是好词汇,对于发展来说却不一定是。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创新之路的时候,非要保留那么多的东西是有问题的。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文化发展要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 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去其糟粕 D. 传统文化缺的不是保护而是创新

14. 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神州十一号”火箭已于2016年11月18号安全返回地面。它成功的发射体现了中国先进的航天水平。与以往的神州火箭系列相比,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站在神舟宽阔的肩膀之上,开始了中华民族叩问天际的新探索。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继承就是要否定发展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先有继承而后有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6.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

) A. 发展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B. 克服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性的东西 C.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7. 当我们的商家在为情人节、圣诞节大做促销宣传时,我们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却被其他国家申报为文化遗产;当我们习惯性地只是在元宵节买汤圆、端午节买粽子、中秋节买月饼时,当我们把春节和“七天假”等同时,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却被忽略了。这启示我们在吸收洋文化时,应当做到(

) A.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 全面学习,一切照搬 C.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 相互尊重,交流为主

18.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

①全民学习

②活到老学到老

③终身学习

④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9. 孔墨老庄,都是中华文化史上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华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

)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C.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走向统一 D.文化的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

20. 汉字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造境方式,使中国人千年抒怀不已。借助方块字,发而为言,著之为文,绵延不绝流淌成为中国的文化长河,陶成精品,冶成箴言,铸就了巍巍的中华魂魄。这说明汉字(

) ①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 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 京剧藏戏《文成公主》一折戏中,松赞干布演唱的藏戏和文成公主演唱的京剧巧妙结合,别具韵味,该戏因此入围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史书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B.中华文化具有独树一帜的特点 C.传统思想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D.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的特点

22. 2016年10月9日晚,央视一套《中国民歌大会》迎来收官之夜。作为国庆期间陪伴了观众8个夜晚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国民歌大会》在圆满完成节目使命的同时,收获观众好评无数。民歌作为文化的一种承载形式,是民族精神的积淀,也是民族性格的诠释。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因为地域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文化。一个个富有民族韵味的节目明快奔放、异彩纷呈。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 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飞花令”就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游戏。2017年1月29日至2月7日连续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则让改良版的“飞花令”又火了一把。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因其博大精深而具有包容性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能够在中华民族中产生强烈共鸣 ③传统文化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中发展

④改良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4.“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

A. 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 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 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殊文化 D. 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

第II卷

本卷是材料解析题。第25题-第27题为必考题,共5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依法治国的理想在我国早已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先驱管仲就提出“以法治国”,强调法对于治国理政的意义。尽管从实质上说,中国古代法治实为人治,法律只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但从形式上看,中国古代法治的推行对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进步、推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为了落实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材料二

近年来,某市政府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依法治国精神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法治文化建设,比如,该市在全市中小学统一开设法治教育课,通过电视、网络播放丰富多彩的、以反映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法律故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这些旨在增强市民法治观念、传播法治精神的举措,收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对古代的“以法治国”思想与今天的“依法治国”思想进行评析。(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市政府的举措对推动法治文化建设的启示(8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的相关道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的理论,24个关键词,丰富深厚,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这24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是易于我国普通群众和世界理解认同的表述,并汲取人类共同的文明,结合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经验和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需要,以宽容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加以概括和总结,它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视角,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对文化创新的启示。

高一政治答案

1.B 2.C

3.B

4.B

5.A

6.D

7.B

8.D

9.A

10.B

11.D

12.B

13.C

14.B

15.B

16.C

17.A

18.C

19.B

20.D

21.D

22.D

23.C

24.C

25. (16分) (1)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以法治国”思想与“依法治国”思想都是一定社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以法治国”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依法治国”思想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4分)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对政治和经济有重大影响。“以法治国”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专制统治的工具,其目的在于维护权利,对促进封建社会进步、推动古代文明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能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4分)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提点。必须通过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引领人们迁建,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必须通过宣传教育,让人们积极主动地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进而对人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此外,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认识活动、实践活动、思维活动也可以。答对三点即可(共8分)

26、(16分) 答:

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体现时代的发展,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

2、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民族虚无与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与守旧主义

3、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推广中华文化,应该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4、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同时展现了中国不同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饮食。

27、(20分)

答:(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既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又确立了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行动指南。

(2)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 (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第3篇: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2018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

审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1.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16年12月8日,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公布了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21项最新研究成果,推进了对宇宙线产生、加速以及传播的认识。这进一步佐证了 A.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C.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

D. 技术进步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3.甲的观点属于

A. 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辩证法

4.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其思想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是因为(

) ①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科学 ②反映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区别显著标志 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品质

④开放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

A. 运动

B. 静止

C. 客观实在

D. 客观存在

6.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句,后人评述此句的意境全在“挂”字上。这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7.2017年9月“风云四号”正式交付使用,预示着今后我国将大幅度提升天气预报、气象防灾、生态环境监测等的预警能力。这说明

A. 人们可以发现和创造规律

B.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基础 C. 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 科学技术决定了人的认识能力

8.老年痴呆已成为第四大健康杀手。据悉这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损害的范围涉及记忆、行为、人格、判断、注意力、视空间技能、语言、逻辑推理等多种高级神经功能。这充分说明(

) A. 生命在于运动

B.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D.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9.“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0.2017年2月14日,中国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正式开钻。此次钻探目标是在南海北部的洋陆过渡带,钻取南海张裂前夕的基底岩石,揭示南海成因;检验国际上以大西洋为蓝本的“非火山型大陆破裂”理论,揭示“陆地为什么会变成海洋,海洋盆地怎样形成的”等科学之谜。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制定正确目标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③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你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只差迈出行动的第一步而已。”这表明实践是一种(

) A. 社会历史性活动

B. 直接现实性活动

C. 客观物质性活动

D. 主观认识性活动 12.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史书,但是企业家读出了企业的兴衰,心理学家读出了中国的人情,政治学家读出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由此可见(

) A. 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B. 真理有很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 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近代中国和世界的变化、变革为出发点,对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做出了准确判断。以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为基础的中国梦,奠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和逻辑起点,而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运动则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思想源头。材料说明: ①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要与时倶进,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③任何真理都是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2017年12月9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声明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后,巴勒斯坦抗议者与以色列士兵爆发冲突,造成50人受伤。上述事件表明(

) A. 联系具有普遍性

B. 联系具有偶然性

C. 联系具有主观性

D. 联系是无条件的 16.2017年9月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生存环境是“鱼”与“水”的关系,失去了特定的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失去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文化传承发展的自然脉络就容易断裂。这一观点强调了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具体联系

②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③具体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生活中有些人收到“不转发就会遭遇不测”的信息,担心不转会被诅咒。若要你劝慰这些人,可以这样对他们说(

) A.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 联系具有多样性,事情哪有那么巧

C.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可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D.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18.“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启示我们要(

) A. 透过现象看本质

B.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 敢于揭露和解决矛盾

19.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这一要求强调了 ①要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要尊重客观联系,不能人为改变事物的本质属性 ③要重视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做到统筹考虑 ④要注重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2012年至2017年,央企重组着力推进强强联合,稳妥推进装备制造、电力、钢铁、航运、建材、旅游等领域企业重组,更好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化提升,推动了整体布局与行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企业重组之所以要发挥协同效应,是因为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某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提出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这说明

A.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B. 部分有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C. 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实践的检验

D. 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22.下列现象或诗句中包含事物的发展这一哲理的有 ①我国社会养老2009年起试点,十年后农民由国家养老 ②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强地震

③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④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3.电动汽车,绿色环保且使用成本低,目前仍然未受消费者喜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里程焦虑”。只要续航里程低于50公里,驾驶者就有“赶紧充电”的焦虑,而这样的里程焦虑几乎是每个电动汽车使用者的心态。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渺茫

②电动汽车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之处 ③电动汽车缺点多不是新事物

④电动汽车的推广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2017年7月3日,美国大法官罗伯茨在儿子的中学毕业典礼上致辞,他没有祝毕业生一切顺利,而是祝他们不幸而痛苦。罗伯茨是想告诉孩子们(

) A. 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

B. 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C.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D. 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25.2017年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在《生命》节目中谈道:”一辈子很短,要量清自己的筹码,从脚跟出发。”材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③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④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6.“假如没有小偷,锁就不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的程度;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就不会有这么的精美。”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A. 坚持创新,打破常规舰思维的束缚

B. 矛盾是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27.“郑和”是贯穿李克强总理2016年11月马六甲之行的一条“主线”。他说,郑和的“和”是和平、和谐、也是包容。他这次来马来西亚,也是在继承祖传的遗训,为了和平、为了友谊,解决矛盾分歧,进一步深化交流。总理的话暗含着在处理国家关系是应该做到( ) ①以和为贵,用矛盾的同一性取代矛盾的斗争性 ②在显著的量变中实现不显著的质变,促进世界和谐 ③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在国家的对立中把握统一 ④坚持普遍联系的观念,在深化交流中加强国家合作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28.“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今天,我们也生活在—个矛盾的世界之中。这表明矛盾具有 A. 普遍性

B. 客观性

C. 特殊性

D. 不固定性

2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述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B. 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C.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相对运动之中

D. 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30.“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 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D. 共性与个性是相互联结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31.(10分)《远方的家》《一带一路》摄制组来到上海,走进“迷你莫高窟”,了解定居上海的台湾伊氏三兄弟的丝路情节。三兄弟齐心协力,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前期调研,把运在千里之外的莫高窟“搬”到上海,绘制280多幅敦煌图画挂在墙上,图作完全依照原作一一照样复制。他们利用自己特殊的文化情结和商业眼光,希望借这个“窟”,向客人传播丝路文化。三兄弟以“迷你莫高窟”为主题,用美食讲故事,开设一家丝路文化主题餐厅,推广中国文化。餐厅秉持菜式复古的原则,保持丝路之路上原有菜品的相应特色,同时融入天马行空的创意,开发出特色丝路美食,如“丝露花雨”、冰菜等各种丝路料理,这些菜融合了丝绸之路上不同地域的特色香料和配料,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伊氏三兄弟开办的丝路餐厅,运用文化为纽带,顺应时代的发展,融入其中并期待着发展壮大。

结合材料,请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伊氏三兄弟是如何经营丝路文化餐厅的。

32.(10分)应对全球气候问题,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我国而言,跨越资源、能源瓶颈约束是主要难题,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中国必须从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比如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走低碳化道路应如何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33.(10分)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到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在党的十八大第一次被写进了政治报告,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再一次坚定了我们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的特点”的知识,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的原因。

34.(10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关系错综复杂,各国具有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但是,各国又是有着共同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复杂关系为中国与沿线各国制定方针政策提出更高的要求。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目前已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所蕴涵的哲学道理。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2018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01-05 D A B C C 06-10 A C B D D 11-15 B B A A A 16-20 C C B A D 21-25 A C C A C 26-30 B C A D A 31.(10分,每点5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三兄弟齐心协力,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前期调研,利用自己特殊的文化情结和商业眼光,以“迷你莫高窟”为主题开设丝路文化餐厅。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伊氏三兄弟根据自己对文化与商业关系的理解与想法,通过努力成功开办丝路文化主题餐厅,开发特色丝路美食,获得消费者的肯定,变梦想为现实。

32.(10分,每点2.5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走低碳道路,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

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发展低碳经济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都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走低碳化道路,一方面要尊重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走低碳化道路,要反对照搬别国模式的唯意志主义,也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的思想和做法。 33.(10分,每点5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建国初期,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人们形成“征服自然”等理念;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展现有一个过程。改革开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34.(10分,每点2.5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①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认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一带一路”属于人为事物,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形成之后变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联系,通过“一带一路”建立起新联系,使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更加紧密,来往更加方便。

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带一路”的开辟和建设,立足长远加强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其广阔的前景是可以预见的。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大胆支持新事物的成长。“一带一路”的愿景是美好的,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但是其发展过程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的健康发展。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4篇: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冲刺测试卷(附答案)

如皋市搬经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

语 文 试 卷

出题人:章颖

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

A. 霎时( shā ) 岑寂( cén ) 春寒料峭( qiào ) 舞榭( xiè )歌台 ....B. 敛裾( jū ) 擎( qíng )天 寻常巷陌( mò ) 羽扇纶( guān )巾 ....C. 剽( piǎo )窃 氤氲( yūn ) 铿( kēng )锵有力 锱( zī )铢必较 ....D. 桂棹( zhào ) 纤腰 ( xiān ) 大笔如椽( zhuàn ) 管弦呕哑 ( yā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B.诚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和“一言九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C.由处罚地王到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全国楼市风声鹤唳,但一路狂飙的国内房价....仍没有喘息的意愿,同比涨幅仍创21个月新高。

D.入围本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两部中国影片,《三枪拍案惊奇》令人遗憾地铩羽而归,....《团圆》则获得了最佳编剧银熊奖。

3.仿照示例,从“橡皮人”“考碗族”“奈特尔家庭”三种职场现象中选择一个,作劝勉或警醒式的点评。(不超过40个字)(5分)

【示例】软实力:软实力,是相对于知识、文凭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人在职场中会唱歌、字漂亮、有气质等各种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点评:软实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全面提升软、硬实力才能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 【职场现象】

①橡皮人:在职场上我行我素,不接受新生事物,对表扬、批评无所谓,荣辱观淡薄的人。 ②考碗族:到处参加公务员考试,不捧到“金饭碗”决不罢休的一群人。 ③奈特尔家庭:专心事业,收入丰厚,却很少有时间享受生活的职场人家庭。 选择:____________ 点评:

二、课本知识(12分)

1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本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心情。 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作者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义隆,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裕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

C. 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的诗人。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俱佳。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诗表现出一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其中咏史诗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清丽生动,为世传诵。著有《樊川文集》。

D.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5.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六国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本文借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享乐,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B.《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他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体味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

C.《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写月光与写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描写交错,抒情与写景交融,形成一幅素淡、朦胧、静美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D.《六国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

2

历史教训,借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发表自己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借题发挥,以古讽今。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洁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 A. 苟以天下之大 杳不知其所之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 ..C. 二败而三胜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 盘盘焉,囷囷焉 始速祸焉 ..7.下列各组句子中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楚人一炬 李牧连却之 ..B.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骊山北构而西折 ..C. 辇来于秦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 族秦者,秦也 未云何龙 ..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

更始立,兴为长史,奉迎迁都。更始诸将皆山东人,成劝留洛阳。兴说更始曰:“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①,而思高祖之旧德也。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今议者欲先定赤眉而后入关,是不识其本而争其末。恐国家之守转在函谷,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更始曰:“朕西决矣。”拜兴为谏议大夫。

会天水有反者,攻杀郡守,兴坐免。时赤眉入关,东道不通,兴乃西归隗嚚。嚚虚心礼请。而兴耻为之屈,称疾不起。嚚矜己自饰,常以为西伯复作,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兴闻而谓嚚曰:“《春秋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②,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闲者诸将集会,无乃不道忠信之言;大将军之听,无乃阿而不察乎?昔文王承积德之绪,加之以睿圣,尚服事殷。高祖征伐累年,犹以沛公行师。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惟将军察之。”嚚竞不称王。

嚚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兴复止之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孔子曰:‘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不可以假人者,亦不可以假于人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嚚病之而止。

3

侍御史杜林荐之曰:“窃见河南郑兴,执义坚固,宜侍帷幄,典职机密。”乃征为太中大夫。兴好古学,尤明左氏、周官。世言左氏者多祖于兴。

——(节选自《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注释:①王氏:王莽,这里指王莽暴政。②嚚:yín,奸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攻杀郡守,兴坐免 坐:坐视 B.嚚矜己自饰 矜:夸耀 C.常以为西伯复作 作:发作 D.嚚病之而止 病:患病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郑兴劝说隗嚚“不称王”理由的一组是( ) ①诸将集会,不道忠信之言 ②大将军之听,阿而不察 ③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 ④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 ⑤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 ⑥无益于实,有损于名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 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兴有政治远见,在众将领都不愿迁都的情况下,指出先平定赤眉然后迁都是本末倒置,并劝说更始帝认清形势,安抚百姓,西进入关,稳定政权。

B.郑兴在赤眉军入关、东面的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往西归附了隗嚚,隗嚚很虚心,以礼相请,而郑兴却认为屈就于他是耻辱的,就推说有病不起来。

C.郑兴善于引经据典,他巧妙地引用《春秋传》有关言论来指出隗嚚身边将领心怀异志,并引用孔子的话,批评隗嚚大量设置官职来提高自己地位的做法。

D.郑兴喜好古文经学,他钻研《公羊春秋》,精通《左氏传》,造诣高深,与他一起学习的人都以他为师。人们说起《左氏传》时,大多采用他的说法。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此天下同苦王氏,而思高祖之旧德也。(2分)

⑵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2分)

⑶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2分)

四、古诗鉴赏(10分)

4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①你认为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4分)

②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用之如泥沙? (2)复道行空, 。 (3)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人间如梦, 。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6) ,檐牙高啄。

(7)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另一片天空

韩少功

①一片落叶是千里山脉,或者万里沙原。如果手中镜片有足够的放大功能,我们还可以看到奇妙的细胞结构,雪花状的或蜂窝状的,水晶状的或胞胎状的。我们还可能看到分子以及原子结构,看到行星(电子)绕着恒星(原子核)飞旋的太阳系,看到一颗微尘里缓缓推移和熠熠闪光的星云。

5

②但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我曾从乡村进入城市,从湖南迁至海南,....还眼睁睁看着不少朋友去了北京或上海,德国或南非。我的机会也来了。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有人找我谈话,动员我去中国作协工作。两位已入仕途的文学界朋友,也在宾馆里私下劝我直至深夜,说如果你不到北京,不到某个位置,很多东西没法看到,岂不有点可惜? ③我相信朋友的好意,相信自己一旦错过了北京,会确实错过很多见识。但那又怎么样?我还没有到过南极洲,没有到过月亮,没有到过火星,没有到过银河系以外的空间。我也不可能看到22世纪以及往后更远的年代,看到儿童们在幼儿园里耍弄基因玩具,看到妇人们在杂货店购买核子炊具,看到太空旅游的星际列车和激光天梯,看到人类用药片或芯片改变人性——那样的世界会不会像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同样把我吓晕?从这一点看,即使进入京城,我仍然是一井底之蛙,反过来说,即便我能够风光活上三辈子乃至三十辈子,同样难以做到无所不至和无所不知。我仍然不可能走出自己近乎逼仄和速朽的身体,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前面仍有地平线和太平间的冷冷拦截。

④旅游是对履历的一种弥补,旅游业鼓励人们对世界展开足迹扩张和镜头攻略,引导人们朝远看和朝外看。但旅游者的看,不过是把大多数已经出现在媒体的场景,来一次现场的核对和印证;不过是把已被他人用眼光品尝过的场景,再来一次残渣咀嚼和旧货收买。其一般过程,是交出一笔钱以后,被交通工具规定了观察线路,被旅游设施规定了观察方位,被讲解员规定了观察时的联想,还有“到此一游”的摆拍地点以及固定的笑容。旅游者于是心满意足:天下第一峰呵,举世无双呵,不虚此行呵,诸如此类。

⑤他们离世界越来越远。

⑥我是个不可救药的旅者,连黄山、庐山等等都没有去过。一听哪里火就对哪里怕。在我看来,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弄坏的。F·佩索阿说,他更愿意“游历第八大洲”,即蜗居斗室里的个人想象。我没有他那样自闭,只是相信空间还有另一种展开方式,相信人们完全可以投入另一种远行,比方以前面的荒坡一角为目的地,订一张免费船票或免费机票,于是在手中的石片上俯瞰黄山,在杂草里发现大兴安岭,在身旁的石涧清潭中触摸太平洋。

⑦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自立宪法,发动革命,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任意创建共和国。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捏一捏火星,搓一搓金星,摘一颗冥王星放人口袋,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举步跨进另一条银河——这一切只需要我随便找个什么地方蹲下来,坐下来,趴下来,保持足够的时间,借助凝视再加一点想象,就可以投入另一片灿烂太空。

⑧我终于在一片落叶前流连忘返。

6

(选自《美文精粹》2009年第6期)

14.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人们“奔走和张望”的具体表现。(4分)

答:

15.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一片落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答:

16. 第6自然段划横线的“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弄坏的”一句中,“人们的野心”“传统的空间意识”分别指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答: 17. 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怎样才能找到“另一片天空”。(6分)

答:

七、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请不要遗址公园化

冯骥才

说到遗址,便会想起那年埃及考察。埃及大地到处是公元前数千年的历史遗址,给人一种极强烈的文明的初始感、源头感。从开罗的金字塔到卢克索的国王谷——这些法老墓葬的遗址中,无处不是巨大的石雕碎块和灼热的荒沙。谁也说不清它们的历史,连这些坚硬的石雕究竟毁于何时,也无从得知;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长度。当历史走去时,没有留下任何寻找它的线索,只有问号。这些问号弥漫在残垣断壁碎石流沙之间。于是空茫、荒芜、寂寞和寥落,雾一样浓重地笼罩在遗址上;然而这才是远去的历史遗留在大地上特有的生命感——也是遗址独具的气质与魅力!

在罗马,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往往并不在城外或者更远的地方,而是在城中,与人们“生活”在一起;但从没人把这些草木丛生的大片大片残垣断壁视做垃圾,去动手清理。相反,把它们当成凝固的历史,有形的岁月,真正的城市文物,不敢去碰它,更甭说动它。罗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来的,因为这是时间老人和历史巨人的行为。如果扶起来,修补好,历史时间随即消失。谁敢去改动历史?它残缺,却正好把另一半交给你去想象。

7

然而,在我们这里却被改变了。且不说,许多遗址正在被粗暴的施工所破坏;从河南的殷墟、西安华清池到京西的圆明园遗址,到处在动土动工,修筑围墙,植树种花,竖立雕塑,点缀小品,更有甚者则添油加醋地增添各种“景观”于其间,努力把历史遗址“打造”成一座座公园。

做这种事的人,完全不懂得遗址的价值就是它的“原生态”吗?不懂得文化和历史也有尊严、也是神圣不能侵犯的吗?

不可否认,我们一些将遗址公园化的人,可能对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不懂,但不懂得历史文化的人怎么能去管理文化遗产呢?

进而说,又决非仅仅是不懂;如果不懂,为什么要破费大笔钱财为遗址围墙造景、植树栽花呢?其目的无人不知,便是开发旅游,招引游客,图谋赚得更多银子。就这样,遗址正在一个个变成公园,变成赚钱的机器;历史被我们变成消费品了。

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不怕没有了令人敬畏与尊崇的精神性的文化而带来的浅薄与苍白——不怕那种腰缠万贯的浅薄和富得流油的苍白吗?

(写于2010年6月,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8.作者认为遗址应该具有哪些特点?(4分)

19.国内将遗址公园化的现象背后有哪些原因?(6分)

20.文章最后说:“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请说说这句话有哪几点含意。(6分)

八、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十六七岁的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乎许许多多:一朵花的开落、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句语重心长的劝勉„„因为在乎,我们懂得珍惜;因为在乎,我们变得成熟„„

请以“在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8

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 语 文 试 卷 参考答案

1、B

2、B(A.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本句使用正确。B.“一言九鼎”指言辞极有分量,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语境中应用“一诺千金”,形容应允别人的话信用极高。C.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自相惊扰。D.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

3、【答案示例】

点评①(橡皮人):多与同事交流,增强团队意识,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点评②(考碗族):对自己职场的规划可以多种多样,各行各业都有“金饭碗”。 点评③(奈特尔家庭):事业不是生活的唯一,感受生活,享受亲情,人生会更美好。 (评分建议:点评有针对性,1分;有“劝勉”或“警醒”意味,1分;语言表达顺畅、准确,1分。)

4、B

5、A

6、B

7、D 8.B(A.坐:受牵连获罪。C.作:兴起。D.病:感到不妥,有所顾忌。)

9. D(①是郑兴指出隗嚚诸将不说忠信的话。②是郑兴指出隗嚚听了阿谀的话也不觉察。⑥是郑兴对隗嚚“广置职位”的劝阻,不是对“称王”的劝说。)

10.C(“将领心怀异志”说法不合文意,原文“不道忠信之言”是说“将领没说忠信的话”,不是说“心怀异志”。)

11.⑴这是因为天下人都受王莽暴政的苦,而思念高祖旧日的恩德。 ⑵我们虽然睡在洛阳,又怎能睡得安稳呢?

⑶却要做那不可做的事情,显然会招致祸患,恐怕不行吧? 参考译文:

郑兴字少赣,是河南开封人。少年时学习《公羊春秋》。晚年精通《左氏传》,并通晓它的意旨,与他一起学习的人都以他为师。

更始皇帝登基,郑兴担任长史,奉命迎接皇帝迁都。更始皇帝的众将领全是崤山以东的人,都劝说皇帝留在洛阳。郑兴劝说更始皇帝说:“陛下从荆楚起兵,权力政令还没有施行,只是刚刚建立朝号,崤山以西地区的豪杰就争着诛杀王莽,打开关门在城郊迎接您。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天下人都受王莽暴政的苦,而思念高祖旧日的恩德。现在老百姓很久没有得到安抚了,我担心百姓会离心离德,盗贼又重新起来闹事。现在反对的人想先平定赤眉军,然后才入关,这是不懂得把握根本而执着于细枝末节。我担心这样做国家的防守就会转移到函谷关,那么,我们虽然睡在洛阳,又怎能睡得安稳呢?”更始帝说:“我向西进发的心意已定了。”便任命郑兴为谏议大夫。

恰巧遇上天水地区有人造反,攻入郡城,杀掉郡守,郑兴受牵连被免职。当时赤眉军入关,东面的道路不通,郑兴只好向西归附隗嚚。隗嚚非常虚心,以礼相请。而郑兴认为屈身

9

于他是耻辱的,就称病不起。隗嚚喜欢夸耀自己,常常把自己看成是周文王再世,于是与手下将领商议自立为王。郑兴听后对隗嚚说:“《春秋传》说‘口中不说忠信的话是奸诈,耳朵不听五音的和声是聋子’。空闲时众将领聚在一起,恐怕也不说忠信的话吧;将军的耳朵恐怕连阿谀逢迎的话也察觉不出来吧?过去周文王继承积德的遗风,加上聪慧圣明,尚且还侍奉殷王朝。汉高祖连年征战,还用沛公的名义号令军队。现在您美好的品德虽然突出,但世代都没有像周文王那样得到朝廷的恩赐;您虽然威势大振,但还没有建立像高祖那样的功业,却要做那不可做的事情,显然会招致祸患,这恐怕不行吧?希望将军明察。”隗嚚最终没有称王。

后来隗嚚便大量地设置官职来提高自己的地位。郑兴又劝阻他说:“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等官职都是由皇上设置的,不是人臣可以设置的。孔子说:‘车服和爵号是不能借给别人的。’不能借给别人的东西,也不可以向别人借。您这样做,对实际没有好处,又有损于名声,这不是您的本意啊。”隗嚚感到不妥就不再广设官职了。

侍御史杜林向皇上举荐郑兴,说:“我看河南郑兴,坚持道义,适宜侍奉皇上,掌管机密。”于是皇上任命郑兴为太中大夫。郑兴喜欢古文经学,尤其精通《左氏传》、《周官》。人们说起《左氏传》,大多采用郑兴的说法。

12、①“分”“挂”用的好。“分”写出了野竹在青霭中时隐时现的动态美;(2分,“隐现”意1分,“动态美”1分)“挂”字写出遥望泉水飞流直下的形态,在青碧山峰的映衬下富有生机。(2分)(光写对两个字,不做分析,只能给1分)

②景物特点是清新幽静、超凡脱俗。(2分)蕴涵了诗人造访道士不遇的惆怅(2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2分)。

13、略

14.外出谋生或发展,参加被规定的旅游程式。(每点2分,答全两点得满分)

15.“一片落叶”是作者区别于社会俗情的富含个性特征的心理境界的具体体现,(2分)通过“一片落叶”,凸显了作者宁静、悠远的思想境地,(2分)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完整。(2分)

16. “人们的野心”指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熟悉世情,有时到了不切实际的地步(或指追求无所不至和无所不知的生活方式和态度),(2分)“传统的空间意识”即类似于弥补履历的旅游过程中的“心满意足”。(2分)

17.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凝视周围的世界(生活习惯);发挥想象展开心灵的世界;保持对生活的独特思考(或者不随同流俗,有自己的追求和看法)。(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18.(1)空茫、荒芜、寂寞和寥落;(2)残缺;(3)让人产生对历史和文明的追思。(每点1分,答全两点得4分)

19.(1)不懂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2)一味追求经济利益;(3)缺少对历史文化的尊崇与敬畏。(每点2分)

20.(1)遗址公园化,是对遗址的破坏,让我们失去了真正的遗址;(2)没有了遗址,历史文化会变得浅薄和苍白;(3)用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遗址公园化的担忧,呼吁保护遗址,保护历史。(每点2分)

21、作文

10

第5篇:高一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三(无附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卷的表格中. 1.已知集合M = { x | x > -1 }那么 ( ) A.0∈M B.{0 }∈M C.φ∈M D.{0 }M

2.两个实数a,b的等差中项为

( ) A.abab B. C.ab D.-ab 223.函数ylogax在(0,+∞)上是单调递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a > 0 B. a > 0且a≠1 C. a > 1 D. 0 < a < 1 4.不等式1x≤0的解集是

( ) 4x333(A)xx,或x1; (B)xx1;

4433(C)xx,或x1; (D)xx1

445.下列函数中偶函数是

( )

x21A.y3 B.yx1 C. y = D.ylog3x

xx26.下列命题:① (x+1)0; ② 77 ;③35且 0-1; ④2<3 或2>3,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 ...2A.0 B . 1 C . 2 D. 3 7.已知函数f (x)=a x+b x +10,其中a、b是常数,且f (1) = 5,则f (-1)的值是 ( ) 3A.5; B. -5; C. 10; D. 15 8.已知p、q都是r的必要条件,s是r的充分条件,q是s的充分条件,那么p是q的( ) A.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既不是充分条件,又不是必要条件。

9.等比数列{an}中,a3a8124,a4a7512,且公比为整数,则a10=

( ) A.512 B. -512 C. 256 D. -256

10.已知y = f ( x )是奇函数,当x > 0时,f (x ) = x (x + 1 ) ,当x < 0时f (x )应等于( ) A.- x ( 1 – x ) B. x ( 1 – x ) C. - x ( 1 + x ) D. x ( 1 + x ) 11.已知实数x满足2x0,则y = x22x4的取值范围是

( ) 4xA.3≤y < 4 B. 4 < y < 28; C. 3≤y < 28; D. 4 < y < 12 12.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的和S n = a – 2 (a是不为0的实数),那么{a n}

( )

nA.一定是等差数列 B. 一定是等比数列 C. 从第二项起是等比数列 D. 从第二项起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3.函数y = log a ( 2 – x ) ( a > 0,且a≠1)的定义域为

. 14.在正整数集合中所有两位数的和等于

. 15.已知数列递推公式为a 1 = 1,a 2 = 2,a n + 2 = 2a n +1 + a n(nN),则它的前5项的和为

. 16.若数列的前六项为0,2,0,2,0,2则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2x10x117.已知函数fxx,则f1x021 *

5

. 4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44分.

18.(本题8分)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a 1 = - 1.5,a 4 = 96,求公比q和4项的和S 4.

19.(本题8分)计算:log3

20.(本题8分)求通项为a n = 2 + 2n – 1 的数列{an}的前n项和S n .

n111log5log4 25642710x10x21.(本题10分)已知函数y2(1)求函数f (x)的反函数y = f (2)判断函数y = f

–1

–1

(xR)

(x);

(x)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22.(本题10分)有30根水泥电线杆,要运往1000米远的地方开始安装,在1000米处放一根,以后每隔50米放一根,一直向前放. 一辆汽车一次最多运三根,如果用一辆车完成这项任务,从开始运第一车算起,运完货后回到起点,这辆车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第6篇:旅游概论测试题附答案

旅游概论测试题

一、填空(1*10,10)

1、 中国旅游一词最早见于___________朝梁国诗人___________-的《悲哉行》一诗。

2、 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___________、旅游设施、___________。

3、 旅游景区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久性。

4、 1845年___________创办了世界第一个旅行社——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国是世界上国民享有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

6、 旅行方面的文学作品之父___________

二、选择(2*10,20)

1、 下列时间中适宜近距离旅游的是___________

A、法定的就业工作时间B、每日闲暇C、假日时间D、周末闲暇

2、 下列哪一项不是消遣性旅游者的特点___________

A、比例最大B、很强的季节性C、价格敏感D、出游频繁

3、___________市场是祖国大陆目前最大、最稳定的一个传统市场

A、港澳台B、美国C、日本D、韩国

4、___________是旅游市场的核心

A、旅游产品B、旅游商品C、旅游资源D、旅游设施

5、学术考察最早、最杰出的代表___________

A、司马迁B、张骞C、秦始皇D、希罗多德

6、___________运输是世界上中、短途距离最受欢迎的一种交通方式

A、铁路B、公路C、水路D、航空

7、人类具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___________

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D、奴隶社会末期

8、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类型是___________

A、宗教旅游B、观光旅游C、商务旅游D、文化旅游

9、中型饭店的客房数为___________

A、600间以上B、600—300间C、200间以下D、600—200间

10、发展国际旅游接待正成为___________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

A、印度B、中国C、法国D、美国

三、判断(2*10,20)

1、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的游客赴内地旅游也归入入境国际旅游。

2、旅游饭店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

3、旅游产品营销的两个基本点为对内整合点和对外营销点。

4、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商人们已“遍走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

5、旅游商品的最大特点是种类多、范围广。

6、发达国家旅游业效益中购物的比重占40%—60%。

7、井喷式的旅游消费盛况很难持久。

8、一个好的景区景点设计基本要求是每15分钟要让旅游者有一个兴奋点,每5分钟有一个游览高潮。

9、特种旅游者以追求刺激、浪漫、挑战自我为目的。

10、在清华大学学习的美国籍学生是旅游者。

四、名词(3*3,9)

1、旅游业

2、港澳游

3、 旅游

五、简答

1、影响旅游者产生的条件?(5分)

2、旅游业的特点?(5分)

3、根据饭店市场及宾客特点,旅游饭店可分为哪些类型?(5分)

4、 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6分)

5、旅游娱乐设施的分类?(4分)

6、旅游产品的特征?(5分)

六、论述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积极影响?(11分)

附答案:

一、 填空

1、 南朝、沈约

2、 旅游资源、旅游服务

3、 专用性、可控性

4、 托马斯·库克、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5、 法国

6、 希罗多德

二、选择

1、D

2、D

3、A

4、A

5、A

6、B

7、B

8、A

9、B

10、A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

1、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以出售劳务为特征的经济性产业。

2、港澳游是指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澳门地区的旅游活动,属于出境旅游,是由内地居民赴港澳探亲游发展而来的。

3、旅游是指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以及在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五、简答

1、(1)影响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①收入水平②闲暇时间

(2)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旅游动机

2、(1)综合性(2)带动性(3)敏感性(4)涉外性(5)季节性

3、(1)商务型饭店(2)长住型饭店(3)度假型饭店(4)会议型饭店(5)汽车饭店

4、(1)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2)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工人的实际购买能力有所提高。

(3)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为旅游需求的增加创造了条件

5、(1)文化类(2)休闲类(3)体育类(4)娱乐类

6、(1)功能上的审美与愉悦性

(2)空间上的不可转移性

(3)时间上的不可储存性

(4)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

(5)体验感的无形性

六、论述

1、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积极影响

(1)直接作用

①接待入境旅游是一种就地的“出口贸易”

②发展国内旅游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有效途径 ③发展出境旅游可以弥补贸易差额

(2)间接作用

(3)扩大就业机会

(4)平衡地区经济发展

2、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

(1)目的地物价上涨

(2)目的地产业结构失衡

(3)盲目发展旅游业会造成资源浪费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