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人才培训心得体会

2023-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的流逝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各种事物,这些事物会带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应当记录下来。如何让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具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领军人才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领军人才培训心得体会

注会领军人才二期联合培训开班

本报讯(记者 田丰)8月15日,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注册会计师类第二期联合集中培训开班式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举行。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书记赵鸣骥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秦荣生出席开班式并致辞,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秘书长杨志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副书记梁立群,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蔡晓峰等协会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开班式。金融审计方向1-4班、管理会计咨询方向1-2班、信息化方向1班的学员,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国务院国资委、科技部推荐的业务骨干等共240余人参加了开班式。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毓圭主持开班式。

赵鸣骥对参加第二期联合集中培训的全体学员表示问候,对新入选的信息化方向领军班全体学员表示祝贺,对随班参加培训的证监会、银监会、国资委和科技部的各位同志表示欢迎。他指出,财政部2005年启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注册会计师类领军人才培养工作探索和积累了经验,值得进一步保持和发扬光大。赵鸣骥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全体同志重大政治任务。要联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成就去学习;要紧密联系行业恢复重建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行业发展实际去学习;要联系行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去学习。赵鸣骥要求,行业领军人才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带头学习,带头思考,带头实践,以行业发展和业务质量提升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才智和力量。

秦荣生对全体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预祝本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他表示,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正在到来,会计生态系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注册会计师有能力也有机遇在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实现弯道超车。注册会计师行业只要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确定信息化建设路径,就一定能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陈毓圭对赵鸣骥高度重视行业党建和行业发展、关心指导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对学院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他希望各位学员和行业同志认真学习领会、密切联系实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講话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推进行业发展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第2篇:科技领军人才成长规律探析

摘 要:科技人才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研究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的基本特征,探析科研实践磨练、团队互动成长、知识厚积薄发、竞争激励超越、综合创造引领造就杰出科技人才的基本规律,为加强科技领军人才的系统培养及机制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科技领军人才;成长规律

研究分析和揭示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规律,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快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要求。科技领军人才是建设创新型社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自主创新能力的载体。研究科技领军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就是要揭示科技领军人才成长发展过程中内外诸因素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及其基本特征。

人才理论研究表明,人才是事业成败和发展快慢的关键。人才的培养是造就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资本的积累过程。科技人才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高校教育是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当前改革和发展教育,必须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按照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拓宽专业口径,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融“开拓视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坚持产学研培相结合,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培养路径为重点,以创新实践为关键,以评价机制为导向,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石家庄市认定的科技领军人物是思想道德与素质过硬,学术技术水平领先,在全省同行专家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带领科研团队实施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工程并取得重大科技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科技创新人才。我们根据对石家庄市首届科技领军人物的调查分析,从科技领军人才具有杰出的科研创新能力这一本质特征出发,从科技人才发展与事业、机制和时势的相互关系出发,对科技创新高端领军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探析如下。

一、科研实践成才规律

科研实践成才规律即科技人才自觉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在项目推进和完成科研任务的实践中,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思维,积累创新经验,提高创新能力,逐步成长为杰出科技专家的规律。它揭示的是培养与使用、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和探索认知效应,强调科研实践在杰出科技人才成长中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决定性作用。通过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或重大工程实施有效解决国家和地方、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在技术创新实践环境的磨炼摔打、艰苦拼搏中提升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吸收消化能力、独立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及组织管理能力。实践是认识的基本前提和检验标准,是获取知识的最好课堂。“勤奋出天才”,创新实践在人才成长中起源泉作用、定向作用、检验作用和中介作用。在重大科研实践中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理想信念坚定、具有战略视野、善于组织引导、能敏锐把握本专业领域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的领军人才。这种创新实践积累真知的成长模式是以项目为载体、团队为背景,以创新实践带动和造就高端人才成长的主要模式。科技项目常用课题制和课题负责人制。课题制是研究与开发活动中以课题为基本单元,以科研人员为主体,以合同作为规范各行为主体的责权利的法律手段,来进行研发活动的组织管理基本制度。课题负责人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磨炼和表现出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履行合同的信誉、科研道德等。这种课题制模式往往能促进科技人才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融合,实现专门知识和通用知识之间的转换、知识创造与知识应用之间的转换。科研事业历练人才,创新项目的推进成就人才。项目载体具有领军人才发展目标明确、成就动机强烈,有利于自我激励和形成团队优势。科研项目的成功还取决于科研课题组人员的专注、悟性、勤奋和踏实心态。创新实践是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锻炼提高、解决问题,增长才干的关键要素。在不确定性的挑战的环境里,需要冒险精神和创新的勇气与魄力,需要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工作实践环境。科研条件、实践平台和项目支持是人才开发和使用的外部因素。科技领军人才的素质能力最终要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凝结和衡量,体现其学习力、理解力、创造力、沟通力和领导力等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

二、团队互动成才规律

团队互动成才规律即科技人才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团队中,在个体成才与群体成才的双重压力下,相互取长补短、学习借鉴、启迪思维,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逐步成长为杰出科技专家的规律。它揭示的是个体成长与群体成才的关系和人才共生效应,强调团队群体互动在科研协作攻关和杰出科技带头人成长中的关键性作用。由于现代科技朝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的方向发展,使科技知识在加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加速更新。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在科技人才创造性劳动中,知识结构性互补显得尤为重要。

科研任务往往需要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的联合攻关才能完成。尤其要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研发带头人的知识创新的变通思维能力、洞察能力、应变能力、独创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要建立跨学科教育组织机制,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交叉、融合,促进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从源头上改变以专业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培养目标引导下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集中精力、积蓄能量、聚焦成才有利于领军人才的快速成长。

遵循这一规律,各创新主体单位要加强组织协调,使创新团队人才群体在能级、专业、年龄、性格上形成合理搭配,构建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组织体系,通过组织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互动效应,加快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

三、厚积薄发成才规律

厚积薄发成才规律即科技人才勤奋学习,努力钻研科技知识,在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的理论基础上探索发展,不断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科研实践和技术创新工作,逐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通过厚德载物、个性张扬、研修深造、自我修炼等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和艰苦磨砺逐步成长为杰出科技领军人才。它揭示的是知识与创造、努力与成功、积累与成才的关系和知识积累效应,强调知识积累和道德修养在杰出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才以学为本”、“非学无以成才”。任何杰出人物都是在不断学习、吸收、消化前人创造的大量知识的基础上,施展才华进行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性成果,在持续学习和应用创造知识的实践中把握核心技术知识,提升创新能力,最后才成为人杰的。积累是成才的基础,机遇是成才的催化剂。领军人才的成长阶段从综合素质的养成、专业能力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激发和领军能力的提升,需要知识结构的优化、成就动机的形成、职业经历与时间的积累、发展方向和机遇的把握以及与环境变化的互动。坚持不懈,不畏艰险,凭借强烈的兴趣、不倦学习、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继承发展,吸收前人创造的知识成果,积累知识资源优势、优化知识结构体系、激发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学习、研究、训练而得到激发和提升。科学研究过程讲究原理、讲究规律、讲究基本功和研究方法。掌握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技巧和手段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和智慧。努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认准目标、开放思路、超前思维、脚踏实地、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积累历练、积蓄人脉、张扬个性、用心沟通、坚韧果断、勇往直前、集成优势、选准突破口,不断向上攀登。在社会需要、社会条件和个人能力的结合点上蕴育人才生长点。要重视发挥师承作用,不断打破传统、超越自我,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洞察力、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应变力和创造力,这是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成长为领军人才并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理想追求和事业心是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勤奋自信和持之以恒是人才成功的重要前提。

四、竞争激励成才规律

竞争激励成才规律即科技人才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市场与技术竞争,在竞争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积累优势,激发潜能,实现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逐步成长为杰出科技领军人才。它揭示的是机遇与素质、能力与效率、优势与成功的关系和成就期望效应,强调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在杰出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激励性作用。

市场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能力的竞争。小胜靠苦难,大胜靠敌人。斗争和磨难是成才的必由之路。人才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是在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的。认识现实、理解现实竞争环境并认清自己、控制和驾驭自己,根据客观竞争环境的需要与可能进行自我设计,选择准确的突破口,付出艰苦卓绝的劳动,勇敢面对挑战,扬长避短,提升自己的胆识和决断能力非常重要。竞争、困境和压力是人才成长的动力。人才在干事业的过程中得到鼓励、支持和帮助是最大的激励,能产生最大的活力和创造力量。

竞争给人压力、竞争催人奋进。在创新型企业占领科技制高点的实践中与高手过招,同强者竞争,直接面对同行竞争压力,有利于奋发进取、扬长避短,开拓思路,活跃思维,磨炼性格,提高创新能力,注重技术与市场的率先性,争夺制高点和自主知识产权。在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在与先进企业对标中学习锻炼成长,成为具有市场开拓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创新决策能力和战略定位能力强的企业领袖和科技企业家。在成才的过程中,主观自身的激励与社会客观的激励是互动的,成才者自身激励的源泉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市场,来自于群体,也来自于事业的成功与失败。个人努力成才目标要与企业内在需求相适应,掌握竞争情报系统分析方法,积极参与所在单位的竞争战略层次的管理规划。在竞争激励机制下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扬长补短,发挥优势,激发潜能,提升层次,使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人才在竞争中成长,在竞争中发展。创造公开、公平竞争的条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加快人才成长。而其培养成本较高、管理复杂,要按市场竞争机制配置科技资源,加强人才的社会评价管理制度等配套建设。

五、综合创造成长规律

综合创造成长规律即科技人才在实施技术创新过程中开展跨学科和多专业的综合研究,吸收人文社会科学及经营管理知识进行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产学研用结合,科技与市场结合,促进科技的应用、传播、技术转移和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从关联思考,综合思维及智慧碰撞的火花中找出发展的种子,领跑技术与市场,形成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组织管理于一身的一专多能、多能聚一,具有开放性、包容性、耗散性特点的科技素质结构的综合创造能力,逐步在创新创业中成长成为杰出的科技企业领袖。它提示的是在科学技术的创造和应用过程中硬件与软件、个体与组织、科学与社会、技术与市场的关系和系统综合效应,强调的是综合创造在科技领军人才成长中的引领性作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综合化的趋势,任何重大的科技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都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质,跨学科和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研究及成果应用是当今科学发展的鲜明特征。当今科技创新的方式正从原来比较单一的纵向思维、注重单项突破的线性模式转向更为注重横向思维、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创新的非线性模式。综合把握多学科交叉领域中的各种信息,从中提炼线索,抓住苗头,寻求突破,这是科学家摆脱学科限制、拓展自身视野、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创造的继承发展、发现和发明,无论集成创新或是原始性创新,都要更加重视和依赖于不同知识交叉链接和转移重组。科学技术的应用、转移和成果转化,尤其是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和商品化,需要科学的交流合作、技术的集成创新、工程的组装配套,产业的商业运作,更需要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和新的价值观念系统考察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管理学、政策学、伦理学及科学技术法学等交叉科学方面的知识,从整体认识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人类、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掌握科学发展规律,追求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发挥综合优势,重视协同创新,打破专业壁垒,善于组合发明、交叉跨越,追求天人合一,加强知识复合,实现和谐发展。综合创造是超越自我,提升自已的领军才能的阶梯。要博采众长,摄取精华,整合资源,合理嫁接,以和为本,以质取胜,不断开拓视野、捕捉信息、反思评判、问题转换、组合求新、启迪灵感、创新决策。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勇于开拓,融会贯通,优化个体与组织的认知方法与心智模式,追求技术知识的商业价值实现和技术价值、经济效果、社会效益的最佳平衡点。综合创造竞争的优势,拥有独特的价值,提供团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这是组织制胜、人才成长、成就未来的有力保障。领军人才培养更需要培养以领导力为核心的综合管理能力,即培养提高包括学习和知识更新的能力、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系统应用知识和能力交互的能力、辩证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能力、应用外国语言和现代计算手段的能力、行业发展和技术路线图规划制订能力、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的能力、人际交流和社会活动能力、战略决策和营造人才创新环境的系统组织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创造能力,为引领科技人才潜心科研和在知识向价值转变过程中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小成靠智,大成靠德。靠技术带头人品德垂范、凝聚人心、精诚团结、率众前行,领导激励创造潜能,群策群力成就卓越。

遵循不同的成才规律,可以构建不同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如科技项目带动、创新团队互动、学科交叉复合和同行竞争激励等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离不开动力系统、智能系统和支持系统,其基本特点体现在作为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的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社会经济未来的需求,必须加强综合素质、科研潜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系统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科技领导能力。研究掌握科技领军人才核心能力培养实践过程的长期性、领先性、前沿性和丰富性、不确定性特点以及科研探索认知效应、人才共生效应、知识积累效应、成就期望效应、系统综合效应等基本规律,必将对更好更快地推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建设具有指导与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胡 燕.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中国知网).

[2]刘少雪.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

[3]王 斌.重庆市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战略[R].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0,7,27.

[4]潘云鹤.国家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战略[R].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第9次院士大会学术报告.

作者:樊香萍

第3篇: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现代农业领军人才的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结合中国农业大学开展的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项目情况,研究探索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的发展理念、课程体系、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做法。

关键词: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管理;培训效果

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过程中,确实需要一大批积极探索和引领前进的农业领军人才。中国农业大学始终坚持以“切实服务社会需求、创新发展终身教育”为己任,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现代农业领军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与长沙市政府合作的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项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社会效果。

一、项目情况

自2013年开始,我校与长沙市人民政府开展合作,共同制定了为期三年的“长沙市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养规划”,并按计划逐步实施,至今已为长沙市举办了13期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班,培训学员1102人次,涵盖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领军人才10期,现代农业管理干部领军人才培训3期。培训项目不仅促进了长沙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其它省份进行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发挥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内涵式发展,强化培训管理

1.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培训理念

在培训中,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培训理念,即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规范管理为保障、以方法创新谋发展的理念开展培训工作,特别注重培训全过程管理,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强化全员服务意识,充分体现“有用,能用,会用,管用”四用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和总结,来进一步提升培训教育质量,塑造中国农业大学的培训品牌。

2.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规范运行

按照培训项目组织管理制度的相关流程严格规范执行。从培训接洽、培训准备、项目实施到培训总结都有非常细致的工作流程,责任到位、责任到人;同时加强对各类培训班的统一管理,合理调配人手,在出现交叉班次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树立起全员培训服务意识,确保培训任务顺利完成。

(二)加强课程体系专业化建设,提升培训质量

1.多维度培训需求调研

在培训前,一方面征求主办方的培训需求意见;另一方面,通过对拟调训对象进行问卷、访谈等方式征求意见;在培训开班报到时通过全体学员现场填写培训专题内容具体需求问卷进行调查;在培训专题结束时,还进一步征求学员对专题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在培训整体结束时,再通过主办方了解学员训后情况。重视多维度、全方位把握培训需求,完善个性化培训方案,努力做到按需施教。

2.丰富培训组织形式

按照委托单位培训对象的工作实际、具体需求、时间安排等,提供一次集中的综合性培训,以及多次集中的分专题系统培训两种模式,满足委托方的不同需求,便于培训组织和学员个性化学习。

3.推行结构化课程菜单模式

按照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研讨交流,团队融炼,以及校内特色活动五个模块结构进行课程设计,并对每个模块进行板块菜单细化,如专题讲座模块再细化政策形势,产业发展,专业知识,方式方法,能力素养等板块,方便委托方按照现实需求自主选择课程,充分体现培训的个性化和专业化。

4.精心选聘师资

注重师资动态管理,完善师资库建设工作。在原有师资基础上,不拘泥于校内师资,多渠道整合优质师资资源。聘请相关部委官员解读政策,相关院所单位专家讲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聘请一线工作者讲实践经验,通过培训班学员反馈,筛选确认一批理论功底强,实践经验丰富,授课效果好的师资担任培训班的主讲老师,以切实保证授课质量。

5.强化培训效果评价

通过参训学员现场评估,培训实施单位组织者、授课师资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的评价,对培训效果进行多维度測评,促进培训组织管理服务不断完善,培训方案更加贴近实际,培训管理助学能力稳步提升。

(三)推动教学方式方法特色化探索,增强培训效果

1.按照培训对象差异,尝试不同的参与式研讨方法

根据培训对象为干部、经营主体人员等工作性质的不同,分别采取学习期望分析、岗位职责分析、基本素养分析、工作状态分析、工作主要问题分析等方法,从不同侧重点进行参与式研讨分析交流。

2.按照培训主题不同,安排符合主题内容的现场教学

根据各类培训班的主题,不拘一格来安排与主题相符合的京内或京外现场教学,制订细化的问题导向的现场教学执行流程,并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

3.按照学员学习状态情况,安排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活动

根据参训学员具体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学习小组内部工作经验及学习体会的交流,组建兴趣小组进行共同关注内容的交流,选拔优秀学员开展学员论坛及案例经验分享等交流共享活动。

4.按照学员实际发展需要,安排校内特色活动

根据学员单位发展情况,安排相关教授进行科技成果对接活动,视学员多少情况进行集中对接交流和按类别分组对接交流两种形式服务学员科技成果需求。另外根据学员自身情况,安排参观学校食品加工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农大校史馆、以及学生招聘等农大校内特色活动。

5.按照学员工作性质不同,选编针对性的培训教材

依据确认的培训方案,结合学员工作需要,组织选编符合培训班主题和培训对象的专门的培训辅助材料,同时印发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成果汇编手册,培训课程讲义等材料,力求保障学员训中参考和训后自主学习,并为日后开展工作提供有效帮助。

6.坚持推进班主任“三引导”做法,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坚持开班前班主任进行PPT教学说明的做法,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引导学员进入学习状态;坚持每堂课后班主任点评活动,引导学员与授课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坚持培训结束时进行PPT培训小结,引导学员进行学习梳理回顾和总结。

三、初步成效

(一)课程总体评价

通过发放的评估调查表的统计分析发现,学员对整体评估都在90分以上,对课程设置和师资质量的总体评价也是非常满意的。学员一致认为课程的设置符合工作需要,对自身工作有较大的帮助,课程符合自身感兴趣的知识,教师观点新颖,非常赞同老师讲授的观点,并且表示如果再有机会还会继续来培训学习。

(二)学员的主要收获

通过培训,使得学员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都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发生了积极变化。对国家整个发展战略、方针政策都有了更全面的领会;对农业产业整个行业都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对自己工作事业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考。确实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交流了经验,也深深感受到了政府、学校、学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平台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三)對主办方及承办方的影响

由于现代农业领军人才的轮训,调动了当地农业从业者热爱农业,投资农业的积极性,掀起了农业发展热潮,也得到当地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有力地促进了主办方当地现代农业的积极发展。由于培训课程及培训方式方法的创新实践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承办方工作质量的提升,也为其它省份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积累了一定经验。

四、结语

通过我校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项目的实践探索,要做好现代农业领军人才的培训工作,服务好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确实需要不断的更新培训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够保障教学质量,体现教学效果,突出教学特色;才能真正满足社会人才的实际需求;也才能逐步铸造出独立的教育品牌,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需求的基本职能。

参考文献

[1]杨瑾.新时期高校教育培训品牌构建探索[J].学术研究,2015(12).

[2]黄友生 .高校干部培训模式创新研究[J].党政干部论坛,2015(12).

[3]王德海.如何当好农民培训管理者[J].农民科技培训,2014(3).

作者:马少军 王颖 吴加志 姚银坤 张晓媛

第4篇:领军人才培训心得体会

遵义市中小学英语教学领军人才

五年提升项目

心得体会

在美丽的四月,我有幸参加遵义市中小学英语教学领军人物五年提升项目。大家聚集在北京外语大学研究培训中心,这次培训内容十分丰富,理论上包括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思考、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等。实践上包括观摩有着丰富经验有教师教学示范课。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有价值的绘本设计作业和阅读教学设计。通过认真培训和自己努力学习,对我人生来说,是一次震撼,是一次启发,是一次教育更新的洗脑。是一次教学观念的巨大转变。现将自己在学习培训中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观摩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找到了差距,同时出找到了改进的方向。

4月24号,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朗悦学校,我们聆听了由校长李艳和刘月东老师前后两堂精彩纷呈的阅读课。一年级《how many legs》<>在他们的课堂上,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什么才叫一堂好课。让我师生之间的和谐,人与文的和谐,思考与悟的和谐。在推行新课标,崇尚新理念的今天,创新性学习我们老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她们的课上得也体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活波的课堂氛围,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全全参与,踊跃发言,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加大了英语信息输入量,使他们的语言更具交际性,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学习能力。

二、精彩说课,魅力绽放;专家点评,句句精辟

教学设计展示是本次培训重要环节,是每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各小组将本次培训的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集合,充分得利用所学知识对阅读教学设计,大胆展示小组的作品。八个小组代表进行的精彩的说课展示。英语教育专家到教室进行点评,评教学思想、评教材处理、评教学运用、评学法指导、评教学过程,评教学基功,评板书设计、评教学效果。充分肯定教师的设计,对于教师的不足之处,她让我们当场体验,了解它的弊端。激励教师勇于接受和改正,努力追求完美。并告诉我们评课主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主要问题。发扬优点,取长补知道短,提高教学效率。这个活动中我受益匪浅。让我们大开眼界!

三、专家讲座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案例分析

李清纯教授,他是《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作者,73岁的他教学生动有趣。他围绕《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内容,编排接特点:一是故事的收集,创编用使用的有效性。二是故事的教学设计,拼写不超过五个字母,每幅图尽量用短句。他在教学中用他的教学方法为我们灌输教学方法。比如观看幻灯片上的内容,让我们边学边做笔记。然后检查你记做了多少。无形中教育我们要给学生记忆的空间,思考的空间,上课节奏不能太快。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勤做笔记,读书时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在讲座中,与老师们开展互动,亲身模仿故事中的语言,动作,神态让我们陶醉在故事中。无形中要求我们在学生面前,我们是演员、我们是导演、我们是舞蹈者、我们是歌手、我们万能的。 于淑卿教授,小学英语专业技能发展与自我提升之课堂教学技能。“What are teachers?””What are students?””what are textbooks”分享了它的定义。如何对待教材:熟悉教材、分析教材、驾驭教材、培养能力。能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诠释了教育的本真:接纳、唤醒、激励、鼓舞。教导我们做一名有独特教学风格,自己喜欢,家长欢迎,领导喜欢,社会尊重。德才兼备的好老师。

第一天的讲座虽然没有听到,但从同行教师的谈论,和细心领讲他的课件,让我对人教版小学英语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合理、灵活地、有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对教材建议的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更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新旧课标的相同与区别,帮我们梳理了整个新课标的核心所在,更利于我们对新课标的学习。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英语课程的学习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要做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就要了解新课程对小学英语的要求,以指导教学实践。

四、专家的亲临指导,推动以后的教育

在说课评课的休息之时间,专家向我们教学中的困难,并指导我们如何上课,备课,如何把这次培训的内容落实到教学中去,与她的谈话,无论从回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有很大的提高。

整个培训学习,从教授的讲座到一线名师的经验,从专业的理论到精典个案的解析,学员都认真、细心。学员收获着、感动着、反思着„„ 参加这次培训所见的闪光点和自已的心得体会,我将汲取其精华,昂扬向上,力争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为今后的教育的发展添砖铺瓦。

第5篇:青年律师领军人才培训心得

【青年律师领军人才培训心得】不忘初心 用实际行动坚守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6月19日至24日,"2018山东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在济南举行。此次培训活动是我人生中又一次成长的欣喜历程,也是我律师生涯新的起点和展望。能够有幸作为聊城青年律师代表参加青训营,是我的幸运和荣耀,感谢省律协的组织和认可,感谢聊城市律协的信任和推荐。

青训营为期五天,每一位学员的闪光点和团队的协作精神都在我心底不断涌动,一种把青训营深刻的内涵和优秀精神进行传递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开营前,律协领导、各班委的积极组织和安排,从学习到生活,从拍摄到宣传,无微不至。随着各地学员的陆续到来,19日下午两点顺利开营。

说到第一天,总想说说这几位我接触到的同学。刚走近一楼大厅,就看到接待处站着一个帅气的男生,他就是穆潇,这个热情的大男孩积极地参与学员接待工作,帮助同学们尽快办理入住手续;中午吃饭时,魏德臣律师得知我未带律师袍,让他的同事邮寄过来给我。

还有一位同学令我印象深刻。她就是我们的生活委员孙丽茹律师。报到的第一天吃完午饭后,因还有两位同学未到,孙律师和服务人员沟通,给两位未到的同学留好饭菜。虽然这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在我的心底已泛起了涟漪。她的善良、热心、责任感动了我。

开班仪式上,山东省司法厅律师管理处副处长、山东律师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国龙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张书记分析了山东律师业的现状,介绍了省律师协会近年来的具体工作,并对青年律师的成长提了意见。

开营仪式结束后,青训营的培训课程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5天的培训课程紧张又丰富,高水准的专家讲座给我们青年学员带来一场听觉上的知识盛宴。

学员共分为四个小组,围绕青训营的课程安排,我们开始了每天的晨间训练、早间微论坛、拓展训练、业务分享沙龙、演讲比赛、排练文艺演出等活动。我有幸成为张玉亮组长带领下的一小组的成员,我们小组"领导"多,让司法之花在雪域高原更美盛开的班长刘鹏燕,笑容甜美、深入学员生活、传达信息的宣传委员梁平妮,2018山东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临时党支部书记穆潇……我们小组"开心果"多,有温文儒雅、冲在前方的组长张玉亮,有幽默又不失正义感的教授董桂武,有成熟稳重又不失热心的帅气厨长韩涛,有爱帮助人并且业务超强的蒋玉军,有稍有严肃但很有内涵的同桌李强,有积极向上、热情善良有担当的美女律师刘攀,有话语不多但内心善良、唱歌好听的长跑能手曲文丽,有带着眼镜但充满了正能量、爱心洋溢的王玉顺,有以"最能喝"而闻名全班的文体负责人李政,有年级轻轻但口才超棒的可爱组员曲晨伟,有略微害羞但非常善良、积极做事的年龄最小学员张瑞。我们一起准备微论坛、准备演讲、排练节目;我们一起拓展,一起参加"颠球"游戏、一起做饭、一起打真人cs、一起跨过"高空断桥"……鼓励、信任、支持、正能量满满、笑声不断,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团队精神与协作精神。

五天的培训,还有很多优秀的学员,我不能一一列举,但他们优异的业务能力、深入的见解、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青训营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来自青春的正能量,更收获了友谊,青训营每一位学员身上的闪光点都是我努力奋进的方向。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新时代,新征程,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一定进一步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坚守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山东国曜(聊城)律师事务所 高英国

第6篇:青年律师领军人才培训的心得

xx月xx日至2xx日,“20xx东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在xx举行。此次培训活动是我人生中又一次成长的欣喜历程,也是我律师生涯新的起点和展望。能够有幸作为聊城青年律师代表参加青训营,是我的幸运和荣耀,感谢省律协的组织和认可,感谢聊城市律协的信任和推荐。青训营为期五天,每一位学员的闪光点和团队的协作精神都在我心底不断涌动,一种把青训营深刻的内涵和优秀精神进行传递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开营前,律协领导、各班委的积极组织和安排,从学习到生活,从拍摄到宣传,无微不至。随着各地学员的陆续到,xx日下午两点顺利开营。

说到第一天,总想说说这几位我接触到的同学。刚走近一楼大厅,就看到接待处站着一个帅气的男生,他就是穆潇,这个热情的大男孩积极地参与学员接待工作,帮助同学们尽快办理入住手续;中午吃饭时,魏德臣律师得知我未带律师袍,让他的同事邮寄过给我。

还有一位同学令我印象深刻。她就是我们的生活委员孙丽茹律师。报到的第一天吃完午饭后,因还有两位同学未到,孙律师和服务人员沟通,给两位未到的同学留好饭菜。虽然这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在我的心底已泛起了涟漪。她的善良、热心、责任感动了我。

开班仪式上,东省司法厅律师管理处副处长、东律师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国龙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张书记分析了东律师业的现状,介绍了省律师协会近年的具体工作,并对青年律师的成长提了意见。

开营仪式结束后,青训营的培训程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xx天的培训程紧张又丰富,高水准的专家讲座给我们青年学员带一场听觉上的知识盛宴。学员共分为四个小组,围绕青训营的程安排,我们开始了每天的晨间训练、早间微论坛、拓展训练、业务分享沙龙、演讲比赛、排练艺演出等活动。我有幸成为张玉亮组长带领下的一小组的成员,我们小组“领导”多,让司法之花在雪域高原更美盛开的班长xx,笑容甜美、深入学员生活、传达信息的宣传委员xx,20xx东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临时党支部书记xx……我们小组“开心果”多,有温儒雅、冲在前方的组长xx,有幽默又不失正义感的教授xx,有成熟稳重又不失热心的帅气厨长xx,有爱帮助人并且业务超强的xx,有稍有严肃但很有内涵的同桌xx,有积极向上、热情善良有担当的美女律师xx,有话语不多但内心善良、唱歌好听的长跑能手xx,有带着眼镜但充满了正能量、爱心洋溢的xx,有以“最能喝”而闻名全班的体负责人xx,有年级轻轻但口才超棒的可爱组员xx,有略微害羞但非常善良、积极做事的年龄最小学员xx。我们一起准备微论坛、准备演讲、排练节目;我们一起拓展,一起参加“颠球”游戏、一起做饭、一起打真人s、一起跨过“高空断桥”……鼓励、信任、支持、正能量满满、笑声不断,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团队精神与协作精神。

五天的培训,还有很多优秀的学员,我不能一一列举,但他们优异的业务能力、深入的见解、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青训营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自青春的正能量,更收获了友谊,青训营每一位学员身上的闪光点都是我努力奋进的方向。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新时代,新征程,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一定进一步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坚守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第7篇:2010年领军人才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时间:2010年5月上、中旬,培训时间三天。

二、培训人数:100人。

三、培训对象:教育系统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

四、培训地点: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

五、培训准备及分工

1、动员讲话材料撰写、会议通知由教育局负责。

2、主持词由人事局负责。

3、培训日程、课表、教材(120套)、培训人员花名册印制及培训经费报告等由人事局负责。

4、会场及食宿联系、会标制作,由人事局办公室负责。

5、培训教材由县人才办及教育局负责把关。

六、培训内容及授课教师

总的培训时间为三天,具体安排如下:

1、动员、参观学习,时间一天。由教育局落实参观地点,人事局负责安排车辆。

①动员。时间:8:30-9:00(含动员结束照相)。

②参观。主要参观:顾县中学(校园文化建设)、顾县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苟角小学(素质教育)、城关中学(十万家长教育工程)、东街小学(艺术教育)、九龙小学(关爱留守儿童)。

2、经验交流,时间半天。交流发言人3人(高中、初中、小学各1人),县教育局确定人选。县教科室安排人员点评。

3、职业道德,时间半天。教师:进修校校长李大春。

4、法律法规,时间半天。教师:县教育局政工股长张维清。

5、总结,时间半天。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齐小云总结,教育局谢奇勋讲话,同时发放培训合格证。

七、培训动员及主持

1、培训动员讲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勇。

2、会议主持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齐小云。

八、培训管理

1、县人事局、县人才办、县教育局各派一名领导参加培训班全程管理。

2、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唐科明,副组长:杨勇君,成员:张维清、周映林、范昭红、唐邱华、黄晓英、唐先学、吴世林。教育局张维清担任班主任,人事局周映林担任副主任。

3、培训学员分设10个组,每组小组长1人,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培训日常事务管理。

4、培训学员按小组排座次表,学员对号入座。

九、培训经费

预计开支131300元,由财政列支(详见预算清单)

岳池县人事局岳池县人才办岳池县教育局

2010年4月7日

第8篇:上海市领军人才选拔标准

领军人才选拔标准

一、 领军人才的基本条件和分类标准

(一) 领军人才的基本条件

领军人才必须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遵纪守法、作风正派,业内具有较高声望,并符合下列条件:

1、道德素质过硬。能够弘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杜绝学术腐败。

2、专业贡献重大。能够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视野,开展本学科、本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实践,并作出重要贡献。

3、团队效应突出。具有较强的领导、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建设并带领一支优秀的团队,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身和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引领作用显著。具有战略眼光,能够紧跟国际学科和技术发展趋势,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中发挥引领作用。

5、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创新的思维,熟悉本学科、本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有带领团队向国际国内研究前沿冲击的潜质。

(二)领军人才分类标准

领军人才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按照各自学科特点,明确分类标准。按自然科学和技术类、哲学社会科学类、文化艺术类和经营管理类分类提出具有的选拔标准:

1、自然科学和技术类选拔标准

(1)具有本学科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学术造诣、前瞻的学术视野和较强的研发能力。熟悉掌握本学科、本行业国际或国内前沿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方法。 (2)近五年,在本学科、本领域做出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者。一般应具有以下条件之一:

①作为主要完成人推动本领域关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本学科、专业以及相关领域发展有较大影响,被国内外同行公认有创新性成果或业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对本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并通过成果转化产生良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②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学技术奖。

③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3)具有较强的科研管理能力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领衔国家和本市重大科技或工程项目攻关、重点学科建设或担任重要科研机构学术技术负责人。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①担任国家“973”、“863”等重大重点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或主要负责人;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的资助;或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或担任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重大工程技术项目负责人等。

②担任国家和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或者学术技术带头人、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人或技术带头人;或担任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研发部门负责人或技术带头人。

③担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或担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等。

④在国际知名学术机构或国际权威杂志中担任重要职务。 ⑤能够作为核心人物凝聚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攻关能力强的科研队伍。

1 在团队建设中发现优秀人才,在科研发展中培养造就年轻人才。

2、哲学社会科学类选拔标准

(1)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突出的专业能力,熟悉并掌握本学科、本行业国际国内前沿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方法。学术思想与观点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或取得公认的有重大创新或重大价值的科研成果,并已产生显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2)对所在学科、行业领域贡献显著,承担的研究项目或研究成果,有重要的社会影响。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①承担并完成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科研项目。

②专著或作为主要完成者的成果获得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奖励,或获得过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奖励等。

③以主要完成人正式出版过高质量、高水平学术论著,成为所在学科领域公认的代表著作。发表过一批重要的学术论文,被国际科学检索系统SSCI或A&HCI收录,或发表在国内 CSSCI刊物,论文具有独到的学术观点,创新性强,被广泛引用,成为所在科学领域公认的代表性论文。

④学术思想和学术论著对政府决策、政策制定、社会实践等产生重要影响,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有较强的学术号召力与组织力。作为核心人物,凝聚一支相对稳定的学术团队。在本领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跨地区、跨单位发起同行学者讨论前沿学术问题,充分体现出其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和学术交流中的引领地位。

3、文化艺术类选拔标准 (1)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休养,学术能力和艺术水准得到同行和业内专家认可。从事的文化和艺术活动能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对所在领域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能够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开展本领域的前沿研究,完成高水平的专业实践,创作、编排或主演过重要的文化艺术作品,有业界公认的代表性作品或成果,业绩和能力在国内得到广泛认可。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①在国际重要比赛中获优秀奖项;或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群星奖及中宣部、文化部及其他省部级单位颁发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奖项;或在经省部级以上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比赛中获得最高级奖项。

②在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和项目中担任负责人。

(3)具有较强的领导、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带领一支优秀的团队,实现自身和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或者在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科学、专业带头人作用,在文化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社会上或同行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经营管理类选拔标准 (1)具有扎实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基础和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不断吸收国际国内先进的管理经验,形成独到的经营管理思想和成功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优化企业体制方面有重大改革创新,并经市场检验,对推动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有突出贡献。

(2)具有较强的决策力、驾驭力和运作力,对企业的发展有清晰的思路和宏观战略把握能力,市场敏感性、机遇把握能力强,在业内得到同行和专家的认可,

2 得到市场和出资人的认同,并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注重实施企业品牌战略,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能够创立和维护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企业市场开发能力强,产品在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并在同行业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②所领导的企业创新活力和研发能力强,注重强化企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能够围绕市场需求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所领导的企业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连续三年保持较快增长,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④所领导企业能够科学经营、诚信经营,依法经营,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3)重视经营团队建设,能够作为核心人物凝聚一支稳定的经营管理和科研生产团队,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注重经营管理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在实践中培养出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结构较为合理的经营管理梯队。

第9篇:2012年度南京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

引进计划申报公告

根据《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制度先行、园区先试”八项重点计划的通知》(宁委发〔2011〕35号)和《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宁委办发〔2011〕70号)的精神和要求,特发布2012年度南京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简称“321引进计划”)申报公告。

一、申报对象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在南京行政区划范围之内注册(或拟注册)创新型企业,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在国际国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内,主持过重要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拥有高技术含量的科研成果、且具有产业化的可行性,并能够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二)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专有技术等),且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或国内领先、能够引领相关产业发展,具有产业化的可行性并能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三)具有海内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所创办企业相关产业领域,能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在)宁创业;

(四)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直接进入综合评审: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江苏省“双创计划”入选者;

2、在世界500强企业担任中级及以上职务或中国500强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3、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

4、全国“985”、“211”高校和在南京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员。

二、申报要求

(一)2011年1月1日以后在南京首次创(领)办创新型企业的均可申报。

(二)拟注册创新型企业的申报人,须与所选区(县)的南京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高新区、开发区(工业园、科技园、创新街区)及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签订入园协议。未确定区(县)和创业载体的,可由“321引进计划”专项办协助推介。

(三)申报人所创(领)办企业的行业领域主要为电子信息、风电与光伏装备、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通信、节能环保、生物和医药、新材料、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软件和服务外包等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以及具有创新商业模式的高端现代服务业。

(四)申报人到南京创业后,每年在南京实际工作时间须在半年以上。

(五)初创式申报人须在所创(领)办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且在入选公告发布后3个月内,申报人投入企业的实收资本(包括技术入股)不低于政府扶持资金。

(六)嫁接式申报人应具备2个必要条件,一是与本土企业在南京合作创(领)办新企业,同时担任新企业副总经理(或相当于)及以上职务;二是须持有新创企业30%以上股权(或期权)。新注册企业的实收货币资本不低于政府扶持资金。

(七)已入选南京相关人才计划的人员及其创业团队成员,或与申报人同属一个创业团队的其他成员,不再申报本计划。

(八)同一申报人最多可申报本计划两次,且不可连续申报。

(九)同一申报人每次仅限在一个区县(园区)申报,且每次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三、扶持政策及兑现

按照《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宁委办发〔2011〕70号)执行。

四、申报办法和工作程序

(一)申报时间:2012年度“321引进计划”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全年受理申报,分两次评审,申报截止时间分别为2012年6月10日和2012年12月10日。

(二)申报方式:符合条件的申报人可登录“南京321计划”网,通过“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申报系统”在线申报。

(三)申报材料:

1、申报人应按照在线申报系统的提示,逐项填写个人基本信息、知识产权信息、创业(拟创)企业信息等,并在系统指定位置上传《南京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创业计划书》,以及各类证书、证明、协议、报表等附件材料原件的数码照片,以备查验。

2、在线填写和提交的附件材料包括:

(1)引进人才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护照)、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资质证明(证书)、在原单位担任重要岗位职务的证明和其他有关工作经历、资历的证明材料;

(2)专利等知识产权证书及权属证明。反映人才能力、业绩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3)创业计划书;

(4)已创(领)办企业的营业执照、会(审)计事务所的验资证明、公司章程、相关财务报表、拟创(领)办企业须提交与载体签订的入园协议;

(5)嫁接式人才还需提供与新企业签订的引进协议、股权(或期权)证明书;

(6)其他需要提供的附件材料。

(四)申报网站与咨询电话

1、“南京321计划”网:

2、各区县(园区)的咨询电话,可在申报注册页中查询;

(五)工作程序:在线申报——区县(园区)专项办初审--—资格认定——技术评审——综合评审——审定公布。

南京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专项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三月七日

上一篇:防震知识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职位晋升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