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导入语文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交互行为研究 ——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优课为例

摘要: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新技术在教育中不断得以运用,智慧课堂作为信息技术支持的新教学环境,为教学交互提供了新的变革。在语文学科中,教学交互的重要性尤为凸显,而智慧课堂丰富了课堂中的交互行为,探究如何组织教学交互行为,对语文智慧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国家教育资源平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中选择了六节部级优秀的初中语文智慧课堂教学视频,对其课堂教学交互行为展开分析,并为一线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交互行为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本研究以“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为基础,师生的语言和动作行为作为交互符号,对选定的课例视频进行观察,编制适合智慧课堂下语文学科教学交互行为的观察编码表。首先,以既定的规则对课例视频编码,使质性的资料转化成量化的数据,进而应用节点覆盖率统计图、编码矩阵图探究课例视频中交互行为的分布情况和出现频率,归纳出课堂结构、教学风格和技术使用情况;其次,根据智慧课堂教学环节,从情景导入、合作探究、实时评价、总结提升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教学交互行为剖析。研究表明,在课堂结构方面,教师与学生的言语行为在课堂交互行为结构中处于主要地位,其中教师言语占比总体最高。沉寂比例较低,且有益于教学的沉寂占比高,因此课堂效果好,师生互动较为积极。教学风格方面,教师更多地对课堂和学生进行直接控制。技术使用方面,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技术,且应用功能多样。在各教学环节的交互行为方面,情境导入中,教师采用言语导入、视频导入、学生预习反馈导入的方式,运用多种交互方式吸引学生将注意力留在课堂;在合作探究中,多采用小组讨论,因此教师言语和学生言语占比更多;实时评价中,多运用平板做题,对技术的使用在这一阶段得到了充分体现;总结提升中,教师更愿意用直接的方式对一堂课进行总结,所涉及的交互行为只有教师言语和学生言语。但总体来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忽视学生情感、忽视传统媒体板书的重要性以及存在学生言语依然被动的情况。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四点针对初中语文教师在智慧课堂中引导教学交互行为的建议: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情感;现代技术与传统媒体结合使用;交互中注重学生言语的主动性以及合理控制人与技术交互时长。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语文;教学交互;交互行为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语文学科教学交互的重要性

1.1.2 智慧课堂促进教学交互的变革

1.2 研究综述

1.2.1 智慧课堂的相关研究

1.2.2 课堂教学交互行为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智慧课堂

2.1.2 教学交互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贝尔斯互动过程分析理论

2.2.2 班杜拉交互决定论

2.2.3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研究对象的确定与资料的收集

3.1.1 研究对象的确定

3.1.2 资料的收集

3.2 研究工具的选择

3.3 智慧课堂教学交互行为分析表的编制

3.3.1 教学交互行为分析系统

3.3.2 智慧课堂教学交互行为分类

3.3.3 智慧课堂教学交互行为分析表的制定

3.4 数据的采集与编码

3.4.1 数据的采集和规则

3.4.2 教学交互行为编码

第四章 编码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4.1 教学交互行为的节点覆盖率统计分析

4.2 教学交互行为编码矩阵图分析

4.3 智慧课堂四个教学环节中的交互行为

4.3.1 情景导入中的交互

4.3.2 合作探究中的交互

4.3.3 实时评价中的交互

4.3.4 总结提升中的交互

第五章 初中语文智慧课堂教学交互行为总结

5.1 初中语文智慧课堂教学交互的特征

5.1.1 交互行为多样,课堂利用率较高

5.1.2 技术使用功能多样合理

5.1.3 根据教学环节灵活组织交互行为

5.2 初中语文智慧课堂教学交互的不足

5.2.1 疏于关注学生情感

5.2.2 忽视板书的重要性

5.2.3 学生言语依然被动

第六章 初中语文智慧课堂教学交互行为优化建议

6.1 及时关注学生情感

6.2 现代技术与传统媒体结合使用

6.3 交互中注重学生言语的主动性

6.4 合理控制人与技术交互时长

第七章 反思与展望

7.1 研究反思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课例编码矩阵图

附录二:交互行为数量及占比情况

附录三:课例比率计算结果

致谢

上一篇:小学古诗教学语文综合论文提纲下一篇:国际海运安全制度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