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基层医生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目的:了解浙江省基层全科医生在岗培训现状[1]。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浙江省选取多地基层全科医生,开展“浙江省基层医生在岗培训现状研究”问卷调查。结果:70%(35/50)的基层全科医生表示接受过除规范化培训以外的其他培训。50%的基层全科医生表示培训内容应更具针对性、实用性。

第一篇:基层医生论文

基层医生的坚守

看病难、看病贵的说法一直不绝于耳,尤其是城市大医院的挂号窗口,几乎每天都是人满为患。由此折射出一个现象,老百姓一旦生病,舍近求远、多花医疗费也要第一时间去公立大医院,这是缘于对大医院的信任,因此大医院常常人山人海,而一些社区医院和小卫生室则相对冷清。

实际上,除了城市大医院,还有很多农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

村卫生室:既是医患 又是乡邻

村卫生室,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村级单位的医疗机构,在以前有村卫生室、村卫生所、村医疗点等各种称呼。新医改以后,国家将村级医疗机构统一称为村卫生室,并将以前的村卫生室、村卫生所、村医疗点进行合并,形成了现在的每个行政村有一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

以前,乡村医生是人们俗称的“赤脚医生”,背个药箱行走于村子里的各个角落。新医改后,乡村医生这一职业更加规范化了,基本上每个省份都会举行乡村医生考试。因此,村卫生室里的医生从当年的“赤脚医生”变成了现在的职业医生。

钟灵高中毕业后进入一所医科大专院校学习,之后,又通过各种培训和进修,参加了2013年乡村医生考试,随后进入江西某小山村的卫生室工作。卫生室不大,只有两三名医护人员,除了医生的常规工作外,钟灵还有例如诊室的卫生清洁,准备白开水、白糖等以供病人所需的事情要做。

提到医患关系,钟灵说,卫生室的医生和患者之间既是医患关系,也是乡里乡亲。因为村子不大,能接触到的患者,也基本是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们。

每逢过年、节时,钟灵经常因为要值班而无法回家,附近的邻居们就请她去家里共度佳节,在知道她不能擅离岗位后,又为她端来节日的饭菜,让她这个异乡人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也深感乡里乡亲的温暖的情谊。钟灵把这种温情,看成是来自朋友和亲人的关怀,乡邻们有个头痛脑热的,她也不再将他们看作是普通的病人或者“求诊者”了。

和谐的医患关系,在这里得以实现,也让钟灵的工作轻松许多。但作为医疗卫生网络的“网底”,钟灵说村卫生室的医生们工作量大、收入低,是很多医生不愿意待在村卫生室的原因,尤其是近些年刚走出校门的年轻医生,宁愿选择城市的民营医院,也少有人问津乡村卫生室。

乡镇卫生院:夹缝中生存

乡镇卫生院负责所在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并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指导和会诊工作,这是农村三级医疗网点的重要工作单位,担负着医疗防疫、保健的重要任务。

但是,近年来,乡镇卫生院也面临着新的困境,例如技术设备不如上级医院——县级以上医院,灵活性不如村卫生室,比如药物价格、医药费的赊欠,以及医生与患者间的熟悉度等 。

现就职于湖北宜昌某三甲医院儿科的杨医生告诉记者,他曾为响应国家支持农村医疗的政策,被在职医院派遣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杨医生说,作为基层医疗单位,乡镇卫生院的的人才非常匮乏。相对于城市大医院的医生出身于名校拥有高学历,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普遍学历偏低,基本上是专科学校毕业,知识水平很有限。

而他作为三甲医院被派遣下乡的医护人员,与其说是给予帮助,实际上是乡镇卫生院缺人手,他的到来也的确充当了劳动力。别说周末和节假日,连正常的休息都是奢侈。而医护人员数量和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更是使每位医生都要身兼多职。

据了解,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一般是一周休息一天,遇到患者多的时候,经常连续几周无法休息,医生们每个月值夜班接近10天,以随时应对急诊或者产妇分娩,上完通宵班后,第二天仍要坚持早班的查房、写病历等繁琐的工作。杨医生说,工作辛苦并不是乡村医生最大的烦恼,更大的困扰是村民医学常识匮乏,是导致医患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乡镇卫生院的患者多数是农民,其中以留守的老人与小孩居多。老年人基本是高血压、痛风、糖尿病之类的老年病,小孩多数是感冒、发烧。乡镇卫生院因有限的药物和医疗设备,对于这些病基本采取保守治疗。例如小孩发热就诊,医生给予输液治疗两天后仍发热,有的家属就会有意见,例如拿出在私人诊所治疗打一针就能退烧的例子,来证明乡镇卫生院的“错误治疗”。而杨医生说,退热了只是没有了症状,可能病情反而更加严重,卫生院采取的治疗更为健康。在病状基本消除后,有患者会停止治疗,拒绝继续用药,认为“病已经好了,干嘛还要吃药?”但是有些疾病按照正常的治疗程序,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还需要继续用药。由于患者与医生在医学知识面的不对等,导致沟通受阻,由此发生不理解甚至冲突。

说到医患关系,杨医生说基本上每个医生都会有一帮患者朋友,是相信和尊重医生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医生这一职业存在信任危机。

政策支持不可或缺

在提到支持乡村医疗方面,政府还应该做哪些工作时,杨医生提到了三点:引进人才,放宽限制,增加福利。

所谓引进人才,前文已经提到,无论是村卫生室,还是乡镇卫生院,医护人才都很匮乏,难以满足正常的医疗需求。而放宽限制,主要指的是对很多药品的限制,例如无法使用高级抗生素、毒麻类、精神类之类的药物;而增加福利,是留住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

基层医生担负着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但长久以来,中国基层医生的生存状况远未得到应有关注。收入低、精神压力大,越来越尖锐的医患矛盾,事业上的挫败感让很多基层医生被迫转行。

作为基层人民健康的守望者,基层医生也是农村医疗卫生知识的传播人。他们坚守一方土地、服务一方百姓,应该得到百姓的支持和信任,更应该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

作者:沈娟娣

第二篇:透析基层医生

基层医生难留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的卫生技术人员一共620.3万人,其中,各级医院占了370.6万人,社区卫生站和乡镇卫生院合计却不足200万人。农村医生缺口53万,但每年却有50万医学院毕业生转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全国医院数量共约2万家,而社区和乡镇卫生院(站)加起来,超过了7万个。《公报》还显示,2011年年底,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一共112.6万人,却要服务66万多个村卫生室。

更严峻的是,农村全科医生匮乏。全科医生是指能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对乡村患者尤其重要。按照理想比例,中国至少应配备60万名全科医生,但据媒体公开报道,我国目前只有7.8万名,且素质不容乐观。

一方面是学医的人多了,另一方面基层卫生机构却是人才难留,医科大学生在城市就业持续“过剩”,为了留在城市,一些医科生被迫转行。

其实,大量基层医生流失和医学毕业生不愿到基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待遇太低,收入不及大医院的1/3。很多社区医院医务人员收入还没有当地街道办或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收入高。正因如此,有的农村基层卫生工作者不得不半耕半医,有的城市基层卫生工作者要么离开基层,要么放弃医护职业。二是技术水平很难提高。基层病人少,多是常见病,自己的水平很难提高,要发论文、评职称都很难。三是中医处境艰难。现在很多人习惯“有病看西医,调理看老中医私人门诊”,卫生院的中医科没有生意。

让医生扎根基层

根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我国将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培养培训。《国家“十二五”期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指出,到2015年,要培养15万名全科医生,定向免费培养已成为“利器”之一。

日前,教育部与卫生部聯合启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将面向农村基层培养大批实用型的全科医生,让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都能增配一名医学本科生。据悉,该项目将选拔来自农村基层的学生,到医学院校接受免费的全科医学方向的本科教育,这些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进入乡镇卫生院服务。

基层既要留住现有医疗卫生人员,又要吸引新的血液,政策层面必须考虑到基层医生的公益属性,体现更大的善意。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才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让基层医生也有获取主治医师或教授一级的资格。另一方面,应当大幅度提高福利补助或者工作费用,尤其要增加与基层岗位相适应的特殊补贴,以增加岗位的吸引力,让医学毕业生愿意从事所学专业。此外,在定向培养上应当更加注重针对性和时效性,正如著名医改专家李玲所说,要为基层的医务人员设计一套职业规划:有他们单独的上升通道,持续地培养计划,更优厚的待遇。做到了这些,才能让人才愿意到基层,并且留得住。(本刊综合)

第三篇:浙江省基层全科医生在岗培训现状研究

【摘 要】目的:了解浙江省基层全科医生在岗培训现状[1]。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浙江省选取多地基层全科医生,开展“浙江省基层医生在岗培训现状研究”问卷调查。结果:70%(35/50)的基层全科医生表示接受过除规范化培训以外的其他培训。50%的基层全科医生表示培训内容应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结论:基层全科医生的全科医生缺乏参与积极性,培训参与率与效果有待提高[2]。

【关键词】基层全科医生;在岗培训;现状

【Key?Words】Primary General Practitioners;On-the-job training;present situation

培養合格的基层全科医生(本文以下简称全科医生)以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医改”以来,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可综合素质较低、医疗服务能力落后等问题依然突出[3-5]。在医疗保健队伍中,基层全科医生是最重要的组成之一,是最活跃,最有效的中坚力量,是基层百姓健康的第一守护者,故提升基层全科医生的医疗能力及素养对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具有重大意义[6]。本文试通过对浙江省多地基层全科医生在岗培训现状分析,给予相应的建议及改善策略;为基层医卫人员的培养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团队的管理建设、研究基层服务的优质运行机制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0年1月至2月,对浙江省多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开展电子问卷调查,随机抽取20位的基层全科医生进行面对面访谈。基层全科医生纳入标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全科医生。本次调查的基层全科医生中,男性有24人,占48%;女性有26人,占52%。23岁~25岁的医生占比为30%;26岁~31岁的医生占比为16%;31岁以上的医生人数较多,所占比例为54%。本次调查的基层全科医生中,职业助理医师所占比例最高,为28%;住院医师占比为16%;主治医师的占比为22%;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占比为20%;有14%的基层医生无专业职称。

1.2 方法

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指导老师审阅和团队人员反复修改的基础上,设计“浙江省基层医生在岗培训现状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 一般情况、执业基本状况、基层全科医生培训现状与满意度评价4个部分。共发放电子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层全科医生培训现状

在参与调查的50例基层医生中,50%基层全科医生的表示培训内容应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在参加过基层全科医学相关培训的基层全科医生中,其中50%的基层全科医生通过医学院校官网通知获取培训机会,50%的基层全科医生是单位选拔所得。未参加过基层全科医学相关培训的基层医生中,84%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其中绝大多数基层全科医生表示愿意参加相关培训。

2.2 基层全科医生希望参加的培训相关情况

2.2.1 希望基层全科医生培训内容 70%的基层全科医生表示希望培训内容有实践考核,20%的表示希望有学历深造,10%的表示希望有理论知识。

2.2.2 希望的培训方式及形式 基层全科医生的培训方式有:面授(70%)、刊授、网络教学(30%)。40%的基层全科医生表示希望情景教学式或互动研讨式培训,20%的基层全科医生表示课堂讲课式培训。
3 讨论

3.1 完善全科医生继续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起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欧美等国家通过立法或制定相关规定使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化[7]。国外的全科继续教育医学体系发展已日趋完善,而我国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尚且存在一些问题以及不足[8-9]。对于全科医生的培训现状,政策上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结合浙江省未来全科医生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和需求,建议制定和出台相关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指南,进一步加强对全科医生培训认识[10]。各级政府、培训基地和学员应充分认识建立全科医生培训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好的保障分级诊疗制度的实行[11]。

3.2 大力发展“互联网+”继续教育

加快网络数字化课程、课件、教材开发,实现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全覆盖[12]。据50份回收问卷调查显示,基层医生不愿培训的原因大多是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或交通受限。所以对于一些处在偏远、交通不便、培训费用昂贵的基层医生,可通过网络与上级医院进行远程教育,利用互联网模式,不断提升实际操作能力[13]。

3.3 从基层全科医生自身出发

设计和开展相关进修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目前我国大多数基层医生的学历水平都处于专科及以下,在培训上重点不突出,没有针对特定的人群制定特定的目标,使得培训效果不大。问卷结果显示,基层医生都希望培训模式上可以更多的互动研讨、情景教学等模式,培训内容上可以因材施教,更符合基层医疗情况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使培训内容容易消化,更加具有实践操作的意义[14]。基层全科医生的岗位培训需要依据基层卫生医疗实际情况,在培训内容上要切合基层医疗的基本情况,使得培训内容更加合理、实用[15,16]。
4 总结

目前我国各地对基层全科医师培训现状的研究大多限于对培训組织过程和知识掌握情况的研究[17]。没有进一步深入对参训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研究。本次调研实行了一定的质量控制,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基层医生自身的培训现状来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走访村级卫生服务站,使研究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调查结果具有可靠性,得出了目前浙江省基层医生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在以后的培训中需要重视的一些内容,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对浙江省未来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及为逐步建立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制度提供现实数据和决策参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调查的对象人数有限,调查员的能力水平有限致使样本容量不够大,研究深度可能有所影响,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军,何仲.基层全科医生岗位培训需求调研[J].继续教育,2017,31(6):7-9.

[2] 史华伟,李娟,申刚磊,等.无锡市医患双方医患关系认知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9(5):72-75.

[3] 王军,薛金龙,卢永平,等.发展全科医学对改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5): 1-3.

[4] 张岚,李源,雷宏博,等.中国乡村地区全科医生服务现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5):756-760.

[5] 邹川,廖晓阳,贾勇.中国基层医疗的现状与展望[J].华西医学,2017(8):1141-1143.

[6] 杨叁平.全国基层卫生人员素质提升工程 培训18万医生.中国社区医师,2013(36):43.

[7] 刘璐璐,张绍群,龚放.重庆市全科医生培训现状及策略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89-94.

[8] 张丽萍,马秀君,夏擎世.国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西医药杂志,2018(9):1019-1021.

[9] 杜静,朱继红,李红.关于完善我国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的建议[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8):1-3.

[10] 王惠.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现存问题与建议[J]. 用全科医学,2007(10):898-899

[11] 陈红艺,闫丽娜,张光鹏.我国基层卫生队伍人才建设与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9):75-77.

[12] 赵慧.三位一体乡村医生“互联网+”继续教育模式探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3):252-255.

[13] 祝嫦娥,陈昭蓉,周丹丹,等.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索[J].医学与社会,2019,32(9):24-27,51.

[14] 王潜,左君丽,顾政平,等.社区在职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现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4):381-385.

[15] 陈淑玲,胡义瑛,王波,等.湖北省全科医生对全科医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培训需求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3):1555-1559.

[16] 夏卫兵,胡国庆,范诚,等.上海市某社区全科医生在岗培训模式构建探索[J].社区医学杂志,2018(9):25-27.

[17] 武芳,伍祥林.重庆市全科医师培训学员社区工作行为转化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2):2696-2700.

作者:包佳美 汪静辉

第四篇:基层医院年轻医生临床素质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基层医院年轻医生临床素养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案。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6月入职医生2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工作五年以上医生20名作为对照。根据临床医学培养方案提出的要求,对年轻医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年轻医生在带教培养以及科研投入的认知上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临床医患关系的沟通下也相对较为薄弱,导致医院年轻医生临床素养较为低下。结论: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对医院环境建设的投入,提高年轻医生的临床心理素质、人际交往以及人文修养等能力,提高基层医院年轻医生的临床素质。

关键词:基层医院;年轻医生;临床素质;培养对策

医学院校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便是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师,主要对医生的思维方式、临床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操作和严谨的态度,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做到除人类之病痛、筑健康之完美,掌握临床中医患间沟通、交往的能力等[1-3]。近年来,医学培养模式发生了改变,对于基层医院人员队伍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将笔者所在基层医院年轻医生临床素养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并提出培养对策,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自2013年6月入职医生20人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工作五年以上医生2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医生年龄分布在23-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2±2.15,男性为15例、女性为5例,中专、大专院校学历为11人,本科学历以上9人;对照组中医生年龄分布在27-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12±3.13,男性为17例、女性为3例,中专、大专院校学历为13人,本科学历以上7人。在性别上两组研究对象不存在差异性

1.2 方法

本研究通过首先利用文本资料查阅、电子检索系统对相关文献进行汇总整编,通过制定的研究目的,自行开展临床素质调查问卷,并确定访谈提纲,请相关学科专家开展两场专家在咨询活动,对于指标完善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完善调查表以及访谈提纲工作后,对医生开展临床素养现场调查,通过运用访谈、问卷以及现场观察的形式进行。其中人文素养评分采用自评量表,通过50题单选、多选的人文、医学、社科等题目,对医生进行综合考察。

1.3 统计学处理

将临床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正态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使用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年轻医生在带教培养以及科研投入的认知上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临床医患关系的沟通下也相对较为薄弱,导致医院年轻医生临床素养较为低下。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本次研究临床医生临床素质调查

3. 探索基层医院年轻医生存在的问题

3.1 工作量大,但收入低,工作热情不高

基层医院发展最大的问题便是资金上的缺陷,现有工资难以吸引优秀的医生,同时缺乏资金医院也无法采购大型仪器设备。本次研究发现,无论是年轻医生还是资质较老医生对于收入水平都觉得较为低下,而且在很多基层医院许多医生都是身兼数职,工作强度大,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却稍显不足,尤其是对于公共卫生建设的经费投入。

3.2 临床科研教学不足,成长较慢

对于年轻医生而言最重要提高自己的方式便是通过临床案例教学进行,但是问题在于基层医院对于年轻医生缺乏带教以及实践技能上的培训,缺乏对于疾病全面系统的检查,缺乏对疑难杂症全面系统分析能力[4]。同时带教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未能做到认真传授疾病的分辨以及技能,未能认真履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方案,导致年轻医生成长缓慢。

3.3 病案质量缺陷大,缺乏规范引导

医院发展管理的核心便是对医院质量上的控制,医院质量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每一个患者的生命健康,也直接影响医院所有医务工作者的整体形象,本次研究中发现医生病案质量检查合格研究组仅为9人,而对照组有18人(χ2=9.000,P<0.05),两组存在差异,说明质控在年轻医生心中尚未形成足够的重视,在医疗质控工作上的马虎以及病历书写上的不足,势必会导致医疗卫生水平发展上的瓶颈,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3.4 人文素养低下,缺乏沟通能力

医学既是科学同时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以及人际关系,临床中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的理解、信任以及相互尊重。沟通能力水平以及人文修养上的提高除了会受到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工作中的总结和相互借鉴也是至关重要的,临床是一门集医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于一身的学科,本次研究中发现年轻医生在该项目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年轻医生人文素养较为低下,缺乏足够的沟通交流能力。

4. 对当前基层医院年轻医生发展的相关对策

4.1 引进高级人才,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基层医院很多依靠自己的实力来进行运作的维持,往往会发展走向兩个极端,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制度,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对于基层医院的财政投入力度,有效保障医务工作者的福利待遇以及人员工资,充分给予年轻高学历大学生相应的优惠政策,给予人才引进相应的费用,鼓励高学历的年轻医生主动扎根基层,形成建立稳定的医生队伍,从而保障基层医院健康、稳定、高效运行,形成良好的、平安的医疗环境。

4.2 提高人文素养,加强规范管理

人文素养包括人的风度、气质以及内涵,体现在人的言谈举止之中,涉及到人文思想、知识以及精神,现代医学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年轻医生在空闲时间多进行书籍的浏览,多关注医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知识,并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处理医患关系是可以进行充分运用。因此不难看出,医生品行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医疗服务活动的好坏,年轻医生需要不断陪自身的爱心、同情心以及善心,在医疗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4.3 强化责任意识,严谨病历书写

年轻医生是实现和推行医院质量控制工作的核心,工作职能便是不断通过利用现代医学知识理论体系以及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将住院病案书写及管理作为医疗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于医学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及开展落实,树立较强的责任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严格执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病历书写工作,自觉主动履行医疗核心制度以及各项医疗操作规范制度。

结束语

在基础医院年轻医生临床素质培养上,我们仍然需要不断进行研究、探索、总结相关经验,归纳、概括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当前基层医院对于医学人才提出的要求,需要不断的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这便要求基层医院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临床教学理念,促进年轻医生更好、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

参考文献

[1]姜道新,宁波,李伟.基层医院年轻医生临床素质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J].医学与哲学(B),2014,01:84-87.

[2]陈晓敏,蔡小军,柯敏,等.眼科学硕士研究生临床素质培养的分析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06:1159-1161.

[3]李颖.试论如何加强临床医生信息素质培养提高知识创新能力[J].医学信息,2006,06:996-997.

[4]佘丽茜.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探究[D].西南大学,2012.

[5]徐姗姗.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素质培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作者简介:

王永生,男,汉族,研究方向:医院管理,职称:政工师。

作者:王永生

第五篇:基层全科医生岗位培训需求调研

摘 要:通过分析调查乡村基层全科医生(以下简称为乡村基层医生)在岗培训现状,了解乡村基层医生在岗培训需求,提出在岗培训需求对策和建议,以提高乡村基层医生的卫生服务能力。方法与结果: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基层全科医生培训班共341人次,调查对象均认为有必要对乡村基层医生按时按需按地多进行在岗培训教育,并偏向于被培训诸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及全科医疗等相关知识。结论:乡村基层医生的岗位培训需要提高培训次数与时间,则要坚持培训重点是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是要发挥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的教育培训功能,为乡村基层医生在岗培训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基层医生;在岗培训;继续教育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北京协和医学院“基层全科医生培训班”结业的7次共341名乡村基层全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分别来自内蒙、江西、河北、四川、贵州、浙江、福建、山东等9个省区。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19份。

(一)乡村基层医生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此次所调查的基层全科医生中,女性有101人,占31.6%;男性218人,占68.4%,男女比差较大。小于26岁的医生所占比例为6.1%;51岁以上的占8.8%;处于41-50岁的年龄组人数较多,共占41.7%。

(二)乡村基层医生的从医时间

基层医生中从事医生工作10年的占大部分,达到211人,占66.1%;其次是6~10年的,有50人,占15.9%。

(三)乡村基层医生的执业资格构成

本次参加调查的319名医生中,共有197名选择了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选项,占61.8%;其余的122名医生没有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已达到38.2%。

(四)乡村基层医生的学历构成

在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分组中,拥有中专学历的人数较多,达到127人,占39.8%;其次是大专,也有94人,占29.5%。

二、培训需求情况

(一)以往培训基本状况

1.以往培训情况

在参与调查的319名乡村基层医生中,共有287名医生以前接受过相关培训而且是每年都有参加,所占为 90.0%,其余的32名医生以前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

2.以往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问卷发现大多数医生认为以往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培训内容不适宜运用,其培训内容多是一些理论基础知识,虽然很重要,但却被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实用性不强。其次是培训时间仓促,培训内容广泛,医学知识都会涉及到一些,但却都没有讲到实质,培训内容不容易消化。最后是培训重点不突出,没有针对特定的人群制定特定的目标,使得培训效果不大。还有其他如培训时间不合适,课程设置不合理,對培训安排不满意等问题。

(二)培训需求状况

1.培训课程内容知识的需求

本问题设置了4大类16种,希望从这些问题的答案中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往后的培训内容。分别是A类:常见内科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心脑血管、耳鼻喉、皮肤/性病常见病等);B类:妇幼保健服务(儿科及免疫接种、妇产科及计划生育指导等);C类:外科与急症类(包括急危重症的处理、常见外科急腹症的处理、红十字急救培训等);D类:健康教育与管理类(包括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医患沟通技术、医疗行为中常见的法律问题等内容),在上述这四项中,选择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有175人,占到了54.9%;选择妇幼保健服务的有66人,占到了20.7%;选择外科与急症类的有57人,占17.8%;选择健康教育与管理类的有21人,占到了6.6%。在调查中了解到,基层医生们选择最多的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2.培训授课场地的需求

本次问卷中可供的选项有医学院校及其临床医院、三级医院、县级医院与其他。其中,大部分人选择了医学院校及其临床医院,达到223人,占总人数的近7成。

3.培训授课教师的需求

在参与调查的乡村基层医生中,对培训教师的选择,其中有182人选择了医学院校副教授以上相关专家,占57.1%,可见在师资力量相对比较雄厚的医学院校培训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所以有超过一半的医生选择医学院校相关专家作为培训教师。这些老师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具有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也都在医院里有相应的临床任务;其余剩下的人则选择了医院专科医生、社区全科医生等。

4.培训授课方式的需求

在培训方式中,共有理论讲授、理论加临床案例讨论、床边带教实践等三个选项。有176人选择了理论加临床案例讨论的方式,占55.2%;114人选择了床边带教实践的方式,占35.7%;选择理论讲授的有29人,占9.1%。可见绝大多数医生都希望在培训中直接加入实践学习。

5.乡村基层医生对培训内容的建议

问卷中该项设置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培训效果,在乡村基层医生培训过程中,您认为还需讲授哪种内容,以及对授课还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最后搜集到了各类有参考意义及借鉴价值的建议共220条。经过归纳整理以及分类后将这些建议主要分成2个大类8小类,主要包括:

第一大类:培训内容方面

(1)培训内容应符合农村实际情况

乡村基层医生培训的内容应该切合乡村的实际情况,应多介绍一些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在建议中,该条关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建议依然被不少基层医生提起,可见乡村基层医生虽然已经进行了多次培训,但这些基础性的问题仍然是他们最想要继续学习与提高进步的。所以将这些基础性普遍性医学知识进行更清楚透彻地讲解与授教是培训课程设置所需重视的。

(2)医疗新技术,新形势的介绍与讲解

除需要上述基本的常见医学内容外,乡村基层医生还建议想多了解一些医学的新进展或者是最新的医疗技术动态等问题,也有提到了讲一些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以及开展健康教育等问题,这在“培训课程内容知识的需求”里也提及。可见基层医生同样关注一些医改政策、医学前沿等问题,在以后的培训中不可忽视对这些有关知识的讲解。

(3)中医药实用技术

虽然西医的自身特点及快速发展,使得其在基层医疗中越来越得到普遍运用,而快节奏的生活需求也导致中医在基层的比例减少。但中医的“简、便、廉、验”的特点也使得其在农村依然有比较良好的生存环境,并且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对中医的有很高的认同度,所以乡村基层医生会提出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中医知识,以便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4)疾病预防保健的相关知识

乡村基层医生作为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者,除了提供最基本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外,还应该向农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等其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全科的涵义。所以乡村基层医生同样需要接受包括预防、保健在内的系统的全科医学教育的培训,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

(5)药物的适宜应用

现有的培训内容多数为疾病的诊断,而疾病的治疗则因为涉及药物随主治医生的不同和治疗药物种类繁多没有统一的用药标准所以甚少会详细讲解。但合理用药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且《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基层部分)也陆续公布。《应用指南(基层部分)》是采用“以病带药”的方式,针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提出具体的用药方案。对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规范使用基本药物有很大的意义。

(6)医疗诊断辅助技术的应用

乡村诊所或基层医院虽然条件有限,可能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配备相应的医疗检验或影像设备,但这不代表乡村基层医生没有对此类医疗技术的了解需求,他们同样需要借助这些简单的辅助诊断技术如心电图、简单化验单、X线片来诊断疾病,所以也有多位医生提出了增加此类培训内容的建议。

第二大类:培训方式方面

(1)培训模式应临床与实践相结合

医生们认为光讲枯燥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这些内容对其来说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没有多大的实用性,他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如何去诊断一种疾病并如何去治疗它,而疾病的诊断治疗只有理论知识及书面介绍与解释是不够的,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实现真正的效果,因此培训模式的制定应符合基层医生的实际需要,建议多将临床与实践相结合,多进行临床培训、临床实际操作,有条件的还可以参观科室查房及诊疗过程等等。

(2)培训时间应该合理安排

多数医生对这样的培训学习有很高的积极性,均提议在适当的时期应多举办此类学习培训班,培训时间可安排在双休日或农闲时间,每次3-5天为宜,每年定期开展培训3-7次。对于乡村基层医生来说,他们接受培训的欲望比较强烈,因此多举办培训班是非常受欢迎的举措。

三、对策建议

(一)从乡村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置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需贴切基层农村日常生活,也要适宜当地的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以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从乡村基层医生最迫切需要的内容出发,讲述一些在农村中能真正用得到的知识。近些年国家一直在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应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是指适合于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广大群众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技术;能够为广大基层、预防、保健单位的医药卫生人员掌握和应用的技术;费用较为低廉、广大群众在经济上一般能够承受的技術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适当培训,可以满足基层医生学习的需求,使他们能在基层卫生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采取合理实用的培训方式

大多数乡村基层医生已参加过多次培训,他们已经对一些理论知识已经比较熟悉,需要的是更多的实践操作,所以主要的培训方式应是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即先在课堂中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而后在相应的医院进行实践技能操作或观摩的培训。但培训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每个地方不同的实际情况,根据乡村基层医生的需要,采取更加实用、灵活的培训模式。比如第一次参加培训或者是理论知识比较欠缺的医生,则可相应的多设置理论课程,而那些基础较扎实的已参加过多次培训的医生,则可以提供更多的临床实践的机会。

(三)安排合理的培训时间,适当提高培训次数

基层乡村医生大多数是半农半医的身份,既要从事农业生产又要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且广大农村地区地土广袤,导致医生分布分散,不是所有时候都能集中培训。因此,在培训时间的选择上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乡村基层医生的实际情况,将培训时间尽量安排在闲时的下午、晚上或是周末。培训时间安排合理了,医生才可以按时参加培训,有较高的出勤率是培训达到效果的一个基本保证。

其次,乡村基层医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一直很高,鉴于他们目前的实际需要,可以适当提高培训次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且每次培训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每年定期开展培训3-7次,每次3-5天为宜。

(四)设置适当中医药的内容知识

中医在农民群众中依然有比较高的民意基础,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对中医的有比较高的认同度。因为一般的基层医疗设备都比较基础,而一些中医诊疗手段,如针灸等不需要复杂的医疗设备,使用起来比较简单,疗效比较显著且花费比西医少,一些药材在乡村也容易得到。因此,针对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制定相应的中医诊疗方案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对中医、中药等方面进行培训也是十分必须的。

(五)注重乡村基层医生的全科发展

乡村基层医生虽然未被称为全科医师,但是他们现阶段的工作以及社会赋予其的责任就是全科医生的职责,所以乡村基层医生除了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外,还应该向农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等各种其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目前全国的全科医生紧缺,水平亟需提高,而在现在的培训中,往往是仅对医疗技术进行培训,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训。因此,在以后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基层医生的全科发展,使全科医学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基层医生的心中,使他们能够真正明确自己作为基层医生所应该承担的具体任务。

四、结语

首先通过对此次培训班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得出了目前乡村基层医生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在以后的培训中需要重视的一些内容,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乡村基层全科医生的岗位培训需要依据乡村实际情况,在培训内容上要切合农村的基本情况,使得培训内容更加合理、实用。同时,要利用乡村基层医生合适的时间每年多次开展具有多种灵活方式的培训,并增加实践操作的内容。同时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教育支撑与影响扩大作用,为乡村基层全科医生的培训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睿.指导基层医生规范使用基本药物[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

[2]李顺平,李雪梅,孟庆跃.关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9).

[3]韩永祥,胡敏,汪红兵.基层中医药人才继续教育及对策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3).

[4]金振娅,田雅婷.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为何缺位[J].就业与保障,2016(3).

作者:王军 何仲

上一篇: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下一篇:基础教育改革论文