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套中学生广播体操

2022-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第7套中学生广播体操

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之比较研究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我国三套中小学广播体操的图解和相关文章,对这三套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的创编背景、基本动作和内容形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并为中小学生广播体操的进一步推广实施提出几点建议,一方面中学生广播体操动作不易复杂,要简单易学且高效,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正确合理的组织和管理机制以保证中学生广播体操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广播体操 创编背景 内容形式 比较研究

1.引言

广播操是徒手体操的一种练习形式和内容,它是根据人体各部位解剖特点,由举、踢、摆、振、蹲、转体、绕环、屈伸、跑跳等一系列徒手动作,在一定的音乐伴奏下,以不同方向、路线、速度、幅度、频率和节奏,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身体练习[1]。自1951年11月24日在全国范围推广第一套广播操以来,我国共公布了八套成人广播体操和三套中小学生及幼儿系列广播体操。

在过去的6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政府出于对国民体质的关心,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广播体操活动,对提高整个民族健康水平、增强国民体质、振奋国人精神风貌起了极大的作用。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健身手段的增多,广播体操在全民中的开展与普及日趋衰落,仅仅成为学校中一项固定的体育活动,一直延续至今,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中小学生平时所做的仍然是成人广播体操。因此,为了促进我国青少年幼儿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校园课外活动内容,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徳、智、体多方面的素质,国家教育部门分别于1998年5月、2002年9月、2008年9月创编了三套适合中小学生及幼儿身心发展的系列广播体操。本文以三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为例,从创编背景、内容形式创编特点和负荷强度等方面,对三套广播体操进行比较,以揭示中小学系列广播体操的创编规律,并对中小学广播体操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三套中小学广播体操的具体内容及共同点

这三套广播体操的共同点,从表1可以看出,每套操都是由教育部组织创编推广的,都是成系列地推出的,对不同学龄的学生创编适合他们的广播体操。比如第二套广播体操就有适合幼儿的《世界真美好》、适合小学生的《雏鹰起飞》和《初升的太阳》、适合中学生《时代在召唤》和《青春的活力》,第三套广播体操也同样推出了适合小学生的《七彩阳光》和《希望风帆》,适合中学生的《舞动青春》和《放飞理想》,而且推出时间间隔较短,第一套和第二套推出间隔时间为4年,第二套与第三套间隔时间为6年,每套操均由8—10节运动组成,每节为四八拍或者八八拍,总拍数由320—544拍不等,成逐套递增趋势。

广播体操动作的名称约定俗成,根据名称就可以做出相应的动作,一般要看以身体的什么部位为主,哪些部位配合,以及哪些肌肉群参加活动和肌肉的工作性质[2]。每套操的基本顺序都是由离心脏较远的上下肢运动开始;中间由胸部、体侧、体转、腹背运动组成;负荷量和动作幅度逐渐加大;然后转入剧烈、负荷量做大的全身和跳跃运动;最后以整理运动放松身体结束。每套操的持续时间为3分10秒到4分33秒之间。

三套中学生系列广播操的基本内容比较(表1)

(以中学生广播体操为例)

3.各套操的不同点之比较

3.1创编背景的差异。

1990年3月国家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为了切实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相关内容,继承和发展广播操的成果,针对不同学制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的发展需要,由教育部组织创编的第一套广播体操于1998年5月起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这是党和国家关心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教育领域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

第二套广播体操的推广是为了落实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以及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丰富课间活动内容,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阳光工程建设”,提高青少年儿童徳、智、体、美多方面的素质。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身体状况总体良好,但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进一步下降,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令人担忧[3],因此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并与同年9月向全国中小学推行校园集体舞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但是校园集体舞经过一年的推广,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就是为了深入贯彻中央七号文件的精神,丰富学校大课间体育的形式和内容,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科学的锻炼手段,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于2008年9月而正式推出。因此,不同的时代背景,孕育了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中学生广播体操,创编背景是三套广播体操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3.2各套操特点比较。

3.2.1动作结构,动作节奏和方向。

第一套中学生广播体操改变原来广播体操1拍一动、4拍一循环的模式,主要采用了2拍一动、8拍一循环的方式,每节都由四个八拍组成。基本无位移。

第二套中学生系列广播体操不同于第一套,其采用的是1拍一动、2拍一动和4拍一动相组合的方式,以及一八拍、二八拍和三八拍循环的组合模式,改变了以往广播体操4拍一循环的单调对称模式,如《时代在召唤》中胸部、踢腿、跑跳运动为8个8拍,体转运动和整理运动分别为6个和10个8拍,其余节数都为4个8拍,大多数动作为1拍一动或者2拍一动,但是在全身运动中第一八拍第7拍为1拍二动,且其中有5节增加了四个方向的位移,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第三套中学生系列广播体操的动作结构复杂程度位于前两套操之间,主要采用ABAB组合形式,除预备节4个八拍其余均是8个八拍动作,其动作节奏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1拍一动和2拍一动结合的方式,如“舞动青春”的踢腿运动的动作节奏是:第1个8拍的1、2是两拍一动3、4是一拍一动,5、6又是两拍一动,7、8再回到一拍一动;第2个8拍的l、2、3、4是2拍一动,5、6是一拍一动、7、8上肢两拍一动下肢一拍一动。“放飞理想”的扩胸运动的动作节奏是:第1个8拍的l、2是两拍一动,3、4是一拍一动,5、6又是两拍一动,7、8再回到一拍一动;第2个8拍的1、2、3、4是一拍一动,5、6是两拍一动,7、8是一拍一动。

第三套操的新颖之处就恰恰体现在这几处节奏变化明显的操节上。

3.2.2创编素材及内容比较。

第一套中学生广播体操动作素材较多,主要揉和芭蕾舞基本动作为其创编素材,从形式上看钢筋有力又不乏美感。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的运动元素较第一套多,其中包含健美操、迪斯科、舞蹈、游泳、高尔夫、武术等元素[4],这些运动元素的组合与变化,使广播体操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第三套广播体操的推出跟前两套广播体操相比,突出特点是以大肌肉群运动和身体各部位活动为主,广泛吸收了体操、健美操、武术等方面的动作元素,但不是单纯照搬,而是把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如在“七彩阳光”系列中,体转动作模拟了大象左右摇摆的样子;“希望风帆”系列则吸收了海军旗语的6个手势,象征“扬帆起航、活泼成长”的寓意;“舞动青春”系列兼具健美操和街舞的韵味;“放飞理想”系列融合中国拳术的握拳手势,以及太极的吸气、呼气要领于其中。身体活动的幅度比较大,运动量有所提高,更加注重对中小学生良好身体形态,以及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更加注重体现广播中小学生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健康成长、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时代风貌。

3.2.3创编音乐及时间比较。

第二套中学生系列广播体操的推出改变了第一套广播体操在音乐中配口令的一贯做法,没有了口令,突出了音乐的主题,提高了音乐的完整性和个性,并首次为广播操命名,不但加速了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而且增加了德育与智育的因素。第三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沿用了这项创新方法,并且音乐的选择更加情景化,如“希望风帆”的音乐体现了大海的波涛和宽阔,学生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感觉如在大海中远航,有利于情景化教学的开展。并且平均每个系列耗时4分30秒左右,这比前两套用时增加50秒左右,由于动作节奏的调整,动作幅度的明显增大,这样就保持了整套操的较高的运动强度。

4.结论与建议

中小学系列广播体操作为学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对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机体功能的迅速恢复更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学生体质高度重视,那么面对全新特点的一系列广播体操,我们如何更好地在中小学中推广实施呢?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中学生的广播体操动作不易过于复杂,应简单易学讲究实效。

广播体操创编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其推广实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广播体操的动作过于复杂就增加了学生的掌握难度,使其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中学生系列广播体操的创编应该有一定的动作变化,但是动作不易过于复杂,应该简单易学以求保证质量高效,达到锻炼身心的效果。

4.2需要建立正确合理的组织和管理机制以保证中学生广播体操的顺利实施。

在中小学中推广实施广播体操,一方面各级领导要提高认识,认清广播体操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管理机制,体育教师是广播体操得以实施的首要支柱,要抓好广播体操的教学和训练,保证每位学生都学会学懂;班主任是广播体操得以实施的中间力量,起到监督监管的作用;分管学校体育的领导是核心力量,广播体操的实施需要他们的宏观领导和宣传。

参考文献:

[1]赵俊.21世纪广播体操的发展走向探索.湖北体育科技[J].2003,(9):375-377.

[2]黄衍存,蔡传明.新中国八套成人广播体操的比较研究.福建体育科技[J].2001.

[3]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教体艺[2006]3号.

[4]刘建生,阮雅芳.中学生第一套广播体操的主要特点及教法探析.福建体育科技[J].2002,(19):45-48.

[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7]黄宽柔,马鸿韬,李佐惠.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的设计与实施效果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08,(6):848.

[8]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系列广播体操推广光盘[CD].2008,(9).

[9]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系列广播体操推广光盘[CD].2002,(9).

作者:李发姣

第2篇:丁营初级中学举行第三套广播体操比赛

活动方案

为了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操技术水平,同时为增强同学们的班集体主义感和荣誉感,经学校研究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具体方案如下:

一、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二、比赛时间:按行政历时间

三、比赛地点:学校操场

四、比赛项目: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舞动青春。

五、组织形式:各班以班主任为组织者,每班做广播体操一遍,指挥员整队、进场、退场的队形队列,由指导老师统一要求.各班利用课外活动由班主任负责练习.指导老师:冀松涛。

六、评分办法:广播体操比赛分值采用百分制。

1、参加人数是否全部到齐,少1人扣4分(指挥员要向主席台报人数)。20分。

2、指挥员整队、领操为10分。(要求:

1、口令准确、声音响亮清晰5分;

2、领操动作准确、到位、标准、符合体操节拍5分)

3、队伍出入场是否整齐、动作是否与指挥员的口令一致,为20分(集中、整队、散开做到“快、静、齐”)。

4、广播体操动作是否整齐、规范情况为50分。

6、取平均分时去掉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其他分值累总按得分高低顺序排列,得出名次。

七、评奖办法:

1、七年级评出

一、二等奖各一名。

八、九年级各评出一等奖一名,一等奖奖班级管理分5分,二等奖奖班级管理分3分.并颁发奖品。

2、评出指挥员: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二名。

丁营一中教导处 体音美组

2012-2-12

第3篇:关于举行第三套小学生广播体操比赛的通知

各班级:

为更好地实施阳光体育,推广全国第三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提高学生做操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经研究决定举行小学生第三套广播操比赛,现就竞赛规程及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单位:四——六年级各班(低年级组另行通知)

二、比赛时间: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下午高年级组

三、比赛地点:学校操场

四、比赛内容:全国第三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包括进场、散队、广播体操、向中集合和退场五个环节。

五、参赛要求:

1、 要求学生必须全部参加。特殊情况由班主任上报教导处,经同意可以不参加比赛。

2、 进行广播体操前,各参赛队伍必须进行基本的队列展示。(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和向前看齐。口令可以由班级体育委员或领操员负责)

3、 按学校规定入场、退场路线,以求“快、静、齐”最佳效果。

4、 比赛时每班队伍前要有一名领操员。

六、注意事项:

(1) 对本次广播操比赛,各班应精心准备,由于准备时间短、任务重,希望各班抓紧训

练,争取优异成绩。

(2) 比赛期间不得无故缺人,否则缺一个扣0.5分。下列情况者可以请假(但总人数不得低于本班人数的95%):① 因严重疾病不能参加体育活动者。② 因学校或上一级单位需要外出者。

(3)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七、评选办法:

根据评分标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然后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

八、评委:

和阳实验小学

2012-11-12

第4篇:生产班组建设试题考核_第7套

班组建设试题考核7

一. 填空题

1、主要用来收集FPSO上各橇块开放式排放液体以及泄放到甲板上的液体和雨水;主要收集各带

压设备排放的液体及紧急情况下安全泄放的液体。

2、 开式排放收集的液体通常为。

3、 开排系统主要由开排集水孔、开排管线、和开排舱FPSO-T-3001A(容积在m3)组成,主要

接收泄漏在工艺模块和公用模块上的原油和水,

4、 开闭排舱均采用作为覆盖气

5、在下雨后10分钟内还负责接收工艺模块和公用模块收集到的液体,10分钟后打开开排总管到的

放空阀,关闭到T-3001A的手动阀。

6、 在T-3001A/B的mm高度有一6″的溢流管,用于排放舱内上部的污油到内

7、 设计火炬系统的目的在于防止中富集的可燃液体洒落甲板,造成安全隐患。

8、 火炬排液泵共两台,为离心泵。主要用来把中分离出的液体输送到。

9、 火炬罐液位高高将引起级关断,防止液体进入火炬。

10、 火炬分液罐信号也将引起给火炬分液泵在MCC跳闸断电,防止气体进入下游系统和设备。

二. 判断题

1、 水封罐有两种情况,一种带有分离水排出口,另一种没有

2、 开排舱的污水可通过train1生产水泵泵至水力漩流器,也可通过回收油泵泵至高压分离器处理

3、 回收油泵的设备位号是FPSO-P-3002A/B

4、 回收油泵的类型是单螺杆泵,工作原理与双螺杆泵一样

5、 开、排闭舱通过U形管与生产水舱相通。

6、 开排管线的介质代号是OD,闭排管线的介质代号是CD。

7、 火炬罐排液泵共两台,为柱塞泵。主要用来把涤气罐中分离出的液体输送到闭排舱

8、 火炬常明火有三组,尾端分别装有热电偶,以检测燃烧状况.

9、 火炬分液泵通过分液罐液位高低信号自动控制泵的启停。

问答题

请写出生产部门管理操作范围所有离心泵的编号

第5篇:第八套广播体操

一.指导思想:

课题名称——第八套广播体操

以 “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 、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 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学习能力,在游戏中掌握 锻炼方法,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竞赛中提高运动技能。

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主动参与到练习和游戏中来 2.通过教学,使 100﹪以上学生明确第八套广播体操动作要领使 90﹪以上 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技术动作,使 80﹪

规,辅助教师上课,使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组织能力。 4.坚持每节课的 5 分钟的素质课课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逐步提高。

教 材 重 难 点

第 6 课次 班级 八(1) 男生 20 女生 20 ) 本 课 教 第八套广播体操 材 内 容

时间: 时间: 2010 年 11 月 2 日

重点—各节体操的动作要领 难点—上下肢、头的协调配合

本 课 教 学 目 标

1. 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主动参与到 练习和游戏中来 2.通过教学,使 100﹪以上学生明确 第八套广播体操动作要领,使 90 ﹪以上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技术 动作,使 80﹪以上学生熟练掌握。 3.发展协调、灵敏、速度、力量等多 项身体素质。 4.发展自信坚强、积极进取、吃苦耐 劳、团结协作等优良品

运动 参与 本 课 重 点 领 域 运动 技能 身体 健康 心理 健康 社会 适应

☆☆☆☆ ☆☆☆☆ ☆ ☆☆☆ 获得广播体操动作要 获得广播体操动作要 广播体操 领 ,掌握其动作技能 和口令

☆☆☆

时 间 准 备 部 分 ︵ 13 分 钟 左 右

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开课常规

教与学方法、措施 教与学方法、

次 数

预计问题与处理方法 1.可能有缺席学生, 可能有缺席学生, 可能有缺席学生 教

师作好记录 , 课后查 实。 2. 个 别 学 生 服 装 不 合 要求,教师询问原因, 要求,教师询问原因, 强调要求。 强调要求。

组织形式 场地布 置

1. 值日生整队,报告人数 . 值日生整队, 2. 师生问好 . 3. 提出本课教学目标与要求 . 4.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 检查服装, 要求: 教师、值日生)声音洪亮、 (教师 、精神饱 要求: 教师、值日生)声音洪亮、 精神饱 ( 、 满、注重仪表、语言亲切 注重仪表、 (学生)快、静、齐 学生)

四列 横队

热身活动 二.热身活动

慢跑 400—600 米 —

2-3

要求:活动充分、 要求 :活动充分、 精神饱满

学生成一路纵队, 学生成一路纵队 , 由值日生带领慢跑 由值日生带 领慢跑 400—600 米 —

2

一.第八套广播体操

1.教师示范整套正确动作,讲解动作要点。 .教师示范整套正确动作,讲解动作要点。 整套正确动作

1 — 8 节 每人 4 节

注意力集中, 教师积 注意力集中, 极引导学生纠正动 作。 教师积极鼓励, 学生 教师积极鼓励, 大胆展示。 大胆展示。 少数学生还不能掌 握动作, 教师个别纠 握动作,

体操 队形

2.学生分组练习:学生逐个在本小组前领操 .学生分组练习:

本 部 分 ︵ 28 分 钟 左 右 ︶

进一步强化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进一步强化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3.广播体操对抗赛:各组抽签进

行广播体操比 .广播体操对抗赛 各组抽签进行广播体操 对抗赛: 抽签进行广播体操比 赛。

xxxxxxxx xxxxxxxx oooooooo oooooooo

1次

正辅导,加强联系。 正辅导,加强联系。 有错误动作, 互相观 有错误动作, 察,互相纠正。教师 互相纠正。 巡回指导 练习队形: 练习队形:

二.往返迎面接力比赛 往返迎面接力比赛 全班分成 分成四队在起跑线后成纵队站 全班 分成 四队在起跑线后成纵队站 立,各队第一人手持接力棒在教师发出口 令后,跑向并绕过标志桶, 令后,跑向并绕过标志桶,跑回将接力棒 第二人,第二人出发,依次进行, 第二人,第二人出发,依次进行,看哪队 先做完。 先做完。 三. 课课练 10 个×2 组 女生高姿) 俯卧撑 (女生高姿) 10 次×2 组 跳台阶

xxxx xxxx 讲明规则, 讲明规则, 教师公 oooo 正裁判, 正裁判, 胜不骄败 oooo

不馁

组长指挥, 努力练 组长指挥, 自我提高。 习,自我提高。

结 束 部 分

4 分 钟左 右

1、整理活动 放松慢跑 400--600m 、 放松慢跑

2、小结本课 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 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3、布置作业: 自测 3 次一分钟跳绳 、布置作业:

4、收还器材 、

评价不具体, 不到位 评价不具体, 教师积极引导

四列 横队

场 地 器 材

平均心率

130—150 次/分 分

操场一块 操场一块、标志桶 4 个、接力棒 4 根

负荷 预计 练习密度 心理负荷

30--35% % 中

课 后 小 结

通过学生喜欢的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练习的情趣。在分组竞赛中,学 通过学生喜欢的竞赛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练习的情趣。在分组竞赛中, 生的个体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和体现,竞赛中的交往和相互鼓励 鼓励, 生的个体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和体现,竞赛中的交往和相互鼓励,让学生 更能够培养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精神。 更能够培养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精神。

3

第6篇:第九套广播体操教学法

广播体操发展史

第1套:1951年11月24日发布,动作最简单; 第2套:1954年7月发布,增加下肢动作; 第3套:1957年发布,成为当时风尚;

第4套:1963年发布,增加少数民族语言版;

第5套:1971年9月1日发布,增加生产劳动动作; 第6套:1981年9月1日发布,增加民族风格乐曲; 第7套:1990年5月8日发布,设计难度增大; 第8套:1997年发布,降低难度,吸引人气;

第9套:2011年8月8日发布,增加头、肩、颈、肘、手部的动作。

预备节

原地踏步(8拍×2)

预备姿势:站立 第一个八拍

1—8 下肢动作:

左脚开始做8拍踏步

上肢和躯干动作:

挺胸,拨背,两臂前后摆动 头部动作:

保持正直

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第8拍成站立姿势 易犯错误:

①前后摆动时出现屈肘



②注意左脚动时是节前拍开始 第一节

伸展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站立 第一个八拍



第一拍:左脚向左侧迈一步,与肩同宽,两臂侧举,掌心向下,头向左转90°



第二拍:右脚并于左脚,两腿微屈成半蹲,含胸,两臂屈肘竖于胸前,手握拳,拳心相对,低头45°



第三拍:两腿伸直,两臂侧上举,掌心相对,抬头45°



第四拍:保持站立姿势,两臂经体侧掌心向下还原至体侧,头还原 第五至八拍与1-4拍动作相同,但出右腿做 第二至四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

易犯错误:①转头时出现倒头动作



②手臂上举位置不准确,或是屈肘,端肩 第二节

扩胸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站立 第一个八拍

第一拍:左脚向前一步成前弓步,两手握拳经前举至侧举,向后扩胸一次,拳眼向上

第二拍:两脚以前脚掌为轴身体向右转体90°,两臂经交叉前举(左臂在上),屈臂向后扩胸一次,拳心向下 第三拍:两脚以前脚掌为轴身体向左转体90°成弓步,两臂经交叉前举(左臂在上),至侧平举向后扩胸一次,拳眼向上

第四拍:收左腿还原成站立姿势,两臂经前举拳心相对还原至体侧 第五至八拍与1-4拍动作相同,但方向相反 第二至四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

易犯错误:弓步时后腿屈膝,脚后跟提起,内扣 第三节

踢腿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站立 第一个八拍



第一拍:左腿向侧踢起45°,两臂侧举,掌心向下



第二拍:两腿并拢,膝微屈,两臂还原至体侧,掌心向内



第三拍:左腿向后踢起10~20厘米,两手经前摆至侧上举,掌心相对



第四拍:还原成站立姿势,两臂经前还原至体侧 

第五至八拍与1-4拍动作相同,但踢右腿 第二至四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

易犯错误:①踢腿方向不对,或支撑腿屈腿



②手臂侧上举时,屈肘,前倾或过宽 第四节

体侧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站立 第一个八拍



第一拍:左腿向侧一步比肩稍宽,左臂侧举,右臂胸前平屈,掌心向下



第二拍:保持一的姿势,上体向左侧屈45°,同时左手叉腰,右臂由下经侧摆至上举,掌心向内



第三拍:左脚并于右脚,屈膝半蹲,左臂伸直经体侧摆至上举,掌心向内,右臂经侧还原至体侧



第四拍:收左腿还原成站立姿势,左臂经侧还原至体侧 第五至八拍与1-4拍动作相同,但方向相反 第二至四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

易犯错误:①侧屈时,上体前倾,低头,弯腿,下肢屈膝和顶髋



②手臂上举时屈肘

第五节 体转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站立 第一个八拍

 第一拍:左脚向侧一步比肩稍宽,两臂侧举,掌心向下



第二拍:保持一拍的姿势,上体向左转体90°,同时两手胸前击掌两次



第三拍:保持一拍的姿势,上体向右转体180°,同时两臂伸至侧上举,掌心向内



第四拍:收左腿还原成站立姿势,上体左转90°,同时两臂经侧还原至体侧

第五至八拍与1-4拍动作相同,但方向相反

易犯错误:①上体扭转时,下肢出现提脚跟 

②转动角度不够或过多 第六节

全身运动 (8拍×4)

预备姿势:站立 第一个八拍



第一拍:左脚向侧一步比肩宽,两臂经侧摆至上举交叉,掌心向前,抬头,眼看手



第二拍:保持一拍的姿势,上体前屈,同时两臂经侧摆至体前交叉,掌心向内,眼看手



第三拍:左脚并于右脚,全蹲,两手扶膝(两肘向外、手指相对),低头45°



第四拍:起立成站立姿势,两臂还原至体侧,头还原 第五至八拍与1-4拍动作相同,但出右腿做 第二至四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

易犯错误:①手臂交叉时屈肘,或没有抬头



②第二拍前屈不充分或眼没有看手



③全蹲时不充分或分腿 第七节 跳跃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站立 第一个八拍

第一拍:跳成左腿前弓步(前腿全脚着地、后腿前脚掌着地),两手刺眼腰,虎口向上

第二拍:跳成并腿站立(稍屈膝)

第三至四拍同一至二拍动作,但出右腿做,第四拍两臂至体侧 第五拍:跳成分腿站立(稍屈膝),两臂侧举,掌心向下 第六拍:跳成并腿站立(稍屈膝),两臂还原至体侧 第七至八拍动作同第一个八拍

易犯错误:①弓步跳,开合跳太大或太大



②落地没有缓冲



③手臂在第四拍,八拍未达到规定要求 第八节

整理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站立 第一个八拍

第一至四拍:左脚开始做四拍踏步,第四拍成站立,上肢前后摆动 第五至六拍:左脚向侧一步,与肩同宽,两臂经侧至侧上举,掌心相对,抬头45° 第七至八拍:收左腿还原成站立姿势,两臂经侧还原至体侧,头还原 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但换右腿开始做 易犯错误:①和第七节的动作没有衔接好



②没有呼吸调整

第7篇:第三套广播体操比赛主持词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夏日融融,百花竟发!

石河头小学第三套小学生广播体操——“希望风帆”比赛现在开幕。

大会进行第一项:全场起立,升国旗,唱国歌。 请坐。

大会进行第二项:校长讲话。

大会进行第三项:石河头小学2013年夏季季第三套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比赛开始!

首先,有请( )出场比赛,( )队做好准备。 大会进行第四项:颁发奖状

同学们,本次广播体操比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次比赛中同学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友谊。全面展现了我校学生蓬勃向上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希望全体同学继续保持和发扬这次比赛中所体现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带到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广播操比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篇:评标报告的主要内容下一篇:农家乐申请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