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与康复方法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骨折疾病之一, 由于其属于关节内部骨折, 所以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精确的解剖、复位以及良好的内固定对术后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另外术后患者系统的的康复练习对踝关节骨折治疗后的恢复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并可以很好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了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的治疗与康复效果, 针对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份收治的踝关节骨折, 并进行了手术治疗的145例患者的病例及康复报告进行总结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来该院共收治20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 其中进行了手术治疗的患者为145例。患者中男性86例, 女性59例。年纪最小的15周岁, 年纪最大的56周岁, 平均年龄约为35周岁。145例患者中致伤原因有扭伤62例, 交通意外致伤31例, 压轧伤15例, 高处坠落29例, 其他8例。对145例患者按照lauge-hansen标准进行分型, 其中垂直压缩型8例, 旋前外旋型32例, 旋前外展型30例, 旋后外旋型61例, 旋后内收型14例。

1.2 方法

1.2.1 选择手术时机

一般来说理想的手术时机是在踝关节及脚踝部出现严重肿胀之前, 大概是在受伤后的6~8 d之内。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肿胀或者皮肤擦伤等现象, 那么要对患者先进行复位、石膏固定、脱水、抗感染等简单的前期治疗, 以免病情恶化, 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手术治疗[1]。

1.2.2 手术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 一般采用腰麻或者是连续硬膜外麻醉, 麻醉后将患者放置在仰卧位上。开始进行手术:①对内踝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方法:采用踝标准弧形切口, 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螺钉直接固定, 一般使用1~2枚螺钉即可。如果患者伴有后踝骨折的话, 要注意切口长度, 可以适当的延长切口, 同时要用松质骨螺钉进行固定, 不然将影响手术效果。②对外踝骨骨折的患者手术方法:采用腓骨外侧弧形切口, 固定方式可以采用1/3管型钢板或者是采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来进行固定。一旦发现患者的下胫腓关节有明显的加宽症状发生, 那么就要对其进行复位, 可以在踝关节的间隙上方2 cm处, 从后向前呈30°水平角钻入螺钉, 螺钉要保证贯穿腓骨与胫骨的三层皮质, 从而起到固定作用, 否则无效。最近1年, 该院引进了钛合金内固物技术, 使得手术进行中的内固物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术后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ofas) 制定的踝关节评定标准[2], 从疼痛程度 (40分) 、踝关节功能 (50分) 和骨折力线 (10分) 方面进行评定。

1.3 术后的康复方法

手术后要对患者的相关部位进行石膏固定, 固定一般持续在1~2周左右。术后第2天开始对患者进行肌肉的舒缩练习, 由患者自行进行膝关节以及脚趾的活动, 一般维持在10~20 min/次, 3~4次/d。手术1周后可以对患者施以红外线灯理疗, 灯距要保持在30 cm左右, 切勿过近, 时间为30 min, 2次/d, 10 d为1个疗程。在石膏拆除后可以利用相关器械对患者进行跖屈运动, 一般要维持在3次/d, 30 min/次的强度, 在此期间, 患者切忌超负荷运动, 否则会造成患者后踝骨片再次出现撕脱现象。活动范围一般以患者自身的耐受度为准。对康复训练期间的患者要进行定期的拍片复查, 一般在8周左右即可进行扶拐的递增负重练习, 直至患者骨折部位完全愈合。

2 结果

患者在该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及术后的康复训练后, 均健康出院。出院后该院对本组患者进行了术后的跟踪随访以及康复指导, 随访时间最短的6个月, 最长的14个月, 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的骨折部位均达到了一期愈合, 骨折愈合的时间最短的10周, 最长的也仅为18周, 平均13周。本组患者治疗及康复效果达到优的112例, 良的18例, 可的15例, 优良率为89.7%。术后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术后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发生。

3 讨论

由于踝关节处在人体运动的关键部位, 运动时一般要承受体重6~8倍的重量, 并且踝关节还缺少局部软组织的保护。所以在人体失去平衡的情况下, 极其容易造成损伤, 严重的可以造成骨折伤害。

手术方法因人而异, 各医务工作者的手术方法不尽相同, 但是整体的思路及要求是一样的, 该研究仅对该院大夫常用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通过该院治疗过程中的经验累积, 可以总结出进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及康复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

对于任何一项手术来说, 时机的选择都有着很大的意义。踝关节的部位有着突出的特点[3], 首先踝部较为突出, 其次整个踝部缺少软组织的覆盖、皮肤单薄、皮下组织疏松、筋膜内缺乏脂肪, 骨折早期出现的肿胀一般不是水肿所致, 而是由于血肿的形成而导致的, 所以要在真正的肿胀或者是张力性水泡形成之前就进行手术, 这样手术过程便于操作, 术后的愈合及康复效果也较为理想。该组145例患者, 入院后可以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的有89例, 其余56例患者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肿胀、张力性水泡等症状, 经过适当处理后也进行了手术治疗。

3.2 内固物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踝关节骨折手术采用的固定物有螺钉、克氏针、张力带以及钢板等[4]。螺钉及钢板固定采用的比较多一些。近年来钛合金材料的广泛应用更好的提高了内固物的相容性与自行吸收, 避免了二次手术带来的危害。该院是本地区较早使用钛合金材料的医院, 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正在大力推广。

3.3 外踝骨折的处理

经该院多年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经验来看, 外踝是治疗踝关节骨折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外踝是否需要进行切开复位和固定, 要慎之又慎, 一般情况下是根据骨折的大小以及位置来决定。

3.4 下胫腓关节分离的处理

踝关节骨折一般都会影响到下胫腓骨, 所以在手术过程中下胫腓关节分离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5]。

3.5 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对于进行了手术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踝关节骨折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早期的肿胀疼痛、后期的关节受限的症状。那么进行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就要针对这些症状, 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平均8个月的随访过程中进行的康复治疗可总结出术后的康复治疗主要针对以下几点:①通过肌肉的收缩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 使其达到消肿止痛、促进愈合的效果。②通过利用红外线灯的理疗, 可以减少肌肉痉挛现象的发生, 还可以促进渗出的吸收, 对消炎、止痛、防水肿有着很好的效果。③辅助物理器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 避免患者由于无法自由运动而导致的废用性肌肉萎缩发生等。对于踝关节骨折而言, 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但是如果手术后不进行康复治疗, 极易导致肌腱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现象的发生, 这样会给患者带来长远的危害。所以, 踝关节骨折手术后的解剖对位、康复治疗对患者术后的健康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总之, 适当的手术时机, 合理的手术方法, 系统的术后康复训练, 可以使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及康复达到理想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与康复方法。方法 抽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手术的20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中进行了手术治疗的145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随访记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在该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及术后的康复训练后, 均健康出院。经614个月随访, 患者恢复情况理想, 仅有少部分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术后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发生。结论 适当的手术时机, 合理的手术方法, 系统的术后康复训练, 可以使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及康复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踝关节手术,治疗效果,康复方法

参考文献

[1] 肖尚领, 张同华.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120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21) :93-94.

[2] 皮大军, 王亮.成人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策略[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 (2) :2.

[3] 申练兵, 谭俊铭, 王朝阳.踝关节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2) :31-32, 34.

[4] 冯青, 许效坤, 曹希武, 等.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腹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 2011 (6) :46-49.

[5] 洪斌, 郑国富, 张妙林, 等.内固定加中药治疗踝关节骨折[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0 (2) :118-120.

上一篇:培养权利意识提高维权能力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