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农用地规划管理探讨

2023-0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年来, 农产品中毒事件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无公害农产品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 国家出台无公害蔬菜的产地标准与食品标准,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多地已经在实践中得以推广, 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有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1]。

从20世纪90年代起, 为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求, 传统农业逐渐没落, 现代农业逐渐向观光旅游方向发展, 休闲农业集农业的生产、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 将农业科普教育融于观光旅游中, 用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参与性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 增加经济效益, 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生态休闲农业中, 保证农产品的无公害性, 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增加旅游功能, 提高农用地的利用价值, 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台湾休闲农业的经验[2], 为深圳市龙华区农用地转型, 提出龙华区农用地规划意见及管理改进建议。

1 农用地现状

1.1 农用地分布情况

龙华区共有40块农用地, 包括23块蔬菜地、17块荔枝地和15块龙眼地, 分布在观澜、福城、观湖、大浪和龙华5个办事处。果园分布在观澜 (1块) 、福城 (2块) 和观湖 (14块) , 蔬菜地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1.2 农用地规划管理现状

目前, 龙华区大部分无详细规划, 其中山水田园已建成集采摘与旅游与一体的休闲农业, 三九农场也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采摘园, 其余农用地仍以传统农业为主。所有的蔬菜地和果园分散管理, 每块蔬菜基地和果园有专人管理和工人。观湖办事处所辖果园共14块, 基本处于荒废状态, 每块果园都有相应的管理人员, 但并无人打理果园, 投入少、产量低, 没有产生经济价值。部分农用地旁有垃圾随意堆放现象, 甚至将生活污水混入灌溉水。农用地施肥结构不合理, 有机肥施用量少。总之, 龙华区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农用地管理办法, 农民只是按照自己的喜恶进行管理, 不能发挥深圳土地价值, 农民经济效益低。

2 农用地规划建议

2.1 功能定位

生态休闲农业、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基地。

2.2 发展模式

以发展农业生态园为主, 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定。农业生态园集生产、旅游、观光、采摘、儿童教育与一体, 有以下4种:一是采摘园、农家乐;二是亲子农业基地或教育基地;三是纯农园;四是与科研机构合作建设农业高科技研究基地。

2.3 规划依据

无公害蔬菜地的规划依据为《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5010-2002) 。经调查评价后, 蔬菜基地土壤、灌溉水和大气所有样品均为清洁、尚清洁的, 调整土壤肥力后, 按照国家要求申请无公害蔬菜, 将蔬菜基地申请为无公害蔬菜基地。如果蔬菜基地的重金属处于轻度污染的范围, 将低累积蔬菜和高富集植物进行套种, 采用植物修复的方法, 直到蔬菜基地无污染, 经过土壤肥力改良后申请无公害蔬菜基地。中度、重度污染地块, 建议改种经济作物或改变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大于13.3 hm2的农用地, 建议规划生态农业园;面积大于10 hm2的果园建议规划为采摘园;面积小于3.3 hm2且无污染的农用地, 建议作为纯农园。

3 存在问题

3.1 意识观念落后

一部分菜农和蔬菜地管理者跟不上无公害蔬菜发展形势, 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必要性的认识不到位;蔬菜地管理者在短期内看不到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带来的利益, 阻碍农业转型。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 对发展休闲农业和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管理者给予相应的补助, 促进菜农观念的转变。

3.2 无公害蔬菜市场体系不健全

目前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缺乏专业的销售市场, 购买者对无公害蔬菜认识不够, 认识不到无公害蔬菜与一般蔬菜的差别。

4 农用地管理建议

针对深圳市龙华区农用地, 提出以下管理建议。第一, 出台支持政策。支持龙华区申请无公害蔬菜产地, 发展无公害蔬菜, 支持龙华区发展休闲农业。第二, 制定管理办法。加强约束农民对农用地的使用, 禁止污水灌溉、垃圾堆放, 约束农药化肥的使用, 定期对农用地进行检测, 政府补贴农民的管理办法。第三, 制定实施方案和未来3~5年发展计划。制定发展休闲农业规划, 制定无公害认定实施办法等, 促进农业转型。第四, 推动经营理念的改变和创新。注重休闲农庄的创意, 摆脱模仿模式, 以不同的特色增加农庄的吸引力。第五, 注重休闲农业规划和检查评证, 推动休闲农业的检查和评证, 并颁发认证标志。

建议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 向菜农普及无公害蔬菜生产知识。普及环保意识和法律观念, 积极推广抗性品种、合理耕作制度、物理防治等综合治理措施, 管理菜农合理用药、化肥。第二, 改施用精制合格的有机肥, 避免施肥带来的土壤污染现象。第三, 积极参与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施标准化生产。第四, 品牌化销售,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品牌扩大影响、开拓市场、提高效益, 蔬菜标准园的产品做到100%品牌销售。

摘要:根据台湾及其他地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经验, 针对深圳市龙华区农用地现状提出未来农用地转型建议, 提出管理措施建议。

关键词:农用地,无公害蔬菜,生态休闲农业

参考文献

[1] 何军, 叶春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与国际比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5 (3) :70-72.

[2] 吴鸿斌, 王元仲.关于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启迪与思考[J].经济论坛, 2013 (8) :51-53.

上一篇: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