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设计探讨——以执业药师管理教学设计为例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我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执业药师的必考科目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领域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法律法规要求。能明辨药事活动中的合法与违法,在将来的从业过程中,能依法研药、依法产药、依法售药、依法用药。但是,该课程政策法规的更新速度快,涉及概念、法律条文、管理规定等内容比较多,学生往往感觉比较枯燥无趣,教学实施效果不甚理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最时尚的热点,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我国教育的国策之一[1]。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资源与手段,在《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本课程组以执业药师管理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本课程中的应用。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教材选用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杨世民主编的《药事管理与法规》第二版。本次课内容选自第十三章药学技术人员管理。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结合药学生职业岗位及执业药师等资格考试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适当删减和引进新的内容,本教学单元设置为——执业药师管理。

(二)学情分析

本门课的授课对象是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的特点是,有一定信息化学习能力,能进行资料的查阅,资讯能力较强,通过前面学习,对学习平台能熟练使用,活动参与性强,对未来职业充满期许,但是理论知识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自律性差。

(三)教学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职业岗位要求,制定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执业药师考试、继续教育,掌握执业药师注册管理有关规定,理解执业药师职责。能力目标:能进行执业药师考试准备;能依法从事执业药师活动,履行执业药师职责。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增强法律意识。其中,教学重点是执业药师注册管理;难点是执业药师职责。

二、教学策略

根据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将整个教学活动,从课前延伸课中,拓展至课后。课前,为了解决学生怕学、不学的难题,制作了知识点微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通过课前任务推送,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课中,为了解决枯燥抽象的法律法规知识,我们借助图片、视频、动画等可视性信息化手段,采用情景教学法,使知识学习变得有趣,具体,通过教学案例视频,动画,游戏元素的运用,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课后,根据本门课程政策变化比较快,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学生进行网站资料查阅,热点话题讨论。关注时事变化,及时更新知识。使学习得到提升。

三、教学资源

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课程组搜集整理及自主开发了相关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线上资源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搜集整理的相关教学资源包括:视频资源(微课程资源、动画资源、新闻视频等)、图片资源及文本资源(电子教材、课件、教案、测试题等),使平面教材的有限性得到了拓展,教学资源更具立体化。

(二)校内资源

课前学生利用校园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等信息设备查阅相关资料,登录课程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则使用模拟药店、多媒体设备等校内资源,师生共同完成本次课的学习。

(三)教学平台

使用及教学参考教学平台包括泛雅、优慕课、智慧职教平台。

四、教学实施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提升三个阶段。

(一)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将视频、动画、文本、PPT等资源上传至教学平台,通过学习平台、学习通、微信等途径,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接收信息,登陆教学平台。根据课前任务安排,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教师查看学生视频观看情况,问卷回收情况,课前测验,提出的问题等。解答学生疑问,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二)课中实施

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反馈,案例引入,明确内容,情境教学,总结评价五个教学环节。

1. 课前反馈

展示同学们课前任务完成情况,教师进行点评。解决存在共性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有考执业药师的意愿,为我们本次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 案例引入

教师播放新闻案例视频。通过视频引出本次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3. 明确内容

结合前面的问题,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以执业药师的成长为主线,以所需法律法规知识为核心,确定了本次课的学习内容为执业药师考试,执业药师注册,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执业药师职责。

4. 情境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小王是一名大专毕业生,已在药店工作满两年,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及待遇的提高,打算报考执业药师。根据线上学习,你认为小王可以报考吗?学生思考,查阅课前学习内容。教师通过随机选人。由选定的同学,对于情境中的问题给予回答。让同学们能够学有所用。教师引导,通过同学们的相互补充。完成整个知识点的学习。

小王经过努力,考取了执业药师,需要注册后,方可以执业药师身份执业,下面让我们跟随小王一起来完成注册吧!执业药师注册管理,这是本次课的重点。教师结合动画讲解,执业药师首次注册条件及管理规定。通过案例分析视频,辅助学生完成再注册,注销注册管理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明确执业药师注册的合法与违法行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发布抢答任务,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游戏闯关,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多手段教学活动化解了这一教学重点。

小王执业药师注册证满三年后,要再次注册。再次注册时,需要提供继续教育学分证明。继续教育该如何进行,有什么要求。教师提供图片,网站。学生查阅,共同完成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习。小王作为一名执业药师,工作中兢兢业业,按照执业药师职责严格要求自己,服务于患者。那么执业药师职责都有哪些?执业药师从业过程中应有高度的自律性,严格遵守其职责,但现实中药师不在岗销售处方药问题,挂证问题,不能按规定履行职责的事情屡屡发生,因此这部分内容为本次课的难点。教师播放视频,执业药师现身说教,学生根据观看的视频,结合课前学习内容,总结执业药师职责。为了更深刻理解执业药师职责,通过大家来找茬游戏。

找出微视频中,出现的不合规现象,并作出分析。教师辅导,解答学生疑问。教室发布任务,设计一段模拟药品经营的工作场景,师生共同确实施方案。接下来开始模拟实施,并录制视频。进行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对录制的视频专家远程点评。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5)总结评价

同学们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总结,教师点评。结合课前测验,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以及线上整体学习情况,作出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按照线上成绩占40%+测试成绩占20%+线下成绩占40%的比例统计分数。

(三)课后提升

学生利用教学平台,完成课后测试,进行热点问题讨论,查看教师推荐的网站。既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又能了解关注时事动态,了解最新国家政策,真正帮助学生实现课后的提升。

五、教学反思

信息化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巧妙运用信息化教学后,抽象的知识变得有趣形象,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通过选人、抢答等活动,学生参与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地位主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教学情境,引发执业药师管理中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实现学生学,学生用,用中学,学中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要求,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信息化手段多样化,充分利用视频、动画、网站、教学平台、游戏等信息化手段,多角度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摘要:本文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通过信息化资源与手段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6 (2) :70-73.

[2] 杨世民主编.药事管理与法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上一篇: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传播路径培育社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一篇:RSA算法及其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