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歌词

2022-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另类歌词

另类歌词家Microsoft Word 文档

另类歌词家

我是一个另类歌词家,因为不来高调,唱上来了吧就下不来,所以我是一个五音不全的另类歌星,别看我歌唱不好,编歌词那是一流的(本人可是深不可露的)。我唱不好,不就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歌词,我必须找一个演唱人,虽然没找到演唱人但我找到了为其中两首歌曲表演的高手(高手中的抄手)——龙哲羲。

这位为我这个另类歌词家表演的高手,是高手中的“抄手”——(抄答案的高手)。可不是我说,而是公认的。比如:前天肖老师说要考试,他的嘴就变成了“0”字形,并且快快不乐地说道:“唉,又要考试。”

考试刚开始,就听见他向刘瑞钰苦苦哀求着:“我问一下这道题,问一下下吗?”结果换来的是刘瑞钰的“不”字,哎!可怜的龙哲羲,这时的他我不由地为他编了一首歌,在心里悄悄地唱了起来,你们听听我新编的《心太狠》吧!“你总是心太狠,心太狠,不给抄答案,我考的不好,回家被批评,爸妈把所有责任往我身上推,你知道我没有那么坚强,你总是心太狠,心太狠,你知道考试题做得很乱,及格太难,快点吗,给我抄一下。”歌一唱完我为我的这一次作词而开心不已。

这时的龙哲羲毫 知道我已经为他作了一首歌,只见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地看他周围的同学的答案,他不知道抄谁的,于是我不由地又为他精心打造了第二首歌曲,准能唱出了他此时此刻的想法:“对面的答案扔过来,扔过来,扔过来。我的试卷空空如也,请不要假装不理不睬。监考老师你别过来,别过来,别过来,这里的表演不精彩,请你假装不理不睬。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个题目都不简单,我左瞧右瞧上瞧下瞧,原来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唉唉唉„„”。

嘻嘻!哈哈!龙哲羲这个高手中的“抄手”到这时还不知道我这个另类歌词家已经为他量身打造 了两首歌曲,希望这歌曲以后不要在龙哲羲身上出现了,因为好时的他不是高手中的“抄手”,而是凭自己的真本领考出了自己的好成绩。

第2篇:“另类”81890

在学者眼里,81890有些“另类”,它不是政府,没有列入政府编制; 也不是企业,由政府拨款不产生利润; 更不是中介,百姓获取信息服务是免费的。在众多的城市服务热线中,81890以“另类”的公共服务平台形式脱颖而出。

“这是一个文明城市温情脉脉的细节,它滋润了许多人的心田; 这是一座架在城市上空无形的桥梁,它传递着现代城市对市民的关怀,这是‘群众利益无小事’执政理念的真诚体现。当我们享受着81890带来的生活便利,实际上便已笼罩在一种真实可感的人文关怀中,并因此体会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宁波市81890求助服务中心当选为宁波20年最具影响的十大新闻人物时,评选委员会授予的颁奖词。从2001年8月18日,宁波市海曙区投资建立81890(谐音“拨一拨就灵”)公共服务平台以来,81890已经整整走过5年。

至2006年6月,81890共受理市民求助86万件,办结率为100%,市民求助结果满意率达99.87%,81890服务网站上有380多万人次获取服务信息。

“城市经济服务需求来自千家万户,个性化突出,而供方微型企业又琐碎而零散,难以实现规模化。不能规模化就意味着高成本、低效益。81890却跳出窠臼,用整合打包引导微型企业加盟,通过网络将微型企业的不规模经济整合为规范化的服务产业,实现了需方与供方低成本、高效率的无缝连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杨团教授如是说。

在学者眼里,81890有些“另类”,它不是政府,没有列入政府编制; 也不是企业,由政府拨款不产生利润; 更不是中介,百姓获取信息服务是免费的。在众多的城市服务热线中,81890以“另类”的公共服务平台形式脱颖而出,紧紧扣住“服务”主题,经过了5年打磨,81890对于“公共服务”的理解变得越来越透彻。

81890是什么

在宁波,没有人不知道81890求助热线。宁波江东区的陆先生晚上家里的电闸突然跳闸,大楼一片漆黑。陆先生拨通了81890,希望能找个电工马上上门服务。81890工作人员联系到服务中心的加盟企业江东我帮你家政公司,没想到这家公司已于一个月前变成“江东在线”。工作人员又联系到江东区另一家加盟企业一家人家政服务公司,询问了晚上上门服务费用后,工作人员将陆先生的家庭地址给了服务公司,服务公司立即派电工上门服务。半个小时后,81890的工作人员再次致电陆先生,陆先生在一片灯火通明中连连道谢。

81890服务模式是对81890服务平台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有效公共服务方式的一种概括,以81890作为整个公共服务的核心,以信息处理为枢纽会聚规划方(海曙区人民政府,81890服务平台建设方)、服务方(加盟企业、志愿者、非营利机构、政府机构等,负责服务生产)、使用者(居民个体、社会组织、企业、政府机构,提出服务需求,协同和监督服务生产)三类主体的活动,对接相互需求与供给,形成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服务网络。

既不是政府行为,又不是营利行为,这么“另类”的81890怎么存活?建立伊始,就有人偷偷对81890求助服务中心副主任胡道林说,平台肯定撑不过半年,劝他另找出路。

然而,一年过去了,以两条电话线起家的81890越办越红火,2002年,以公共服务平台起家的81890开始向电子政务辐射,建立社会化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全面整合和广泛利用宁波市海曙区城区社会化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资源,以81890平台为载体,在物理上建立起基于统一网络、统一数据结构的数据共享平台,在功能上形成信息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社区工作平台和分析决策平台。

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和为政府提供社会管理平台是81890的两大功能,以此形成的公共服务系统和社会化管理系统相辅相成。在公共服务方面,81890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突破传统公共服务的瓶颈; 在社会化管理方面,81890实现了海曙区政府的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为打通部门条块分割进行了有效探索。

五年过去了,“三不像”的81890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居民的“三赢”: 政府部门实现了资源有效整合,在百姓中树立了“为民服务”的威信; 原本零散的服务产业在81890平台上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加盟的570多家服务企业营业额超过2.63亿元,纳税1330多万元; 居民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得到了便捷有效的服务,现在81890的日均求助量已从2001年的40件上涨至2000件。

没有盈利,只靠政府投资的81890为什么能有如此活力?是因为它在信息不对称的服务需求与服务资源中恰到好处地架起了一座桥,它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过程中找准了服务的定位,重新解读了政府的公共服务。

重新解读公共服务

浙江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参观81890时曾经向胡道林提出三个问题: 这是一种市场行为,为什么不赚钱?现在政府都在卸包袱,81890为什么还要揽负担?81890靠政府投资,政府能支持多久?

在胡道林看来,服务有两种,一是市场服务,一是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公共服务不能以收取费用为目的。公共服务一向以供方和需方零散而无法规模化,信息不对称为瓶颈,为什么不列入政府编制的81890要揽这个包袱?

“以前,我们常常是为了管理而管理,像满大街擦皮鞋的,城管赶得满天飞,赶完了又回来。为什么不能转变一种思维,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在合法的环境下经营?公共服务为什么让政府一直这么头疼?归根结底是一种思路改变,政府的管理可以分化一部分出来,用服务的手段来实现,当以服务的角色来定位自己时,公共服务就不再是政府的包袱了。”胡道林说。

以服务者而不是管理者的角色定位,81890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化解包袱呢?首先要解决城市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兹曾指出: 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经济活动,要改变这种信息不对称、市场失效的状况,必须搭一座桥,必须有一个连接点和转换平台,这个平台就是社区建设。

做需方与供方的“桥”,81890以平台为基础,整合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资源。在公共服务平台上,81890与政府各部门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级,也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政府既是服务百姓的服务者,又是接受数据共享服务的被服务者,在81890这个非政府编制的平台上,各部门有效地突破了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从而为部门数据共享交互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市场资源上,81890拥有一支由近600家加盟企业组成的庞大队伍,通过对原有零散、微型服务企业的整合,81890成了服务产业的孵化器,不少濒临倒闭的服务企业在81890的服务中找到新生。在社会资源上,81890也整合了大量非营利的服务机构和一支1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

三大资源的整合为需方和供方提供了广阔的共享平台,81890成了双方信息无缝连接的“桥梁”,做好了信息服务者,又如何树立诚信品牌,让热线真的“拨一拨就灵”呢?81890建立起了服务反馈机制,每一个电话求助都要进行跟踪反馈,并对每一个服务者进行考核。对政府部门,81890跟踪反馈结果被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 对企业,不但有81890服务行业协会的行规制约,如果每个企业接到三个有效投诉,就要被联盟开除,曾经就有两个企业被开除,而有40多个企业因为81890的“高门槛”而望而却步。除了供方,81890也对需方进行诚信考核,如果有求助者打恶意骚扰电话,或者接受服务拒绝付款,就要被列入“黑名单”。

有效的监督机制是81890公共服务的另一个亮点,有效地整合了资源,还需要有效地规范市场,既不让其自生自灭,又不干预太多。在这样一种新型公共服务理念下,81890化解了政府“包袱”,政府每年投资80万元,却能在加盟企业上得到1000多万元的税收,投资变成了“良性循环”。就这样,81890超越了服务的地域界限,突破了海曙区,成了宁波所有市民琅琅上口的口头语; 超越了服务内容边界,不对求助者说一个“不”字; 也超越了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的界限,将无偿的公共服务与有偿的私人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建立共享数据平台

“有了新型的服务管理理念,信息化手段就能为其提供实现的可能。”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童云海博士说。从2001年开始,81890与北京大学共同研发了宁波81890城市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系统,并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依据81890所具有的两大功能,平台由公共服务平台与社会化管理平台组成,二者数据共享,互相整合。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Call Center技术为基础,以电话、网络和手机短信等沟通手段,建立了面向咨询、预约/预定、特殊服务三个层次,共17大类服务内容的81890呼叫平台。

“81890是全方位为社会服务,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我们也逐渐具备了为政府服务的能力。”胡道林说。2002年,81890开始进入电子政务,“服务”理念继续延伸到政府内部,以此建立的社会化管理平台成为宁波市海曙区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实现部门数据交互共享的最大亮点。

打破政府部门的信息孤岛,是“十一五”国家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中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政府头疼的问题。81890的诞生,本身就是突破政府旧机制的产物,从根源上解决了瓶颈,数据共享势在必行。

在数据采集上,81890从海曙区公安局复制人口基础数据,再接入平台的计生委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自然人数据。很多城市在进行基础数据采集时,公安系统往往是独立不共享的,海曙区的公安局却能向公共平台开放基础数据,其数据整合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社会化管理平台的数据涉及政府各个部门,包括社区状况、人口家庭、社会保障、城区安全等10个大类,123个小类,1800余项数据项,72个统计分析模型。

自然人的数据是81890的平台基础数据,除此以外,81890还通过政府各部门统一办公OA系统,将海曙区政府各部门的数据垂直统一到一个数据平台。各部门数据纵向独立,按照不同的权限进行的数据共享。这样,既避免了部门数据“一锅烩”,又能有效地实现数据共享。

“光有数据还不行,数据必须做到及时准确。”胡道林说。在数据更新上,81890的自然人数据以社区为节点,由社区下派到居委会进行基础数据更新,三个月更新一次。更新的基础数据开放给各个政府部门,由各个部门结合该数据并根据自己的业务更新数据。

胡道林认为,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上,81890的服务理念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81890平台不是要抢夺部门的权力,而是提供服务。数据在平台上由我替你梳理、整合,想用就用,不想用就由我来保管。以这种思路,各个部门就很容易开放自己的数据,他们能在数据平台上得到更为快捷的服务。”

采访手记:81890的特殊服务模式

在81890的报告文学《时代的呼唤》即将成稿时,书的作者请胡道林对81890做一个展望。胡道林却说没有什么展望,于是全书巧妙地用一则故事表述出来: 月亮要求妈妈为她缝制一个斗篷,妈妈却说: “你初一和十五都不一样,我怎么给缝呢?”

81890出现以后,很多学者都对这一特殊的公共服务形式进行了研究,也对81890的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有人提出让81890回归政府,成为政府的正规军; 有的人则提出进入市场,对信息服务收费,从而实现自己盈利。

“81890有自己的模式,也有自己要走的路,谁也不用给我戴什么帽子。”胡道林很坚决地说。成为政府的正规军,原先突破政府行政体制的公共服务体系又将重新被旧有体制所制约,81890无法向更大的空间伸展,“一旦成为金饭碗、银碗,会有很多人想走后门进来,这样下去,不到两年,平台就会完蛋。”成为营利企业,拿公共服务收费,企业就会想方设法扩大营利,唯利是图,公信力又会在哪里?“市场上的企业有千万家,资产上亿的到处都是,就缺我们这一个企业吗?不稀罕!”

胡道林认为,81890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特殊产物,它是由百姓服务需求应运而生的,是根据社会发展前行的,将来会是什么定位,谁也不好预测。而且,81890也不需要预测,它有自己的自由度,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踏踏实实地做好现在每一步,才是最重要的。”胡道林说。

第3篇:另类自我介绍

本人素来脸皮极厚,自信心超强,插科打诨不在话下,但有实干精神; 行为处事石破天惊,匪夷所思,但在情理之中;

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不拘小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杀人; 虽不畏强权霸政,但偶尔会委曲求全,能缩能伸,大女人是也; 参加社团较多,整日社海浮沉,已看破红尘;

曾任团支书,热爱班级,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爱生活爱自己 本人有善心一颗,芳心一枚,可惜无人问津

愿在这个炎炎盛夏,跟随大部队,携手小伙伴,一起实践社会

第4篇:另类评价

过去十多年中,美国中小学中的教育与心理评估工具已发生了重大革新。另类评价

(alternative assessment)工具开始再学校中普及。另类评价又称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这种评价能够反映和测量学生在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情景中的表现情况。另类评价来源于标准化测验革新。

另类评价的起源

另类评价运动始于20实际80年代,主要根据在于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标准化测验的弊端,尤其是传统标准化测验往往不能说明学生的成就到底如何,而这正是人们最想知道的。此外,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传统的标准化测验对课堂教学产生了致命的危害,把教师推向了“为测验而教”的绝境。他们希望改变学校中正在实施的测量和评价,并提出了替代标准化测验的办法,于是各种各样的评价工具应运而生。他们认为这些替代性的方法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成就。一些优秀的教师曾长期使用多种另类评价方法来反映学生的进步。到1991年,美国至少有四十个州已制定了一些实施某种形式的另类评价的计划。倡导另类评价运动也促进了在美国创建一个考试体系,《美国2000:教学策略》中曾写道:“全国测验的目的不仅是要监控学生的进步,而且要培养良好的教与学。”尽管这两个目标如何实现依然争论很激烈,但另类评价运动中所产生的思想和策略将会对考试体系的建立起促进作用。 另类评价的特色

另类评价无论在设计、结构上,还是在评分上,都反映了它所倡导的“真实性标准”。

就设计来说,另类评价总体上反映了基本的学习情况,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能力;富有教育意义且能够吸引学生;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而非为了得出一个分数;反映了真实生活及跨学科解决问题;呈现给学生的任务是复杂的、模糊的、开放式的且整合了知识和技能;经常以学生的产品和操作告终;通过设置标准,将学生导向更高级、更深入的领会水平;承认和尊重学生的能力、学习风格、背景的差异。

就结构来说,另类评价的安排和结构能够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评价活动,必要时提供辅助性任务,而不是难的使人害怕;其内容值得练习和重负;和传统测验相反,评价内容基本上事先让学生们知道;承认不同的学生需要不等量的时间来完成任务;考虑学生所作选择的意义程度。

就评分来说,强调具有共同的评分标准,而不是计算学生的错误数目;反映了学生的优点而非弱电;按照明确陈述的操作标准,而非曲线或常模来评分;评价操作过程和综合能力;鼓励自我评价的习惯;反对不必要的和令人泄气的比较。

另类评价的现实意义

另类评价的出发点是针对标准化考试弊端的。实践经验表明,另类评价不仅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学生、教师、家长的角色,而且扩展了我们对于“评价”的认识。

增添了学生、教师、家长角色的真实性

改变评价的方法必然改变老师如何教以及学生如何学。这些改变不仅对改善教育特别重要,而且在许多方面有利于学生、教师、家庭。

改变学生的角色。首先,学生不再是测验的被动接受者了,而是评价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设计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揭示他们能做什么,而不是揭示他们的弱点。其次,它降低了学生的测验焦虑,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再次,学生可以从另类评价策略的变化和可行性中获益。不像标准化测验,这些评价工具能够适应学生的各种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文化背景。第四,另类评价呈现给学生的任务是有兴趣的、有价值的,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它激发了学生提问、判断、重新思考、调查可能性,承认个别差异并且提供选择。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这种方法最大的益处是培养学生对学校、学习和他们自身的积极态度。

改变教师的角色。传统测验刺激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另类评价却需要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使他们成为完全的自我评价者。使用了另类评价工具的教师认为,教师越来越多地参与了评价过程,或作为设计者,或作为评价者,他们能够确保评价服务于课程目标。同时教师也发现另类评价向他们提供了较多的信息,使得他们可以监控学生的进步以及评价自己的教学策略。

鼓励家长参与。家长不必掌握以前“神秘”的百分比和标准化测验的评分方法,就可以参与到与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来,就可以很快知道学生在做什么,另类评价清晰而具体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和希望。

倡导“为测验而教”

传统的标准化测验使得教育工作者认为“为测验而教”违背了教育的本来面目,而另类评价的倡导者却赞成“为测验而教”,他们认为学校应该为测验而教——为服务于教育目标的测验。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根源于对“测验”内涵的不同理解,前者主要局限于传统的标准化测验,而后者用“评价”取代了标准化测验,扩大了“测验”的内涵,而且进一步提出了“评价”的真实性原则,扩展了我们关于“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的认识。具体来说,这使得我们对“评价”的认识更贴近于它的本来目的。

就评价的目的来说,以前的教育工作者已认识到平级ade三个主要目的:可解释性、监控和安置,另类评价增添了另外一个目的:提供榜样,即另类评价不仅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教学模型,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模式。一种评价工具越是能在教学中促进血神能力的培养,其效度就高,另类评价正是这样的工具。就评价的内容而言,另类评价并没有放弃评价知识内容,知识、技能在另类评价中是本质的、不可分的。在另类评价中,知识内容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就评价的方法来看,测验仅是许多评价模式中的一种方法,还有其他很多种类的评价方法。

另类评价的类型

(一)实作评价

实作评价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景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法。实作评价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评价的作业能与真实生活产生关联

主要变现为实作评价常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进行,这种真实情景包括对日常生活情景的模拟,或者对真实情景中物体的实际操作。

要求学生从事一些需要高层次思考或问题解决技能的任务

学生可依据问题情景,以科学的论证和推理方式建构合乎自身认识的、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产生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过程和作品是评价的重点

重过程是实作评价与传统评价的主要区别。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如高层次思考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和创造力等,都必须在评价过程中展现出来,作品是各种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评价的作业具有挑战性

语文、数学及自然、社会科学课均可采用实作评价方式,教师选择用于实作评价的作业应该能实现学生能力的多重聚焦,并且具有类推行。实作评价过程往往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例如,采用教室观察的评价方法,其评价过程就与教学过程具有统一性。

事先确定评价学生作业表现的规则和标准

与传统测验主要集中于事实和零散的技能不同,实作评价主要测验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现实环境中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它主要考查学生的操作任务,操作任务可以用来评价范围较广的学习结果。它可以是类似测验的段任务,用来评价相对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是长而复杂的任务,用来评价范围较广的知识、过程和能力。这些任务按它反映真实生活的情景和问题的程度来说或多或少是“真实的”。就操作任务的形式和使用来说,大部分操作任务分为三大类:短评价任务、事件任务、长期延伸任务。

短评价任务:短评价任务常常用来测定学生在某个方面的基本概念、程序、关系及思维技能的掌握情况。完成这些任务仅需要几分钟,故将几个任务联合在一个评价中。主要有:开放式任务、各种选择问题及概念图式。许多短评价任务的开头设计了一些刺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刺激可以是问题、卡通片、地图、照片等。然后便是对任务的解释。另外,许多短评价包括了一定数量的“脚手架”,可以是一些完成操作所必须的关键点或一些容易忽视的细节等,也可以包含一套操作标准。

事件任务:事件任务用来评价诸如写字流畅性、问题解决技能等范围较广的能力。事件任务常来源于具体的学科领域,它不仅可以揭示学生知道什么,而且可以揭示学生运用知识的情况。完成这些任务往往要花较长的时间。短评价任务通常有个人完成,而时间任务往往由小队或小组进行,它依赖于教师的观察、对学生操作样例的评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或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

延伸任务:延伸任务是长期的、多目标的,可以安排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单元研究之前,常常在课程中设计一些活动及标准以帮助学生完成那些任务。此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一项反映该门课程掌握程度的指标。

(二)卷宗评价

卷宗,又称档案袋(portfolio assessment),作为一种从实践中涌现出的评定方法,尽管档案袋评定的出现已经有10年左右的历史了,但从教师对档案袋评定的使用情况来看,很难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

从语义分析来看,档案袋,其英文单词为portfolio,有“代表作选辑”的意思。最初使用这种形式的是画家及后来的摄影家,他们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向预期的委托人展示。它所选择或提交的东西,是由出示档案袋的人自己创作的。把这种做法应用到教育上,档案袋评定也是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但它们的目的和内容,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 通常,档案袋内容的选择或提交,是由被展示作品的作者与档案袋提交的对象,即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决定的。档案袋制作的进程,涵盖了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整个跨度。档案袋评定依据使用目的、提交对象以及对学生的帮助等的不同,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种类。对档案袋评定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也可以有不同的种类。对档案袋评定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也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学者以档案袋的不同功能为标准,把档案袋评定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以及课堂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理想型。

理想型档案袋之所以这样命名,一是因为这种档案袋设计的意图,在于帮助学习者成为对自己的学习历史具有思考能力和进行非正式评价能力的人。因而,它常常被作为提高学习质量的工具而使用。其二是构成内容,在档案袋评定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理想型档案袋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系列作品以及学生的反思。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是主要学习计划产生和编制的文件记录。通过这部分档案袋的内容,学生选择计划时的理想就能展现出来。它的形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即可以是伴有说明的一系列草图,也可以是解决特别困难问题时录下的几盒录音带等。

档案袋评定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的具体构成,可因使用目的、档案袋要提交的对象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不同。但无论如何,档案袋的使用都要经过精心设计。最为重要的是,档案袋的使用要伴随着一系列课程和教学观念、评定观念乃至学生观的变革,否则,仅仅是把学生的一些作业手机起来放在一起,虽经过了精心设计,但其结果也未必符合档案袋评定的精神实质。

第5篇:另类医疗

当你今天罹患疾病的时候,你首先会选择是到医院寻求正统医疗,或是寻求其他的治疗方式,在现今生态环境的恶化,压力无所不在的情况下,人类的生命虽然不断的增加,但是对于生活的品质要求,以及对各种慢性病的预防,也相对的要求提高,西方医学对于许多的疾病,尚无一个完整解释,于是许多可能的预防方式,或是治疗疾病,对大众而言更显迫切与饥渴。

另类疗法是什么?为什么现今对于另类疗法奉为圭臬的迷思,认为接受另类疗法大多是医疗知识缺乏、迷信的人们。但事实显然不是如此,根据台大公共卫生研究所副教授-丁志音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接受另类疗法,而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美国。在西方的医学里面,重视科学理论的依据,要求科学数据上的显示,这个方面,另类疗法似乎一直没办法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但是它真的是没有效果吗?一些接受过另类疗法的人,又言之凿凿的提出神奇的效果,到底它的可信度有多少呢?为什么大家会舍弃主流医学而选择另类疗法,我想其中的一个因素大概是现在医者众多,但是具有医人、医世心肠的医者却寥寥无几。许多的医师表示,过度信赖机器及科学数据,造成听病患叙述病情的时间减少,而且有时若不是看到病患的报告,还无法将病患的长相与姓名做一个连结。但是另类疗法的治疗者却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它可能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去聆听患者真正的需求。病患生病时,所需要的有时不是多高明的医术,有时只是需要一个很简单的关怀,很遗憾的是目前的医师很少能提供。在目前有越来越多人提倡,主流医学应该看一看另类疗法上所传达的观念及哲学。像是将人当作一个全人来看待,不只是医治疾病还需兼顾病患的身心灵,因为它们之间息息相关。至于健康的定义,也从身体上的复原,转变为更快乐,更具有生命品质。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另类疗法的确是无法对于治疗一些严重,或是紧急的症状达到立即的效果。身边也不乏因过度信任另类疗法,而导致延误病情的例子。所以对于要不要使用另类疗法,也就见仁见智。不过比较中肯的建议,疾病发生时,不妨先求治于主流医学,而另类疗法将它当作是另一种“辅助”疗法,才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許多另類療法,譬如中藥的世代傳承,草藥的以耳傳耳,都是缺乏科學的驗證。至少,我們對大部分的另類療法都不知道他們作用的機轉。真正療效如何,以及他們的安全性也都沒足夠的資訊。政府應該鼓勵專家學者,對另類療法多作研究。

另類醫療 (alternative therapy) 已在世界各角落蓬勃興起,另類醫療的興起,是不可抑止的潮流。

根據 1998 年一個調查報告,美國 125 個醫學院,已經有 61 個學校開課教授另類醫療,有些甚至將它列為必修課程。不少保險公司也給另類醫療師適當的支付。不可置疑的,另類醫療不僅在美國,在台灣亦然,已形成一股很大的影響力量,這個力量是不可能被抹滅的。我們在這種環境之下,無論醫生、病人,對採用另類療法應該保持什麼態度,或者應該採取什麼策略相因應,或相配合呢?

態度一必須了解什麼是另類療法:

孫子兵法「知己知彼,勝乃不殆」,也可以用在醫學上。另類療法種類良多,以下為較重要的幾種略作介紹:

食物療法 (macrobiotics) :食物療法是改變飲食攝取來治療或預防疾病,特別是癌症。標準的食物療法是只吃碳水化合物及低脂的東西。它不是絕對的素食,偶爾也可以吃魚。碳水化合物以五榖之類為主,豆類為副,水果及菜類並不多。

植物療法:如草藥及中藥等。

接觸療法 (manual healing methods) :如腳底按摩、推拿、脊骨療法。

身心靈療法 (mind body techniques) :如氣功、坐禪、瑜伽、靜坐、祈禱等。

針灸 (acupuncture)

尿療法:日本醫師中尾良一提倡喝尿可以治病。

營養補充品 (nutrient supplements) :如鯊魚軟骨可以抗癌。

態度二要知道病人為何選擇另類療法:

站在懸崖,不慎掉下去,旁邊不管一草一木用手去抓是人之本性。當一個人被告知罹患癌症時,只要聽到有什麼偏方可以治癒,都會不惜一試,這是人之常情。今日雖然科學發達,很多癌症還是無法根治,況且接受治療過程中,常會引起副作用,飽受痛苦,因此病人就會選取比較溫和沒有副作用的另類療法了。今日西醫療法被認為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模式,缺乏以病人的整體為對象的全人態度 (holistic approach) 來面對病患的問題,所以尋找另類療法使病人有一切操之在我的感覺。

態度三致力另類療法的研究:

許多另類療法,譬如中藥的世代傳承,草藥的以訛傳訛,都是缺乏科學的驗證,我們要作系統性的研究,不管研究效果的好壞,都應該公諸於世。

例如: 1980 年代美國盛傳從杏仁核提煉出來的 Laetril 可以治癌。美國本土禁售 Laetril 。許多病人千里迢迢到墨西哥購買,後來有人作研究,不但證明它沒有效果,且發現用久後會造成氰化物 (cyanide) 的中毒,研究報告發表後,癌症病人對 Laetril 的狂熱也就銷聲匿跡了。很多人認為吃鯊魚軟骨也有治癌作用,因為它可以抑制癌細胞的血管增生 (inhibition of angiogenesis) ,但經過學者們作了臨床研究,證明它沒有抗癌的效果。

1970 年代,美國籍的荷蘭裔學者 Burzynski 提倡尿液內有一種成分叫做

antineoplaston 可以治癌。後來 Green 所作的研究證明尿液內根本沒有 antineoplaston 的存在。但是 Burzynski 的徒弟,台灣籍的一位廖姓生化博士把它另改名字,稱為 CDA-II ,目前在大陸作成膠囊大力推銷,說可以有效治癌。

我們對大部分的另類療法都不知其作用的機轉,真正療效如何?以及他們的使用安全性也都沒有足夠的資訊。政府應該鼓勵專家學者,對另類療法多作研究。

態度四 要知道使用另類療法可能造成的不良後果:

我們對大部分的另類療法,都不知到他們作用的機轉,真正療效如何?以及他們的使用安全性也都沒有足夠的資訊。例如:

常被用來幫助消化的紫草 (comfrey) 可能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 常常使用的甘草大量使用時,會導致高血壓及心律不整。 中藥內常含有鉛及砷的重金屬可傷害身體。

使用減肥藥馬多苓酸 (aristolochic acid) 會引起膀胱癌及腎纖維化,

另外,減肥藥草守宮木 (sauropus androgynu) 會引起肺部阻塞性支氣管炎( 1996 年高雄榮民總醫院報告過 23 個病人為了減肥吃了這類藥草而得上述疾病)。 服用作強心用的蟾酥,含有蟾蜍分泌物,會干擾 digioxin 的血液定量。

在歐洲常被用來治療憂鬱症的 St John Wort ,會干擾血液 cyclosporine 的定量,因此讓醫師誤判血液中的濃度。而導致移植器官的排斥。

目前盛行的巴西蘑菇,吃後大便會排泄出菇菌的孢子,類似寄生蟲卵,會被誤診為寄生蟲病。 中藥及草藥不是一般人所認為沒有毒性,以上所舉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態度五 要有開放的胸襟不要鄙視另類療法:

在高科技時代行醫,除了要具有廣博的知識外,也要有開放的胸襟,有些另類法如針灸及脊椎療法,對惡心、慢性疼痛及肌肉疼痛的治療,已經獲得肯定,美國不少保險公司,甚至Medicare都願意支付,因此,醫師對病人要用心聆聽,不要讓病人害怕告訴醫師他在使用另類療法。而醫師要以非批判性的態度,坦誠和病人溝通,提供病人所需的資源,並給予適當的輔導。

另類療法在醫療體系以已鑄成一股不可抑止的潮流。根據一篇研究報告,美國人每年花費在另類醫療的費用比花費在正統性醫療的費用還要多。在台灣,相信有過而無不及,大多數的病人都不願意或不敢向醫師說他們在用另類醫療法。另類醫療可能會和正統醫療在藥物上,治療上會有互相抵制的現象,或干擾血液藥品濃度的定量。因此對每個病人都需要知道他們是否在用另類療法。這將帶給醫師們負擔,延長看病的時間。和病人討論另類療法是一種挑戰。不要開門見山的詢問病人是否用另類療法而應該用旁敲側擊的方式。

我們應該以客觀的態度作更多的研究,去驗證另類療法的效果、安全性及實用性。希望有朝一日,能整合西醫和另類醫療為一體,達到以病人為利益的醫療目標。

●另類療法的定義: 作者 / 謝炎堯

自從有人類就難免有病痛,有病痛必然衍生醫術,故世界各民族均有其固有的原始醫學。古人僅能依據觀察猜測,歷經嘗試及錯誤的過程逐步摸索,這種經由試誤法所能發現的安全有效藥品,數目寥寥可數,千萬年的努力下來,僅有少數成功的實例。近三百年來,隨著科學和交通的發達,原始醫學也逐漸進步,並且融會貫通各民族的成就,至今已演進成為科學化的現代醫學。所以現代醫學是結合全世界各民族的醫學精粹形成,由全世界的人類共同享有,是現代病人的正統醫療模式 (conventional therapy 或 orthodox therapy) 。我們不能有中、西醫的錯誤分類觀念,也無所謂「科學中醫」和「科學中藥」的存在。

我國先人早在公元前即已使用麻黃治療呼吸和循環異常症狀,在 1937 年代,我國的藥理學家林可勝博士分離出有效成份-麻黃素,廣為世界各國所採用,治療氣喘和休克,救人無數。麻黃素在 1940 年代是現代藥品,絕對不是「科學中藥」,為全世界人類所共享。

未能通過科學驗証、沒有明確療效的殘留原始療法,即成為民俗醫學或療法 (folk medicine,folk remedy) ,又稱之為非正統 (unconventional) 或非正規 (unorthodox) 的療法。這些療法目前常被歸類為另類療法 (alternative remedy) ,包括大眾所熟悉的中醫藥、針灸、括痧、拔鱹、推拿、氣功等;還有西方國家的祈禱、印度式草藥療法 (ayurvedic medicine) ,草藥療法 (herbalism) ,和順勢療法 (homeopathic medicine) 等。

耗资五亿研究香熏水晶疗效

香港大学医学院打算申请五亿元兴建一所大型另类医疗中心﹐研究中医药﹑针灸﹑气功﹑催眠﹑香熏﹑音乐﹑灌肠的疗效﹐但部分医学界人士对使用公帑研究「偏类」持反对意见。

香熏﹑气功﹑催眠﹑音乐治疗在坊间流行﹐但由于缺乏科学考证﹐西方医学对这种「民间智能」治疗效果存疑﹐故一直未打入医学院殿堂。

据内部文件透露﹐港大医学院上月向教资会辖下的医疗小组委员会﹐提出一个「破格」方案﹐建议动用五亿元兴建一所大型另类医疗中心﹐将中医药﹑针灸﹑气功﹑催眠﹑香熏﹑音乐治疗﹑灌肠疗法纳入正规研究范围。

港大申请拨款五亿极具争议﹐因部分医学界认为香熏治疗﹑气功﹑催眠这类玄妙东西「不入医学主流」﹐不应使用公帑。

医疗小组委员会成员对动用五亿元﹐开山劈石兴建另类医疗中心存在分歧。虽初步通过建议﹐但要求港大进一步提交资料﹐整个计划将于今年九月提交教资会通过。 医界质疑科学难考证

有小组成员认为现时医学教育资源已经十分紧绌﹐没有余钱搞催眠﹑香熏﹑音乐治疗等难以用科学去考证的东西。

部分成员又质疑教资会应否负担中心的兴建费和营运费﹐已去信给医疗小委员会主席David Korn教授﹐反对港大的申请。

据翻查教资会近年的拨款纪录﹐发现近年香港大学﹑中文大学﹐科技大学和理工大学四间大学﹐每年共计获八千万元至一亿元拨款﹐用于生物学及医学研究经费﹐如一次过拨五亿元给港大﹐相等于四间大学五年的研究经费。

相等四大学五年研究费文件透露港大在上月向医疗小组提出﹐兴建一所辅助及另类医疗中心(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旨在沟通中西医学。中心将设立临床服务﹐搜集数据研究中医药﹑针灸﹑气功﹑催眠﹑香熏﹑音乐治疗﹑灌肠疗法的治疗效果。

由于现有的港大医学院太旧﹐已另觅地方兴建新院舍﹐故建议将旧院舍李树芬楼和白文逊楼拆卸重建﹐作为兴建另类医疗中心之用。中心拟建两座高七层﹑分东西两翼的大楼﹐顶层为平台﹐预留将来扩建之用﹐中心总面积约为一万八千五百多平方米。

五亿元建筑费包括平整地盘﹐由于地盘南面有陡峭的斜坡﹐并出现渗水﹐建议利用插桩方法将地势加高﹐避免因陡峭的山坡影响土力结构﹐故建筑费用相当昂贵。

不过﹐反对兴建中心的函件指港大建议开办的课程﹐例如中医药﹐针灸早已纳入港大校外进修课程。其它减压练习﹑音乐治疗﹑催眠﹑减痛治疗等﹐亦早已获得其它学系如运动医学﹑精神科﹑心理学等学系的支持﹐故毋须再另拨资源兴建中心。

函件续称﹐教资会将中大和港大两间医学院的学生人数削减五十人﹐中大申请教资会资助中医药课程亦被拒绝﹐假如教资会批准资助港大设另类医疗中心﹐难免令人质疑教资会拨款标准模糊不清﹐有误用公帑之嫌。

难寻专家指导临床研究不易

由于另类医疗很难透过西方的实证医学辨证其效果﹐而国际上刊载此类学术的文献亦不多。《英国医学杂志》周刊(BMJ)指出﹐另类医疗在外国很普及﹐美国国家保健中心亦倡议成立另类医疗中心﹐从科学角度探讨另类医疗的疗效﹐并提供研究另类医疗的训练。

难以借鉴西方医学

但文章称要为中医药及另类医疗做临床研究不容易﹐中药因替个别病人开不同的药方和剂量﹐很难以科学方法﹐设计大量测试样本做「双盲实验」证明其治疗效果。加上病人常会将中药﹑气功和针灸一起用﹐很难单一找出那种治疗效果最好。

可研究中医药针灸

香港医学界人士亦指出﹐有系统搜集数据研究中医药﹑针灸﹐这些具基础的另类医疗无可厚非。但香熏﹑紫水晶﹑气功﹑催眠﹑灌肠疗法等﹐很难以西方医学去理解﹐故很难做实证研究。他担心这类近乎民间智能的东西﹐不易找到有认可学历的学者指导和作研究。

第6篇:我的“另类”妈妈

在同学们的眼里“妈妈”应该都是一个样:温柔、勤劳、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生病了,她就......,打住!这回我可不会写这样的“妈妈”。通过那一次事件,我对妈妈有了新的看法,那个智勇双全的“另类”妈妈,就是我的新“发现”。

“大白荡生态公园即将到达,请要下车的乘客提前......”公交车上响起了悦耳的报站语音。我和妈妈正在乘坐公交车去往苏州乐园的路上。没过几站,上来一位老奶奶和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因乘客太多,车上已无座位,这位老奶奶只能靠着扶手处站着,我和妈妈正思考着,给老奶奶让座,突然发现,刚和老奶奶一同上车的小伙子,偷偷摸摸地向老奶奶的衣服口袋伸了过去,还时不时四处张望一番,生怕有人看见。

妈妈不经意间看到了这一幕,心想,不好,遇到小偷了,妈妈犹豫了一会儿,好像又在思索着什么,只见一滴紧张又焦急地汗水,从妈妈的额头上缓慢地落了下来。原来妈妈在思索怎样才能帮助这位老奶奶,将小偷绳之于法,但又碍于新闻时常报道,小偷伤人事件,所以不敢大声揭穿他,万一有同伙呢?这可怎么办呢?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妈妈急中生智。她先假装找手机,然后勇敢地站起来,表现了非常焦急地样子,心急如焚地问:“我的手机不见了,谁偷了我的手机?”,车上的乘客都纷纷摇了摇头。接着,妈妈快步走到司机边,并说明了情况,请求司机帮忙报警,在此之前谁也不能下车。不一会儿,警察叔叔就过来了,将妈妈叫下车询问情况,妈妈向警察说明了是自己假装丢手机后报警,是因为发现小伙子他偷了老奶奶的东西,想将他绳之以法....... 事后,警察将小偷窃取的物品原物交还给老奶,奶奶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自己遭遇了小偷,老奶奶对妈妈的勇敢行为感激不尽,妈妈笑了笑:“ 不用谢,老奶奶,反而是您让我壮了壮胆子呢!”

公交车上的“另类”妈妈,还真是让我佩服不已!她不仅从一个“胆小如鼠”的人,变成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还从原本的“木瓜”脑袋变成了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我爱我那温柔贴心的妈妈,更爱这个智勇双全的“另类”妈妈!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下一篇:美国读博士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